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21ppt

合集下载

人教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1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件 (共15张PPT)

人教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1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件 (共15张PPT)

(1)实验室是如何保存钠的?
钠保存在煤油中 (2)钠有哪些物理性质?
银白色金属,质软,熔点低,是电、热的良导体,密 度比水小,比煤油大。
(3)切割金属钠后,看到的现象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现象:银白色很快变暗
化学方程式: 4Na + O2 = 2Na2O
保存在 煤油中 的原因
白色固体
淡黄色固体
负二价
负一价
常温
加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金属的活动性和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条件和剧烈程度 有什么关系呢?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与氧气反应就越易进行; 金属活动性越弱,与氧气发生反应时反应条件 就越高。
金属的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有什么关系呢?
[实验3-1] (1)用镊子夹取煤油中的钠(切不可用手接触钠,注意安全), 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放在玻璃片上,观察。 (2)用小刀将钠从中间切开,观察钠的颜色、光泽,切割时感 受钠的硬度,并注意观察切面的变化。 (3)观察完毕,将剩余的钠全部放回原试剂瓶中。
[实验3-2] (1)把坩埚放在泥三角上,用小刀切下绿豆粒大小(切下 的钠块不宜太大)的钠块,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放在 坩埚内。 (2)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观察现象并记录生成的固体颜 色。(钠块开始燃烧时,立即撤掉酒精灯,盖好灯帽。观 察钠燃烧时,不可靠得太近。)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1课时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金属为人类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羊方尊
金属钛棒过滤器
金属的物理通性: 一般具有金属光泽,能导电、导热, 具有延展性。

人教课标版高中化学必修1《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教学课件

人教课标版高中化学必修1《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教学课件

新知讲解 思考与交流
1.以Fe为例,列举金属能发生哪些反应,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下图中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教材中P46图3-2)。
3.画出Na、Mg、Al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它们的原子结构的 特点,与金属化学性质的联系。
归纳总结
新知讲解
金属共同的化学性质
(1)与非氧金气属反应反应 (2)与酸反应 (3)与某些盐溶液反应
第1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1课时: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学习目标
一.掌握Na、Al与O2反应的产物及其用途。 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观 察能力
旧知回顾 1.回忆金属有哪些共同的物理性质?
旧知回顾 2.回忆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和存在形态?
化合态:元素以化 合物的形式存在 游离态:元素以单 质的形态存在
※钠沉在煤油的底部。 ※钠可用刀切割,质软。
密度:钠大于煤油 硬度:小
※切开钠的表面,看到钠是 光亮的银白色,新切开的钠 的表面在空气中很快变暗。
颜色:银白色
常温下极易与空气 中的氧气反应
4Na + O2==2Na2O
新知讲解
猜想2、如果加热,钠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推测:

依据:

资料卡片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你预测钠能否与氧气反应呢?
让我 想一想
新知讲解
猜想1、在生活中有没有触手可及的金属钠呢?
推测:

依据:

