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电磁振荡
高中物理必备知识点 电磁振荡及总结
![高中物理必备知识点 电磁振荡及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8c80ae076a20029bd642d7e.png)
在理想情况下将如此循环下去,一个周期性变化的示意图如上图所示。
培养学生理 解能力和语 言表达能力
(根据一个周期性变化的示意图及前面演示实验中的电路图,要求学生填写下表,进一步 明确各量的周期性变化情况。屏幕显示表格,让学生回答后,用鼠标点击相应位置显示出正确 答案。)
电磁振荡
简谐运动
充电:加在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产 加速:回复力使振子运动状态变化;
过
生充电电流;线圈的电感
惯性维持振子运动状态不变。
程
阻碍充电电流的突变。
特 放电:线圈的电感维持放电电流 减速:惯性维持振子运动状态不变;
点
不变;电容器两端电压阻
回复力使振子运动状态改变。
碍放电电流。
电容 C 对
电感 L(相当于惯性) 应
设计意图
实 验 演 示
引出振 荡电流 和振荡 电路的 概念
分析 振荡 电流 的产 生过 程
归纳电磁 振荡的特 点、规律、 分析方法 和分析依 据
介绍无 阻尼振 荡和阻 尼振荡 的概念
板书设计: 一.振荡电流与振荡电路: (1)振荡电流:
大小和方向都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做振荡电流。 (2)振荡电路:
能够产生振荡电流的电路叫做振荡电路。 (3)理想的 LC 振荡电路 二.电磁振荡的产生过程 放电过程: 充电过程:
培养学生分 析能力
变成线圈的磁场能。由于线圈的自感作用,电流 i 是按正弦规律逐渐增大的,电流不会立刻达
到最大值。放电结束时,q=0, E 电场能=0,i 最大,E 磁场能最大,电场能完全转化成磁场能。 充电过程:放电结束时,由于 L 的自感作用,电路中移动的电荷不会立即停止运动,仍保持原
高中物理 3.13.2 电磁振荡 电磁场和电磁波课件 教科版
![高中物理 3.13.2 电磁振荡 电磁场和电磁波课件 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0e42e775fad6195f302ba61b.png)
一、电磁振荡
返回
要点提炼
1.电磁振荡中各物理量的变化情况
时刻
工作过程 q
E
i
B
(时间)
能量
0 放电瞬间 qm Em 0
0 E电最大E磁最小
0→T4 放电过程 qm→0 Em→0 0→im 0→Bm
E电→E磁
一、电磁振荡
返回
T 4
T4→T2
T 2
T2→34T
放结 束电 充电 过程 充电 结束 放电 过程
返回
(2)阻尼振荡:如图4所示,能量逐渐损耗,振荡电流的 振幅逐 渐减小,直到停止振荡的电磁振荡.
图4
一、电磁振荡
返回
3.电磁振荡的周期与频率
周期T=2π
LC
,频率f=
2π
1 LC
.其中周期T、频率f、电
感L、电容C的单位分别是秒(s)、赫兹(Hz)、亨利(H)、法
拉(F).
一、电磁振荡
返回
延伸思考
学习探究区
一、电磁振荡 二、电磁场和电磁波
一、电磁振荡
返回
问题设计
把线圈、电容器、电流表、电源和单刀双掷
开关按图2连成电路. 先把开关置于电源一边,为电容器充电,稍
图2 后再把开关置于线圈一边,使电容器通过线
圈放电.观察到电流表指针有何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答案 指针左右摆动.说明了电路中产生了变化的电流.
