第三章 问题解决的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3
A B C
二、问题解决的策略
3. 手段——目标分析法

人们对问题情景中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 之间的差距认识非常清晰,只需要根据目标,选 择具体手段来缩小差距。 与爬山法的差别:对问题空间认知程度的差异。 爬山法限于条件,只能走一步说一步; 手段——目标分析则可以直接设计需要的方式。


问题的熟悉性、具体性
情绪、动机 定势 策略 知觉特点 智力 知识经验
是不是我们了解了 问题解决的内涵, 问题解决的策略, 问题解决的阶段 ……我们就一定能 解决我们面临的问 题呢?


在一次讨论会上,有一位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他的 科研成果。刚开始的时候,他就发现第一张幻灯 片在屏幕上的位置太低了,于是大家就帮他想办 法。一位教授大声问大家:“谁有一本书或是其 他什么东西?”有个人说他有一本书,那位教授 又对大家说:“不行啊,这本书太厚了,这样幻 灯片的位置就会太高了。有没有薄一点儿的?” 于是大家又赶紧找薄一点儿的书。过了一会儿, 另一位教授喊道:“天哪!我简直不敢相信!” 然后他走到幻灯机前,拿起那边书,从中间翻开, 垫在幻灯机下面。随后他看了看所有的人,摇着 头说:“我简直不敢相信这一屋子的博士中,居 然没人会翻书!”
二、问题解决中的策略

问题解决策略(Strategy of problem solving) 是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搜索问题空间、 选择认知操作方式时运用策略的总称。


(一)试误法 (二)爬山法 (三)手段-目标分析 (四)逆推法

算法(algorithm)

算法策略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 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 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 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手段—目的分析 爬山法 逆向搜索

使用要点

对如何解决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常用 逐个尝试每一种可能性 儿童在最初的问题解决中较多采用 随着学习和成熟,逐渐减少
二、问题解决的策略
2.爬山法 如果我们第一次来 限于条件,对初始状态 到西大,同学们发 和目标状态之间差距缺 起登缙云山的活动, 乏足够清晰的认识,只 如何到达缙云山的 能走一步说一步,不断 缩小与最终目标之间的 狮子峰呢? 距离。
公安局长是女的;吵架的一 个是她的丈夫,即小孩的父亲; 另一个是公安局长的父亲,小孩 的外公。 有人曾将这题对100人进行 了测验,结果只有两人答对;后 来对一个三口之家进行了测验, 结果父母猜了半天拿不准,倒是 他们的儿子(小学生)答对了

定势(set),又称心向,是指主体对一定活 动的预先准备状态。
问题理解 设计方案 选择方案 评价方案
问题的表征: 已知„„? 未知„„? 现有一根粗细不均 的绳子。一个小时刚 刚能够烧完。你能精 确地计算半小时的时 间吗?

应用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和策略 方案一:从粗的那头烧„? 方案二:从细的那头烧„? 方案三:„„?
问题解决了? 简单有效吗? „„?
第三章
问题解决的策略

学习这门课为什么对大家有利?
疑难问题

九点连线

要求:笔不离纸, 用不多于四条直线连在一起

答案:
主要内容
1 2 2
问题解决 学科领域的问题解决策略 研究性学习策略
3
第1部分
1
什么是问题
2
问题解决的内涵
3
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方法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4
一、问题解决的内涵
(一)问题
怎么把它们 连起来呢?
个体面临一个不易达到的目标时的情境,即通往 目标的途径中存在障碍,我们称之为遇到了问题。
问题空间
操作 初始状态
目标状态
气球问题

移动气球,用最少的步骤将a变成b
(a)
(b)
八张牌问题
2 8 3
1 6 4 7 5
1 2 3
8 4 7 6 5
(b)目标状态
(a)起始状态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如果以前曾以某种方法解 决某类问题并多次成功,则以后遇到同类问题, 也会重复同样的方法。
(四)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指仅仅从物体正常功能的角度 来思考物体的定势。 功能固着这个概念是由德国心理学家邓 克提出的。邓克尔(Duncker)在1945 年的实验证实了这种影响。


利用现有的工具将点燃蜡烛固定在墙壁上。

启发法(heuristic method)


二、问题解决的策略
1. 试误法 (trial and error)
对如何从初始状 态到达目标状态, 没有任何线索、也 没有理论指导。只 能盲目尝试。

鸡兔同笼,一共5个头,16条腿,请问在笼子里 有几只鸡,几只兔?




