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对未来股市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对未来股市的影响

数据与市场此前普遍预期基本一致。三季度GDP增速在8.9%,经济逐级走高的态势在延续。与此同时,CPI环比走高,通胀预期开始抬头,并引发了政策的关注。那么,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政策微调会否对股市产生影响?未来我们该关注那些指标?笔者认为,从各类资产对比的情况来看,宏观经济数据正在构筑股市持续向上的基础,股市未来整体向好的格局没有改变。但最近半年来债券收益率提升的态势,正开始对股票估值形成压制,股市继续上涨20%,股市和债市收益率就将形成"负向剪刀差",从而可能在未来某个时段成为市场上行的主要压力。

宏观政策目标由二变三

通过对三季度经济数据的分析,笔者有三点看法:

其一:最值得关注的一个事实是通胀预期开始出现,政府已经高度关注通胀预期。从当前的现实来看,不存在通货膨胀的问题。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无论是CPI还是PPI,环比都出现了上涨,存在着通胀的预期,对通胀预期要给予高度关注。

其二:主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不会出现根本性变化。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但要增强政策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所谓灵活性,随着形势的变化要对政策进行调整,全面落实和不断充实完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

其三:政策微调有新内容。在周三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指出,"要把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这就是说,宏观政策开始出现第二次微调。第一次是,由保增长的单一任务,向保增长的前提下调结构。这次转换引发了市场800点的调整;这一次,也就是第二次的微调是,宏观政策任务由前期的"在保增长前提下调结构"双重目标,转化为三重目标,即保增长、调结构和防通胀相结合。

至于这样的一个微调,会否像第一次宏观政策微调一样,引发市场的大幅波动;我的看法是不会,因为此时政策微调的边际效应已大幅递减,远非8月份第一次政策微调对市场的负面影响可比。

关注债市股市收益率"剪刀差"

为什么我们说,宏观政策第二出现微调,依然不会改变股市本身的运行态势?这是由以下几方面因素决定的:

其一,大类资产收益率对比显示,股市估值依然偏低。股市与债市收益率对比,股市与房市收益率对比的结论是,股市收益率依然存在优势,但这种优势已经变得不明显了。

近期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是,债市收益率正在快速上行。从这个意义上,股市未来上涨的动力,已经不是来自于股票收益率本身对债券收益率的优势,而是将主要来自于上市公司利润的增长。

首先我们看看国债收益率状况。10月份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3.7%,这和一年前的2.7%的水平相比,提升了37%。与此同时,我们的股票市盈率由13.3倍上升至目前的28倍,对应的股市收益率由7.52%下降到3.57%,也就是说,股市收益率较一年前下降了52.5%。

一方面是债券收益率上升了37%,另一方面是股市收益率下降了52.5%。这导致了一年前具有巨大吸引力的股市,当前的吸引力正开始降低。并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股市的收益率低于债市。这种局面在2007年1月份出现过。

尽管这种"负向剪刀差"出现,并不代表股市就马上会下跌;但它却在告诉我们,股市要开始警惕风险了。

影响未来股市与运行的三要素

当然,以上我们运用的是静态市盈率数据,而我们上市公司盈利增长将在2009年和2010年分别出现20%左右的增长。这意味着以动态市盈率来看,未来一年股市和债市仅仅存在大体20%左右差距,假定债市收益率不变,股市只要继续上涨20%,股债收益率的"负向剪刀差"就将逐步形成。

所以,在股市、债市收益率"负向剪刀差"出现的背景下,假如上市公司利润增长,所引发的股市收益率提升;比不上应利率上调引发的债市收益率上涨,那么,股市将酝酿调整。也就是说,未来股市运行将取决于:

第一,上市公司利润增长速度;第二,股市本身上涨速度。这两个速度将直接决定市场的市盈率水平,进而决定股市整体收益率水平;第三,社会整体的资金价格。这个价格的衡量水平,一是基准利率水平;二是无风险的债券收益率水平。

在目前市场状况下,股市要实现平稳运行,其能够承受的利率上升大概只有两次,出现第三次利率上调,市场就可能酝酿趋势性的逆转。当然,此时也需要判断股市和债市两大主要资产的收益率的对比。

流动性见顶背景下的投资选择

考虑估值之外,我们还需要对市场流动性做出一定的估计。从9月份的情况来看,M1对M2出现了新的"剪刀差",M1增速开始超过M2增速。我判断,这种超越是难以持久的,而且在未来M1可能再度向下穿越M2,进而形成"二度交叉"。就本轮流动性走势而言,我判断,M1将在明年1、2月份见顶,届时市场将迎来阶段性的选择。

第一,假如估值在合理范围内,市场动态市盈率明显低于25倍以内;那么,投资者依然以积极为主;第二,假如估值已经不合理,比如市场动态市盈率已经超越25倍,股市收益率低于债市,则投资者应当稳健为主,考虑半仓应对;第三,假如估值适中,比如动态市盈率接近25倍,则投资者考虑减仓三成应对。

(作者为中证投资公司首席分析师) $$$

跟随主线挖掘强势股

□金百灵投资秦洪

本周A股市场出现了在震荡中重心上移的趋势,但上证指数在本周五渐有冲高受阻的态势,从而影响着各路资金对下周A股市场的判断,那么,如何看待这一走势呢?

从本周A股市场的走势来看,市场其实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主要是创业板开板对资金分流预期压力以及市场对三季度经济数据的分歧,从而导致了本周三、本周四A股市场的回落。但多头却从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中发现我国经济的增长前景乐观等做多动能,使做多底气迅速回升,从而使得市场形成了清晰的涨升主线,一是金融地产股,尤其是地产股中的二、三线品种更是持续涌现出超级黑马股,成城股份、深深房等持续涨停的个股就是如此。二是新能源主线,主要是因为油价的高企,使得市场参与各方再度打量或者说重新审视新能源股的产业前景,在此思路下,在本周末明显有资金涌入到新能源主线中,在本周四是动力电池,在本周五则是中通客车等汽车股,如此诸多强势股的反复表现,使得新能源渐成为A 股市场的做多兴奋点,从而推动着上证指数震荡盘升。只不过,由于此类个股持续涨升之后积累了一定的获利盘,使得此类个股在周五午市后略有回落,大盘上行压力也有所显现。

但在陆续公布的经济数据面前,市场的压力就是纸老虎。不仅仅在于第三季度的GDP 增速迅速回升至8.9%,虽低开9.1%的原先市场预期。但毕竟逐季大幅回升的经济数据依然向市场强有力宣布了我国经济加速复苏的趋势,有利于强化资金的做多底气。而且还在于房地产市场销售数据的完全公布后,主流资金方才明白媒体报道的金九银十预期落空主要是中心城市的房地产销售数据,并不代表二、三、四线城市销售情况不佳,因为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销售同比大增32%,这正说明了我国经济的全面复苏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