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高二化学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兴二中高二九月月考化学试题
(限时90分钟,满分100分)
姓名班级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 单项选择题。

(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事实与化学反应速率无关的()
A.食品、蔬菜贮存在冰箱和冰柜里,能延长保鲜时间
B.家用铁锅、铁铲等餐具保持干燥,能减缓生锈
C.制造蜂窝煤时加入生石灰,减少SO2排放
D.煤气换成天然气时,要调整灶具进气(或出气)管
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ΔH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
A.C(s)+1/2O2(g)===CO(g)ΔH=-110.5 kJ·mol-1
B.CO(g)+1/2O2(g)===CO2(g)ΔH=-283.0 kJ·mol-1
C.H2(g)+1/2O2(g)===H2O(g)ΔH=-241.8 kJ·mol-1
D.2C8H18(l)+25O2(g)===16CO2 (g)+18H2O(l)ΔH=-11 036 kJ·mol-1
3.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
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C.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
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
4.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
应:①NH4I(s)NH3(g)+HI(g);②2HI(g)H2(g)+I2(g)。

反应达到平衡
时,c(H2)=0.6mol·L-1,c(HI)=4.4 mol·L-1,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A.19.4
B.20
C.22
D.25
5.下列措施能明显增大原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 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
B. 将稀H2SO4改为98%的浓H2SO4与Zn反应制取H2
C. 在H2SO4与NaOH两溶液反应时,增大压强
D. 恒温、恒容条件下,在工业合成氨反应中,增加氮气的量
6.在密闭容器中,给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气体混合物加热,在催化剂存在下发生反应:CO(g)+H 2O(g)H2(g)+CO2(g)。

在500 ℃时,平衡常数K=9。

若反应开始时,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浓度都是0.02 mol/L,则在此条件下CO的转化率为()
A.25% B.50% C.75% D.80%
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SO2(g)+H2O(g)===H2SO3(l),该过程熵值增大
B. SO2(g) ===S(s)+O2(g)ΔH>0,ΔS<0该反应能自发进行
C. SO2(g)+2H2S(g)===3S(s)+2H2O(l) ,该过程熵值增大
D. Ba(OH)2(s)+2NH4Cl(s)===2BaCl2(s)+2NH3(g)+2H2O(l),ΔH<0,此反应一定能自发
8.在含Fe3+的S2O82-和I-的混合溶液中,反应S2O82-(aq)+2I-(aq)= 2SO42-(aq)+I2(aq)的分解机理及反应进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
步骤Ⅰ:2Fe3+(aq)+2I-(aq)= I2(aq)+2Fe2+(aq)
步骤Ⅱ:2Fe2+(aq)+S2O82-(aq)= 2Fe3+(aq)+2SO42-(aq)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与Fe3+浓度的大小有关
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Fe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若不加Fe3+,则正反应的活化能比逆反应的大
9.反应A(g)+3B(g) 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D)=0.45 mol·L-1·min-1 B.v(B)=0.01 mol·L-1·s-1
C.v(C)=0.40 mol·L-1·min-1 D.v(A)=0.15 mol·L-1·min-1
1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SO 2(g) + O2(g) 2SO3(g),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测得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 mol·L-1、0.2 mol·L-1、0.2 mol·L-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出现的数据是()
A. c(SO 3)=0.4 mol·L -1
B. c(SO 2)=c(SO 3)=0.15 mol·L -1
C. c(SO 2)=0.25 mol·L -1
D. c(SO 2) + c(SO 3)=0.5 mol·L -1
12.肼(N 2H 4)是火箭发动机的燃料,它与N 2O 4反应时,N 2O 4为氧化剂,生成氮气和水蒸气。

