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显微镜下晶体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3放大镜下的晶体教科版共21张PPT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3放大镜下的晶体教科版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b2b9815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7b.png)
我会判!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X”)
(1)自然界中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
体组成。
(√ )
(2)一般说同种物质的颗粒形状都大致一样。
制作晶体操作提示
(1)把玻璃片用木夹子夹住,在离外焰 5厘米 以上的位置加热,缓慢移动玻璃片,使受热均匀。
(2)有一半的溶液析出晶体后就不再加热,让 水分自然蒸发。
(3)请仔细观察结晶的过程,和结出晶体的颗 粒形状。
我会填!
一、填空。 1、(食盐)、(白糖 )、(碱面)、(味精 )
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 )外形的固体,人们把 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比较几种晶体”完成记录表
描述用肉眼看到的形 画出用放大镜看到的形
状
状
食盐
白糖
碱面 味精 我的发现
• 美丽的晶体
放大镜下食盐、白糖、味精的颗粒。
味精
“比较几种晶体”观察记录表
食盐
描述用肉眼看到的形 画出用放大镜看到的形
状
状
正方体,颗粒状
白糖
立方体,两头凸出, 比食盐颗粒大
碱面 味精 我的发现
立方体,粉末状,颗 粒小
立柱形状,比食盐颗 粒大
都是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的固体。
像食盐、白糖、味精那样,有规则几 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晶体是如何形成的 呢?
是不是工厂用机器将它们切碎成 这样的形状呢?
其实自然界中有的晶体从溶液中 诞生,如海水蒸发得到盐的结晶。 有的晶体是在一定的压强和温度下 形成的,如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后形 成矿物的晶体。我们可以尝试着用 蒸发水分的方法来制作盐的晶体。
新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精品课件1.3放大镜下的晶体1 教科版(共48张)
![新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精品课件1.3放大镜下的晶体1 教科版(共48张)](https://img.taocdn.com/s3/m/60d2539669eae009591becb5.png)
白糖的晶体
味精的晶体
2月21日食盐晶体(第一 天)
2月23日食盐晶体(第三 天)
2月27日食盐晶体(第七 天)
2月29日食盐晶体(第九 天)
3月3日食盐晶体(第13 天)
家庭实验——制作树枝结晶
家庭实验——研究缎带结晶体
在制作完成树枝 结晶体之后,我们 还可以继续进行更 好玩的科学实验- -制作缎带结晶体, 让我们按照下面的 步骤展开实验吧!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晶体的作 用
谢谢
阅读资料
我们吃的盐是氯化钠的结晶,味精是谷氨 酸钠的结晶,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和天 上飘下的雪花,是水的结晶。厨房中常见 的砂糖、碱是晶体,每个人身上的牙齿、 骨骼是晶体,工业中的矿物岩石是晶体, 日常见到的各种金属及合金制品也属晶体, 就连地上的泥土砂石都是晶体。我们身边 的固体物质中,除了常被我们误以为是晶 体的玻璃、松香、琥珀、珍珠等之外,几 乎都是晶体。晶体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
自然界中有的晶体从溶 液中诞生,如海水蒸发得到盐 的结晶。有的晶体是在一定的 压强和温度下形成的,如火山 喷发岩浆冷却后形成矿物的晶 体。我们可以尝试着用蒸发水 分的方法来制作盐的晶体。
• 制作晶体:
制作一些浓的食盐、食用碱 或味精的溶液,用滴管滴几 滴在蒸发皿里,待水分自然 蒸发后,用放大镜观察它们 在蒸发皿里留下的痕迹,看 看是什么样的?
