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第七章线粒体叶绿体习题及答案 don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线粒体和叶绿体
1.比较线粒体和叶绿体在基本结构上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他们都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都有外膜、内膜、膜间隙、基质等结构。
不同点:线粒体的内膜向内凹陷形成众多的脊,上面结合有ATP合成酶;
叶绿体的内膜是一层光滑的膜,没有脊结构。
除了内膜外膜之外,叶绿
体还有存在于其基质之中的类囊体结构。
(具体的一些细节结构还要参考
教材)
2.比较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和叶绿体光合磷酸化的异同点。
氧化磷酸化:
(1)电子从高能位经电子传递链跃迁至低能位(NADH->NAD)
(2)一对电子跨膜3次,向膜内转移6个质子
(3)质子浓度是内低外高
(4)质子流由线粒体内膜外穿过F0-F1进入基质
(5) 2个质子的跨膜产生1分子的ATP
(6)形成H
2O,利用O
2
,放出CO
2
(7)化学能—>高能键能
光和磷酸化:
(1)电子从低能位经电子传递链跃迁至高能位(NADP->NADPH) (2)一对电子跨膜2次,向膜内转移4个质子
(3)质子浓度是内高外低
(4)质子流由类囊体膜内穿过CF0-CF1进入基质
(5) 3个质子的跨膜产生1分子的ATP
(6)分解H
2O,放出O
2
,固定CO
2
(暗反应)
(7)光能—>高能键能(—>化学能)
3.概述ATP酶复合体的分子结构及ATP合成酶的作用机制。
答: ATP酶复合体由F1头部和F0基部以及两者共同形成的柄部组成。
F1是ATP酶的活性部位,由α
3β
3
γδε五种亚基组成,3个α和3个β亚
基聚在一起形成橘瓣状的结构,β亚基是ATP的结合位点;γ和ε亚基结合形成转子。
F
是嵌入内膜的疏水性蛋白质,由a、b、c三种亚基组成,是跨膜质子通道(质子通过产生扭力让转子转动)。
柄部实质上是F
1δ亚基与F
的a、b亚基共同构成的起固定作用的“定子”。
ATP合成酶的作用机制:质子通过跨膜通道产生扭力让“转子”逆时针转动,而顺序调节三个β亚基上催化位点依次开启和关闭,三个β亚基分别随即发生和核苷酸紧密结合(T态)、松散结合(L态)和定置状态(O态)三种构象的交替变化,“转子”每旋转1200就与一个β亚基结合就会使该β亚基变成L态,从而释放ATP分子。
4.植物体细胞中既然有叶绿体这种产能细胞器,为何还须有线粒体存在?答:叶绿体光合磷酸化作产生的ATP和NADPH是不会释放到细胞质中去为细胞供能的,它们全部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用以再生核酮糖二磷酸RuBP。
5.氧化磷酸化的两大结构基础是什么?如何证明其各行其能?
答:应该是电子呼吸传递链的四个功能复合物(I-IV),和与之偶联的ATP合酶。
至于用什么实验证明,暂不清楚。
6.化学渗透假说是如何解释偶联氧化磷酸化机理的?
答:化学渗透假说的基本观点有下:
(1)电子呼吸传递链有质子泵的作用,将H+泵到线粒体内膜之外
(2) H+不能透过线粒体内膜,形成外高内低的质子浓度梯度差
(3) H+顺浓度梯度通过F0-F1进入基质,推动ATP的合成从而将质子梯度势能转化为高能键能。
整个过程中:从NADH传来的一对电子,电子传递链三次跨膜移动,并将
6个H+泵到膜外,6个H+经ATP合酶回流共产生3分子ATP。
7.比较光合碳同化的三种途径的主要区别。
答:(1)C3途径因其其第一个中间产物(3-磷酸甘油酸)是三碳化合物而
命名,C
3途径对环境中的CO
2
浓度有一定要求,当小于50ppm时,该途径
即停止。
(2)C4途径的植物能在很低的浓度下利用CO2(5ppm),它通过另一条途
径固定CO
2其最初产物是草酰乙酸(四碳化合物),故称C
4
植物。
其特征是:
叶脉周围含有叶绿体的微管束鞘细胞及叶肉细胞,叶肉细胞进行C
4
途径,
再释放CO
2供鞘细胞进行C
3
循环,所以C
4
植物实质是依靠C
4
途径与C
3
途径
配合。
(3)干旱地区的景天科植物的CO2固定方式与C4植物相似,只是其产物有机酸生成有明显的昼夜变化特征。
8.为什么说氧化磷酸化是动物细胞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却不是唯一途径?答:因为还有糖酵解作用可以为动物细胞获得能量,只是因为氧化磷酸化即有氧呼吸作用产生的ATP远多于糖酵解作用。
9.为何说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答:(1)自主性:
线粒体和叶绿体均有自己的一套遗传体系;有自己的蛋白质合成系统;叶绿体还有自己的ADP/ATP能量循环系统,不与细胞通用。
这几点
体现了他们的自主性。
(2)对细胞核的依赖性
线粒体和叶绿体虽然自行合成蛋白质,但其种类十分有限,所以其绝大多数蛋白质是由核基因编码的,在细胞质核糖体上合成,然后转移
到线粒体或叶绿体内,例如:线粒体中的F
1
五种蛋白质全由核基因编码,
细胞质核糖体合成,仅F
的三种蛋白质是在线粒体中合成的。
RuBP羧化酶的8个大亚基是ctDNA编码,而8个小亚基却是依赖核DNA编码。
(1)(2)两种性质相结合及显示出半自主性。
10.一般来说,叶绿体的发育必须有光照,你能举例来质疑这个观点吗?答:叶绿体的形成过程是:先由质体发育成白色体,再有光照的条件下才由白色体发育成叶绿体。
我们可以把一颗种子放在完全无光的地方让其生
长,观察叶绿体是否能够形成,用以检验。
11.为什么成熟的红细胞完全依靠糖酵解来供能?
答:糖酵解过程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无需涉及线粒体,而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