5鸡0兔 5×2+0×4=10>16 4鸡1兔 4×2+1×4=12>16 3鸡2兔 3×2+2×4=14<16 2鸡3兔 2×2+3×4=16=16 1鸡4兔 1×2+4×4=18>16
例:用六根火柴搭成四个等边三角形
要求:
用三条首尾相连的直线将四个五角星连起来。 限时1分种。
当看到四个点时,首先想到的答案是什 么?有没有不停地在框里打转?
(三)思维定势பைடு நூலகம்
【举例】卢钦斯量水实验(Luchins)
D=B-A-2c

问题:公安局长在茶馆里与一位老头下棋。
正下到难分难解之时,跑来了一位小孩,小孩着急地 对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头 问:“这孩子是你的什么人?”公安局长答道:“是我的 儿子。”请问:这两个吵架的人与公安局长是什么 关系?
三、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问题的表征
思维定势
功能固着 呈现刺激的模式 问题 解决 酝酿效应 知识经验:专家 与新手
动机
(一)呈现的刺激模式
【举例1】 如下图所示:已知正方形的内切圆的半径为 2cm,求红色部分的面积。
【举例2】 有一个人用600元买了一匹马,又以700元卖了 出去,然后他又用800元买回来,再以900元卖 出去。问:他赚了多少钱?
A

B
C
D
例如,已知矩形ABCD,如图9—3所示,求证 AD = CB在解决这个问题 肘.学生会自问:“怎样才能证明 AD=CB呢? 如果我能证明三角形ACD等于三角形BDC,我就能证明 AD=CB。”这样, 学生就会证明线的全等推出要证明三角形全等。他进一步还会推想,如 果能够证明两条边和夹角相等,那么,就能证明三角形ACD和三角形BDC 全等。
峨眉山登山线路




上午:五显岗-清音阁-一线天-生态猴区-洪椿 坪-九十九道拐(20公里) 下午:九十九道拐-仙峰寺(九老洞)-遇仙寺九岗子-洗象池(16公里) 清音阁----> 一线天 1.5 ----> 洪椿坪 4.5----> 九 老洞 15.0----> 洗象池 12.5----> 雷洞坪 7.5---> 接引殿 1.5 洗象池-雷洞坪(步行7.5公里)

有一个人用600元买了一匹白马,又以700元卖 了出去,然后他用800元买了一匹黑马,再以 900元卖出去。
(二)问题表征的方式
【举例】 有个道士爬山,他清晨6点 出发,走走歇歇,直到晚上 6点才到达山顶。第二天凌 晨6点,从山顶沿上山的道 路下山,速度是上山速度的 3倍。试问,山路上是否存 在这样一个点:道士恰好在 同一时刻经过这一点?
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心理学家是这样解释的:由 于两组被试者解决问题时所面临的情况只有一个区别, 即第一组看到的火柴盒是装了东西,第二组看到的火 柴盒却什么也没有。除此之外,其他情况完全相同。 这样,就可以肯定,正是这个唯一的区别造成了两组 被试者成绩的不同。显然,火柴盒装了东西后,被试 者容易受到功用固定性的影响,而难以想到火柴盒的 其他用处。而火柴盒里不装东西,就较容易想到还有 别的用处。
黑尔珀恩的问题

假如你是一名公共汽车司机:


在行驶途中,第一站上来六个男人和二个女人;
第二站下去两个男人,上来一个女人;
第三站下去一个男人,上来二个女人;
第四站上来三个男人,下去三个女人; 第五站下去三个男人,上去三个女人; 第六站下去一个女人上来二个女人。问司机的名字是什 么?

