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鲜叶保鲜及预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合集下载

安溪铁观音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_徐燕婷

安溪铁观音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_徐燕婷

2013年第8期文章编号:1671-9646(2013)08b-0069-03第8期(总第326期)农产品加工(学刊)No.82013年8月AcademicPeriodicalofFarmProductsProcessingAug.安溪铁观音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徐燕婷,钟雅蓉,*林晓岚(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002)摘要:铁观音独具“观音韵”,兼具绿茶的清芳香和红茶的浓鲜醇甘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因此铁观音保鲜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综述了铁观音的物理和化学保鲜技术的新进展,尤其是化学保鲜技术,意在为铁观音茶叶的保鲜技术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铁观音保鲜技术的研究进行展望,开发更多的铁观音保鲜新技术。

关键词:安溪铁观音;贮藏保鲜;冷藏;保鲜剂;技术中图分类号:TS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671-9646(X).2013.08.051ResearchProgressintheTechnologiesofAnxiTieguanyinTeaFresh-keepingXUYan-ting,ZHONGYa-rong,*LINXiao-lan(CollegeofFoodScience,FujianAgricultureandForestryUniversity,Fuzhou,Fujian350002,China)Abstract:Withthespecialtyof“Guanyinyun”,Tieguanyinhasthefreshnessandfragranceofgreenteaandstrongsweetnessofblackteaandisdeeplylovedbyconsumers,sotheresearchofTieguanyinfresh-keepingtechnologiesisofgreatsignificance.ThepaperreviewsthenewdevelopmentofTieguanyin'sphysicalandchemicalfresh-keepingtechnologies,especiallychemicaltechnologies.ItaimstoprovidetheoryevidenceforthefurtherstudyofTieguanyintea'sfresh-keepingtechnologies.Simultaneously,thepaperlooksforwardtocarryingouttheTieguanyinfresh-keepingtechnologiesresearchanddevelopingmoreadvancedTieguanyinfresh-keepingtechnologies.Keywords:AnxiTieguanyin;preservationandfresh-keeping;coldstorage;preservative;technologies收稿日期:2013-04-04作者简介:徐燕婷(1992—),女,福建人,在读本科,研究方向:农产品加工及贮藏。

茶叶采摘—鲜叶贮运与保鲜(茶树栽培管理课件)

茶叶采摘—鲜叶贮运与保鲜(茶树栽培管理课件)
源自鲜叶贮运与保鲜茶 韵
鲜叶贮运
所以鲜叶采下后,要 及时采取保鲜措施,并按 不同级别、不同类型快速 运送至茶厂付制,防止鲜 叶发热红变,避免产生异 味和劣变。
茶 韵
盛装时切忌挤 压过紧,要严禁利 用不透气的布袋或 塑料袋装运鲜叶。
茶 韵
因鲜叶在无氧条件下,无氧呼吸加强,产生酒精以致 变质。尤其是对于雨露水叶,更应严禁挤压过紧,否则散 热更加困难,鲜叶变质加快,影响茶叶品质。对于装运鲜 叶的器具,每次用完后需保持清洁,不能留有叶子,否则 容易引起细菌繁殖。
茶 韵
鲜叶应贮放在低温、高湿、 通风的场所,适于贮放的理想 温度为15℃以下,相对湿度为 90%~95%。春茶摊放鲜叶一般 要求不超25℃,夏、秋茶不超 过30℃。
春茶以15~20cm 为宜,夏、秋茶以 10~15 cm 为宜,具 体则根据气候高低、 鲜叶老嫩和干湿程 度而定。
茶 韵
鲜叶的验收分级、贮运与保鲜,是鲜叶管理工 作的重要环节,技术措施得当与否,直接影响茶叶 品质与经济效益,生产上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绿茶保鲜技术的研究概况

绿茶保鲜技术的研究概况
淡等 ,不但 影响茶 叶的 口味 、汤 色 ,更会 降低茶 叶
较 长 ,为保证 饮用 品质 ,需要 一个 简便 而可靠 的保 鲜 方法 。传统 的家庭 贮藏 方法 有石 灰缸 干燥法 、密
闭容 器加 牛皮 纸等 ,采用 冰箱保 藏麻 烦费 事 ,操 作 不 当便使 名优 绿茶 变成 冰箱 的 “ 臭剂 ” 除 。
解 决 的 共性 技术 问题 , 目前 尚 未 找 到 易 于 推 广 应 用 、成 本 低 廉 、绿 色 高 效 的 绿 茶 保 鲜 方 法 。研 究 常 温 条 件 下 的 绿 茶 生 物 保 鲜 方 法 应 是 解 决 绿 茶 常 温 保 鲜 问 题 的 重要 途径 之一 。 关 键 词 :绿 茶 ;保 鲜 技 术 ;研 究 进 展 中 图 分 类 号 :S5 1 1 7 .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0 2 —0 7 2 1 ) 1 0 4 0 5 89 1 ( 0 0 O — 9 —2 0
鲜 ,采 用真 空 、抽 气抽 氮包装 或者 除氧 剂除 氧等气
调保 鲜技 术亦 具有 较好 的效果 ,但设 备投 入大 ,且
内外市 场空 间 ,淡 化 春茶 消费 的时令 性 ,延 长 消费
周期 ,这 些 都 需 要 确 保 春 茶 品 质 一 年 四 季 新 鲜
如初 。
需 经常换 气 ,适合 大 中型茶 叶企业 。
绿茶 是我 国的传 统饮 料 。研 究证 明 ,经常 饮用 绿茶 对人 体健康 有 益 。2 0 0 7年 我 国茶 叶产量 约 1 6 1 万 t ,其 中绿 茶 8 . 7 4万 t ,占 我 国茶 叶 总 产 量 的
7 % 。 出 口绿 茶 2 . 5 2 4万 t 占 世 界 绿 茶 贸 易 量 的 , 8 % 。我 国是绿 茶生 产 、消费 和 国际贸易 大 国。 0

