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性成本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成本粘性研究
成本粘性相关理论
成本形态假设
1、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性态假设———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对称性
传统的管理会计假设成本与业务量是一种线性关系, 即在业务量的增加额与减少额相等时, 其对应的成本增加额也与减少额相等。

这是传统的、理想化的观点。

解释:多数管理会计教材认为单位变动成本与业务量呈线性比例关系, 而固定成本保持不变。

成本和业务量之间的线性比例的对称关系可简单化为: 业务量增加1%, 成本相应的增加1% ; 相反, 业务量减少1%成本也减少1% 。

根据成本变动与业务量水平的关系,可以将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在传统成本性态模型(y=a+bx)中,a被视为固定成本,bx 被视为变动成本,表现为:当业务量增加时,成本按某一比例增加;当业务量减少时,成本按同一比例减少。

缺陷:其实在现实中存在着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条例、不同地域、不同组织结构、不同技术优势、不同企业家精神以及各种随机因素, 它们都是导致不同成本的因素。

管理会计产生这样的结论主要是基于对生产的理想化描述, 没有考虑到企业的管理层以及其他客
观因素对于企业成本的影响。

例如,经理层有时会出于各种考虑而有意识地对成本加以管理, 使成本的变化朝他们期望
的方向发展, 不能随业务量的增减调整成本。

对于已经发生的成本, 有些成本具有不可调整性, 即使有些成本可以调整, 其调整本身也要发生大量的成本。

这些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确实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影响着成本。

2、成本粘性( 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非对称性) 对传统成本性态假设的挑战
现代研究发现, 成本与业务量之间不是一种线性关系。

国外已有文献提出业务量的增加引起的成本的增加额比业务量等额减少时引起的成本减少额大, 也就是说, 业务量等额增减变化时成本减少的幅度小于成本增加的幅度, 即存在着成本粘性。

这与传统的成本模型中假设成本随业务量的增减同幅度的增减变动有着明显的差异。

成本性态的非对称性研究, 也就是我们所称的成本粘性研究, 是在近十多年来才提出和兴起的。

它一开始就对传统管理会计关于成本性态的假设提出了挑战。

成本粘性的基本理论
1、成本粘性的界定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成本粘性概念的界定普遍采用的是描述性定义,即他们在对实证研究所出现的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如他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业务量上升1%时成本上升%,业务量下降1%时成本仅下降%,由此解释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非对称性变化就产生了成本的“粘性”这一概念。

进一步地讲,所谓的成本粘性就是指当业务量发生等额增减变动时成本的下降幅度小于成本的增加幅度,即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非对称性变化。

2、成本粘性的特征。

(1)反转性。

在单一期间所研究的成本粘性反映的是当销售收入下降时维持多余的资源所发生的成本。

当研究的期间扩大到多个时,更多完整的调整周期发生了,经过更长的调整间隔时间,管理者在确认需求变化的持久性时将会更有把握,并且相对于维持多余的资源成本,调整所发生的成本将会变得相对更小。

因此,当所研究的区间变长时,成本粘性很有可能会变得不是很显着。

由此得出成本粘性的一个特征:随着研究区间得拉长,成本的粘性程度将会变小,即成本粘性在以后期间将会发生反转。

(2)反向性。

成本的粘性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生产能力的使用情况。

当业务量变化较小时企业可以用现有资源应对,但是较大的业务量变动将促使管理者改变成本结构,进而改变企业总成本的方向———当管理者增加成本并提高生产能力使其适应业务量的增加
时,总成本是增加的;而当管理者减少成本并缩减企业生产能力使其适应业务量的减少时,总成本是减少的。

较大的业务量的变动将会引起管理者的高度关注,促使他们改变成本的结构并加强对成本的管理,从而使成本的粘性程度降低。

由此我们得出成本粘性的又一特征:当业务量发生巨大的变化时,成本的粘性程度将会变小,即成本粘性的反向性。

成本粘性存在性研究
国内相关研究介绍
我国对成本粘性的研究始于2004年孙铮和刘浩发表于《经济研究》上的《中国上市公司费用“粘性”行为研究》一文,关于成本粘性的研究国内鲜有相关的文献, 目前只有一些关于企业费用( 营业费用和管理费用) 粘性研究的文献。

孙铮和刘浩同志( 2004) 指出, 费用粘性是指当费用随着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时, 其边
际变化率在不同的业务量变化方向上的不对称性。

