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与保护
浅述旅游开发与世界遗产的保护关系
![浅述旅游开发与世界遗产的保护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c5806e18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b0.png)
浅述旅游开发与世界遗产的保护关系
旅游开发与世界遗产的保护关系密切相互关联。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具有文化、自然或混合价值的地点、建筑或景观。
旅游开发是指针对特定地区或景点进行的旅游规划、建设、管理和营销活动。
旅游开发可以促进世界遗产的保护。
通过旅游开发,可以为世界遗产提供资金支持、管理保护的技术和资源,以维护其独特的文化和自然价值。
旅游活动也可以提高公众对世界遗产的认知和重视,进一步加强对其保护和继承的责任意识。
世界遗产的保护也需要考虑旅游开发的可持续性。
旅游开发若不加以控制和规划,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如景区过度开发、过度拥挤、文化传统的商业化等。
这些因素可能对世界遗产的原始状态和价值造成损害。
因此,旅游开发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制定合理的规划、管理和保护策略,确保世界遗产得到长期的保护与传承。
旅游开发还可以通过提高世界遗产的曝光度和知名度,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旅游业是全球最大的行业之一,世界遗产的吸引力可以吸引大量游客和投资,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和提高生活水平。
这种经济效益可以进一步增强对世界遗产的保护意识和资源投入。
总结起来,旅游开发与世界遗产的保护关系是相互促进的。
旅游开发可以为世界遗产提供支持和保护资源,同时可通过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然而,旅游开发也需要注
意保护世界遗产的原始状态和价值,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以确保其可持续传承与保护。
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
![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4ac0d7d2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73.png)
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宝贵财富,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加强,文化遗产旅游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旅游形式。
但是,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旅游业和文化保护工作者面临的难题。
一、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现状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文化遗产旅游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文化遗产旅游包括了自然遗产、历史遗产、文化遗产等多种类型的旅游形式。
这些遗产往往集中在某一个地区,成为了旅游业的重要资源。
例如,中国的故宫、长城、苏州园林等,成为了国内外游客前来游览、领略中国文化和历史的重要景点。
在发展文化遗产旅游的过程中,政府承担了重要的角色。
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保护和维护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原始风貌。
同时,政府也为文化遗产旅游提供了支持和指导,投入大量资金,修建相关设施,提升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文化遗产旅游的影响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对于地区经济的提升和文化交流是有很大帮助的。
旅游业可以带来大量的经济效益,营造就业机会,促进地区财富的积累。
同时,文化遗产旅游也成为了国际间开展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加强了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和了解,是一个很好的互相学习、借鉴的机会。
然而,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也对文化遗产本身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游客的涌入和扰动,使得文化遗产受到了一定的破坏和消耗。
例如,过度开发和商业化运作,可能导致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原汁原味的风貌丧失,一些景点的美育和铭记功能变得不那么突出。
另一方面,开发文化遗产旅游也就意味着向公众开放这些遗产,给游客带来提升和文化体验的同时,也会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一定的压力。
三、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需要保护和传承。
文化遗产保护需要政府、公众和文化保护从业人员的共同参与。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加大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力度,采取措施保障文化遗产的完整性。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2af92743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da.png)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近年来,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成为了全球范围内广受关注的话题。
文化遗产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独特历史和文化传统,而旅游开发能够为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的收益。
然而,如何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制定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深入了解文化遗产:了解文化遗产的历史、背景和特点,包括其价值和独特之处。
这有助于制定合适的保护和开发策略,保证文化遗产不受侵害。
2. 社区参与:保护和开发文化遗产需要社区的支持与参与。
应该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决策过程,包括制定保护计划和旅游开发方案。
这样可以保证他们的权益和文化价值不被忽视。
3. 科学监测和保护:建立科学的监测和保护机制对于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这包括定期进行文物状况评估、制定应对自然灾害的预案、修复破损的文物以及对文化遗产进行维护和保护。
4. 教育宣传: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宣传,提高大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通过各种媒介途径,如博物馆、展览、书籍和互联网等渠道,向公众传播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保护需要。
5. 建立合理的旅游规划:旅游开发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遵循公平、可持续和环境友好的原则。
此外,需要制定合理的旅游路线和游客流量控制措施,以减少对文化遗产的损害。
6. 鼓励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利用文化遗产为基础,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
这包括扶持文化创意企业,提供相关的政策和财政支持,鼓励创新和创业精神。
7. 资金筹措与管理: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政府应当积极主导并提供资金支持,同时还可以吸引民间资本和国际机构的参与。
此外,需要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确保资金真正用于保护和开发文化遗产。
8. 公平利益分享:在旅游开发中,要确保当地社区能够从中获得合理的经济利益。
这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确保当地居民能够分享旅游业带来的经济增长。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的策略建议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的策略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ba198d84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48.png)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的策略建议世界文化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认定为具有全球性价值和意义的文化遗产,并受到国际社会重视的文化遗产。
目前全球共有1121处世界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精华,展现了人类智慧的闪光点。
在保护遗产的同时,如何开发和利用这些遗产,让更多人了解、欣赏和收益呢?下面提出一些策略建议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加强保护遗产和避免过度开发保护遗产是当务之急。
