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上册13《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乌鸦喝水教学设计(通用5篇)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乌鸦喝水教学设计(通用5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乌鸦喝水教学设计(通用5篇)我们知道乌鸦喝水这一课描写了一只遇到困难能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乌鸦。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部编版一年级上册乌鸦喝水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阅读参考!部编版一年级上册乌鸦喝水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认识“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升、“里”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谜语:身穿黑袍子,长个丑样子,懂得爱妈妈,是个好孩子——打一种鸟。
2、出示一个图片:谁能用一句话说出图意。
板书课题,领读。
学习生字“乌”,说一说乌的意思,及记忆的方法3、打招呼4、你有什么想问问乌鸦吗?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师范读,要求学生端正拿书,专心看书,认真听读。
请学生对师读作评价2、自由读,边读边画出生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再读,标出自然段,同桌互相评一评,看他读的准不准4、同桌交流识字A屏幕出示生字,开火车读,(带拼音)B果树上结满大大的果子,谁愿意考一考大家(无拼音),你想怎样读,你觉得大家读的如何?C桌再次交流如何记忆D游戏,摘果子:只要你能读准它,并说一说如何记忆的,这个果子就属于你了E次回读生字三、指导书写先出示本节课的五个字,认读一下本节课主要处理两个字“升、里“先拿出来让学生认一认,然后请学生看一看,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需要注意的地方,最后,师范写,生书空。
接下来,学生描红,书写。
四、细读课文、理解内容没有了生字朋友做障碍,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把课文读的更好的。
哪些同学想尝试一下当小老师,到前边来读一读1、乌鸦为什么要喝水呢,谁来读一下第一自然段乌鸦都到哪些地方找水喝了?找了这么多的地方你是从哪个词中看出来,如何读?练读想一想:口渴的乌鸦找不到水是什么心情带着这种心情再读2、学习第二、三段。
一年级语文上册乌鸦喝水教案(优秀6篇)

一年级语文上册乌鸦喝水教案(优秀6篇)《乌鸦喝水》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图文结合,理解词、句的意思。
懂得应该找到最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2、学会壹五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3、继续巩固“读读、画画、想想、议议”的阅读方法。
4、正确、流利、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还记得老师给你们讲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吗?故事中的乌鸦是多么的愚蠢呀!今天,我们又要认识一只乌鸦,看看这又是一只什么样的乌鸦呢?揭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三、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四、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
圈出本课的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自己用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生字。
2、汇报你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重点介绍多音字“着”。
3、同桌互相认读生字。
区别“喝——渴”。
4、开火车认识生字,做猜字游戏。
5、给生字找朋友。
五、学习课文。
1、老师再读课文,学生再通过听解决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2、同桌学生互相读读课文。
想想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标出来。
3、抽生分段读课文,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读。
4、全班指书齐读课文。
5、想一想: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练习说话。
)还有比这个办法更好的办法吗?比比哪个办法是最好的?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乌鸦?你应该向它学习什么?(夸夸这只乌鸦。
)6、再齐读一遍课文。
六、老师小结。
第二课时一、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
2、分小组比赛朗读。
二、学习写字。
1、抽学生读生字卡片,全体读。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4、这节课我们要学会写的是哪几个字?看田字格认读。
5、认识新笔画——斜钩。
示范写“找”,观察带这种笔画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师范写,生模仿写。
6、学习其它生字,通过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书写,评议,巩固认字。
三、总结。
四、布置作业。
1、读熟课文;2、练习册作业。
部编版一年级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乌鸦喝水教学设计部编版一年级乌鸦喝水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认识“乌、鸦”等11个生字和反文旁1个偏旁;会写“只、石”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
认识自然段。
3、懂得遇到困难,应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自然段。
教学难点: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领悟其中的道理。
三、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低年级孩子们抽象思维能力弱于形象思维能力的特点,在课堂上设计了猜谜语、角色表演、动手实操等环节,增强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摒弃细碎的讲解,精心创设实践活动,给足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
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阅读,感悟文本内涵。
课堂上开展“说一说”“想一想”“演一演”“做一做”“圈一圈”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使之能熟练运用学会的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初读课文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则谜语,看谁猜得准:身穿黑袍子,长个丑样子,懂得爱妈妈,是个好孩子。
(谜底:乌鸦)2、图上的乌鸦在干什么?(乌鸦在喝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乌鸦喝水》这一课。
设计意图爱猜谜语是低年级孩子的天性,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图片,加深孩子对乌鸦的印象,激发学习热情。
3、学生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二)认写生字1、将会认字和会写字圈画在课文中,并和你的小伙伴互相读一读。
设计意图在阅读中感受课文,学习生字词,反复地引导孩子们结合拼音阅读课文,可以降低生字的学习难度,是识记生字的有效方法。
2、出示本课生字课件,请学生认读,巩固记忆。
(1)生字组成了词语,你会读吗?乌鸦到处办法旁边许多放进升高找到(2)生字跑到了句子中,你能读对吗?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但是喝不着。
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想出办法来了。
