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戚版)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

1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教心的研究对象:三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四部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教师心理。

五要素:1学生2教师3教学内容4教学媒体5教学环境2 ①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②1868年,俄国乌申斯基出版《人是教育的对象》,被称为苏联心理学之父/奠基人。

③20世纪30年代,维果茨基在《教育心理学》中,主张必须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来进行研究,反对把普通心理学移入教育心理学,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说”

④20世纪20年代教育心理学受到心理测量学的影响。

⑤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⑥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自此,美国教育心理学逐渐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⑦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学习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8个

①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②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③研究学习的内

在过程和机制。④研究社会环境的影响。⑤研究实际情景的影响。

⑥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⑦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教学模式。

⑧研究信息技术的利用。

4教育心理学几种基本的研究方法4个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教育经验总结法

5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步骤4个

①使问题概念化②收集信息③得出结论④修正研究结论和理论

第二章学生心理

1准备性原则:又称“量力性原则”或“可接受性原则”。既根据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进行新的教学。

准备状态:是指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适应性:第一,学生的准备应保证他们在新的学习中可能成功,第二,学生的准备应保证他们学习时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经济而合理”

2建构主义的发展观:发展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当图式不能解决面临的问题时,出现了不平衡状态,个体通过通过同化、顺应来适应复杂的环境,达到平衡。

图式:指动作的结构和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重复而引起迁移或概括。

同化:个体在反映和作用于环境过程中,使课题纳入已有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中的过程。

顺应:个体在其原有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已不能使新的经验同化时,便调整原有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

平衡:指一切心理的成长向着更加复杂和更加稳定的组织水平前进的

过程。

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各个阶段的特点4阶段

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9-12个月获得客体永恒性。儿童主要凭

借感知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获得动作经验,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索世界的主要手段。②前运算阶段:(2~7岁):自我中心、直觉性、不可逆性、泛灵论、集体的独白。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各种的守恒以及思维的可逆性。④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4、15岁):逻辑推理、归纳和演绎。

4皮亚杰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影响

①不主张交给儿童那些明显超出他们发展水平的材料。②保持学

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③儿童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差异。

5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指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与即将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6支架式教学:是通过教师的帮助(支架)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

7(大题)埃里克森的人的心理发展八阶段

①信任对怀疑(0-1.5岁):基本信任感。

②自主对羞怯(1.5-3岁):表现出自我控制的需要与倾向。

③主动感对内疚感(3-6、7岁):追求自我利益和动机的活动。

④勤奋感对自卑感(6-12岁):体会能力与成功的关系,形成成功感。

⑤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受自我概念困扰。

⑥友爱亲密对孤独(18-30岁):正常人际关系。

⑦繁殖对停滞(30-60岁):繁衍有人的后代、生产能力、创造能力。

⑧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60岁以后):自我感觉并完全接受自我。

发展是一系列阶段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殊的目标。

任务和冲突。各个阶段相依存,后一阶段发展任务的完成依赖于早期冲突的解决。不仅所有发展阶段依次相联系,最后一个阶段和第一个阶段也有联系。

8智力:一种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

流体智力:指基本与文化无关的、非言语的心智能力。

晶体智力:指应用从社会文化中习得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能力。9感觉通道的差别是指学习者对于视觉、听觉、和动觉刺激的偏好程度。

10认知风格:指个体感知、记忆、思维、问题解决、决策以及信息加工的典型方式。主要特征:持久性和一致性。

㈠场依存性:受环境因素影响大。

学生:⑴较易于接受别人暗示,学习的努力程度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因而在诱因来自于外部时学的更好。⑵对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更感兴趣。⑶更需要反馈信息,易受负强化影响。

教师:⑴不太讲究结构喜欢与学生相互作用,喜欢采用讨论方式。

⑵采用非指导性得和以学生为定向的教学。

㈡场独立性:不受或很少受环境因素影响。

学生:⑴在内在动机作用下学习效果更佳。⑵在数学和自然科学更

为擅长。

教师:⑴注重教材结构逻辑,偏于使用正规教学方式。⑵采用指导性的和以任务为定向的教学。

最佳结合:场独立性教师和场独立性学生

11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于某个特定的群体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刻板印象威胁:及学生个体因为对自己在学业情境下的表现可能会证实人们对他所持有的刻板印象而怀有的额外的情绪和认知负担。第三章教师心理

1教师的角色7个

教学前:设计者+信息源2

教学中:指导者和促进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平等中的首席3

教学后:反思者与研究者+终身学习者2

2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是教师职业的核心部分。

3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包括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

4教师控制点:是指教师将学生的好或坏的学业表现归为外部或内部原因的倾向。

5教师的教学能力3个

①教学认知能力②教学操作能力③教学监控能力

6教师期望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