新知讲解
实验3-1
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刀切去一端 的外皮,这时可以看到钠的真面目。观察钠表面的光泽和颜 色。新切开的钠的表面在空气中会不会发生变化?
新知讲解
实验3-1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共20张PPT)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共20张PPT)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学习目标】
1、探索金属的性质和金属的原子结构的关系。 2、掌握钠和氧气的反应
【重点难点】
钠的氧化。
原子结构与化
思考·交流
金属的原子结构特学点性决质定有了什金么属原子容 易失电子,表现还原性联,系在? 化学反应中
还原剂,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请画出Na、Mg、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物理性质:光亮的银白色、密度比煤油大、质软。
-2
化学方程式: 4Na + O2 = 2Na2O
白色固体
交流·研讨
金属钠放置于空气中,最终会变成什么物质?
银白色金属钠 O2 表面变暗 H2O
(Na)
① (Na2O) ②
白色固体 (NaOH)
H2O ③
表面变成溶液 (NaOH潮解)
CO2 ④
白色块状物质 (Na2CO3•10H2O)
镁条燃烧
实验前:打磨过的镁条 呈银白色 实验后:镁带剧烈燃烧 发出耀眼白光 生成白烟 放出大量的热 最后得到白色固体
分析以上图片,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点燃
2Mg+O2
2MgO
实验·探究
①金属钠保存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保存? ②用什么工具可以取用、切割金属钠? ③钠被切开后切面什么颜色? ④在空气中放置切开的钠,切面的颜色会怎样变化?
化学方程式: 4Al + 3O2 = 2Al2O3 致密
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2、镁、铝、铁与非金属的反应
点燃
2Mg + O2 = 2MgO
发出耀眼的白光
4Al + 3O2 = 2Al2O3
在空气中能稳定存
3Fe + 2O2 =点燃 Fe3O4 火星四射,黑色晶体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件:3.1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 (共14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件:3.1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 (共14张PPT)
如何利用规律实现更好记忆 呢?
超级记忆法-记忆规律
TIP3:另外,还有研究表明,记忆在我们的睡眠过程中也并未停止,我们的大 脑 会归纳、整理、编码、储存我们刚接收的信息。所以,睡前的这段时间可是 非常 宝贵的,不要全部用来玩手机哦~ TIP4:早晨起床后,由于不受前摄抑制的影响,我们可以记忆一些新的内容或 者 复习一下昨晚的内容,那么会让你记忆犹新。
可是铁比铝更易生锈
专家提醒:尽量不要使用铝制餐具,因
为铝在人体内积累过多会引起智力下降、 记忆力衰退和老年痴呆。
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2.金属与其它非金属的反应
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较少,最外层 电子容易失去,单质往往表现出还原性,当 遇到氧化剂时,就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 此除了能被氧气氧化外,金属还能被氯气、 硫等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所氧化,生成相应的 氯化物或硫化物。
如何利用规律实现更好记忆 呢?
超级记忆法-记忆规律
记忆后
选择巩固记忆的时间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超级记忆法-记忆规律
TIP1:我们可以选择巩固记忆的时间! TIP2:人的记忆周期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两种。 第一个记忆周期是 5分钟 第二个记忆周期是30分钟 第三个记忆周期是12小时 这三个记忆周期属于短期记忆的范畴。
场景记忆法小妙 招
超级记忆法--身体法
1. 头--神经系统 2. 眼睛--循环系统 3. 鼻子--呼吸系统 4. 嘴巴--内分泌系统 5. 手--运动系统 6. 胸口--消化系统 7. 肚子--泌尿系统 8. 腿--生殖系统
超级记忆法-记忆方法
TIP1:在使用身体记忆法时,可以与前面提到过的五感法结合起来,比如产生 一 些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味觉,记忆印象会更加深刻; TIP2:采用一些怪诞夸张的方法,比如上面例子中腿上面生长出了很多植物, 正 常在我们常识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会让我们印象更深。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课件人教版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课件人教版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6e-
2Al+6H2O=2Al(OH)3↓+3H2↑ Al(OH)3+NaOH=NaAlO2+2H2O
6e-
2Al + 2NaOH + 6H2O = 2NaAlO2+3H2↑+4H2O 氧化剂是H2O,还原剂是Al,NaOH不是氧化剂。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课件人教版版高 中化学 必修一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课件人教版版高 中化学 必修一
游 气体推动小球迅速移动。
响 反应剧烈、有气体生成。2e- 离子方程式:
红 产物呈碱性。
2Na+2H2O=2Na++2OH-+H2↑
钠的性质很活泼(既与氧气反应又与水反应),所以要密 封保存在煤油里。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课件人教版版高 中化学 必修一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课件人教版版高 中化学 必修一
设计铁与高温水蒸汽反应的实验装置
上述实验现象揭示出金属钠的物理性质:用小刀很容易切开金属钠,金属钠质软、 熔点低;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能够导电、传热和延展性。
金属钠在空气与O2很快反应生成Na2O,说明金属钠很活泼。
4×e-
常温:4Na+O2=2Na2O
【实验3—2】Na与O2加热反应的实验操作、现象
金属钠在空气加热,Na熔化成小球,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粉末
2e-
点燃 +1 2Cu + S====Cu2S 对比上述两个反应:氧化性Cl2>S。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课件人教版版高 中化学 必修一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课件人教版版高 中化学 必修一
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Mg、Zn、Fe、Cu与HCl反应

人教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1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件 (共27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1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件  (共27张PPT)优秀课件

