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含答案
新部编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及答案
![新部编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5bdb4d33d4b14e84246877.png)
新部编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及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现在轮到夜晚的艺术家上场了。
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
那像是滑抡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窣作响。
在这喑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这便是蝈蝈的歌声和乐段,其余的则是伴唱。
……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chóu的歌手了。
在我国北方,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1)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干皱 ________ 更胜一chóu ________ 篡 ________ 夺(2)选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划线句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________ 。
(4)“窃窃自语”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5)上述选段选自________,这是一部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被誉为“________”。
这部作品中,________能为自己做一只性能很好的水袋,里面贮藏空气;________凶猛如恶虎,残忍如妖魔,专食活的动物。
【答案】(1)zhòu;筹;cuàn(2)滑抡;滑轮(3)拟人(4)指蝈蝈在绿叶丛中悄声鸣叫(5)《昆虫记》;昆虫的史诗;水蛛;螳螂【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
作答时注意“皱”应该读四声;“更胜一筹”指技艺或技能超过别人,“筹”的偏旁不要写错;“篡夺”指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地位或权力,“篡”应该读cuàn。
(2)“滑轮”是简单机械的一种,是装在架子上的周缘有槽的轮子,能穿上绳子或链条,多用来提起重物。
“轮”应该是车字旁。
(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
要求考生自己审读文句,独立体会出作者所运用的修辞。
【精品】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及答案
![【精品】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434c17680203d8cf2f2446.png)
【精品】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及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牦,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罩着)一层薄烟。
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逗)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衬托/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
他们的草屋,稀稀蔬蔬的,在雨里静默着。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薄烟(bó)可别恼B.黄晕(rūn)披着蓑C.静默(mò)像牛牦D.戴着笠(lì)稀稀蔬蔬(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罩着逼衬托B.笼着逼烘托C.罩着逗衬托D.笼着逗烘托(3)这段文字中没有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拟人C.排比D.对比【答案】(1)A(2)B(3)D【解析】【分析】(1)B改为:黄晕(yùn)。
C改为:像牛毛。
D改为:稀稀疏疏。
(2)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词语或成语的意思,正确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
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
如“笼着”搭配“薄烟”;“逼”支配“你的眼”,写出了小草很青很青的状态。
(3)考查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
“像牛牦,像花针,像细丝”比喻兼排比。
“他们的草屋,稀稀蔬蔬的,在雨里静默着”为拟人。
【点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比、排比、对偶、反复、借代、比拟、象征、互文、设问、引用、呼告、反问、顶针等。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把握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父母的关爱无处不在。
每一次跌倒,他们都会拍去我们身上的泥土;每一次失利,他们都会抚慰我们烦燥的内心……他们的爱是夏日的凉风,是冬日的暖阳,是风雨中的港湾,是黑暗时的烛光。
【精品】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及解析
![【精品】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ba8959acc175527072208f3.png)
【精品】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及解析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阅读《过零丁洋》,回答下面的问题。
(1)颔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运用了什么抒情方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比喻(对偶)。
将个人的命运比作雨中的浮萍,并与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生动形象地体现了诗人的忧国情怀。
(2)尾联运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
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作者不畏生死的民族气节。
【解析】【分析】(1)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从国家和个人两方面展开和深入加以铺叙。