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13《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13《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听懂课文中的故事情节,了解“乌鸦喝水”的故事主要内容。
2.能识字并正确书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3.能感受《乌鸦喝水》中的人物情感和故事情境。
能力目标1.能准确表达对《乌鸦喝水》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能模仿课文中的语言表达方式,如模仿声音、表情等。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乌鸦喝水》,培养学生勇敢、聪明、善良的品质,培养学生乐于助人、乐于分享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乌鸦喝水》的故事情节和主要内容。
2.认识和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及相关意义。
3.表达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难点1.对课文《乌鸦喝水》故事情节进行整体理解。
2.准确书写生字词及用词表达。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热身(10分钟)教师可以用游戏或歌曲热身,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简要引出《乌鸦喝水》的故事背景。
3. 学习《乌鸦喝水》(20分钟)1.教师朗读《乌鸦喝水》,带领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跟读、表演。
3.同学互相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4. 生字词学习(15分钟)1.引导学生认读生字词,理解词义。
2.学生多次跟读,巩固记忆生字词。
第二课时1. 复习(10分钟)复习前一节课所学内容,包括故事情节和生字词。
2. 朗读(15分钟)学生个别或小组朗读《乌鸦喝水》,注重情感表达。
3. 课文理解(15分钟)老师提出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理解问题的答案在课文中的依据。
4. 情感体会(10分钟)学生讨论故事中人物的品质与自己的感受,共同学习乌鸦的寓言意义。
5. 作文或绘画(15分钟)鼓励学生写一段话或画一幅图展示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针对《乌鸦喝水》这一寓言故事展开讲解,旨在引导学生不仅理解故事本身,更希望通过故事中所表现的品质启发学生,培养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个别能力的培养,提倡多元化的表达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统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阅读教学设计一、课题: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第十三课《乌鸦喝水》二、教材分析:这是一则经典的寓言故事。
课文以“乌鸦喝水”为线索,围绕“乌鸦急着喝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描写了一只遇到困难能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乌鸦。
说明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开动脑筋想办法,才能获得成功。
三、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学习这一课的时候,学生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和朗读能力,但是他们的注意力也很容易分散,缺乏耐心,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知识接受比较慢,组织纪律性观念不强,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阅读习惯。
四:教学目标:1.认识“乌、鸦”等11个生字和反文旁一个偏旁。
会写“只、石”等五个生字。
能正确认读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并能说出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着水的。
3. 懂得遇到困难,应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认识自然段。
难点:认识反文旁,会写“只”"石”等生字。
六、教学方法:游戏法、演示法、七、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准备乌鸦图片、生字词卡片。
2.窄口透明瓶子(透明饮料瓶子)、小石子、水。
(学生)八、教学时间:1课时九、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认识乌鸦1.出示乌鸦的图片。
引导:瞧,这儿有一只小鸟,谁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呢? (板书“乌鸦”)2. 学习“乌”字。
引导:看看图片,说说乌鸦长得什么样。
乌鸦浑身都长满了乌黑的羽毛。
“乌"常常表示黑的意思,比“鸟”字少一点。
3.学生认读“乌鸦”这个词语。
引导:乌鸦是一种鸟,所以“鸦”是鸟字边。
4.引导:这堂课,我们要学习一则与乌鸦有关的故事,题目是《乌鸦喝水》。
在这个故事里,我们会认识一只怎样的乌鸦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将不认识的生字词圈一圈,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认读生字词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1)指明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一年级语文《乌鸦喝水》优秀教案(通用14篇)

一年级语文《乌鸦喝水》优秀教案(通用14篇)一年级语文《乌鸦喝水》优秀教案篇1教学要点:学习第三、四两节课文。
用实验演示的方法,使学生懂的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
学会“旁、许、石”三个生字。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和词语2、口头组词:乌()鸟()喝()渴()3、指名读课文。
二、学习三、四节。
1、轻声读课文,自己想办法挤住“旁、许、石”三个生字。
思考:乌鸦想出办法来了吗?它是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2、学生自己说说怎样挤住“旁、许、石”三个生字。
石:注意读准翘舌音,并要与“右”比较不同点。
3、乌鸦想出办法了吗?(板书:想办法)4、它是怎么会想到这个办法的?把课文中有关的这一句齐读一下。
(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
)5、“许多”是什么意思?(很多)乌鸦想出办法来了,这时它的心情不知会有多高兴,让我们一起用高兴的心情来读第三节。
6、乌鸦到底是用什么办法来喝到水的呢?谁来把第四节读一下?7、小石子放到瓶子里,水会升吗?让我们来做个小实验。
教师出示用具,做:小实验:拿出一直装有半瓶水的透明玻璃瓶,瓶子外面用红线做好水位得记号,然后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去。
要求学生看清老师是怎样把小石子放进去的,放进以后,石子怎么样?水怎么样?8、讨论。
(1)“一颗一颗”是不是两颗?(很多颗)(2)出示句字:乌鸦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
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放进瓶子里。
比一比,上面两句话有什么不同?(第一句没有把小石子有多少说清楚。
第二句用一颗一颗,说明小石子有很多颗,也说明乌鸦不怕辛苦、不怕累。
)(3)“一颗一颗”怎么念?要读得慢一些,让人家听了,也知道乌鸦放进的小石子很多。
(4)石子放进瓶子,瓶里的水怎么样了?教师讲述:石子放进瓶子里,占了水的位置,所以水就升高了。
(5)瓶子里的水是一下子升高的吗?出示句子:瓶子里的水升高了。
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了。
比一比这句话有什么不同?(第二句话把水是怎样升高的说清楚了。
)(6)乌鸦喝到水了(板书:喝到水)让我们用高兴的语气,把第四节齐读一下。
《乌鸦喝水》教案(优秀4篇)

《乌鸦喝水》教案(优秀4篇)乌鸦喝水教案篇一【内容简析】本课主要讲了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见到一只瓶子里有水,可由于水少喝不到,它动脑筋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瓶里的水渐渐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