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变成金属阳离子,表现出较强
的还原性(作还原剂)。
M
还原剂
+氧化剂
Mn+
①非金属单质
②H+(水或酸中的氢)
③金属阳离子(金属活动顺序表中
排在后面的金属阳离子)
探究一 钠与氧气的反应
实验 3-1 --钠常温下在空气中
用镊子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 后,用小刀从中间切开(切割时感受钠的硬度),观察 钠表面的光泽和颜色,并观察切面颜色的变化。 【注意】切下的钠不易太大(在干净的玻璃片中切), 剩余的钠块放回原试剂瓶。
铝不会滴落下来。
小结
绝大多数金属都能跟氧气反应 生成金属氧化物。活性较强的金属 (如钠、铝)在常温下就能被氧气氧 化,活性较弱的的金属(如铜)在加 热条件下才能与氧气发生反应,活 性极弱的金属(如铂、金)不能被氧 气氧化。
探究三 金属与其他非金属的反应
多数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较少,在 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表现较强的还 原性。除了能被氧气氧化外,金属还能被 Cl2、S等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所氧化,生成 相应的氯化物或硫化物。
注意:单质S与金属反应时常生成低价金属硫化物,
单质Cl2与金属反应时常生成高价金属氧化物。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1.钠与氧气反应生成Na2O或Na2O2 2.铝与氧气反应生成Al2O3 3.金属与其他非金属的反应 多数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较少,在化学反应 中容易失去电子,表现较强的还原性。
作业
学习指导 第一节 第1课时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预习 第2课时 导学案
探究二 铝与氧气的反应
(1)用坩埚钳夹住 一小块铝片,在酒 精灯上加热至熔化, 轻轻晃动,仔细观 察。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共21张PPT)ppt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共21张PPT)ppt
金属钠熔化成小球,浮在水面上,四处游动, 发出嘶嘶的响声,水溶液变红.
金属钠和氧气的反应
现象 浮 熔 游 响 红
解释
金属钠的密度小于水 反应放热,钠的熔点较低
产生的气体推动金属钠来回游动
剧烈反应,产生气体 有碱性物质生成
2Na + 2H2O 2NaOH + H2
反应方程式
失2×e-
0
+1
2Na + 2H2O
现象:铝箔熔化,表面失去光 泽,熔化的铝并不滴落,好象 有一层膜兜着。
为什么呢?
因为铝表面有一层氧化膜保护 了铝。氧化铝(Al2O3)的熔点 很高,没有熔化,包在外面使 熔化的液态铝不会滴落下来。
实验3-4:用砂纸打磨(或用酸处理)铝箔,除 去氧化膜后,再加热至熔化。
现象 铝箔熔化,失去光泽,熔化的铝仍然不 : 滴落。 解释:铝很活泼,除去原来的氧化膜后,在空
2.若金属钠着火如何灭火?能不能用水?
金属钠着火一般用砂土盖灭,不能用水灭, 因为水与钠反应放热且生成易燃物H2火烧得更 旺。
Z.J.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 science
3、钠在空气中会发生怎样变化?
Na(银白色)→氧化钠(变暗)→氢氧化钠(潮 解)→十水碳酸钠(晶体)→碳酸钠(白色粉末)
金属钠和氧气的反应
பைடு நூலகம்
实验3-2: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在坩埚或蒸发皿上加热,
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可观察到钠先熔化后燃烧,火焰呈黄色,生成 淡黄色的固体。

2 Na + O2
Na2O2
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以下结论:金属钠的化学性质 很活泼 ,在常温和加热条件下都能与氧气反应。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1《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课堂同步课件优秀课件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1《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课堂同步课件优秀课件PPT

