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初中数学三角形知识点训练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春市初中数学三角形知识点训练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ABC中,AB=4,AC=3,AD、AE分别是其角平分线和中线,过点C作CG⊥AD 于F,交AB于G,连接EF,则线段EF的长为()
A.1 B.3
4
C.
2
3
D.
1
2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可知△AGC是等腰三角形,所以F为GC中点,再由已知条件可得EF为△CBG的中位线,利用中位线的性质即可求出线段EF的长.
【详解】
∵AD是△ABC角平分线,CG⊥AD于F,
∴△AGC是等腰三角形,
∴AG=AC=3,GF=CF,
∵AB=4,AC=3,
∴BG=1,
∵AE是△ABC中线,
∴BE=CE,
∴EF为△CBG的中位线,
∴EF=1
2
BG=
1
2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定理,解题关键在于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2.如图,在▱ABCD中,E为边AD上的一点,将△DEC沿CE折叠至△D′EC处,若∠B=48°,∠ECD=25°,则∠D′EA的度数为()
A.33°B.34°C.35°D.36°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D=∠B,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D,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DEC,即为∠D'EC,而∠AEC易求,进而可得∠D'EA的度数.
【详解】
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D=∠B=48°,
由折叠的性质得:∠D'=∠D=48°,∠D'EC=∠DEC=180°﹣∠D﹣∠ECD=107°,
∴∠AEC=180°﹣∠DEC=180°﹣107°=73°,
∴∠D'EA=∠D'EC﹣∠AEC=107°﹣73°=34°.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知识,属于常考题型,熟练掌握上述基本知识是解题关键.
3.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2, 2,5B.C.3,4,8D.4,5,6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三角形的任何一边大于其他两边之差,小于两边之和,满足此关系的可组成三角形,其实只要最小两边的和大于最大边就可判断前面的三边关系成立.
【详解】
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知,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A、2+2=4<5,此选项错误;
B、<3,此选项错误;
C、3+4<8,此选项错误;
D、4+5=9>6,能组成三角形,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三角形三边关系,解题关键在于掌握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两条较短的边的和小于最长的边,只要满足这一条就是满足三边关系.
4.下列长度的三根小木棒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A.2cm,3cm,5cm B.7cm,4cm,2cm C.3cm,4cm,8cm D.3cm,3cm,4cm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因为2+3=5,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A错误;
B.因为2+4<6,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B错误;
C.因为3+4<8,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故C错误;
D.因为3+3>4,所以能构成三角形,故D正确.
故选D.
5.如图,11∥l2,∠1=100°,∠2=135°,则∠3的度数为()
A.50°B.55°C.65°D.70°
【答案】B
【解析】
【分析】
如图,延长l2,交∠1的边于一点,由平行线的性质,求得∠4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即可求得∠3的度数.
【详解】
如图,延长l2,交∠1的边于一点,
∵11∥l2,
∴∠4=180°﹣∠1=180°﹣100°=80°,
由三角形外角性质,可得∠2=∠3+∠4,
∴∠3=∠2﹣∠4=135°﹣80°=55°,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练运用平行线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中,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D,AC的中垂线交BC于E,6.如图,在ABC
∠=o,则BAC
20
DAE
∠的度数为( )
A .70o
B .80o
C .90o
D .100o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A=DB,EA=EC,在由等边对等角,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
【详解】
如图所示:
∵DM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
∴DA=DB,B DAB ∠=∠ ,
同理可得:C EAC ∠=∠ ,
∵ 20DAE ∠=o ,180B DAB C EAC DAE ︒∠+∠+∠+∠+∠=,
∴80DAB EAC ︒∠+∠=
∴100BAC ︒∠=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顶点A 、B 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90ABC ∠=︒,CA x ⊥轴,点C 在函数()0k y x x
=
>的图象上,若1AB =,则k 的值为( )
A .1
B .22
C .2
D .2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以求得 OA 和 AC 的长,从而可以求得点 C 的坐标,进而求得 k 的
值,本题得以解决.
【详解】
Q 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顶点A 、B 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90ABC ∠=︒,CA ⊥x 轴,1AB =,
45BAC BAO ︒∴∠=∠=,
2OA OB ∴==,2AC =, ∴点C 的坐标为2,22⎛⎫ ⎪ ⎪⎝,
Q 点C 在函数()0k y x x
=>的图象上, 2212
k ∴=⨯=, 故选:A .