宋朝自临安弃守,恭帝赵㬎被俘,事实上已经灭亡。
剩下的只是各地方军民自动组织起来抵抗。
文天祥、张世杰等人拥立的端宗赵昱逃难中惊悸而死,陆秀夫复立八岁的赵昺建行宫于崖山,各处流亡。
用山河破碎形容这种局面,加上说“风飘絮”,更加的形象生动。
这时文天祥母亲被俘,妻妾被囚,大儿丧亡,真似水上浮萍,无依无附了。
据此可知这两句诗将个人的命运比作雨中的浮萍,并与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生动形象地体现了诗人的忧国情怀。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这两句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
这两句是千秋绝唱,情调高昂,激励和感召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
据此可知尾联运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
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作者不畏生死的民族气节。
故答案为:⑴比喻(对偶)。
将个人的命运比作雨中的浮萍,并与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生动形象地体现了诗人的忧国情怀。
⑵尾联运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
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作者不畏生死的民族气节。
新部编初中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及答案
![新部编初中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eaabb80722192e4436f698.png)
新部编初中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及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真正美丽的生命执着地追求着真善美。
它不会趋炎附势地扭曲自己的形象,涂改自己灵动的线条,更不会让自己美丽的底色染上尘污。
除非用烈火将其燃为灰jìn,使之化为尘埃。
否则,美丽的生命就像一条清澈的小溪,永远百折不回、乐观坚强地奔向大海,直到最后一滴。
有时,它还未及瞥一眼那夜幕下美丽灿烂的星海沧穹,未及静静地谛听一声那宇宙深处的清纯之音,它就已被意想不到的庸俗与险恶毁得千疮百孔,奄奄一息了。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jìn________________灰________清澈谛听(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趋炎附势”中“炎”的意思是________;“百折不回”中“折”的意思是________。
(4)选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答案】(1)烬;chè;dì(2)沧穹;苍穹(3)指权势;弯;弯曲(4)比喻;拟人【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对汉字字形和字音的积累答题,注意“烬”不要写成“尽”,“澈”不要读成“ zhé ”。
(2)根据平时对汉字字形的积累可知,“沧宆”应为“苍穹”。
(3)趋炎附势: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
故“炎”在这里指权势。
百折不回: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
形容意志坚强。
故“折”在这里是弯曲的意思。
(4)“美丽的生命就像一条清澈的小溪,永远百折不回、乐观坚强地奔向大海,直到最后一滴”,这句话把生命比作是一条小溪,“百折不回”“乐观坚强”把它拟人化,因此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⑴烬;chè;dì⑵沧穹;苍穹⑶指权势;弯,弯曲⑷比喻;拟人【点评】⑴本题考查拼读和书写字词的能力。
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的语感,注意读准拼音,辨明字形,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词典等工具书。
部编初中中考上学期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专项训练含解析
![部编初中中考上学期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专项训练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2c447f6a98271fe900ef968.png)
部编初中中考上学期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专项训练含解析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给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瞥见深恶痛疾(2)解释词语。
①扬抑顿挫:________②深恶痛疾:________(3)这段文字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反语C.对比D.夸张【答案】(1)piē;wù(2)指声音高低曲折,十分和谐。
多用以形容悦耳的声音。
;厌恶、痛恨到了极点。
(3)B【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本题需要注意的读音是:恶wù。
(2)本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因此,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
要求考生自己审读文句,独立体会出作者所运用的修辞。
不仅如此,还要求考生对修辞手法运用的合理性做出判断,要注意平时对修辞方法的判断练习。
B项正确,从“正人君子”看出运用的是反语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1)piē;wù。
(2)指声音高低曲折,十分和谐。
多用以形容悦耳的声音。
厌恶、痛恨到了极点。
(3)B。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拼读字音的能力。
字音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对于课本上出现的常用字的字音一定要读准,要注意形近字的读音和多音字的读音。
读准字音,标准调号。
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2)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
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精品】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练习及答案
![【精品】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5db26104a1b0717ed5dd54.png)
