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总资本运行的核心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社会总资本运行的核心问题
1.社会总资本的运动
(1)单个资本和社会资本。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每个企业的资本都是独立发挥作用和实现剩余价值的。

这些独立经营、发挥着资本职能的资本叫做单个资本或个别资本。

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发达的分工协作体系中,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互为市场,互相提供需求和供给,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些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单个资本的总和构成社会资本或者是社会总资本。

(2)社会总资本的运动
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单个资本的总和构成社会资本或者说社会总资本的运动。

2.社会总产品
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以年度为单位)所生产的全部物质生产资料的总和。

社会总产品也就是社会商品资本的总和。

考察社会资本运动,必须以社会总产品为出发点。

因为社会总产品,包括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个人生活消费的消费资料。

社会总产品按价值形式分为c、v、m,按物质形式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3.社会总资本运行的核心问题
社会总资本运行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1]社会资本再生产的过程,就是社会总产品不断实现以及它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断得到补偿的问题。

社会总产品的补偿包括实物补偿和价值补偿。

价值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如何通过商品的出售以货币的形式收回,用以补偿生产过程消耗的预付的不可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并且还要获得剩余价值,以便继续预付资本进行生产。

实物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通过出售转化为货币形式后,如何再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资料。

价值补偿是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正常进行的前提,实物补偿是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正常进行的关键。

如果消耗掉的预付资本价值不能收回,或者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不能买到新的事物加以补偿和替换,社会再生产就无法正常进行,就会发生中断和萎缩。

(二)分析社会总资本运行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2]
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和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由c+v+m三部分构成,是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它指明了社会总产品实现的基本途径和规律。

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式上,由三部分构成:不变资本的价值(c)、可变资本的价值(v)和剩余价值(m)。

(三)简单商品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及其两种方式
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按规模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两类
(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就是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

(2)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则是资本家不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把其中的一部分当作追加的资本使用,用于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

2.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及其两种方式
扩大再生产按其实现方式分为两种类型: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

外延扩大再生产是在生产技术、劳动效率和生产要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质量不变的情况下,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数量以及扩大生产场所来扩大生产规模。

内涵扩大再生产则是依靠生产技术进步、提高劳动效率以及生产要素质量来扩大生产规模。

扩大再生产的生产方式是与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的。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往往是以一种方式为主另一种方式为辅来扩大生产规模的。

(四)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其意义[3]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4]
基本条件:Ⅰ(v+m)=Ⅱc,即第一部类的不变资本和剩余价值,应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

这一公式体现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内在联系,即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要正常进行,两部类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
1.Ⅰ(c+v+m)=Ⅰc+Ⅱc
2.Ⅱ(c+v+m)=Ⅰ(v+m)+Ⅱ(v+m)
3.Ⅰ(v+m)=Ⅱc
(五)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5]、实现条件及其意义
1.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在社会总资本中,必须为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提供追加生产资料,以及提供追加劳动力所需要的消费资料。

这样,扩大再生产要现实地进行,必须具备下列两个前提条件(物质条件)
(1)扩大再生产必须有追加的生产资料。

公式:Ⅰ(v+m)>Ⅱc
(2)扩大再生产必须有追加的消费资料。

公式:Ⅱ(c+m-m/x)>Ⅰ(v+m/x)(其中,用m/x表示剩余价值中资本家用了个人消费的部分,剩余价值中用于积累的部分则为m-m/x。

积累的部分在再生产中,一部分用于追加的生产资料,即△C;一部分用于追加的了可变资本,即△V)
2.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Ⅰ(v+Δv+m/x)=Ⅱ(c+Δc)
(2)Ⅰ(c+v+m)=Ⅰ(c+Δc)+Ⅱ(c+Δc)
(3)Ⅱ(c+v+m)=Ⅰ(v+Δv+m/x)+Ⅱ(v+Δv+m/x)
3.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意义[6]
(1)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反映的平衡关系,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对社会主义再生产同样适用。

社会主义社会的再生产要正常进行,也必须符合社会再生产所要求的基本比例关系,即所要求的实现条件。

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实际存在的种种难以克服的矛盾,制约着这些比例关系的顺利实现。

(2)资本的循环周期、再生产对一切社会化大生产的指导意义:从微观上讲,企业要顺利发展,获得更多的利润,就要保证资本循环顺利完成的条件。

其次要减少资本的周转时间,加速固定资本的折旧。

从宏观上讲,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适时地进行结构调整,保证社会再生产所需要的各种比例关系的协调发展。

(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和周期性[7]
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有:危机期间,商品大量积压或被人为毁弃,大批工厂减产、停工或倒闭,生产急剧下降,工人大批失业,金融企业倒闭,信用关系崩溃,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一片混乱。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是生产相对于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过剩。

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每隔若干年就爆发一次,周期性地反复出现。

它与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紧密联系,一般说一个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繁荣)四个阶段。

由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反危机政策和措施的作用,近几十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周期的阶段性不像以前那么明显,经济危机间隔时间也呈现不规则状态。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与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联系在一起,大规模固定资本更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经济危机既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产物,同时又是矛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暂时的、强制性的解决形式。

危机的爆发缓解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对立,通过破坏生产力这种强
制性方式实现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短暂平衡,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得以继续。

但是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反而使资本主义的矛盾在更深层次和更大范围上得到发展。

