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年(上)(2)

合集下载

肖邦的著名代表作

肖邦的著名代表作

肖邦的著名代表作肖邦(Frédéric Chopin)是19世纪欧洲最重要的浪漫主义作曲家之一。

他以其优雅、细腻的钢琴曲目而闻名于世。

肖邦的作品在音乐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他的创作风格独特,成为了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肖邦的代表作品涵盖了各种类型和风格,其中一些作品至今仍在世界各地的音乐厅中广为演奏。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肖邦的著名代表作。

首先,肖邦的《练习曲》系列作品是他最著名的创作之一。

这些练习曲包含了许多不同的技术要素,包括琶音、三连音、分解和手指独立等。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革命练习曲》,该曲以其激情澎湃的旋律和强烈的节奏感而闻名。

这首练习曲展示了肖邦作为一个技巧高超的钢琴家和作曲家的才华。

其次,肖邦的《夜曲》系列作品也广受欢迎。

夜曲通常是一种抒情的钢琴曲,具有柔和、细腻的旋律,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感情。

其中最著名的夜曲是《雨滴夜曲》,这首作品以其连续而安静的音符营造出一种雨滴的效果,给人一种宁静、温暖的感觉。

此外,肖邦的《波兰舞曲》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些舞曲旋律欢快,充满活力,体现了波兰的民俗舞蹈风格。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英雄波兰舞曲》,这首舞曲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高昂的氛围,表达了对波兰的爱与自豪。

肖邦的《夜曲幻想曲》也是其代表作之一。

这首曲子将夜曲和幻想曲两种风格相结合,展示了肖邦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天才的才华。

《夜曲幻想曲》融合了深情的旋律和富于想象力的构思,给人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感觉。

肖邦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军曲式波尔卡》,这首曲子音乐轻松愉快,以快节奏和富有节奏变化的主题为特点。

这首波尔卡展示了肖邦在音乐表达上的幽默和玩笑精神,给人一种欢乐和娱乐的感觉。

最后,肖邦的《钢琴奏鸣曲》系列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些奏鸣曲结构严谨,旋律优美,体现了肖邦作为一个钢琴作曲家的才华。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葬礼进行曲奏鸣曲》,这首曲子充满哀悼与庄严感,给人一种沉思和内省的感觉。

肖邦生平

肖邦生平

1.生卒年1810年3月1日至1849年10月17日2.亲原籍法国,是华沙一所中学的法语教师,后来开办了一所为来华沙学习的外省贵族子弟的寄宿学校。

母亲是波兰人,曾在一个贵族亲戚的家庭中任女管家。

肖邦幼年时向一位捷克音乐家W.日夫尼学习钢琴,7岁即可写乐谱,8岁时开始公开演奏3.求学历程:1824年师从德国音乐家、华沙音乐学院院长J.A.F.埃尔斯纳学习音乐理论。

1826年中学毕业后入华沙音乐学院学习,同时开始了他的早期创作活动,1829年毕业于该院。

4.创作的时代背景:当时正值波兰民族运动走向高潮的年代,反对外国奴役、争取自由独立的民族斗争对青年肖邦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培育了他的民族感情和爱国热忱。

1830年3月肖邦在华沙演出了自己的早期代表作《第二钢琴协奏曲》(f小调),同年10月在告别华沙的音乐会上演奏了自己的另一部代表作《第一钢琴协奏曲》(e小调),均获得成功。

11月2日肖邦携带一抔朋友们赠送的波兰泥土离开华沙,出国深造,从此永远离开了祖国。

12月初在维也纳逗留期间得知华沙爆发起义的消息,他为未能参加这次起义而焦急。

当时曾想返回波兰参加斗争,被友人劝阻,未能实现。

次年初在赴巴黎途经斯图加特时得知起义遭沙俄镇压、华沙陷落的噩耗,精神受到强烈震撼,这些,都在他当时的创作中留下了深刻印记。

抵巴黎后,他放弃了去伦敦的计划,在巴黎定居,从事钢琴演奏教学和创作活动。

在这里他除了与流亡巴黎的波兰侨民密切交往之外,还结识了西欧文艺界许多重要人物,其中包括波兰流亡诗人A.密茨凯维奇,德国诗人H.海涅,法国画家E.德拉克洛瓦,意大利音乐家V.贝利尼,匈牙利音乐家F.李斯特等人。

5.影响一生的爱恋:1835年,肖邦曾前往德雷斯顿和莱比锡旅行,与孟德尔颂和舒曼结识。

1836年和女文学家乔治桑(George Sand),双双坠入情网,不久肺病恶化,於1838年与乔治桑一起到马约卡岛静养,後来两人又在巴黎和里昂同居。

关于勤奋的名人故事(6篇)

关于勤奋的名人故事(6篇)

关于勤奋的名人故事(6篇)勤奋的故事11836年冬天,有名钢琴家肖邦结识了比他大6岁的法国女作家乔治·桑,肖邦这个纤弱、儒雅而又温顺的男子,对反传统的多产女作家乔治·桑,第一印象并不太好。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乔治·桑越来越引起肖邦的留意,肖邦发觉自己和她在一起时,可以尽情倾诉内心深处的情感。

后来,肖邦和乔治·桑生活在了一起,他们保持了长达9年的关系。

乔治·桑赐予肖邦的细心照料,有助于焕发肖邦的才华,他们生活在一起的后来几年,肖邦的作曲生涯到达了他个人生命的最高点,是肖邦鸣唱“天鹅之歌”的岁月。

1846年,肖邦和乔治·桑在诺罕庄园里一起度过了最终一个残秋。

11月,由于种种缘由,他们分开了。

肖邦来到巴黎后心情非常愁闷,肺病加重,身体越来越坏,但为了生活,他还要带病教同学弹琴。

其次年春天,他的身体略微好一些,想起自己和乔治·桑在一起的这些年,他很有感受,于是,写下了一首《升C小调圆舞曲》。

乍一听,你会感到它的旋律很美,事实上它隐蔽着一种说不出来的悲伤。

接着消失了一段抒情的慢板,好像是肖邦以往和乔治·桑在一起的美好日子的回忆。

肖邦好像力图忘掉凄惨的现实生活,而沉醉在他自己所制造的虚无缥缈的甜美梦幻世界,但是旋律中仍旧不由自主地渗透着深刻的愁闷心情。

1848年,肖邦虽然病情严峻,仍旧访问了英国和苏格兰。

在伦敦,肖邦曾为维多利亚女王演奏,但英国的社交生活使他筋疲力尽,他的同学把他带到一座乡村别墅中疗养,并送给他当时迫切需要的一万五千法郎。

肖邦临终前的一段日子特别孤寂,他苦痛地自称为“一个远离母亲的孤儿”。

勤奋的故事2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且熟悉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与距离地球远近的关系。

