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过京剧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留学生口语课教案

------《你看过京剧吗?》

姓名:弓璐洁

学号:201167501111

班级:对外111-1班

一、教学对象:零起点外国留学生

二、教材:《汉语会话301句》(第一册),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于2003-8-1出版。

三、所需课时:一课时(45分钟)

四、教学内容:

1、学习生词。侧重于关于相约的生词,要求学生在句子中理解词义并能自由运用。

2、课文教学。包括提示词语,预设语境,给出话题,等等。

3、练习。要求学生能根据所给情景,运用所学内容进行会话。

五、教学目的:

1、熟练掌握课文正文二篇;

2、理解并熟记21个生词(释义、发音、用法);

3、掌握并熟练运用课本中的重点例句101-108;

4、能在交际过程中正确使用本课所学的“相约”方式。

六、教学重难点:

1、含动态助词“过”在陈述句、正反疑问句以及连动句;

2、在实际交际中如何运用“相约”这一功能项目。

教学步骤及方法:

(一)、复习旧课(5′)

1.提供情景,让同学根据图片说出句子

2、认读生词

(二)、学习新课

一、认读生词

1、教学过程设计:在大屏幕的显示下,教师带领学生认读生词。(3′)

步骤1:教师领读生词。

媒体演示:显示生词表,包含:词形、拼音、英文解释;

步骤2:隐去其中的拼音,让学生读,边读边纠正发音。

2.讲解重点词语及操练(10′)

教学过程设计:重点讲解关于相约的生词。显示例句,并讲解、领读。

(1)“过”:动态助词“过”在动词后,说明某种动作曾在过去发生,常用来强调有过这种经历。我看过这本书。/我听过这首歌。

(2)可配合图片直接说明的名词:“京剧”、“烤鸭”、“茶”、“菜”、“酒”、“价钱”、“词典”、“咖啡”、“杂技”;

(3)可运用组词造句进行讲解的词:

①“演”:演戏、演员、表演、演出

②“告诉”:向别人说某件事情。例:我告诉你一件事儿。/这件事儿我以后告诉你。

③“应该”:对别人提建议。例如:明天会下雨,你应该带伞。/今天考试,你不应该迟到。

④“行”表示允许,常用来回答请求、提议。

a明天一起去图书馆吧?——行。/可以。/好。

⑤“有意思”:有趣。

这本书很有意思。/这部电影真有意思。/他这个人真有意思。

⑥“当然”:表示肯定,强调合于事理或情理,没有疑问。

我们星期六一起去看京剧好吗?——当然好。

我可以借你的车吗?——当然可以。

我当然愿意把书借给你。

明天考试,你当然应该准时到学校。

⑦“收”:接到、拿到,

收信/收钱/收衣服;我寄给你的信你收到了吗?

3、全班认读生词。(2′)

二、语法讲解

动态助词“过”的语法讲解(15′)

“过”的陈述句

直接列出关于“过”的句子结构:“S+V+过+O”,然后举出不同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造句,例如,放一个京剧的图片然后引导学生造出“我看过京剧。”进行反复操练。

“过”的疑问句

之后通过提问的方法引出“S+V+过+O+吗?”引导学生进行回答,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说出否定句:例如:“汤姆,你看过京剧吗?”引导他说出“S+V+没+过+O”形式的“我没有看过京剧。”可以补充出:“S+V+过+O+没有?”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之后在推出:“S+V+没+V+过+O?”然后将三种提问方法汇总。列出图片让学生进行对话练习。

“过”的连动句

随机提问一个同学问“你看过京剧吗?”引导学生回答“我看过京剧。”然后提问“你在哪里看过京剧”引导他说出“我去人民剧院看过京剧。”写出语法结构

“S+V

1+place+V

2

+过+O”之后仍然通过图片进行大量的操练。

语法汇总:

1、S+V+过+O 我看过京剧。

2、S+V+没+过+O 我没看过京剧。

3、S+V+过+O+吗?你看过京剧吗?

4、S+V+过+O+没有?你看过京剧没有?

5、S+V+没+V+过+O?你看没看过京剧?

6、S+place+V+过+O 我去人民剧院看过京剧。

三、课文讲解(10′)

1、老师朗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画出刚才学过的生词。

2、老师朗读、学生跟读。

3、老师讲解课文:会话(1)中的重难点:

“(我)听说很有意思。”/“(你)买到票以后告诉我。”

省略主语的无主句,让学生找出原有的主语,举出更多无主句的例句,如:

a说话者或说话对象为主语:“明天起床以后叫我。”

b主语指向不明确:“有人找你”。/“有人想去公园吗?”然后,让学生模仿造句。

4、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