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环评报告书
云南芒市产业园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一)
![云南芒市产业园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一)](https://img.taocdn.com/s3/m/12c88df5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aa.png)
云南芒市产业园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
告书(一)
云南芒市产业园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是针对云南省芒市产
业园区进行的一次环境影响评价,以期对芒市的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推动芒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首先,该报告书对芒市产业园区总体规划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基础
设施、绿化、交通、空气质量等各个方面。
其中,报告书强调园区建
设需要符合现代化、企业化、集约化的要求,并提出了创新性的建议,如实施生态资源保护、引入综合性休闲娱乐设施、建设绿色工厂等,
以此来更好地保障芒市产业园区的环保和可持续经济发展。
其次,报告书通过对芒市产业园区园区周边地区进行勘察分析,并评
估了园区建设对周边环境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通过对水、土、气、噪声、辐射等各个方面的监测和评估,报告书指出芒市产业园区具有一
定的环境风险,但若在建设过程中采取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则基本
可以确保环境不受严重影响。
最后,报告书提出了面向未来芒市产业园区环境保护的建议。
其中,
报告书强调通过引入高新技术、搭建芒市产业园区网格化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环保联盟等措施,提高园区企业的环保意识,减少园区环境
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同时,报告书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环境保护建议,如合理利用资源、加强垃圾处理、严格控制污染排放等。
总之,云南芒市产业园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对芒市产业园
区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非常实用并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该报
告书不仅展示了云南省芒市对环保问题的高度重视,更为重要的是,它也为其他城市和地区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2023)云南芒市产业园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一)
![(2023)云南芒市产业园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一)](https://img.taocdn.com/s3/m/4dffd555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e0.png)
(2023)云南芒市产业园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一)云南芒市产业园区总体规划环评报告书项目概述该产业园区总体规划项目位于云南芒市,占地面积1000亩。
项目总投资额为100亿元人民币,计划建设一批现代化的生产研发基地,涵盖多个行业领域,包括:新材料、智能制造、环保等。
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针对规划区域的环境进行评估,分析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确保规划建设过程中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及影响。
环评结果经过评估,对规划区域的环境影响主要集中在土地利用、噪声、空气、水、生态等方面。
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评估意见和监测措施,保障项目不会造成污染和不良影响。
项目意义该产业园区是云南芒市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可以带动当地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同时,该项目也可以为当地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云南芒市产业园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评估了项目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和安全性,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措施,确保项目正常建设和运营。
该项目将为当地经济、就业和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
措施汇总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影响,规划团队在评估中提出了以下措施:1.在建设过程中,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采用垂直建筑和地下空间利用技术,尽量减少土地占用。
2.按照环保标准建设工业园区内的排污处理厂,处理水和废气,确保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3.做好噪音污染的监测工作,设立噪音隔离带,将噪音影响降到最低。
4.减少机动车数量,引入公共交通,鼓励员工骑行或步行,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环境的影响。
5.建立完善的生态保护区,对周边生态进行保护并增加绿化带,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结论经过综合分析,上述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确保项目建设过程中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及影响。
同时,由于项目建设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预计在未来会带来可观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项目环评报告
![项目环评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797ecba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da.png)
项目环评报告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某地区新建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000亩,主要涉及工业厂房、生活配套设施、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旨在推动当地工业经济发展,提升产业结构,促进就业增长,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二、环境影响分析。
1. 土地利用影响。
项目将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对当地土地利用结构产生一定影响。
为减少土地资源浪费,项目将充分利用现有空闲土地,避免对耕地和生态保护区的影响。
2. 大气环境影响。
工业园区建设将带来一定的大气污染排放,主要包括工业废气和机动车尾气排放。
为减少环境污染,项目将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安装污染治理设施,控制排放标准,减少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3. 水环境影响。
工业园区建设将对周边水体产生一定影响,主要包括工业废水排放和生活污水排放。
项目将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实施严格的水环境保护措施,确保排放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减少对水环境的影响。
4. 生态环境影响。
项目建设将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主要包括植被破坏和野生动物迁徙。
为保护生态环境,项目将进行植被恢复和野生动物迁徙通道规划,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环境保护措施。
1. 严格控制污染排放。
项目将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加强对工业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的监控和治理,确保排放达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加强生态恢复。
项目将进行周边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工作,保护当地生态系统完整性,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3.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