这不仅在当时,就是今日来看,也是很大的成就。

张衡能取得这些成就和他小时候的立志追求是分不开的。

爱国名人故事100字(14篇)

爱国名人故事100字(14篇)

爱国名人故事100字(14篇)爱国名人故事篇1近代科学先驱、著名工程师詹天佑,面对国内无资金、无技术、无人才的困难局面,以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

他以忘我、吃苦的精神,走遍了北京与张家口之间的崇山峻岭,仅用500万元、4年时间,就建成了外国人计划花费900万元、耗时7年建成的京张铁路。

所有来参观的外国专家都感到震惊和惊讶。

当时,一所美国大学为了表彰詹天佑的成就,决定授予他工程学博士学位,并邀请他出席典礼。

但詹天佑负责的是另一条铁路的设计,所以毅然谢绝了邀请。

他为国家服务而不是为个人服务的精神赢得了国内外的赞誉。

爱国名人故事篇2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XX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

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

残忍的日军剖开了他的身体,当他看到肚子里只有杂草和棉絮时,所有被杨靖宇领导的抗日联军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侵略者都愣住了。

在长白山的雪林里,支撑杨靖宇抗击敌人的力量,是对祖国深深的爱。

爱国名人故事篇3唐代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孤儿,由智奇禅师抚养长大。

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

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

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

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

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

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爱国名人故事篇4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艰苦,有机会在好心人的帮助下读书。

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爱国名人故事篇5李商隐年少有为,而且关心国家大事,目睹唐朝国运衰微,忧心如焚,在事业上更有远大抱负。

【肖邦的简介资料】肖邦简介资料

【肖邦的简介资料】肖邦简介资料

【肖邦的简介资料】肖邦简介资料肖邦的简介资料肖邦简介资料弗里德里克肖邦FryderykFranciszekChopin,1810年3月1日1849年10月17日,出生于波兰华沙,19世纪波兰著名作曲家钢琴家。

xxxx分享的肖邦简介。

供大家参考肖邦简介弗里德里克肖邦(FryderykFranciszekChopin,1810年3月1日1849年10月17日),出生于波兰华沙,19世纪波兰著名作曲家钢琴家。

1817年,开始创作1818年,登台演出1822年至1829年,在华沙国家音乐高等学校学习作曲和音乐理论1829年起,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后因华沙起义失败而定居巴黎,从事教学和创作。

1849年,逝世于法国巴黎。

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也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巴赫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1810年3月1日,肖邦生于波兰首都华沙近郊热亚佐瓦沃拉,同年举家搬迁至华沙。

1816年,肖邦跟随著名的钢琴教师Wojciech先生学习钢琴。

1817年,肖邦创作出第一首作品B大调和g小调波兰舞曲。

1818年,Radziwi家庭宫殿中举行的慈善音乐会上,肖邦第一次登台,演奏了阿达尔伯特吉罗维(AdalbertGyrowetz)的作品,从此跻身波兰贵族的沙龙。

1822年,肖邦师从音乐教育家作曲家约瑟夫艾尔斯内尔(JózefElsner),一年后公开演奏了德国作曲家费迪南德里斯(FerdinandRies)的作品。

1826年,中学毕业后,肖邦在华沙音乐学院继续跟随约瑟夫艾尔斯内尔学习钢琴演奏和作曲。

1829年后,肖邦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举行多场音乐会。

1830年,因波兰起义,肖邦离开故乡波兰移居到法国巴黎,开始以演奏教学作曲为生。

1837年,肖邦拒绝俄皇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和称号。

钢琴诗人 肖邦

钢琴诗人  肖邦

肖邦的首站是维也纳,再后途经斯图加特时, 得知祖国起义失败,华沙沦陷了,于是他怀着满腔 的悲愤和对祖国的无限思念,写下了《C小调(革 命)练习曲》。1831年9月,肖邦到达巴黎,那时 的法国正处于君主立宪的 “七月王朝 ”时期,初 到巴黎的他,曾一度生活拮据,但他终究凭借着自 己精湛的琴技和高贵的气质大放光彩,还与不少音 乐界享有盛誉的音乐家们结成好友,其中包括李斯 特。为了进一步站稳脚跟,他不得不出入文化沙龙 与一些社会上层人士交往,1836年,邂逅了当时寓 居巴黎的著名女作家乔治· 桑。
1830年11月2日,20岁的肖邦告别了亲 人,坐着马车离开首都华沙。在城郊,友人 们赠送了一只满盛祖国泥土的银杯给肖邦, 它象征着祖国将永远伴随着他,更使他感动 的是,当亲友送行到自己的出生地热拉佐瓦 沃拉时,他的老师埃尔斯纳和华沙音乐学院 的一些同学们竟早已等候在那里,并演唱了 埃尔斯纳老师特地为送别自己而写的一首合 唱曲<<即使你远在他乡>>。这时的肖邦一定 料想不到,自己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

肖邦与乔治· 桑相恋两年后开始同居,同年10月,肖邦 旧患肺病发作,两人一同前往马约卡岛修养。在养病的这段 日子肖邦乐思泉涌,不少佳作均出自这个时期,如《小狗圆 舞曲》。 回到巴黎后,肖邦一直住在乔治· 桑的家中,肖邦占有两 间幽静的房子,一间摆着专门为他买来的钢琴、写字台和沙 发,另一间是恬静的卧室。在她家中,肖邦多年来第一次得 到无微不至的关怀,这也是他一生中最幸福安定的时期,肖 邦创作上成熟、智慧和力量的全盛时期也终于到来了。 由于兴趣爱好的不同,再加上乔治· 桑女儿的因素,他们 在共同生活了8年后,感情破裂,终于分道扬镳,两人分手 之后,肖邦再也没有写出任何一部重要的作品。
少年时代的肖邦,还接触到波兰城乡的 民间音乐以及不少爱国人士的进步思想,这 使他对自己的祖国产生了异常强烈的热爱之 情。1826年起,肖邦正式成为音乐学院的学 生,且跟随院长埃尔斯纳学习,受益颇深, 1829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这些年里,肖邦 经常去乡间度假,他观赏祖国的自然风光, 倾听农民歌唱、奏乐,并且参加各种乡村的 舞会和婚礼。祖国丰富的文化和民族民间音 乐,就像种子一样,深深地种在了肖邦的心 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十七中学校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十七中学校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哈十七中学21年六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一、积累写运用(40分)1.根据拼音,工整地写出汉字(10分)dǎn qièjué zégào jièjǔ juéwǔ rǔ2.选出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干涸.(hé)哺.(bǔ)育津津.(jīng)有味B.驯.(xùn)良触.(chù)动玲珑剔.(tì)透C.友谊.(yí)嫉.(ii)妒莞.(wěn)尔一笑D.寒颤.(zhàn)腼腆.(tiǎn)同仇敌忾.(kài)3.选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言而喻浮想连翩不容争辩B.一如既往振耳欲聋众志成城C.再接再厉络绎不绝迫不及待D.完璧归赵手疾眼快应接不遐4.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诸葛亮—七擒孟获(《三国演义》)B.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水浒传》)C.猪八戒—大战二郎神(《西游记》)D.林黛玉—焚稿断痴情(《红楼梦》)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努力。