复习建议
本部分主要讲述了社会再生产理论的有关内容。

从历届真题看,命题范围基本涵盖了所有知识点,特别是在2000年理、2006年中,考察了运用社会再生产理论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分析了分析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但本部分仍存在继续命制大题的可能性,请考生注意!
模拟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是
A.简单再生产
B.扩大再生产
C.社会总产品
D.社会总资本
2.马克思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运用的是
A.资本总公式
B.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
C.生产资本的循环公式
D.商品资本的循环公式
3.再生产需要两大部类之间,各生产部门之间保持一定比例关系,是
A.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
B.社会主义特有的经济规律
C.一切社会化大生产的共同规律
D.人类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
4.生产资料生产之所以优先增长是因为
A.生产资料生产比生活资料生产重要
B.技术进步引起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C.扩大再生产主要依靠生产资料
D.生产资料生产周期比生活资料生产周期长
二、不定项选择题
5.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内容包括
A.生产消费
B.与生产消费相适应的资本流通
C.个人消费
D.与个人消费相适应的一般商品流通
6.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基本理论前提是
A.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B.社会生产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
C.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c+v+m构成
D.社会再生产按其规模是否发生变化划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7.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主要途径是依靠
A.增加生产要素的数量
B.改善生产要素的质量
C.提高劳动效率和生产效率
D.科学技术的进步
8.实现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所必须的物质条件有
A.追加的生产资料
B.追加的折旧基金
C.追加的消费资料
D.追加的货币资本
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重要作用是
A.阻碍了资本的集中
B.加快了资本的集中
C.缓和了资本主义的矛盾
D.强制地恢复已严重破坏的经济比例关系
参考答案
1.C
2.A
3.C
4.B
5.ABCD
6.BC
7.BCD
8.AC
9.BD
[1]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D,2001年文)
A.价值如何增殖
B.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形成
C.剩余价值的实现
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2]马克思分析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有 (AC,1991年文)
A.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c+v+m构成
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
C.社会生产分为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消费资料两大部类
D.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E.商品按价值出售,价格不变
[3] 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分析的意义在于揭示(BCDE,2002年理)
A.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资本运动所采取的形式
B.可变资本是工人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C.不仅可变资本而且全部资本都是工人的劳动创造的
D.工人的个人消费不过是为资本家再生产劳
动力
E.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是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4]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A , 1989年理)
A . I ( v + m ) = Ⅱc B.Ⅰ( v + m ) >Ⅱc C . I ( v + m ) < Ⅱc D . I(c+v ) = Ⅱm
[5]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C,2004年)
A.Ⅰ(V+M)=ⅡC
B.Ⅱ(V+M)=ⅠC
C.Ⅰ(V+M)>ⅡC
D.Ⅱ(V+M)>ⅠC
[6]运用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有关原理,分析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供过于求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及采取的对策。

(分析,2000
年理)
【答案要点】(1)马克思认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

部分产品供过于求表明这部分产品没有通过市场交换实现价值上的补偿和实物上的替换,影响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2)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者资料生产两大部类,认为两大部类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要求按比例协调发展,生产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应保持平衡。

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供过于求,影响两大部类内部和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均衡,影响整个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3)按照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原理,应坚持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应对我国的现行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使社会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基本平衡,实现社会再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

[7]【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B,2002年理)
A.生产的日益社会化
B.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
C.国内有效需求的扩大
D.生产集中程度的提高
【2】自2002年来,南京成都、石家庄等地相继发生的奶农鲜奶倒入下水道的事件。

2004年7月15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

之后,进入夏天,浙江一带也出现有奶农把鲜奶倒入污水沟,有时一次倒鲜奶达14吨,当时,地方兽医站工作人员出外联系鲜奶收购企业,但收效甚微。

2005年8月11日,陕西省某些地方也出现奶农把鲜奶倒入污水沟,地方政府找到相关企业收购,价钱1.2元每公斤,如此低的价格,此企业到最后竟也停止了收购。

人们不仅要问难道中国的鲜奶多的喝不完吗?并非如此,欧洲一些国家,人均年食用乳制品达97公斤,而中国人均年食用乳制品仅7.9公斤。

前几年大批农民养殖奶牛,可生产大量鲜奶,许多企业加入了制作奶制品行业,许多产品甚至不合格就进入市场,使消费者不敢购买,导致奶制品销量下降,因此,企业收购鲜奶的数量大幅降低,造成奶农的鲜奶过剩。

(论述,2006年)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时,农场主把牛奶倒入大海的现象与材料中的“倒牛奶事件”有何本质区别?(3分)
2.“倒奶事件”中隐含着什么样的经济规律?(3分)
3.为避免发生类似的“倒奶事件”,你认为地方政府应如何作为。

(4分)
【答案要点】
(1)从表象看,两者都是牛奶供给过剩。

但是,前者反映的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的体现;后者主要是市场体系不够完善,鲜奶销售渠道不畅导致的结果,不是经济危机的征兆。

(3分)
(2)这个案例说明,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通过市场机制自发地起作用,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

人们过多、过快地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到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行业,一旦供过于求,企业就会压缩鲜奶收购量,奶农只好倒奶。

(2分)这个案例还说明,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导致了资源的浪费,政府有必要对市场进行适度干预,逐步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

(1分)
(3)由于奶农和企业往往缺乏充分的信息和对市场风险足够的认识,因此,地方政府有必要予以引导和服务。

如着力帮助奶农和企业进行市场预测和分析,开展事前的供需调研;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形成较为完善的农业产业化链条;采取优惠措施,帮助企业和奶农开拓乳品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扩大内需;监督奶农和企业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标准,促使其改进生产技术。

(4分)(注:如果考生提出的措施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