放大镜下的晶体
晶体颗粒的观察提示:
(1)请仔细观察三种晶体的颗粒外形, 用牙签拨动它们,观察晶体的各个面。
(2)一粒粒观察,多观察几粒,将颗粒 形状分别画在相应的表格中。
(3)独立观察结束后,同学们在小组内 交流:小组内有哪些相同意见,哪些不同 意见。准备好派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3.放大镜下的晶体-章节测试习题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3.放大镜下的晶体-章节测试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af84523881c758f5f71f6726.png)
章节测试题1.【答题】()是雪花的晶体形状。
A.立方体B.六边形C.三角形【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晶体的形状。
【解答】雪花是六边形的晶体形状。
2.【答题】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晶体的是()。
A.黄铜矿B.玻璃C.碱面【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晶体的概念。
【解答】玻璃不是晶体,晶体都有自己独特的、称对称性的形状。
非晶体由于分子、原子的排列不规则,吸收热量是,将会变形状,这叫非晶体。
玻璃是非晶体。
3.【答题】在显微镜下观察,花岗岩是由()三种晶体构成。
A.石英、长石、云母B.石英、黄铜矿、云母C.石英、长石、黄铜矿【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花岗岩的构成。
【解答】花岗石是由石英、长石、云母构成的。
4.【答题】下列有关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的很多固体都是晶体B.晶体的形状很有规则C.晶体都是晶莹透亮的物体【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晶体的概念。
【解答】金属晶体都不是透明。
5.【答题】像食盐、味精这样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______。
【答案】晶体【分析】本题考查晶体的概念。
【解答】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晶体。
6.【答题】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有______的形状。
【答案】规则【分析】本题考查晶体的概念【解答】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晶体。
7.【答题】晶体可以是固体物质,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物质。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晶体的概念。
【解答】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晶体。
8.【答题】我们身边常见的透明的固体物质都是晶体。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晶体的概念。
【解答】金属晶体都不是透明的,9.【答题】冬天窗户上的冰花和天上飘下的雪是水的晶体。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晶体的性质。
【解答】冰花和雪花都是晶体。
冰花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雪花是水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10.【题文】自然界中的晶体有哪些来源?【答案】自然界中形成晶体的情况有海水蒸发结晶和火山岩浆冷却后形成矿物晶体。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放大镜下的晶体 》课件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放大镜下的晶体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5cc4cdfbb4cf7ec4bfed01e.png)
柱 状
• 在作业本活动记录中画出放大镜下食盐、 白糖、味精的形状。
味精
像食盐、白糖、味精那样,有规 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晶体是如何形成的 呢?
美丽的晶体
中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
小 常 识
主要分布于河北省和天津市的渤海沿岸。南起黄骅,北到山海关南, 包括塘沽、汉沽、大沽、南堡、大清河等盐田在内,全长370公里, 共有盐田230多万亩,年产海盐300多万吨,产量占全国海盐总产量 的四分之一。
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
的针。
蔷薇辉石
金刚石
美丽的晶体
食盐晶体——
呈 规 则 的 正 方 体 或 长 方 体
美丽的晶体பைடு நூலகம்
食盐晶体——
呈 规 则 的 正 方 体 或 长 方 体
美丽的晶体
白糖——
美丽的晶体
白糖晶体——
六 棱 两 端 尖 顶
美丽的晶体
白糖晶体——
六 棱 两 端 尖 顶
美丽的晶体
味精——
美丽的晶体
味精——
美丽的晶体
盐,国之大宝
小 常 识
盐自古以来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被 视为“国之大宝”。国家颁布法规,强化食盐专营制度 。在中国加入WTO的贸易协议中,也特别明确盐的批发、 经营不对外开放。
知识要点:
1、像食盐、白糖、味精的颗粒一样,都有规则
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 体组合而成。 3、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有的
晶体是如何形成的 呢?
