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_18.3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师〗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功率叫额定功率,如果小灯泡不是在额定电压下,它的电功率叫什么功率,你想要测量的是什么功率?
(一)【测量要求】(3min)
小灯泡的实际电压有很多,对应的实际功率也有很多,为了全面地看清小灯泡的电功率变化情况,我们需要测量多种情况下的实际功率大小。
测哪些功率有代表性呢?师生
讨论
为测
量什
么做
好铺
垫
分别测量以下三种情况下的实际功率即可:
(1)使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发光,测出其功率,观察小灯泡亮度。
(2)使小灯泡两端电压是额定电压的1.2倍,测出其功率,并观察小灯泡亮度。
(3)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测出其功率,并观察小灯
泡亮度。
(二)【设计实验】(6min)
1.要使小灯泡发光,该如何连接?
2.要测量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该如何设计电路图?
3.要使小灯泡两端达到额定电压,电源电压应该是多大,需要几节干电池串联?
4.要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该在电路中连入一个什么器材?
5.怎样知道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发光,和不在额定电压下发光?看谁?通过谁来调节?
(三)【进行实验】(25min)
强调几个问题:
1.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应始终处于断开状态;师生
讨论、
学生
回答
师生
交流,
达成
共识
学生
实验,
教师
巡回
辅导
明确
实验
的目
的
提供、
启发
设计
的思
路
这些
问题
既可
以提
前通
过讨
论解
决,也
2.根据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值,估计电路中电流、电压的最大值,选择合适的量程,并注意正负接线柱的连接及滑动变阻器正确接法。
3.合上开关前,应检查滑动变阻器滑片是否在最大值的位置上,若不是,要弄清楚什么位置是最大位置并调整。
4.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过程中,要首先明白向什么方向可以使变阻器阻值变大或变小,怎么调能使小灯泡两端电压变大或变小。
(四)【分析论证】(3min)
1.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2.小灯泡发光的功率分别是多大?
3.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五)【评估】(3min)
1.你的实验数据和现象是否相符?如果不相符,在什么环节出现了问题?
2.你通过实验,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六)【交流】(2min)
书写实验报告的格式:
【实验报告】
[题目]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目的]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
[实验原理]根据公式P=UI,测出灯两端电压和通过灯泡电流,计算出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电路]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设计如下电路。学生
回答
师生
讨论
学生
讨论
可以
在实
验过
程中,
当学
生遇
到困
难时
给出
发挥
学生
的主
体作
用
书写
实验
报告
的格
式可
以结
合本
实验
给出,
但告
诉学
生主
要的
框架
即可,
不能
太详
细
[实验器材]:小灯泡(2.5V 0.3A)、电压表(0~0.6A和0~3A)、电流表(0~3V和0~15V)、干电池(三节)、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等。
[实验步骤]
1.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2.合上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观察小灯泡发光情况,记录电流表、电压表示数;
3.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值的1.2倍,观察灯泡发光情况,记录电流表、电压表示数;
4.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观察并做记录;
5.断开开关,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数据记录]
次数要求亮度电流电压电功率
1 U=U额
2 U>U额
3 U
学情分析
我授课的班级是八年级2班学生,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好,好奇心强,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遇到问题喜欢寻求理论解释。通过前段时间的物理学习,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协作学习的能力。对物理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
知识方面,通过将近一学期电学知识的学习,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电学知识,上一章学生学习了”伏安法测电阻”的相关知识,对本节的实验探究有了一定的了解。加之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用伏安法测量用电器电功率的方法,对公式P=UI有了初步认识,为本节课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基础。
但对于学生来说,尽管有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对科学探究的过程有过一定的体验和感悟,但是要完成这节课的实验探究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适时的点拨和引导。
他们的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基本思维方式,喜欢动手动脑,对直观内容比较感兴趣。但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化的思维过程。因为本节课主要是从现象入手,而得出比较简单的结论。所以在细致设计探究与活动过程之后,学生的学习是不存在问题的。
效果分析
1.在探究前理顺了实验原理、计算电功率的公式、实验器材、电路图、滑动变阻器的作用、连接电路图时应注意的事项、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的选择、表格的设计后,为学生探究实验清理了障碍。2.实验结束后对三次测量结果通过计算得到的三个小灯泡的实际功
率值,能否将这三次的实际功率值计算出平均数,得到小灯泡的平均电功率?在用伏安法测电阻时能否计算出平均电阻值进行比较,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电功率的意义。
3.通过对比实际电压和额定电压、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关系,能
更好的使学生区分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有的小组在做实验时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去做;个别小组的导线损坏严重,浪费较多时间,以至没有得出实验数据和实验没有完成。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管理。
教材分析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是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八章第三节的内容,是电学部分的一个重要的学生实验,它是在上一章学生“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延伸。本节课的重点是“测量小电灯的功率”和实验探究活动。实验中要求学生自行判断待测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