B.有准备的人总是有能力战胜困难并且有勇气面对困难。

C.睡眠二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

D.好作品往往会在我们心中留下美好。

6.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3分)你和朋友约好周六上午八点一起去图书馆,可是你却因为奶奶来了,而未能及时出发,以致迟到很久,朋友看你很久都没有到,就自己去了图书馆。

在图书馆中你找到了朋友,向他表示歉意,你会说:“______。

”A.哥们,不好意思,我来晚了,都怨我奶奶,一大早就来了,还不让我走。

B.今天我奶奶来看我了,抱着我不让走,所以我就迟到了,不过你也没有等我,咱们扯平了。

C.你没生气吧,咱们俩这关系你不会生气的,对不对?我奶奶一早就来我家了,我也没想到。

D.对不起,我失约了。

世界著名作曲家

世界著名作曲家

世界著名作曲家1:舒柏特(Franz Seraph Peter Schubert)(1)名家介绍:舒柏特(1797-1828),奥地利作曲家,1797年1月31日生于维也纳。

童年时代就接触音乐。

舒柏特生活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交接时期。

他的交响性风格继承的是古典主义的传统,但他的艺术歌曲和钢琴作品却完全是浪漫主义的。

(2)代表作品舒柏特最广为流传的是他那由感而发的六百多首歌曲。

我们熟悉的还有著名的《舒伯特小夜曲》,优美的旋律,令人陶醉。

2:肖邦(Fredric Chopin)(1)名家介绍:肖邦(1810-1849),波兰作曲家。

肖邦在孩童时代就显示了音乐天才。

十九岁时他写下了《f 小调钢琴协奏曲》,1831年,肖邦来到巴黎,与许多杰出的艺术家来往,如音乐家李斯特、柏辽兹,文学家雨果、巴尔扎克、海涅,画家德拉克洛瓦。

在与闻名于世的小说家乔治.桑的交往中,肖邦步入创作最旺盛的时期。

肖邦是浪漫主义时代最有独创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风格是独一无二的。

在第一流的艺术家中,肖邦是唯一把他的创作生活集中于钢琴上的大师。

他巧妙克服了钢琴不能演奏任何时间长度的持续音的主要局限。

对于现代钢琴风格的形成,功不可漠。

他第一次在音乐中突出斯拉夫民族因素,使斯拉夫民族因素归入了欧洲音乐的主流。

他的作品旋律矫健勇猛;玛祖卡那骑士般的辉煌;圆舞曲充满甜蜜的柔情。

肖邦还写了幻想曲、谐谑曲、叙事曲、即兴曲、前奏曲、奏鸣曲。

他抒发感情神秘莫测、令人销魂。

(2)代表作品:《f小调钢琴协奏曲》、C小调练习曲《革命》等。

3:韦伯(1)名家介绍:韦伯(1786一1826)德国作曲家。

出生于一个戏剧之家,对德国民间音乐、风俗也有很深的体验。

这对他以后的音乐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韦伯十岁学钢琴,以后又学作曲,十二岁开始写作歌剧音乐。

1813年以后,他先后任布拉格剧院和德累斯顿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对这两个演出团的成名起了重要的作用。

(2)代表作品:韦伯的代表作是歌剧《自由射手》即《魔弹射手》。

肖邦简介_2

肖邦简介_2

精心整理肖邦简介肖邦简介全名:弗列德里克·肖邦国籍:波兰生卒年:1810—1849年地位:伟大的钢琴作曲家主要作品:肖邦一生创作了约200曲》、4首《夜曲》、等7会;9岁在慈善音乐会上演奏罗维支的钢琴协奏曲而使听众大为吃惊,被誉为钢琴演奏的天才;10岁创作了一首进行曲献给康斯坦丁大公;12岁跟随艾尔斯纳学习作曲。

由于身体赢弱,肖邦直到13岁才进学校读书,但是在此之前,他在家里却毫不费力地学会了各门课程。

1826年,16岁的肖邦进入了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这时他在钢琴演奏和作曲方面都已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毕业时他的平素不爱夸奖人的老师破例称他为“音乐的天才”。

1830年,由于国内政治局势动荡,肖邦听从他的老师和亲友的规劝,动身到国外旅行,争取在较为有利的条件下,用他的音乐为祖国服务,为祖国争得更大荣誉。

11月,他带上一坏祖国的泥土,和朋友一起到欧洲各地旅行演奏。

当时离11月29日爆发的波兰武装起义并不久。

这次起义最初是胜利的,但几个月后被血腥镇压了。

波兰人民重新陷入了沙皇日益加重的奴役之中。

10月,格。

邦她就是法国着名女作家乔治·桑。

乔治·桑比肖邦大6岁,她长得并不漂亮,身材矮小,体态微胖。

她有一个奇女子浪漫偏激,放荡不羁的一面;也有寻常女子朴素温清,富于牺牲的一面,只不过后者常被前者所掩盖。

他们两个就天性来说很难彼此理解,也很难相爱,但也不能说这里面没有真正的感情。

这两位艺术家中的任何一个都没有深刻地了解对方性格中的特点,即使如此,他们之间的关系也维持了10年。

1838年到1839年冬天,乔治·桑15岁的儿子健康不佳,肖166邦也在患病(这种病后来导致他过早辞世)。

乔治·桑希望他能恢复健康,于是,带着儿子和肖邦一起离开巴黎,去南方疗养。

从那以后,他们开始了长达10年的同居生活。

1847年,乔治·桑和肖邦之间发生了不和,很快导致了永久的破裂。

肖邦与他的波洛涅兹舞曲

肖邦与他的波洛涅兹舞曲

肖邦与他的波洛涅兹舞曲作者:郭红丽来源:《艺海》2011年第07期弗里德里克·肖邦(1810——1849)是波兰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

肖邦不仅是十九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音乐的典型代表,而且是后来欧洲各个民族乐派的先驱。

