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研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合格 种属一致 品系相同 年龄、窝 别、体重差别不大 性别要求雌雄各半
以人为对象

基本要求:
乐意配合试验 能遵从试验要求 能对拟施加的处理因素所感知的反应情况 如实表达 估计施加处理因素后不会引起副作用 特殊要求:①诊断必须明确 ②不伴随妨 碍试验的其他疾病③病情不是特别严重或有 严重并发症

实验设计的意义:
保证研究结果的科学性、经济性和可重复 性 是实验过程中的依据 是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是获得预期结果的保证


实验研究的特点
研究者能人为设置处理因素 研究对象接受何种处理因素或水平是随机 分配的

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处理因素 受试对象 实验效应


实验效应



选用客观性较强的指标:主观指标 和客观指标 选用精确性较强的指标:准确度和 精密度 选用灵敏度较高的指标 选用特异性较高的指标
几种常见随机化分组设计
㈠ 完全随机设计 ㈡ 配对设计
㈢ 随机区组设计 ㈣ 交叉设计 ㈤ 盲法设计
㈠ 完 全 随 机 设 计 (completely random design)
准或正常值作对照。
例①某种新的方法能否代替传统方法的研究;
②某病患者与正常人的某生理、生化指标是否相 同。
——实验室应用较多
㈣ 自身对照:实验在同一受试对象上进行
特点:
简单易行,使用广泛。但若试验前后某些 环境或自身因素发生改变,并且会影响试验结 果,就难以说明问题。
㈤ 相互对照 :几个实验组互相对照
随机的原则
随机化原则:随机≠“随便”, 随机化的作 用是使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提高实验 结果的可比性。 随机抽样、随机分组 目的是使各组非实验因素的条件均衡一致, 以消除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重复的原则
某医师应用一种新的手术方法治疗了4例肝癌患 者,病人全部痊愈,该医师由此报道新的手术 方法痊愈率为100%,以前的手术方法痊愈率为 80%,故得出新的手术方法优于以前的手术方 法。
原作者在进行实验分组时具有很大的随意性,13 例患儿既接受了方案Ⅰ的治疗,又接受了两个疗 程的方案Ⅱ的治疗,没有考虑经过两个不同方案 治疗对观察指标可能带来的影响,且13例患儿两 个疗程方案Ⅱ所测得的26个数据被错误地看成取 自26个独立的个体,又与其它只参加第Ⅱ方案治 疗的4个个体的数据组成一组进行计算。第Ⅰ方案 的患儿的数据来自第1疗程,而第Ⅱ方案的患儿数 据大部分来自第2疗程和第3疗程,可比性较差。 重复测自13个患儿的26个实验数据被看百度文库测自26 个患儿的独立数据,显然不妥。
医学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


对照的原则 均衡的原则 随机的原则 重复的原则
对照的原则

对照的意义:
鉴别处理因素与非处理因素的差异 消除和减少实验误差


要求:
各组间除处理因素不同外,其他因素尽可 能相同,以减少非处理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样本例数尽可能相等或 相近

处理组: 处理因素 +
㈡实验对照(experimental control):施加
基础实验条件(非处理因素)。
含赖氨酸面包+非处理因素→赖氨酸效应 + 面包效应+非处理因素效应 面包+非处理因素→ 非处理因素→ 面包效应+非处理因素效应 +非处理因素效应
赖氨酸
赖氨酸效应
㈢ 标准对照(standard control):以现有的标
例如:比较几种药物治疗同一疾病的疗效
㈥ 历史 对照 : 以过去的研究结果作对照。 与本人或他人过去的研究结果作比较
均衡的原则
除了要对比的因素不同以外,其它因素 要尽可能的保持一致。
某研究者欲评价佳加学生钙治疗儿童轻度缺钙的疗 效,在实验幼儿园抽取80名确诊为轻度缺钙的儿童, 服用佳加学生钙为试验组。在该地机关幼儿园抽取 80名确诊为轻度缺钙的儿童,未服用佳加学生钙为 对照组,观察指标是头发中钙的含量。结果试验组 实验幼儿园的儿童发钙均值明显上升,机关幼儿园 的观察对象发钙略有提高,但比试验组低,故认为 佳加学生钙有补钙作用,能有效治疗儿童缺钙。
㈢随机区组设计(randomized block design)
是配对设计的扩展(处理数大于2),又称配伍组设 计。先按影响实验结果的非处理因素相同或相近的原 则将受试对象配成区组,再分别将各区组内的受试对 象随机分配到各处理组或对照组。区组受试对象取决 于处理组数,区组数取决于各处理组的实验对象数。 优点:处理组间均衡性好,实验误差小,实验效率高。 缺点:区组内实验对象数与处理数相同,实验结果中 若有缺失值,统计分析比较复杂。 统计分析方法:方差分析
≤补骨1号对大鼠类固醇性骨质疏松的作 用≥ 24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一组:正
常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胃),二组:激素组(氢 化考的松灌胃),三组:补骨1号合用激素组(氢化 可的松灌胃的同时加用补骨1号)。实验一段时间后, 测定骨小梁面积等定量指标,认为补骨1号有防治类 固醇性骨质疏松的作用。