【点睛】
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等腰直角三角形,解答本题的关键 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8.如图,AB 是⊙O 的直径,弦CD ⊥AB 于点M ,若CD =8 cm ,MB =2 cm ,则直径AB 的长为( )
A .9 cm
B .10 cm
C .11 cm
D .12 cm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CD ⊥AB ,可得DM=4.设半径OD=Rcm ,则可求得OM 的长,连接OD ,在直角三角形DMO 中,由勾股定理可求得OD 的长,继而求得答案.
【详解】
解:连接OD,设⊙O半径OD为R,
∵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点M,
∴DM=1
2
CD=4cm,OM=R-2,
在RT△OMD中,
OD²=DM²+OM²即R²=4²+(R-2)²,
解得:R=5,
∴直径AB的长为:2×5=10cm.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以及勾股定理.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及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9.把一副三角板如图(1)放置,其中∠ACB=∠DEC=90°,∠A=45°,∠D=30°,斜边AB=4,CD=5.把三角板DCE绕着点C顺时针旋转15°得到△D1CE1(如图2),此时AB与CD1交于点O,则线段AD1的长度为()
A13B5C.22D.4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易知:∠CAB=45°,∠ACD=30°.
若旋转角度为15°,则∠ACO=30°+15°=45°.
∴∠AOC=180°-∠ACO-∠CAO=90°.
在等腰Rt△ABC中,AB=4,则AO=OC=2.
在Rt△AOD1中,OD1=CD1-OC=3,
由勾股定理得:AD113
故选A.
考点: 1.旋转;2.勾股定理.
10.将一根 24cm 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 15cm ,高 8cm 的装满水的无盖圆柱形水杯中,设筷子浸没在杯子里面的长度为 hcm ,则 h 的取值范围是( )
A .h≤15cm
B .h≥8cm
C .8cm≤h≤17cm
D .7cm≤h≤16cm
【答案】C
【解析】
【分析】
筷子浸没在水中的最短距离为水杯高度,最长距离如下图,是筷子斜卧于杯中时,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
【详解】
当筷子笔直竖立在杯中时,筷子浸没水中距离最短,为杯高=8cm
AD 是筷子,AB 长是杯子直径,BC 是杯子高,当筷子如下图斜卧于杯中时,浸没在水中的距离最长
由题意得:AB=15cm ,BC=8cm ,△ABC 是直角三角形
∴在Rt △ABC 中,根据勾股定理,AC=17cm
∴8cm ≤h ≤17cm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解题关键是将题干中生活实例抽象成数学模型,然后再利用相关知识求解.
11.如图,在ABC V 中,分别以点A 和点B 为圆心,以相同的长(大于12
AB )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 和点N ,作直线MN 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 ,连接CD .已知CDE △的面积比CDB △的面积小4,则ADE V 的面积为( )
A .4
B .3
C .2
D .1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作图步骤可知直线MN 为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根据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可得S △CDA =S △CDB ,根据△CDE 的面积比△CDB 的面积小4即可得答案.
【详解】
由作图步骤可知直线MN 为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
∴CD 为AB 边中线,
∴S △CDA =S △CDB ,
∵△CDE 的面积比△CDB 的面积小4,
∴S △ADE =S △CDA -S △CDE =S △CDB -S △CDE =4.
故选:A .
【点睛】
本题考查尺规作图——垂直平分线的画法及三角形中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熟练掌握三角形中线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12.如图,在ABC ∆中,90C =o ∠,30B ∠=o ,以A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
交AB 、AC 于点M 和N ,再分别以M 、N 为圆心,大于12
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连结AP 并延长交BC 于点D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AD 是BAC ∠的平分线;②ADC 60∠=o ;③点D 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④:1:3DAC ABC S S ∆∆=
A .1
B .2
C .3
D .4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作图方式,可判断AD 是∠CAB 的角平分线,再结合∠B=30°,可推导得到△ABD 是等腰三角形,根据这2个判定可推导题干中的结论.
【详解】
题干中作图方法是构造角平分线,①正确;
∵∠B=30°,∠C=90°,AD 是∠CAB 的角平分线
∴∠CAD=∠DAB=30°
∴∠ADC=60°,②正确
∵∠DAB=∠B=30°
∴△ADB 是等腰三角形
∴点D 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③正确
在Rt △CDA 中,设CD=a ,则AD=2a
在△ADB 中,DB=AD=2a ∵1122DAC S CD AC a CD ∆=⨯⨯=⨯,13(CD+DB)22
BAC S AC a CD ∆=⨯⨯=⨯ ∴:1:3DAC ABC S S ∆∆=,④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画法及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关键是熟练角平分线的绘制方法.
