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帝后衣冠及礼服典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代帝后衣冠及礼服典式

衣冠

衣冠,自从摆脱了蔽体御寒的原始属性后,就已经成为一个民族最外在的文化表征,蕴纳着深邃而多元的文化内涵。中国作为伟大的文明古国,更赋予衣冠以明礼仪,辨尊卑的政治功能,并且在王朝更迭时必制定新的冠服制度以作为新政权的外在标志。

清王朝一统天下后,借鉴吸收了传统服饰文化中色彩与纹饰等精髓,同时又融入本民族的骑射文化元素,形成特点鲜明的服饰制度。以皇帝后妃为主体的清代皇家服饰,包括礼服、吉服、常服、行服、便服等在不同场合穿着的各种服饰。礼服肃穆庄严,吉服喜庆热烈,行服方便实用。而便服缤纷竞妍,最为华美,由此演化的旗袍,则成为中国服装文化在世界民族服装之林中永不落幕的代表。

故宫博物院典藏的大量清代服饰,均来源于江南三织造,丝绸锦缎的流光溢彩,刺绣纹饰的精美绝伦,成就了宫廷服饰绚丽多姿的巅峰。本展览遴选故宫藏品的部分精华,讲述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精奥,展示宫廷服饰工艺极致的魅力,启迪传统服饰发展创新的未来。

礼服

礼服为清代帝、后参加重大典礼时所穿用。如皇帝登极,祭拜天、地、日、月,皇后亲蚕,以及在元旦、万寿、冬至三大节日接受朝贺时须穿用的配套服装。皇帝礼服包括端罩、衮服和朝袍;皇后礼服包括朝褂、朝袍和朝裙。清代帝、后礼服的繁复,有着深刻的寓意和丰富的内涵。这些服装的设计,不仅继承了古代传统礼制中的十二章纹饰,五行中的黄色,龙的形象等,还融入了马鞍、马蹄和弓的形象,将中国古代冠服制度与满族特色巧妙地融为一体。至高无上的帝王之尊,通过冠服的形制和色彩等,得到极致的张扬。

吉服

清代帝、后吉服又称“花衣”、“彩服”,主要用于重大吉庆节日、筵宴,以及祭祀主体活动前后的“序幕”与“尾声”阶段。皇帝吉服包括衮服和龙袍;皇后吉服包括龙褂和龙袍。所谓花衣和彩服,是指这些服装会根据不同时令节日里(花衣期)的不同需要,随时变换衣服的纹样或色彩。有时,皇帝也会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定制其喜欢的颜色龙袍来享用。清代帝、后吉服,于庄重中蕴涵活泼,于成规中追求精美,可谓异彩纷呈,独具特色。

行服

狩猎曾是满族先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方式,为适应骑射的需要,满族创造性地缝制出方便、实用、自成一款的服装,后世称为行服。随着满族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适应新环境的服装款式成为主流,行服退居为围猎、马上驰骋征战以及外出巡幸所用。清代行服包括行服袍、行服褂与行裳。因其重在实用,既没有繁缛的纹饰,颜色也非常朴素。在款式上,缺襟是其显著特点,以便跨腿骑马及开步射猎。在其满族“骑射尚武”的历史中,行服享有“得胜袍”、“得胜褂”的美誉,被载入清代史册。

便服

便服是清代帝后燕居时穿用的服装,具有形式繁复多样,颜色与纹样绚丽多彩等特点。包括便袍、衬衣、氅衣、马褂、坎肩、袄、衫、裤、套裤等。这些服装的装饰方法与风格,体现出清代早、中、晚期,由简约质朴到奢华考究,最后发展为舒适合体,突出审美情趣与张扬个性的不同时代特征。缤纷琳琅的后妃便服,以其夸张的绦边镶滚与精美的织绣工艺,谱写了清代宫廷服饰最华彩的乐章。其精美绝伦的工艺、个性鲜明的款式、高雅超凡的情趣,至今仍是传统民族服装创新的不尽源泉。