项目将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定期发布环境信息公告,接受社会监督,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
四、环境风险应对。
1.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项目将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环境风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 环境风险评估和管理。
项目将建立环境风险评估和管理机制,对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和管控,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确保环境风险的可控性。
工业园区规划环评报告书
![工业园区规划环评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a586324e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36.png)
工业园区规划环评报告书一、选址条件及现状分析1.1选址条件分析根据工业园区规划的特点和要求,选址条件应满足以下几个方面:土地面积、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1.2现状分析对选址区域进行现状调查和分析,包括土地利用状况、资源状况、水土保持情况、环境质量等方面的评估,并评估选址区域对环境的现状影响。
二、规划设计要求2.1规划原则园区规划设计应遵循生态优先、低碳节能、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2功能布局根据工业园区的发展方向和产业特点,合理确定各类功能区的布局,并确保各功能之间的协调和相互配合。
2.3空间布局确定园区的整体空间结构,包括主干道的设计和布置、绿化带的设置、建筑物和生产设施的位置等方面。
三、环境影响评价3.1影响评价范围和方法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和评价方法,包括环境噪声、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方面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3.2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对工业园区规划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并提出预警分析和监测控制预案。
四、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4.1污染防治措施针对工业园区可能出现的污染源,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例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废气治理设备的设置等。
4.2生态恢复与保护对园区内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保护,建设湿地、绿化带等生态功能区,提高园区生态效益。
4.3资源利用与节约通过循环经济等方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
4.4交通与噪声控制制定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减少交通拥堵和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质量。
以上是一份关于工业园区规划环评报告书的主要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可适当增加或减少相关的内容。
总之,环评报告书应全面评估工业园区规划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以确保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规划环评报告书
![规划环评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9b541178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17.png)
规划环评报告书1. 引言1.1 编写目的本报告书旨在对某规划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估该项目对周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以便对项目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决策。
1.2 项目背景某规划项目位于某市郊区,计划建设一座新的工业园区,面积约1000亩。
该项目将引入多个工业企业,涉及生产、仓储、物流等多个环节。
2. 项目概况2.1 项目规划内容本项目规划了一座新的工业园区,涉及土地利用、建筑布局等方面。
工业园区将包括生产区、仓储区、物流区、配套设施等。
2.2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发展,提升产业水平,创造就业机会,改善区域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环境。
3. 环境影响评价3.1 影响评价范围本次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大气环境影响2.水环境影响3.声环境影响4.土壤环境影响3.2 影响评价方法为了评估该项目对周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本次评价采用以下方法:1.文献调研2.实地考察3.数据分析3.3 环境影响评估结果通过对以上环境因素的评估,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大气因子:新工业园区的投入将增加工业排放物的排放量,可能对大气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建议采取减排措施来控制大气污染。
2.水环境因子:新工业园区对周边水体可能产生一定的污染影响。
建议加强废水处理和监测措施,以保护周边水环境。
3.声环境因子:新工业园区的建设会产生一定的噪声影响。
建议采取隔音、降噪等措施,避免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4.土壤环境因子:新工业园区的建设可能会对周边土壤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建议加强土壤监测,确保土壤的健康和可持续利用。
4. 环境保护措施4.1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为了减少大气污染的影响,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引入先进的减排设备,降低工业园区的排放量;•实施严格的大气污染排放监测,确保排放达标;•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4.2 水环境保护措施为了保护周边水环境,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建设废水处理设施,确保废水处理达标排放;•加强对水体质量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污染事件;•提倡节水意识,推广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环评报告书范文
![环评报告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9248721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6b.png)
环评报告书范文一、项目概况。
该项目位于XX市XX区,总占地面积约XX平方公里,规划建设XX工业园区,主要包括XX生产厂、XX仓储中心等。
项目拟投资总额XX亿元,预计建设周期为XX年。
项目建设完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到XX亿元,将为当地带来大量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二、环境影响分析。
1. 大气环境影响。
项目建设期间,将产生大量粉尘、废气和噪音等污染物,对周边大气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为减少环境污染,项目方将采取封闭施工、喷淋降尘、安装除尘设备等措施,以确保施工期间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项目运营期间,将采用清洁能源、低排放设备等措施,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加强对废气排放的监控和治理,确保项目运营期间大气环境质量稳定。
2. 水环境影响。
项目建设期间,将产生大量废水,对周边水体造成一定影响。
项目方将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对废水进行集中处理,达到国家相关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同时,加强对附近水源的监测,确保水环境质量不受影响。
项目运营期间,将建立健全的污水处理系统,对废水进行全面处理,达到国家相关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同时,加强对周边水环境的监测和保护,确保水环境质量稳定。
3. 土壤环境影响。