为什么放电完毕时,电流反而最大? 答案 开始放电时,由于线圈的自感作用,放电电流不能瞬 间达到最大值,而是逐渐增大,随着线圈的阻碍作用减弱, 放电电流增加变快,与此同时,电容器里的电场逐渐减弱, 电场能逐渐转化为磁场能.当放电完毕时,电场能全部转化为 磁场能,此时电流达到最大.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4章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本章整合 (2)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4章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本章整合 (2)](https://img.taocdn.com/s3/m/837c8349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a4.png)
光速 ,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
电磁波的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
电磁波是横波
成员:无线电波、
电磁波谱 γ 射线
特性及应用
红外线
、可见光、紫外线、
X射线
、
三、无线电波的发射、传播与接收
无线电波的发
射、传播与接收
发射
有效发射电磁波的条件
开放
电路
足够高
的振荡频率
调制:调幅与 调频
传播:三种方式( 地波
、天波、
直线传播
接收: 调谐 (电磁谐振)→解调(检波)
)
重点题型·归纳剖析
一、
电磁振荡过程分析
1.分析两类物理量:电荷量Q决定了电场能的大小,电容器极板间电压U、
电场强度E、电场能的变化规律与Q的变化规律相同;振荡电流i决定了磁
场能的大小,线圈中的磁感应强度B、磁通量Φ、磁场能的变化规律与i的
变化规律相同。
第四章
本 章 整 合
内
容
索
引
01
知识网络·系统构建
02
重点题型·归纳剖析
知识网络·系统构建
本章知识可分为三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电磁振荡;第二部分:电磁波;第
三部分:无线电波的发射、传播与接收。
一、电磁振荡
电磁振荡,产生了
电磁振荡
周期性
振荡周期和频率: =
分类
阻尼振荡
无阻尼振荡
2π
不断减小,故选BC。
【变式训练1】 (多选)右图为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q随时
间t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 ACD )
A.在t1时刻,电路中的磁场能最小
B.从t1到t2,电路中的电流不断减小
C.从t2到t3,电容器不断充电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二 第四章 第一节 电磁振荡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二 第四章 第一节 电磁振荡](https://img.taocdn.com/s3/m/1eb2aac5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33.png)
0 反向最大
最大
e T 最多 最大 0 0
3.(1)在LC振荡回路发生电磁振荡的过程中,与电容器有关的物理量:电
荷 量 q 、 电 场 强 度 E 、 电 场 能 EE 是 同 步 变 化 的 , 即 q↓→E↓→EE↓( 或 q↑→E↑→EE↑). 与振荡线圈有关的物理量:振荡电流i、磁感应强度B、磁场能EB也是同 步变化的,即i↓→B↓→EB↓(或i↑→B↑→EB↑). (2)在LC振荡过程中,电容器上的三个物理量q、E、EE增大时,线圈中 的三个物理量i、B、EB减小,即q、E、EE↑—异—向—变—化→ i、B、EB↓.
(2)电容器充电:电容器放电完毕时,由于线圈的 自感 作用,电流不会立 即减小为零,而是保持原来的方向继续流动,并逐渐减小,电容器反向 充电 ,电流减小到零时,充电结束,极板上的电量达到最大值.该过程 能量由磁场能逐渐转化为 电场能 ,反向充电完毕瞬间,磁场能全部转化 为电场能.
2.电磁振荡的实质 在电磁振荡过程中,回路中的电流i、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q、电容器 里的电场强度E、线圈里的磁感应强度B,都在 周期性变化 ,电场能和磁 场能相互 转化 .
二、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
1.电磁振荡的周期T:电磁振荡完成一次 周期性变化 所用的时间.
2.电磁振荡的频率f:电磁振荡在一段时间内做周期性变化的次数与所用
时间之比.
3.LC振荡电路的周期和频率公式:T=2π
LC,f=2π
1 LC.
其中:周期T、频率f、自感系数L、电容C的单位分别是秒(s)、赫兹(Hz)、
针对训练 如图5甲所示,在LC振荡电路中,其电流变化规律如图乙所
示,规定顺时针方向为电流i的正方向,则
高中物理电磁振荡和电磁波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电磁振荡和电磁波公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f72d09d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09.png)
高中物理电磁振荡和电磁波公式总结电磁振荡和电磁波是高中物理课程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通过了解相关的公式,可以更好地理解电磁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本文将总结高中物理中与电磁振荡和电磁波相关的公式,并对其进行简要解释。
一、电磁振荡公式1. 阻尼振荡的周期公式:T = 2π√(m/k)T表示振荡的周期,m表示振荡体的质量,k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
2. 无阻尼振荡的周期公式:T = 2π√(L/C)T表示振荡的周期,L表示电感的感值,C表示电容的容值。
3. 能量守恒公式:E = 1/2kx² + 1/2mv²E表示振荡体的总能量,k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x表示振荡体的位移,m表示振荡体的质量,v表示振荡体的速度。
二、电磁波公式1. 电磁波的速度公式:v = fλv表示电磁波的传播速度,f表示频率,λ表示波长。
2. 电磁波的频率和周期公式:f = 1/Tf表示频率,T表示周期。
3. 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公式:λ = v/fλ表示波长,v表示电磁波的速度,f表示频率。
4. 电磁波的能量公式:E = hfE表示电磁波的能量,h表示普朗克常数,f表示频率。
5. 光的频率和波长与介质的折射率公式:n₁/λ₁ = n₂/λ₂n₁和n₂分别表示两个介质的折射率,λ₁和λ₂分别表示入射光和折射光的波长。
三、简要解释1. 电磁振荡公式解释:阻尼振荡的周期公式说明了弹簧振子的周期与振子本身的质量和弹簧的劲度系数有关。
无阻尼振荡的周期公式说明了LC振荡电路的周期与电感的感值和电容的容值有关。
能量守恒公式表示了振荡体在振荡过程中机械能和动能之间的转换。
2. 电磁波公式解释:电磁波的速度公式是电磁波的基本特性,表示电磁波在真空和空气中的速度为光速。
电磁波的频率和周期公式表示电磁波的周期与频率之间的关系,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波的周期数。
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公式表示波长与频率之间的关系。
电磁波的能量公式表示了电磁波的能量与频率之间的关系。
高中物理电磁振荡问题教案
![高中物理电磁振荡问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da8930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1b.png)
高中物理电磁振荡问题教案
教学内容:电磁振荡
教学目标:
1. 理解电磁振荡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2. 掌握电磁振荡的公式和计算方法;
3. 能够应用电磁振荡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电磁振荡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电磁场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电磁场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讲解电磁振荡的概念和特点。
2. 提出问题:为什么电磁振荡是重要的物理现象?