被世人誉为“钢琴诗人”。

肖邦把波兰民间音乐融进了自己的创作,使波兰民族特有的波兰舞曲(即“波洛涅兹”舞曲)屹立于世界音乐之林。

肖邦弘扬本民族音乐并使之汇入世界主流文化之中的做法,对各国民族乐派的创立和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波洛涅兹舞曲”舞曲作为肖邦作品中最富有民族性格的作品之一,其最初所包含的意义仅仅是人民期望通过欢快的舞蹈来忘却艰辛的生活,去憧憬美好的未来,肖邦把这一思想升华到了更高的层面。

肖邦生前一共出版了8首波兰舞曲(含《幻想波洛涅兹舞曲》),去世后又以OP.71出版了3首,加上去世后陆续发现的,总计有17首。

这些波洛涅兹舞曲包括:1.升C小调,OP.26.1,OP.26的两首作于1834—1835年2.降E小调,OP.26.2,又名《西伯利亚》和《革命》3. A大调,OP.40.1,OP.40的两首作于1838年4. C小调,OP.40.2,此首情绪上过于忧郁,但比《军队》更富情调。

5.升F小调,OP.44,作于1840—1841年,呈献给德·波渥公爵夫人。

6.降A大调,OP.53,这首作品的标题为《英雄》,被认为是肖邦作品中的顶峰。

7.降A大调,OP.61,幻想波兰舞曲,作于1845—1846年,呈献给维勒夫人。

8. D小调,OP.71.1,OP.71的3首属肖邦少年时代作品,,此首作于1825年(15岁)9.降B大调,OP.71.2,此曲作于1828年(18岁)10. F小调,OP.71.3,作于1828年(18岁)11. G小调,无编号,此曲为肖邦逝世后发现的遗作,约作于1817年,呈献给肖邦父亲的弟子史卡尔贝克伯爵公主。

这是肖邦7岁时创作的第一首钢琴曲。

【肖邦的简介资料】肖邦简介资料

【肖邦的简介资料】肖邦简介资料

【肖邦的简介资料】肖邦简介资料弗里德里克肖邦(FryderykFranciszekChopin,1810年3月1日-1849年10月17日),出生于波兰华沙,19世纪波兰著名作曲家、钢琴家。

1817年,开始创作;1818年,登台演出;1822年至1829年,在华沙国家音乐高等学校学习作曲和音乐理论;1829年起,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后因华沙起义失败而定居巴黎,从事教学和创作。

1849年,逝世于法国巴黎。

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也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巴赫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1810年3月1日,肖邦生于波兰首都华沙近郊热亚佐瓦沃拉,同年举家搬迁至华沙。

1816年,肖邦跟随著名的钢琴教师Wojciech先生学习钢琴。

1817年,肖邦创作出第一首作品B大调和g小调波兰舞曲。

1818年,Radziwi家庭宫殿中举行的慈善音乐会上,肖邦第一次登台,演奏了阿达尔伯特吉罗维(AdalbertGyrowetz)的作品,从此跻身波兰贵族的沙龙。

1822年,肖邦师从音乐教育家、作曲家约瑟夫艾尔斯内尔(JzefElsner),一年后公开演奏了德国作曲家费迪南德里斯(FerdinandRies)的作品。

1826年,中学毕业后,肖邦在华沙音乐学院继续跟随约瑟夫艾尔斯内尔学习钢琴演奏和作曲。

1829年后,肖邦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举行多场音乐会。

1830年,因波兰起义,肖邦离开故乡波兰移居到法国巴黎,开始以演奏、教学、作曲为生。

1837年,肖邦拒绝俄皇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和称号。

1848年,肖邦在巴黎举办他的最后一次音乐会,并受邀访问英格兰和苏格兰。

1849年10月17日,肖邦因肺结核于巴黎的家中去世。

2情感生活编辑肖邦1836年,经李斯特介绍,弗雷德里克肖邦与乔治桑相识。

2024年(上)幼儿《综合素质》真题及解析

2024年(上)幼儿《综合素质》真题及解析

2024年(上)幼儿《综合素质》真题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自由活动时,孩子们刚开始还能够小声地说话。

不一会儿,声音越来越大,有的嘻嘻哈哈,有的竟然大吼大叫师对此。

钱老师的做法恰当的是()。

A.终止孩子们的自由活动B.批评几个比较闹的孩子C.提醒孩子们要注意纪律D.提醒孩子们声音小一些【答案】D提醒孩子们声音小一些2.离园时,慧慧不愿意回家,提出想和高老师多玩一会,慧慧说:老师总是和牛牛玩,让我自己玩。

下列高老师的说法恰当的是()A.慧慧,老师是陪伴你少了些,明天老师来多陪你玩!B.慧慧,你要学会多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C.慧慧,今天先和妈妈回家,老师以后再陪你玩!D.慧慧,你自己玩得就很好,可牛牛他们不会玩!【答案】A慧慧,老师是陪伴你少了些,明天老师来多陪你玩。

3.贝贝比较内向,不太愿意与人交流,孙老师对小朋友们说:“早上来要向老师问好哦!第二天早上,每当小朋友进到教室,孙老师就鞠躬问好,小朋友礼貌地向老师问好,贝贝也贴在孙老师的耳边小声说“老师早上好!”孙老师的做法体现教育角色是()A.引导者B.学习者C.研究者D.合作者【答案】A引导者4.某幼儿园围绕“语言、健康、艺术、科学、社会”等板块组织教师探索主题式游戏幼儿主题游戏探究活动手册。

下列各项对于该做法判断不正确的是()。

A.凸显了资源开发的创造性B.遵循了幼儿发展的整体性C.实现了资源整合的协作性D.尊重了幼儿发展的差异性【答案】D尊重了幼儿发展的差异性5.公安机关侦察人员想就一起刑事案件到某校咨询未成年人强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他们应当()A.通知强强的监护人到场B.通知所在社区代表到场C.征得教育行政部门同意D.获得当地人民法院授权【答案】A通知强强的监护人到场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下列对国务院行使职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事业B.领导和管理民政、公安、司法行政等工作C.领导和管理对外事务,同外国缔结条约和协定D.领导和管理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和工作【答案】C7.某民办幼儿园聘用陈某担任教师,经查询得知其、缓期一年执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陈某故意犯罪获刑,不能从事教师职业B.陈某不能当带班老师,但可以做保育员C.陈某服刑期已满,可以从事教师职业D.陈某被判缓刑,民办幼儿园可以聘用【答案】A8.户外活动时,幼儿教师王某没有检查场地就带领小朋友们做游戏,亮亮在转身奔跑躲闪时突然摔倒,导致骨折,对亮亮所受伤害承担赔偿责任的是()A.亮亮的法定监护人B.幼儿园C.幼儿园和教师王某D.教师王某【答案】B幼儿园9.我国很多法院都没有少年法庭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有媒体采访时,也要求对未成年人的图像和照片进行技术处理,并用化名代替他们的真实姓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B.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保护C.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名誉权和荣誉权的保护D.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答案】D10.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下列不属于教师权利的是()。

