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新特点和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

新特点和发展趋势

■杨加琤,潘天芹

近年来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得到快速发展,本文探讨了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变化和趋势,即从低风险结算方式向高风险结算方式发展;从单个业务环节向多个业务环节延伸;从静态风险管理向动态风险管理延伸等。

[关键词]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贸易融资

[中图分类号]F8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69X(2011)03-0086-03基金项目:本文受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金融危机背景下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策略”(Y200907946)资助。

杨加琤,女,浙江杭州人,浙江财经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浙江杭州310011);潘天芹,女,浙江绍兴人,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浙江杭州310015)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最新公布的数据,2009年中国出口占全球出口比重由上年8.9%提高到9.6%,已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国际贸易的持续快速增长为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业务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当今的国际贸易融资领域,一方面国内各商业银行都把业务做大做强作为发展的目标,贸易融资新产品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客户对贸易融资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银行间竞争日益激烈,各商业银行在改造传统贸易融资产品的同时,不断创新和开发新型贸易融资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国际贸易融资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国际贸易融资从低风险结算方式向高风险结算方式发展

国际贸易融资和国际结算方式密切相关。传统的贸易融资中,信用证项下的融资占有绝对优势,如进口开证、进口押汇、打包贷款、出口押汇和贴现等,因为信用证结算方式代表银行信用,信用证项下的贸易融资可以有效规避商业风险。但是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信用证结算方式由于手续复杂、银行费用高,已远远不能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融资需求和商业银行发展贸易融资业务的客观要求。为拓展业务领域,扩大市场份额,各种非信用证结算方式下贸易融资产品层出不穷,如进口代收押汇、进口代收代付、出口托收押汇和贴现、进口T/T融资、进口T/T代付、出口发票融资、订单融资、商品融资等。

银行传统的流动资金贷款重视财务分析,关注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净资产、盈利能力等财务指标,传统的担保方式是抵押、质押和保证。贸易融资产品创新突破了传统担保方式和审贷理念的限制,降低了银行的准入门槛,调整了客户的准入标准,客户在没有提供足额抵押担保的情况下即可从银行获得融资。在贸易融资业务中银行关注的不是财务指标和担保方式,而是交易的真实性、稳定性和自偿性,以及交易对象和合作伙伴的资信状况,不再局限于客户自身的信用。因此贸易融资改变了风险控制理念,通过资金的封闭式运作,从流程上控制

J 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金融与经济2011.03

86

JRYJJ

了风险。商业银行要想在贸易融资领域获得更大的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必须拓展汇款和托收等高风险结算方式下的贸易融资比例,并在风险控制方面取得突破。保付代理、应收账款融资、短期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等产品正是顺应这种市场需求应运而生。

二、国际贸易融资从单个业务环节向多个业务环节延伸

传统贸易融资停留在单个企业单笔交易的单个业务环节,进口贸易融资和出口贸易融资、国际贸易融资和国内贸易融资相互独立。贸易融资产品创新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整体金融解决方案,为企业贸易链的各个环节提供包括风险保障、融资便利、信息咨询、财务管理等在内的综合性服务。

银行将融资服务渗透到客户的整个业务过程,打破进口贸易融资和出口贸易融资、国际贸易融资和国内贸易融资的界限,集内外贸和本外币业务为一体的融资产品不断涌现。对一些同时具有进出口业务的客户,银行推出不同结算方式下贸易融资产品组合,并且将进出口贸易融资业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出口商可以将赊销或承兑交单结算方式下的出口保理融资、信保融资或信用证下出口押汇、贴现或福费庭融资额度用于开立进口信用证,在不支付融资利息的情况下使额度得到充分利用,减少开证保证金的支付。也可以将信用证项下经开证行或被指定银行承付的应收账款作为质押,开立新证。同时,银行对既有出口业务又有国内采购业务的客户提供一体化的服务,出口商可以将赊销或承兑交单结算方式下的出口保理融资、信保融资,或信用证下出口押汇、贴现或福费庭融资额度用于申请减免保证金办理银行承兑汇票用于国内采购。对从事进口业务并在国内销售的企业则可实行“进口贸易融资+国内贸易融资”的模式,为客户提供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中全面的贸易融资服务。

贸易融资不仅要贯穿客户的整个业务过程,而且要关注其上下游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供应链融资改变了银行对单一企业风险控制的融资模式,通过对核心企业(通常是优质大型企业)的上下游配套企业的融资,既解决了供应商和分销商等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又通过与核心企业的信用捆绑,降低了融资风险,并提升了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供应链融资中银行关注的不再是单一企业的经营状况,而是整个产业链条上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在内的关联企业的整体信用和实力。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物流和资金流环环相扣,一一对应,银行资金被用于供应链上从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到货物销售等各个业务环节。融资银行通过控制贸易全程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可以有效防范单笔融资中的欺诈风险。

三、国际贸易融资从静态风险管理向动态风险管理延伸

贸易融资产品创新使高风险结算方式下的融资比例不断提高,为控制风险,融资过程中银行通过对货物、应收账款和业务流程的密切监控,实现对风险的动态管理和跟踪,改变了以往重贷前审查、轻贷后管理的做法,风险控制贯穿整个融资周期。这对银行的贷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收账款融资中银行通过控制应收账款控制企业的现金流,并且通过审查进口商的付款能力和付款状况,密切监控应收账款的质量变化和客户信用风险的动态变化。动产质押融资中银行通过对融资项下货物的控制来控制资金流向,并且通过对货物和资金流动的实时监控,密切跟踪质物的市场价格波动和走势,及时变卖处置质押货物,实现对风险的动态分析和管理。

四、国际贸易融资从单笔业务融资向综合性融资发展

传统的贸易融资针对某一种结算方式下的单笔业务,每笔业务相互独立。随着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融资不再局限于单笔交易。应收账款池融资将赊销、承兑交单、付款交单和信用证等不同结算方式下产生的多笔零散的、小额的、连续的应收账款聚成“池”,只要应收账款保持在一定的余额之上,银行就可在核定的授信额度内,向企业提供融资。这种融资依托贸易的真实性和连续性,突破传统授信要求的局限,突破单笔授信金额的局限,突破融资期限和贸易期限不匹配的局限,可以有效盘活应收账款,改善企业现金流转状况,加速企业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应收账款池融资可以减免逐笔办理融资的手续,特别适合于有持续稳定的应收账款、但笔数多金额小的中小企业。

五、国际贸易融资从客户授信向代理行授信延伸

传统的贸易融资以客户授信为基础,贸易融资产品创新将代理行纳入授信范围。打包贷款、信用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新特点和发展趋势

87

JRYJ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