思路点拨:与教师演示实验对照,搞清楚“现象”的 先后顺序及原因。
活泼金属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氧
化物薄膜,有的氧化膜不稳定,不能保护内层金属,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氧化膜稳定,可保护内层金属不被氧化。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铝箔熔化失 氧化膜能保护铝,氧化
去光泽,但不 铝的熔点比铝的高,包
滴落,有一层 在铝的外面,故融化的
膜兜着
铝不会滴落
3.金属与其他非金属的反应。 (1)写出 Mg、Al、Fe 分别与 Cl2(加热)反应的化学反 应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情况。
(7)√ (8)×
2.下列关于金属元素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金属离子只有氧化 性 B.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正价 C.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的化合价都相同 D.金属铝的单质具有强的抗腐蚀性
答案:B
3.金属 Ti(钛)是一种具有许多优良性能的较为昂贵
的金属,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 21 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问题 3:常温与加热条件下钠与氧气反应有何不同?
(1)加热条件下反应更剧烈。 (2)产物不同:常温下生成 Na2O,加热时生成 Na2O2。 (3)过氧化钠的稳定性比氧化钠强。
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对实验现 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①金属钠先熔化 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紫色火焰 ③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 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 ⑤ 燃烧后得到淡黄色固体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②④⑤
自主学习
1.金属在地壳中的存在及含量。 (1)地球上的绝大多数金属元素是以化合态存在于自 然界中的。 (2)地壳中含量占第一位的金属元素是铝。

高中化学人教新课标版必修1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共23张PPT)

高中化学人教新课标版必修1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共23张PPT)

铝很活泼,除去原来的氧 化膜后,很快又会生成一 层新的氧化膜。
结论 铝容易被氧化而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4Al + 3 O2 =△=== 2Al2O3
4Al + 3 O2 =△=== 2Al2O3
分析溶液中的置换反应
Al+ZnSO4=Al2(SO4)3+ Zn Zn+FeSO4=ZnSO4+Fe
还原性:Al>Zn 氧化性Zn2+>Al3+ 还原性:Zn>Fe 氧化性Fe2+>Zn2+
Cu+AgNO3=Cu(NO3)2+Ag还原性:Cu>Ag 氧化性Ag+>Cu2+
金属单质还原性越强,对应离子的氧化性越弱
(还原性强的物质能生成还原性弱的物质 ,氧化性强的物质能生成氧化性弱的物质)
小结
K、Ca、Na、Mg、Al、Zn、
铝与氧气的反应
探究 内容
现象
铝箔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
铝箔发红卷缩, 熔化不滴落。 好像一层膜兜着
铝箔,用砂纸打磨,除去表面的保护膜, 再加热至熔化。
铝箔发红卷缩,很快就变暗 失去光泽, 熔化不滴落。好像一层膜兜着
氧化铝(Al2O3)的熔点(2050℃)高 于铝的熔点(660℃),包在铝的外
现象 面,使熔化的铝不会滴落下来。 解释
为什么铝在地壳的含量高,被人类利用的时间很晚,铜的 含量低,被利用的时间很早?
铝的活泼性太强,不易冶炼
思考:金属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反应 Mg+O2=2MgO Al+O2=Al2O3(氧化镁,氧化铝都是致密的氧化物薄 膜) Fe+S=FeS Cu+S=Cu2S

化学人教必修一3.1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课件】 (共41张PPT)

化学人教必修一3.1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课件】  (共41张PPT)

= 0.1mol
解: Zn + 1
0.1mol
2HCl == 2
n(HCl)
ZnCl2 + H2 1
n(H2)
1
=
0.1mol
2
n(HCl)
1=
0.1mol
1
n(H2)
n(HCl)= 0.2 mol
n(H2)= 0.1 mol
怎样计算生成H2的体积? V(H2)= n(H2) × Vm = 0.1 mol × 22.4 L/mol= 2.24 L
Save me!
我得意的笑, 又得意的笑 …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无所谓,我无所谓…
结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H〕前面的金属与酸反响产生H2。 金属越活泼,与酸反响越剧烈。
二、金属与酸和水反响
1、钠与水反响
失去2e-
0
+1
+1
0
2Na + 2H2O == 2NaOH + H2↑
得到2e-
2Na+2H2O==2Na++2OH-+H2 ↑
和氢气
和氢气
与 水
2Na + 2H2O = 2NaOH + H2↑
反 应
Mg + 2H2O = Mg(OH)2 + H2↑
3Fe + 4H2O(g) = Fe3O4 + 4H2 Zn + H2O(g) = ZnO + H2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生成__F_e__2O__3_•_nH2O
2Cu + O2 +CO2 +H2O =Cu2(OH)2CO3
2.分析以下图片,写出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假设是离子反响的,写出离 子方程式。

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1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 课件