【设计理念】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教师进行积极的评价,及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轻松的课堂氛围和自由的想象空间,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尝试解决而不能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目标】1.认识“乌、处、怎”等十二个生字,会写“升、办、可、里、多”五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朗读课文。
难点:从句子中体会乌鸦的好办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质疑1.(出示玩具“乌鸦”。
)看,谁认识这只鸟呢?(板书:乌鸦。
)谁认识这个词?认读“乌鸦”一词。
2.揭题读题《乌鸦喝水》,教学“喝”。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乌鸦吗?二、初读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想办法解决。
2.听课文录音带或老师范读,边听边标出生字词。
3.借助拼音自己读,同桌互读生字词,看谁读得准。
4.小组合作读,要求读的时候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读后互评:他们读得怎么样?5.自由读课文,标出课文一共有多少自然段。
6.愿意读给大家听的同学站起来朗读。
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他们朗读的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哪些地方你能超过他们?7.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8.识记生字,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三、总结课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要提出来?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二、读中感悟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读出语气。
2.你最喜欢读哪一段?请你反复地把这段读好,并想一想,你读了这段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3.检查点拨。
新部编版一年级上语文课文 13《乌鸦喝水》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一年级上语文课文 13《乌鸦喝水》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和基本句型。
2.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乌鸦和它的生活习性。
能力目标1.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2.提升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情感态度目标1.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小动物。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促进互助精神的培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流畅朗读课文《乌鸦喝水》。
2.学生能理解课文中的情节,抓住重点。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
2.学生能够通过画图等方式展示对课文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课件、挂图以及相关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铅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副描绘乌鸦喝水的图片,让学生猜测图片内容,引出课文内容。
2. 学习课文1.全班师生共同朗读《乌鸦喝水》课文。
2.教师讲解生词词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听说训练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听说训练,模仿乌鸦的叫声和动作,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4. 读写训练1.学生个别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2.要求学生背诵课文或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5. 情感态度培养引导学生关注动物保护,讨论如何爱护周围的小动物,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五、课堂作业1.课后复习课文,准备朗读。
2.画一幅描绘乌鸦喝水的图片,写下对这只乌鸦的感想。
六、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学生对《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爱护动物的情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下节课可以结合手工或其他活动,进一步拓展对课文的理解。
13+乌鸦喝水+教学设计(表格式,2课时)+作业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13《乌鸦喝水》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主题《乌鸦喝水》第一课时(共2课时)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课型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学习目标】1.通过借助拼音、追溯字理、对比熟字等方法认识“鸦、旁、找”等11个生字,认读并理解词语“到处”、“旁边”等,提升识字能力。
会写“石”“多”二字,感知汉字的形体美,培养学习汉字的兴趣。
2.能正确朗读课文,借助图画整体感知故事,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
能流利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并能说出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着水的,试着读出乌鸦找水喝时的心情。
3.引导学生利用插图理解课文内容,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
培养学生看图读文、自主识字、独立阅读的能力。
【评价任务】1.正确认读本课“乌、鸦”等11个生字,通过借助看图猜字、形声字构字规律,结合语境和生活经验,比一比,熟字组词等多种识字方法记字形,理解字义。
通过观察田字格,利用横中线、竖中线在定位中的作用以及观察关键笔画,正确书写“石”“多”两字。
(目标1.3)2.能正确朗读课文,借助给连环画排序,整体感知故事,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
(目标2.3)3.能流利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并能说出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着水的,试着读出乌鸦找水喝时的心情。
(目标2)【学习内容】本课选自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课文是一个经典的寓言故事,以“喝水”为线索,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乌鸦机灵智慧的形象,说明做任何事情,只要动脑筋想办法,就能获得成功。
本课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1.课文语言简朴浅显,故事情节完整,十分适合学生朗读识字学习。
2.课文的插图,形象地展示了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内容,有利于图文结合了解词句意思和了解课文内容。
课文的第1、2自然段没有配插图,可采用读文想象图画的策略,检测学生是否了解词句和课文内容。
这样教学,一是为了本单元口语交际想象补充图画做铺垫;一是为下学期学习打基础。
3.本课继续让学生认识偏旁反文旁,根据教师用书对“要求认识的字”教学要注意的问题,认识偏旁的目的,是知道合体字这个概念和了解其表意的功能,以帮助学生用自己的办法识记汉字,教学时不要拔高目标要求。
乌鸦喝水教案

