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中国环境污染的现状与挑战

合集下载

中国的环境保护挑战和解决方案

中国的环境保护挑战和解决方案

中国的环境保护挑战和解决方案近年来,中国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将探讨中国面临的环境保护挑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环境保护挑战1.1 空气污染中国的空气质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燃煤等因素导致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雾霾天气频繁出现,成为城市居民的噩梦。

1.2 水污染水污染是中国另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城市生活污水等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超标等问题,严重威胁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人民的生活用水安全。

1.3 土壤污染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工业废弃物、农药化肥、重金属等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不仅影响农作物的质量和安全,还对生态系统造成长期的破坏。

1.4 生态破坏中国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森林砍伐、湿地开发、草原退化等问题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功能受损,生态平衡被打破,给人类和其他生物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二、解决方案2.1 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中国政府应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力度,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

同时,要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惩环境犯罪行为,形成威慑效应。

2.2 推动绿色发展中国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绿色发展。

发展清洁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污染物排放。

同时,鼓励企业采取环保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3 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能力中国应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能力,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及时掌握环境污染的情况。

同时,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2.4 增加环境保护投入中国政府应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增加环境保护的财政支出。

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环境保护,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共同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2.5 提高环境意识和教育水平中国应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的能力。

当代中国环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代中国环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代中国环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引言当代中国的环境问题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与挑战。

本文将探讨中国环境所面临的机遇,包括发展可持续能源、创新环保科技和推动环保意识的增强。

同时也要认识到在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挑战,包括污染治理、资源短缺和环保法规的执行等方面。

机遇发展可持续能源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迫切需要减少对传统煤炭能源的依赖。

这给中国发展可持续能源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通过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中国可以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减少碳排放,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环保科技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保科技的发展,通过创新环境保护技术,可以有效解决环境问题。

例如,利用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和空气污染治理技术,可以显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推动环保意识的增强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中国社会对环保的意识也在提高。

这为环保组织和公众参与环保活动提供了机会。

推动环保意识的增强可以促使政府采取更有力的环保措施,并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挑战污染治理中国作为工业化大国,面临着庞大的污染治理任务。

治理污染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并且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在治理过程中,需要解决监管不力、企业违规排放等问题。

资源短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面临着资源短缺的问题。

资源短缺不仅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也会对环境保护带来挑战。

如何合理利用资源,推动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环保法规的执行尽管中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法规,但在执行方面还存在一些挑战。

包括执法力度不够、处罚力度不足等问题。

强化环保法规的执行力度,是保护环境的关键。

结论当代中国环境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

只有充分发挥可持续能源和环保科技的优势,提高环保意识,同时解决污染治理、资源短缺和环保法规执行等挑战,才能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环境保护现状

中国环境保护现状

中国环境保护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本文将对中国环境保护的现状进行论述,从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土壤污染以及垃圾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是中国面临的一大环境挑战。

由于工业生产和汽车尾气排放等原因,中国许多城市空气质量严重下降,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

据统计,在中国,空气污染导致的疾病和早逝的人数每年超过百万。

为了应对大气污染,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工业企业的环保监管,确保其废气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其次,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此外,还推广电动车等低排放交通工具,减少车辆尾气排放。

二、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是中国另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工业用水的增加,中国的水资源供应逐渐不能满足需求。

很多城市和农村地区都面临严重的水危机,甚至有些地区出现了断水的情况。

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

首先,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保持水环境的生态平衡。

其次,加大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力度,鼓励人们减少用水。

此外,中国还加强了水资源的调配,通过引水工程将水源调配到干旱地区。

三、土壤污染土壤污染是中国环境保护的又一个焦点。

由于工业废弃物、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以及垃圾填埋等原因,中国的土壤质量受到了严重破坏,对农业生产和健康造成了威胁。

中国政府通过加强土壤污染的监测和治理,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标准来保护土壤环境。

此外,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料,减少对化肥的使用,以降低土壤污染的风险。

同时,加强废弃物的分类处理和再利用,减少垃圾对土壤的污染。

四、垃圾问题垃圾问题是中国面临的一项严峻挑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习惯的改变,垃圾产生量快速增加,许多城市的垃圾处理能力已经到达极限。

垃圾围城的现象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解决垃圾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

首先,加强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减少垃圾的产生。

中国的环境污染与治理

中国的环境污染与治理

中国的环境污染与治理近年来,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这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关注的焦点。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问题变得日益严重。

然而,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治理环境污染,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一、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中国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化进程带来的高排放和能源消耗。

大量发电厂、钢铁厂和化工厂排出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此外,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也导致了车辆尾气和道路噪音等问题。

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也对土壤和水源造成了污染。

二、中国治理环境污染的措施中国政府意识到了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治理。

首先,政府加大了环境法规的执行力度。

通过颁布和执行环境法律法规,政府对污染企业进行处罚,以刺激企业采取环保措施。

其次,政府积极推动绿色能源的发展。

在新能源领域,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国家。

政府鼓励企业和个人使用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绿色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从而减少了大气污染。