2020年请问肖邦的事迹有些

2020年请问肖邦的事迹有些

请问肖邦的事迹有些肖邦的事迹著名的波兰音乐家费德利克弗朗梭肖邦不但是个杰出的钢琴家也是一个钢琴作曲家,为我们留下许多优美好听的曲子,因此被称为「钢琴诗人」。

肖邦也是一位近代浪漫派的抒情音乐家,他在音乐史中,是一位神秘、爱国而最富於诗意生命的钢琴家。

肖邦的生长背景一八一○年二月二十二日,他生於多难的波兰,及一个富有的中等家庭。

他的父亲是位具有波兰血统的法国人,是个法语教师,母亲却是一位正统的波兰人,他共有四个兄妹,而萧邦便是四个混血儿当中的第二者。

萧邦生在这种家庭背景,他故必要学习钢琴。

他自小就很内向,而且他和几位兄弟姐妹一样都身体不好。

年幼的肖邦〈0~12岁〉肖邦自幼就超爱钢琴,时常三更半夜独自爬起来弹钢琴。

在四岁时、父就教他弹琴、六岁正式随季夫尼老师学习。

肖邦年幼时,使双亲无比担忧,原因是这个小男孩一听钢琴声就会哇哇大哭,原来,萧邦是因为很喜欢而感动地哭了起来,不久大家就发现这个小男孩居然会自己爬上琴椅,用小手敲打键盘,发觉能弹出声音就手舞足蹈。

当姊姊弹琴时,他也吵著妈妈要弹琴。

於是,母亲就设法让四岁的萧邦和七岁的姊姊一块儿学琴,可是过不了多久,他就越过了姊姊了。

六岁时,父母亲终於明白他具有音乐异禀,於让他和宫廷钢琴季夫尼正式学习音乐。

八岁生日时,萧邦就举行公开演奏了,这是在慈善音乐会上弹奏罗维兹的钢琴协奏曲。

八岁在华沙的音乐会上演奏,使听众讶异不已,所以被誉为「莫扎特第二」。

从这时期开始,他时常即席作曲立刻演奏,他非常擅长这种「即兴演奏」。

肖邦十二岁起,随华沙音乐院院长艾斯纳学习和声与对位法,这位优秀的教授,很快就发现萧邦具有成为作曲家的优异创造能力,於是避免呆皮的教学法,尽量让他自由地发展。

少年时代〈13~25岁〉小故事〈一〉肖邦十六岁时,进入华沙音乐院就读。

次年萧邦到奥国首都举行演奏会,此次音乐会相当成功。

评论虽然指出肖邦的演奏缺乏充沛的音量,可是对他纤细的触键和灵巧的指法都相当欣赏。

对於他自己谱写的作品,也认为极具才华。

肖邦21首夜曲

肖邦21首夜曲

21首夜曲肖邦39年短短的生命,是由无数晶莹耀眼的钢琴珠玉小品所镶缀起来的。

他生在19世纪前半叶浪漫思想风起云涌的时代,他的作品充满了浪漫的色彩,音乐史一般都将他列入浪漫乐派之列。

人们只要一提到肖邦夜曲,就会很自然地使人想到爱尔兰人费尔德(John Field,1782-1837)。

因为费尔德才是夜曲的始创者,是费尔德率先将“夜曲”作为钢琴作品的一种创作方式。

他在1813年至1835间创作了18首供钢琴演奏用的夜曲,其特征是低音部以波动的伴奏音形,衬托出右手所弹奏甜美的主题旋律。

1814年,费尔德的三首夜曲在莱比锡出版,成为肖邦创作夜曲的源头。

虽然在史料记载上,肖邦在1833年之前并未亲遇费尔德,但早在1818年肖邦便开始在华沙演奏费尔德的作品。

而到达巴黎之后,肖邦更经常用费尔德的夜曲作为音乐会曲目或教授学生钢琴的教材。

肖邦本人在先天上是特别适合演奏夜曲的。

在性格上,他不媚低俗的优雅格调和高贵情操,使夜曲在甜美旋律中,能自然表现内在的深刻情感。

在体型上,肖邦体弱多病,并不适合演奏高响度的宏伟作品,但其细腻的情感和珠玉般的音乐变化,却成了夜曲的迷人气质。

然而,当他的Op.09的三首夜曲初次出版时,却遭到德国著名乐评家列尔斯塔的无情痛击,称肖邦的作品比之费尔德的夜曲有欠自然,加入了过多的“香料和胡椒”。

时至今日,我们除了在音乐史资料中见到费尔德的乐谱外,他的作品几乎极少在音乐会上出现,而肖邦夜曲的优美旋律却穿过近两个世纪的巨变时代,还在今天的夜空中闪耀,也许正是肖邦夜曲中的这些“香料和胡椒”才真正满足了现代人的胃口吧?!尽管有学者在介绍肖邦的夜曲时,会连《摇篮曲》(Berceuse)和《船歌》(Barcarolle)一并介绍。