项目建设期间,将进行大规模土地平整和开挖,可能对周边土壤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项目方将采取合理的施工工艺和土壤保护措施,减少土壤的破坏和污染,确保土壤环境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项目运营期间,将加强对土壤环境的监测和保护,定期进行土壤质量评估,确保土壤环境质量稳定。
4. 生态环境影响。
项目建设期间,将对周边植被和野生动物栖息地产生一定影响。
项目方将在施工前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制定合理的保护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项目运营期间,将建立健全的生态保护制度,加强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确保生态环境质量稳定。
三、环境保护措施。
1.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采用清洁能源,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安装除尘设备和废气治理设施,减少施工和运营期间的大气污染。
工业园区改造环评报告
![工业园区改造环评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23a4e15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c9.png)
工业园区改造环评报告一、引言随着工业发展的迅猛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工业园区改造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本报告旨在对某工业园区改造项目进行环评分析,以期达到提升工业园区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背景分析2.1 工业园区现状描述该工业园区位于城市南部,总占地面积约1000亩,主要涵盖金属制品加工、化工产品生产和机械设备制造等产业。
然而,由于过去长期忽视环境保护问题,导致工业园区存在废气、废水排放过大、土壤污染和噪音扰民等诸多环境问题。
2.2 改造目标和意义为解决工业园区环境问题,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本次工业园区改造旨在实施环境治理、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措施,使园区成为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域。
三、环境影响评价3.1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本次环评主要涵盖工业园区改造过程中的土地利用、水资源利用、废气排放、废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置、噪声控制等方面的环境影响评价。
3.2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本次环评采用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作为评价依据,通过实地调研、样品采集和室内实验等方式,综合分析评估工业园区改造对环境的影响。
四、环境影响评价结果4.1 土地利用工业园区改造将导致少量土地被占用,但通过合理规划和利用,能够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
4.2 水资源利用改造后,工业园区将采取节水措施,减少水资源消耗。
同时,建设废水处理设施,实现废水达标排放,有效防止水体受到污染。
4.3 废气排放通过改善生产工艺、设备升级和引进环保技术,工业园区将减少废气排放,降低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4.4 废水处理工业园区改造将新建污水处理设备,并严格控制废水排放达到国家标准,有效减轻对水环境的污染。
4.5 固体废弃物处置改造后,工业园区将建设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心,实行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最大程度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4.6 噪声控制改造工程将优化设备布局和隔音措施,减少噪声产生并确保噪声符合国家标准,保护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
工业园区规划环评报告书
![工业园区规划环评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b26ea41090c69ec3d5bb75ed.png)
1总论1.1评价任务的由来ww位于内蒙古东部,东、东南与通辽市奈曼旗和辽宁省北票市接壤;南与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临界,西南与辽宁省建平县和ww市相邻;北、西北隔老哈河与ww市和翁牛特旗相望。
ww处于环渤海经济圈、东北综合经济区交叉区域,受双重辐射。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为ww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根据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三化”互动的战略构想,ww在旗委、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坚持“产业集聚、布局合理、用地集约”的原则,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切入点,以完善工业园区规划为重点,全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
新惠镇是ww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随着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城镇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城市人口和建成区面积不断增加,为确保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依据城市发展的新思路,综合新惠镇城市发展现状和发展条件,2009年编制的《ww新惠镇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确定了城市发展方向为:“产业向北、生活向东”。
敖汉工业园区建设是ww城镇建设的两个重点项目之一。
新惠镇距北京、天津、沈阳、大连直线距离均在400公里半径以内。
以北京为起点的111国道,加强了新惠镇与北京、河北、黑龙江及内蒙古其他地区的联系;京通铁路在东西横贯ww,通过京通铁路,到北京行程约为490公里、9小时;通过赤通高速到ww市区的时间约为1小时;同时,ww是ww距沿海最近的旗县,距锦州港仅为200公里,是ww北部旗县出海通道的必经之地,区位优势明显。
ww工业园区位于新惠城区东北部,西侧贴规划铁路和玉四公路,北至111国道,东临城市外环,西南靠架子山,南部隔防护绿地与城区相接,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规划区地处新惠镇北部门户,呼应区域经济流向和交通引力方向,是城市建设的重点区域。
为了进一步完善园区规划中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并有效指导园区的建设,站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要求,区域开发必须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环保主管部门、经济开发区合理开发、加强环境管理的科学依据。
化学工业园区环评报告书
![化学工业园区环评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a1af0929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d8.png)
化学工业园区环评报告书摘要:本报告书通过对于化学工业园区环境评估,旨在全面评估该园区的环境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本报告主要包括园区规划背景、环评目的和任务、环境评价和影响预测、环境管理措施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该工业园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和指导。
第一章:引言1.1 背景化学工业园区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该园区以集中建设、集约生产、集中排放特点,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然而,由于化学工业的特殊性质,这些园区也经常面临环境污染的问题,因此环境评估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2 目的和任务本次环评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化学工业园区对环境的潜在影响,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环境管理措施,以实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任务包括:收集和分析园区内各类化学工业企业的生产情况和排放情况,预测和评估园区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
第二章:园区概况2.1 位置和范围该化学工业园区位于XX省XX市,占地面积XX平方千米。
园区内安装了大量的化学工业设备,包括化工厂、化学存储设施、废水处理厂等。