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1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 课件
C、与盐溶液的反应(金属之间的置换反应) 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7
金属的化学性质
1
2
3
4
1、铜树:2Al +3 CuSO4 === 3Cu + Al2(SO(4)置3 换反应)
2、镁条燃烧:2Mg + O2 =点燃=2MgO
(化合反应)
3、银树:2AgNO3 + Cu ==== 2Ag + Cu(N(O置3)换2 反应)
4、镁条与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H置2↑换反应)
实验探究:
• 二、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 1.钠与氧气的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钠是 非常活泼 的金属, 新切开的钠具有 银白 硬度 小 ,熔点 低 ,通
色 金属光泽,在空气 常保存在 煤油 中。常温
中表面很快变暗
下易与O2发生反应:4Na
+O2===2Na2O
钠先熔化为银白色 小 球,然后燃烧,火焰 加热时与O2的反应为:
呈黄色 ,最后生成淡 黄色 固体
2Na+O2==△===Na2O2
讨论:Na长时间暴露空气,最后生成什么物质?
银白色金属钠
O2
表面变暗
H2O 出现白色固体
(Na)

(生成Na2O) ② (生成NaOH)
白色粉末状物质 风化
4Na + O2 === 2Na2O (常温,白色) 2Na + O2 === Na2O2(加热,淡黄色) 3、铝跟氧气的反应4Al + 3O2 =点=燃 2Al2O3
当堂检测
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人教版必修1 3.1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共13张PPT)

人教版必修1  3.1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共13张PPT)
A.Al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Al 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Al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发生剧烈燃烧
D.Al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由于氧化膜的存在,
熔化的Al 并不滴落
4.下列反应由于反应条件不同而产物也不同的是( BC)
A.金属铝与氧气反应
B.金属铁与氧气反应
C.金属钠与氧气的反应
D.金属镁与氧气的反应
当堂小结: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几种元素:O、Si、Al、
Fe、Ca、Na、K、Mg、H。 2、绝大多数金属都可以与O2反应,但随着金属 活动性的变化,呈现出一定得规律。 3、Na与O2的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一样。 4、Al和O2在常温下即可反应,但生成一层致密 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进一步反应。

④镁条与稀盐酸的反应:Cu+2Ag+ = 2Ag+Cu2+
Mg+2HCl=MgCl2+H2↑ Mg+2H+=Mg2+ + H2 ↑ 。
将5克铜片放到硝酸银溶液中一段时间,取出, 晾干,发现铜片质量增重了1.52克,则发生反 应的铜的质量是 0.64g 。
将2.4克镁粉放入足量稀硫酸,溶液质量增重
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
2、书写下列反应的方程式(能写离子反应方程
式的写离子反应方程式):
①铝丝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2Al+3CuSO4=Al2(SO4)3+3Cu

②镁条燃烧:
2Al+3Cu2+=2A3++3Cu
2Mg+O2==2MgO

③铜丝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
Cu+2AgNO3==Cu(NO3)2+2Ag

人教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1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共19张PPT)

人教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1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共19张PPT)
熔点数据:Al:660℃ Al2O3:2050℃
7. 在世界的历史中,每一伟大而高贵的时刻都是某种热忱的胜利。 6. 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17.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不韦 13. 我要用微笑带过一切去说服明天 15. 一个人除非自己有信心,否则带给别人信心。1. 人要在挫折中成长,就在一次次失败中也逐渐明白,前面的路途将会更加的坚难,等着自 己的将会是各种的困难与挫折,要想不被它们打倒,那只有打倒它们。
必修一第三章 第一节 金 属 的 化 学 性 质
第一课时: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K Ca NNa Mg All Zn Fe Sn Pb Cu Hg Ag Pt Au
提出猜想
请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钠、铝与镁的相 对位置预测钠、铝与氧气的反应情况:
①它们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吗? ②若能反应,以镁的反应条件作参考,你预测它们 应该在什么条件下反应? ③参考镁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你觉得钠和铝与氧气 反应的产物分别是什么?
谢谢大家, 欢迎批评指正!
[注意]
一、常温:①用镊子夹取煤油中的钠,(切不可用手 拿)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放在玻璃片上;②用小刀将钠从
中间切开,切割时感受钠的硬度,切开后迅速观察断面处钠 的颜色、光泽的变化, 将现象记录下来。
二、加热: ①取已经切开的一块金属钠,用小刀将周围的
氧化膜都切掉,再切绿豆粒大小(不能太大以防发生事故)
一、实验验证
---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科学方法
→测定该固体的元素组成 (Na、O两种元素) →摩尔质量 (78g/mol) →测定各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从而确定1mol 该物质中各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
(Na:59%, O:41%)
→确定化学式。