乌鸦喝水教案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乌鸦喝水教案(共含12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篇1:《乌鸦喝水》教案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谈话:出示乌鸦图。
同学们,你们认识乌鸦吗?你们了解有关乌鸦的一些故事吗?今天我们共同来认识一只聪明能干的小乌鸦。
(板书课题:乌鸦喝水)2.活动:出示乌鸦喝水图,引导学生用一句简短的话说出这幅图的意思。
比一比谁说的最简洁,最准确。
二、初步感知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生词,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出示教材上放大的图片。
说一说你认为每一幅图片都表达了什么意思?(观察图片,同桌间相互交流)3.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小组讨论,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组汇报、师生共评)三、识写生字1.出示生字、生词卡片,并用生字组词。
(同学间相互评价、纠正)2.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乌、鸦”等9个生字的?(小组讨论,汇报)3.指导书写“可、石”等6个生字。
重点指导“办、找、许”。
重点提示“办”字的笔顺,“找、许”容易写错的地方,如:找,漏写最后一笔“点”;许,右半边写成“牛”。
4.同学们,把你们写的生字展示给大家看一看好吗?看谁把生字宝宝写得最好看?(在小组内展示,相互评议)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1.小朋友看生字宝宝又和大家见面了,你们还认识他们吗?(认读生字并组词)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乌鸦喝水》,让我们再次走近那只聪明的乌鸦吧!二、深入感悟1.出示图片。
(小组观察、讨论)2.边看边想:我们在口渴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小组讨论交流、汇报)3.那么,这一部分应怎样读最好呢?(分组练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好)4.乌鸦喝不到水,想出了什么办法呢?它是怎样想出来的呢?(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5.小结:乌鸦的办法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一边观察周围的事物,一边想出办法的。
6.观察第二幅图片。
7.以小组为单位,用长颈瓶、小石子等动手做实验,注意观察瓶子里的水是怎样升高的?理解“渐渐升高”的意思。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乌鸦喝水》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乌鸦喝水》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乌鸦是一种黑色的鸟类;•理解乌鸦在夏天饮水的具体情况;•认知到乌鸦的饮水行为可以引发其他动物的反应。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关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介绍乌鸦饮水的情况;•激发学生对动物行为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对动物行为的深入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乌鸦的形象,引发学生对乌鸦的兴趣。
2. 学习内容•向学生介绍乌鸦在夏天如何饮水,让学生认识到乌鸦面临的挑战。
3. 活动设计•让学生分组观察乌鸦饮水过程,记录下观察到的细节;•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记录结果,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记忆。
2. 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总结乌鸦饮水的细节,让学生形成整体的认知。
3. 活动设计•设计小组任务,要求学生结合乌鸦饮水的情况,提出乌鸦应对夏天高温的方法。
第三课时1. 复习巩固•通过小测验或游戏形式巩固学生对乌鸦饮水情况的理解。
2. 学习内容•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乌鸦饮水行为对其他动物的影响。
3. 活动设计•让学生形成展示作品(如绘画、手工制作等),展现乌鸦饮水行为的连锁反应。
四、教学评估课堂表现评价•老师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以及表现,根据学生的回答和展示情况进行评价。
作业评价•布置续写乌鸦饮水故事的作业,评价学生对乌鸦行为的理解和巧妙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自然环境中的认知得到了拓展,对动物的观察和理解能力有所提高。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关注周围的自然现象,培养出更多的科学探究精神。
以上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乌鸦喝水》教案的详细内容,希望对教学有所帮助。
《乌鸦喝水》教案优秀6篇

《乌鸦喝水》教案优秀6篇乌鸦喝水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乌,鸦”等9个字。
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
能用“渐渐”说句子。
4、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教学重点:认字,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投影片,瓶子,小石子。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以读代讲,朗读感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出示乌鸦图片。
谈话导入:老师曾经给同学们讲过关于乌鸦的一个故事,你们还记得吗?(小乌鸦爱妈妈,乌鸦反哺的故事)2、乌鸦不仅是个孝顺的好孩子,还十分聪明可爱呢,今天我们就学习另一个关于乌鸦的故事。
3、出示课题,学习“乌,鸦,喝”三个生字,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这三个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明确学法:用感情朗读的方法感悟课文内容。
2、教师范读。
3、学生回答:课文写了关于乌鸦的什么事?4、对老师的朗读做以评价,为生的自读自悟做好准备。
4、学生自读,把课文读准、读通、读顺。
并自学课文中的生字。
5、小组长检查本组同学的生字和课文的朗读情况,然后汇报。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1、学生练读课文,认为给怎样读就怎样读,并想想为什么要这么读。
2、指名读,学生评价,自己说说为什么这么读。
3、通过刚才的朗读你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解答,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4、想办法:如果乌鸦旁边没有小石子,怎么能喝到水?四、复习生字,指导书写。
学习三个独体字“石、乌、办”注意“办”字的两个点的书写。
第二课时一、朗读课文二、实践活动1、探究活动。
2、分小组进行,合作完成乌鸦喝水的小实验。
讨论:你发现了什么?体会“渐渐”一词的含义。
3、比一比,看谁想的办法比乌鸦的好。
同时也可随学生说的进行演示。
三、识字写字1、学生自己在课文里找到要求会认的和要求会写的字,连词勾划,再读一读。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乌鸦喝水》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乌鸦喝⽔》是⼀年级上册的⼀篇课⽂,这篇课⽂⽤简洁⽣动的语⾔,描绘出乌鸦由喝不着⽔到喝着⽔的过程,说明任何事情只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就能得到解决。
教育我们遇到问题要认真观察、仔细思考。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部编版⼀年级上册语⽂《乌鸦喝⽔》课⽂原⽂ ⼀只乌鸦⼝渴了,到处找⽔喝。
乌鸦看见⼀个瓶⼦,瓶⼦⾥有⽔。
但是,瓶⼦⾥⽔不多,瓶⼝⼜⼩,乌鸦喝不着⽔。
怎么办呢? 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想出办法来了。
乌鸦把⼩⽯⼦⼀颗⼀颗地放进瓶⼦⾥,瓶⼦⾥的⽔渐渐升⾼,乌鸦就喝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根据《伊索寓⾔》改写。
【篇⼆】部编版⼀年级上册语⽂《乌鸦喝⽔》教案 【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1个⽣字和1个偏旁,会写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3.了解课⽂内容,了解乌鸦喝⽔的过程。