2.2 产业结构园区内主要涵盖了石油化工、化学品制造、化学纤维等领域的企业,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第三章:环境评价和影响预测3.1 大气环境评估对园区中主要的大气污染物进行监测和评估,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悬浮颗粒物等。
通过模型预测,确定园区对周边空气质量的影响范围。
3.2 水环境评价对园区内的水源、废水排放进行调查和评估,采样分析废水中的污染物,评估园区对附近水体的影响。
3.3 噪声和振动评价测定园区内的主要噪音源和振动源,预测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噪声和振动防治措施。
第四章:环境管理措施4.1 大气环境管理针对园区可能产生的大气污染问题,建立严格的排放标准,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同时加强大气污染的监测和治理。
4.2 水环境管理采用废水处理技术,确保废水排放符合国家标准,同时加强园区周边水体的保护和管理。
诏安工业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诏安工业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0f66da22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e1.png)
诏安工业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一、规划概述1、规划背景诏安工业集中区包括闽粤贸易加工区和梅岭工业片区,规划总面积约10km2。
闽粤边界贸易加工区创办于1988年,经漳州市政府批准开发面积为503亩。
1992年,经福建省政府批准(闽政[1992]综260号),加工区开发面积在503亩土地基础上将加工区规划范围扩大至现有的约1963亩。
初步形成了以电子科技、食品加工产业、纺织服装、化工建材等产业集群。
目前闽粤工业区基本开发完毕,针对闽粤加工区现有的发展状况,诏安县委县政府重新对加工区发展进行了调整和部署,提出在诏安县濒海土地资源丰富、自然水体环境容量大的梅岭半岛设立印染污染集控区,用于搬迁安置印染污染企业,并重新规划了临海工业区,作为原有闽粤边界贸易加工区的延伸和拓展。
2、规划规模、范围、目标、产业布局(梅岭园区)梅岭园区规划建设用地为868.9公顷(约8.7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以工业用地为主,其中工业用地为486.51公顷,占建设用地的56%。
至2020年,规划区人口总数为6万人。
规划目标:把诏安县工业园区(梅岭园)发展成为诏安县域东南部的重要经济增长极,成为诏安湾经济圈及诏安县工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发展能源、化工、船舶修造业、水产品加工、纺织、印染为主的综合性临港工业园区。
规划区范围:共规划三大块即:印染集控片区、工业区生活配套区、临港工业片区。
工业区生活配套区靠近现梅岭镇区,印染集控片区位于半岛的最南端,在生活配套区和印染集控区之间布置一、二工业的临港工业片区。
3、相关基础设施规划主要包括道路交通规划、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给水、排水、供电、通信和燃气工程等)、环卫设施规划、绿地景观规划和防灾规划等。
二、区域环境与资源现状、环境问题及制约因素1、区域环境与资源现状(一)海域环境(1)海域水质诏安湾海域海水水质现状良好。
各项评价指标均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除锌外,其它各指标同时满足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要求。
某工业园区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某工业园区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160b069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b.png)
某工业园区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1.引言某工业园区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旨在分析和评估该工业园区项目的环境影响,并提供科学的建议和对策,以确保该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本报告将从项目背景、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和对策建议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2.项目背景2.1 项目概述该工业园区开发项目位于某省某市,占地面积XXX平方公里。
项目旨在建设一座现代化工业园区,吸引国内外投资,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2.2 项目目标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建设一个环境友好型的工业园区,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为附近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3.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为准确评估该工业园区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3.1 现场调研和数据收集我们组织了专业团队进行现场调研,收集了相关的环境数据和监测报告,包括大气污染物、废水排放、土壤质量等方面的数据。
3.2 环境影响预测模型基于收集到的数据,我们采用了环境影响预测模型,对该工业园区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了预测和模拟。
4.评价结果4.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根据我们的评估和模拟结果,预计该工业园区项目将对周边大气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物排放增加和空气质量下降。
为减少这一影响,建议项目方在设备更新和运行管理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排放物的生成。
4.2 水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根据我们的评估,该工业园区项目将对周边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废水排放增加和水质变差。
为确保水环境的稳定和保护,建议项目方建立完善的废水处理系统,并定期监测和检测排放水质。
4.3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根据我们的评估,该工业园区项目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地资源的占用、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等方面。
为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议项目方在规划和设计上充分考虑生态恢复和保护的要求。
5.对策建议基于上述评估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以减轻该工业园区项目对环境的负面影响:5.1 大气环境对策建议- 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 强化设备和工艺的能源节约措施,减少耗能和排放。
城市工业园区环评报告
![城市工业园区环评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495fe6d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ab.png)
城市工业园区环评报告一、引言城市工业园区是现代化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推动经济增长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工业园区的发展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和生态风险。
为了确保工业园区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本文拟进行城市工业园区的环境影响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二、背景城市工业园区位于市区西侧,总占地面积为5000亩。
规划建设五年内,吸引了30家大型企业入驻,涉及化工、机械制造等行业。
为了评估工业园区的环境影响,我们进行了详细调研和分析。
三、环境评价1. 大气环境评价根据现场监测数据和模拟分析,工业园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良好,主要污染物浓度处于国家标准范围内。
然而,由于园区内的机动车辆使用较多,建议引入尾气处理设施,以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质量的影响。
2. 水环境评价通过采集水样并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工业园区的水环境状况整体较好。
主要排污口经过处理后的废水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但需要注意的是,工业企业的废水处理工艺应进一步完善,以确保水环境的持续改善。
3. 声环境评价工业园区周边并无重要噪声源,噪声水平基本符合相关标准。
但在工业园区内部,存在一些噪声源,对工作人员的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建议在厂区内部设置隔音设施,并合理规划厂区布局,减少噪声对员工的影响。
