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在历史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摘要]: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今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

本文从多角度探讨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多方面提出了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同伴的帮助,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和教学行为。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对历史问题进行共同探究和讨论,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交流学习心得和经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将来步入社会提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1、小组合作学习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卡耐基曾经说过:“学习中有两种东西是最重要的,一是信心,二是与人合作。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合作本质和团队精神变得越来越重要,社会对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否有效的倾听和汲取他人意见等能力的重视和要求日益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恰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互助合作的能力。

小组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鼓励,更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2、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既当“导演”,又当“演员”,学生只能当配角,这样沉闷的课堂教学气氛,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教师当好“导演”,让学生当“演员”,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教师穿梭于各小组之间,旁听、旁观、指导、帮助和纠正;师生共同合作,共同提高,从而建立更加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3、小组合作学习符合初中学生思维个性。

初中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兴趣广泛、思想活跃,喜欢别出心裁和标新立异。

历史课开放性比较大,很多历史问题本身具有争议性,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因生活阅历、看问题角度的不同,他们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看过、听过的历史故事、影视作品来联系书本知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补充;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给予他们重新整合思想的机会,增加思维的碰撞。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1、合作学习小组划分需合理。

合作学习小组的划分,要全面考虑学生的综合素养。

因为学生各自基础知识的掌握、口头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存在差异,另外性格、性别、交际等方面不同。

因此,组建学习小组时,要根据组内学生的特长,进行合理分工,适当搭配,以期达到人人参与学习,取长补短和相互促进的效果。

我在历史教学实践中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先根据学生不同的特质,编排座位;然后再根据小组在课堂的交流研讨能力、参与竞争能力、合作交往能力等对学生座次微调,力求达到相对最佳组合。

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时,按班中正常的座次,将座次邻近的6位学生组成学习小组。

这种组织形式在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时,不需重新调整座次,操作简便,也方便课后交流、信息收集与反馈。

2、设计问题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

合作学习是人人参与学习的过程,因此问题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要多鼓励、启发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答案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人人参与。

问题的解决可以由小组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完成,但教师应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如我上八年级《甲午中日战争》,就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
(1)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侵华战争?引发这场战争的因素还有哪些?为什么把这场战争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2)结合《甲午战争示意图》,按时间先后顺序说出几次战役的名称、时间、相关人物、重大影响。

(3)《马关条约》的时间、人物、内容、影响?
这些问题我用课件演示,要求学习小组依据提纲自读课文,共同探索、交流、讨论和勾画知识要点,组织答案,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发言;并将自学中发现的疑难点记录下来以备交流。

各合作小组的同学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因此对知识理解较深刻,记忆牢固。

3、设计好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
在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教师针对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的重点,要设计好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在解决问题时,教师要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观察和适当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而有效的指导,防止组内的好学生唱独角戏,而困难学生成听众的场面出现,要给更多困难的学生发言的机会,让更多的学生自觉参与学习过程,在合作中增进友谊,增进感情。

如我上七年级《大变革的时代》,在“商鞅变法”这一目,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商鞅变法成功还是失败了?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从商鞅
变法的故事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踊跃发言,提出不同的意见,有的同学以为商鞅被杀,就认为商鞅变法是失败的;因此我综合学生的意见予以提高,使学生明确:
(1)变法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改革措施符合秦国国情,顺应民意;得到秦孝公的支持。

(2)得到的启示: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改革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挫折,甚至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我们要学习商鞅勇于改革、勇于创新和他不向旧势力屈服、坚持变法的精神。

我国正进行社会主义改革,我们应积极进取,与时俱进,为国家改革做出贡献。

4、要对合作学习结果及时进行总结和恰当的评价。

每次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应对各小组所反映出来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单项和综合评价,利用简洁明快、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
如表扬肯定、符号记分等来激发学生。

教师在点评时,既要点评知识面,也要点评各组活动的情况,使学生知道在合作时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够,使学生借鉴其他小组的经验来取长补短,从而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和创新。

这样,一方面让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另一方面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5、在小组学习中,教师观念和角色要适当转换。

传统的课堂教学,习惯于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角色与教学观念,要由原先的灌输式教学,变为“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点拨式教学;由原先的单纯的知识传授,变为综合能力的培养。

教师的任务是引导、点拨、辅导,观察小组的参与情况和对出现的故障及时加以排除。

在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不越俎代庖,重激励学生对知识的追求,重培养创新精神,重学习方法的传授。

如加强课前预习的指导,教会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方法,做好课后拓展延伸等。

这样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容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而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得以体现。

总之,初中历史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顺应时代发展和现代新的教育理念,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

因此,在教学策略实施上,应视教学内容,学生的实践情况,灵活地作出恰当的调整,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齐健.《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法》。

[2] 梁励.《论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变革》,历史教学,2004。

[3] 郭俊花. 《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教学与管理,2004。

[4] 龚国胜. 《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微》,基础教育研究,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