茶叶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茶叶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茶 叶是 一 种疏松 多 孑 的物质 , L 内含 亲水 性成 分 , 所 以茶 叶具 有很 强 的吸 湿性 。研 究发 现茶 叶劣变 程 度 与茶 叶含 水量 密切 相关 。 分是 化学 反应 的溶 剂 , 水
含 水量 越高 , 学反应 速 度就越 快 。 化 有学 者 引用水 分 活 度概 念提 出茶 叶 中水分 状 态为 单分 子水 层 时是贮 藏 的最 佳 状态 ,此 时对 应 的含 水 率一般 为 4 5 %~ %? 名 优绿 茶含 水量 在 8 %左右 时 , 存 6个月 就会 有 陈 贮
d i 1 . 60i n1 7 — 0 X2 1.3 0 o: 03 9 .s. 4 56 . 0 — 0 9 s 6 01 4
前 言
11 水 分 .
现 代生 物化 学与 医学 研究 证 明 ,茶 叶具 有 多种 药理 作用 。 多 酚具有 抗 突变 、 茶 抗肿 瘤 、 缓 衰老 、 延 降 血压、 降血脂 、 抑制 血栓 形成 等保 健 功能『 茶 叶 中的 l 】 。 咖 啡 碱 能刺 激 中枢神 经 系 统 , 醒 头脑 , 除疲 劳 , 清 消 加快 血液 循环 , 促进 新 陈代 谢 。此 外 , 叶 中的茶 色 茶
Sho i n i eig,m i nvrt ,odadBoo cl n neigR sac ntue J e nrrt co lfBo gn r J e ie i F o i g a E g er eerhIsi d,  ̄ i i s y o e e n i U sy n l i i n t m U ei
Xir e 6 0 1 C an n 3 1 afc i g t a q a i n h a e tr s ac r g e s o u rn e r s k e i g tc n lg e sr c :T e k y t m fe t e u l y a d t e lt s e e r h p o r s fc re tta fe h— e p n e h oo is n t a p i ae u n tr g e e s mma z d i r e rv d h o e ia a i rt a p o e sn n r s — e p n . p l td d r g so a e w r u c i i r e n o d rt p o ie t e r t l ssf e r c s ig a d fe h — e i g o c b o k Ke wo d : e ; t rg fe h k e ig p o e s y r s t a so a e; s — e p n ; r g s r r

茶鲜叶工厂化生产加工技术研究现状.docx

茶鲜叶工厂化生产加工技术研究现状.docx

茶鲜叶工厂化生产加工技术研究现状据统计,茶叶的采收成本达到整个成本的50%以上[1-2]。

同时,由于人工短缺,大量鲜叶不能及时下树,错过采摘时间,鲜叶经济价值大打折扣,这直接影响到涉茶企业经济效益和茶农收入。

因此,茶鲜叶采收机械化与茶鲜叶生产工厂化将成为解决农村劳动力紧缺与春茶采收劳动力需求集中这一矛盾的必然趋势。

利用短穗扦插技术、基质育苗技术、机械采收技术实现茶鲜叶的工厂化生产,作为鲜叶生产方式上的一次创新与构想,相关研究鲜见报道。

目前,对茶鲜叶采收环节的研究多是从传统机械开发、品种培育与栽培管理等方面着手。

在采摘装置的研发方面多是以开发装备来适应茶树生物学形态特征为目标,自1985年以来先后提出了包括机动、电动和手动的往复切割、水平钩刀切割和螺旋滚刀切割等多种形式的采茶机,可经过30多年的发展,采茶机仍不尽人意,尤其对名优茶的采摘。

在机采品种培育方面,受茶树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和外形特征的限制,要选出发芽整齐,长势一致,着生平面相近的茶树品种更是困难重重。

而随着茶树扦插技术、设施栽培技术、母本园管理技术的发展,我国在种苗快繁和工厂化育苗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且多项实用技术已运用于生产实践,这些技术的优点集中表现在茶苗出苗整齐,长势相对一致和育苗周期相对较短,这悄然为茶鲜叶生产方式的改变开启了新的窗户,即利用插穗出芽整齐、着生平面相对一致的特点,通过离体培育,将茶树“微型化”,直接采摘插穗新芽用于生产,并研发配套的剪穗、扦插装置。

这不仅能有效绕过机采品种的选育壁垒,降低后续采摘装备的研发难度,扩大鲜叶的采收时限,更有助于将茶鲜叶生产向工厂化、标准化推进。

1基质育苗研究现状在扦插繁育基质筛选方面,韩晓阳等在茶树育苗基质的筛选及其理化特性的研究中指出,草炭、石英砂和珍珠岩的混合基质理化性质及其缓冲性能可满足育苗要求[3];王雪萍等在研究基质对茶树穴盘扦插生根的影响时,指出仅需泥炭土和珍珠岩按一定比例混合就可以获得较好的生根效果[4];另有研究指出,在泥炭土上铺5cm的泥砂土可提高扦插苗的成活率和出圃率[5]。

茶鲜叶水洗方法的研究

茶鲜叶水洗方法的研究

茶鲜叶水洗方法的研究摘要:以1芽2叶鲜叶为材料,针对茶鲜叶水洗方法中水洗方式、茶水比例和水洗时间3因素开展对比试验,通过对干茶进行感官审评及理化成分检测,分析各单因素不同处理对绿茶品质的影响,探寻茶鲜叶水洗最佳工艺。

结果表明,随着水洗程度加重,其干茶感官品质呈下降趋势,其中以淋洗处理的干茶感官审评得分最高,浸泡+搅拌+淋洗处理感官审评结果最低,但各处理主要内含成分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茶水比例(质量比)以1∶6处理的干茶感官审评结果最优,1∶12处理感官品质最差,二者仅水浸出物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水洗时间中以30 s处理的干茶感官审评结果最优,4 min处理的干茶感官审评结果最差,感官品质随着水洗时间的延长呈现下降趋势,且水洗30 s与水洗4 min处理间干茶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