4. 生态环境评价工业园区建设前后,对周边生态环境进行了保护与修复。
目前,周边植被逐渐恢复,一些鸟类和昆虫也开始出现。
然而,为了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议增加绿化面积,加强生态监测,并定期进行植被修剪和清理。
四、环境管理与保护为了确保城市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我们提出以下环境管理与保护的建议和措施:1. 强化污染治理各企业应加强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的处理与处置,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制度,定期进行环境排查和监测。
同时,加强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以应对突发环境事件。
2. 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工业园区应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优化资源利用结构。
工业园规划环评报告正本环境影响报告书
![工业园规划环评报告正本环境影响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3d7ae3d94028915f804dc259.png)
工业园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规划背景及工作简介**市**工业园于2002年经省乡镇企业局、省建设厅、省国土资源厅批准设立,2004年7月经省政府审核同意,并报国务院备案予以保留,纳入省管工业园行列,为**市唯一设立在乡镇的工业园区,园区规划面积384公顷。
目前,该园已有和在建的特钢生产、模具加工企业十二家,协议总投资额达28.12亿元。
2007年底,经过充分的市场调查、分析和论证,工业园编制了《**市**特钢模具装备制造特色工业园十一五规划》,将特钢生产、模具加工、装备制造作为园区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充分利用国家实施“中部战略崛起”、湖北打造“1+8武汉城市圈”和“**被国务院列为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这些历史性机遇,发挥**、**丰富的矿产资源、优秀的人才资源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和产业对接,聚集产业群,形成产业链提高产业关联度,实现产业延伸和资源升值,努力将****工业园打造成为湖北乃至华中地区特钢模具装备制造特色工业园。
与此同时,新一轮《**市**镇总体规划(修编)2005—2020年》的编制工作已经完成,并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开始实施。
为有效地指导园区内项目建设和管理,调整和优化工业园用地功能结构,**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受**工业园管委会委托,在《**市**特钢模具装备制造特色工业园十一五规划》和《**市**镇总体规划(修编)2005—2020年》的基础上,于2008年6月编制完成了《**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
为进一步完善《**市**镇总体规划(修编)2005—2020年》,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正确把握工业园发展规模、产业结构、空间布局以及高效配置基础设施,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从决策源头控制环境污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加强工业开发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工业园管委会于2007年12月委托湖北**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作。
华宁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版)环境影响报告书》
![华宁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版)环境影响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9b4e5d3c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35.png)
华宁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版)环境影响报告书》第一篇:华宁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版)环境影响报告书》《云南省华宁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版)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会审查小组意见2012年6月27日,玉溪市环境保护局和玉溪市工信委在华宁县主持召开了《云南省华宁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版)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审查会。
市国土资源局、市林业局、县人民政府、县环保局、县工信局、县国土局、县林业局、县水利局、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宁州街道办、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环评单位)等单位的代表和特邀专家共32人应邀参加了会议。
会议成立了由10人组成的《报告书》审查小组(名单附后)。
与会代表和专家实地察看了现场,听取了环评单位对《报告书》主要内容及编制情况的汇报,并就《报告书》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认真讨论和审查,形成如下审查意见:一、对规划内容的简要概述云南省华宁工业园区定位为:面向滇中及全省市场,以“磷化工、陶瓷建材、生物资源加工”三大产业及相关配套产业为主导,建成云南省重要的磷化工产业基地、主要的陶瓷建材产业基地,滇中特色生物资源加工基地,同时发展装备制造、冶金铸造和加工制造等产业,建设多业并举的现代化特色工业园区。
园区规划为“一园四片”,规划总面积13.98km2,其中:盘溪工业片区5.64km2,青龙片区1.44km2,莲花工业片区2.82km2(含莲花东片、莲花西片、珠山片,其中珠山片已实施建设完成,不在本次规划修编范围),新庄工业片区4.08km2,涉及盘溪、青龙、宁州三个乡镇。
近期目标:2015年规划工业总产值为82.5亿元,工业增加值为25亿元。
通过五年的努力,2016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工业增加值为30亿元,把云南省华宁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云南省级工业园区。
中期目标:2020年目标工业总产值260亿元,工业增加值80亿元。
二、环境现状及主要保护目标(一)环境现状规划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较好,能满足环境空气二类区功能要求。
工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工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估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72af26e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13.png)
工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一、项目背景工业园区作为产业集聚的重要形式,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工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也可能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确保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其环境影响进行评估,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负面影响。
本报告旨在对某工业园区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为其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二、评估依据本次环境影响评估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工业园区的实际情况,对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三、评估范围与内容本次评估范围包括工业园区内的所有企业及其生产活动,以及周边的生态环境。
评估内容包括:1. 空气环境影响评估2. 水资源环境影响评估3. 土壤环境影响评估4. 噪声环境影响评估5. 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四、评估方法本次环境影响评估采用文献分析法、现场调查法、模型预测法等方法,对工业园区的各项环境影响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
五、评估结果1. 空气环境影响评估:工业园区内的企业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后,满足国家相关排放标准,对周边空气质量的影响较小。
