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结果影响因素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本取好后 ,放置的时间长短会对标本的质量产生影响。有研究表明 ,用 EDTA 抗凝的静脉血标本 ,在标本收集后的 8h 内(室温)检测 ,可以得到最佳 的检测结果。白细胞分类可稳定 6~8h ,但 2h 后粒细胞形态即有变化 ,故 做镜检分类者应及早分血片。如果不需要血小板和白细胞分类的准确数据 , 则标本可以在 2~8 ℃的条件下保存24h。
2019/8/19
6
5.仪器
当结束血样采集之后需控制一段时间再进行检测,一般要等到血液与抗凝 充分混匀后,抗凝剂完全溶解后方能进行,否则会造成PLT结果误差过大。 这是由于采手指血时速度较慢会造成出血受阻,且造成血小板有骤时发生 黏附。而PLT从黏附到解散要经过2min左右,检测的最佳时间是在采血后 5~10min,并且静置后的血样应完全混匀才能检测。
足,大量伪足快速聚集,
导致部分细胞分析仪检测为淋巴细胞,从而得出白细胞计数偏高和血小板
计数偏低的检验结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血液自身即会发生凝集,但由于抗凝管中的EDTA-K2对 血小板凝集具有抑制作用,使得血液中的血小板假性聚集现象被消除,细 胞群释放,血小板逐渐恢复正常球状态,伪足随后消失,这时血液样本中 的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值。末梢血静置10min、30min后血小板计量数明 显升高
血样的收集到检测时间不能过长,这样会影响到血常规的检查结果。资料 显示,许多生理因素如:进食、运动和情绪激动等,都会使白细胞计数发 生变化。此外,患者的药物使用也会对血常规检查结果造成影响。许多药 物进入人体后可引起人体生理、生化和病理方面的复杂变化,对医生治疗 方案的制定也是很不利的。如:激素类药物雌激素类药物能影响并可引起 血小板和红细胞量的减少,抗菌药物引起白细胞减低;对于输过血及输过 液患者,血常规检查应在输完24h后完成。
2019/8/19
2
影响血常规结果的相关因素
1.抗凝剂
EDTA-K2是血常规中普遍使用的抗凝剂,而这种抗凝剂能加快血小板的凝 集,最终出现血小板假性低下等问题。根据国内外研究显示,EDTA依赖 性假性后小板减少症多数是因为EDTA盐抗凝时会引起血小板互相聚集, 最后出现卫星现象,导致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无法准确计算出血小板的数 量,因此,临床上需要严格按照医学上规定的血液常规检查标准操作,对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诸多标准详细检查。
血小板计数的影响因素:①血小板聚集:致血小板计数过低,直方图右移, 但不与横坐标重合,不显示MPV值。 ②小红细胞或红细胞碎片:溶血病 人或红细胞碎片干扰血小板计数,直方图右移并抬高,不显示MPV。
处理办法:涂片染色:显微镜下观察有无血小板聚集和有核红。 手工计数 血小板
2019/8/19
11
2019/8/19
8
7.标本自身
标本自身的因素也会对血细胞检验的结果造成影响 ,其中血小板计数最容 易受干扰。由于血小板计数的阈值是 2~24fL ,3~20fL 为准确计数阈 值 ,20~24f为血小板计数的漂浮阈值。当小红细胞体积 < 24fL 时 ,计入血 小板 ,使血小板假性增高;巨大血小板和血小板聚集 ,计入红细胞 ,使血小板 计数假性减低。
有文章表明:末梢血组进行血液采集后立即检测与放置10min、30min后
再进行检验,

这可能与末梢血采集有关:比如采集时受挤压或刺破皮肤,导致血液标本
中混入较多的组织液,造成血小板快速形成聚集,导致检测结果偏低的现
象发生。另外当末梢血中混入组织液时,还会造成血小板形态发生改变,
血小板外膜发生变性并形成游离微小管,进而和血小板膜内的微丝组成伪
2019/8/19
7
6. 运输贮存
①贮存。血样进行存储要遵循相关原则,具体包括:为避免蒸发现象,血 样必须贮存在封闭的容器中,同时严格控制温度,温度越低,则血样保存 的时间就越长。需要强调的是血常规血样严禁冷冻。一般保存温度在 4±2℃。
②运输。血样要及时处理,一般要避免长时间的运输或贮存。资料显示标 本收集5-30min后,8小时间室温检测便可获得最佳效果。
口 ⑥血液未混匀,有凝块。
2019/8/19
10
9.
①高粘滞血症冷球蛋白增高或冷纤维蛋白增高,非晶体物聚集,使白细胞、 血小板增高。 ②血液中白细胞过高影响红细胞计数,或有核红出现影响白 细胞计数 ③异常血红蛋白患者红细胞溶血不完全,之白细胞结果假性增高 ④M蛋白增多,M蛋白与溶血剂发生反应,白细胞假性增高 ⑤血栓前血 小板聚集,血小板计数结果假性增高;有血小板凝集者可使血小板计数结 果假性减低。 ⑥高脂血症使Hb假性增高 ⑦巨大血小板或小红细胞,影响 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
•血常规检验结果影响因素
2019/8/19
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医疗生活水平的提高,医院的诊断,治疗水平也应 相应提高,但在实际操作阶段,由于人员、设备等方面的因素,患者在接 受诊治时常会出现各种不可预测的错误,这就直接影响到了最后的治疗, 尤其血常规检查是诊治的首要环节,这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就需要在检查 过程中严格控制好检验操作流程。
有核红细胞增多会使白细胞计数假性增高。
淋巴细胞分群中也可能存在体积稍小的嗜碱性粒细胞 ,使淋巴细胞分类计 数假性增多等。
2019/8/19
9
8.
注意仪器的堵孔和半堵孔现象,并及时处理。

①采血时用棉花擦吸管,纤维混入 ②采血过浅,凝块形成 ③
蛋白堵塞孔道 ④标本落入灰尘 ⑤使用后冲洗不够,停机时间长试剂结晶堵
2019/8/19
3
2. 采血位置
一般情况下静脉血血样是最好的标本,而手指血是末梢毛细血管血样中与 静脉血样差异最小,同时稳定性较强的血样。根据临床资料显示,与静脉 血对比之后发现,手指血的准确性、可重复性存在较大缺陷,白细胞计数 明显高(+8%),而血小板计数明显低(-9%)。白细胞增多主要是由于 刺破小动脉引起血液流变学相关,血小板减少多数是由于吸附在皮肤穿刺 处引起的微血块有关。
20
如果血液、抗凝剂之间的比例控制不当则会对血样的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在采血过程中,尽可能采用定量抗凝剂及定量负压的真空管完成定量静脉 采血。检验时要保证血量充足,一般机子吸完样血还要剩余20-30微升, 这样才能保证最终分析结果的有效性。
2019/8/19
5
4.标本收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