该试验结果为下一步茶鲜叶水洗方法最优组合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茶鲜叶;水洗方法;绿茶;品质茶人工栽培并作为饮品已有5 000余年的历史,传统加工方法是不经过清洗而直接加工成产品,但随着环境变化及消费者对茶叶卫生安全的重视[1-3],茶叶在加工过程中能否经过清洗后再加工成成品,近年来成为业内外争论的热门话题[4-7]。

争论焦点在于:鲜叶水洗后对茶叶品质是否有影响,水洗能否有效去除茶鲜叶前期污染,即要明确茶鲜叶水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而在此之前必须要解决如何洗的问题,首先就应该确定茶鲜叶的水洗方法。

前期通过国家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平台,名特茶加工岗位团队调查研究了湖北省内茶鲜叶水洗工艺,其中水洗方法多样,有浸泡、淋洗、浸泡+淋洗、浸泡+搅拌+淋洗等多种水洗方式,水洗时间、茶与水比例均无定数,总的来说,茶鲜叶水洗方法的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

为此,在调查的基础上,针对茶鲜叶水洗方式、水洗时间和茶水比例3因素各设置5水平处理,通过对干茶进行感官审评及理化成分检测,分析各单因素对绿茶品质的影响,探寻茶鲜叶水洗最佳工艺,旨在为下一步茶鲜叶水洗方法最优组合的研究提供参考。

茶鲜叶的保鲜原理与技术

茶鲜叶的保鲜原理与技术

茶鲜叶的保鲜原理与技术
赖凌凌;郭雅玲
【期刊名称】《茶叶科学技术》
【年(卷),期】2004(000)003
【摘要】分析茶鲜叶失鲜的影响因素如鲜叶、温度、水分、空气、机械损伤等,探寻茶鲜叶保鲜的原理,提高鲜叶保鲜技术与水平.
【总页数】3页(P32-34)
【作者】赖凌凌;郭雅玲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州,3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
【相关文献】
1.基于高光谱技术的茶鲜叶含水率检测与分析 [J], 戴春霞;刘芳;葛晓峰
2.夏季茶鲜叶加工花香型绿茶工艺技术研究 [J], 贺麟;李宗琼;张拓;梁壮仙;朱静静;肖文军
3.茶鲜叶保鲜贮运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展望 [J], 郭嘉明;陈劲;张敏;吕恩利
4.基于电子鼻技术的茶鲜叶农残快速诊断 [J], 肖文敏;唐小燕;任志红;吴焕焕;张虹;尚涛;仇园;孙海伟;韩晓阳
5.名优茶鲜叶采摘技术 [J], 杨劲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茶鲜叶保鲜及预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茶鲜叶保鲜及预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贵州茶叶
2 1 , 9 3 : ~ 1 0 3 ( ) 8 1 1
G uih F a z ou e
茶 鲜叶保 鲜及预处理技术 的研 究现状
葛 衡 ,杨 清 ,张广 成
(. 阳 市狮 河 区茶 叶办 公 室 .河 南 信 阳 4 40 ; . 南 州 茶 叶 产 业 化 发 展 管 理 办 公 室 , 州 都 匀 5 8 0 ) 1信 600 2黔 贵 50 0
体 发生生 化反 应 , 重影 响茶 叶香气 的形 成 。 严
1 3 机械 损伤 .
机 械损 伤 使 叶 片细 胞破 碎 , 泡 中 的多 酚 类 物 液 质 与叶绿 体 中 的 P O 得 以接 触 发 生酶 促 反 应 。 多 P
酚 类物 质被 氧化 后 叶子 在 损 伤处 发 生 红 变 , 响 茶 影
鲜 叶是制 茶 的原料 , 是茶 叶 品质 的基 础 , 优质 的 鲜 叶才 能制 出优 良的茶 叶 。鲜 叶 品质 的好坏 除 了跟 茶树 品种有直 接关 系外 , 还受 到采后 保鲜 、 以及 加工 前 处 理 的影 响[ , 1 茶鲜 叶的保 鲜 及 预 加 工不 仅仅 是 ] 为 了保 持茶 鲜 叶的 品质 , 多 是 为 了 茶 叶 品质 的 形 更
[ 关键词 ]茶 鲜叶 ;保 鲜 ; 放 ; 凋 摊 萎 [ 中图分类 号]S [ 文献 标识 码]A
Re e c o e s o a I a r h es n r r a men s ar h Pr gr s fTe e ffes n s不 断氧化缩 合 , 多 而从 可溶 性变 为不 溶性状 态 , 水浸 出物 减少 。叶温 超 过 2 . 。 6 8C叶 子变 红[ , 2 而发 生红 变的部位 多为 叶梗 。 ]

茶鲜叶保鲜贮运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展望

茶鲜叶保鲜贮运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展望

茶鲜叶保鲜贮运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展望郭嘉明1,2,陈劲1,2,张敏1,2,吕恩利1,2*1.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510642;2.南方农业机械与装备关键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10642摘要:随着茶叶初加工企业规模化发展,对鲜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茶鲜叶作为制茶的原料,其质量直接影响成茶品质。

本研究从鲜叶的理化特性和劣变机理方面,分析了温度、相对湿度、气调和振动因素对茶鲜叶贮运品质的影响,为顺应茶叶加工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提供参考,同时对茶叶加工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茶鲜叶;保鲜;贮运技术;品质Research Status and Prospect of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of Fresh Tea LeavesGUO Jiaming1,2,CHEN Jing1,2,ZHANG Min1,2,LüEnli1,2*1.College of Engineering,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510642,China;2.Key Laboratory of Key Technology on Agricultural Machine and Equipment,Ministry of Education,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510642,ChinaAbstract:With the increase of market demand and the maturity of tea processing technology,China's tea industry develops rapidly.As the raw material of tea processing,the quality of fresh tea leaves affects the quality of final product.From the aspects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terioration mechanism of fresh tea leave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including temperature,relative humidity,controlled atmosphere and vibration on the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quality of fresh tea leaves,which provided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ale and standardization of tea processing industry.It also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and 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ale and standardization of tea processing.Keywords:fresh tea leaves,fresh-keeping,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quality基金项目:广东省省长专项研究课题(粤财农[2019]170号)、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农业科技能力提升)课题(403-2018-XMZC-0002-90)。