另外,政府还实施了严格的排放标准。

针对排放量大的工业企业和车辆,政府制定了严格的排放标准,并加强了监测和执法力度。

同时,政府还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环保投资力度。

通过增加环保资金投入,政府支持环保科技研发和环保项目建设,提高环境保护设施的水平,促进环境治理的发展。

三、中国环境治理取得的成就中国政府的环境治理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大气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

根据中国环境保护部的数据,自2013年以来,中国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重污染天数大幅减少。

其次,水体污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政府加强了水污染防治的力度,推动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改善。

一些严重污染的河流和湖泊的水质也得到了改善。

最后,政府的环保投资促进了环保产业的发展。

通过支持环保科技创新和环保项目建设,一批环保企业崛起,为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相互促进。

中国环境污染现状、特征以及问题

中国环境污染现状、特征以及问题

中国环境污‎染现状、特征以及问‎题在世纪之初‎,我们来讨论‎有关健康的‎环境问题。

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进程‎中,以空前的速‎度建立了现‎代的物质文‎明,同时也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人类现在的‎许多疾病可‎以认为是人‎类对迅速改‎变的环境适‎应性的失调‎。

过去人类为‎了生存所获‎得的适应性‎,正日益受到‎环境污染的‎挑战。

环境质量不‎仅关系当代‎人的健康,还影响到子‎孙后代,必须予以关‎注。

1 中国环境污‎染现状1.1 大气卫生状‎况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工业的‎发展和民用‎煤量的加大‎,大气卫生质‎量开始下降‎,引起卫生界‎的重视并开‎展一些研究‎,发现我国煤‎炭占能源结‎构的70%,城市冬季T‎(总混悬微粒‎)、CO日均浓‎度普遍超标‎,NO2浓度‎较低,呈典型燃煤‎型污染。

80年代以‎后,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迅猛‎发展,空气污染日‎趋严重。

河北省防疫‎站在承德市‎1983~1986年‎的冬季空气‎监测中,SO2、T 出现3.7mg/m3、3.09 mg/m3的高浓‎度,已达当年伦‎敦烟雾事件‎的污染水平‎。

环监所19‎81~1992年‎参加的《全球监测系‎统—全国五大城‎市大气监测‎》动态研究结‎果表明,五城市T 年均值全部‎超标,污染水平在‎参加国际监‎测网城市中‎属最重之列‎。

近年来,随着城市机‎动车辆的迅‎速增加,我国一些城‎市的大气污‎染正向燃煤‎和汽车废气‎并存的混合‎型转化。

汽车尾气排‎出的细颗粒‎物(PM 2.5)极易吸附有‎毒物质,进入人的呼‎吸道深部而‎引起更大的‎危害,而推广使用‎无铅汽油以‎后汽车尾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特别是‎苯系物的含‎量大大增加‎,使得大气污‎染变得更加‎复杂。

1.2 室内空气污‎染现状近年‎来人们对室‎内空气卫生‎给予更多的‎关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装修热‎、空调的使用‎和居室密闭‎程度的增加‎,多种化学物‎质进入居室‎造成的室内‎空气质量不‎断恶化。

环境保护中存在的困难和挑战

环境保护中存在的困难和挑战

环境保护中存在的困难和挑战引言环境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保护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本文档旨在分析和探讨环境保护中存在的困难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困难和挑战1. 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是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农业面源污染等是导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2. 生态退化生态退化包括森林退化、草原退化、湿地退化等,导致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下降。

过度开发、乱采滥伐、不合理耕作等是人类活动导致生态退化的主要原因。

3. 生物多样性丧失生物多样性丧失是地球上生物系统遭受的最大威胁之一。

栖息地破坏、过度捕猎、生物入侵等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

4.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对人类和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

温室气体排放、森林砍伐、草原退化等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5. 环境法规和政策执行难度大虽然我国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规和政策,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如监管不到位、执法力度不够、企业违法成本低等。

对策和建议1. 加强环境监管和管理政府应加强对环境监管和管理,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提高执法力度,加大对企业违法排污的惩处力度,确保环境保护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2. 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政府应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推广绿色技术和产品政府应大力推广绿色技术和产品,鼓励企业研发和应用绿色技术,引导消费者选择绿色产品,减少环境污染。

4. 加强生态保护和恢复政府应加强生态保护和恢复,加大对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恢复生态功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5.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政府应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共同保护环境。

中国环境污染现状

中国环境污染现状

中国环境污染现状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中国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严峻挑战。

本文将从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三个方面,描述中国环境污染的现状,并探讨一些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方法。

第一部分:空气污染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已经到达了严重的程度,尤其是在一些工业化城市和发达地区。

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和室内燃烧等因素都对空气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有许多城市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空气污染严重的状态,PM2.5浓度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所建议的安全水平。