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面临着多种风险,如气候变化、自然灾害、人类活动等。
为了保护遗产,应该采取多种手段,如维修、加固、加强保护等。
同时,要避免过度开发,避免破坏历史和文化价值,应该尊重遗产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应对遗产进行删改和篡改,保持原始状态,维护遗产的纯洁性和整体性。
二、提高游客素质,加强文化教育游客是文化遗产的重要利益攸关者。
提高游客的素质是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的关键。
游客应该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不损坏、污染遗产,不乱丢垃圾等。
同时,应该加强文化教育,提高游客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尊重,让他们更好地欣赏和体验文化遗产的美妙和价值,还可以通过文化教育活动传承和弘扬文化遗产,形成旅游文化经济发展的正循环。
三、推动文化遗产开发向深度和多元方向推动文化遗产开发向深度和多元方向是一个必要的趋势。
深度开发指通过增加旅游文化的诸多元素,并提供更加个性化和贴心的服务,从而创造出更加深入人心的文化旅游产品。
多元开发指多渠道、多方向地开发文化遗产的市场,充分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并创造多渠道经济效益。
除了传统的旅游文化,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数字化等)来开辟新的旅游模式,增加游客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四、注重公共参与和合作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是一项既需要专业知识,又需要公众参与的工作。
建立和完善各类组织的参与机制,加强政府部门、学术机构、社会团体和企业等的合作共赢,才能真正达到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的目的。
同时,还需要注重民主和透明,充分听取相关各方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各方的情感认同和理念协调,实现共同思考、科学决策。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平衡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平衡](https://img.taocdn.com/s3/m/1d554054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2e.png)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平衡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它们的保护和传承不仅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也对旅游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在保护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如何平衡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平衡。
一、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文化遗产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文明,是国家认同感和集体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文化遗产能够提高人们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自豪感,并有助于增强国家凝聚力和社会稳定。
此外,文化遗产还是世界各国交流合作的桥梁,对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和友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1. 过度商业化旅游开发中过度商业化是对文化遗产保护最大的挑战之一。
一些旅游景区将文化遗产作为商品来销售,忽视了对其深度挖掘和保护的重要性。
过度商业化的结果会导致文化遗产受到破坏、失去原有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严重损害其保护与传承的目标。
2. 游客行为的影响大量的游客对文化遗产的参观、拍照和触摸等行为也对其保护带来了潜在威胁。
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如乱涂乱刻、攀爬和乱丢垃圾等,不仅破坏文化遗产的原貌,也会增加遗产保护所需的成本和劳力。
三、平衡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策略1. 制定合理规划为了平衡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首先应制定合理的规划策略。
这包括建立合理的管理机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严格的保护标准和规范,同时要充分考虑文化遗产的特点和保护需求,确定合理的旅游开发范围和游客数量限制。
2.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是实现平衡的关键。
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通过举办讲座和展览、开展主题活动等方式,向公众普及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保护意识,引导游客文明参观,树立正确的保护理念。
3. 发展可持续的旅游模式发展可持续的旅游模式是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平衡的有效途径。
这包括推动生态旅游、农村旅游和社区旅游等多元化发展,减少对单一文化遗产景点的过度开发和游客压力。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以敦煌莫高窟为例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以敦煌莫高窟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1ab33edc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5b.png)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以敦煌莫高窟为例在保护与开发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方面,敦煌莫高窟可以被视为一个经典案例。
作为世界遗产之一,莫高窟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
然而,如何在旅游开发中兼顾文化保护,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问题。
敦煌莫高窟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始建于公元4世纪,是中国最著名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
莫高窟内保存有大量的壁画、雕塑和经卷等文化遗产,展示了千年前的中国佛教文化和艺术风格。
然而,由于时间的推移,自然灾害和人为盗窃等原因,莫高窟的文化遗产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危险。
为了保护莫高窟的文化遗产,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了对莫高窟的保护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严厉打击文物犯罪行为。
同时,对莫高窟进行了维修和保养工作,对已经损坏的壁画进行了修复和保护。
此外,敦煌研究院对莫高窟进行了全面的科学研究,为文物保护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在保护的同时,敦煌莫高窟也积极开展旅游开发工作。
通过旅游开发,提高了莫高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文物保护筹集了资金。
敦煌市政府大力推动旅游业发展,建设了相关的旅游设施和配套服务,提供了便利和舒适的旅游环境。
同时,规定了莫高窟的游览时间和人数限制,以减少游客对文物遗产的损害。
然而,在旅游开发中保护文化遗产并非易事。
由于莫高窟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游客数量不断增加,给文物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
过多的游客不可避免地会对狭小的洞窟内壁画造成磨损和污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敦煌莫高窟采取了分流游客的策略,将游客分成几个时间段进行游览。
此外,还加强了对游客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文明素质和保护意识。
除了保护与开发的问题,敦煌莫高窟还面临着其他挑战。
例如,如何平衡景区商业化与文化保护的关系,如何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等。
目前,敦煌莫高窟在商业化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过度商业化、收费合理性等,都需要进一步改进和调整。
总之,保护与开发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项复杂的任务。
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
![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c51d042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b.png)
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与保护问题。