【精品】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练习及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选出不是比喻句的一句()A. 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B.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C.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
D. 夜色加浓,苍空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
【答案】 B【解析】【分析】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A句是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把字帖(本体)比作小国旗(喻体)。
B句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没有喻体,“好像要落下来”是一种感觉。
C句是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把何首乌根(本体)比作人形(喻体)。
D句是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把星星(本体)比作明灯(喻体)。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走在qí岖不平的路上,年轻的眼móu里,装着梦,更装着思想。
不论是孤独地走着,还是结伴同行,让每一个脚印都坚实而有重量。
我们学着承受痛苦,把眼泪像珍珠一样收藏;我们学着对待误解,把苦水当成饮料一样品尝;我们学着对待流言,从容冷静地面对世事仓桑。
我们学着只争朝夕,走向并珍爱每一处风光。
我们不停地走着,不停走着的我们也成了一处风光。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qí(________)岖眼móu(________)承(________)受(2)“我们学着对待流言,从容冷静地面对世事仓桑”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文段中的“风光”中“风”的意思是(__________)A.气压差异产生的空气流动现象B.风俗,风气C.景象,景色D.外在的姿态(4)短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部编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含答案(Word版)
![部编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含答案(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8fa920bbccbff121dd3683aa.png)
部编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含答案(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通读课文,探究下面的问题。
(1)作者把人生比作攀高塔,你认为这个比喻是否恰切?为什么?(2)挖掘坑道、征服广阔领域和在工场劳作的三种人各是什么样的人?从实际生活中为这三种人补充几个例子。
【答案】(1)这个比喻较为恰切。
把人生比作攀登,是一般性的做法,大家广为认可;把人生进一步具体地比作攀登高塔,非常奇特,是一个成功的设喻。
(2)挖掘坑道的人:从事研究工作,进行较为抽象的脑力劳动,也就是像阿基米德那样的科学家。
征服广阔领域的人:军事家、政治家,像恺撤大帝、秦始皇等。
在工场劳作的人:技术工人、工艺师、设计师、发明家,像爱迪生、张衡、毕昇等。
【解析】【分析】(1)本题是对比喻修辞手法的考查。
这里把人生比作攀高塔,符合人的生活体验,越到高处见得风景就越多。
(2)本题是对比喻修辞手法运用的考查。
比喻的关键点是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
比如这里把那些脑力劳动者比喻成挖掘坑道的人。
是因为二者都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得很深入。
本题中的三种人分别是脑力劳动者,军事、政治家,一线的技术工人等。
【点评】常见的修辞种类较多,这里是对比喻修辞方法的考查。
比喻修辞判定标准一个是要有本体、喻体、比喻词。
同时要搞清比喻又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
不能单纯地看有没有本体和比喻词。
再有就是要分清比喻和拟人修辞方法的区别。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生活像五采缤纷的万花筒:有时是瑰丽多姿的山峰,有时是雪浪飞jiàn的江河,有时是泥泞没膝的沼泽,有时是百花盛开的原野。
生活有阳关大道,也有羊肠小径;水路有九道弯,山道有十八盘。
生活,既有顺境,又有逆境,但对于奋斗者而言,生活总是美好的。
(1)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瑰丽________ 飞jiàn________ 逆境________(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是________(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新部编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练习含答案
![新部编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f195d1767f5acfa0c7cd82.png)
新部编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练习含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汉字》专题,阅读了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请你参与以下活动。
(1)【汉字方阵】中国的美食文化风靡世界,一个“吃”字,也呈现出丰富的语义内涵。
比如:花积蓄叫“吃老本”,理解透彻叫“吃透”。
请根据括号里的提示,在横线上分别填上一个恰当的字,使之产生有趣的效果。
①吃________(产生嫉妒情绪)②吃________(特别爱吃、能吃的人)(2)根据语境,从“残月、孤雁、烽火”三个备选词语中选择一个,仿照划线句写出恰当内容。
汉字是维系华夏文明的载体。
字与字的组合,词与词的搭配,构筑我们的想象之桥,丰盈我们的情感之海:看到“羌笛”,耳畔仿佛传来一曲哀怨的笛声,心中涌起一种戍边难归的惆怅;________(3)【名著阅读】有同学根据《西游记》的内容,出了一副上联:斩妖降魔,金猴奋起千钧棒。
请你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有关人物、情节,选择最恰当的下联。
下联:披荆斩棘, ___________________。
A.理想光芒永闪烁B.保尔精神传万代C.保尔唱响生命歌D.革命热情永不灭(4)下列有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前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成功之处就在于创作了保尔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B.保尔是个敢于冲锋陷阵的士兵,也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宣传员。