2. 水资源环境影响评估: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废水经过处理后,满足国家相关排放标准,对周边水体的影响较小。
3. 土壤环境影响评估: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废物排放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对周边土壤环境的影响较小。
4. 噪声环境影响评估: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噪声排放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对周边居民生活影响较小。
5. 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工业园区的发展对周边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通过采取相应的生态保护措施,可以减小负面影响。
六、环境保护措施针对评估结果,提出以下环境保护措施:1. 加强企业废气、废水、废物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确保排放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 提高企业环保意识,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和清洁生产理念。
3. 加强园区内绿化建设,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小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4. 定期对园区内环境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问题。
杨行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环境影响报告书
![杨行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环境影响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f5d91f25eefdc8d377ee3209.png)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1812号杨行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第二次信息发布文本)说 明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受上海杨行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委托开展对杨行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现根据国家及本市法规及规定,并经上海杨行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同意向公众进行第二次信息发布,公开环评内容。
本文内容为现阶段环评成果。
下一阶段,将在听取公众、专家等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
w w w .e n v i r .g o v .c n1 规划概述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为整单元新编控规,包括北侧的月浦工业园区及南侧的杨行工业园区。
其中杨行工业园区321ha ,东至蕰川公路,南至富锦路,西、北至杨行镇界。
产业用地范围内基本规划为二类工业用地和仓储用地,发展以钢材产品加工、机械制造产业为特色,发展附加值高、低污染的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重点引进研发型、科技型、环保型及集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企业类型。
主要发展既有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
新兴产业包括邮轮产业、新材料产业和装备制造业。
2 规划相符性分析本园区产业定位为发挥既有产业优势,培育邮轮产业、新材料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与整个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发展方向相一致,上海市“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布局结构相协调,并且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鼓励类的发展要求。
本次杨行工业园区控祥规划以产业转型为抓手,重点发展高科技、低污染、低能耗产业,这与上海市及宝山区的“十二五”环保规划、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相符,与宝山区“十二五”期间进行产业能级升级相适应。
3 规划污染源分析 (1)废气规划实施后,燃烧废气排放量为3663.98万m 3/a ,NO 2、SO 2和TSP 排放量分别为2.2t/a 、0.45t/a 、0.83t/a 。
工艺废气排放量为41.3亿Nm 3/a ,工业粉尘、非甲烷总烃和二甲苯排放量分别为13.8t/a 、14.1t/a 和11.3t/a 。
工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工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2f138bf9daef5ef7bb0d3c4e.png)
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工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1 建设项目概述某某工业园区位于某县中3间腹地,东连蓝坊镇,西接三圳镇,南邻新铺镇,北承兴福镇。
距城区约50公里。
根据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结合本区具有的较好自然环境、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确定其功能定位为:生态良好、景观优美的现代化工业区。
产业定位为积极发展机械、铜材加工、建材、电子、电气、轻工纺织、食品、医药和家电产业。
工业园位置图如附图1。
规划确定工业园区形成“一心、一轴、两片区”的整体结构。
“一心”即规划在园区中部晋元大道侧建立服务中心,包括行政管理、商业服务等功能。
“一轴”即规划以206国道线为依托,形成南北向的园区发展主轴。
“两片区”即以工业园服务区为界,形成南、北两个工业片区。
目前工业园内的土地已大部分出让,已建成金达铜材有限公司等投产主要企业(项目)和拟建企业(项目)共有超过15家。
规划近期继续由管理区水厂提供生产生活用水,水源取至东面水口水库。
远期水口水库和大坪水库为用水水源,供水能力扩建至35000t/d以上。
排水体制规划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
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经市政污水管网送至污水处理厂统一进行处理。
雨水通过雨水管网就近排放。
规划将对工业园区农村居住用地实行统一搬迁,在狗麻岗市场附近开辟专门的用地建设农民新村,逐步对园区北部涉及的村庄进行搬迁并安置到此地。
2 环境影响评价准则2.1 评价因子1、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因子:pH、石油类、挥发酚、氰化物、硫化物、DO、COD Cr、COD Mn、BOD5、氨氮(NH3—N)、总磷(TP)、总氮(TN)、铜(Cu)、铁(Fe)、砷(As)、镉(Cd)、铅(Pb)、铬(Cr)和汞(Hg)等。
预测评价因子:COD、氨氮等。
Cr、铜(Cu)。
环境风险评价因子:CODCr2、大气现状评价因子:SO2、NO2 、TSP、PM10。
预测评价因子:SO2、NO2、PM10。
3、噪声现状和预测评价因子均为等效连续生级LeqdB(A)。
工业园区环评报告书
![工业园区环评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572efa22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0d.png)
工业园区环评报告书一、前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园区的规模和数量也在不断扩大。
然而,工业园区建设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确保工业园区建设和运营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制定和实施环评报告书成为必要的步骤。