通过对1995年12月前上市的292家公司从1994年至2001年的数据进行的分析,发现销售收入增长1%,费用增长%;销售收入减少1%,费用只降低%,证明了我国上市公司确实存在费用“粘性”。

孔玉生、朱乃平、孔庆根(2007)通过对我国927家A股上市公司的2001年至2005
年的数据测试发现营业收入增加1%时,营业成本增加%;营业收入减少1%时,营业成本减少%,证明了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成本粘性。

边喜春同志( 2005) 认为, 企业成本中费用是一个特殊成本, 存在着成本费用粘性问题。

(所谓成本费用粘性, 是指当企业业务量增加时, 成本边际变化量也随着增加, 而当企业业务量减少时, 成本边际变化量在业务变化方向上存在着不对称性。


曹小雪等(2009)对中央企业上市公司2001 ~2006年年度财务数据分析后得出,中央企业上市公司存在费用粘性,并且存在行业差异。

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对成本粘性的研究明显早于国内, 研究的范围比较广泛, 研究也更深入。

1、早期研究
Banker等(1993)在对美国航空业的研究中发现,其费用增减并不与收入同比例变动且与销售收入的变动方向有关。

Noreen和Soderstrom(1997)在研究一组医院的样本后,发现管理费用对成本动因进行回归时出现粘性,提出费用与业务量可能不是一种线性和对称变化关系,但没有找到这种粘性的证据。

可以看出,此阶段的研究只是局限于单一行业的小样本数据,仅仅是在不同行业研究中发现了存在成本粘性的可能,还没有找到相关证据来证明其确实存在,成本粘性这一概念也没有被提出来。

尽管如此,这些研究对于成本粘性的提出以及对成本粘性的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铺垫。

2、成本粘性的演变历程
(1)费用粘性的提出。

Anderson 等(2001)对美国上市公司“商品销售费用”进行研究后,认为企业存在费用粘性。

2003年Mark ,和(以下简称ABJ(2003))又从芝加哥大学证券价格研究中心开发的Compustat数据库中选取了1979年至1998年在美国上市的7629家公司的年度数据,得到64663个观测样本,通过对美国上市公司“销售费用、一般费用和管理费用”(SG&Acosts)的分析,发现销售收入每增加1%,费用增加%;销售收入每减少1%,费用减少%,从而证明了美国上市公司费用的确具有不对称性,即当时所称的“费用粘性”。

Cooper 和Kaplan( 1998) 认为, 许多关于管理者考虑事项的假设被发展用来解释成本粘性问题, 成本粘性产生的基本前提是无论管理者是解除还是重新签订原来的资源供应合同,
都会发生成本。

在产品需求下降时, 管理者通常维持原有的资源供应状况而不愿意马上采取行动, 花费费用去改变现有成本状况。

这样, 在公司的财务报告中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当公司收入下降时, 成本并不成比例下降。

(2)成本粘性概念的正式提出。

Chandra Subramaniam和在ABJ(2003)的研究基础上将销售成本加入到销售、管理费用中,并将其称之为总成本,从Compustat数据库中选取1979年至2000年在美国上市的9592家公司,最终得到82118个观测样本,在对全样本进行检验时,发现管理费用、销售成本以及总成本都呈现出粘性特征。

其中,企业销售收入每增加1%,总费用增加%;而当销售收入每减少1%,总费用仅减少%。

Anderson( 2003) 和Subramaniam、Weidenmier( 2003) 发现, 经济环境和公司的特征对成本粘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Balakrishnan 等( 2004) 发现, 成本粘性受生产能力的制约。

如果一个企业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最大, 那么这个企业相对的成本粘性就大。

因为这类企业当业务量增加时成本增加的幅度更大, 当业务量减少时, 成本减少的幅度相对就更小, 因而粘性就更大。

Kenneth Calleja、Michael Steliaros 和Dylan ( 2006) 对成本粘性进行了实证研究, 并比较了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公司的成本粘性的差异。

研究发现, 成本确实存在着粘性。

通过对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的3 500 家公司的1988 ~2004 年的样本数据分析发现, 营业成本相对于收入有粘性: 收入增加1%, 营业成本平均增加%; 收入下降1%, 营业成本平均只下降%。