13.如图,D 、E 分别是ABC V 边AB 、BC 上的点,2AD BD =,点E 为BC 中点,设ADF V 的面积为1S ,CEF △的面积为2S ,若ABC S =V 9,则12S S -=( )
A .12
B .1
C .32
D .2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12S S -=ABE BCD S S -V V ,根据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及面积求解方法得到ABE S V ,BCD S △,故可求解.
【详解】
∵点E 为BC 中点
∴ABE S V =
12
ABC S =V 4.5 ∵2AD BD = ∴BCD S △=13
ABC S =V 3 ∵ABE BCD S S -V V =()()ADF CEF BEFD BEFD S S S S +-+V V 四边形四边形=ADF CEF S S -V V
∴12S S -=4.5-3=
32
故选C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面积求解,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中线的性质.
14.如图,在△ABC 中,点D 为BC 的中点,连接AD ,过点C 作CE ∥AB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E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BD ≌△ECD
B .连接BE ,四边形ABE
C 为平行四边形 C .DA =DE
D .C
E =CD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DCE ,∠BAD=∠E ,然后根据AAS 证得△ABD ≌△ECD ,得出AD=DE ,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得到四边形ABEC 为平行四边形,CE=AB ,即可解答.
【详解】
∵CE ∥AB ,
∴∠B=∠DCE ,∠BAD=∠E ,
在△ABD 和△ECD 中,
===B DCE BAD E BD CD ∠∠⎧⎪∠∠⎨⎪⎩
∴△ABD ≌△ECD (AAS ),
∴DA=DE ,AB=CE ,
∵AD=DE ,BD=CD ,
∴四边形ABEC 为平行四边形,
故选:D .
【点睛】
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判定,解题的关键是证明△ABD ≌△ECD .
15.如图,在方格纸中,以AB 为一边作△ABP ,使之与△ABC 全等,从P 1,P 2,P 3,P 4四个点中找出符合条件的点P ,则点P 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要使△ABP与△ABC全等,必须使点P到AB的距离等于点C到AB的距离,即3个单位长度,所以点P的位置可以是P1,P2,P4三个,故选C.
16.满足下列条件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的是()
A.有一边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
B.有一腰和底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C.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D.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答案】C
【解析】
A.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可知有一边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故选项A不符合;
B.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可知有一腰和底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故选项B 不符合;
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可知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故选项C符合;
D.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可知斜边和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全等,故选项B不符合.
故本题应选C.
17.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则∠A的度数为( )
A.30°B.45°C.36°D.72°
【答案】A
【解析】
∵AB=AC,BD=BC=AD,
∴∠ABC=∠C=∠BDC,∠A=∠ABD,
又∵∠BDC=∠A+∠ABD,
∴∠BDC=∠C=∠ABC=2∠A,
∵∠A+∠ABC+∠C=180°,
∴∠A+2∠A+2∠A=180°,即5∠A=180°,
∴∠A=36°.
故选A.
18.如图,Rt△ABC中,∠C =90°,∠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D,若AD =5cm,CD
=3cm,则点D到AB的距离DE是()
A.5cm B.4cm C.3cm D.2cm
【答案】C
【解析】
∵点D到AB的距离是DE ,
∴DE⊥AB,
∵BD平分∠ABC,∠C =90°,
∴把Rt△BDC沿BD翻折后,点C在线段AB上的点E处,
∴DE=CD,
∵CD =3cm,
∴DE=3cm.
故选:C.
19.如图,AA',BB'表示两根长度相同的木条,若O是AA',BB'的中点,经测量AB=9 cm,则容器的内径A'B'为()
A.8 cm B.9 cm C.10 cm D.11 cm
【答案】B
【解析】
解:由题意知:OA=OA′,∠AOB=∠A′OB′,OB=OB′,∴△AOB≌△A′OB′,∴
A′B′=AB=9cm.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设计三角形全等,巧妙地借助两个三角形全等,寻找所求线段与已知线段之间的等量关系.
20.如图,⊙O过点B、C,圆心O在等腰直角△ABC的内部,∠BAC=90°,OA=1,BC=6,则⊙O的半径为()
A.23B.13C.4 D.32
【答案】B
【解析】
【分析】
如下图,作AD⊥BC,设半径为r,则在Rt△OBD中,OD=3-1,OB=r,BD=3,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r.
【详解】
如图,过A作AD⊥BC,由题意可知AD必过点O,连接OB;
∵△BA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D⊥BC,
∴BD=CD=AD=3;
∴OD=AD-OA=2;
Rt△OBD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22
+
BD OD13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关键是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判定点O在AD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