茶叶保鲜技术

茶叶保鲜技术

茶叶的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摘要:本文对茶叶贮藏过程中影响其品质的关键因素以及目前应用于茶叶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以概述, 以期为茶叶的深加工和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茶叶; 贮藏保鲜技术前言:茶叶在我国有数千年的饮用历史, 在古代茶被誉为“万病之药”。

绿茶的主要有效成分茶多酚是一类多羟基酚类混合物, 占茶叶干重的20% ~30% 。

现代医学和分子生物学已经证明茶多酚具有清除自由基、抗癌、抗辐射损伤, 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肥胖病、高血脂症、动脉硬化等多种医疗和保健功能[ 1~4] 。

对红茶的有效成分茶黄素的研究发现, 富含茶黄素的提取物具有降血胆固醇的独特功效。

随着茶叶的药用价值不断的被揭示, 西方国家对茶叶的消费不断增长。

然而茶叶在贮藏、销售过程中易受温度、氧气、水分、光照、湿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进而导致其内含成分发生一系列理化变化而使品质下降。

近年来,贮藏保鲜技术研究开发日益受到食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广泛关注, 茶叶的贮藏保鲜对提高茶叶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对影响茶叶品质的关键因素以及目前茶叶贮藏保鲜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以概述, 以期为茶叶贮藏和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1 茶叶贮藏过程中品质劣变的机制1. 1 氨基酸的降解茶叶贮藏过程中氨基酸不仅可以和多酚类物质形成不溶性的聚合物, 而且还可以与可溶性糖形成不溶性的聚合物, 色泽呈黑褐色, 使茶叶鲜醇滋味和风味下降。

因此氨基酸不但影响茶汤滋味同时对茶汤色泽也有较明显的影响。

肖文军等人研究优质绿茶在12 个月内无保鲜条件的贮藏, 氨基酸含量在前六个月持续减小随后呈现高低起伏的波浪形曲线变化, 各种氨基酸的组成比例发生明显变化[ 5] 。

1. 2 叶绿素的降解叶绿素是茶叶色泽的主要成分之一, 叶绿素很不稳定。

在茶叶贮藏过程中, 在光、温度、水分的作用下容易发生置换和分解反应, 使翠绿色的叶绿素脱镁变成褐色的脱镁叶绿素。

一般当绿茶叶绿素转化为脱镁叶绿素的转化率在10% 以下, 绿茶的翠绿色虽然受到影响但是仍能保持其绿色, 但是当转化率超过70% 时, 就会是绿茶的色泽出现显著的褐变。

茶叶保鲜技术试验报告

茶叶保鲜技术试验报告

茶叶保鲜技术试验报告叶锦凤(安溪县茶科所362400)茶叶,无论是红茶、绿茶、乌龙茶或其他茶类,刚制造出来的产品都具有鲜爽的香气与滋味。

这是茶叶饮用经济价值的精髓,但随着贮藏时间的延续,香气与滋味也随着逐渐变化,香气越来越低,滋味越来越淡,经济价值也就越来越差。

为了防止茶叶陈化变质,目前国内外均是采用真空贮藏或充氮贮藏,或冷库贮藏等办法,然而,包装袋一旦打开或运出冷藏库,就无法再保鲜了。

能否再寻找一条更有效、更方便,保鲜时间更长的新办法?我们就以此作为研究目标,进行试验探讨。

从1999年起开始试验,至2001年4月共制造12批样品。

基本摸索出一条新途径。

试验材料1.1保鲜原料:每批试验保鲜茶叶均来自本所生产中在制茶坯,随机取样。

其茶叶品种有毛蟹、黄旦、杏仁茶、凤圆春、科旦、铁观音、大叶乌龙等。

1.2包装物:绵纸、铝箔纸、石蜡等。

技术路线2.1茶叶在初制时,取干燥工序前的茶坯进行人工压缩成块状或团状,每粒茶叶团块重20~30g ,使茶叶体积缩小且紧实,减少茶叶与空气接触面,以减少大气对茶叶品质的影响,降低茶叶内含物质的氧化速度。

2.2经压缩的茶叶团块,采用低温(90~100C )慢烤,使茶叶内外充分干燥,含水率务必低于3%,以制止氧化酶的活性。

2.3干燥后的茶叶先用绵纸与铝箔纸包装,再用不会透气、不会吸湿又能隔热的石蜡包裹密封,使茶叶与外界空气完全隔离,避免外界气、光、热对茶叶的影响。

2.4每批试验均设对照样。

对照茶样的处理是茶叶干燥后采用常规贮藏茶样的白铁罐、内套塑料袋装茶贮藏。

试验结果试验茶样经2~3年的贮藏,于2003年3月进行质量审评对比,审评的结果如表1。

从茶叶质量审评表中明显看出所有保鲜茶样仍保持纯正香气与滋味,尤其是2000年11月采制的铁观音茶用塑料瓶装加蜡封的处理,效果更佳,仍保持茶叶鲜爽的香味,而所有对照样都是香气低、滋味淡,且产生陈味。

说明茶叶经压缩再加绵纸、铝箔纸包装、石蜡密封可延长保鲜期,同时茶叶在密封前已压缩成团块并充分烘烤,故不必经过精制加工,可直接投放市场销售,为提高茶叶的经济价值开辟一条新途径。

绿茶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绿茶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绿茶保鲜技术研究进展摘要: 对目前应用于绿茶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绿茶保鲜技术的发展进行展望,提出发展方向,以期为茶叶加工和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绿茶;贮藏;保鲜;进展绿茶属于不发酵茶,不仅有好的口感还可以让饮茶者观其形,获得美的享受。