国家之间的成本粘性水平也存在着差异。

由于管理监督体制和公司控制体制不同, 美、英公司的成本粘性明显比法、德公司的小。

另外,Hirai and Shiiba采用与Anderson等同样的分析方法来分析日本公司的样本数据,结果显示日本的企业也出现了与之相似的成本粘性特征。

以上研究将研究对象由费用扩充至总成本,研究结果证明总成本同样存在粘性,从而奠定了成本粘性这一概念提出的基础。

成本粘性成因研究
国外研究综述
Banker对成本(费用)粘性的相关经验研究做了一个总结,他们把企业成本粘性的成因主要归纳为调整成本(Adjustment Costs)、管理者乐观预期(Optimism)以及代理问题三个方面。

1、调整成本与成本粘性(“成本调整延迟理论”)
成本粘性的调整成本观点认为,企业成本和费用的产生是管理者对各种资源投入承诺(Commitment)的结果,管理者在做这些决策时会深思熟虑,因为当管理者需要增加或者减少这些承诺资源时,企业会产生调整成本。

例如当企业要减少人力资源时,企业必须给被解雇的员工支付遣散费,同时可能降低剩余员工的工作士气,从而降低他们的劳动生产率;而当企业必须增加人力资源时,企业要承担招聘和培训新员工的费用。

同样地,对于企业的物质资源比如机器设备而言,企业在减少机器设备时要承担相应的处置成本,在增加机器设备时要承担相应的运输和安装成本。

调整成本的存在使得企业成本费用的变化不仅取决于企业当期业务量的变化,而且取决于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等)以及预期未来业务量的变化。

由于企业向下调整(即减少)承诺资源的成本要高于企业向上调整(即增加)承诺资源的成本(Jara-millo etal.1993;Pfann和Palm,1993,1997),因此,当企业的业务量下降时,企业成本(费用)的下降幅度要低于业务量上升时成本费用的增加幅度,由此形成了成本(费用)随企业业务量上升和下降变动幅度的非对称性,即所谓的成本粘性。

ABJ(2003)、Subramaniam和Weidenmier(2003)、Banker和Chen(2006a)等学者分别从资源类型、业务量变动幅度以及劳动力市场特征等方面支持了调整成本观点。

ABJ(2003)以美国公众公司的 SG&A 为研究对象,首次通过大样本的实证检验证实了美国公众公司存在着成本粘性问题,与此同时,他们的研究结果也发现,与那些依赖购买原材料和劳务的企业相比,依赖实物资产和人力资本的企业其减少实物资产和人力资本的调整成本要更高( Stickney 和 Brown,1999),因此,依赖实物资产和人力资本的企业其SG&A的粘性要更强。

Subramaniam和Weidenmier(2003)认为,对于销售额的小幅变动,企业的调整成本比较低,这时企业可能不会出现成本粘性,而对于销售额的大幅变动,企业可能需要改变现有的成本结构,企业的调整成本比较高,这时企业会出现成本粘性。

Banker和 Chen(2006a)以经合组织(OCED)成员国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国家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对于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

Banker和Chen 发现,在企业工会谈判力越强和员工法律保护越强的国家,企业调整人力资源的成本越高,此时企业的成本粘性越强;而在员工失业保险福利越好的国家,以及在雇佣关系方面采用高度集权和集体协商体制的国家,企业调整人力资源的成本越低,此时企业的成本粘性越弱。

Balakrishnan 和Gruca(2008)以及Balakrish-nan和Soderstrom(2008)分别以加拿大和美国的医院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核心资源对于医院成本粘性的影响,他们认为,与一般的服务成本相比,病人护理(patient care)服务能够体现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相对稀缺的资源,因此,对病人护理服务的调整成本比一般服务要更高,由此会使得与病人护理服务相关的成本其粘性要高于一般服务成本的粘性。

2、管理者乐观预期与成本粘性【管理者行为角度】“经深思熟虑后决策的理论”
成本粘性的管理者乐观预期观点认为,平均来看,企业业务量例如销售量的长期趋势是逐渐增长的,因此,管理者对于企业未来销售量增长的预期更可能出现乐观地而不是悲观地估计,这使得他们预期企业未来的销售量要高于当前的销售量。

如果当前的销售量出现了下降,管理者更不愿意减少各种承诺资源,原因在于减少这些承诺资源会导致更高的调整成本,一方面,减少这些承诺资源会产生相应的成本,另一方面,当未来企业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量恢复时,企业又需要重新增加这些资源。