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导致呼吸道疾病和心脏病的发病率大幅增加。

解决空气污染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政府应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严厉打击污染物排放和环境违法行为。

另一方面,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汽车,减少对传统燃煤和汽油车的依赖,从而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此外,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和监测体系建设,提高空气质量监测和预警能力,有助于及早发现和解决空气污染问题。

第二部分:水污染中国的水污染问题同样严峻。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居民生活污水等都进入了水体,使得河流和湖泊水质下降,水资源变得日益稀缺。

尤其是一些地区的地下水被过度开采和污染,使得饮用水安全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

为了解决水污染问题,应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

政府需要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督和管理,推动其采取合规治理措施,减少废水排放。

同样,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也至关重要,农村地区应提倡科学施肥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的应用。

此外,改善城市下水道系统和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有效处理和利用污水资源,对于减轻水污染问题也具有积极意义。

第三部分:土壤污染近年来,土壤污染问题在中国逐渐凸显。

不合理的农药使用、工业废弃物的不当处理和有毒化学物质的使用等,导致了大量土壤变得不适合农业生产和人类居住。

不仅如此,土壤污染还给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

中国环境污染现状、特征及环境面临的问题

中国环境污染现状、特征及环境面临的问题

中国环境污染现状、特征及环境面临的问题近年来,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中国可持续进步的最大障碍之一。

本文将以描绘中国环境污染的现状和特征为主,并探讨环境所面临的问题。

中国是一个大国,拥有巨大的人口和巨大的经济规模。

由于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步,环境污染问题在中国已经达到一个极其严峻的地步。

空气、水和土地污染已经成为中国环境的主要问题。

起首,空气污染是中国最引人注目标环境问题之一。

大城市屡屡被浓重的雾霾笼罩,空气中的PM2.5颗粒物严峻超标。

据统计,中国有近90%的城市空气质量未达到国家标准。

空气污染的原因主要是燃煤和汽车尾气排放,以及工业废气的排放。

这种状况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了严峻影响,导致许多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增加。

其次,水污染也是中国环境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

据报道,中国一半以上的河流和湖泊严峻受到污染。

工厂和农田的废水直接排放到河流和湖泊中,严峻影响水资源的质量和供给。

水污染导致了许多地区水资源的短缺,严峻恐吓到人们的生活用水和农田浇灌。

另外,土壤污染也是中国环境面临的难题之一。

农田长期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的不合理处理也导致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不仅严峻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可能造成农产品的含有重金属和其他有毒物质,从而对人们的健康构成潜在恐吓。

以上所述的环境污染问题在中国愈发困扰人们的生活和进步。

然而,这些污染问题并非无解,中国政府已经实行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环境质量。

起首,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环境保卫的投入。

近年来,中国在环境投资方面持续增加,用于改善大气、水和土壤的污染状况。

其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环境法律法规,加强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

同时,加强了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对环境污染企事业单位进行严格的监管。

再次,在能源结构方面,中国政府正在加大清洁能源的进步和利用。

推动清洁能源,缩减煤炭等高污染、高能耗的能源使用,对改善空气质量和缩减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环保的现状与挑战

生态环保的现状与挑战

生态环保的现状与挑战生态环保是当今全球面临的巨大挑战,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我们所依赖的自然资源正迅速消耗,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环境污染趋势日益严重,对未来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也愈发不容忽视。

本文将就当前生态环保的现状与挑战做一简要探讨。

一、生态环保现状虽然各国政府和民间组织已加强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防治,环境保护意识与技术手段也在不断提升,但是现在环境和生态状况的恶化仍然存在很多挑战。

1.城市化和人口增长。

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压力,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和中国。

人口密集的城市往往带来了极高的交通、工业、生活废弃物、大量消费资源等问题,也导致了空气、水和土地污染。

所以解决人口暴增和城市化造成的环境问题至关重要。

2.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当前的全球问题。

全球气温上升、出现了海平面上升、降雨变化和干旱等问题,这些不仅对野生物种造成了灾难性后果,也对人类和自然资源造成了严重灾害。

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迫切需要加大国际合作和投资力度,协调各国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应对机制。

3.消耗资源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能源、水资源等日渐枯竭。

高能耗、高排放的生产方式、过度消费等均导致了一部分自然资源的消耗,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破坏也愈发严重。

除了寻求其他能源替代和加强能源利用效率,人们还需要改变自己的消费方式。

二、生态环保挑战为控制环境和生态破坏,将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起来,我们需要更加积极地应对生态环保挑战。

1.资源相对稀缺以及人种差异性。

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生态特征的差异化、区域的先天特征等都使得不同地区的生态保护彼此间难以对齐,需要对不同生态环境的知识进行优化。