作为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世界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必须与保护相结合,以保证其长期可持续发展并为公众带来丰富的文化体验。
本文将以中国的平遥古城为例,探讨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相关问题。
首先,平遥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
平遥古城建于2500多年前,是中国古代商业升级及城市规划的典范。
古城内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建筑,如城墙、街道、庙宇等,是研究古代城市规划和建筑工艺的重要遗址。
同时,平遥古城还是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的代表,其发展模式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平遥古城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开发与保护问题。
一方面,大量的游客涌入古城,给古建筑物、文物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磨损。
古城内的商业活动也出现了过度商业化的现象,一些传统的手工艺品逐渐被低质量的仿制品所替代,破坏了古城特有的文化氛围。
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的保护观念和手段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古城内部的设施和服务相对滞后,未能提供良好的游客体验。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平遥古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了对古城的保护力度。
通过增加巡逻和安保力量,减少游客对古建筑的触碰和破坏,修复和维护古城的建筑和文物。
其次,规范了古城内的商业活动。
严格控制商户数量,并对商户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产品质量。
同时,增加了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扶持,鼓励传承人继续发扬传统技艺。
此外,平遥古城还加大了对游客的管理力度,限制游客的数量,并规范游客行为,保证他们的游览质量。
在平遥古城的探索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对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启示。
首先,开发和保护必须相互促进,不能偏废一方。
旅游开发可以为古城带来经济效益,但保护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则长期以来积累起来的文化遗产将会受到严重威胁。
其次,由于每个古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开发和保护策略。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协同研究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协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9c0f3a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78.png)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协同研究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议题,涉及到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地方社区的经济繁荣。
如何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成为各国政府、学者和从业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以及协同研究的意义和方法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世界文化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遗产,包括建筑物、遗址、城市、传统技艺等。
这些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不仅是对过去文明的尊重和传承,更是对未来世代的责任和承诺。
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存在着一种博弈关系。
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资金和关注,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过度的旅游开发可能会带来文化遗产的破坏和商业化,造成历史真实性的丧失。
因此,如何在保护和开发之间取得平衡,引导游客文明游览、尊重当地风俗习惯,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协同研究是指同时考虑不同领域的专家和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多方合作来解决复杂问题。
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方面,协同研究的意义在于整合各方资源和智慧,找出最有利于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路径。
协同研究的方法包括:一是多方对话。
通过组织专家讨论会议、座谈会等形式,收集不同领域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共识。
二是跨学科研究。
将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开发、经济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相互交叉,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三是社区参与。
将当地社区纳入讨论过程,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他们成为研究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对象。
通过协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找出最合适的发展路径,实现文化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双赢。
综上所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协同研究是一项重要而又必要的工作,希望各方能够共同合作,为文化遗产的传承和旅游业的发展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协同研究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协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936952b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31.png)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协同研究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保护和开发世界文化遗产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世界文化遗产既是一国的优秀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保护和发展世界文化遗产不仅是文化自身的需要,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然而,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之间并不总是协调和和谐的。
本文将分析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并探讨其协同发展的途径和策略。
一、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冲突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和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复杂的。
有时,旅游业的发展可能对文化遗产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导致文化遗产的破坏。
一些旅游地点已经成为了大量游客的热门景点,若不能适度控制游客数量,过度开发以及人类活动对文化遗产的污染将变得更为严重。
例如,一些著名的景点,如长城、福建土楼等,都面临这样的问题。
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和保护,这些古迹的原貌就会被永久破坏。
二、保护和开发的平衡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冲突可以通过平衡保护和发展而得到缓解。
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需要慎重考虑。
首先,必须根据文化遗产的自身特点来制定旅游开发的计划,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文化遗产和保持其真实性。
其次,要严格控制游客数量,以避免过度旅游对文化遗产的负面影响。
例如,中国故宫博物院就施行了“一日游”的限制,每日游客数量不超过8万人。
此外,还需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政策,对旅游开发进行审慎评估和管理,使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管理。
三、协同发展的途径和策略旅游业是世界上最大的的服务行业之一,它与文化遗产的发展息息相关。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可以通过协同发展实现。