是不是工厂用机器将它们切碎成 这样的形状呢? 其实自然界中有的晶体从溶液中 诞生,如海水蒸发得到盐的结晶。 有的晶体是在一定的压强和温度下 形成的,如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后形 成矿物的晶体。我们可以尝试着用 蒸发水分的方法来制作盐的晶体。
科教版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晶体
![科教版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晶体](https://img.taocdn.com/s3/m/36ff98bba0116c175f0e485e.png)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3、放大镜下的晶体科学概念: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
一、美丽的晶体1、用放大镜观察食盐、白糖、碱面、味精颗粒的形状。
观察方法:a、取适量的食盐、白糖、碱面、味精分开放在纸上。
b、用肉眼分别观察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
c、用放大镜分别观察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
d、将观察到的各种颗粒的形状画出来。
观察记录:物质用肉眼观察用放大镜观察食盐白色细小粉末晶莹、剔透的立方体颗粒白糖白色细小颗粒晶莹、剔透的立方体颗粒碱面白色细小颗粒晶莹、剔透的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的颗粒味精透明细长颗粒晶莹、剔透的柱状颗粒观察结果:在放大镜下,我们看到上述四种物质的颗粒形状各不相同,但同种物质的颗粒都有大致相同而且规则的几何形状。
2、认识晶体。
像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由有规则的几何形体组成,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注意!并不是所有透明的固体都是晶体,如玻璃、松香、琥珀等就不是晶体。
因为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排列是不规则的。
3、欣赏自然界中的晶体。
自然界中的水晶、雪花、维生素C、黄铜矿等也属于晶体。
自然界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者由晶体组成。
晶体的形状很有规则,有的是立方体的;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针;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则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正因为各种物质内的晶体具有基本一致的形状,且不同物质晶体形状不同,所以晶体也是鉴别矿物的依据。
地质学工作者,常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观察岩石中的晶体,判断它的矿物成分,以鉴别岩石的种类。
在显微镜下花岗岩中有石英、长石、云母三种晶体。
晶体的用途:生活中,闹钟--石英晶体制成的晶振;电视机的电子器件--晶体材料;手机中密集使用晶体材料;互联网靠晶体材料--光纤通信的;铅笔里--石墨晶体。
二、制作晶体1、自然界中晶体的来源。
自然界中有的晶体从溶液中产生(如海水蒸发得到盐的结晶)。
教科科学六级下册《放大镜下的晶体》
![教科科学六级下册《放大镜下的晶体》](https://img.taocdn.com/s3/m/adaa74b5f5335a8103d2205d.png)
溶液。用滴管
滴几滴在玻璃
片上,待水分
自然蒸发后,
用放大镜观察
它们在玻璃片 碱的晶体
上留下的痕迹,
看看是什么样
的?
白糖实的用文晶档 体
食盐的晶体
海盐场
海水蒸发而得到盐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把你观察到 的结晶画下 来。
白糖的晶体
实用文档
拓展
用一个大的玻璃杯,制 作一杯浓的食盐水。将这杯溶 液过滤,注入一个清洁的玻璃 杯内。在杯中悬吊一根细线, 细线下段拴上一小块食盐晶体, 并浸泡在溶液中,静置数天。 在玻璃杯底会首先出现第一批 晶体。滤去溶液中残留的晶体,继续把悬在细线上的晶体浸 入过滤后的溶液中,晶体会缓慢地生长。如果在杯中继续到 入食盐溶液,则晶体的增长会实持用文档续几周甚至几个月。
味精
2、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我们有什么惊人 的发现?
食盐 味精
白糖
它们分别是什么样的? 同种物质的颗粒形状都
大致一样吗?
实用文档
3.请画出你在放大镜下观察到的食 盐、白糖、味精的形状。
食盐
(立方体状)
白糖
(立方体状)
实用文档
味精
(柱状)
白糖、食盐、碱面、 味精的颗粒都是规则几何外 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 体物质叫做晶体。
黄铁矿晶体
美
丽
的
晶
体
实用文档
美丽的雪花晶 体
实用文档
水晶的形成需要高温高压,所以寻
找水晶矿应该在火山口实用文附档 近区域。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1.3放大镜下的晶体-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1.3放大镜下的晶体-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14c3fb237c1cfad6185fa705.png)
• 晶体是是怎么形成的?
其实自然界中有的晶体从溶 液中诞生,如海水蒸发得到盐 的结晶。
有的晶体是在一定的压强和温
度下形成的,如火山些浓的食盐、味精、 白糖的溶液,用滴管滴几滴 在玻璃片上,待水分自然蒸 发后,用放大镜观察它们在 玻璃片上留下的痕迹,看看 是什么样的?
放大镜下的晶体
各种各样造型的雪花
观察食盐、白糖、味精的颗粒, 并画图记录
•什么叫晶体?