二、讲解电磁振荡的原理和公式
1. 讲解电磁振荡的基本原理,包括电容器、电感线圈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2. 推导电磁振荡的公式:T=2π√(L/C),其中T为振动周期,L为电感,C为电容。
3. 通过实例分析,演示电磁振荡的计算方法。
三、实例演练
1. 给出一个电容为0.1F、电感为0.2H的电路,求其振动周期。
2. 学生自行计算,并与同桌讨论,最后老师进行详细讲解和解析。
四、课堂小结
1. 老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磁振荡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2. 学生提出疑问和问题,老师进行解答和引导。
五、课后作业
1. 完成课堂作业:计算电磁振荡的周期。
2. 阅读相关教材,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效果评估:
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电磁振荡的概念和原理;
2.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电磁振荡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4章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1.电磁振荡 2.电磁波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4章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1.电磁振荡 2.电磁波](https://img.taocdn.com/s3/m/f54471d9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9f.png)
【变式训练3】 某电路中电场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下列各图所示,能发射
电磁波的电场是( D )
解析:A图中电场不随时间变化,不会产生磁场;B图和C图中电场都随时间
做均匀的变化,只能在周围产生稳定的磁场,不会产生和发射电磁波;D图中
电场随时间做不均匀的变化,能在周围空间产生变化的磁场,而该磁场的变
化也是不均匀的,又能产生变化的电场,从而交织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
(2)要提高LC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可以减小电容器极板的正对面积。
(
)
(3)在磁场周围一定存在着和它联系着的电场。 ( × )
(4)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 × )
2.下图是赫兹实验的装置,其实验目的是什么?
提示:验证电磁波的存在。
3.傍晚你在家中听收音机时,若用拉线开关打开家中的白炽灯,会听到收音
3×108 m/s。
2.(电磁振荡的周期与频率)在LC振荡电路中,用以下的哪种办法可以使振
荡频率增大一倍( D )
A.自感L和电容C都增大一倍
B.自感L增大一倍,电容C减小一半
C.自感L减小一半,电容C增大一倍
D.自感L和电容C都减小一半
1
解析:据LC振荡电路频率公式f=
A.在时刻t1,电路中的电流最大
B.在时刻t2,电路中的磁场能最大
C.从时刻t2至t3,电路的电场能不断增大
D.从时刻t3至t4,电容器的电荷量不断增大
解析:电磁振荡中的物理量可分为两组:①电容器的电荷量q、极板间电压u、
电场强度E及电场能为一组。②自感线圈中的电流i、磁感应强度B及磁场
能为一组。同组量的大小变化规律一致,同增同减同为最大或为零;异组量
D.它们都能发生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现象
高中物理《电磁振荡》
![高中物理《电磁振荡》](https://img.taocdn.com/s3/m/3ecd8e0a5ef7ba0d4b733b46.png)
电磁振荡的特点:回路工作过程具有对称性和周期性。
划
重
点
一个周期内振荡电流方向改变两次。
两个物理过程:放电过程:电场能转化为磁场能,q↓→ i↑
充电过程:磁场能转化为电场能,q↑ → i↓
振荡电路变化关系:
电容器上的物理量:电量q、板间电压U、电场强度E、
电场能EE是同步同向变化的,即:
q↓→U↓→E↓→EE↓(或q↑→U↑→E↑→EE↑)。
2π
振荡电路产生振荡电流的原因是电容器的充放电作用和线
圈的自感作用。
振荡电路产生振荡电流的实质是电场能和磁场能的周期性
转换。
振荡电路的分析方法:
明确LC振荡电路的周期大小,将周期进行分解;把整个
振荡周期分成四个阶段,分别研究每一个阶段内各物量的变
化情况。
电磁振荡的特点:回路工作过程具有对称性和周期性。
划
重
点
一个周期内振荡电流方向改变两次。
两个物理过程:放电过程:电场能转化为磁场能,q↓→ i↑
充电过程:磁场能转化为电场能,q↑ → i↓
振荡电路变化关系:
电容器上的物理量:电量q、板间电压U、电场强度E、
电场能EE是同步同向变化的,即:
q↓→U↓→E↓→EE↓(或q↑→U↑→E↑→EE↑)。
LC振荡电路
电
容
自
感
线
圈
LC振荡电路
电
容
自
感
线
圈
LC振荡电路
电
容
自
感
线
圈
t
t
t
t
t
t
t
tHale Waihona Puke 电场能磁场能电场能
物理高三电磁振荡知识点
