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切性能测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定总压缩应力的测定:

用作图法测定规定总压缩应力时,力轴 按上节规定,变形放大倍数的选择一般 应使总压缩变形超过变形轴的二分之一 以上。在力—变形曲线上(见图4),自 O点起在变形轴上取OD段(ε tc· L0· n), 过D点作与力轴平行的DM直线交曲线于 M点,其对应的力Ftc为所测的总压缩力, 按下式计算:

3. 试验设备


(1)试验机:
压缩试验可在万能材料试验机或压力试验 机上进行。a. 试验机台板与压头压试样表面应 平行,平行度不低于1∶0.0002。b. 试验过程中, 压头与台板间不应有侧向相对位移和振动,如 不满足上述要求,应加配力导向装置,硬度较 高的试样两端应垫以合适的硬质材料做成的垫 板,试验后,板面不应有永久变形,垫板两面 的平行度不低于1∶0.0002,表面粗糙度不高于 Ra0.8。c. 试验机应备有调速指示装置。d. 试验 机应备有放大和记录力及变形的装置。试验机 应定期由计量部门进行检验。
压缩、弯曲及百度文库切试验
一. 压缩试验 1.试验原理
在材料试验中指的压缩试验是指单向 压缩。试样受轴向压缩时,标距内应力 均匀分布,且在试验过程中不发生屈曲。
与拉伸试验相比 压缩试验有下述特点:
单向压缩的应力状态软性系数α =2。因 此,通常适用于脆性材料和低塑性材料, 以显示其在拉伸、扭转和弯曲试验时所 不能反映的材料在韧性状态下的力学行 为。特别是拉伸时呈脆性的材料,是比 较其塑性的较好方法。 塑性较好的材料只能被压扁,一般不会 破坏。

pc
Fpc S0
2)逐次逼近法: 如果力—变形曲线无明显弹性直线段,采用逐 次逼近法测规定非比例压缩应力。首先在曲线 上直观估计一点A0(见图3),约为规定非比 例压缩应变0.2%的力FA0,而后在微弯曲线上 取G0、Q0两点,其分别对应的力0.1 FA0、 0.5FA0,作直线G0Q0,按上述方法过C点作平 行于G0Q0的直线CA1交曲线于A1点,如A1与A0 重合,则FA0即为Fpc0.2;如A1未与A0重合,则 需采取与上述相同步骤进行第二次逼近,此时 取A1对应的FA1来分别确定0.1FA1、0.5FA1对应 的点G1、Q1,然后如前述过C作平行线来确定 交点A2。重复相同步骤直至最后一次得到的交 点与前一次的重合。


脆性材料压缩破坏的形式有剪坏和拉 坏两种。剪坏的断裂面与底面约呈45° 角;拉坏是由于试样的纤维组织与压应 力方向一致,横向纤维伸长超过一定限 度而破坏。

压缩试验时,试样端面存在很大的摩 擦力,这将阻碍试样端面的横向变形, 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试样高径比越 小,端面摩擦力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越大, 为了减小其影响,可适当提高高径比
(2)引伸计:引伸计应进行标定 (GB/T12160-2002 单轴试验用引伸计的标 定),标定时的工作状态应尽可能与试验工作 状态相同,并按有关标准进行分级。根据测试 目的选用相应级别的引伸计:①测定规定非比 例压缩应力σ pc:当应变小于0.05%时选B级; 应变在0.05%~0.2%时用C级;应变不小于0.2% 用D级;②测定压缩弹性模量Ec用B级;③测定 规定总压缩应力σ tc、屈服点σ sc用D级。
(3)屈服点测定:
用力—变形作图法测定,力轴按上节规定, 变形放大倍数应根据屈服阶段的变形量来确定。 在力—变形曲线图上,见图 5。
判读屈服平台的恒定力或屈服阶段的 最小力,或不计初始瞬时效应的最小力 Fsc,按下式计算:
(4)抗压强度的测定

试样压至破坏,从力—变形曲线上确 定最大压缩力或从测力度盘上读取最大 力Fbc,按下式计算:
表1 N/mm2 范 <500 500~1000 >1000 围
修约到
1 5 10
二.弯曲试验:


弯曲试验也是生产上常用的一种试验方法,主 要用来测定脆性材料和低塑性材料在受弯曲载 荷作用下的性能(强度与塑性),弯曲试验与 拉伸试验相比,能明显地显示脆性材料和低塑 性材料的塑性。 1. 弯曲试验原理:试样上的外力垂直于试样轴 线,并作用在纵向对称面(通过试样的轴线和 截面对称的平面)内,试样的轴线在纵向对称 面内弯曲成一条平面曲线的弯曲变形,也称平 面弯曲。
2. 试样

压缩试验用试样有圆柱体、正方形柱体、 矩形板和带凸耳状试样四种形式,其中圆柱体 试样、正方形柱体试样是两种常用的侧向无约 束试样,其尺寸见图1。


试样长度由试验目的确定:
L=(2.5~3.5)d0的试样适用于测定规定非 比例压缩应力σ pc、规定总压缩应力σ tc、压缩 屈服点σ sc及抗压强度σ bc;L=(5~8)d0的试 样适用于测定规定非比例压缩应力σ pc0.01、压 缩弹性模量Ec;L=(1~2)d0的试样仅适用于 测定抗压强度σ bc。 试样应平直,棱边应无毛刺、无倒角,在 切取样坯和机加工试样时,应防止因冷加工或 热影响而改变材料的性能。

(3)进行脆性材料的σ 全防护罩
bc测定时应有安
4. 压缩性能指标的测定:
压缩试验时,在弹性范围内,试验速 度采用控制应力速率的方法,其速率应在 1~10MPa· s-1范围内,在明显塑性变形范围, 采用控制应变速率方法,其速率应在 0.0005~0.0001s-1范围内。
(1) 规定非比例压缩应力的测定:

1)作图法:用自动记录方法绘制力—变形 曲线,力轴每毫米所代表的力应使所求的Fpc点 处于力轴的二分之一以上,变形放大倍数的选 择应保证图2的OC段长度不小于5mm。在力— 变形曲线上(见图2),自O点起,截取一段相 当于规定非比例变形的距离OC(ε pc· L 0· n), 过C点作平行于弹性直线段的直线CA交曲线于A 点,其对应的力Fpc即为所求的规定非比例压缩 力,按公式(1)计算:
(5)压缩弹性模量的测定

用力 — 变形作图法测定,力轴按上节规 定,变形放大倍数应大于500倍。在力— 变 形 曲 线 上 取 弹 性 直 线 段 上 J、K 两 点 (图4,点距应尽可能长),读出对应的 FJ、FK,变形 ΔLJ、ΔLK。弹性模量按下 式计算:
5.性能数据处理及修约

数字修约按下表进行,弹性模量值修约后至少保留 两位有效数字,应力值按下表修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