协同发展的途径和策略如下:1. 加强文化遗产的市场推广和宣传。
通过市场营销手段,提高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游客。
2.提高游客的文化素养。
通过提供有关文化遗产的深入解释和介绍,吸引游客对文化遗产深入了解和研究。
3. 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
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技术体系,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维护,保持其真实性和独特性。
世界遗产视角下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辩证关系
![世界遗产视角下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辩证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7ced2923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d1.png)
世界遗产视角下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辩证关系
世界遗产作为地球上珍贵有型的文化与自然资源,一直是自然保护和观光旅游
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关于世界遗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的辩证关系一直都尤为头疼。
在旅游开发的角度来看,世界遗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它凸显出来的文化特色、现代化的观光设施,有助于增强全民的幸福感,并能提高整个地区的经济收入。
另一方面,如果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过度的旅游开发会破坏世界遗产的文化和自然环境,因此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尊重当地文化以及倡导文明旅游行为。
从
保护的角度来看,世界遗产是地球上珍贵稀有的资源,要对其进行有效保护。
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来说,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例如,应充分考虑当地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使旅游发展的模式能够适应当地文化地理等环境,在保护原有的自然资源的同时发展企业。
同时,也应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开发和保护,维护世界遗产的质量,保护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使其成为开发和保护共同发展的发动机。
在开发和保护之间,必
须采取因地制宜的应对之策,既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及时有效的保护质量,又要发挥开发的积极作用,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有效的开发与保护之间,应主态把握整体平衡,在开发上不失坚持,在保护上不缺少加强,使世界遗产的开发与保护可以相互联系,共先发展。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dd63c0ed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14.png)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第一章:世界文化遗产的定义与保护意义世界文化遗产指的是在自然、历史或文化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具有全球性意义并应该得到保护的地方、建筑或遗址。
其重要性在于,这些文物、建筑和地方对于了解人类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其保护则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人类的发展历程,从而推动文化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传承。
第二章:文化遗产旅游的概念与特点文化遗产旅游是指将历史文化遗产等文物与旅游结合起来的一种旅游形式。
其特点在于,文化遗产旅游不仅具有历史、文化、文物的古老韵味,还具有旅游休闲的娱乐性和经济性。
第三章: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形式与手段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和手段实现:1.制定专门保护计划,及早发现并处理问题。
2.建立完善的保护管理体制,包括监控、维护、修复等。
3.传承文化遗产,让年轻人了解历史文化与传统习俗。
4. 为文化遗产投入资金,以维持其正常运转。
第四章:文化遗产旅游的保护与开发的难以平衡文化遗产旅游的开发与保护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
文化遗产在游客涌入后易受到破坏,同时旅游业的开发也可以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资金和设施的支持。
为了实现两者之间的平衡,需要将旅游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采取科学的管理与保护手段,加强旅游观光的文化教育和宣传引导措施。
第五章:实际案例分析——北京故宫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北京故宫是中国的古代帝宫之一,在全球文化遗产中占重要地位。
如何保护旅游安全并促进旅游业发展,则是北京故宫管理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
首先,为方便游客游览,故宫对其实施了美化环境和完善设施的计划,同时也加大了宣传力度,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其次,故宫管理方采取多项保护措施,如加强公共安保,实行优先通道等措施,以确保游客的舒适和安全。
而且对于危险区域更是划定死亡分界线,要求游客必须遵守。
最后,为了更好地实现旅游开发与文化遗产的有机结合,故宫管理方积极开展文化保护的宣传推广活动,广泛传递故宫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以促进公众对文化遗产的了解,进而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
![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fe036c4b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10.png)
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近年来,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旅游成为了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旅游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平衡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以中国山西省的平遥古城为例,探讨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平遥县,是中国最早设计并完整保存下来的古城之一。
作为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卓越的传统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
然而,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平遥古城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过度旅游开发可能对平遥古城的原始风貌和文化遗产造成损害。
大量的游客涌入古城,可能导致过度的交通拥堵和环境破坏,同时也会对古城内的历史建筑物和文化景点造成磨损和破坏。
考虑到平遥古城的独特性和脆弱性,如何限制游客数量和管理游客行为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旅游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利益冲突也是平遥古城面临的挑战之一。
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提供就业机会和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另一方面,为了保护文化遗产和原始风貌,可能需要限制开发和强制执行严格的保护措施。
如何平衡旅游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利益关系,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解决。
首先,合理规划游客数量。
制定明确的游客容量限制,通过票务系统等手段控制游客流量,避免人流过于密集和过度拥堵,从而减少对古城的损害。
其次,加强游客管理和教育。
开展游客礼仪培训,提高游客的文明素质和文化意识,引导游客爱护古城和文化遗产。
此外,推广低碳旅游模式。
鼓励游客选择步行或骑行等低碳交通工具,减少汽车和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对古城周边环境和文化遗产的影响。
最重要的是,建立健全的保护机制和法律法规。
加强古城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定和维护工作,设立专门的保护机构,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古城荣获保护。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在旅游开发与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实现经济效益和文化保护的双赢。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7364e98f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ef.png)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在当今社会,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和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而旅游开发则为地方经济带来了机遇和活力。