![物理高三电磁振荡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025f7ac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44.png)
物理高三电磁振荡知识点电磁振荡是物理高考中重要的知识点之一,它是指由于外界激励或系统固有特性而产生的周期性电磁现象。
了解电磁振荡的概念、特点以及相关公式是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的关键。
本文将对电磁振荡的相关知识进行详细介绍。
一、电磁振荡的概念电磁振荡是指电磁系统中电场和磁场的周期性变化现象。
当电磁系统受到外界的激励时,电场和磁场会发生周期性的相互转化。
在振荡过程中,电场和磁场的能量不断在空间中传递。
二、电磁振荡的特点1. 周期性:电磁振荡是由于外界激励或系统固有特性而引起的周期性变化。
2. 能量守恒:在电磁振荡过程中,电场和磁场的能量不断在空间中转化,并且总能量保持不变。
3. 振幅:电磁振荡的振幅表示电场或磁场的最大值,其大小与激励源或系统的特性有关。
4. 频率:电磁振荡的频率表示单位时间内振荡周期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
5. 相位差:电磁振荡的相位差表示两个振动体的相位之间的差异,用来描述振动体之间的关系。
三、电磁振荡的公式1. 简谐振动的周期公式:T = 2π/ω其中,T表示周期,ω表示角频率。
2. 简谐振动的频率公式:f = 1/T = ω/2π其中,f表示频率。
3. 电磁波的速度公式:v = fλ其中,v表示电磁波的速度,f表示频率,λ表示波长。
4. 电磁波的能量公式:E = h f其中,E表示电磁波的能量,h为普朗克常数,f表示频率。
四、电磁振荡的应用1. 通信:电磁振荡是无线通信传输的基础,如无线电、电视、手机信号等。
2. 医学:电磁振荡在医学影像技术中的应用,如核磁共振成像(MRI)等。
3. 光学:电磁振荡是光的传播方式,光的干涉、衍射等现象都与电磁振荡密切相关。
4. 物理实验:电磁振荡是许多物理实验的基础,如电磁感应实验、电磁波实验等。
五、总结电磁振荡是物理高考中的重要知识点,了解其概念、特点以及相关公式对于理解和掌握电磁振荡非常重要。
通过学习电磁振荡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现实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高二物理电磁振荡整理知识点
![高二物理电磁振荡整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c8fcda8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95.png)
高二物理电磁振荡整理知识点电磁振荡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电磁学的基础。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高二物理电磁振荡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总结,以供学生复习和巩固。
1. 电磁场的概念电磁场是指电荷或电流所产生的空间中存在的物理量,它包括电场和磁场两部分。
电场是由电荷产生的作用力,在空间中可以用电场线表示;磁场是由电流产生的作用力,在空间中可以用磁感线表示。
电磁场的性质主要有强度、方向和分布等。
2. 电磁振荡的基本概念电磁振荡是指在电磁场中,电磁波或者电磁信号以一定的频率在空间中传播的现象。
其基本特点包括振幅、频率、周期和波长等。
电磁振荡可以通过电磁波方程模型来进行描述,其中包括电场和磁感应强度的变化规律。
3. 电磁振荡的物理量在电磁振荡中,有一些重要的物理量需要了解。
(1) 振幅:振幅是指电磁振荡的最大偏移量,表示波的振动幅度。
(2) 频率:频率是指电磁波在单位时间内的振动次数,通常用赫兹(Hz)来表示。
(3) 周期:周期是指电磁波振动完成一个完整的周期所需的时间,通常用秒(s)来表示。
(4) 波长:波长是指电磁波振动完成一个完整的波长所需的距离,通常用米(m)来表示。
4. 电磁振荡的类型电磁振荡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机械振荡和电磁振荡。
(1) 机械振荡:机械振荡是指由于机械系统的周期性运动而产生的振动。
例如,弹簧振子、单摆等都属于机械振荡。
(2) 电磁振荡:电磁振荡是指由于电磁场的周期性变化而产生的振动。
典型的例子包括电磁波、交流电等。
5. 电磁振荡的应用领域电磁振荡的应用非常广泛,涉及电信、无线通信、雷达、电磁感应等众多领域。
(1) 电信领域:电磁振荡在电信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可以用于传输和接收信息。
(2) 无线通信领域:无线通信是指不通过物理连接的方式进行信息传输,电磁振荡可以实现无线通信的传输和接收。
(3) 雷达领域:雷达是宇航和军事等领域中常用的一种目标检测和测距的设备,它利用电磁波的速度和反射来实现对目标的探测。
高中物理电磁振荡
![高中物理电磁振荡](https://img.taocdn.com/s3/m/ab5afc82ad02de80d4d840e7.png)
示,可知
A(
)
A、电容器中的电场强度正在增大
L
C
B、线圈中磁感强度正在增大
C、该时刻电容器带电量最多 D、该时刻振荡电流达最大值
由磁场方向可 判断回路中电 流方向,进而 判断是充电还 是放电
高中物理电磁振荡
六、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
1.周期T:电磁振荡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需 要的时间.