而如果当前的销售量出现了上升,管理者更愿意增加各种承诺资源,因为企业未来更需要这些资源。

管理者对企业未来销售量的乐观预期也导致了成本(费用)随业务量上升和下降变动幅度的非对称性,从而产生了成本粘性。

ABJ(2003)、Banker 和 Chen(2006)、Bank-eret al.(2010b)等学者的研究结果支持了管理者乐观预期观点。

ABJ (2003)的研究发现,当企业连续两年出现销售额的下降时,管理者对企业未来销售额的乐观预期会有所减弱,由此弱化了企业的成本粘性;而在宏观经济增长期间,管理者对未来的乐观预期会有所增强,由此强化了企业的成本粘性。

Banker 和Chen(2006)以及Kama和Weiss(2010)等也都发现上述与 ABJ(2003)相一致的结果。

Banker et al.(2010b)则直接考察了管理者的乐观预期和悲观预期对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他们认为,当管理者不能确定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未来需求时,调整成本的存在使得管理者在销售量下降时会保留部分多余的生产能力,在销售量上升时会控制生产能力的增加,但是乐观的管理者在销售量上升时更愿意增加生产能力,由此会强化企业的成本粘性;而悲观的管理者在销售量下降时更愿意减少生产能力,由此会弱化企业的成本粘性。

3、代理问题与成本粘性
成本粘性的代理问题观点认为,由于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管理者在进行各种承诺资源的调整决策时也会存在自利行为,这些自利行为使得成本习性与企业的最优资源配置并不一致,并产生成本粘性问题,但是代理问题既可能强化也可能弱化企业的成本粘性,取决于具体的情形(Kama和Weiss,2010)。

在管理者存在建造公司帝国动机的情形下,管
理者为了最大化他们能够控制的企业资源,当企业的销售量上升时,他们会增加过多的资源,而当企业的销售量下降时,他们却减少过少的资源,由此增强了企业的成本粘性。

由于管理者的薪酬通常与企业的业绩联系在一起,在管理者要达到企业预定短期业绩目标的情形下(Bushman和Indjejikian,1993),当企业的销售量下降时,他们会过度地减少各种资源,而当企业的销售量上升时,他们会限制企业资源的增加,由此又会弱化企业的成本粘性。

Calleja et al(2006)、Chen et al(2008)、Dierynck 和 Renders(2009)等学者分别从公司治理模式、公司治理结构以及盈余管理动机等方面支持了代理问题观点。

Calleja et al.(2006)比较了美国、英国、法国以及德国四国企业的销售成本粘性,他们发现法国和德国企业的成本粘性要强于美国和英国,Calleja et al.认为原因在于,美国和英国的金融体系以资本市场为中心,管理者更加关注股东的利益,而法国和德国的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中心,管理者更加关注相关利益者的利益,上述治理模式的差异使得法国和德国企业的治理结构要弱于美国和英国,由此导致法国和德国企业的成本粘性要强于美国和英国。

Chen et al(2008)以美国公众公司为研究对象,直接考察了公司治理对于成本粘性的影响,他们发现,当董事会规模较大、CEO两职分离、董事会中外部董事比例较大以及当董事持有较多股份时,公司的治理结构较好,此时公司的成本粘性较弱;他们进一步地研究发现,在那些更有可能进行过度投资的公司中,公司治理对于成本粘性的影响要更强。

Dierynck 和 Renders(2009)以比利时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对其成本粘性的影响,他们认为,对于那些准备披露小的正利润或者小的盈利增长的公司其盈余管理的动机较强,因此,这些公司的成本粘性相对较弱,Dierynck 和 Renders 的实证结果支持了他们的观点;此外,他们也发现,当上述公司使用应计(accruals)来管理盈余时,这些公司的成本粘性有所增强,Dierynck和Renders认为这一结果说明,管理者把成本管理和以应计为基础的盈余管理作为管理盈余的相互替代机制。

Kama 和 Weiss(2010)以美国公众公司为研究对象的实证结果也发现,管理者规避利润损失和盈余下降的动机会弱化公司的成本粘性。

国内主要研究
对于成本粘性的成因,国内学者大都引用孙铮、刘浩所总结出的“三个理论”,即契约论、效率论和机会主义论。

这三个理论都是从管理者的角度进行分析的,与边喜春所提出的费用粘性成因的三方面是一致的。

其中契约论将市场中的企业看成是一系列契约关系的连通结点,对于一个持续经营的企业来讲,经营者往往与相关单位签订的是长期契约,否则在需求量大幅上升时企业可能会错失大好时机,而长期契约的调整成本较高,一般签订后短期内不会更改。