绿茶是我国的主要茶类,以其口感好、形色美而使产量位居六大初制茶之首,不仅畅销于国内,而且出口量很大。

绿茶经加工、贮运、销售到达消费者手中,需经很长一段时间,如绿茶的贮藏及保鲜不当,致使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极易氧化流失,降低了绿茶品质,还会导致茶叶过早变质,造成浪费。

因此,绿茶贮藏及保鲜技术是绿茶产业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绿茶品质的劣变一般都是由于茶叶在贮藏过程中内含物质发生各种变化,如VC、氨基酸、茶多酚、脂类以及色素氧化等,而导致绿茶陈化,香气成分流失,使其失去原有的独特口感和香味。

研究发现,影响茶叶陈化变质的主要因素有茶叶含水量、贮藏温度、含氧量和光线,此外包装材料和微生物也对其产生影响。

目前,一些绿茶保鲜技术主要有干燥保藏、冷藏保鲜、气调包装、包装材料的改进、保鲜剂的辅助以及生物技术保鲜等方法。

1干燥保存水分对茶叶品质影响很大,降低含水量是延长茶叶保鲜期以及应用其他保鲜技术的前提。

将水分含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营养成分的质变反应,从而达到保鲜的目的。

干茶的含水量一般要求低于6%,高档茶叶的含水量一般在3%~5%。

但干燥保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通常只有在出厂时才能控制绿茶的含水量,之后由于绿茶的吸湿特性以及包装材料及方式透湿性,会使绿茶在贮存过程中的含水量逐步上升。

因此,可以在茶叶贮藏时辅以干燥剂,利用其吸潮性降低茶叶的含以水量达到保鲜目的,其效果好于普通密封贮藏,但该法不适应现代大规模茶叶贮藏、运输和销售发展的需要。

目前常用的干燥剂有石灰、木炭以及硅胶等[1]。

2冷藏保鲜低温冷藏是效果最好的茶叶保鲜技术之一。

低温下,绿茶的生化活动被抑制,营养成分的氧化降解得到极大地延缓,微生物及酶的作用也会降至最低,因此能有效保鲜绿茶。

新技术在茶鲜叶前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新技术在茶鲜叶前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新技术在茶鲜叶前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袁林颖,杨 娟,钟应富,张 莹,罗红玉,邬秀宏(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重庆市茶叶工程技术中心,重庆永川402160)摘 要 茶鲜叶的前处理是茶叶加工和优良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之一,适宜的鲜叶前处理技术有利于各茶类风味品质的形成。

综述了茶鲜叶超高压处理技术、人工光源处理技术和冷冻处理技术等在茶鲜叶前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情况,并作了展望。

关键词 茶鲜叶;前处理;超高压;人工光源;冷冻处理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4-062-03知网出版网址:http://www /kcms/detail/50.1186.s.20160224.1536.008.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6-2-24 15:36:26收稿日期:2016-01-21基金项目:重庆市财政资金资助项目“萎凋新技术在绿茶加工中的应用研究”(NKY-2015AC010)。

作者简介:袁林颖(1974—),女,四川武胜人,本科,研究员,主要从事茶叶加工、品质评价及茶资源综合利用研究。

E-mail: yly119@ 。

所谓茶鲜叶的前处理是指在各类茶的加工中,按照制茶工艺的要求,鲜叶采摘后都需经适当的处理才能进行后续加工,如绿茶摊放,红茶、白茶的萎凋及乌龙茶做青等,这些工艺过程即为鲜叶前处理。

前处理技术是制茶的关键,适度的摊放、萎凋和做青有利于各类茶品质风味的形成[1]。

各茶类的鲜叶前处理技术除了传统的摊放、萎凋,如自然摊放、鼓风(热风)萎凋(摊放)、控温控湿萎凋、日光萎凋等外,新技术在茶鲜叶的前处理中的应用也不断涌现。

本文就近年出现的新技术在茶鲜叶前处理中的应用作一综述,以期为茶叶加工创新研究提供参考。

1 茶鲜叶超高压处理技术超高压加工(Ultra High Pressure Processing ,UHPP)技术是近年来食品加工领域广泛关注的高新技术之一,在茶叶加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还处理起步阶段。

茶叶的储存与保鲜技术研究报告

茶叶的储存与保鲜技术研究报告

茶叶的储存与保鲜技术研究报告茶叶作为一种重要的饮品和商品,在储存和保鲜方面有着关键的影响。

本研究报告旨在调查茶叶的储存和保鲜技术,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以确保茶叶的质量和口感在储存期间得到保持和提升。

一、储存环境茶叶的质量和口感受到储存环境的显著影响。

以下是一些关键因素:1. 温度:茶叶的储存温度应保持在15°C至25°C之间,避免暴露在阳光直射下或高温环境中。

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茶叶氧化速度加快,影响其风味和香气。

2. 湿度:茶叶的储存湿度应保持在50%至70%之间,并避免潮湿的环境。

过高的湿度可能导致茶叶发霉和变质,而过低的湿度可能导致茶叶失去水分,影响其质量和口感。

3. 通风:茶叶储存区域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有助于排除异味和减少湿气。

同时,通风还能帮助茶叶保持其原有的香气。

二、包装材料茶叶的包装材料对其储存和保鲜起到了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包装材料:1. 密封袋:采用厚度较好的铝箔包装袋可以提供一定的氧气、水分和光线阻隔效果,保持茶叶的新鲜度。