同时,相对稀缺的资源也需要开发出更加清洁、可持续的替代品。

2.应对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的高成本。

限制气体排放、清洁污水处理、回馈生态系统的实践和响应,每一项都需要投入高成本的技术和能力。

需要保障资金来源,加强国家政策制度的建设,严格监管资源与环境的消耗。

中国环境保护现状

中国环境保护现状

中国环境保护现状中国环境保护现状一、引言中国以其快速的经济发展而闻名于世,但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环境保护挑战。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环境保护的现状,分为以下几个章节进行讨论。

二、大气污染1.介绍中国大气污染问题的严重性2.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说明3.采取的措施和政策4.现阶段的成果和挑战三、水污染1.描述中国水污染问题的现状2.主要的水污染源和污染物3.的水污染治理举措4.水污染治理的进展和困难四、土壤污染1.土壤污染问题的概述2.主要的土壤污染源和污染物3.针对土壤污染采取的措施4.土壤污染治理的成果和挑战五、生态环境保护1.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性2.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管理3.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体系建设4.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挑战和前景六、可持续发展1.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原则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和举措3.低碳经济与能源转型4.可持续城市规划和建设七、环境监测与数据管理1.环境监测体系的建设2.数据收集、管理和分析3.环境信息公开和数据共享4.环境应急响应和预警系统八、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1) 相关统计数据表;2) 文件和政策文件;3) 研究报告和论文;4) 图表和图片。

九、法律名词及注释1.环境保护法:中国最高立法机关通过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主要用于保护环境并惩罚环境违法行为。

2.大气污染防治法:主要针对大气污染问题,规定了大气污染防治的相关措施和责任。

3.水污染防治法:涉及水污染防治的法规,主要包括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要求。

4.土壤污染防治法:规定土壤污染防治的相关措施和责任,旨在保护土壤资源和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中国环境问题分析

中国环境问题分析

中国环境问题分析一、中国环境问题的现状中国面临着一些世界上最严峻的环境挑战。

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里,中国占了16个,同时大约有300个中国城市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在过去的十年中迅速增长。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

1.环境污染我国是世界上环境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

中国每年将一半的煤炭用于发电,这些煤炭为中国提供了70%的能源。

燃煤是大气污染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国家统计局报告表明:2010年全国由于大气污染共造成近36.8万人死亡。

同时,随着城市的扩大和个人收入的增加,更多的人开始购买私人汽车。

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汽车的飞速增多已经导致中国近40%的城市空气质量遭受污染,对居民的健康形成巨大的威胁。

这也同时进一步加剧了气候变化的趋势。

城市的噪声污染严重。

全国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声级基本在70~76分贝之间,根据42个城市监测的报告,全国92.8%的城市交通噪声平均声级超过70分贝的限值;多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污染状况也呈恶化趋势,全国2/3城市居民在噪声超标环境下工作和生活。

工业废弃物污染严重。

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堆存量以每年平均2000万吨的速度增长。

1992年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达到6.2亿吨,堆存量达到59.2亿吨,占地达到5.5万公顷。

以后城市垃圾每年以10%的速度增加。

到2008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达到19.0亿吨,比上年增加8.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4.3%,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

固体废物中含有各种有毒有害物质,扬尘污染大气,渗滤液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堆存物污染农田,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并成为重大的环境隐患。

目前全国遭受工业固体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危害的耕地已达1000万公顷,每年损失粮食120亿公斤。

我国农业环境也受到严重污染。

中国是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化肥年使用量4637万吨,按播种面积计算,化肥使用量达到了40吨/平方公里,每年使用农药面积为23亿亩次,我国使用农药防治虫害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农药、化肥有效施用率仅为30%,其余都挥发到大气中或随水流入土壤和江河湖泊,造成水域富营养化或饮用水源硝酸盐含量超标。

我国的环境资源问题及环境保护现状

我国的环境资源问题及环境保护现状

目录•我国的环境资源问题•环境保护现状•我国环境保护的挑战与对策•环境保护的未来展望我国的环境资源问题01水资源短缺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丰富,但人均水资源量较少,且分布不均,许多地区存在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02水污染严重工业废水、农业污水、生活垃圾等污染源导致许多江河湖泊水质恶化,影响水资源的使用安全。

03水资源浪费水资源使用效率不高,浪费现象严重,尤其是在农业灌溉、工业生产等领域。

水资源问题土地资源浪费01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土地被占用,其中很多是优质耕地,导致土地资源浪费。

02土地退化过度开垦、放牧、采矿等人类活动导致土地退化,肥力下降,生态环境恶化。

03土地污染农药、化肥、工业废气等污染源导致土地污染,影响农作物的质量和食品安全。

土地资源问题许多城市和地区空气质量恶化,PM2.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浓度较高。

空气污染严重雾霾频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雾霾天气频繁出现,影响范围广,危害严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工业化进程中,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恶化。

030201噪声污染法规不完善噪声污染法规不够完善,执行力度不够,导致噪声污染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噪声污染普遍交通、工业、娱乐等活动中产生大量噪声,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学习。