已知:
①N 2(g)+2O 2(g)===N 2O 4(g)ΔH =+8.7 kJ·mol -
1
②N 2H 4(g)+O 2(g)===N 2(g)+2H 2O(g)ΔH =-534.0 kJ·mol -
1 下列表示肼跟N 2O 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2N 2H 4(g)+N 2O 4(g)===3N 2(g)+4H 2O(g) ΔH =-542.7 kJ·mol -
1 B .2N 2H 4(g)+N 2O 4(g)===3N 2(g)+4H 2O(g) ΔH =-1 059.3 kJ·mol -1 C .N 2H 4(g)+12N 2O 4(g)===32N 2(g)+2H 2O(g) ΔH =-1 076.7 kJ·mol -1
D .2N 2H 4(g)+N 2O 4(g)===3N 2(g)+4H 2O(g) ΔH =-1 076.7 kJ·mol -1 13.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实验室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B. 合成氨反应中,为提高氢气的转化率,理论上应采取加压的措施
C. 对于2HI(g)
H 2(g)+I 2(g),达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可使体系颜色变深
D. 反应CO(g)+NO 2(g)
CO 2(g)+NO(g) △H<0,达平衡后,升高温度体系颜色变深
14.有关键能(破坏1 mol 共价键吸收的能量)数据如表
化学键 Si —O O===O Si —Si 键能/kJ·mol -
1
X
498.8
176
22kJ·mol -
1,则X 的值为(已知1 mol Si 中含有2 mol Si —Si 键,1 mol SiO 2中含有4 mol Si —O 键)( ) A .423.3 B .460 C .832
D .920
15.某温度下,对于反应N 2(g)+3H 2(g)
2NH 3(g) ΔH=-92.4 kJ/mol,N 2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
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1 mol氮气、3 mol氢气置于1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放出的热量为92.4 kJ
B.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K(B)
C.上述反应在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H2的转化率增大
D.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说明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
16.对于可逆反应N 2(g)+3H2(g)2NH3(g)ΔH<0,下列各项对示意图的解释与图像相符的是()
A.①压强对反应的影响(p2>p1)
B.②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C.③平衡体系增加N2对反应的影响
D.④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17.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2NO(g)+2CO(g)2CO 2(g)+N2(g)ΔH<0。

若该反应在绝热、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在进行到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①③⑥B.②④⑤
C.②④⑤⑥D.①②③④
18.O3是一种很好的消毒剂,具有高效、洁净、方便、经济等优点。

O3可溶于水,在水中易分解,产生的[O]为游离氧原子,有很强的杀菌消毒能力。

常温常压下发生反应如下:
反应①O 3O2+[O]ΔH>0平衡常数为K1;
反应② [O]+O 32O 2 ΔH <0 平衡常数为K 2; 总反应:2O 3
3O 2 ΔH <0 平衡常数为K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降低温度,K 减小 B .K =K 1+K 2
C .适当升温,可提高消毒效率
D .压强增大,K 2减小
二. 非选择题。

(共4小题,共38分)
19(10分).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目前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燃料,而氢气、二甲醚等都是很有发展前景的新能源。

(1)在25℃、101kPa 时,1gCH 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55.64 kJ ,则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 3H 8(g)+5O 2(g)===3CO 2(g)+4H 2O(l)
ΔH =-2 220.0 kJ· mol -1,已知CO 气体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g)+O 2(g)===2CO 2(g) ΔH =-565.14 kJ·mol -1,试计算相同物质的量的C 3H 8和CO 燃烧产生的热量的比值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氢气既能与氮气发生反应又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是反应的
条件却不相同。

已知:2H 2(g)+O 2(g)===2H 2O(g) ΔH =-483.6 kJ· mol -1 3H 2(g)+N 2(g)
2NH 3(g) ΔH =-92.4 kJ· mol -1
计算断裂1 mol N≡N 键需要消耗能量________kJ 。

(4)由合成气(组成为H 2、CO 和少量的CO 2)直接制备二甲醚,其中的主要过程包括以下四个反应:
甲醇合成反应:①CO(g)+2H 2(g)===CH 3OH(g) ΔH 1=-90.1 kJ· mol -1 ②CO 2(g)+3H 2(g)===CH 3OH(g)+H 2O(g) ΔH 2=-49.0 kJ· mol -1
水煤气变换反应:③CO(g)+H2O(g)===CO2(g)+H2(g) ΔH3=-41.1 kJ· mol
二甲醚合成反应:④2CH3OH(g)===CH3OCH3(g)+H2O(g) ΔH4=-24.5 kJ· mol-1
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另一产物为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化学反应原理,分析增大压强对直接制备二甲醚反应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分)300 ℃时,将2 mol A和2 mol B两种气体混合于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 2 C(g)+2D(g) ΔH=Q, 2 min末达到平衡,生成0.8 mol D。

(1)3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已知K300℃<K350℃,则ΔH____0(填“>”或“<”)。

(2)在2 min末时,B的平衡浓度为________,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3)若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则A的转化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1.(10分)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清洁燃料,工业上可利用CO或CO2来生产甲醇。

已知制备甲醇的有关化学反应以及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平衡常数的值
化学反应平衡常数
500 ℃800 ℃
①2H2(g)+CO(g)CH3OH(g) K1 2.5 0.15
②H2(g)+CO2(g)H2O(g)+CO(g) K2 1.0 2.50
③3H2(g)+CO2(g)CH3OH(g)+H2O(g) K3
(1)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②,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正向移动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c.CO2的转化率增大
(2)K1、K2、K3的关系是K3=。