如何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重要问题。
文化遗产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和社会价值。
它们是过去时代的见证,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和文化传承。
例如古老的建筑、传统的手工艺品、独特的民俗活动等,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些遗产不仅是我们了解过去的窗口,也是塑造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的重要源泉。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文化遗产面临着诸多威胁。
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环境污染、人为破坏以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等,都使得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受到了损害甚至濒临消失。
保护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这不仅需要政府的重视和投入,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旅游开发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动力。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开发,可以将文化遗产转化为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这不仅能够为当地带来经济收益,促进就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还可以提高人们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保护意识。
然而,旅游开发也可能给文化遗产带来负面影响。
过度的商业化开发可能导致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受到破坏,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盲目扩大旅游规模,建设大量的旅游设施,使得文化遗产周边的环境遭到破坏,文化氛围也被冲淡。
此外,大量游客的涌入也可能给文化遗产带来压力,如磨损、破坏等。
为了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平衡,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政府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政策,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
在进行旅游开发时,要充分考虑文化遗产的承载能力,合理控制游客数量,避免过度开发。
同时,要加强对旅游开发项目的审批和监管,确保其符合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
其次,旅游开发者应树立正确的开发理念,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da79ba26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c7.png)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的文化遗产也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旅游业成为了很多国家的支柱产业,而文化遗产也成为了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保护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的关系究竟如何?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并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一、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遗产的保护包括保护文物、保护文化景观及其周边环境、保护历史建筑及其内部设施等等。
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合作,保护者应该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敬畏历史的态度,同时应该有强大的技术和财政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不是一味地将其封存,而是进行合理的保护和利用。
合理的保护和利用可以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促进文化遗产的多维发展,让文化遗产在旅游业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二、旅游开发旅游开发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和就业机会。
但是,旅游开发的同时也会对文化遗产产生很大的影响。
如何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旅游开发中,应该尊重文化遗产,保留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并在各种开发活动中保持谨慎。
控制游客量、加强管理,合理开发旅游产品,既可以保护文化遗产,又可以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经济、文化、环境的和谐发展。
三、保护与开发的平衡保护与开发之间要达到平衡点,既可以保护文化遗产,又可以促进旅游业发展。
这需要在保护与利用中找到平衡点。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必须以尊重和保护为前提。
在旅游业的开发活动中,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即是提高旅游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这种平衡的发展模式可以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动力。
四、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经济的和谐发展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平衡发展,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其中政府的支持起到关键的作用。
政府要加强对文化遗产和旅游业的规划和管理,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同时,也需要社会组织的支持,进行合理的宣传推广。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经济的和谐发展,不仅可以带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旅游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
![旅游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f6cd3ea1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72.png)
旅游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
旅游业的繁荣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旅游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如何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一、旅游开发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义旅游业的兴起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了新的机遇.首先,旅游业的发展为文化迪产的保护提供r经济支持。
通过旅游开发,文化遗产得以被更多人认识和「解.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从而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资金来源,其次,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化遗产的传承.旅游活动使得文化遗产活起来,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从而推动了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然而,旅游开发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首先,过度开发可能对文化遗产造成破坏。
为了吸引游客,一些地方可能全过度商业化,破坏了文化遗产的原始风貌.我次,旅游业的发展也可能导致文化遗产的商业化。