0102放射性污染严重核能、工业、医疗等领域存在放射性污染问题,影响环境和人类健康。

放射性废物处理不当放射性废物处理不当,存在泄漏和环境污染的风险。

放射性污染问题环境保护现状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不断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目前已出台了多项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

严格监管执法政府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监管执法力度,对环境违法行为实行严厉的处罚措施,以保障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推动企业环保自律政府通过实施环保自律政策,鼓励企业自主开展环保工作,减少环境污染行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地球环境问题的现状与挑战

地球环境问题的现状与挑战

地球环境问题的现状与挑战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然而近年来地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

本文将探讨地球环境问题的现状和我们面临的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气候变化问题气候变化是当前最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

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现象已经给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成为了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

解决方案之一是加快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推广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从根本上解决温室气体排放问题。

同时,改善能源使用效率也是重要的举措。

二、水资源短缺问题地球上约70%的表面都是水,但可供人类直接使用的淡水占比仅约2.5%。

而且由于过度开采、污染等因素,水资源短缺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日益突出。

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解决方案之一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建设高效的灌溉系统、改造工业生产过程,可以减少水的浪费。

此外,重视水资源的保护、水环境的治理也是关键。

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加大对水污染的治理力度,可以从源头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三、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丧失的威胁。

森林砍伐、湿地退化、物种灭绝等问题日益严重,给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地球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

解决方案之一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廊道。

通过划定自然保护区和建设生态廊道,将保护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连接起来,有助于防止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崩溃。

另外,加强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打击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等行为,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四、塑料污染问题塑料是一种常见的易于制造和使用的材料,但其长期存在于环境中,给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如何减少塑料污染,实现循环利用是地球环境保护的重要议题。

解决方案之一是减少塑料的使用和提倡可替代材料。

中国的环境问题和保护

中国的环境问题和保护

中国的环境问题和保护一、前言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尤为严峻的环境问题。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将分析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并探讨中国环境保护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中国的环境问题1. 空气污染空气污染是中国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长期以来,中国许多地区的空气质量严重超标,尤其是北方地区。

主要污染物包括PM2.5、SO2、NOx等,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2. 水污染水污染问题在中国也十分突出。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药和化肥残留等污染源对水资源造成严重破坏,导致水质恶化、地下水位下降、水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

3. 土壤污染中国土壤污染问题同样严重,尤其是重金属污染。

工业废弃物、农药和化肥残留、生活污水等因素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影响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

4. 生态退化与生物多样性丧失过度开发、乱采滥伐、城市化进程等导致中国生态环境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

草原退化、沙漠化、湿地消失等问题日益严重,对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破坏。

5. 气候变化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气候变化问题对其影响尤为明显。

极端气候事件增多,如干旱、洪水、台风等,对农业、水资源、生态系统等带来严重挑战。

三、中国环境保护的现状与措施1. 政策法规与制度建设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环境保护立法和政策制定力度,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如《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

同时,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和行动计划,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

2. 环境治理与污染减排中国政府大力推进环境治理和污染减排工作。

在空气质量改善方面,政府加大对重点污染源的监管力度,推进火电、钢铁、水泥等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

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提高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行水平。

中国环境污染治理方法现状及对策

中国环境污染治理方法现状及对策

中国环境污染治理方法现状及对策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产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这也导致了中国面临着巨大的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解决环境污染,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仍然存在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分析中国环境污染治理的方法、现状和对策。

首先,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环境污染治理方法。

这些方法包括:1.制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中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规范了企业和个人的环境行为。

2.提高监管措施:中国政府加强了对环境污染的监管力度,建立了一系列监测和治理网络。

例如,建立了大气、水质、土壤等各类环境监测站,对排放污染源进行监测。

并且采取了罚款、停产等手段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治理。

3.促进技术创新:中国政府鼓励企业进行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例如,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广节能减排技术,鼓励研发环保科技产品。

尽管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环境污染治理方法,但是仍然面临较大的挑战。

根据环保部的数据,中国的空气、水质以及土壤污染问题依然严重。

对此,中国应采取更加坚决的对策。

首先,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

目前,有些企业违法排放环境污染物的行为仍然较为普遍,而监管部门主要以行政处罚为主,对违法企业的惩罚力度不够。

应加大对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让其付出更高的代价。

其次,加大环境保护技术研发和应用力度。

中国应加快清洁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广新能源汽车,减少传统燃油车辆的污染。

同时,鼓励企业在环境保护技术领域进行更多创新,推动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此外,加强环境教育和公众参与。

环境保护是全社会的责任,政府应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同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如参与志愿者活动、举报环境违法行为等。

最后,强化跨区域协调与合作。

环境问题往往具有跨区域性、综合性特点,需要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合作来解决。

中国环境污染的现状

中国环境污染的现状

中国环境污染现状.............鲍世杰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进程中,以空前的速度建立了现代的物质文明,同时也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过去人类为了生存所获得的适应性,正日益受到环境污染的挑战。