(3)500 ℃时测得反应③在某时刻,H2(g)、CO2(g)、CH3OH(g)、H2O(g)的浓度分别为0.2 mol/L、0.1 mol/L、0.01 mol/L、0.2 mol/L,则此时v正v逆(填“>”“=”或“<”)。

(4)相同温度下,在甲、乙两个容积相等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和CO2,发生反应②,起始浓度如下表所示。

其中甲经2 min达平衡,平衡时c(H2O)=0.05 mol/L,甲中CO2的转化率为,乙中CO2的转化率甲(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起始浓度甲乙
c(H2)(mol/L) 0.10 0.20
c(CO2)(mol/L) 0.10 0.20
22.(8分)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

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①CO(g)+2H2(g)CH3OH(g)ΔH1
②CO2(g)+3H2(g)CH3OH(g)+H2O(g)ΔH2
③CO2(g)+H2(g)CO(g)+H2O(g)ΔH3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反应①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H—H C—O C≡O H—O C—H
E/(kJ·mol-1) 436 343 1 076 465 413
由此计算ΔH1=kJ·mol-1;已知ΔH2=-58 kJ·mol-1,则ΔH3=kJ·mol-1。

(2)图1中能正确反映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为(1分)(填曲线标记字母),其判断理由是。

图1图2
(3)合成气组成n(H2)/n(CO+CO2)=2.60时,体系中的CO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

图2中的压强由大到小为,其判断理由是。

三、实验题(8分)
23.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常常伴有能量的变化。

这种能量的变化常以热量的形式表现出来,叫做反应热。

由于反应的情况不同,反应热可分为许多种,如燃烧热和中和热等。

(1)10g氢气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1209kJ热量,若H2O(1)=H2O(g) △H=+44kJ/mol,写出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2)利用50mL0.25mol•L-1硫酸、50mL 0.55mol•L-1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装置中测定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1分)。

②使用下列用品不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_(1分)。

A.两个量筒B.仪器a C.泡沫塑料板D.碎泡沫塑料
③向装有盐酸的小烧杯中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____(1分)。

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B.分三次少量倒入C.一次性迅速倒入
④假设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
c=4.18J•g-1•℃-1,△t=3.4℃,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为____(2分)。

(保留一位小数)⑤下列操作不会使测量的中和热数值改变的是___(2分)。

A.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硫酸的温度
B.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该实验在保温杯中进行
C.用0.275mol•L-1Ba(OH)2溶液代替氢氧化钠溶液
D.把仪器a改为铜制品
E.用60mL 0.5mol•L-1盐酸与50mL 0.55mol•L-1 NaOH溶液反应
F.用0.5mol•L-1醋酸代替硫酸
永兴二中2020年上期高二化学9月月考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二. 非选择题。

(共4小题,共37分)
19(9分).
【答案】:(1). CH4(g)+2O2(g)===CO2(g)+2H2O(l)ΔH=-890.24 kJ· mol-1(2分)
(2)7.9 (1分)
(3). 946 (2分)
(4). 2CO(g)+4H2(g)===CH3OCH3(g)+H2O(g)ΔH=-204.7 kJ· mol-1(2分);
该反应分子数减少,压强升高使平衡右移,CO和H2的转化率增大,CH3OCH3产率增加;压强升高使CO和H2浓度增加,反应速率增大(2分)
20.(8分)
【答案】:(1)c2(C)·c2(D)/ c3(A)·c(B)(1分); >(2分)
(2)0.8 mol ·L-1(2分)0.2 mol ·L-1 ·min-1(2分)
(3)不变(1分)
21.(10分)
【答案】:(1)ΔH1-ΔH2(2分)K1
K2(2分)
(2)①2.0(2分)4
3或1.33(2分)②A(2分)
22.(10分)
【答案】:(1)-99(2分)+41(2分)
(2)a(1分)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平衡常数数值应随温度升高变小(2分)。

(3)p3>p2>p1(1分);相同温度下,由于反应①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加压有利于提升CO 的转化率;而反应③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产生CO的量不受压强影响。

故增大压强时,有利于CO的转化率升高(2分)
三、实验题(9分)
23. 【答案】:(1). H2(g)+1/2O2(g)=H2O(l), H=﹣285.8kJ•mol﹣1(2分)
(2). ①环形玻璃搅拌棒(1分)②. A (1分)③. C (1分)
④. 56.8(2分)⑤BE(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