⼆、过程与⽅法 通过朗读并结合⽣活经验体会遇到困难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懂得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学会本课的⽣字词。
【教学难点】 懂得遇到困难,应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教学⽅法】 交流法、阅读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趣味导课 1.教师出⽰相关图⽚。
同学们,你们认识这是什么⼩鸟吗?(乌鸦)能看着图⽚说⼀说它长得什么样?(乌鸦浑⾝长满了乌⿊的⽻⽑,嘴巴尖尖的。
) 2.乌鸦不仅长得不好看,叫声也不好听,但它却⼗分聪明,今天,我们⼀起学习《乌鸦喝⽔》⼀课,⼀起去认识⼀只聪明的乌鸦。
(板书课题)13.乌鸦喝⽔(齐读课题) ⼆、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认真倾听,注意不认识的⽣字。
2.学⽣借助拼⾳⾃读课⽂,⼀边读⼀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字。
3.学习⽣字词。
出⽰带⾳⽣字:乌 鸦 处 找 办 旁 许 法 放 进 ⾼ (1)学⽣⾃由读⽣字。
13.乌鸦喝水(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13.乌鸦喝水(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气的变化。
(2)认识本课生字,掌握“乌鸦”、“瓶子”、“水”、“石子”等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乌鸦喝水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2)通过朗读、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
(3)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乌鸦喝水的过程。
2.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乌鸦喝水的过程。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出示乌鸦图片,引导学生说出乌鸦的特点。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乌鸦喝水的课文。
2.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气的变化。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3)指名读课文,检查读音是否准确。
3.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2)教师讲解生字词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
(3)学生用生字词造句,巩固记忆。
4.研读课文(1)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思考乌鸦喝水的过程。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乌鸦喝水的过程。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4)学生总结:乌鸦通过投放石子,使水位升高,从而喝到了水。
5.实践活动(1)学生动手实验:投放石子,观察水位变化。
(2)学生分享实验心得,体会乌鸦喝水的智慧。
6.总结全文(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乌鸦喝水的过程。
(2)学生谈收获,培养善于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
7.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思考:在生活中,你还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吗?如何解决?四、板书设计乌鸦喝水- 乌鸦- 瓶子- 水- 石子- 水位升高- 喝到水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图片、朗读课文、讨论思考、实践活动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明白了乌鸦喝水的过程。
一年级统编版语文《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一年级统编版语文《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乌、鸦、处、找、办、旁、许、法、放、进、高”11个生字,会写“只、石、多、出、见”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懂得遇到困难要认真观察、积极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11个生字,会写5个字,掌握生字的读音、字形和字义。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难点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体会乌鸦的聪明才智,明白遇到问题要动脑筋想办法的道理。
让学生学会用“渐渐”等词语进行简单的表达。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诵读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3分钟)1.教师出示一张乌鸦的图片,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认识这只鸟吗?它叫什么名字?”引导学生回答“乌鸦”。
2.教师再问:“你们对乌鸦有什么了解呢?”让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自己对乌鸦的印象或知道的关于乌鸦的事情。
3.教师接着说:“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乌鸦的课文,看看这只乌鸦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是怎么做的。
”引出课题“乌鸦喝水”,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授(20分钟)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手指着课文,认真听老师的读音和节奏,注意生字的发音。
范读时,要读出故事的情节感,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学生跟着老师逐句跟读,模仿老师的发音和语调。
跟读几遍后,让学生自己试着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读音错误和节奏不当之处。
指名让几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然后进行评价,说说哪位同学读得好,好在哪里,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通过这样的互动,让学生进一步提高朗读水平。
2.学习生字教师出示生字卡片“乌、鸦、处、找、办、旁、许、法、放、进、高”,带领学生逐一认读。
认读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让学生反复认读,加深记忆。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乌鸦喝水 教学设计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乌鸦喝水》是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经典的童话故事,讲述了一只乌鸦通过动脑筋、想办法,最终喝到水的故事。
课文内容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认识“乌、鸦、处、找、办、旁、许、法、放、进、高”12 个生字,会写“只、石、多、出、见”5 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懂得遇到问题要认真观察、动脑筋想办法,积极解决问题。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现新质生产力的要求。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认识12 个生字,会写5 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学难点懂得遇到问题要认真观察、动脑筋想办法,积极解决问题。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创设乌鸦喝水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