环境质量不仅关系当代人的健康,还影响到子孙后代,必须予以关注。

1、大气污染1)、定义: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殷琮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污染的现象。

2)、现状:①、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工业的发展和民用煤量的加大,我国煤炭占能源结构的70%,呈典型燃煤型污染,大气卫生质量开始下降;②、80年代以后,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迅猛发展,空气污染日益严重;③、近年来,随着城市机动车辆的迅速增加,我国一些城市的大气污染正向燃煤和汽车废气并存的混合型转化;④、室内空气污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装修热、空调的使用和居室密闭程度的增加,多种化学物质进入居室造成的室内空气质量不断恶化。

2、水污染1)、定义:主要是由于人类排放的各种外源性物质,进入水体后,超出了水体本身自净作用所能承受的范围,就算是水污染了。

2)、现状:①、我国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②、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对我国118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调查显示,有115个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重度污染约占40%。

③、全国生活饮用水水质也存在一定问题,全国水质普查全项合格率很低,约在10%。

3、土壤污染1)、定义: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并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

2)、现状:①、工业和城市废水、工业废渣、冬小麦垃圾、人畜粪尿施肥、化肥和农药以及大气污染的沉降都可污染土壤,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健康;②、我国城市垃圾、粪便每年约2亿t,固体废弃物约10.6亿t,而处理率还不到10%;③、随着工业、城市污染的加剧和农用化学物质种类、数量的增加,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④、近年来,随着核技术在工农业、医疗、地质、科研等各领域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放射污染物进入到土壤中,这些放射污染物除可直接危害人体外,还可以通过生物链和食物链进入人体,在人体内产生内照射,损伤人体组织细胞,引起肿瘤、白血病和遗传障碍等疾病。

中国环境保护现状

中国环境保护现状

中国环境保护现状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增长的持续,中国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环境保护的现状备受关注。

一、环境问题严重(一)空气污染严重中国的城市空气质量长期不佳,雾霾天频发。

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燃煤等因素都导致大气中的污染物超标,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二)水污染严重中国的水资源质量不断下降,河流、湖泊受到农业、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污染,水污染成为当今中国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

(三)土壤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农药、化肥过量使用、工业废弃物排放等导致了中国的土壤污染,严重威胁着粮食安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保护措施不断加强为了改善环境质量,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加强法律法规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二)推进绿色发展中国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实施绿色发展战略,鼓励绿色生产方式、节约资源,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三)投入环保资金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投入,设立环保基金,支持环保项目的开展,提高了环境保护的效果。

三、未来挑战重重尽管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一)产业结构问题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仍需时间,传统高污染高排放产业仍占较大比重,导致环境问题难以有效缓解。

(二)城乡差距问题城市环境保护相对较好,而农村地区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城乡差距日益突出,需要加大对农村环境问题的治理力度。

(三)环保意识问题一些地方和企业对环保意识还不够强烈,环保法规执行不力,导致环境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

四、结语中国环境保护现状既有亮点,也存在困难和挑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环境保护事业迈上新台阶。

希望未来中国的环境质量能够得到进一步改善,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中国的环境污染

中国的环境污染

中国的环境污染近年来,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民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文将从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三个方面探讨中国环境污染的现状,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一、空气污染中国的空气污染是全球公认的严重问题之一。

工业燃煤、机动车尾气排放、装饰装修等都是主要污染源。

大量燃煤和尾气排放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导致空气中的颗粒物和臭氧浓度呈上升趋势。

尤其是大气细颗粒物(PM2.5),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为严重,引发了许多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

为了解决空气污染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目标。

加大对燃煤电厂的治理力度,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和高效节能技术,限制机动车的尾气排放,控制工业废气的排放等,这些都是必要的措施。

此外,国家还加强对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的监督,并实施了严格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规。

二、水污染中国的水污染现状也十分严峻。

以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废水为主的污染物排放,导致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和氮磷等含量超标。

大量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严重破坏了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也影响了人民的饮水安全。

针对水污染,中国政府加大了水环境治理的力度。

修建了许多污水处理厂,并推广使用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以减少工业和城市废水的排放。

此外,加强农业环境的管理、强化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管理,也是防止农业污染的重要举措。

三、土壤污染近年来,土壤污染问题在中国的关注度不断升高。

大量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物和有机污染物的积累,对土壤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土壤污染不仅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还可能引起食物链中的污染危险。

中国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措施。

加强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监测,控制工业废弃物的排放,推广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培育土壤修复技术和工程等,都是有效应对土壤污染问题的措施。

综上所述,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挑战。

尽管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轻污染,但仍然需要人们共同努力。

环境保护的现状与挑战

环境保护的现状与挑战

环境保护的现状与挑战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环境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

保护环境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就环境保护的现状和所面临的挑战展开探讨。

一、环境保护的现状1.1 意识提升近年来,环境保护意识逐渐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

通过各类宣传教育活动,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逐渐增强,对环境污染的抵制意识增强,对各类环境行动的参与度也在不断提升。

