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基础之基本概念DRIS能量简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J/g)。酒精为:7(kcal/g)
⑶能量的来源分配 碳水化合物: 55%~65%
蛋白质: 10%~15% 脂肪: 20%~3 40%~50% 0%
能量
3、△人体的能量消耗
通常,人体的热能消耗主要包括△维持基础代
谢、△体力活动需要和△食物的热效应三方面。
其它能量消耗有:满足儿童生长发育,孕妇的 胎儿发育,乳母的乳汁分泌,病后的体重恢复等特殊 的或额外的能量需要。
膳食纤维的主要成分是非淀粉多糖,其它成分如不可消化
的低聚糖,抗性淀粉等。美国FNB提出20~35g/d,亚洲营养学
者认为每日24g为宜,我国提出总膳食纤维30.2g/d。 水是食物的基本成分之一,通常不列入传统营养素之列, 但在营养物质代谢及全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不可少的功能。缺 水对生命危害程度,超过其它的任何一种必须营养素。
转变为脂肪消耗的能量不同
⑷生长发育、孕妇、乳母的能量需要
孕后期的能量重要性
脑力工作者
……
能量
4、△能量需要量及膳食参考摄入量: 能量需要量的确定
(一)计算法
计算能量消耗确定能量需要;
能量需要=基础代谢消耗+体力活动需要+食物热效应
基础代谢消耗=基础代谢率×体表面积×24-基础代谢率×体
表面积×10%×睡眠时间
植物源食物中若干非营养素成分种类繁多,萜类化合物,
有机硫化合物,酚和多酚化合物等,都被人们在广泛的研究中。
二、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1、营养素的功能 能量来源——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
促进生长、组织修复——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
生理调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
物质代谢动态平衡
(能量 营养素 水盐)
内环境稳态
肝32% 脑21% 心10% 肺9% 肾7% 其他21%
3)影响基础代谢的因素
体格 瘦体型--多; 个子小体表面积大--多
生理状态(甲状腺、肾上腺、脑垂体);年龄; 环境(季节);劳动强度;咖啡因
能量
⑵体力活动需要
各种体力活动消耗的能量在总能量消耗
中占主要部分(约占15%~30%)。它消耗能
量变化大,是影响机体保持能量平衡与否的
第三章
营养学基础
第一节 营养学概论
一、基本概念
能量 蛋白质 脂肪
基本概念
碳水化物 矿物质
维生素
△营养 (nutrition)营:谋求 ,养:养生。
是指人体摄入、消化、吸收、代谢和排泄,利用
食物中的营养素和其他有益成分以构建组织器官、调
节各种胜利功能以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良好健
康状态的动态生物学过程 (即指人体摄取食物经过消
DRIs的定义:可满足不同年龄、性别、生理状
况及劳动强度人群的各种营养素的需要,保持健康
和维持组织中有适当储备营养水平的数值以及防止
摄入过多的限量值。 DRIs主要用途:作为个体每日摄入各种营养素 的目标值和预防过多的限量值。
平均需要量(EAR) 指可满足生命某一阶段和性别
人群50%个体的营养需要量,可用于制订RNI,评价或计划 人群的摄入量。RNI=EAR+2SD 或 RNI=1.2×EAR
( 神经 酶 激素)
二、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2、营养素是维持健康的基础
维持人体的组织构成
维持生理功能
维持心理健康
预防疾病发生
二、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3、营养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保证儿童的正常发育和心理发育
满足各类特殊人群的营养需要
增强特殊环境下人群的抵抗力、耐受性、适应性
预防营养素缺乏与过多及相关疾病
辅助各种疾病的治疗
碳水化合物
(最为经济、安全的供能者)
人体主要能量来源。
我国居民60%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
体内储存量少:
肝糖原——维持血糖水平;
肌糖原——满足运动所需
脂肪
正常情况下能量的40%~50%来自于体内脂肪;
短期饥饿,主要由体内脂肪提供能量;
脂肪分解的二碳单位不能代谢为葡萄糖为脑细胞、 神经细胞、血红细胞提供能量。
EAR 1.0 缺 乏 RNI(RDA) 摄入适量 0.5 UL
1.0 毒 副 作 用
0.5
0
0
营养素摄入不足和过多的危险性图解
推荐摄入量(RNI) 相当于传统使用的RDA,它可满足某一
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 个体需要量水平,它是个体每日摄入该营养的目标值。
EAR 1.0 缺 乏
重 40%坐或站 60%特殊职业活动
能量
⑶食物热效应(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指因为摄食过程而引起的额外能量消耗。即人
体在摄食过程中,对营养素进行消化、吸收、代谢
转化,体温升用最大,相当于其能 量的30%,碳水化合物为5%~6%,脂肪为4%~5 %。混合性食物一般占基础代谢的10%。 营养素的消化后转变为ATP的效率:蛋白质32~34 %、脂肪、碳水化合物38~40%
体力活动需要见体力活动水平系数
食物热效应=基础代谢消耗×10%
能量
4、△能量需要量及膳食参考摄入量: 能量需要量的确定
(一)计算法
计算能量消耗确定能量需要;
膳食调查法
(二)测量法
直接测热法(少用) 间接测热法:通过测定氧气消耗计算;通过测定产水量计算。
能量
4、△能量需要量及膳食参考摄入量
1)基础代谢的测量方法
气体代谢法:氧耗量和CO2产生量,代谢车
体表面积计算法:
基础代谢=体表面积(m2)×基础代谢率(kJ/m2h)×24 人的体表面积: 男性 女性 A=0.00607H+0.0127W-0.0698 A=0.00568H+0.0126W-0.0461
2)基础代谢消耗的主要方面