2.频率f:一秒种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 3.LC回路的周期和频率:
一、振荡电流:
实验:
G
如图:先把开关板到电池组 一边,给电容器充电。稍后 再把开关板到线圈一边,让 电容器通过线圈放电。
L
C
S
1.振荡电流:这种电路产生的大小和方向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振荡电流。
2.能够产生振荡电流的电路叫振荡电路。如图所示是一种简单的振荡电路,称 为LC振荡电路。
3.LC回路产生的振荡电流按正弦规律变化。
充电
−
+
放电
高中物理电磁振荡
+ −
充电
六、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
1.周期T:电磁振荡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需 要的时间.
2.频率f:一秒种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 3.LC回路的周期和频率:
T=
f=
1 注:LC回路的周期和频率只取决于电感线圈的自感系数和电容器的
电容,2与电容L器C带电量、板间电压及回路中的电流都无关. 2 LC 4.T、L、C、f的单位分别是秒、享、法、赫.
q
i
o t
o
t
E o
t
电场能
B
o
t
磁场能
o
t
o
t
高中物理电磁振荡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4章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1.电磁振荡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4章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1.电磁振荡](https://img.taocdn.com/s3/m/d352a7b0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b5.png)
提示 将回路电阻做得尽可能小。
易错辨析
(1)LC振荡电路的电容器放电完毕时,回路中磁场能最小。( × )
(2)LC振荡电路的电流为零时,线圈中的自感电动势最大。( × )
(3)提高充电电压,极板上带更多的电荷时,能使振荡周期变大。( × )
(4)LC振荡电路的电容器充电过程,电流在减小。(
电荷 电场强 电压 电场
电流 磁感应 磁场
量q
i
度E
U
能EE
强度B
能EB
减小 减小
减小 减小
增大 增大
增大
0
0
最大 最大
最大
减小 减小
减小
0
增大 增大
0
增大 增大
过程
2
电荷 电场强 电压 电场
电流 磁感应 磁场
量q
i
度E
能EE
U
强度B
能EB
t= 时刻
最大
最大
最大
最大
0
0
0
T 3T
→
2
4
减小
减小
减小
的电场能转化为什么形式的能?在电容器反向充电过程中,线圈中的电流
如何变化?
提示 电容器放电过程中,线圈中的电流逐渐增大,电容器的电场能转化为
磁场能。在电容器反向充电过程中,线圈中的电流逐渐减小。
教材拓展
查阅有关材料进一步了解LC电路,知其是最简单的振荡电路,也称为谐振
电路、槽路或调谐电路,该电路可以用作电谐振器,储存电路共振时振荡的
(2)根据物理量的变化趋势判断:当电容器的带电荷量q(电压U、电场强度E)
增大或电流i(磁感应强度B)减小时,处于充电过程;反之,处于放电过程。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2册 第4章 1 电磁振荡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2册 第4章 1 电磁振荡](https://img.taocdn.com/s3/m/04233a58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6c.png)
中的作用.
预习导学|新知领悟
多维课堂|素养初培
核心素养微专题
课堂小练|素养达标
课后提升练习
物理 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 配人教版
第四章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1.初步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基 本思想,初步了解场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体会物理学对统一性的追求.
2.通过实验,了解电磁振荡. 3.知道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 4.认识电磁波谱.知道各个波段的电 磁波的名称、特征和典型应用.
第四章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物理 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 配人教版
第四章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①物理观念:振荡电路、电磁波、振荡电流、调制、调幅、调频、
调谐、解调、电磁波谱.
②科学思维: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电
磁振荡的周期与频率;无线电通信的基本
原理.
③科学探究:电磁振荡.