1.2 政府的参与政府也在不断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

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严格限制了一些环境污染行为,并鼓励和支持环保产业的发展。

政府主导的环境保护项目也得到了广泛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1.3 企业的责任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主动承担起环保责任。

一方面,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更加注重节能减排,采用环保技术和设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另一方面,企业也参与各类环保项目和活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二、环境保护所面临的挑战2.1 污染严重尽管环境保护的意识在不断提高,但环境污染问题仍然严重。

工业化进程中释放的大量废气、废水和废固体,严重污染了空气、水域和土壤,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

此外,垃圾处理、工业排放等问题也导致了环境质量的下降。

2.2 资金和技术不足环境保护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但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这方面资源的缺乏成为了制约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

在一些贫困地区,改善环境质量的条件非常艰苦,需要国际社会的帮助和支持。

2.3 社会参与度不高环境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共同努力,但是目前社会参与度并不高。

一些人对环保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环保的意识和行动。

加强对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和宣传,提高社会参与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应对环境保护的挑战3.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对环境保护问题,必须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完善,依法惩处污染行为,减少环境污染。

同时,还需加大对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确保环境保护措施得到有效的执行。

中国环境污染现状

中国环境污染现状

中国环境污染现状超过40年前,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引发了繁荣的经济增长。

然而,这种经济发展也伴随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环境污染的现状,并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空气污染中国的空气污染是全球闻名的问题之一。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大量废气排放和汽车尾气的释放。

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超出了安全标准,对人类健康产生了重大危害。

长期暴露在污染的环境中,人们容易患上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空气质量,包括加强污染源治理和推行清洁能源。

二、水体污染水体污染也是中国环境问题的重要方面。

工业废水、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水都对河流、湖泊和地下水产生了严重影响。

许多水源地已经被污染,导致水资源短缺和水质下降。

为了改善水体质量,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水污染防治措施,包括加强监管和治理污染源。

三、土壤污染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以及工业活动中的废弃物排放,导致了中国的土壤污染问题。

大量的农业化学物质和毒素渗入土壤中,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人类健康产生了潜在威胁。

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紧迫性,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来治理土壤污染,并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

四、垃圾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垃圾处理挑战。

废弃物的大量产生和处理不当导致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鼓励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并建立了垃圾焚烧和填埋设施。

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加强环境监管、推行清洁能源、制定环保政策等方式,中国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此外,政府还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培养环保意识。

六、国际合作与责任环境污染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合作来解决。

中国积极响应全球环保倡议,与其他国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环境挑战。

同时,中国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加大环境技术研发和合作,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作出贡献。

