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文学中曹操形象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与文学中曹操形象比较

摘要:曹操是中国古典文学画廊中一个重要的人物形象,家喻户晓。作为历史人物,史书中的曹操本是一个复杂的人,千百年来争议不断的人物。从历史曹操的历史定位与文学曹操的文学形象进行分析比较,可以还历史曹操与文学曹操以本来的面目。

关键词:曹操形象历史文学

前言

在中国文学史上,曹操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文学形象,小说中的曹操既“奸”又“狠”,是一个被否定的角色。与小说相比,历史人物曹操性格更为丰富,史学家称他为“非常之人,超世之杰”。本文对历史曹操的历史定位与文学曹操的文学形象进行了分析比较,也探究了《三国演义》中曹操文学形象形成的原因。

一、历史曹操的历史定位

历史上的曹操是汉末的风云人物,是伟大的军事家、文学家和政治家,对当时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统一了北方,为晋朝的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没有曹操,也就根本不会有后来的“三分鼎足”的局面,甚至连军阀混战的局面都不会结束。正如曹操自己说的“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作为历史人物,其功过是非大致可以归纳出来。功劳主要有四:

1.曹操在汉末的混乱局面中东征西讨,最终统一北方。

2.曹操抑制豪强,移风易俗,澄清吏治,革除弊政,推行了一系列对社会有益的措施。在用人上能够“唯才是举”。

3.曹操精研兵法,学习并总结了古人的战争经验,对古代军事理论发展做出了贡献,他对《孙子兵法》十三篇的注释知道今天还是典范。

4.曹操是个伟大的诗人,其诗以乐府旧题写汉末实事,风格悲凉慷慨,开建安时代诗风。比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都是脍炙人口的好诗,千百年一直被人们所称道。

其过主要体现在:

1.残暴不仁。曹操虽不是暴君,但其性格中残暴不仁的一面在历史上还是时有体现。易中天说其“阎王脾气,菩萨心肠”,甚至有时达到滥杀无辜的程度。比如,前面所举的例子,征徐州时“坑杀男女数十万口于泗水,三为不流。”曹操的滥杀无辜使他颇失民心,以致虽统一北方,却始终未能更能进一步。

2.自私自利。正是曹操的自私自利,使他利令智昏,招致了几次大败,最终错失了一统天下的机会。尤其是赤壁之战,要建立盖世奇功,实现自己的帝王梦,这一私心使他不听忠言,最终导致惨败。

3.奸诈虚伪。曹操的奸诈前面已经有所论述,而与奸诈相伴而生的,则是其虚伪。曹操写的《让县自明本志令》是后世拥趸者所推崇的,认为“未尝不抽序心腹,慨当以慷。”认为此中流露着率真之气。而事实上,不过是他意欲逼宫之前的一次火力侦察而已。而且,他还让三县,确是以封其三子为侯作为条件的。并且,就在这之后不及,就设置了“副丞相”,并由其子曹丕担任。“或见孤权重,妄相忖度,疑孤有异心,此大谬也。孤常念孔子称文王之至德,此言耿耿在心。”云云不过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而已。

4.傲慢自大。曹操不是个谦和的人,而谦和恰恰是做一个优秀领导者不可或缺的条件。而曹操的骄傲自大,数次使其痛失良机。东晋习凿齿评道“昔齐桓一矜其功而叛九国,曹操

暂自骄伐而天下三分。皆勤于数十年之内而弃之于俯仰之顷,岂不惜乎?”

总之,曹操是汉末三国时期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对当时历史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曹操有着自身性格上的严重不足,其事业也仅限于三分天下占有其一。和历史上那些第一流的帝王如嬴政、刘邦、李世民相比,无论是个人才干还是历史贡献都尚有距离。李世民所说的“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当是比较恰当的评价。

二、文学曹操的文学价值

作为文学人物的曹操,是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是世界文学艺术画廊中一个独一无二的形象。作为一个文学形象,曹操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首先,从社会历史的角度看,曹操形象是对历史上曹操形象的基本概括。但作者并没有对历史人物的曹操进行简单的复制,而是进行了一系列的剪裁整理,对历史上的曹操形象进行了二度加工,将之写成了“奸”与“雄”二律背反的艺术典型。而且,这一艺术典型还涵盖了历代封建统治者的共有品性。这样,这个形象就具有了更为深广的历史意义与社会内涵。

其次,从艺术层面看,这是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多侧面的性格放射性地散发表现,似忠、似奸、似善、似恶、又非奸、非奸、非善、非恶……可以说,曹操的形象已经超越了类型化的模式,不再是“扁平人物”,而是一个“圆形人物”。

再有,从更为深广的角度来看,曹操形象有着更为深广的文化心理价值。曹操的形象,表现了人类在社会进步与自身发展中,道德与功利的矛盾突出,精神与物质的对立统一,激发人们对假丑恶的批判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三、从《三国演义》看曹操文学形象形成的原因

《三国演义》在长期的成书过程中,受到当时社会上正统思想的影响,具有“尊刘贬曹”的观念已是一个明显特征,作家要尊正统思想的代表刘备,就必然要贬斥曹操、孙权。不仅是要对他们本人的行为进行褒贬,而且连他们周围人物的政治态度都随之改变。像徐庶这个人物,在蜀能为刘备谋划,进了曹营,不管曹操如何厚待,都是一言不发。作家为表现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政治态度,总是不惜采取所能采取的任何手段,对自己作品中的人物、情节进行加工改造。对于曹操这个人物,罗贯中肯定是进行过修改增删的。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描写,基于作家“尊刘贬曹”的思想,他已变成了一个奸诈、狡猾、阴险的恶势力的代表。对于历史上曹操身上的某些优秀之处,像曹操在北方实行的屯田制,规定民间的斌税政策,都轻描淡写地代过。却运笔细腻地描述征张绣时,他下今不许马踏青苗,反而自己的马惊踏坏了大片麦田。曹操假意欲拔剑自刎,被众将救住,割发以代。这个故事不仅不是赞美曹操,而是描写了他虚情假意的狡猾。可见作家的选材是有其鲜明立场的。作家为了表现曹操的奸诈、凶狠性格,竟不惜编造某些情节,为塑造人物服务。像写曹操的杀人,有的是既无任何理由,也无历史根据。

结语

对历史的评价与对文学人物的评价是不一样的。两者有着评价视角的差异。历史学的终极追求是“真”,而文学的终极追求是“美”。作为历史人物,史书中的曹操本是一个复杂的人,千百年来争议不断的人物。而文学作品中对曹操形象的塑造,不能不受当时的民族情绪的影响而将之写成方面人物。最终,史家的避讳和文人的虚构使得两个形象拉开了距离。

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