④科学态度与责任:无线电通信在生活
中的应用;电磁波在科技、经济、社会发展
多维课堂|素养初培
核心素养微专题
课堂小练|素养达标
课后提升练习
物理 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 配人教版
第四章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多维课堂 | 素养初培
预习导学|新知领悟
多维课堂|素养初培
核心素养微专题
课堂小练|素养达标
课后提升练习
物理 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 配人教版
电磁振荡中的能量变化
第四章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预习导学|新知领悟
多维课堂|素养初培
核心素养微专题
课堂小练|素养达标
课后提升练习
过程
物理 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 配人教版
电荷 电场强 电势 电场 量q 度E 差U 能
0~T4 电容 减少 器放电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四章第1节电磁振荡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四章第1节电磁振荡](https://img.taocdn.com/s3/m/0927c03f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49.png)
1K 2
C
L
G
演示3
总结: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作周期性迅速发 生变化的电流叫振荡电流。能产生振荡电流的 电路叫振荡电路。
由线圈L和电容器C组成的电路是最简单的
振荡电路,称为LC振荡电路.
思考:振荡电流按什么规律变化的呢?
演示4
总结:振荡电流是一种交变电流,是一种 频率很高的交变电流,它无法用线圈在磁场中 转动产生,只能是由振荡电路产生。
i
0 t1 t2
t
3.已知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极板1上的电量随
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则( A )
A.a、c两时刻电路中电流最大,方向相同 B.a、c两时刻电路中电流最大,方向相反 C.b、d两时刻电路中电流最大,方向相同 D.b、d两时刻电路中电流最大,方向相反
4.当LC振荡电路中电流达到最大值时,下列 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磁感应强度和电场强度都达到最大值 B.磁感应强度和电场强度都为零 C.磁感应强度最大而电场强度为零 D.磁感应强度是零而电场强度最大
A.振荡电路中、电容器充电或放电一次所用的
时间为 LC B.振荡电路中,电场能与磁场能的转化周期为 2 LC
C.振荡过程中,电容器极板间电场强度的变化
周期为 2 LC
D.振荡过程中,线圈内磁感应强度的变化
周期为 2 LC
解析:
在一个周期内,电容器充电、放电各两次,每次充 电或放电所用的时间为振荡周期的1/4.电场能与电场强 度的方向无关,磁场能与磁感应强度的方向无关,因此 在电磁振荡的一个周期内各出现两次最大值,即电场能
四、电磁振荡的周期与频率
1.周期:电磁振荡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需要的时间 叫做周期. 2.频率:1s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频率. 3.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振荡电路中发生无阻尼振 荡时的周期和频率叫做振荡电路的固有周期和固有 频率,简称振荡电路的周期和频率.
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4.1电磁振荡(共17张ppt)
![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4.1电磁振荡(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0cb3291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22.png)
在一个周期内,振荡电流的方向改变两次,完 成了两次充放电
2 LC 回路的周期和频率公式
四 电磁振荡的应用
正向放电 正向充电 反向放电 反向充电
+
+
--+ Nhomakorabea-
-
+
+
-
电流I
0
t
电容器
电量Q
0
t
二 阻尼振荡和无阻尼振荡
1 无阻尼振荡(等幅振荡) 在电磁振荡中,若没有能量损失,则振荡
电流的振幅不变,永远振荡下去。
2 阻尼振荡
在电磁振荡中,若能量逐渐损失,则振荡电流的 振幅逐渐减少,直到最后停止振荡。
三 电磁振荡周期和频率
最大 最强
0
磁场 B
0
过程分析
电容器 电场能
Eq
线圈
磁场能
i B
过程分析
电容器
线圈
电场能
磁场能
i
Eq
B
电磁振荡过程
++
--
a
b
--
++
c
d
++
-- e
3 电磁振荡:电路中的电流i、电容器极板 上的电荷量q、电容器里的电场强度E、线圈 里的磁感应强度B都在周期性变化的现象。
电磁振荡的图象分析——电流、电量的变化图像
过程分析
++++
L
C
----
初始时刻
电量 q
最大
电场 E 电流 i
最强 0
过程分析
电容器
线圈
电场能
磁场能
高二物理电磁振荡知识点