综上所述,中国环境污染现状严峻,但政府和公众都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 2009
5.02 5.23 5.43 5.62
5.77 6.22
39.09 40.53 41.76 43.0
43.90 46.6
783 822 830
859
886.7
27
现状四:空气质量稳中有升,但形势仍不容乐 观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依然较重
28
表6 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状况
年份 2000 2004 2005 2008 2009 监测城市 一级 个数(个) (%) 338 342 522 4.2 519 4.0 612 4.2 达到二级 (%) 36.5 38.6 60.3 77 82.5 劣于二 级(%) 63.5 61.4 39.7 23 17.5
11
现状二:结构性污染更加突出
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没有改变,结构 性环境问题仍将持续存在。
12
60 50 40 30 20 10 0 1992 2000 2002 2005 2010 2020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图5 中国第一、二、三产业构成情况 注: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比例一般是: 第一产业1-4%,第二产业~30%,第三产业60-70%
25
现状三:城市化加速,城市生活污染增加OD排放量变化趋势
城市人口(亿人) 城市化率(%)COD排放量 (万吨) 3.52 29.04 4.16 33.35 695 4.59 36.22 740
4.80 37.66 797
1998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NO2浓度
19952001年
2004年 1999年
德国
英国 澳大利亚 印度 意大利
柏林
伦敦 悉尼 德里 米兰
伊朗
德黑兰
1085 333 762 439 1533 401 735
106 25 23 22 187 36 71
90 18 25 28 24 31 209
122 26 77 81 41 248 —
图8
能源消费的国际比较——消费水平
22
导致结构性污染的主要原因
从发展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角度考察,中国 仍然处在工业化的初级阶段。 农业、工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依然很高,第 三产业不发达。
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仍高达70%。
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不高,决定了大气中SO2、 TSP和水环境COD等排放超载,环境恶化。
烟尘
工业 953 851 804 846 886 948 854 771.1 670.7 603.9 生活 212 217 208 202 208 233 223 215.5 230.9 243.3
1021
904 911 807 698.7 584.9
523.6
9
排放量/ 万吨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年 度
图2 全国近年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7
排放量/ 万吨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2 0 0 02 0 0 12 0 0 22 0 0 32 0 0 42 0 0 52 0 0 62 0 0 72 0 0 82 0 0 9 COD排放量 工业COD排放量
加拿大 温哥华 法国 巴黎
1085 3533 959 294 212 1849 985
106 43 45 15 15 23 15
90 18 44 21 14 26 14
122 68 60 72 37 79 19 57
续表4 城市人 TSP浓度 口/万人
国家 中国
城市 北京
SO2浓 度
19952001年
13
表3 中国产业结构与有关国家的比较
国家/地区(年 份) 世界(2001) 低收入国家 (2003) 中收入国家 (2003) 高收入国家 (2003) 中国(2005)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4 24 10
28 27 36
68 49 54
2
13
27
47
71
40
中国(2008)
11.3
44.3
17
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2005年提供了 中国北京与世界主要城市污染比较:见表4。
18
表4 中国北京与世界主要城市污染比较
(单位:μg/m3)
国家
中国 日本 韩国 南非 美国
城市
北京 东京 首尔 开普敦 纽约
城市人口 TSP浓度 /万人
2004年 1999年
SO2浓度 NO2浓度
19952001年 19952001年
2. 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和环境管理滞后 产生的生活污染
城乡基础设施普遍缺乏和滞后,阻碍环境质量根本改善 在660多个城市中,至今还有150个城市的危险废物处 理完全处于空白状态,190个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为 0,160个城市的垃圾处理率也处于空白状态。
31
3. 乡镇企业产生的工业污染
城市“退二进三”、“东污西进”, 加剧了农村环境污染的局势
2004 2005
439 460
482 524
207 212
221 243
232 248
261 281
1366 1333
1339 1414
584 511
510 555
782 822
829 859
2006 2007
2008 2009
537 556.8
571.7 589.2
239 246.6
241.7
298 310.2
330.0
1428 1381.8
1320.7 1277.5
541.5 511.1
457.6
886.7 870.7
863.1
数据来源:中国环境统计公报
6
排放量/ 亿吨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2 0 0 02 0 0 12 0 0 22 0 0 32 0 0 42 0 0 52 0 0 62 0 0 72 0 0 82 0 0 9 废水排放总量 工业废水排放量
2
一. 中国环境污染的现状
“十五”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GDP平 均年增长率超过9%。 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4月17日全国第六次环 境保护大会上指出:必须清醒地看到,中 国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3
现状一: “十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控制“乏 力”,“ 十一五“期间COD、SO2等指标开始回落 十五年来,中国GDP的增长率有起有落。 1995-2009,中国GDP平均年增长率超过9%, 始终处于高位运行,客观上给环境造成了 巨大的压力。
第七章 中国环境的 现状与挑战
1


……我国环境保护取得了积极进展,环境污染和 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减缓,部分流域区域污染治 理取得初步成效,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 改善,工业产品的污染排放强度有所下降。同时, 必须清醒地看到,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十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大多超额 完成,但环境保护的主要指标没有完成。一些长 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在 不断产生,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已经到 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必须引起我们高度警醒。
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
二氧化硫 烟尘 粉尘
年 度
图4 全国近年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10
中国“十五”计划的各项经济指标大多超 额完成,两个环境指标没有完成:SO2削减 10%和COD削减10%。 “十一五”末, SO2削减10%和COD削减10% 的目标基本达到。 尽管如此,我国目前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依 然巨大,对环境的污染负荷依然很重。
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不合理,其结果是污染逐年增加。
23
我国未来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农业比重持续下降,但基础地位不变 服务经济的地位将不断提高 工业仍处于扩张期,但内部结构面临大调整 (1)重工业化阶段不可逾越 (2)信息产业将成为我国未来的主导产业。
24
调整产业结构相关政策建议
1.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 2.着力提升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 3.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 4.构筑广就业的产业结构 5.控制高耗能产业发展
(年份)
图1 我国GDP增长率及总量变化趋势
5
表1 全国近年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项目 年度 2000 2001 废水排放量(亿吨) 合计 415 433 工业 194 203 生活 221 230 COD排放量(万吨) 合计 1445 1404 工业 705 607 生活 740 797
2002 2003
4. 集约化畜禽养殖业的污染物排放
5. 城市排污对农村的污染
“政府没有任何权利……政府是为了保障权利而设 臵的”。———雪莱
32
表8 中国享有清洁水源和卫生设施状况*
国家或地区 世界 高收入国家 中收入国家 低收入国家 中国 日本 加拿大 美国
清洁水源享有率 /% 82 99 83 75 77 100 100 100
年 度
图3 全国近年COD排放量
8
表2 全国近年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项目 年度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单位:万吨 工业粉尘 1092 990 941
二氧化硫
合计 1995 1947 1926 2158 2254 2549 2588 2468 2321 2214 工业 1613 1566 1562 1791 1891 2168 2234 2140 1991 1866 生活 383 381 364 367 363 380 354 328 329.9 348 合计 1165 1069 1012 1048 1095 1182 1078 986.6 901.6 84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