【精选课件】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1.1《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课件.ppt

【精选课件】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1.1《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课件.ppt
提示不对。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与反应条件有关,与氧气用量无 关。不加热时生成 Na2O,加热或点燃条件下生成 Na2O2。
首页
X Z D 新知导学 INZHIDAOXUE
重难探究
HONGNANTANJIU
当堂检测
ANGTANGJIANCE
探究一
探究二
名师精讲
1 .金 属 钠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
银白色金属 Na 表面变暗生成 Na2O 出现白色固体生成 NaOH
时与 O2 化合生成 Na2O2,呈淡黄色。 答 案 :D
首页
X Z D 新知导学 INZHIDAOXUE
重难探究
HONGNANTANJIU
当堂检测
ANGTANGJIANCE
1234
2.小兰家中收藏了一件清末的铝制佛像,该佛像至今仍保存完好。该佛像仍 未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的氧化物易发生还原反应
D.在常温下,铝不能与氧气反应 解析: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为 3,易失去电
子 ,表现还原性,活动性较强,A、B 正确;常温下在空气中加热铝时,铝表面形 成的 Al2O3可以阻碍 O2与内部的铝继续反应,所以用酒精灯点不着,C正确。
答 案 :D
首页
X Z D 新知导学 INZHIDAOXUE
表面变成溶液 NaOH 潮解 白色块状物质生成 Na2CO3·10H2O 白色粉末状物质生成 Na2CO3
4Na+O2 2Na2O Na2O+H2O 2NaOH 2NaOH+CO2 Na2CO3+H2O Na2CO3+10H2O Na2CO3·10H2O Na2CO3·10H2O Na2CO3+10H2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另取一块铝箔,用砂纸打磨,除去表面的保护膜,再加热至 熔化,又有什么现象?
(2)磨去氧化膜的铝片在空气中很快又形成一层新的氧化膜。 熔化的铝也没有滴落,被一层膜兜着。
原因:常温或加热条件下,铝都能很快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 成一层致密氧化膜,这层致密氧化膜(氧化铝)阻止内部的铝不再被 氧化。同时Al2O3的熔点很高,不易熔化,而铝的熔点较低,所以 加热熔化了的液态铝不会滴落。
有良好传导性;(密度比煤油大) 化学性质:很活泼 ,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
坩埚
坩埚钳
泥三角
泥三角和坩埚
三脚架
实验探究2:
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在坩埚上,加热,有何现象发生?
现象:可观察到钠受热后,先熔成小球,后燃烧发出 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的固体过氧化钠(Na2O2)。
小结:
加热 +1 -1
2Na + O2 === Na2O2 (淡黄色)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课时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新课导入
四千年前——用青 铜器(Cu—Sn合金) (最大的青铜器)
商代司母戊鼎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 程中,金属起着重要作用
新课讲授
思考:地球上的绝大多数金属元素是以化合态,还 是以游离态存在于自然界中?为什么?
①地壳中元素含量较多是O、Si、Al、Fe。其中含 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K C―a―Na M―g―Al Z―n F―e Sn―Pb―(H―) Cu―Hg―Ag ―PtA→u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
(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2)与酸反应 (3)与盐反应
思考: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比如铁、铝等能存放
在空气中,可钠在常温下却只能保存在煤油或石蜡中, 这是怎么回事?
钠可能与空气反应
2Mg + O2 ===== 2MgO
(1)铜丝与硝酸银溶液形成银树
反应剧烈,铜丝表面有白色物质生成, 溶液变成蓝色
Cu+2AgNO3====Cu(NO3)2+2Ag
(2)镁条与稀盐酸反应
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生成
Mg+2HCl====MgCl2+H2↑
金属在这些反应中都是化合价升高, 失去电子,作还原剂。
思考:
1.结合刚刚的反应以及初中所学知识举例金属能发生 哪些化学反应?
(1)与氧气反应
点燃
3Fe + 2O2 == Fe3O4
(2)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 Zn + 2HCl== ZnCl2 + H2↑ (置换反应)
(3)与某些盐溶液反应 Fe + CuSO4 == Cu + FeSO4 (置换反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
+1 -2