二、背景介绍1. 工业园区的定位和规划(详细描述工业园区的定位、规划情况,包括面积、用途、环境背景等)2. 工业园区的环境问题(列举具体的环境问题,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等)三、环评报告书的编制依据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列举与工业园区建设和运营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如《环境影响评价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2. 环评报告书编制标准和要求(介绍相关的编制标准和要求,如国家环评技术导则、地方性环评要求等)四、环评方案1. 整体框架和内容(具体描述环评方案的整体框架和内容,包括前期调查、影响评价、环境管理措施等)2.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介绍环境影响评价所采用的方法,如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等)五、环境影响评价结果1. 水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描述水环境的现状,预测工业园区建设和运营对水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应的环境管理措施)2.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描述大气环境的现状,预测工业园区建设和运营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应的环境管理措施)3.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描述土壤环境的现状,预测工业园区建设和运营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应的环境管理措施)六、环境管理措施1. 水环境管理措施(具体描述对水环境的管理措施,包括污水处理、水资源保护等)2. 大气环境管理措施(具体描述对大气环境的管理措施,包括减排措施、空气质量监测等)3. 土壤环境管理措施(具体描述对土壤环境的管理措施,包括土壤修复、废弃物处理等)七、环境监测与监管计划1. 环境监测计划(描述环境监测的内容和频次,包括水质监测、大气排放监测、土壤监测等)2. 环境监管计划(描述环境监管的措施和机制,包括监督执法、责任追究等)八、总结与建议1. 对工业园区环评报告书的总结(总结工业园区环评报告书的编制过程和结果,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措施等)2. 对工业园区环境保护的建议(提出对工业园区环境保护的建议,包括加强监管、完善法律法规等)九、参考文献(根据采用的参考文献格式,列举参考文献)。
湖北某工业园规划环评报告正本环境影响报告书
![湖北某工业园规划环评报告正本环境影响报告书](https://img.taocdn.com/s3/m/a55948bfaef8941ea76e05a0.png)
湖北某工业园规划环评报告正本环境影响报告书1.****工业园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1.1.规划背景及工作简介**市**工业园于2002年经省乡镇企业局、省建设厅、省国土资源厅批准设立,2004年7月经省政府审核同意,并报国务院备案予以保留,纳入省管工业园行列,为**市唯一设立在乡镇的工业园区,园区规划面积384公顷。
目前,该园已有和在建的特钢生产、模具加工企业十二家,协议总投资额达28.12亿元。
2007年底,经过充分的市场调查、分析和论证,工业园编制了《**市**特钢模具装备制造特色工业园十一五规划》,将特钢生产、模具加工、装备制造作为园区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充分利用国家实施“中部战略崛起”、湖北打造“1+8武汉城市圈”和“**被国务院列为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这些历史性机遇,发挥**、**丰富的矿产资源、优秀的人才资源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和产业对接,聚集产业群,形成产业链提高产业关联度,实现产业延伸和资源升值,努力将****工业园打造成为湖北乃至华中地区特钢模具装备制造特色工业园。
与此同时,新一轮《**市**镇总体规划(修编)2005—2020年》的编制工作已经完成,并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开始实施。
为有效地指导园区内项目建设和管理,调整和优化工业园用地功能结构,**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受**工业园管委会委托,在《**市**特钢模具装备制造特色工业园十一五规划》和《**市**镇总体规划(修编)2005—2020年》的基础上,于2008年6月编制完成了《**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
为进一步完善《**市**镇总体规划(修编)2005—2020年》,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正确把握工业园发展规模、产业结构、空间布局以及高效配置基础设施,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从决策源头控制环境污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加强工业开发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工业园管委会于2007年12月委托湖北**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承担“****工业园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4-203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清华大学二零一五年十一月第1章总则1.1 项目背景大路工业园区位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镇,于2005年启动规划建设,2010年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以呼包鄂为核心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经济带重点产业发展详细规划(2010-2020年)》中重点推动建设的大路—托克托—清水河工业集中区。
内蒙古环科园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依据《准格尔旗薛家湾镇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大路区说明》(鄂府[2013]240号)和《准格尔旗大路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内发改产业字[2013]406号),于2012年12月编制完成《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环境保护厅组织的技术审查(内环字[2014]18号)。
2014年,园区管委会委托内蒙古城市规划市政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内蒙古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4-2030年)》,取得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批复(鄂府发[2015]35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及《关于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开发区和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各类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等产业园区,在新建、改造、升级时均应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开发建设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为此,园区管委会委托清华大学承担内蒙古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清华大学在资料分析研究、现场踏勘、科学预测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内蒙古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4-2030年)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1.2.1 指导思想按照“合理布局、统一监管、总量控制、集中治理”的原则,本次研究重点关注规划分析、园区开发回顾及资源环境制约因素分析、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和环境影响预测分析等内容。
坚持区域经济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方针,体现持续改进的理念,促进区域的经济、环境、社会持续协调发展,使园区持久地保持良好的生态和投资环境。
坚持“有利于产业升级、有利于结构调整、有利于污染集中控制、有利于生态产业链的延伸和环境综合整治”的原则。
坚持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各类集中区建设和发展,促进生态型园区的建设。
坚持“环保优先”方针和“不欠旧帐、多还老帐”的原则,对照中央和地方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及环境保护工作的提升要求,通过跟踪评价,推动集中区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突出重点,通过回顾评价,对照园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和审查意见要点,排查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和区域环境制约因素,明确解决方案,从环境保护角度,优化园区布局,督促园区配套环保基础设施的实施,指导入区项目的环境管理工作。
1.2.2 基本原则本次规划环评既要有一定的先进性和代表性,又要兼顾实用性和创新性,评价结论合理可靠,提出的环保对策措施与生态保护方案应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在评价工作中遵循以下原则:(1)因地制宜原则针对大路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及规划目标、所在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应在多个方面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其中重点考虑防范环境污染和事故风险,优化园区废水处理方案,完善园区供热方式等。