食盐、白糖、碱面、味精 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 外形的)(固体),人们
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 体。
• 阅读资料
我们吃的盐是氯化钠的结晶,味精是谷氨 酸钠的结晶,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和天 上飘下的雪花,是水的结晶。厨房中常见 的砂糖、碱是晶体,每个人身上的牙齿、 骨骼是晶体,工业中的矿物岩石是晶体, 日常见到的各种金属及合金制品也属晶体, 就连地上的泥土砂石都是晶体。我们身边 的固体物质中,除了常被我们误以为是晶 体的玻璃、松香、琥珀、珍珠等之外,几 乎都是晶体。晶体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
白糖的晶体
味精的晶体
谢谢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1.3放大镜下的晶体》说课稿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1.3放大镜下的晶体》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11b94c4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11.png)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1.3放大镜下的晶体》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放大镜下的晶体》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晶体的特征以及如何用放大镜观察晶体。
教材以晶体的特征为线索,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掌握晶体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晶体这一概念,他们可能在生活中有所接触,但对其特征和分类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的实际经验为基础,通过引导他们观察和实验,帮助他们掌握晶体的特征。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说出晶体的基本特征,学会用放大镜观察晶体。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增强探究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晶体的基本特征,用放大镜观察晶体。
2.教学难点: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用放大镜观察晶体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讨论,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同时,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晶体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晶体。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晶体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晶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观察与讨论:学生分组观察不同的晶体,讨论晶体的特征,教师巡回指导。
3.实验: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晶体,记录观察结果,教师总结晶体特征。
4.总结:学生汇报学习成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晶体的特征。
5.拓展:学生分组设计实验,验证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教师巡回指导。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特征:有序排列、有规则形状•举例:冰、石英、食盐•特征:无序排列、无规则形状•举例:玻璃、松香、沥青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从学生的观察、实验、讨论等方面进行。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1.3放大镜下的晶体》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1.3放大镜下的晶体》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c7e51bf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e1.png)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1.3放大镜下的晶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放大镜下的晶体》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晶体的特点和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图片和实验材料,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晶体的特点。
此外,教材还设计了丰富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一些基本的科学概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晶体的概念和特点,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自己去发现晶体的特点,从而加深对晶体概念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晶体的特点和性质,能够用放大镜观察晶体,并描述晶体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晶体的特点和性质。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晶体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放大镜观察晶体,发现晶体的特点。
2.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晶体的性质。
3.讨论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加深对晶体特点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放大镜、晶体样品、实验材料。