他特别喜欢读《牛虻》《斯巴达克斯》等作品,经常给战友们朗读或讲故事。
C.冬妮娅和保尔以前是一对好朋友和恋人,多年后两人在筑路工地相见,冬妮娅对衣衫褴褛,只是一个筑路工的保尔感到失望,保尔对冬妮娅的“酸臭味”更是不屑一顾。
D.到后来,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
但他从没有灰心丧气,更没有自杀的念头,坚强的革命信念激励他用文学创作跟病魔与困难作斗争。
【答案】(1)醋;货(2)想起“烽火”,眼前好像浮现出战马嘶鸣的场景,思绪泛起几许动荡不安的忧伤(3)C(4)D【解析】【分析】(1)对词语含义的把握,对词语字眼的记忆。
新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含答案
![新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314184a8114431b90dd8d9.png)
新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含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选出不是比喻句的一句()A. 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B. 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C.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
D. 夜色加浓,苍空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
【答案】 B【解析】【分析】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A句是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把字帖(本体)比作小国旗(喻体)。
B句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没有喻体,“好像要落下来”是一种感觉。
C句是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把何首乌根(本体)比作人形(喻体)。
D句是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把星星(本体)比作明灯(喻体)。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车窗外,雨洗过的茶场一片mò绿,像浓酣的水彩画。
细看,密密点点的nèn芽在闪亮;古树老干黑得像铁;柳丝分外妖柔,随雨飘摇。
桃花,让我立即记起潘老师的体画诗“默看细雨湿桃花”,这个“湿”字透露了画家敏锐的审美触觉。
湿,渲染了山林、村落,改变了大自然的色调,湿了的大自然的景色格外有韵味。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横线字注音。
mò(________)绿 nèn(________)芽色调(________)(2)画线句子里有错别字的一个短语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 ”。
(3)“像浓酣的水彩画”中“酣”的意思是________。
(4)以上文字第一段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墨;嫩;diào(2)体画诗;题画诗(3)畅快,尽兴(4)比拟;比喻【解析】【分析】(1)(2)考查对汉字字形字音的辨析与书写。
新部编初中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含解析
![新部编初中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44b348c1c708a1284a44c7.png)
新部编初中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含解析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综合性学习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
经过汉、唐到宋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去年,重庆某校拟定了戏曲进校园的课堂计划,让同学们在校园里可以近距离接触中国戏曲。
邀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课堂小舞台)第一堂戏曲课,老师给大家播放了昆曲《牡丹亭》的片段,虽是第一次正式接触传统戏曲,但是很多同学被其音韵唱腔、舞美设计、精彩情节所吸引,兴致高昂,意犹未尽。
小雪回家之后还主动做了一份活动策划,初次起草,小雪的活动策划有些小问题,请你帮她调整改正。
策划如下:戏曲课堂活动策划活动主题:走进中国传统戏曲活动标语:传统戏曲进校园学习国粹真经典活动目的:多途径多角度了解中国戏曲,不做盲目追星族活动内容:(一)京剧脸谱图片展示(二)越剧“才子佳人”题材特点讨论会(三)川江号子老船工嘉陵江边现场讲解(四)豫剧《穆桂英挂帅》片段影视欣赏(1)小雪设计的活动标语对仗不够工整,请在原句基础上进行修改。
传统戏曲进校园,________(2)小雪设计的活动内容十分丰富,但是有一项不妥,指出并改正。
活动________不妥,可改为________(人生大舞台)(3)根据情境,将人物对话补充完整。
爸爸:小雪,这次月考结束了,爸爸打算带你出去放松一下!小雪欢呼:太好了!①________爸爸笑笑:你不是喜欢漫威漫画吗?《复仇者联盟4》正在热映呢,周六晚上我们去看吧!小雪颇有为难之色:我是很想看《复联4》啊,但是我听戏曲课的老师说,周六晚19:30《国韵芳华——中国传统戏曲<牡丹亭>》将在重庆大剧院进行最后一场展演,能够现场去感受的机会太难得了,我有点纠结。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6c7ebb58fb770bf78a55c7.png)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接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辨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也有解散辨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jì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1)给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________jì________绯红发________油光可鉴(2)找出文中两个错别字并改正过来。
①________改为________②________改为________(3)“标致”的意思是________。
(4)本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fēi;髻;jiàn(2)接;结;辨;辫(3)漂亮。
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4)比喻;反语【解析】【分析】(1)不写错字、别字、形似字。
可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推断字形。
遇到形声字或会意字,凭经验和印象写出正确的字。
此题有的字笔画比较多,有的是生僻字,平常就得多写几遍。
写时还要注意汉字笔画的条理清晰,书写要规范、美观。
不写繁体字。