一些文化遗产可能被过度商业化,失去了其独特性和真实性.因此,如何平衡旅游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二、如何实现旅游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性互动为r实现旅游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性互动,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旅游开发的规划和管理。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旅游开发的目标和原则,防止过度开发和商业化。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旅游企业的监管,确保他们遵守相关规定,保护文化遗产的完整性。
其次•旅游企业应积极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
旅游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保护意识.同时,旅游企业还可以与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合作,共同开展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例如,可以开展文化遗产保护教育活动,提高游客的文化意识,增强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此外,公众也应积极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
公众可以通过参观文化遗产、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等方式,增加对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同。
问时,公众也应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监督和参与,发现并报告任何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6db47d1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c4.png)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技成果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国家的珍贵财富,需要得到保护和传承。
保护文化遗产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建立国家保护机构,制定相关法律,对文化遗产进行科学、规范的修复和保护工作,建立专门的博物馆等。
这些措施都旨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原貌和价值。
然而,另外一个问题出现了,即如何为文化遗产创造商业价值而不影响其长期保存。
随着人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认识不断提高和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文化遗产和旅游的结合也日益增多。
文化遗产旅游已成为全球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业为文化遗产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商业机会。
然而,如何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平衡地发展起来,已成为旅游业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共同挑战。
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法是使旅游业和文化遗产保护相互驱动。
保护好文化遗产不仅能够让游客更了解文化历史,还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
因此,保护文化遗产还可以激发旅游业的发展潜力。
同样,对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可以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经济支持和社区参与。
通过旅游开发,可以获得文化遗产的收益,这些收益可以用来维护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另一个方法是通过各种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方式来确保旅游开发不对文化遗产造成太大的损害。
执法可以起着重要作用,可以通过权力干预旅游商家的规范,比如加强监管,对旅游商家的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如果必要,对其进行强制关闭或其他惩罚。
除此之外,公众教育也是必要的一部分。
如果公众意识到文化遗产可以为其社区带来收益,人们就可以更加理解文化遗产的价值并投入到其中。
最后,旅游开发需要注意在开发文化遗产时的破坏性问题。
一些文化遗产比其他文化遗产更容易遭受旅游开发的破坏性影响,因此,对于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应尤其重视。
总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不可分割。
需要我们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结合旅游业的发展需求,为文化遗产的开发提供支持,并建立科学、规范的文化遗产管理,以确保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且旅游开发能够有序、协调地推进。
世界文化遗产价值分析及旅游开发设想
![世界文化遗产价值分析及旅游开发设想](https://img.taocdn.com/s3/m/6d6232a9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fe.png)
世界文化遗产价值分析及旅游开发设想世界文化遗产是指对人类文化、历史和自然环境具有特殊意义的地点、建筑或遗迹,它们的价值超出国界、种族和信仰的界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遗产,并受到全球关注和保护。
世界文化遗产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对于了解人类发展史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世界文化遗产也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能够吸引全世界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和体验,因此在旅游开发方面也具有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分析,并提出旅游开发的设想。
一、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分析1.历史价值世界文化遗产具有历史价值,它们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记录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变迁。
其中有些遗产距今数千年,见证了古代文明的繁荣和辉煌,如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等,这些遗产反映了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文化和技术水平,对于研究和了解人类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2.文化价值世界文化遗产代表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建筑、艺术和宗教信仰,它们体现了人类创造力和智慧的结晶,是各个民族和文化的瑰宝。
这些遗产不仅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还传达了人类对宇宙、生命和信仰的追求,对于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3.自然环境价值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些遗产是自然环境的杰作,如大峡谷、喀斯特地貌等,它们展现了地球演化的历史和自然界的壮丽景观,对于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4.经济价值世界文化遗产拥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它们能够为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由于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了旅游业的热门目的地,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和游览,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和相关产业的繁荣。
1.加强保护和管理在开发世界文化遗产旅游业的过程中,首要的是加强对遗产的保护和管理。
保护措施包括加强遗产的修缮和维护、规范游客的参观行为、推行科学合理的旅游线路,避免过度开发和游客流量对遗产的损害。
世界自然和人文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世界自然和人文遗产的保护与传承](https://img.taocdn.com/s3/m/7b35dc42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98.png)
世界自然和人文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和积累,无论是自然遗产还是人文遗产,都承载着世界各地的丰富历史和文化。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和环境破坏的加剧,保护和传承世界自然和人文遗产的任务变得愈加紧迫和重要。
本文将探讨世界自然和人文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方法和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
一、为什么保护和传承世界自然和人文遗产世界自然和人文遗产代表了人类创造力和智慧的结晶,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首先,自然遗产体现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
