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储能装置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13
第4章 新能源汽车的储能装置 4.1 动力电池概述
原因:电池内部枝晶的生长 解决办法:深度充放电(损坏电池),脉冲充电法(适宜使 用)。 主要表现在镍镉电池中。对于其他蓄电池该效应较小或不存 在。
新能源汽车技术,Faculty of New Energy Vehicles,May,2014
Page 15
第4章 新能源汽车的储能装置 4.1 动力电池概述
4.1.3 电池的种类 1、按照工作原理分类 主要可分为生物电池、物理电池和化学电池。
新能源汽车技术,Faculty of New Energy Vehicles,May,2014
Page 10
第4章 新能源汽车的储能装置 4.1 动力电池概述
蓄电池充电终了的特征: 电解液中由大量气泡冒出,呈沸腾状态; 电解液的相对密度和蓄电池的端电压上升到规定值,且在2~ 3h内保持不变。
新能源汽车技术,Faculty of New Energy Vehicles,May,2014
Page 11
新能源汽车技术,Faculty of New Energy Vehicles,May,2014
Page 5
第4章 新能源汽车的储能装置 4.1 动力电池概述
隔膜 通常为薄膜、板材或胶状物等。 避免电池内阴、阳极之间的距离较近而发生内部短路产生严 重的自放电现象。 要求:化学性质稳定,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对电解质离子运 动的阻力小,是电的良好绝缘体,并能阻挡从电极上脱落的 活性物质微粒和枝晶的生长。
Page 9
第4章 新能源汽车的储能装置 4.1 动力电池概述
2、电池的充电 将外部电源的电能输入蓄电池,在蓄电池内将电能转换为化 学能储存起来的过程。 充电参数:充电特性、完全充电和充电率。 充电方式:恒压充电、恒流充电、涓流充电和浮充电等。
新能源汽车技术,Faculty of New Energy Vehicles,May,2014
Page 8
第4章 新能源汽车的储能装置 4.1 动力电池概述
蓄电池放电终了的特征: 单格电池电压降到放电终止电压; 电解液相对密度降到最小许可值。
tip:放电终止电压与放电电流的大小有关,放电电流越大, 允许的放电时间就越短,放电终止压力也越低。
新能源汽车技术,Faculty of New Energy Vehicles,May,2014
May,2014
新能源汽车技术
第4章 新能源汽车的储能装置
第4章 新能源汽车的储能装置 4.1 动力电池概述
类型:动力蓄电池、燃料电池、超级电容、飞轮储能器等储 能装置,及其相互组合而形成的混合储能装置。
动力电池性能的提高是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它既 是目前普及电动汽车的瓶颈,也是电动汽车能否与传统内燃 机汽车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4章 新能源汽车的储能装置 4.1 动力电池概述
3、电池的极化 电池在静止状态(对外电路的电流I=0)时,出现的电池电压、 电极电位变化的现象。 极化现象反映了在静止状态能量损失的大小,极化损失越小 越好。 常见的极化现象有阳极极化、阴极极化、欧姆极化(电阻极 化)、浓差和电化学极化等。
新能源汽车技术,Faculty of New Energy Vehy of New Energy Vehicles,May,2014
Page 6
第4章 新能源汽车的储能装置 4.1 动力电池概述
外壳 盛放和保护电池电极、电解质、隔膜的容器。 要求: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耐振动、耐冲击、耐 腐蚀。
新能源汽车技术,Faculty of New Energy Vehicles,May,2014
Page 7
第4章 新能源汽车的储能装置 4.1 动力电池概述
4.1.2 电池的基本知识 1、电池的放电 将电池内储存的化学能以电能方式释放出来的过程,即电池 向外电路输送电流。 放电特性的衡量参数:放电深度、放电率、连续放电时间。
新能源汽车技术,Faculty of New Energy Vehicles,May,2014
Page 14
第4章 新能源汽车的储能装置 4.1 动力电池概述
5、电池的组合 将若干单体电池通过串联、并联与复联的方式组合成电池组。 为了获取较高的电压和电流。 电池组合中的单体电池:同一系列、同一规格、性能尽可能 一致。
新能源汽车技术,Faculty of New Energy Vehicles,May,2014
新能源汽车技术,Faculty of New Energy Vehicles,May,2014
Page 2
第4章 新能源汽车的储能装置 4.1 动力电池概述
化学电池的组成: 电极(正极和负极) 电解质 隔膜 外壳(容器)
图4.1 化学电池的基本构造图
新能源汽车技术,Faculty of New Energy Vehicles,May,2014
Page 3
第4章 新能源汽车的储能装置 4.1 动力电池概述
4.1.1 化学电池的基本构成 电极(核心部分) 一般由活性物质和导电骨架组成。 活性物质:通过化学反应释放出电能的物质。 导电构架:传导电子和支撑活性物质。
新能源汽车技术,Faculty of New Energy Vehicles,May,2014
Page 4
第4章 新能源汽车的储能装置 4.1 动力电池概述
电解质(核心部分) 液体、固体 液体:一般是酸、碱、盐的水溶液。 固体:一般为盐类。【干电池】
tip:电解质化学性质必须稳定,使蓄电池在静止状态(不充 电也不放电的状态下)电解质与活性物质界面间的电化学反 应速率小,这样在电池自放电时,电池的容量损失就小。
Page 12
第4章 新能源汽车的储能装置 4.1 动力电池概述
4、记忆效应 电池在没有完全放电之前就重新充电,电池会储存这一放电 平台并在下次循环中将其作为放电的终点。 在每一次使用中,任何一次不完全的放电都将加深这一效应, 使电池容量逐渐变低。
新能源汽车技术,Faculty of New Energy Vehicles,May,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