2. 罐装:可选择具备良好密封性和防潮性能的茶叶罐进行储存,如陶瓷罐或不透光的金属罐。

罐内保持干燥,并避免阳光直射,可以防止茶叶与外界湿气和氧气接触。

3. 纸盒:采用有一定质量的纸盒可以降低茶叶受潮的风险,并提供一定的保护。

三、储存时间茶叶的储存时间对其质量有一定影响,不同类型的茶叶对储存时间有不同的要求。

1. 绿茶:绿茶的新鲜度和风味通常只能保持6个月至1年。

因此,建议尽早饮用以享受其最佳特性。

2. 黄茶、白茶、乌龙茶:这些茶叶可以相对较长时间地储存,一般保鲜期为1至2年。

3. 红茶、普洱茶:红茶和普洱茶可以长时间储存,并随时间的推移呈现出不同的风味和特性。

它们通常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陈放时间,以达到最佳品质。

四、保鲜技术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新的保鲜技术正在被研究和应用于茶叶储存领域。

以下是一些最新的保鲜技术:1. 氮气包装:通过使用氮气替代包装材料中的空气,可以减缓茶叶氧化的速度,延长茶叶的保鲜期。

茶鲜叶保鲜及预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茶鲜叶保鲜及预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

茶鲜叶保鲜及预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摘要]茶鲜叶的保鲜及预加工不仅仅是为了保持茶鲜叶的品质,更多是为了茶叶品质的形成。

本文对鲜叶的品质保藏、摊放和萎凋这三方面在茶叶加工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做了详细的综述,以期为今后制茶工艺的改进和茶叶品质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茶鲜叶;保鲜;摊放;萎凋Research Progress of Tea leaf freshness and pretreatment [Abstract] Preservation of fresh tea leaves and pre-processing is not only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quality of fresh tea leaves more to the formation of tea quality. In this paper, the quality of leaf preservation, Tan Fang, and wilt in these three areas in tea processing in the role and influence of a detailed overview of tea with a view to the future process improvement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ea quality to provide a reference value.[Key words] tea leaf; preservation; tan fang; wilt鲜叶是制茶的原料,是茶叶品质的基础,优质的鲜叶才能制出优良的茶叶。

鲜叶品质的好坏除了跟茶树品种有直接关系外,还受到采后保鲜、以及加工前处理的影响[1],茶鲜叶的保鲜及预加工不仅仅是为了保持茶鲜叶的品质,更多是为了茶叶品质的形成,从而提高茶叶的经济价值及饮用价值。

茶叶及茶饮料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茶叶及茶饮料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保健 功能 , 目前最受 欢迎 的饮料 品种 之一 。 是 然而 茶 叶 以及 茶饮 料 在贮 藏 、 售 过程 中易受 温 度 、 气 、 销 氧 水分、 照、 光 湿度 等 外 界 因素 的 影 响 , 而 导致 其 内 进 含成 分发 生一 系列理 化变 化而使 品质 下降 。 近年 来 ,

茶 叶在 我 国有 数 千年 的饮 用历 史 , 古代 茶 被 在 誉 为“ 病之药 ” 万 。绿 茶 的主要有 效成 分茶 多酚 是一 类 多羟基 酚类 混合 物 , 占茶 叶 干重 的2 %~3 O O/ 现 9 5 代 医学 和分子 生物学 已经 证 明茶 多 酚具有 清 除 自由 基、 癌、 抗 抗辐 射 损 伤 , 防和 治疗 糖 尿 病 、 胖 病 、 预 肥
Pr g e s i he St d c i e f Te n o r s n t u y of Te hn qu s o a a d
Te i s Fr s ke pi g a Dr nk e h— e n
ZH A N G n ui SH EN La c , She ngr g。 on
贮 藏保 鲜技 术 研究 开 发 日益 受 到食 品 生 产者 、 营 经 者 和 消费 者 的广泛 关 注 , 叶 以及 茶饮 料 的贮藏 保 茶
茶 叶贮藏 过程 中氨 基酸 不仅 可 以和多 酚类物 质
形 成 不溶 性 的聚 合 物 , 且 还 可 以与 可 溶性 糖 形 成 而
不 溶性 的聚合 物 , 色泽 呈黑 褐色 , 使茶 叶鲜 醇滋 味和 风 味下 降 。因此 氨基酸 不但 影响 茶汤 滋味 同时对 茶 汤色泽 也有 较 明显 的影 响 。 肖文 军等 人研 究优质 绿
维普资讯

《鲜叶的保鲜技术》课件

《鲜叶的保鲜技术》课件

例如在果汁、果酱、罐头等食 品加工过程中,通过保鲜技术 可以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品质 。
在食品保存过程中,保鲜技术 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保证 食品的安全卫生和质量。
Part
05
鲜叶保鲜技术的挑战与展望
技术挑战
鲜叶易变质
鲜叶中的水分和营养成分容易流 失,导致品质下降。
技术更新换代慢
鲜叶保鲜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相对 滞后,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
辐射保鲜
总结词
通过辐射处理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延长鲜叶的保鲜期。
详细描述
辐射保鲜是将鲜叶暴露于一定剂量的辐射下,利用辐射的物理效应破坏微生物的细胞结构,抑制其生 长和繁殖。这种方法可以延长鲜叶的保鲜期,并保持其品质和口感。需要注意的是,辐射处理必须在 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详细描述
真空保鲜是将鲜叶放入真空袋中,排 除其中的氧气,创造一个低氧环境, 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这种 方法可以保持鲜叶的颜色、质地和口 感,延长其保鲜期。
气调保鲜
总结词
通过调节气体比例,改变鲜叶周围的环境,延缓鲜叶的腐败过程。
详细描述
气调保鲜是通过调节鲜叶周围的气体比例,如降低氧气含量和提高二氧化碳含量,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延缓鲜叶的腐败过程。这种方法可以保持鲜叶的新鲜度和品质,延长其保鲜期。
STEP 02
STEP 01
除了茶叶之外,许多其他 农产品也需要保鲜技术来 保持其新鲜度和品质。
STEP 03
保鲜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 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 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例如水果、蔬菜、花卉等 农产品,通过保鲜技术可 以延长其保鲜期,减少损 耗和浪费。
在食品加工和保存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鲜叶保鲜及预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摘要]茶鲜叶的保鲜及预加工不仅仅是为了保持茶鲜叶的品质,更多是为了茶叶品质的形成。