问题表征(Problem representation)是在头脑中对问题
信息进行记载、理解和表达的方式。 特点:
(1)一般分为语言表征和表象(视觉)表征。 (2)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两种表征形式各有优劣。 (3) 当问题的呈现方式越符合人们的经验或知觉的习惯, 人们就越易于知觉问题情境,问题的解决也就越容易
爬山法

“传教士与野人过河”问题: 在河的同一边,有三个传教士和三个野人,他们都要过河, 大家都会划船;现在只有一条船,一次只能载两人,任何 时候野人多于传教士时传教士就会被吃掉,他们将怎样渡 过河去?
起始状态:在河的同一边,有三个传教士和三个野人,他们 都要过河,大家都会划船;现在只有一条船,一次只能载两

答案很简单:划着火柴,将蜡烛底部烫热熔化,再往火柴盒上一粘, 这样,烛油冷却凝固以后,蜡烛就与火柴盒粘连在一起了。最后, 将盒子用图钉钉在木板上。盛物的盒子变成了烛台,问题就迎刃而 解了

实验的结果很耐人寻味。心理学家发现,第一组 被试者的成绩远远不如第二组。第一组只有40%的被 试者在规定时间内解决问题,而第二组却有86%的被 试者解决了问题。
思维的实验

实验材料:桌上放3支短蜡烛,3只火柴盒,几根火柴,几枚图 钉,一块竖直放置的木板(术质较软)。要求运用桌上的任何物品, 将3支蜡烛固定在软术板上,而且要与木板平面平行,与桌面垂直。 两种设置方式是,设置方式(1):蜡烛、火柴和图钉分别装在3个 火柴盒里。设置方式(2):蜡烛、火柴、图钉和火柴盒分开放置, 火柴盒里不放任何东西。可见,两种设置方式的唯一区别是,火柴 盒里是否装了东西(图略)。 实验程序:实验时,第一组被试者在第一种设置方式下独立解 决问题,第二组被试者是在第二种设置方式下独立解决问题。记下 在规定时间(29分钟)内成功解决问题的各组人数。

在现有条件下,如何同时抓住两根绳子?
(五)酝酿效应

当对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把它搁置 一边几小时、几天或者几星期后,再来解决这 个问题,往往很快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这种 现象称为“酝酿效应”。


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
【举例】 工艺品商店出手红白相间的玻璃串珠,每串 12个,用钢丝连串,其中一串发现多了一个 白珠,如下图。问如何不改变各珠位而且不换 钢丝,取下多余的白珠?
酝酿效应

紧张程度降低 摆脱思维定势和既有知识束缚的过程 动机水平下降 大脑的内隐加工 其他事件的启发
(六) 动机
实验时要求解题者一次移动一张牌,最后使牌上的
数字排列成(b)所示的顺序。
(二)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是思维的一种形式。由一定 的问题情境引起,经过一系列具有目标 指向性的认知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 心理过程。 有创造性问题解决和常规性问题解决 两种。
(三)问题解决基本过程
探索解决问题的知识与策略
4. 逆推法

逆推法是从目标出发,反方向推导。

适合问题:从初始状态出发有多种可能;但对 目标而言,只有一种可能方法的问题。 [举例] 赶火车,下午14:50 的火车,应该几 点从北碚出发比较好?

小结:问题解决的方法


1.试误法 2.爬山法 3.手段-目标分析 4.逆推法
讨论: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图中显示的是一个残缺的国际象棋棋盘,它有两个角被切掉了, 现只剩下62个正方形。假若你有31张骨牌,每一张恰好可以遮盖棋 盘上两个正方形。你是否能够用骨牌把这个棋盘上的所有部分盖 住呢?请用几分钟时间试试看。
参考答案

每一张骨牌都必须盖住一个白格子和 一个黑格子,而去掉的是两个白格子,那么你 马上可以发现,既然剩下的是32个黑格子和 30个白格子,显然无法用31张骨牌全部盖住 图中的棋盘,这个问题原来是无解的。
人,任何时候野人多于传教士时传教士就会被吃掉;
目标状态:传教士和野人都安全过河; 中间状态:传教士和野人怎样搭配渡河?
psychology
3.手段——目标分析法

科考队员登珠峰
3.手段——目标分析法

河内塔问题

请把圆盘从1号木棒上移到3号木棒上,移动规则: (1)一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盘;(2)小的圆盘必 须放在大的圆盘上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