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
三要素:1.处理因素;2.受试对象;3.实验效应
其他因素 其他效应
处理因素
降压药
受试对象
高血压病人
实验效应
血压值
处理因素


又称被试因素、研究因素,是指为 观察其处理效应而施加于受试对象 身上的因素 注意问题:
把握实验研究中的主要因素 区分处理因素与非处理因素 处理因素应当标准化
≤大剂量甲氨蝶呤静滴后四氢叶酸钙解 救方案的探讨≥,两种方案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
白血病患儿,一种方案为总剂量3g/m3大剂量甲氨蝶呤在 12h滴注完毕,施药36h后进行四氢叶酸钙解救(简称方 案Ⅰ),另一种方案为在24h静滴完毕,施药36h后进行 四氢叶酸钙解救(简称方案Ⅱ)。比较血液及脑脊液中 的药物浓度。选择的实验对象是1998年5月至1999年2月 住院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17例,平均7.4岁,男11 例,女6例。在17例患儿中,13例患儿第一疗程接受方案 Ⅰ,以后再进行的2个疗程采用方案Ⅱ,计26例次,另4 例患儿只接受方案Ⅱ一次。比较时将所有接受方案Ⅰ的 患儿(n=13)的药物浓度与所有接受方案Ⅱ(n=30)患 儿的药物浓度进行比较。
作者在比较时考虑到了病情的严重程度可能是影响 疗效的一个影响因素,因此在两组中对病情严重程 度作了安排,经卡方检验,两组在病情严重程度构 成上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好像具有了可比性。 其实不然,作者人为地选择发病在5 d以内的病人 进入治疗组,而对照组则没有此限制,根据常识, 早期治疗对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影响,往往具有较 高的治愈率和较低的病死率。因而治疗组和对照组 由于人为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在病程这一重要的非 实验因素上并没有达到均衡,不具有可比性。
此实验涉及两个因素,即激素用与否和补骨1号用 与否,如果这两个因素不是互相独立的,存在着 交互作用,则第3组的效应就包括激素的效应,补 骨1号的效应,以及它们共同的效应,本实验只安 排了激素组,并没有安排单用补骨1号组,因而在 实际分析时就不能将两因素之间可能存在的交互 作用的效应反映出来,而有可能将其交互作用的 效应归结为单用补骨1号的效应。
A 实验对象→配成区组→随机分配区组中 B C D
接受甲处理 接受乙处理 接受丙处理 接受丁处理
医学统计典型错误辨析
≤小剂量干扰素加三氮唑核苷治疗流行性 乙型脑炎99例分析≥ 有人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
用小剂量干扰素及三氮唑核苷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99例,采 用同期的、接受一般治疗的73例该病患者作为对照。治疗组 中轻型29例,普通型40例,重型22例,极重型8例;对照组73 例,轻型18例,普通型32例,重型17例,极重型6例。两组病 人均在采用传统降温、镇静、降颅内压、肾上腺皮质激素及 抗生素预防感染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选择发病在 5d病人,加用干扰素和三氮唑核苷静滴,疗程5-7 d。两组 比较疗效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是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小剂量干扰素及三氮唑核苷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疗效 优于一般治疗的疗效。
又称简单随机分组设计,它是将同质的受试对 象随机分配到各处理组,再观察其实验效应, 并进行两个样本或多个样本间效应指标的比较。 优点:设计简单,易于实施。 缺点:实验效率低,只分析一个处理因素。 统计分析方法:t 检验、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
㈡ 配对设计 (paired design)
是将受试对象按一定的条件或某些特征(非处 理因素)配成对子,再将每对中的两个受试对 象随机分配到不同处理组。配对设计可增强处 理组间的均衡性,减少随机误差,提高实验效 率。 形式:自身配对、同源配对、条件相近者配对 优点:处理组间均衡性好,抽样误差小,所需 样本含量较小。 缺点:当配对条件严格时,不易达到要求。 统计分析方法:配对t检验、配对卡方检验或配 对符号秩和检验。
是否主动施加干预?
1. 实验研究: 受试对象:人——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 动物——动物实验( animal experiment ) 临床试验:治疗——临床疗效实验 预防——社区干预实验(community intervention trial) 2. 调查研究: 被动地观察、如实记录 联系: 调查研究可为实验研究提供线索,而实验 研究还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加以证实。

