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自信凝心聚力积极应对行业新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强自信凝心聚力积极应对行业新挑战
作者:郭文玉
来源:《电动自行车》 2018年第12期
我国电动自行车从20世纪90年代末发展到今天,已有20余年的历程。
作为我国难得的自主研发的特有产品,
电动自行车为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不仅较好地解决了百姓交通出行难题,还在城镇化建设中发挥了
积极作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在“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自行车协会就用“创下了十个‘首次’”来彰显电动自行车行业过去几年取得的行业成就。
现在看来,仍让人心生激荡——20年来,电动自行车行业规模、产值、年产量、出口量、出口额、社会保有量、技术进步等10个方面,都较初期有了惊人的提高,并纷纷创下历史性突破。
如今,我国已牢牢
坐稳电动自行车第一大国位置,行业年产量以及企业的规模和数量也以绝对领先优势占据世界第一把交椅。
但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应当关注到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起迈入新时代的电动自行车行业,当前面临着不
少新挑战:新国标正式出台,3C认证已经实施,中美贸易摩擦、欧盟反倾销也正在进行,诸如此类反映出行业发展面
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1.中国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18年1—8月,电动自行车规模以上企业产量为1 846.4万辆,同比增长5.1%;累
计主营业务收入494.5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利润20.5亿元,同比下降11.0%。
根据中国自行车协会此前开展
的行业调研显示,行业十强企业2018年1—8月完成产量近1 000万辆。
看起来似乎和行业大部分企业的感受不太一样,因为除了利润指标,其他指标均呈现同比增长的态势。
但恰恰是利润指标的下降凸显了行业发展的问题:行业规
模和市场份额的微增,是以牺牲企业利润的方式换取的。
而且,在新国标正式实施以后,这一方式极可能再难奏效,
上述重要指标将会呈现出较大的波动。
2.新形势下行业的应对之策
这样的新形势、新变化下,行业的发展之路是行业当前最关心的问题,在行业调研和行业活动中,中国自行车协
会理事长刘素文对此也进行过深层次的分析,提出了很有见地的想法和观点。
(1)要正确判断
正面应对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在修订时,就被视为决定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大事。
事实上,新国标的重要性远不止于技
术层面,还应包括意识层面。
标准的修订过程一波三折,牵头部门重新确立,关注层面逐渐上升直至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等。
这表明行业对新国标的出台和认知,要站在空前的思想高度上,必须要有和政府保持一致的看齐意识、大局意识。
对企业生产准入从许可证管理转为3C强制性认证管理,也是一样。
主管部门这些举措汇总起来就是在表明对电
动自行车行业的要求:规范发展、从严管理。
面对这样的大势,行业工作者一定要有清醒认识和准确判断。
在浙江、
江苏调研时,刘素文理事长就反复强调,新国标是电动自行车生产的“法律文本”,行业要正本清源,要严肃、认真地执
行新国标和相关政策法规。
在面对发展重大转折点时,行业出现短期震动,企业心存困惑或者迷茫都属正常,但中国自行车协会希望,大家
能站在历史的高度、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新国标和3C认证的实施,更多地看到其积极面:有利于维护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提高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水平;提升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优化产业结构等。
而这些都是对行业转型升级的一
种倒逼机制,更是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利于行业长远发展。
要肯定的是,这次对电动自行车主产区的调研结果显示,虽然被调研单位所处地域、产品结构和发展战略等各有
不同,但对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和3C认证的颁布和执行,持观望和抱有侥幸心态企业的占少数。
相反,绝大多数企业持拥护态度,不仅能正面理解两大新政,还都做出积极响应。
大部分企业目前基本已研发出对标车,并进入样品送检阶段,目前协会了解到的最新情况是,共有50家企业已取得56张3C认证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