2.学具:放大镜、实验记录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晶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晶体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晶体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对晶体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晶体样品,并记录观察结果。
然后,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晶体的性质,并记录实验结果。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加深对晶体特点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教材中提到的晶体,还有哪些物质具有晶体的特点?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拓宽知识面。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微小的世界3放大镜下的晶体∣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微小的世界3放大镜下的晶体∣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f7acb9e7e87101f69f3195cc.png)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微小的世界3放大镜下的晶体∣教科版教材剖析:〝庞大世界〞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单元,所触及的内容很广,但教学重点不是这些方面的知识,而是拓展先生观察的范围,激起先生观察的兴味,在活动中让他们学习和领悟运用观察工具的益处,独立研讨自己感兴味的课题。
先生对晶体是生疏的,但晶体是美丽的,也是十分有用的,在消费、生活和迷信研讨中都有着很普遍的用途。
本课教学是在教员的引领下,让先生知道物质外部是有一定结构的,晶体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激起先生的探求兴味,先生走进了这个世界之后,先生很快就会被巧妙的晶体世界迷住,从此热情关注,这对拓展先生对自然界物质的看法是有意义的。
本课教学可以分为三局部:第一局部:初识晶体。
第二局部:自制晶体。
第三局部:引见自然界中的晶体及其用途。
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引抢先生见识周围罕见的固体物质的晶体,知道物质外部都是有一定结构的,晶体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了解晶体的用途。
2.才干目的:用缩小镜观察罕见的固体物质的晶体,并用图停止记载,培育先生的画图才干。
3.情感目的:激起先生了解和探求晶体世界的兴味,在欣赏各种晶体的进程中,浸透自然美的教育。
教学预备:每个小组:缩小镜1个、白糖1包、食盐1包、碱面1包、玻璃片3片、烧杯3个、滴管3个、实验记载单。
教学流程:一、激趣引入上节课我们借助缩小镜探求了昆虫王国的微妙,那么你还想用缩小镜观察些什么呢?看来同窗们对迷信探求十分的感兴味,明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庞大世界,探求迷信微妙,哪个小组表现的突出,有能够取得这个值得研讨的奖杯,怎样样?有决计吗?[设计意图:以说话方式末尾,轻松进退学习形状,也激起了先生探求迷信微妙的兴味] 首先我们一同观察一段录像〔出示课件〕刚才我们欣赏的这个物质是什么?〔板书:晶体〕谁能描画一下这些晶体有什么相反和不同的中央?提出关键效果,引导先生末尾阅历探求进程。
这些晶体虽然各种各样,但都是有规那么的几何形体,〔板书:有规那么的几何形体〕明天我们就借助缩小镜来观察一下生活中罕见的固体物质的晶体,〔板书:缩小镜下的〕[设计意图:教员的教学依据儿童的心思特征,发扬CAI的优势,创设情境。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3放大镜下的晶体教案2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3放大镜下的晶体教案2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ff7a704a960590c69fc3764a.png)
【教课目的】1.引领学生认识四周常有物质的晶体,知道物质内部是有必定构造的,晶体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
2.激发学生认识和探究晶体世界的兴趣。
3.用放大镜观察常有物质的晶体,并用图进行记录,培育学生正确绘图的能力。
4.认识晶体用途。
5.在赏识各种晶体的过程中,浸透自然美的教育。
【教课准备】1.分组资料:放大镜、糖、食盐、碱面、味精、烧杯、滴管、玻璃片、学生活着手册。
2.演示资料:矿物质晶体的实物和图片。
【教课过程】一、引入1.教师出示一些矿物的晶体,如水晶、黄铁矿、方解石和雪花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赏析。
2.让学生描绘这些晶体的不一样和共同特点。
3.小结:这些物质,固然它们各不同样,但都是有规则的几何形体,人们把它们叫做晶体。
晶体是自然界中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过去我们在“岩石和矿物” 一课也以前接触过一些晶体。
在自然界中好多固体的物质都是晶体,但大多数都是我们的肉眼看不见的,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到,今日我们就用放大镜来看看它们的真面目。
二、观察晶体1.白糖、食盐或碱面是我们常常用到的。
今日我们来认真观察它们。
2.用肉眼观察白糖、食盐或碱面,谈谈它们是什么样的;再用放大镜观察看看它们又是什么样的。
3.报告沟通:在放大镜下看到的白糖、食盐和碱面的样子。
三、制作晶体1.我们自己也来制作晶体。
2.我们在四年级时如何分别食盐和水?用了哪些方法?3.小结:我们分别食盐和水的方法是减少水分,即把食盐溶液风干或加热使其水分蒸发,使食盐从头析出。
此外还有一种制作晶体的方法是降低温度法,即先把某种物质的溶液加热制成饱和溶液而后冷却,使物质从头析出。
4.自然界中有的晶体是从溶液中获得的,如海水蒸发能够获得盐的晶体。
有的晶体是在一定压力和温度下形成的,如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后形成的矿石晶体。
今日我们在讲堂上的制作方法是减少水分法。
步骤以下:先制作食盐、白糖或碱面的浓溶液,而后滴一滴在玻璃片上,让其蒸发。
为了蒸发得快,滴后要轻轻晃几下,让溶液扩散得薄而平均,而后放在通风的地在溶液方。
教科版小学科学(2001课标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3放大镜下的晶体》PPT
![教科版小学科学(2001课标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3放大镜下的晶体》PPT](https://img.taocdn.com/s3/m/2a336adc6137ee06eff91853.png)
• 依次用放大镜、手持显微镜观察三种物质 的标本,当看清楚时,如实画图记录三种 标本各自的特点; • 选出画得最好的组员,把简图画在板贴上, 贴上黑板。
温馨提示
1、手持显微镜对准圆圈使用,以免碰坏标本;
2、组员互换标本,找出食盐、小苏打、硫酸 铜三中颗粒各自的特点,再记录;
3、选择视野中形状最清楚、完整的一个颗粒 画图记录;
什么叫晶体?