例如,亚马逊雨林是地球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拥有独特的植物和动物资源,对全球气候调节和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
其次,人文遗产承载着人类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是了解和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料和见证。
例如,埃及的金字塔和长城是人类古代文明的杰作,反映了古代人类社会的技术水平和文化成就。
保护和传承世界自然和人文遗产,有利于维护人类的社会认同感和文化多样性。
二、保护和传承世界自然遗产的方法和措施1.建立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和管理自然遗产的重要手段。
国家和地区应划定自然保护区,并加强对这些区域的监管和保护工作。
同时,应与社区合作,制定合理的管理规划和措施,确保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加强科学研究,推动环境教育,提高公众对自然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也是保护自然遗产的重要举措。
2.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保护自然遗产需要对环境进行全面的保护和恢复。
这包括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工业和城市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加强水资源和土壤的保护,以及推动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禁止非法狩猎和贸易,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3.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保护和传承世界自然遗产是全球性的任务,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和交流。
国际组织和国家之间可以分享经验和技术,加强合作项目的实施,共同推动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旅游开发规划方案的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旅游开发规划方案的文化遗产保护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3df83314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26.png)
旅游开发规划方案的文化遗产保护策略导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旅游开发规划中,如何制定有效的策略来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探讨旅游开发规划方案中的文化遗产保护策略,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一、加强保护意识和教育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在旅游开发规划中,应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
可以通过举办文化遗产保护主题的展览、讲座等活动,让公众了解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重要性,激发他们的保护热情。
同时,应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和专业水平,确保他们在旅游开发中能够正确对待和保护文化遗产。
二、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在旅游开发规划中,应根据文化遗产的特点和保护需求,合理规划旅游线路。
避免将过多的游客引导到文化遗产密集区域,以免对文化遗产造成过度的压力和破坏。
可以通过引导游客分散到周边地区,减轻文化遗产区域的压力,同时也能够促进周边地区的发展。
此外,还应合理安排游客的游览时间和路线,避免人流拥堵和过度游览对文化遗产造成的破坏。
三、加强保护措施的落实保护文化遗产需要具体的措施和行动。
在旅游开发规划中,应明确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主体和具体的保护措施,并将其纳入规划的实施方案中。
可以建立专门的文化遗产保护部门或机构,负责制定和执行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和措施。
同时,还应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措施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其有效落实。
四、促进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的融合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经济支持和资源保障。
在旅游开发规划中,应促进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的融合,实现双赢的局面。
可以通过开发文化遗产相关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参观和体验,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经济支持。
同时,还可以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来提高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
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
![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5c5802e2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9b.png)
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旅游开发和保护对于其传承和利用具 有重要意义。未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提高,世界文化 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将更加紧密。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探讨这一领域的 问题,为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内容
文化遗产类景区体验式旅游开发 研究——以平遥古城为例
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以平 遥古城为例
01 引言
目录
02
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 发与保护的关系
03
平遥古城的历史与文 化遗产
04 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 发与保护的研究方法
05 结论
06 参考内容
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研 究:以平遥古城为例
引言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 的。平遥古城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具有独特的历史、文 化和科学价值。然而,在旅游开发与保护的过程中,平遥古城也面临着许多挑 战。本次演示旨在探讨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以平遥古城为例 进行研究。
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文献研究 了解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其次通过实地调查 了解平遥古城的旅游开发现状和保护措施;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平遥古城旅 游开发与保护的经验教训。
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 结论与建议
3、加强旅游管理,控制游客流 量
平遥古城作为旅游热点,应合理控制游客流量,避免对古建筑和环境造成破坏。 规划中应制定合理的旅游线路和游客承载量,在保护古迹的前提下,实现旅游 业的可持续发展。
4、建立监测机制,及时采取保 护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与保护
今天的人们拥有两份遗产,一份是祖先在千百年历史中创造的文化,另一份是天然造化的神奇自然。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觉得这些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珍贵,近现代工业化过程以及其他人为和自然灾害对这两类遗产所造成的破坏,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为了进一步加强保护与管理,取得各国政府的重视与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在巴黎总部举行的第17届大会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强调文化和自然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是人类共同财富。
这些共同遗产的保护不仅与个别国家有关,而且与全人类相关。
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确定、保护、保存、展出和遗传后代,主要是国家的责任。