衣料

清代帝后成衣出自江南三织造,他们根据宫廷画师所绘服饰图样进行织造。织绣好的成衣匹料进呈宫中验收后,再交由衣作匠人按照衣料上的“裁剪线”裁剪缝纫成形。衣料的精湛织绣工艺成就了帝后服饰的最高水平。

礼服典式试

皇宫中的礼服即古代统治者在举行朝祭等大典礼的场合穿戴的冠服。

中华民族自上古的黄帝及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冠服即超越了蔽体御寒的实用功能而具有了“严内外,明等级,辨尊卑”的社会属性。自古“一代冠服自有一代之制”,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冠服的更替往往意味着改朝换代。所以王朝的统治者们对冠服制度都非常重视,而礼服为“朝祭所御,礼法攸关,所系尤重”。

清代满族早在关外建立后金政权时就已开始厘定冠服制度,历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五朝修订,至乾隆朝更趋于完善。总体来说,清代在礼法制度上多承袭明代,并参照中原古礼制的传统,其冠服体系周详严整,尤其在纹饰品章上延续了中华传统的衣冠文化。

但满族统治者又以史为鉴,屡屡强调无改衣冠以保骑射民族之淳朴生气的重要性,训示为国之根本。所以清代的冠服始终在形式上保留了本民族的某些重要特色。

清代帝后服饰是传统礼制趋于高度成熟的产物。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近千件清代帝后礼服为宫藏文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服色品章,昭一代之典则。”我们在此按皇家礼器图式介绍清代帝后礼服,并引导大家鉴识清宫旧藏的服饰与帝后画像精品。

清代皇帝礼服主要包括朝冠、端罩、衮服、朝服、朝珠、朝带等。在“取其文,不必取其式”的指导思想下,清代礼服有选择地承袭了中华文化中仪礼传统之要旨,将传统的色彩、龙纹、品章以及吉祥纹样等饰于统治阶级的袍服上,以别尊卑,昭朝仪。同时,清代统治者又坚持保存本民族的服饰特点,如朝冠的式样,朝服的马蹄袖(箭袖)、披领、襟袖的缘饰和开裾等,朝带所佩的囊带、刀削和拴帉等,以及裘皮服饰和对东珠的尊崇,皆为东北骑射民族服饰的本色。如此以求既“义本礼经”,又固守“国本”,将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与满族习俗融为一体,皇帝礼服可称清代冠服制度中最具代表性的例证。

皇帝礼服

冠为礼帽的总称。《礼记·冠义》称:“冠而后服备”,“冠者,礼之始也,故圣王重冠”。清代礼服中的朝冠分冬、夏两种形制,君臣等级严明,其主要区别在顶与檐的装饰上。

【典制】

九月十五日或二十五日,皇帝御冬朝冠,薰貂为之,十一月朔至上元,用黑狐。上缀朱纬,顶三层,贯东珠各一,皆承以金龙各四,饰东珠如其数,上衔大珍珠一。

三月十五日或二十五日,皇帝御夏朝冠,织玉草或藤丝、竹丝为之,缘石青片金二层,里用红片金或红纱。上缀硃纬。前缀金佛,饰东珠十五。后缀舍林,饰东珠七。顶如冬朝冠。

皇帝端罩

端罩为皮毛外翻的对襟长褂,是清代皇帝、王公贵族下至高级官员冬季罩在袍服外穿用的礼服,自后金努尔哈赤时即已定制,为冬季寒冷时节替代衮补穿用的礼服。

古代朝、祭服多以“端”字名。古人认为“天端即春也”,而“天之端正,王者之政也”。“玄端”即为庙堂上的礼服。自古本有“天子六服,大裘为上”的制度,而穿裘皮衣亦为东北女真族的文化习俗。端罩的等级区别主要在皮的质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