![高二物理电磁振荡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b11a1d1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33.png)
高二物理电磁振荡知识点电磁振荡是高中物理学习内容的重要部分,也是理解和应用电磁学原理的基础。
本文将深入探讨高二物理电磁振荡的相关知识点,包括电感、电容、振荡电路以及电磁波等。
一、电感(inductance)电感是导线或线圈对电流变化产生的自感现象。
它是由磁场的变化所引起的电动势。
电感的单位是亨利(H)。
1. 感应电动势(emf)当电流在导线中产生变化时,导线自身将产生感应电动势。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电流变化率成正比。
2. 自感性(self-inductance)自感性是指导线或线圈内电流变化引起的感应电动势。
根据自感性的性质,自感性越大,电感值也越大。
二、电容(capacitance)电容是指电容器存储电荷的能力。
它是由两个导体之间的绝缘介质隔离而形成的。
1. 电容器的基本知识电容的大小取决于电容器的结构和材料。
电容的单位是法拉(F)。
通常,我们使用符号C来表示电容。
2. 充电和放电过程通过连接电源,电容器将充电至其最大容量。
在断开电源连接时,电容器会从正极向负极逐渐放电。
三、振荡电路(oscillatory circuit)振荡电路是指在电感和电容的作用下产生振荡现象的电路。
1. 串联振荡器串联振荡器包括一个电感、一个电容以及一个电阻。
在电路中,电感和电容之间不断交换储存的能量。
2. 并联振荡器并联振荡器由电感、电容和一个电阻组成。
电路中的电感和电容周期性地存储和释放电荷。
四、电磁波(electromagnetic wave)电磁波是由振荡的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波动现象。
1. 电磁波的特性电磁波具有一定的波长、频率和速度。
它们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并且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2. 光的本质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具有波动和粒子性的双重特性。
光的波动性可以解释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
以上是高二物理电磁振荡的相关知识点。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磁学的基本原理,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实际工作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的:
1、认识 LC 回路产生电磁振荡的现象, 了解振荡电流产生的物理原因,理解振荡电 流产生的物理实质,掌握振荡电路的变化规 律。 2、通过电磁振荡的观察和分析,培养 综合运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习重点:
LC回路的工作过程及相关物理量的变
化规律
学习难点:
】
2.LC振荡电路中产生15MHz的振荡电流,已有 300PF的电容器,则应选用自感系数是____享 的线圈,这个振荡电流的周期是____秒.
(2)与磁场能有关的因素:
磁场能
磁感线密度 磁感强度B 线圈中电流 i
1、与电场能和磁场能有关的因素:
(1)与电场能有关的因素:
电场能
电场线密度
电场强度E 电容器极板间电压u
返回
总结:
LC振荡电路产生振荡电流的物理原因是 电容器的充放电作用和线圈的自感 作用; LC振荡电路产生振荡电流的物理实质是 电场能和磁场能的周期性转换。
在解决振荡电路问题时,电场能与磁场能的交 替转化是解决问题的线索和关键;与电场能和磁场 能相关的各量的变化规律是解决问题的依据;q—t 和I—t 图线及其相互转化是解决问题的直观手段。
同 步 变 化
(3)变化规律的图象描述:
q o t i
o
B
t
E
o 电场能 o t
o
t
磁场能 t
o t
四、电磁振荡:
在振荡电路产生振荡电流的过程中,电容 器极板上的电荷、通过线圈的电流,以及跟电荷 和电流相联系的电场和磁场都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这种现象叫电磁振荡。
返回
例1:电磁振荡和机械振动对比:
3.LC回路产生的振荡电流按正弦规律变化。
说明:由LC回路产生的振荡电流也是种交变电流,只是它的频率比照 明用交变电流的频率高得多。
二、电磁振荡的产生:
+ + + + L
-- - -
C
E
S
二、电磁振荡的产生: 电磁振荡是电容器充 1、电磁振荡的产生原理: 放电和线圈的自感现 象共同作用产生的.
线圈
充电完毕状态:磁场能向电场能转化完毕,电场 能最大,磁场能最小。
放电完毕状态:电场能向磁场能转化完毕,磁场 能最大,电场能最小。
2、电磁振荡的变化规律:
(1)总能量守恒=电场能+磁场能=恒量
(2)电场能与磁场能交替转化 放电 电场能 磁场能 充电 同 步 两极间场强E 磁感强度B 变 化 电路中电流i 电容器带电量q 步调相反
q=Qm i=0
返回
注:LC回路的周期和频率只取决于电感线圈的自感系数和电容器 的电容,与电容器带电量、板间电压及回路中的电流都无关.
4.T、L、C、f的单位分别是秒、享、法、 赫.
例1.欲增大LC电路的频率,下列可行的是【 A.增大电容器的初始电荷. B.增大电容器两极板的正对面积. C.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 D.增加线圈的匝数.
4.T、L、C、f的单位分别是秒、享、法、 赫.