世界遗产公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制定和实施的具有深远影响的国际准则性文件,其宗旨是促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合作和相互支持,为保护人类共同遗产作出积极的贡献。
它从通过之日起,就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广泛响应,已有167个国家签署了这一国际法律文书。
中国政府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一贯十分重视,并积极支持和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关于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活动。
早在1985年11 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就批准了世界遗产公约,成为该公约的第89个缔约国,并于1992年、1993年和1994年进入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团,在保护世界遗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是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文明古国,文化和自然遗产都十分丰富,迄今已有28处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在缔约国中位列第三。
世界遗产是经国内外专家鉴定、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最高品位的遗产。
世界上无论发达还是不发达的国家和民族,都以自己家乡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引以为荣,因为这标志着本国家、本民族甚至本社区在历史上对人类文明长河所作出过的贡献,也标志着遗产所在地人民为当代环境保护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
确定并保护世界遗产,对于我们今天传承文明、审视生命、认识历史、认识自然,进一步改善和创造人类的生存环境,意义重大。
世界遗产是一部存在于环境之中的大型、直观、生动、全面的历史书,包括文化史、民俗史、政治史、军事史、经济史、建筑史、科学史、技术史、教育史、自然史、进化史、地质史、地貌史、动植物史等人类活动和自然演变的历史。
它的认识价值绝不是任何文献资料和用文字写成的历史书所能替代的。
站在巍峨的八达岭,看到长城起伏;站在故宫太和门,北望太和殿;站在秦皇陵,下看兵马俑,这时候你对封建社会专制的理解,对祖先非凡创造力的认识,是读任何一本书所无法达到的。
同样,你坐在书桌旁,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当年“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体会不到李冰父子修都江堰而铺展“天府之国”的蓝图和祖国河山的壮丽与博大。
世界遗产地寄托着丰富的记忆,包括个人的、人民的、民族的和国家的直至整个人类文明的记忆:四合院里的母亲慈爱的泪水、文昌阁里一代代年轻人的不懈追求……有这些记忆、感觉,人们才可能活得有质量、有品位。
世界遗产地本身的美非常值得欣赏,它们是活的自然、历史博物馆。
它们使地球和乡村千变万化、多姿多彩。
这不是当代任何一个规划、一种设计所能做得到的。
我们试想,倘在遥远的年代,人们就有“遗产”意识,我们今天就不会因某些文化生态、自然法则、环境意识变异而忧虑和困惑。
从某种意义上说,“金
字塔之谜”、“印第安文明之谜”、“夏商周断代史”、“西夏文明之谜”、“夜郎国之谜”等,恐怕都与文化线索断裂、文物出土稀少而使人们思维的连贯性遭受断裂。
我们今天无法估算,阿富汗由蒙昧主义导致“巴比扬大佛”消失,最近发生的伊拉克战争使古巴比伦文物遭受浩劫以及英法联军、八国联军曾对中华文物的空前破坏和掠夺,对人类文明产生的负面作用。
因此,世界遗产的保护,对于人们尊重与理解祖先的发明与创造,将这些发明与创造传承给子孙以及更好地了解人类的生存法则,营造文明、和谐、理想的生存环境具有决定性作用。
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精华大多分布在重点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文物保护单位、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和森林公园。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对世界遗产的申报和保护意识正在增强。
但是也要看到,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过度的商业化开发,使文化和自然遗产正在遭受大规模侵掠和破坏。
早在1998年,中国社科院环境和发展研究中心就写过“国家风景名胜区不宜上市经营”的报告,引起了中央领导和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和领导1999年作出了暂停国家风景名胜区上市的决定。
遗产本身的价值告诉我们,这样的举措是正确的。
中国科学院地理所陶伟博士认为,世界遗产绝不是为旅游的,是世界遗产的名声扩展了旅游资源,而不是本末倒臵。
我们国家申报的世界遗产很多已经成为旅游的目的地,申报本身带有功利性,出发点有了变异。
时至今日,许多风景点不顾其本身是否达到“遗产”标准,而把旅游的不景气归咎于遗产申报未获成功和不得力。
在他们看来,世界遗产是一块“金字招牌”、一棵“摇钱树”。
已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一些风景名胜地区同样如此,都仅从地方的局部、眼前、短暂的利益出发,任意地进行所谓的开发利用。
这种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行为,是对世界遗产的这一称号的亵渎。
有鉴于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湖南张家界、云南丽江亮黄牌,湖北武当山复真观的“太子养生堂”赫然登堂,江苏周庄日益明显的“现代化”,山东泰山索道的轰鸣音响等等,都应给我们以警醒。
众所周知,由于历史上交通闭塞、信息不畅、地理特殊,许多世界遗产地因此而形成。
这些遗产地同时又是现今经济不发达地区,开发与保护产生冲突。
一方面,遗产需要保护,这是利用的前提,但保护必须有物力、财力、人才作保证,而目前国家还没有专项经费。
旅游开发的急功近利便使得社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地缘优势观得以强化。
由于迄今为止未能建立起国家公园体系,也未能对国家公园立法,缺乏统一管理和规划,即使国家已暂停风景名胜区上市,风景名胜区盲目企业化、商业化的趋势并没有停止。
地方政府存在追求短期政绩的行为,普遍认识不到遗产资源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还存在将遗产资源混同于一般经济资源的错误认识。
因此,我们既要考虑到社区发展的需要,但更要考虑到保护遗产以满足千秋万代发展的需要,切莫为了一时的蝇头小利而造成宝贵的遗产毁于一旦。
“发展是硬道理”绝不意味着短期的局部经济利益是硬道理,也绝不意味着追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是我们的惟一目标,而其他都可以不顾。
应该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发挥国家风景名胜区的主要功能,推动旅游事业发展,拉动国民经济增长。
当然,强调“保护优先”,是针对遗产的特质而言的,并不意味着否定其“永续利用”。
无论保护与开发,社区的参与都是重要的。
建立遗产地保护区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和遗产资源,而社区群众的生存与发展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需求。
社区人口压力大、经济落后是保护区面临的社区背景。
保护区与社区的矛盾表现为相互争夺土地权、资源使用权、平等经营权、利益分配权等。
造成这些冲突的深层原因是忽视社区利益,社区管理机构不健全,保护需要自养,经营管理没有分开,法律规定不明确,无章可循。
解决矛盾需要重视社区管理,尊重社区权力,与社区分享利益,建立和完善共管委员会。
从长远看,要协调好遗产资源保护与开发,制定国家遗产保护法和实施细则,以法律确认国家产权保护的重要性。
应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下设立国家遗产委员会,代表国家对遗产实行管制,在遗产保护专家的支持下设计公开招标文件,说明某保护区详细招标过程,并充分考虑给社区带来长期利益。
国家遗产委员会应该确立多种管制目标,如地方政府收入、保护旅游吸引力和其他社会利益等。
这样就不会陷于政府和企业“谁说谁算”和“谁说了也不算”的无休止争论中,也不会有诸如湖南张家界景区拆迁、贵州梵净山修建索道之争以及四川乐山复制“巴米扬大佛”等问题。
对世界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利用,有很强的专业性、政策性和敏感的国外影响,根据我们对《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理解,保护、保存是介绍、利用遗产的前提,也是世界遗产传承、永续利用的基础。
“利用”主要是利用其价值,如利用其科学价值进行科研、科教、科考活动,利用其美学价值进行游览、观赏,利用其文化价值进行考察和传播历史文化知识。
遗产利用的性质主要是精神与科教功能,而不是经济开发功能。
用经济开发区的概念、政策去开发利用遗产地,势必导致遗产地的人工化、商业化和城市化,使风景区遗产地遭受到严重破坏。
因此,对遗产地的保护、利用、规划和管理,都必须有文化、建设、宗教、林业、园林、旅游等方面的专家参与,否则这一切都只能流于空谈。
对遗产地的保护与开发,为体现其真实性、完整性的价值,“保护第一,利用审慎”是不容臵疑的。
世界上许多国家在遇到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时,最终都是保护的力量占上风。
我国从定海古城被毁、泰山索道修建,到鄱阳湖污染,都是以保护者的失败告终。
原因在于对“保护第一”方针上存在错误认识和法律机制的不健全。
我们不希望那种“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重建”、“不能用死人压活人”,“两条腿的人穷得吃不上饭,谁顾得上保护四条腿的动物”,“保护第一限制了资源开发利用”等的“理论”与“实践”继续对中国的世界遗产构成威胁。
只有坚持“保护第一,利用审慎”,才不致使遗产成遗物、遗憾,才能有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获得的不仅是世界遗产的光环,更是沉甸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