(2)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评价对象进行整体评价;二是对环境要素实施系统分析预测;三是制定全面系统的环保对策措施。
评价对象方面,分析规划建设活动与上层相关产业政策、规划及其所在区域发展规划的一致性,园区内部功能区布局的合理性,并提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完善和调整规划建设,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全面分析规划实施可能引发的累积性环境影响,乃至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环保对策措施方面,在对园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基础上,预测项目将来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对规划实施后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3)突出重点原则在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地理优势和资源禀赋,结合区域关键环境要素以及规划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突出环境问题,对规划区域内重点企业、重点环境要素实施影响分析与预测评价,并制定有针对性的调整、改进与保护措施。
(4)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本次评价工作尽可能选取简单实用、经过实践检验的评价方法,所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与评价结论应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达到经济技术可行、便于实际管理与操作,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1.3 评价范围与年限评价时段:本次评价时段为近期2020年,远期2030年。
评价空间范围:地表水:规划区内及周边的河流,主要包括黄河及其支流;地下水:园区规划区范围及下游水文单元;大气环境:规划区及规划区边界外延25km;声环境:规划区及规划区边界外延0.2km;环境风险:规划区及规划区边界外延5km;生态环境:规划区及所依托矿区。
1.4 环境保护目标大路工业园区位于准格尔旗薛家湾镇区规划区北部10km,东工业基地距离黄河最近1.5km,南工业基地距离在用苗家滩水源地2km。
窑沟水源地位于南工业基地东南8km,官板乌素水源地位于南工业基地南14km。
表1-1 园区环境保护目标及保护要求第2章规划分析2.1 原规划及规划环评执行情况本次评价对象《内蒙古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4-2030年)》,为内蒙古大路工业园区首次进行总体规划,其于2015年3月2日取得了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的批复(鄂府发[2015]35号)。
内蒙古环科园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依据《准格尔旗薛家湾镇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大路区说明》(鄂府[2013]240号)和《准格尔旗大路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内发改产业字[2013]406号),编制完成了《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并于2014年2月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厅组织的技术审查(内环字[2014]18号)。
2014年,园区管委会委托内蒙古城市规划市政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内蒙古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取得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批复(鄂府发[2015]35号)。
内蒙古环科园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对《内蒙古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并于2015年4月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厅组织的技术审查(内环字[2015]27号)。
园区总体上落实了原规划和规划环评的要求。
2.2 规划概述2.2.1 规划期限和规划范围本次规划的规划期为2014~2030年。
其中近期为2014年~2020年,远期为2021年~2030年。
规划范围:西至煤电铝循环经济产业基地西侧壕赖河;东至东工业基地东侧沿黄高速公路;北至煤电铝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北侧牛场圪卜、南煤化工基地北侧1.4公里处快速路、东工业基地北侧大南沟;南至煤电铝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南侧混兑沟、南煤化工基地南侧沙卜图沟、东工业基地南侧孔兑沟;大路工业园区总体规划控制范围为223.36平方公里。
2.2.2 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总体发展目标:以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理论为指导,以大路工业园区为平台,以鄂尔多斯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为依托,以洁净煤化工开发企业为载体,以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良好的环境为保障,以发展洁净煤化工产业为主要方向,建成面向世界的集煤化工的研发、生产、贸易、信息、人才为一体的洁净煤化工产业示范基地,形成具有高技术、低污染、低排放、环境优美、结构优化、布局合理、配套完整的示范基地。
产业定位:煤炭深加工,重点发展清洁能源和煤化工产品,主要包括煤制油、煤制气、煤制醇醚、烯烃及煤化工下游产品和精细化工产业,积极培育煤电铝循环经济产业。
产业规模:2030年发展的主产业规模目标是:煤化工产品1000万吨以上;煤制天然气200亿天然气;电力装机达到1500万千瓦;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550万吨,铝材加工275万吨;园区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以上。
2.2.3 空间布局规划大路工业园区包含东工业基地、南工业基地、西工业基地及煤电铝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四个分区。
1、东工业基地:以发展精细化工及下游产品、多晶硅和物流为主;2、南工业基地:以发展煤制油、煤制甲醇、二甲醚、烯烃项目、煤制乙二醇等煤化工下游产品和煤炭物流为主;3、西工业基地:以发展煤制天然气为主;4、煤电铝循环经济产业基地:以发展电力、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电解铝、煤制气及煤化工综合利用产业为主。
2.2.4 人口发展规划产业人口规模:2020 年4-6万人;2030 年8-12万人。
2.2.5 用地发展规划建设用地规模:建设用地含东工业基地、南工业基地、西工业基地及煤电铝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四个分区,合计为12717.19公顷;外围配套区域公用设施用地1282.81公顷;建设用地共计14000公顷。
2.2.6 给水工程规划规划预测2020年大路工业园区总供水规模为20926.38万m3/a。
其中,生活供水量547.5万m3/a,工业用水量20216.88万m3/a,其他用水量162万m3/a。
规划预测2030年大路工业园区总供水规模为46813.2万m3/a。
其中,生活供水量1095万m3/a,工业用水量43068.3万m3/a,其他用水量2649.9万m3/a。
工业给水厂:由现状大南沟净水厂(柳林滩黄河取水口)和西部供水工程中所确定的榆卜壕净水厂(黑圪崂湾黄河取水口)供给;生活给水厂:由官板乌素及窑沟水源地供给。
中远期生产用水可通过水权转换或水沙置换的方式来获得黄河水指标。
2.2.7 排水工程规划规划区实行雨、污分流制;规划预测需公用设施进行处理污水规模为22.37万m3/d。
规划煤电铝基地独立建设污水厂,南煤化工基地与东工业基地共建污水厂,西工业基地企业内部建设污水处理厂。
规划设置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浓盐水管网。
规划西工业基地和煤电铝基地外围利用劣质土地各设置1个公用应急浓盐水暂存池,用地规模约为50公顷;南煤化工基地与东工业基地可共建一个大型浓盐水暂存池,用地规模为50公顷。
大路工业园区可收集雨水量为45万m3。
园区外围规划建设11个雨水监控池,雨水监控池满足重力流收集基地内的初期降雨。
2.2.8 供热工程规划大路工业园区内部供热可分为生活供热与生产供热两种。
生活供热集中采暖对象主要为煤电铝基地中公共管理设施及南煤化工基地南侧物流基地,煤电铝基地可选取神华热电厂作为集中供热热源,南煤化工基地南侧设燃气锅炉就近供热;生产供热,重大热负荷项目可由项目业主自行负责建设,中后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实际生产工艺及生产需要进行调整。
第3章区域发展和环境质量回顾性评价3.1 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情况3.1.1 供水工程大路工业园区工业水源为黄河水和园区污水厂生产的再生水,目前由柳林滩供水工程供给。
柳林滩供水工程地点在大路乡柳林滩,已建大南沟水库库容571万m3,输水管道日输水能力26 万m3/d,已建净水厂日净水能力10 万m3/d,目前,已实现日供水能力10 万m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