2. 问题引导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3.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4. 直观教学法:运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乌鸦的叫声,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动物。
(2)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乌鸦吗?乌鸦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乌鸦的课文——《乌鸦喝水》。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指出读得不准确的地方。
(4)全班齐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3. 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2)开火车读生字,巩固读音。
(3)交流识字方法: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加一加:“鸟”+“牙”=“鸦”,“讠”+“午”=“许”。
换一换:“进”去掉“辶”,加上“冫”,变成“净”。
一年级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必备12篇)

一年级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必备12篇)一年级乌鸦喝水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乌、鸦”等11个生字,会写“找”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段。
通过读感悟“乌鸦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能用“渐渐”说句子。
3、使学生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今天有一只小鸟来到咱们班,你认识他吗?【出示乌鸦图】他长得什么样?你能说一说吗?(生说)(出示语句)齐读。
(二)、小乌鸦遇到困难了,怎么回事呢?我们就来学习乌鸦喝水的故事。
板书“乌鸦喝水”,爱观察的小朋友一定会伸出你的小手,和老师一起书空。
(齐读课题)(三)、在写乌鸦时,想到了一句诗,“月落乌啼霜满天”,诗中啼叫的正是乌鸦。
你还能用“乌”组别的词吗?生组词。
出示“乌云,乌黑,乌鸡,乌木”的图片。
齐读词语。
齐读课题。
二、目标共识1、认识“乌、鸦”等11个生字,会写“找”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段。
通过读感悟乌鸦找水的过程,能用“渐渐”说句子。
3、明白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三、自主探究1、同学们想听这个故事吗?快来读读吧。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刚才我发现这个字(指“喝”)在课文中出现了好几次,你能把课文中带有喝的词语找出来吗?比一比谁最快?学生边说,老师并依次板书:找水喝、喝不着、喝着水3、小结:其实这篇课文就讲述了,乌鸦先(找水喝),可是(喝不着),最后(喝着水)的故事。
这个“着”字,还有其它的读音吗?组个词吧!四、助导研讨1、学习第一段。
找水喝(1)你知道,小乌鸦为什么找水喝吗?快来读读这句话?(齐读)出示第一句。
同学们,你们看这两个字,长得多像呀,你有什么好办法分清楚吗?喝、渴,组词。
睁大眼睛仔细看,能不能根据偏旁记住这两个字。
喝为什么要加口,渴为什么要加三点水?(因为喝水用口喝,所以是口字旁。
口渴需要水,所以是三点水旁。
)你知道口渴是什么感觉吗?你能通过读把这种口渴的感觉表现出来吗?(2)乌鸦找水喝,都到过哪些地方呢?他飞过了(森林),飞过了(广场),飞过了(小山)。
一年级上册语文《乌鸦喝水》教案

一年级上册语文《乌鸦喝水》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乌鸦喝水》教案(通用13篇)一年级上册语文《乌鸦喝水》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学写4个生字。
2、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培养自主阅读的愿望。
3、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引发主动探究的愿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本课生字卡片、瓶子、小石子等实物。
学生:预习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动手做做实验。
教学重难点: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教学课时:1~2课时。
教学设计:一、质疑问难,引入新课1.(出示乌鸦图)大家认识一位新朋友,你了解它吗?2.板书:乌鸦喝水。
能提出问题吗?老师可以将学生提出的问题梳理为:乌鸦为什么喝水?怎样喝水?……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自主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确。
2.再读课文,圈出生字词语,把句子读通顺。
3.同桌之间相互抽读生字。
4.老师重点检测:“什么”、“升高”、“只有”这几个生词的读音,并练习说话。
5.通过多种形式,掌握生字读音,记忆生字的字形。
三、再读课文,解决问题1.乌鸦为什么喝水?你从课文中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学生读好一自然段)读好“到处找水喝”,感悟理解。
2.重点读2~4自然段,探究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这个问题。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想一想,和同学交流,乌鸦还有别的办法喝到水吗?四、作业练习,指导写字1.完成课后第二题。
2.指导描红、书写。
3.同桌小伙伴对作业进行评价。
一年级上册语文《乌鸦喝水》教案篇2课时目标:1、巩固生字,会写“法、找、许”3个生字。
2、朗读感悟第三自然段,体会乌鸦的聪明机智。
背诵全文。
3、培养学生遇事认真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教学重点:写字难点:朗读感悟第三自然段,体会乌鸦的聪明教具准备:小黑板、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生字复习:猜字对答游戏师:什么字三点水,谁猜对了谁组词。
生:渴字三点水,我猜对了我组词,渴,口渴的渴。
2、齐读课文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1、图文结合自由读第二、三自然段2、思考: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我们也来帮助乌鸦,好吗?大家把书合起来,想想有什么办法能喝到水呢?3、同桌交流,寻找答案4、汇报:(把瓶子打破、放入沙子、用吸管吸、把瓶子倒过来,抱着瓶子喝水┄┄)4、质疑问难师范读第三自然段,学生思考以下问题:A、乌鸦为什么要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B、小石子一个一个放进去后,瓶子里的水会发生什么变化?(渐渐升高)理解“渐渐”两字,应用词语说句子C、图中的乌鸦为什么这样高兴?5、齐读第三自然段,说一说这是只怎样的乌鸦?(聪明能干)你喜欢它什么呢?(遇事会思考,观察认真)6、乌鸦聪明的事例很多。
《乌鸦喝水》教案7篇

《乌鸦喝水》教案7篇一年级上册《乌鸦喝水》教学设计篇一湖塘桥中心小学刘红英“求异”就是坚持答案结论的多维性。
学科教学中的找“标准答案”、“正确结论”是一种定势思维模式和僵化了的操作。
有位老师把学生所做的“秋天到了,树叶(黄了)”这个填空题判为错题,理由是书中的句子是“秋天到了,树叶落了”。
这种拘泥于教材,不让学生越雷池半步的做法,只会束缚学生的思维,泯灭创新的火花,实在是很不可取的。
相反,另一位老师在教《乌鸦喝水》一课时,就处理得很好,她这样启发学生:师:师:还可以怎么说?生:因为瓶子里的水太少。
师:换一个角度,还可以怎么说?生:因为乌鸦的头太大了。
师:是呀,同一个问题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就会找到不同的答案。
我们要学会多动脑筋,遇到问题要这样想想,那样想想。
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变得愈来愈聪明,愈来愈能干。
一年级语文下册《乌鸦喝水》教学设计篇二学情分析:这是一年级上册第十三单元的课文,也是孩子入学以来学习的第一篇故事类课文。
课文分了自然段,而且篇幅较长。
经过5个单元的拼音学习,大多数孩子对拼音有了掌握,但是拼读的准确性还是不高。
所以,想要把这样的课文读通顺,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是不易的。
所以我设计将这样的课文分为两个课时来上。