像食盐、小苏打、硫酸铜, 颗粒是规则几何形状的固 体叫做晶体。
自然蒸发结晶法
快速蒸发结晶法
制作一个大晶体
课后拓展 每个人回家制作一种晶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3放大镜下的晶体教科版共8张PPT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3放大镜下的晶体教科版共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5bc118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80.png)
1.用放大镜仔细观察食盐、白糖、味精、冰糖。
2.将看到的物质颗粒的形状画在导学单上,并 且记录它们的结构特点。
3.对比食盐、白糖、味精、冰糖颗粒的相同特点。
食盐、白糖、味精、冰糖的颗粒都是有 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 质叫做晶体。
学习活动二
1.收集有关自然界中各种晶体的知识。 2.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与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黄铁矿Leabharlann 体 钻石晶体水晶晶体 雪花晶体
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 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的。
学习活动三
1.请组长用滴管滴取适量的浓盐水或浓糖水到金属勺子中。 2.用蜡烛火焰的外焰给金属勺子加热。 3.观察勺子内盐水或糖水的变化过程。 4.观察水分蒸发完后,形成的食盐或白糖晶体的特点。 5.对比我们制作的晶体和课前准备的晶体的异同。
提别提示:实验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小心烫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3、放大镜下的晶体
科学概念: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
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
一、美丽的晶体
1、用放大镜观察食盐、白糖、碱面、味精颗粒的形状。
观察方法:a、取适量的食盐、白糖、碱面、味精分开放在纸上。
b、用肉眼分别观察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
c、用放大镜分别观察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
d、将观察到的各种颗粒的形状画出来。
物质用肉眼观察用放大镜观察
食盐白色细小粉末晶莹、剔透的立方体颗粒
白糖白色细小颗粒晶莹、剔透的立方体颗粒
碱面白色细小颗粒晶莹、剔透的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的颗粒味精透明细长颗粒晶莹、剔透的柱状颗粒观察结果:在放大镜下,我们看到上述四种物质的颗粒形状各不相同,但同种物质的颗
粒都有大致相同而且规则的几何形状。
2、认识晶体。
像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由有规则的几何形体组成,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
叫做晶体。
注意!并不是所有透明的固体都是晶体,如玻璃、松香、琥珀等就不是晶体。
因为
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排列是不规则的。
3、欣赏自然界中的晶体。
自然界中的水晶、雪花、维生素C、黄铜矿等也属于晶体。
自然界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
晶体或者由晶体组成。
晶体的形状很有规则,有的是立方体的;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针;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则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正因为各种物质内
的晶体具有基本一致的形状,且不同物质晶体形状不同,所以晶体也是鉴别矿物的依据。
地
质学工作者,常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观察岩石中的晶体,判断它的矿物成分,以鉴别岩石的种类。
在显微镜下花岗岩中有石英、长石、云母三种晶体。
晶体的用途:生活中,闹钟--石英晶体制成的晶振;电视机的电子器件--晶体材料;手机中密集使用晶体材料;互联网靠晶体材料--光纤通信的;铅笔里--石墨晶体。
二、制作晶体
1、自然界中晶体的来源。
自然界中有的晶体从溶液中产生(如海水蒸发得到盐的结晶)。
有的晶体是在一定压强和温度下形成的(如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后形成矿物的晶体)。
2、制作晶体的方法。
制作晶体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a、减少水分法(蒸发法):把某种溶液风干使其水分蒸发,进而使物质重新析出。
b、降低温度法:先把某种物质的溶液加热制成饱和溶液,然后冷却,使物质重新析出。
3、利用减少水分法制成晶体。
实验材料:食盐、碱、白糖、烧杯、玻璃棒、滴管、玻璃片、放大镜。
实验步骤:a、将烧杯平放在桌面上,分别将食盐、碱、白糖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拿住玻璃棒一端1/3处,玻璃棒另一端伸至烧杯内液体的中部或沿烧杯内壁,交替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速度不可太快,用力不可过大。
b、用滴管滴几滴不同的溶液在玻璃上,让其自然蒸发。
(为了加快蒸发,可轻晃玻璃片让溶液扩散再放在通风的地方。
也可以用夹子夹住玻璃片在酒精灯上加热烘干,离火焰远些) c、用放大镜观察玻璃片上留下的痕迹。
实验现象:
4、利用析出法制作比较大的晶体。
如图,用一个大的玻璃杯,多放些水和食盐,直到食盐全部溶解为止。
用漏斗过滤溶液,将过滤后的溶液注入一个清洁的玻璃杯内,在杯中悬吊一根细线,一端栓上一小块食盐晶体浸泡在溶液中,然后静置数天。
在玻璃杯底首先出现第一批晶体,滤去溶液中的残留的晶体,然后把悬在细线上的晶体浸入过滤后的溶液中,晶体会缓慢地生长。
如果在杯中继续倒入饱和食盐溶液,则晶体的生长会持续几周甚至几个月。
冰糖是利用结晶原理制成。
一般步骤是蔗糖加水溶解、除杂、蒸发、浓缩后,去除糖渣杂质。
将所得的糖浆倒入特制设备中就可以制造冰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