蛋白质
分解产能将会生成尿素、肌酐等含氮物质,排泄过
程需要大量的水,从而造成肾脏的负担加重,不利
身体健康; 蛋白质构成人体的肌肉及重要的脏器,节食蛋白质 分解,必将损伤人体重要的器官,造成危害。
⑵△能量系数和净能量系数(食物的卡价)
每克产能营养素在体内氧化所产生的能量值
物理卡价
生物卡价
指食物在体外燃烧时释放的能量。
育;⑽食物营养政策和营养法规等。
4.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Dietary Referance Intakes,DRIs)
DRIs是在RDA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
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其中包括四项内容:平均需要量
(EAR)、推荐摄入量(RNI或RDA)、适宜摄入量(AI) 和可耐受最高摄入水平(UL)。
重要因素。
体力活动能量需要的影响因素:
肌肉发达者 活动中消耗增多
体重重者
进行相同运动消耗增多
消耗增多
活动时间长、强度大
工作的熟练程度
工作越熟练消耗越少
劳动强度分级(CNS,2000年)
等级 活动水平 举例
轻
中
75%坐或站25%活动
25%坐或站75%特殊职业活动
办公室
学生、车床 炼钢、体育运动
不同年龄、性别、活动强度,其能量的RNI不一致。
在计算能量供给量时,必须考虑营养素之间的平衡,
摄入的食物中三大产能营养素提供的能量占总膳食能 量的比例应合理。
以成年人轻体力劳动人群为例:男性2400kcal/
日,女性2100kcal/日,
△三大营养素供能比成人分别为蛋白质10~12%,
脂肪:20~30%,碳水化合物:55~65%。 儿童: 12~14%、25~30%、55~65%。
RNI(RDA)
UL
1.0 毒 副 作 用
摄入适量
0.5
0.5
0
0
营养素摄入不足和过多的危险性图解
适宜摄入量(AI)
对个体需要量研究资料不足而不能计算EAR时,可
设AI值来代替RNI。AI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 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它不仅可预防营养缺乏病, 也纳入了减少某些疾病风险的概念。 AI和RNI的区别在于AI的准确性远不如RNI,可能
⑵△能量系数和净能量系数(食物的卡价)
每克产能营养素在体内氧化所产生的能量值
物理卡价
生物卡价
指食物在体外燃烧时释放的能量。
指食物在体内经过生物氧化所产生的能量。
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净能量系数:分别
为 : 4 、 9 、 4 ( kcal/g) 或 1 6 .8 、 3 7 .6 、 1 6 .7
第二节
能量与宏量营养素
一、能量
1.能量概念及单位 人体能量的需要是营养学的最根本问题。没有能
量,机体营养过程不能完成,生命也就停止。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生能与能量消耗呈一动态平
衡。如出现不平衡,摄入能量过多或过少,会引起体
重过重或减轻而影响人体的健康。
一、能量
1.能量概念及单位
国际单位:焦耳(joule,J)。
化、吸收和代谢,用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
△营养素 (nutrients)
是指机体为了维持生存、生长发育、体
力活动和健康,以食物形式摄入的一些需要的
物质。
机体构成成分
组织修复
生理调节
△营养素的分类(5类)
宏量营养素: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三大营养素、产能营养素) 微量营养素: 维生素(水溶性 脂溶性)
营养学常用单位:千焦(kilojoules,KJ)。
以往营养学惯用单位:
卡(calorie, cal)或千卡(Kcalorie, Kcal)
焦耳与卡换算关系为:
1Kcal=4.184KJ 1KJ=0.239Kcal。
2、能量来源 ⑴产能营养素:
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在体内进行生 物氧化的同时可产生能量,是三大产能营 养素。
矿物质(常量元素 微量元素) 其它膳食成分:水、膳食纤维、其它活性物质
营养学:
研究 膳食、营养素及其他营养成分对健康影响 的科学。
研究内容
⑴营养素及其他膳食成分在人体中消化、吸收、利用
与排泄过程;⑵营养素及其他膳食成分对人体健康、
疾病的作用;⑶营养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平衡;⑷营
养素需要量和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⑸营养缺乏病 和营养相关慢性病的预防和营养治疗;⑹特殊人群和 特殊环境下的营养;⑺食物的营养素保存和营养强化; ⑻植物化学物与保健食品;⑼社区营养管理和营养教
能量
5、能量来源
能量密度高的食物 含脂肪高水分少的食物:
奶油、硬果、肉
能量密度相对较高的食物 豆、干果、粮食
能量密度较低的食物
水果、蔬菜
能量
3、 △人体的能量消耗
⑴基础代谢 △基础代谢是指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低能量消耗。即人 体在安静和恒温条件下(一般20~25℃),禁食12~14小时后, 静卧、放松、清醒状况下的能量消耗 。
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状态下,每小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
(每公斤体重)能量消耗。 静息代谢率:休息状态、禁食只要4小时。
显著高于RNI。因此使用AI时要比使用RNI更加小心。
可耐受最高摄入水平(UL)
是平均每日摄入营养素
的最高限量。鉴于营养素强化食品和营养补充剂的日渐发
展,需要制定UL来指导安全消费。
EAR 1.0 缺 乏
RNI
UL
1.0 毒 副 作 用
摄入适量
0.5
0.5
0
0
营养素摄入不足和过多的危险性图解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