由此可见,契约论只是解释了费用的单向“刚性”—即解释费用为什么不降低,并不能很好地解释费用与业务量之间的不对称性变化。

效率论认为经济活动中某些微小的波动可能是暂时的,如果立刻调整企业的资源,可能导致巨大的调整支出,待经济复苏时重置这些资源也会发生巨大的支出,从而使企业招致不必要的损失,只有当经济业务处于平稳持续性变化时发生的调整支出才是有效率的。

同时效率论还认为经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也会对成本的粘性产生较大影响,若管理水平低下,在经济波动时经理人员并非不愿意,而是不具备相应的能力来调整成本支出。

效率论对短期成本支出的稳定性具有较好的解释作用,但对长期“粘性”的存在尚无较好的解释作用。

机会主义论是两全分离的必然结果,由于经理人和投资者的目标函数不一致,从而其不可能完全按照投资者的利益行事,并且经理人是自利和风险规避的,面对企业经济业务的波动,经营者会从两个方面考虑自身的利益:薪酬和自身所能控制的资源,当业务量上升时,经营者大幅提高费用、增加自身薪酬和所能控制的资源,而当业务量下降时,经营者一方面
不愿意减少自身薪酬,另一方面也要尽可能多地维持自身所能控制的资源,从而减少对自己今后的影响。

机会主义论可以较好地解释成本的粘性问题,也是目前较为流行的解释。

应当说明的是,粘性成因的三个理论并不是互斥的,很多情况下综合考虑可能会具有更好的解释作用。

总结与展望
国内外研究总结
尽管国外学者对企业成本粘性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是以上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1)国外学者研究的样本绝大多数是公众公司,与非公众公司相比,公众公司的规模比较大,由于中小企业在成本调整决策的能力和速度以及代理问题等方面与大企业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基于公众公司(大企业)研究得到的结论并不一定适用于非公众公司(中小企业),即国外现有的研究结论不一定具有一般性。

(2)在业务量变动的不同区间,调整成本可能有所不同,由此是否会导致成本粘性与业务量的变动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市场竞争环境是否会对成本粘性产生影响?等等,对于这些问题,还需要更加深入地探讨。

(3)企业成本粘性产生的原因不同,可能导致成本粘性的信息传递作用以及对会计盈余信息含量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

国内关于成本粘性的研究虽然起步比国外晚些,但是近年来在不同行业成本粘性的比较研究方面还是要比国外超前一点。

刘武通过选用1998—2005年企业的年度财务数据,并建立计量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存在较强的费用粘性行为,而房地产业等行业的费用粘性行为相对较弱或不存在;孔玉生等通过实证研究也发现了各个行业的粘性水平不同,建筑业、农林牧渔业、采掘业、信息技术业、制造业、房地产业表现出了成本粘性特征;李霞、韩彦峰则专门分析了冶金行业成本粘性的成因并提出了一些控制措施;曹晓雪等还专门研究了在《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出台前后中央企业上市公司的费用粘性情况。

然而,与国外学者对成本(费用)粘性的研究相比,国内目前的研究还比较少。

孙铮和刘浩(2004)较早地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费用粘性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他们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也存在着费用粘性,而且他们进一步从契约观、效率观以及机会主义观三个方面进行了一定的解释。

刘武(2006)以及刘彦文和王玉刚(2009)则分别从公司特征和地区差异等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费用粘性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

孔玉生等(2007)对成本粘性的研究不再局限于销售与管理费用,而将其延伸到营业成本,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营业成本也存在着粘性问题。

曹晓雪等(2009)研究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的出台对我国中央企业费用粘性的影响。

万寿义和王红军(2010)则研究了管理者的自利行为和公司治理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费用粘性的影响。

除了存在上述与国外研究相同的不足之外,国内学者对成本(费用)粘性的研究在系统性和研究深度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的缺陷。

未来研究展望
(1)成本粘性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分析。

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学者,对成本粘性影响因素的研究目前仅停留在证明某个因素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成本粘性水平,但这些因素为什么会影响成本粘性水平、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又是如何影响成本粘性等问题,鲜有文献进行研究。

因此,对成本粘性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研究,以期建立一套关于成本粘性影响因素的理论体系,是未来研究方向之一。

(2)行业间成本粘性水平差异的原因分析。

大量文献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不同行业的成本粘性水平不同,但很少有文献继续探寻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刘武(2006)对行业差异造成的成本粘性从产业链、成本结构、产品生产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与Subramaniam and Weidenmier(2003)相一致。

尽管如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