第一课时让学生明确段的意义,初步学会分段,指导学生利用读拼音识字将课文基本读通,感知课文大意,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拼读能力。
第二课时指导学生继续深入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乌鸦善于观察、勤于动脑、利用现有条件解决困难的精神,积累文中的语言,把握课文脉络,渗透性学习一些语文知识和技能。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会写8个字,一个新笔画“斜勾”。
认识一个多音字。
3、懂得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4、指导积累文中用词准确的词语和具体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并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 乌鸦喝水》(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 乌鸦喝水》(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故事,让学生了解乌鸦的生活习性。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锻炼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
2.培养学生细节理解能力。
3.让学生体会故事中的情感和价值观。
三、教学准备1.教材:《13 乌鸦喝水》课文。
2.课件:相关图片和动画资料。
3.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案。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讨论乌鸦的形象。
2.联想引入,让学生想象一只口渴的乌鸦会做出什么动作。
第二步:学习课文1.听读课文,学生跟读。
2.师生共同分析课文内容,强调重点句子和段落。
3.学生小组讨论,整理故事情节,互相分享。
4.教师解释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第三步:理解与表达1.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和讨论,理解故事背后的道理和意义。
2.学生模仿故事情节,小组表演乌鸦喝水的情景。
3.学生个人小结,写出对故事的感受和体会。
第四步:课堂练习1.师生互动,情境练习:让学生想象乌鸦在不同场景下会做出怎样的行为。
2.定向练习,让学生完成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目。
3.展示作业,学生交流答案并纠正。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课文内容。
2.绘制乌鸦喝水的画面,发挥想象和创造力。
3.写一篇小短文,描述乌鸦喝水的情景。
六、教学反思1.学生表现:评价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教学方法:总结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思考改进之处。
3.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重点,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预计学生在完成本节课后能够深入理解故事内容,培养阅读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乌鸦这一动物的了解和情感。
希望学生在教学中积极参与,善于思考,全面发展自身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乌鸦喝水》教学设计设计说明《乌鸦喝水》是一篇经典有趣的童话故事,选自《伊索寓言》。
课文讲的是乌鸦通过动脑筋想办法解决水少、瓶口小的困难,最终喝到水的故事。
课文篇幅短小,语言浅显,通俗易懂,很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本课设计本着“时时激趣”的原则,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课后练习题入手,一步步引导学生亲历语言实践,在反复地朗读、识记、想象等语言活动中帮助学生理解、领会文章大意,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设计中特别坚持了把识字寓于诵读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理解汉字的意义;并把认识生字与正确、连贯地诵读课文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乌鸦图片、生字词卡片。
(教师)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
窄口透明瓶子(透明饮料瓶子)、小石子、水。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随题识字导入: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你们看——(出示乌鸦图片)他是谁?同学们说对了,他就是乌鸦。
(板书:乌鸦)识记“乌鸦”这两个字(没眼睛的小鸟眼前一片“乌”黑,鸟前长牙就念“鸦”)。
齐读。
教师简介乌鸦。
2.乌鸦虽然长得不好看,叫声也不好听,但他却十分聪明,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他的小故事。
看看他是怎样利用自己的智慧喝到水的。
(板书:喝水)3.齐读课文题目,注意“水”是翘舌音。
设计意图:随课文题目识记“乌”“鸦”这两个字,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对所学的汉字进行理解和记忆,适度分散了学生识字的难度。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读课文。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注意停顿。
(2)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并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词。
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wū yā dào chù bàn fǎ pánɡ biān xǔ duō乌鸦到处办法旁边许多shí zǐ fànɡ jìn zhǎo shuǐkàn jiàn yì zhī kǒu kě石子放进找水看见一只口渴(1)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2)去掉拼音读。
3.整体感知。
(1)怎样判断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自然段的前面有两个空格。
)(学生小声自由快速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师生以“五不”要求(不错读、不添读、不漏读、不回读、不破读。
)评议学生朗读情况。
设计意图:本课的生字词语比较多,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有一定的困难。
所以,从范读开始,就提出注意字音的要求,并在下面的自由读中时时强调。
认读生字、新词从带拼音到去掉拼音,有效地缓解了认读压力,使学生在初读阶段扎扎实实地去读、去认。
三、问题入手,朗读感悟1.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请大家读一读课文。
(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
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2.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识记、书写“石”字。
(1)瓶子里的水是怎样升高的?(渐渐)能换个词吗?(慢慢、一点一点)用“渐渐”说一句话。
教师引读: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2)瓶子里的水为什么会渐渐升高呢?(放进了小石子。
)识记、书写“石”字。
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强调注意笔顺,第二笔是撇,要舒展一些。
书空、动笔写。
学生组词(石碑、石头等)。
(3)乌鸦是怎样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的?(一颗一颗)从这个词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小石子多、小乌鸦做事认真、有耐心……)(4)指导学写“多”字。
注意音节是三拼音,介母不要丢;书写时上下两个“夕”要竖直摞起来。
(课件出示“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
”)(5)认读“放”字,学习“反文旁——攵”。
(6)指名朗读句子,教师相机指导。
(7)齐读第3自然段。