受试对象(study subjects)
动物的选择:种类、品系、年龄、体 重、窝别、营养…… 病例的选择:纳入标准、剔除标准
动物的选择 基本要求
对拟施加的处理因素反应要敏感 对拟施加的处理因素反应要稳定 对拟施加的处理因素所作出的反应要尽可 能近似于人 经济可行、容易获得


特殊要求
作者的目的是想通过两药合用看是否能增加单用 药的疗效,但对照组却选择了不相干的肌苷和维 生素治疗。即使通过分析治疗组比对照组疗效好, 也不能得出两药合用比单用其中一种药疗效好的 结论,因为对照组的处理与实验设计的目的不符, 并没有用单用肝炎灵作为对照。 可使对照组的病人接受肝炎灵加安慰剂的处理, 安慰剂在剂型、外观、用量等方面与丹参注射液 相同。采用双盲法进行分组和处理。然后比较两 组的疗效,得出的结论应为加用丹参注射液是否 能够提高肝炎灵的疗效。
非处理因素
+ 处理效应
非处理效应
对照组:
非处理因素
非处理效应
比较结果
㈠空白对照(blank control):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因素。
例如:①实验组儿童接种疫苗,对照组儿童不 接种疫苗。 ②试剂空白、血样空白、无酶解空白、 底物空白等。
特点:
简单易行,但容易引起心理差异,从而影响实 验效应的测定。 —— 安慰剂对照(placebo control)
≤银屑病发病与血型的关系探讨≥
原作者对64例银屑病患者进行血型观察,其中O 型血30例,A型血17例,B型血17例,AB型血0例。 仅凭数字大小,认为银屑病的发病与血型有明显 的关系,同时也证实了遗传致病的决定意义。
根据常识,正常人群中的血型构成存在较大差异, AB型所占的比例就是最少,作者没有对正常人群的 血型分布情况进行调查,仅根据自己调查的银屑病 人血型构成相差悬殊的情况,并不能说明银屑病人 与正常人群在血型构成上存在差异,作出结论也是 没有说服力的。正确的做法应建立正常对照组,调 查正常人群的血型分布情况,并与银屑病人的血型 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如果存在差异,则这银屑病的 发病因素提供了某种线索,如果没有差异,则可以 认为银屑病发病与血型构成没有关系。
医学科研设计
为了比较中西医治疗慢性气管炎病人的疗效, 病人入院时,把病情重的分到西医治疗组, 病情症状轻的分到中医治疗组。观察结果显 示,中医治疗组比西医治疗组有更好的治疗 效果。 1、该医师的结论是否正确? 2、实验设计有何缺陷? 3、应该怎样正确设计?
专业设计:选题、查阅文献、假说、预试验 统计设计:对象、分组、数量、指标、分析方法 设计好: (1)既省又可靠 (2)可估计误差 (3)获取多方面知识 设计不好:(1)杂乱无章、虽多犹无 (2)只能罗列现象、无规律可言
≤肝炎灵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 肝炎60例≥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60例,接受肝炎灵与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 对照组44例,接受肌苷、维生素C的治疗,两组在 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率,得出结论:两药 联合应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