但我们现在所称的21首夜曲却并不包含这两首乐曲。

这21首夜曲,创作时间分别在1827年至1846年间,也就是肖邦创作的黄金时代。

其中有三首是肖邦过世后才出版的。

如Op.19《e小调夜曲》,是肖邦的好友冯坦那(Julian Fontana)在家中发现,后经肖邦家人同意而出版。

肖邦简介

肖邦简介

肖邦的经典肖像画,欧仁〃德拉克罗瓦绘
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 (法语: Fré dé ric Franç ois Chopin, 1810 年 3 月 1 日-1849 年 10 月 17 日) ,原名弗里德里克•弗朗齐歇克•肖邦(波兰语: 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 有时拼作 Szopen),波兰作曲家和钢琴家,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 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 19 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 物。
早年
肖邦 1810 年出生在波兰中部小镇热拉佐瓦-沃拉(Żelazowa Wola,位于波兰首都华 沙附近)。他出生的时候,波兰由于被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瓜分,已不复为一个统一 主权国家 (参见瓜分波兰)。肖邦的母亲是波兰人,父亲 Nicolas Chopin (1771 年—1844 年)是波兰籍的法国人,原本居住在洛林的一座从父辈继承下来的葡萄园,1787 年移居 波兰并加入波兰籍,参加过 1792 年的俄波战争和 1794 年的科希丘什科起义(科希丘什 科,Kościuszko,1746 年—1817 年,波兰人民英雄),第二次瓜分波兰后在贵族家庭当 法语家庭教师,认识了一个雇主的亲戚也就是后来肖邦的母亲 Justyna Krzyżanowska, 他们在 1806 年结婚, 肖邦的父亲也得到了一份在中学教授法语的工作。 肖邦一家在 1810 年搬到了华沙。 肖邦在波兰被视为神童, 1816 年 6 岁的时候开始学习钢琴, 相继由他的姐姐和母亲 教授钢琴演奏。 肖邦是个音乐天才, 从小就展现出他惊人的音乐天赋, 7 岁时便能作曲, 他的第一首作品 B 大调和 G 小调波兰舞曲创作于 1817 年,体现出肖邦不同寻常的即兴 创作能力,他在华沙被誉为―第二个莫扎特‖。 第二年也就是 1818 年,8 岁的肖邦在一次慈善音乐会上演奏了阿达尔伯特•吉罗维 茨(Adalbert Gyrowetz)的作品,这是肖邦的第一次登台演奏,从此跻身波兰贵族的沙 龙。 1822 年起肖邦师从约瑟夫•艾尔斯内(Jó zef Elsner,1769 年—1854 年)学习音乐理 论和作曲, 一年后公开演奏了德国作曲家费迪南德•里斯 (Ferdinand Ries, 1784 年—1838

2023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湖北省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评论,完成下面小题。

人生有困境,阅读是良方王开东①人有三种困境。

一是人生来只能做自己,而且与他人注定无法彻底沟通,这意味着孤独;二是人生来就有欲望,人实现欲望的能力,永远赶不上他欲望的能力,这意味着焦虑;三是人生来不想死,可人生来就是在走向死亡,这意味着恐惧。

②为了解决这三大困境,人们或主动或被动地选择了阅读。

通过阅读,与圣贤促膝对话,我们解决了孤独;通过阅读,我们有了大量的沉淀,稀释了无端的欲望;通过阅读,我们的心灵不断丰富,精神不断走向高迈,逐渐摆脱了死亡的恐惧。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阅读是灵魂的壮游,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③模仿莫言,我也讲几个故事。

④第一个故事,关于中国著名作家肖复兴。

七八岁的时候,肖复兴偶然读到了《少年文艺》中的一篇小说:小镇上两个穷孩子为了看马戏,帮马戏团搬东西换入场券,结果马戏开演时,却因劳累睡着了……⑤小说的名字叫《马戏团来到了镇上》,这个故事多么简单,但两个孩子渴望看马戏最终没有看成,却格外让肖复兴感到异样。

一种莫名的惆怅,一种夹杂在美好与痛楚之间忧郁的感受,随着和肖复兴差不多大的两个孩子的睡着而弥漫开来,竟然弥漫到肖复兴的整个生命里去。

⑥肖复兴从此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希望搞清楚那个让自己惆怅和忧郁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他省吃俭用,找到了好多《少年文艺》,去找那个《马戏团来到了镇上》作家的文章读,找不到就读别的文章。

慢慢地,他的阅读范围不断扩大,视野不断开阔,由阅读而写作,终于成为一个大作家,现在是北京作协副主席。

⑦为人生的困惑而读,阅读改变人生,肖复兴即是一例。

⑧第二个故事,关于清朝中兴之臣曾国藩。

据说,曾国藩小时候很笨,没有天赋,脑袋瓜不灵,常常被人嘲弄。

有天晚上,曾国藩又用功了,一篇300多字的《岳阳楼记》,他念了20多遍,还是结结巴巴,背不下来。

钢琴诗人:肖邦-第十一章

钢琴诗人:肖邦-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波兰舞曲波兰舞曲起源于波兰乡村,渐渐流传至舞厅后才广为人知。

一般被认为是一种傲慢、威严、列队行进的交际舞。

在1830年波兰正在抵抗俄国的侵略时在民间相当盛行,使得当时到波兰的肖邦因此而熟悉波兰舞曲形式,并将曲式复杂化注入更多的感情,将通俗的曲子提升至艺术的境界。

肖邦最着名的波兰舞曲包括:A大调“军队”OP.40,升F小调OP.44,以及降A调“英雄”OP.53。

波兰舞曲先是作为仪式用,后来成了政治性的舞会之用。

最初的波兰舞曲是依歌词而作曲,然后逐渐地成为民俗风格的表现,不但表现国民的政治情感及关心,更表示出国民的气质、爱国心及任侠的精神。

不过舞会用的波兰舞曲隆盛时代,早在肖邦以前已经结束了,音乐方面则化为更繁荣的类型。

肖邦幼年时代及1826年的少年期作品,都雀跃着活泼的童心。

到了1827年的OP.71中的三首已经有了深深的诗情,而OP.26的两首波兰舞曲则更加显着。

其中OP.22为肖邦赴巴黎之前在维也纳作的,内容方面有意表示出钢琴高手的风格倾向。

OP.40的两首是很优秀的作品,OP.44及53为真正的杰作。

“幻想波兰舞曲”为1846年的作品,在这里肖邦的创作达到了一生最成熟的境界。

从这时代起,他的健康与精神已直接面对残破局面,次年他与乔治桑离别,因此也放下了创作的笔。

虽然如此,此曲并不欠缺灵感,相反的,肖邦的创作力却更加深刻,把心中的痛苦化作了最美的音乐。

使波兰舞曲赋予新的感情让它光辉起来的是韦伯,后来由肖邦追从继承。

但是当韦伯忘却了波兰舞曲勇壮爱国心之际,肖邦把波兰舞曲过去的光荣及当前的悲哀与愤怒以及对未来的忧郁预感都成功地表现了出来。

波兰舞曲独特的节奏展示着壮大的三拍子节奏,其特征特别强调一小节中的第二拍,经常把它弹成切分音,在第一拍的后办拍加上重音。

华丽大波兰舞曲于1831年在维也纳完成,而比这首更早的“流畅的行板”则在此曲出版之时成为序奏,此二首曲子与作品22原本皆附有管弦乐伴奏,后来改以独奏方式演出。

2021年六年级语文上册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案苏教版

2021年六年级语文上册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案苏教版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教材分析《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讲述了波兰音乐家肖邦深怀思乡之情、亡国之恨、忘我工作,最终客死异国异乡的故事,展示了艺术家特有的爱国方式。

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2.学会生字,理解词语3.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

4.抓住“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一情感主线,感受肖邦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重点1.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

2.抓住“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一情感主线,感受肖邦的爱国情怀。

四、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从多方面突出表现主题的表达方式,体会总分结构的语段、篇章中结句的作用。

五、教具准备电脑课件、课前搜集有关资料图片。

六、课时数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理解生字词。

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词语2.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

