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与就业问题探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大学生创业与就业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摘要: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就业与创业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本文从国家目前的就业现状分析了就业难存在的原因,并且分别从政府、社会、高校以及毕业生本人四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就业

大学生毕业之后,走向社会,需要做的就是“创就(一番)事业”,“创就事业”这四个字无论从字面还是从字的内涵,都反应了当代大学生的创业趋向,“创”是创业,“就”是就业,“事”是事业。“业”是“职业”。这就是说,创业与就业既有共同的特点又有实质性的区别,换一句话说就是:创中有就,就中有创。在当前就业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大学生创业无疑是不错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创业等于就业,而且创业能够带来更大的社会价值。但是在目前,大多数大学生毕业后选择的是去就业,而不是按照预期的去选择创业。他们中的很多人会说,我也想创业,但是我没有本钱,也没有创业的经验,只能选择就业。正是由于这种普遍的想法,很多大学生受困于现今国内外的就业洪流之中。下面,由现今情况的分析来谈谈对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思考。

一、国内外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情况

(一)国内大学生就业情况——

2003年3月29日至4月1日,全国职业技术技能人才就业交流合作洽谈会在广州召开。有关专家在会上预测,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在70%左右,将有64万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到2004年,这个数字将达到75万。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教授在广州参加2003年物流世界年会时指出“2003年的失业情况出现一个新的特点,那就是大学生失业。”

也就是从这一年起,大学生失业问题开始由“量变”转向“质变”,成为社会上普遍关注的话题。

据统计,2004年全国高校大学毕业生人数有280万,2005年全国高校大学毕业生人数有340万,2006年全国高校大学毕业生人数有410万,2007年全国高校大学毕业生人数有495万,2008年全国高校大学毕业生人数有559万。2008年末,据社科院估计,今年将有100万本科毕业生毕业后失业。

2006年,国家实行研究生扩招政策后第一批研究生毕业。这些研究生加入就业大军,无形中抬高了就业门槛。英才网联合多所高校针对2007届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进行的大型就业期望调查显示,认为“就业形势不好,就业压力大”的比例高达67%,还有29%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非常困难”。仅有4%的学生认为“就业形势较好,就业压力不大”,在所有参与调查的学生群体中,没有一人认为“就业

形势一片大好”。

近日各大新闻媒体报道显示,北京大学生就业2/3起薪低于2000;重庆一酒楼服务员半数是大学生,月薪约700元;湖南大学生月薪预期底线低至八百元,不如农民工。这些痛心的数字呈现了大学生就业的困境。

(二)在失业率居高不下,就业成为西方各国政府普遍头疼的难题这一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并非中国独有的现象,而是一个国际性的难题。当然,大学生“就业难”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与其他社会阶层的就业状况相比,大学生在就业中仍显示出一定的优势。可以说,国外的大学生就业状况也是喜忧参半,具体表现在:

1、就业总体形势令人乐观,但发展欠平衡。

2、就业率仍然居高,但就业质量下降。

3、半工半读现象的出现,要求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在一些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半工半读的求学和就业方式。

4、自主创业行为缺乏。这种自主创业行为的缺乏,既与大学教育中缺乏与创业教育相关的内容有关,也与鼓励创业的社会舆论及良好的制度杠杆有关。

5、女性、移民等弱势群体就业较成问题。在大学生群体里,女生、移民、残疾人等仍然是弱势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因素

(一)从目前就业的情况来看,当前大学生就业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普遍拥有技能证书,但工作实习经历不足,眼高手低

2、就业的信心较强,对工作的预期太高,但对择业面临的困难难有理性的认识,心理比较脆弱,易受打击

3、工作的意愿较强,急于展现自己,但对工作的韧性不够

4、很多企业对于就业前的培训很重视,对学生的实习时间的要求相对较长,部分学生较难适应

(二)从不断进行的创业实践中,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生创业中出现的问题:

1、积极性高,但实际创业比例低。自从大学生接触并了解大学生创业以来,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激情逐渐增长,创业的速度、人数增加迅速。我国大学生创业欲望强烈,但实际参与创业的比例还是很低的。

2、科技转化率低。在国内创业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从事家教、零售、服务业等技术含量低的行业,即使涉及网络的创业者也都集中于一些不必进行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的网站维护。

3、创业的社会文化基础薄弱。大学生创业没有赢得社会、家庭、学校的完全认可和支持,明确鼓励大学生创业的高校、家长并不多。无论是向社会宣传创业的大学生还是向高校宣传创业的企业家都比较少,使得创业的舆论氛围不浓厚。

三、灵活就业、自主创业之路

(一)政府: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首先,政府应加快经济发展,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其次政府需继续重视和推进社会就业,进一步理顺毕业生就业体制,始终坚持市场取向,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淡化户口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自主选择的约束,淡化单位的福利保障功能,在户口、档案管理和劳动保险等方面给予相应配套的社会保障。同时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鼓励自主创业。大学毕业生不应该仅是社会现有岗位的竞争者,挤占就业机会,而更应该是新岗位的开拓者,为社会带来就业的机会。政府应出台鼓励各种资本对毕业生新创高科技实体进行投资的倾斜政策;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等服务;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审批手续、金融贷款、工商登记、税收等予以特殊优惠。

(二)社会:观念与时俱进,服务实在周到

我国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必须彻底摆脱长期以来固存于人们头脑中的人分五等、官分九级等封建思想的束缚,真正认同劳动者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形成行行出人才的社会意识。同时实实在在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服务。

毕业生更应当根据人才市场供求状况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大学既培养社会精英,也培养普通的社会劳动者,“北大才子卖肉”很正常。经济发达地区和热门行业毕竟……是少数,其吸纳毕业生的能力有限,而相当一部分不被大学生看好的地方和行业,却对大学生有着巨大的需求。

同时建议建立全国性的就业信息网络,加强社会需求预测研究和报告,真正为毕业生提供细致周到的就业服务。

(三)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1、毕业生就业情况已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成效的重要标志。教育部每年公布的各大高校就业率必然给学校施以压力和动力,学校只顾教育不管就业行不通了。

2、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职业能力之缝谁来填?目前情况下高校得担此大任。高校教学改革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需要紧密结合。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要满足市场所需;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反馈”、“高校生源报考录取比预警”等系统,根据不同专业科学地制定扩招规模;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控制长线专业的发展规模,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专业要减少招生数量甚至停止招生。

3、发展职业培训机构,大胆尝试校企联姻。刚从学校里出来的学生除了动手能力弱外,表达沟通能力也普遍存在问题。学校应增设职业培训机构或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商务礼仪、心理健康、与人沟通、融入团队等内容。将职业素质培训与实习结合起来,真正使毕业实习起到缩小、弥合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缝的作用。

4、高校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给就业指导工作重新定位,成为学生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