4Na + O2 === 2Na2O
还原剂 氧化剂
0
0 △ +1 -1
2Na
还原剂
+氧O化2剂===
Na2O2
结论
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或加热的条件下都能跟氧气反 应生成不同的产物,但加热时与氧气的反应更加剧烈。
(条件不同,现象不同,产物不同。) 钠常保存在煤油或石蜡中,隔绝空气
思考与交流:
一、金属的通性
1.金属的存在形态
(1)存在形态:绝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 形式存在。
(2)原因:绝大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金属的物理性质
大多数金属都具有金属光泽,熔沸点较高,具有良好 的延展性和导电、导热性。在室温下除汞外,其它金属
都是固体。
3.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比较少,与其他物质反应 时,很容易失去,表现出较强的还原性。在化合物中只 显正价,没有负价。不同金属活泼性不同。
反应条件不同,现象不同,产物也不同。
物理性质 软、亮、小、低、导;(密度比煤油大,但比水小)
实验条件
常温
加热
现象
在钠的切口处可以观察 钠受热先熔化成银白色的小 到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切 球,接着就燃烧起来,燃烧时 口处在空气中很快变暗。 火焰呈黄色,有烟产生,最后
生成淡黄色固体。
4e—
2e—
反应方程 0
酒精灯上加网罩有什么作用?
使实验仪器均匀受热,使火焰集中, 我们初局中部做温镁度条升在高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首先要用 砂纸打磨镁条是为什么呢?
因为常温下空气将镁氧化,
在镁条表面附着有一层致密的氧
化膜,它将内层金属保护起来,
不被继续氧化,镁熔点648.9℃,
氧化镁熔点2800℃,而酒精喷灯
酒 精
最高温度也只能达到1000℃左右。
小结:
结论:1、铝很活泼,容易被氧化而生成一层有保护作用 的致密的氧化膜。
实验探究1: 实验3-1:取一小块金属钠,用刀切去一端
的外皮,观察钠表面的光泽和颜色。
现象: 切口处可观察到银白色的金属光 泽,在空气中很快变暗。
原因:4Na + O2 = 2Na2O
以上实验,体现了金属钠哪些物理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软、亮、小、低、导>质地软(硬度小)、断
面亮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密度小、熔点低、
喷 灯
思考与讨论:
在金属活动性中,铝比铁更活泼,但生活 中总感觉铁制品比铝制品更容易生锈,铝 制品不易生锈?

原因:日用的铝制品,表面总是覆盖着一
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内部金属不被继续
氧化的作用,使得性质活泼的铝能在空气
中稳定存在,从而使得铝成为一种应用广
泛的金属材料(镁类似)。但有的金属在

空气中与氧气反应时,生成一层疏松的氧
化膜,不能保护内层金属,如铁和钠等。
专家提醒:尽量不要使用铝制餐具,因为 铝在人体内积累过多会引起智力下降、记 忆力衰退和老年痴呆。
实验探究3:
(1)用坩埚钳夹住一小片铝箔,在酒精喷灯 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仔细观察。
(1)在空气中铝不燃烧,铝箔熔化,表面失去光 泽,但熔化的铝并没有滴落,好像有一层膜兜着。
★日常生活中的金属物品
金属的物理性质: 一般具有金属光泽,能导电导热, 具有延展性。
思考与探究: 请写出下列图片中发生反应时的现象及
化学方程式。
(1)铝丝与硫酸铜溶液形成铜树
溶液的颜色变浅,铝丝上有红色物质出现 2Al + 3CuSO4 ==== Al2(SO4)3 + 3Cu
(2)镁条燃烧
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物质 点燃
②除金、铂等少数极不 活泼金属以游离态存在 外,大多数金属元素在 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
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
Na
Mg
Al
金属最外层上的电子一般少于4个,反应中容易失去电 子,常表现出较强的还原性。(作还原剂)
绝大多数的金属化学性质活泼, 易与自然界中的氧气,酸等反应, 故绝大多数金属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