例题2:
1. 某时刻LC回路的状态如图所示,则此时刻 A. 振荡电流 i 正在减小 B. 振荡电流 i 正在增大 C. 电场能正在向磁场能转化 D. 磁场能正在向电场能转化 由电流方向和电容 器上电量可判断电 路中正在充电。 (A D)
L
C+ −+ −
作业:阅读教材,并将电磁振荡与机械振动类比
一、振荡电流与振荡电路:
1、振荡电流:
大小和方向都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做振荡电流
2、振荡电路:
能够产生振荡电流的电路叫做振荡电路
3、理想的LC振荡电路:
(1)LC回路:由线圈L和电容C组成的最简单振荡电路。
(2)理想的LC振荡电路:只考虑电感、电容的作用,而 忽略能量损耗
单 摆
振 荡 电 路
+ −
−
+ −
+
放电
充电
放电
充电
六、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
1.周期T:电磁振荡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需 要的时间. 2.频率f:一秒种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 3.LC回路的周期和频率:
T= 2 LC f=
1 2 LC
注:LC回路的周期和频率只取决于电感线圈的自感系数和电容器 的电容,与电容器带电量、板间电压及回路中的电流都无关.
C、从t2到t3 ,电容器不断充电
D、在t4时刻电容器的电场能最小 q o t1 t2 t3 t4
t
答案:ACD
课堂练习: 1、 LC振荡电路中某时的状态如
图,试作出 q—t 和I—t 图线。
q t q t
++ ++
-- --
i
t
i
t
2、在LC振荡电路中,在电容器充电完毕未开
始放电时,正确的说法是: A、电场能正向磁场能转化 B、磁场能正向电场能转化 C、电路里的电场最强 D、电路里的磁场最强
电磁场和电磁波
电磁磁荡
一、振荡电流:
实验:
如图:先把开关板到电池组 一边,给电容器充电。稍后 再把开关板到线圈一边,让 电容器通过线圈放电。 L
G C
S
1.振荡电流:这种电路产生的大小和方向做周期 性变化的电流,叫振荡电流。 2.能够产生振荡电流的电路叫振荡电路。如图所示 是一种简单的振荡电路,称为LC振荡电路。
振荡电流产生的物理原因和实质
学习过程:
(启发引入)
1、电磁波与现代科技和人类生活
的密切关系。 2、研究电磁波应从电磁振荡开始。
概念
种类
产生
应用
规律
总结
q=Qm i=0
q=0 i=Im
++ ++
q
放电
i q i
-- --
-- --
i q
充 电
一 个 周
期
化 变 性
充 电
放电
i
q=0 i=Im
q
++ ++
2. LC回路中电容两端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 关系如图所示,则 (B C ) A. 在时刻t1,电路中的电流最大 B. 在时刻t2 ,电路中的磁场能最大 C. 在时刻t2至t3,电路中电场能不断增大 D. 在时刻t3至t4,电容的带电量不断增大
0
U
t1
t2
t3
t4
t
3.如图所示的LC振荡电路正处在振荡过 程中,某时刻 L 中的磁场和 C 中的电场如图所 示,可知 ( A ) A、电容器中的电场强度正在增大 B、线圈中磁感强度正在增大
最 大 上 + 下−
零
最 大 正方向
最 大 上 − 下+
零
最 大 负方向
最 大 上 + 下−
零 最大 零
零 最大 零
零 最大
零
零பைடு நூலகம்
最大
最大
零
三、电磁振荡的变化规律: 1、电磁振荡的特点:
LC回路工作过程具有对称性和周期性,可归结为:
(1)、两个物理过程:
放电过程;电场能转化为磁场能,q↓→ i↑
充电过程:磁场能转化为电场能,q↑ → i↓ (2)、两个特殊状态:
具有自 感作用 L UL UC
+ + + + C
----
电容器
具有充、 放电作用
εL
二、电磁振荡的产生: 2、电磁振荡的产生过程: i + + R
- - - -
+ + C
+ −
−
+ −
+
i
正向 放电
正向 充电
反向 放电
反向 充电
0
t q t
o
时间t
t=0
t=T/4
t=T/2
t=3T/4
t=T
电容器电 量q 电感上电 流i 电场能 磁场能
电容器带电量q
四、阻尼振荡和无阻尼振荡:
1、无阻尼振荡
振荡电流的振幅保持不变,即作等幅振荡。
2、阻尼振荡
振荡电流的振幅逐渐变小,即作减幅振荡。
返回
例题: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极板上电量q 随时间t
变化的图线如图,由图可知: A、在t1时刻电路中的磁场能最小 B、从t1到t2 ,电路中的电流值不断变小
L
C
C、该时刻电容器带电量最多
D、该时刻振荡电流达最大值
由磁场方向可 判断回路中电 流方向,进而 判断是充电还 是放电
六、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
1.周期T:电磁振荡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需 要的时间. 2.频率f:一秒种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 3.LC回路的周期和频率:
T= 2 LC f=
1 2 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