教学重点理清课文脉络,体会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

教具的准备电脑课件,课前预习生字词。

教学进程一、谈话导入1.今天,咱们一路穿越历史的长河,去感受一名伟大音乐家的灼热情怀,去聆听最壮美的旋律。

你了解哪些音乐家?(聂耳、冼星海等)今天,咱们学习一篇写一名外国音乐家故事的课文。

(板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从这课题你看出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2.课题,自由谈谈感受,提问。

("我"不在祖国,但十分思念、酷爱祖国,不然怎么要将心脏带回祖国呢?"我"是谁?怎么会离开祖国的?为何要离开?在什么情况下说这话的?)二、自读课文1.画诞生字,边认字边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划出不睬解的字词,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提出不睬解的问题。

三、读后交流可能提出的问题:1.为何埃斯内尔会以泥土作为礼物送给肖邦?2.面对盛在金杯里的泥土,肖邦为何会流下激动的泪水?3.肖邦那么爱祖国,可他为何不留下来抵挡?……检查词语:指名读生字,找诞生字所在的词和新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肖邦年(上)为纪念肖邦诞辰200周年,波兰将今年定为“肖邦年”Chopin's Year 在一年时间内,全球几十个国家将举办2000余场音乐会、电影、展览等活动,纪念这位波兰音乐家。

除去肖邦的祖国波兰以外,中国举行的肖邦纪念活动可能是最多、最隆重的国家之一。

音乐: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第3乐章(庄严的快板) SDA 肖邦年纪念2010.6 手动翻页更多精彩幻灯片请访问肖邦的全名Frédéric Franccedilois Chopin,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1810.3.1 –1849.10.17)肖邦的名言:“生于华沙,灵魂属于波兰,才华属于世界。

”肖邦唯一的照片,由法国著名的摄影师Bisson 摄于肖邦去世的1849年肖邦于1810年2月22日(教堂记录) (肖邦本人说是3月1日)出生在距华沙50多公里的小镇热拉佐瓦沃拉(Zelazowa Wola) 。

他出生在这个长满丁香和各种开花的植物的庄园里。

这是他的故居纪念馆(二战后重新修建)妹妹Izabela Chopin (1811-1881)姐姐Ludwika Chopin(1807-1855)母亲Justyna Chopin(1782-1861)父亲Mikołaj Chopin(1771-1844)肖邦的父亲是法国人,当时在热拉佐瓦·沃拉的贵族斯卡莱克伯爵家当家庭教师。

肖邦的母亲是斯卡莱克家族的表亲,她钢琴弹得很好,还擅长唱波兰民歌。

肖邦有三个姐妹,姐姐露德维佳音乐天赋很高,是肖邦学习钢琴的启蒙老师。

他的童年和青少年在华沙度过。

七岁写了《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他的成名作,二首钢琴协奏曲都是在1829,1830年作的,不满二十岁的他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这是他青年时代的画像。

1829年的肖邦, 波兰画家Ambroży Mieroszewski(1802–1884)画肖邦的一生可分为二个时期,即:(1)华沙时期(1830年前);(2)巴黎时期(1831 —1849)。

1830年10月,他怀着抑郁的心情离开祖国,他先去维也纳,后去巴黎,这之后便长期生活在国外,再也没回过波兰。

他的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他思念祖国,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

肖邦的音乐具有浓厚的波兰民族风格。

他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态度非常严肃,反对猎奇,同时又不被它所束缚,总是努力体会它的特质加以重新创造。

法国画家Eugène Delacroix (1798-1863)画,此画现收藏于巴黎罗浮宫。

1838年的肖邦肖邦在巴黎(油画)1831年肖邦在巴黎定居后,从事钢琴教学和创作活动并举行各种形式的音乐会演出。

他的创作涉及到钢琴音乐的各种体裁,从练习曲、前奏曲、马祖卡舞曲、波兰舞曲(Polonaises)、夜曲、圆舞曲、即兴曲,直到结构更为复杂的叙事曲、谐谑曲、奏鸣曲,都获得了丰硕的艺术成果。

在巴黎肖邦结识了西欧文艺界许多重要人物,其中包括波兰流亡诗人密茨凯维奇,德国诗人海涅,音乐家门德尔松,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音乐家柏辽兹,意大利音乐家贝利尼,匈牙利音乐家李斯特等人,这些交往对肖邦精神生活和创作的影响是不能低估的。

中年肖邦的画像1847的肖邦1837年肖邦开始与法国女作家乔治·桑交往,这对肖邦的思想、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他们从1838年同居到1846年关系破裂,前后共生活了8年。

1838至1839年冬与乔冶·桑同居在玛略尔卡岛上,但恶劣的气候及筒陋的生活条件影响了他的健康,此后他的结核病不断恶化。

1840至1847年仍和乔治·桑共同生活在巴黎和她在诺安的别墅中。

比他大六岁的乔治·桑悉心照料他,有助于焕发他的才华。

许多最优秀的作品,其中包括《二十四首前奏曲》、《降b 小调奏鸣曲》和《b 小调奏鸣曲》、《f 小调幻想曲》,都是在他们结合的时期写成的。

乔治·桑(1804~1876)法国女小说家。

是巴尔扎克时代最具风情、最另类的小说家。

乔治·桑的爱情生活丰富多彩,她的身边总是围绕着一批追求者。

她与大文学家缪塞的艳事、与音乐大师肖邦近十年的同居生活,成为法兰西19世纪的美谈之一,并留下了一篇篇揭示她内心深处情感世界奥秘的情书佳作。

肖邦曾为乔治·桑作曲:降D大调第6号圆舞曲《小狗》Op. 64-1,小狗圆舞曲是描述乔治桑的小狗追逐自己的尾巴的一首曲子,因为曲子很短,因此也被称为《小圆舞曲》(Minute) 。

这是1838和1839年肖邦和乔治桑在西班牙马略卡岛上的小镇法德摩萨(Valldemossa) 居住的房子,现是纪念馆1847年的肖邦这是最后的一幅画像Rudolph Lehmann画, 1847肖邦墓前终年都有鲜花1849年10月17日,肖邦39岁,因患肺结核,在他的巴黎寓所中逝世,安葬在巴黎著名的彼尔·拉什兹墓地。

临终前,他嘱托亲人将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波兰安葬。

他姐姐把他的心脏送回祖国,安放在华沙的圣十字教堂。

教堂的墙柱里埋着肖邦的心脏华沙老城有一座白色的巴洛克式风格的双塔教堂,叫做圣十字教堂(Holy Cross Church),在圣十字教堂的墙柱里长眠着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弗雷德里克.肖邦的心脏。