3.为什么乌鸦放进瓶子里的是“小”石子?而且要“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阅读理解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难度,本节课从课后的训练题入手,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重点部分。
在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后,用课后的练习题揭示教学目标,重点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把字、词、句的理解与有感情朗读训练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理解,指导朗读,读出语气。
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训练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教学结束前的问题设计,为继续学习埋下了伏笔。
四、布置作业1.准确认读要求会认的字。
2.书写生字“石”“多”。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
作业布置中的认读、书写,以及朗读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这一教学重点。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认读生字新词。
指名读、齐读。
2.指名朗读全文。
3.思考: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设计意图:通过认读卡片、朗读课文,帮助学生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知识。
提出课后的练习题既强化了本课重点,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精读感悟,随文识字1.过渡。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他就喝到水了。
那么,他为什么会用往瓶子里放小石子的办法来喝水呢?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课文第1自然段,用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2.以读代讲,感悟交流。
出示第1自然段: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
但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1)因为瓶子的特殊性——瓶口又小,水又不多,使得乌鸦即使看到了水,也喝不到。
他此时是什么样的心情(着急)。
指导朗读。
(2)小乌鸦为什么这么着急呀?你是从哪句话知道的?指导读第1句话。
(出示卡片:“到处”“找水”。
)读词,注意“处”“找”都是翘舌音,用顺口溜识记“处”“找”。
乌鸦会到哪去找水喝呢?试着用“他也许去____找,也许去____找。
”这个句式说一说,理解“到处”。
指导朗读。
(3)乌鸦这么辛苦到处找水喝,当他看到一个有水的瓶子时,他的心情会怎么样?指导读第2句话。
(4)师生配合读这一自然段。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乌鸦找呀找呀,终于——(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设计意图:课文是识字的载体,教师要充分发挥文章的识字载体功能,通过灵活多样的手段,使学生感悟随文识字的乐趣。
本环节的设计特点是联系上下文,通过想象,并用“也许……也许……”练习说话的方式,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到处”一词的意思,还训练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
三、情境再现,明白道理1.这只口渴的乌鸦喝到水了吗?他是看见了什么才想出办法来的?2.是什么样的石子?有多少?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3.乌鸦能喝到水,不仅因为他勤于动脑,还因为他——(善于观察)。
乌鸦终于喝到了水,你们高兴吗?下面请同学们再大声朗读课文,想象并体会一下乌鸦的心情变化。
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4.指名读全文。
这真是一只——(聪明的乌鸦)。
你们想做一次乌鸦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好吗?学生做向饮料瓶子里放小石子,水渐渐升高的实验。
通过“许多”“小石子”“一颗一颗”体会、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
设计意图:课文中“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
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这两句话看似简单,但要学生悟出其中的道理却很不容易。
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做小科学家,让学生将小石子一颗一颗地往瓶子里投,看着水渐渐升高,让学生从理解课文体会到用智慧解决问题后的快乐。
也许就是这样一次实践体验,能让学生从此爱上科学、迷上科学,走向科学研究之路。
四、入情入境,合作表演1.同桌练习。
同桌配合:一人读课文,一人扮演小乌鸦,可以加动作。
教师相机指导。
2.一组或多组上台表演。
设计意图:轻松、有趣、灵动的表演可以让学习变得情趣盎然、生动活泼。
本环节的设计意在通过表演,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朗读感悟“乌鸦由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
五、质疑问难,开拓思路假如周围没有小石子,你能帮助乌鸦想想别的办法吗?学生互相交流,指名说一说。
设计意图:本环节我设计了“假如周围没有小石子,你能帮助乌鸦想想别的办法吗?”这个问题,让学生用合理想象,激发创新意识,发表见解,使学生明白只要善于观察、开动脑筋,就一定能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道理。
此时,教师已成为探究活动中的促进者,始终给学生以层层推进、引人入胜之感,让学生有不断探索、追求真知的动力。
六、指导书写1.出示“只”“出”“见”这三个字。
2.尝试给生字组词。
3.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时注意点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只”的下半部分“八”要注意不要和上半部分的“口”挨上。
“见”的第三笔撇和第四笔竖弯钩要挨在一起,不要写成“儿”。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写字教学,由观察到动笔,重点强调了字的间架结构,并通过评选激起学生写字的热情,为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打好基础。
七、布置作业1.书写本课生字新词。
2.把这个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3.读一读《伊索寓言》或者有关乌鸦的故事。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读好书就是对孩子们健康人格的形成的最好办法,因此,此环节我布置了让孩子们读《伊索寓言》或者有关乌鸦的故事的作业,目的是让孩子们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两点:1.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
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我让学生尝试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研究乌鸦喝到水的过程。
学生实验完成后,不禁发出:“哟,水真的升高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通过合作实验,学生主动悟出了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由于设计的实践活动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读一读课文、做一做实验、说一说实验过程中兴趣盎然地学习语文,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2.在思考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本课有一个教学目标,让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能积极想办法克服困难。
教学中我通过设置困难“如果周围没有小石子怎么办”,学生开动脑筋想办法,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思维不断发展,明白了文章中所蕴含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