本文对鲜叶的品质保藏、摊放和萎凋这三方面在茶叶加工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做了详细的综述,以期为今后制茶工艺的改进和茶叶品质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茶鲜叶;保鲜;摊放;萎凋Research Progress of Tea leaf freshness and pretreatment [Abstract] Preservation of fresh tea leaves and pre-processing is not only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quality of fresh tea leaves more to the formation of tea quality. In this paper, the quality of leaf preservation, Tan Fang, and wilt in these three areas in tea processing in the role and influence of a detailed overview of tea with a view to the future process improvement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ea quality to provide a reference value.[Key words] tea leaf; preservation; tan fang; wilt鲜叶是制茶的原料,是茶叶品质的基础,优质的鲜叶才能制出优良的茶叶。

鲜叶品质的好坏除了跟茶树品种有直接关系外,还受到采后保鲜、以及加工前处理的影响[1],茶鲜叶的保鲜及预加工不仅仅是为了保持茶鲜叶的品质,更多是为了茶叶品质的形成,从而提高茶叶的经济价值及饮用价值。

深入了解茶鲜叶保鲜技术及优化预处理的设备、条件对提高茶叶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对鲜叶的品质保藏、摊放和萎凋这三方面在茶叶加工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做了详细的综述,以期为今后制茶工艺的改进和茶叶品质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 茶鲜叶品质劣变机制及其保鲜措施从外观上可以观察到鲜叶的新鲜度不同,主要是叶色和香气两方面。

叶色由鲜艳变枯暗,甚至变红。

香气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由清淡的类似兰花香的鲜叶香逐渐消失,正常的贮藏则出现花果香,发生变质的茶鲜叶会产生腐败气味或酒糟气。

腐败变质的茶鲜叶就完全丧失了制茶价值。

导致茶鲜叶变质的因素及其发生机制主要有以下3种。

1.1 高温鲜叶的呼吸作用将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使叶温迅速上升,酶活性增强导致鲜叶内的有效成分大量分解消耗、多酚类物质不断氧化缩合而从可溶性变为不溶性状态,水浸出物减少。

叶温超过26.8℃叶子变红[2],而发生红变的部位多为叶梗。

1.2 氧气氧浓度高会促进呼吸作用,是酶活性增强,干物质消耗大,温度上升快,易使叶子发生红变。

氧浓度过低鲜叶进行无氧呼吸生成乙醇产生酒气,香气前体发生生化反应严重影响茶叶香气的形成。

1.3 机械损伤机械损伤使叶片细胞破碎,液泡中的多酚类物质与叶绿体中的PPO得以接触发生酶促反应。

多酚类物质被氧化后叶子在损伤处发生红变,影响茶叶品质及外观。

损伤处容易受到微生物的侵染,加快鲜叶的劣变速度。

1.4 茶鲜叶保鲜措施从茶园的采摘到进厂摊放,这段时间要做好鲜叶的保鲜,就是保持其完整度和新鲜度,保证鲜叶品质。

遵守轻采、机采、勤放、勤送原则[3],即可保证进厂茶鲜叶有良好品质。

为保证茶鲜叶的品质稳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鲜叶变质。

茶鲜叶的贮藏环境要求清洁、阴凉、透气,避免阳光直射[4],在5℃的低温条件下贮藏茶鲜叶,3d仍可保持叶片新鲜。

格瓦拉米研究发现,在1℃条件下鲜叶能保藏10~12d,不但不会降低鲜叶质量,反而提高了制茶品质[2]。

其次,鲜叶薄摊,通过连续通风增湿,始终保持鲜叶的正常叶温及含水率,能确保茶鲜叶的品质要求[5]。

在严格按照采摘标准进行采摘后,机械损伤造成的鲜叶质变可以将程度减到最低。

2 茶鲜叶加工前预处理的原理及对茶叶品质形成的影响2.1 摊放绿茶、黄茶在杀青前均需要摊放,黑茶以晒青毛茶为原料,晒青毛茶的加工工艺同绿茶相同。

鲜叶在清洁、阴凉、透气的场地均匀摊放一定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鲜叶呼吸加强,水分散失,叶质由硬脆变的柔软;糖类的分解代谢释放出大量热量使叶温升高,一些低沸点的且令人不愉快的香气成分会挥发剩余痕量,如高浓度的青叶醇存在于鲜叶中,使鲜叶散发出强烈的青草气或青臭气,当散发至痕量同时由于异构化作用,形成具有清香的反式青叶醇[6],使鲜叶的气味由青臭转为茶的清香。

摊放过程中,蛋白质发生水解导致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7]。

在摊放后期茶多酚因多酚氧化酶活性降低[8]氧化减缓,氨基酸生成减少且少部分参与到香气物质的形成[9]。

茶鲜叶在经过适当摊放后可散发青草气,清香显露;适当破坏叶绿素,成茶色泽更翠绿;使茶叶变软,有利做形[10]。

2.2 萎凋萎凋是制白茶、青茶和红茶的第一道工序。

随萎凋时间延长,叶细胞组织的脱水引起蛋白质物理化学特性的改变,细胞膜透性加强,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改变,细胞水解,一些贮藏物质和部分结构物质,如淀粉、蔗糖、蛋白质、果胶以及少量的脂肪物质等,分解成简单物质。

叶内复杂的大分子物质分解而含量减少,简单小分物质的增多是通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实现的。

在酶的催化下,淀粉分解成葡萄糖,双糖转化为单糖,蛋白质和多肽分解成氨基酸,原果胶分解成水溶性果胶和果胶酸。

蛋白质的变化和分解会加速叶绿素的破坏,叶色由鲜绿转变为暗绿;茶多酚类的氧化分解同时促进鲜叶变色。

在此过程中部分酯型儿茶素水解,脱掉没食子酰基,变成简单儿茶素,使茶叶涩味减轻。

在萎凋过程中茶叶香气成分也发生了重要改变。

叶细胞的失水和呼吸作用使细胞膜透性增大,某些酶类的活跃使糖苷形式存在的结合型香气化合物与其水解酶β-糖苷酶接触,香气化合物游离出来,如青叶醇、芳樟醇、香叶醇、芳香醇等。