圣十字教堂位于国家科学院对面,是华沙最有名的一间教堂,因为里面藏有波兰最伟大钢琴家萧邦的心脏。

这间教堂曾经是萧邦居住过的地方,心脏目前保存在教堂左边第二根廊柱中,廊柱上面雕有萧邦生平作为装饰。

肖邦逝世时的石膏面模,手模。

肖邦的石膏手模是由波兰艺术家取自病榻上的肖邦。

用肖邦那非凡的手做出来的手模无比优美,它呈一种自然舒展的状态,向每一位观看它的人传递着浓郁的艺术气息。

波兰政府将它作为最珍贵的礼物送给那些在国际钢琴大赛中获得最高奖的选手。

1960年3月我国女钢琴家顾圣婴曾得到过她一生中最为珍贵的一件礼物——肖邦的石膏手模。

肖邦是十九世纪欧洲乐坛上的一颗明星。

他那些诗意浓郁、充满着震憾人心的抒情性和戏剧性力量的不朽作品,代表着“黄金时代”的浪漫主义音乐。

同时,他的创作又具有强烈的波兰民族气质和情感内容,在欧洲音乐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他一方面以欧洲浪漫主义音乐家的杰出代表著称,另一方面以欧洲十九世纪民族乐派的奠基人载入史册。

肖邦之所以伟大,也正因为他把浪漫主义的时代风格和爱国主义的精神内容紧密地融合在音乐作品中。

肖邦的音乐成就,用罗伯特.舒曼那句名言来说就是:“先生们,脱帽致敬吧,这是个天才。

”•钢琴协奏曲(Piano Concertos) 2首•钢琴奏鸣曲(Sonatas) 3首•夜曲(Nocturnes) 21首•前奏曲(Preludes) Op.28 24首•叙事曲(Ballade) 4首•谐谑曲(Scherzo) 4首•练习曲(Etudes) 27首•圆舞曲(Waltzes) 21首•波兰舞曲(Polonaises) 16首•马祖卡舞曲(Mazurkas) 51首•还有:F 小调幻想曲Op.49,幻想即兴曲升c 小调Fantaisie-ImpromptuOp.66 ,船歌升F 大调BarcarolleOp.60 ,幻想曲,埃科塞兹舞曲3首,波莱罗舞曲、摇篮曲、回旋曲、变奏曲等钢琴作品。

肖邦的作品,除十七首波兰歌曲、钢琴三重奏和G 小调大提琴奏鸣曲外,全是钢琴曲, 它们是:手稿肖邦故居纪念馆肖邦故居现代国画陈毅访肖邦故居所作诗词华沙访肖邦故居1954年10月24日肖邦生地园林好,万紫千红锦作团。

曲径通幽多异趣,小桥流水似江南。

几度鸣琴弹奏罢,肖邦精魄扣心弦。

地方音曲多寄托,大师才调信无前。

祖国沦亡人共恨,异乡埋骨最堪怜。

巴黎公社君宣力,革命同仇是大贤。

世变翻新如意料,而今建设新波兰。

自由独立慎把握,能慰诗魂在九泉。

关山月1956画“长颈鹿”钢琴小音乐厅故居中的肖邦墓碑每到周日,这里都要举行音乐会,由世界各地著名的钢琴家弹奏肖邦作品。

故居外的庭院风景如画,种植着由波兰各地捐献的名贵花草树木,院内竖立着肖邦的雕像。

溪水潺潺,琴声飘飘,这里悠美的环境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休闲、散步。

肖邦故居全年开放平均每年20余万人来参观在肖邦头像旁留影纪念肖邦的雕塑和铜像很多,分布在世界各地。

在华沙瓦津基公园中的肖邦全身青铜雕像被认为最优美的雕像“树下的肖邦”雕像波兰首都华沙的瓦津基公园,因公园内有波兰著名钢琴家的青铜雕像,因此被许多中国人称为“肖邦公园”。

夏天的每个周日这里都举行免费露天音乐会。

浮雕卢森堡公园中的肖邦铜像1838和1839年间的冬天,肖邦和他的情人、法国作家乔治桑及她的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一起来到了西班牙卡尔特会修道院之后,他们就迁移到法德摩萨(Valldemossa)。

肖邦和乔治桑在这个小小山中乡村的卡尔特会修道院觅得了新居,现在也成为肖邦的纪念馆。

博雷利•尼科劳创作的肖邦的头像,在西班牙马略卡岛上的小镇法德摩萨(Valldemossa)西班牙马略卡岛(Mallorca)上的小镇法德摩萨(Valldemossa),肖邦的纪念馆中有当年肖邦用的钢琴。

2007年3月3日在上海中山公园落成的肖邦纪念像可能是在中国唯一的肖邦纪念铜像,高度7米、重约2.5吨。

它是迄今世界上最高的肖邦铜像肖邦生前使用过的钢琴这架钢琴是即将在巴黎举行的肖邦纪念展的展品之一。

新的肖邦博物馆将在华沙重新开张国际肖邦钢琴比赛第一名获奖名单及我国获奖者第一届1927年Lev Oborin 列夫·奥博林(苏联)第二届1932年Alexandre Uninsky 亚列山大·乌宁斯基(苏联)第三届1937年Jakov Zak 雅科夫·扎克(苏联)第四届1949年(并列)Bella Davidovic贝拉·达维多维奇(苏联)Czerny-Stefańska 切尔尼·斯坦凡斯卡(波兰)第五届1955年Adam Harasiewicz 亚当·哈拉谢维支(波兰)第三名傅聪(中国) (傅聪还获得“最佳马组卡演奏奖”)第六届1960年Maurizio Pollini 莫里齐奥·波里尼(意大利)第四名李名强(中国)第七届1965年Martha Argerich 玛尔塔·阿格里奇(阿根廷)第八届1970年Garrick Ohlsson 加里克·奥尔逊(美国)第九届1975年Krystian Zimerman 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波兰)第十届1980年Dang Thai Son 邓泰山(越南)第十一届1985年Stanislav Bunin 斯坦尼斯拉夫·布宁(苏联)第十二届1990年空缺第二名Kevin Kenner 科文. 肯乃尔(美国)第十三届1995年空缺第二名Philippe Giusiano 菲力浦·久西亚诺(法国)第十四届2000年李云迪(中国) 第四名陈萨(中国)(”最佳波罗乃兹演奏奖”由中国的李云迪和陈萨并列获得)第十五届2005年Rafal Blechacz 拉法尔·布莱哈支(波兰)第六名李嘉齡(Colleen Lee/Ka Ling) 中国香港2010年10月份将举办第16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现已确认有30多名中国钢琴家参赛,中国将是参赛人数最多的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