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考试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喝茶》在体现“闲适”情趣的同时又流露出一种内心的酸涩与伤感,既 优游闲适,又落寞惆怅。
作文素材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生活的任何内容都离不开语文。语 文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它有优美的线条和斑斓的色彩,既道出了语文的 复杂性,也说明了语文的重要性。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天生重 要。”可见语文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学习语文,需要有学习兴趣, 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希望我们大家都能树立正确的学习 目标,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从现在开始,长期坚持,以日积月累之 功,收水到渠成之效。
语文期末考试复习
一、填空题(1’*10=10)
二、选择题(3’*6 =18)
三、简答题(5’*3 =15)
四、古文、现代文(共17分)
五、作文(40分)
《少年中国说》P3
●考点一:梁启超生于1873年,本文作于1900年(光绪26年),梁启超27岁.
●考点二:P5 【阅读提示】(注:粗记)
《春江花月夜》P23
《世说新语(二则)》P70
●考点一:《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403-444)撰写的一部笔记小 说(志人小说) ●考点二:弄清魏晋和建安的时间概念,魏晋包涵了建安,建安是魏晋其 中一段时期。(建安风骨+正始之音+竹林七贤=魏晋) ●考点三:刘伶病酒 病: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嗜,过分喜欢。 ●考点四:最早的志怪小说是《搜神记》 《十八岁出门远行》P110 ●考点一: 小说类别
10.内:通“纳”结交。 要:通“邀”追求,所求。
《登楼赋》
①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②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 ③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④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 ●销忧:解除忧虑。聊:姑且 暇:通“假”借。 纷浊 :纷扰污秽,比喻乱世。 华实蔽野:(放眼望去,)花和果实覆盖着原野.华,同”花” 路逶迤(weiyi)而修迥:道路曲折漫长。修,长。迥,远。怀土:思 恋故土。 穷达:指困 窘失意和富贵得志。 异心:指改变思乡之情 纪:古以十二年为一 纪。 惟日月之逾迈兮:日月如梭,时光飞逝。惟:想 假高衢(q)而骋力:自己可以施展才能和抱负。假,凭借。高衢: 大道。 白日忽其将匿(ni): 太阳将要沉没。匿,隐藏 原野阒(q)其无人:原野静寂无人。阒 ,静寂。 意忉怛(dāod)而憯(cǎn)恻:指心情悲痛,无限伤感。这两句为 互文。憯,同惨。 ●王粲与鲁国孔融、北海徐干、广陵陈琳、陈留阮瑀、汝南应玚、 东平刘桢合称“建安七子” ●全篇抒情意味很浓,“忧”字贯穿全篇,风格沉郁悲凉,语言流畅 自然,是建安时代抒情小赋的代表性作品。 周作人的作品风格是“冲淡平和”。言志派散文追求“闲适”情趣,
这学期我提前修了大学语文这门课,总体感觉还不错。如果说高 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许多东西是你平时为了应试而不得不去学,那么 到了大学,学习语文不再有应试的压力了。暂时放下平日课业的繁重, 我完全是抱着一种享受的态度来的,在这里,你可以用自己的思维去想 问题,没有人再来评论你的对错,因为那些呆板的标准是为了应试而制 定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充分发挥你的思维吧,在大学语文的 课堂。 学习所得中,感触最大的是诗歌。诗歌的特点是最富有抒情 性。如白居易的《长恨歌》表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悲情故事,在唐玄宗 思念杨这种适于抒情的地方,用了“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 眠。迟迟暮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来表述。设个的艺术手法之 一是象征。戴望舒的《雨巷》在低沉而优美的调子里,借助古典诗词的 意境“丁香空结雨中愁”幻化出一个丁香姑娘,作者希望逢着一个结着愁 怨的东西,她是愁怨的化身,是哀愁,是一个象征意象。学习诗歌也要 领略意境的重要性。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作者紧扣“春江花月 夜”的题目挥毫泼墨,以月为中心来统摄广阔的自然景物,使得所描绘 景物在时空上无限扩展“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 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畔无人初见远,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 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春夜的温馨宁静,春江的浩瀚,春花 的光鲜艳丽,全都在明月的笼罩下透漏出飘渺朦胧的韵味。在这样美妙 的环境中,诗人感到身心都融入了宇宙自然,体验着永恒和无限。
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
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
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
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
树。
●考点二:①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考点一:背诵全文
春江潮水
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பைடு நூலகம்沙看不
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
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
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5.“子曰:爱人。’问知。” 知:通“智” 6.“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错:通“措”放置,安放。 枉:弯曲,比 喻不正直,不正派。 7.“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邦:诸侯辖地。 家:卿大夫辖地。 8.“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 悌忠信”省:节省减少。 薄:使....薄,减轻。 深耕易耨:农民致力于农 业生产。 易:整治,修理。 9.“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 而然也。”
感觉自己还存在着问题: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偏弱。高中时为 了应试,老师大篇幅的来讲古代诗歌,使得自己看到诗歌就会定向的往 古代人的思想去想。什么被贬,思亲,爱国之类的。针对这个问题,我 认为:我可以多读一些现代诗歌当作消遣。读得多了,对作者的主旨, 情感,思想等方面把握的也会准一些。
总之,学习大学语文是非常有必要的。于知识层面,我可以继 续拓展知识视野,进一步开掘认知潜力,养成网络装的思维品性。于精 神层面,我们可以题为人类精神,心理及人格,促使我们不断提升精神 境界。
“仁”是孔子礼治政治主张的理论基石。孔子提倡“仁”,宣扬“仁者爱 人”“克己复礼”等,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等良好道德观念和 道德行为的培养,把个人情操修养提升到仁爱天下的高度。 ●考点二: 区别: 《论语》 《孟子》 核心: 1.仁 2.仁政 作用: 1.个人道德修养 2.治国安邦 ●考点三: 1.“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九”通“纠”虚数,表示次数 多。“兵车”:借指武力 2.“微管仲,吾其被发左*矣” “被”通“披”,*:衣襟。 3.“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事:止,仅仅。病诸:以之为 病,在这方面做得不够。
【赏析】“待”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一轮孤月徘徊中天,象是等 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送”为目送,月光下,只有大江 急流,奔腾远去。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遂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深远 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 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②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 思明月楼?【赏析】运用象征和借代的修辞手法,将“白云”、“扁舟 子”象征行人,“青枫浦”借代离别场所,“明月楼”跟居人有关。“白云”四 句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 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为地名, 但“枫”“浦”在诗中又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谁家”“何处”二句互文 见义,正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种 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传统小说 先锋小说 特点
环境、人物、故事情节 语言的陌生化、强烈的象征和暗示意味 区别:
①侧重于“是什么”; ②注重“再现”; ③语言、人物、动作的描写; ④主题思想确定、明晰。 ①侧重于“形式”;②重在表现主观内心世界;淡化情节,而注重情绪 和人物内心的体验;③侧重象征和暗示、夸张来表现和刻画人物内 心;④主题思想模糊、多义(歧义) ●考点一:《论语》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共20篇,是孔子 的后学记述孔子及孔子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研究孔子学说及儒家思想 的一部主要著作。《论语》的内容涉及哲学、政治、教育、伦理、文化 等各个方面,文字简练,内涵深刻,对中国后代思想、政治、文化、学 术等各个方便都有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