由于萎凋,香气成分的总量可增至原料鲜叶的10倍以上,短时间内增至最大的有顺-3-己烯醇、反-2-己烯醇和芳樟醇[6]。

众多令人愉悦的香气成分的产生使茶鲜叶的香气香型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3 比较不同工艺的预处理对茶叶品质的影响3.1 摊放鲜叶的摊放由过去直接摊放在地板上改进为用固定式通风贮青槽、移动式贮青槽板、贮青车或鲜叶摊放装置进行摊放[11]。

尹军峰等[7]研究表明,鲜叶采回后,按0.5~1cm厚度均匀摊放于竹匾上,微风均匀吹鲜叶,加速水分蒸发,每隔1个小时取鲜叶用水分快速测定仪测定。

分别取刚采回的鲜叶和水分接近74%、72%、70%、68%和66%的摊放叶各100g用液氮冷冻固样,然后再低温冷冻干燥(-40℃,20℃)。

干燥样经磨碎过40目筛后装于密封袋内待测,检测不同生化成分的动态变化。

当摊放进行到6h左右,也就是鲜叶含水率在70%左右时,鲜叶的酚氨比较大,氨基酸总量达到最大,多酚类含量低,维生素C的含量几乎减少为鲜叶中含量的一半。

而王云等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当摊放叶含水量为70%左右时,其品质最佳[12]。

徐仲溪[13]将采回的茶鲜叶在自然温度(24℃~26℃)下进行摊放,测定摊放7h和摊放14h后鲜叶中各化学成分的含量,并通过感官审评得出,鲜叶摊放7h的成茶内质香气、汤色、滋味、叶底的评语较好,评分较高,摊放14h的成茶内质香气不持久,带沤气,汤色带橙,味淡,叶底花杂有少量红梗红叶,评分最低。

但李传忠的研究结果表明在4~20h以内茶鲜叶摊青时间越长成茶品质越好[10]。

而其后续试验结果表明:气温19~30℃时,群体品种鲜叶摊青厚度3kg/m2,摊青时间以28h对品质最有利[10]。

但是日本的八木勇认为绿茶摊放时间为1~2.5h品质最好;浙江农业局的凌光汉认为龙井茶摊放时间应大于4h;安农大李立祥也认为名优茶应薄摊1~3h,而中国茶科所的游小青却认为应摊放6~12h。

但大家一致认为应摊放至含水70%左右,叶层厚度约为3~5cm[14]。

杀青前对茶鲜叶进行摊放处理能提高成茶品质,是不可缺少的一道重要工序。

贮青成败的关键因子,是叶温的高低,而叶温的高低与室温、摊叶厚度、鲜叶的老嫩以及鼓风时间的长短密切相关。

因此,在贮青过程中应根据室温的高低、鲜叶的老嫩,灵活确定鼓风时间和摊青厚度[15]。

根据具体的鲜叶质量和加工目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摊放厚度、时间以及控温、控湿的参数,才能正确指导不同茶类适当摊放,提高茶叶品质。

3.2 萎凋3.2.1 红茶赵和涛[16]比较了采用日光萎凋、自然萎凋和萎凋槽进行萎凋对红茶品质影响,结果表明,用萎凋槽进行红茶萎凋,由于是机械化操作,生产量又很大,并且能进行人工控制,又不受气候自然条件的制约,所以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萎凋方法。

从品质审评总分看,萎凋槽萎凋的红茶低于自然萎凋,但从各色、香、味、形品质表现情况来看,都具有优质红茶的基本品质特征。

生产实践表明,萎凋槽温度一般鼓风气流温度应控制在35℃左右,最高不超过38℃,槽体前后温度要求比较一致,才能获得良好的萎凋质量,摊叶厚度,一般小叶种茶树芽叶摊放厚度为24cm左右,若是大叶种茶树芽叶厚度应控制在18cm左右,萎凋时间通常在8-10h内完成萎凋作业较好。

黄建琴[17]采用冷冻萎凋对鲜叶进行-20℃冷冻,再进行3h自然萎凋(融冻),试验结果表明对红茶特征香气的形成产生了负面影响。

但揉捻后,冷冻萎凋工艺的活性迅速上升,有利于多酚类物质迅速氧化,从而缩短了发酵时间,并减少了茶黄素的消耗,提高了红茶品质。

感官审评也表明,冷冻萎凋红茶的汤色红亮,滋味醇厚爽口,品质好于自然萎凋红茶。

因此冷冻萎凋工艺能明显改善红茶的汤色和滋味品质。

Philip O Owuor等[18]研究延长萎凋时间对无性系红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萎凋14h生产的茶叶最好。

顾谦等[19]对红碎茶的萎凋过程做加压处理后制成的红碎茶,其香气、汤色和滋味均比对照好,其中以萎凋3小时,加压3个大气压和萎凋3小时,加压4.5个大气压的制茶品质为最好。

3.2.2 白茶白茶加工工艺简单,只有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萎凋的程度好坏在此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茶鲜叶只有在进入重度萎凋后才开始产生白茶的香味[2]。

传统白茶制法的萎凋主要是在阳光下曝晒。

用福鼎大白品种做白茶,萎凋在水筛或萎凋帘中进行,将茶芽薄摊与其中至于日光下曝晒1d,可达八九成干。

政和大白鲜叶的萎凋在通风处进行或在微弱阳光下摊晒,至七八成干时,移至烈日下晒干。

一般需2~3d才能完成。

陈和建[20]的白茶热风萎凋由加温炉灶、排气设备、萎凋帘、萎凋著架等四部分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