如“绯”,可根据声旁推断读音。
“髻”可根据形旁推断字形。
(2)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头顶上盘着大辨子”的“辨”根据形旁推断应该是“辫”。
(3)考查词语的临时义,也就是句中义。
这要看懂上下文的情节内容。
“实在标致极了”中的“标致”是漂亮之意,但在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
意思是是在寒碜极了。
(4)考查修辞手法的类型。
“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是比喻中的暗喻。
部编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试题及解析
![部编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试题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80215362cc58bd63086bd5b.png)
部编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试题及分析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下面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为哪一项:()A. 还写了一封信安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B. 不过有一次,她的教鞭仿佛要落下来。
C. 他心急如火地雇了一只小船,渡过太湖。
D. 到现在回忆起来,我还感觉这是我记忆中的瑰宝之一。
【答案】B【分析】【剖析】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易、详细、生动的事物来取代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构造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 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像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B 句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没有喻体,“仿佛要落下来”是一种感觉。
A、C、D 都是比喻。
故答案为B。
【评论】考察学生对照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修业生能判断,会应用。
2.阅读下面的文字,达成后边小题① 徽派建筑积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民俗文化之精髓,风格独到,构造谨慎,雕镂精深,无论是村镇规划构想,仍是平面及空间办理、建筑雕琢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表现了鲜亮的地方特点。
尤以民居、 ci 堂和牌楼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
②它在整体布局上,依山就势,构想精良,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巧,千变万化:在空间构造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最为有特点;在建筑雕琢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显得华丽堂皇。
(1)依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谨慎( ________)精深( ________) c í(堂 ________)(2)画线句①中有一个错别字,这个字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依山就势”一词中“依”在文中的意思是 ________。
(4)文中画线的句子②运用了 ________的修辞手法。
【答案】( 1) j ǐn;zhan;祠(2)积;集(3)紧挨着(4)排比【分析】【剖析】( 1)字音题在详细的语言环境中碰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依据音义对应的规律鉴别读音。
部编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
![部编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ea59e077b8f67c1cfbd6b857.png)
部编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给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瞥见深恶痛疾(2)解释词语。
①扬抑顿挫:________②深恶痛疾:________(3)这段文字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反语C.对比D.夸张【答案】(1)piē;wù(2)指声音高低曲折,十分和谐。
多用以形容悦耳的声音。
;厌恶、痛恨到了极点。
(3)B【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本题需要注意的读音是:恶wù。
(2)本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因此,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
要求考生自己审读文句,独立体会出作者所运用的修辞。
不仅如此,还要求考生对修辞手法运用的合理性做出判断,要注意平时对修辞方法的判断练习。
B项正确,从“正人君子”看出运用的是反语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1)piē;wù。
(2)指声音高低曲折,十分和谐。
多用以形容悦耳的声音。
厌恶、痛恨到了极点。
(3)B。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拼读字音的能力。
字音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对于课本上出现的常用字的字音一定要读准,要注意形近字的读音和多音字的读音。
读准字音,标准调号。
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2)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
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部编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专项训练含答案(Word版)
![部编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专项训练含答案(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40f9caf31eb91a37f0115c5e.png)
部编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专项训练含答案(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背诵这五首词;回答下列问题。
(1)《望江南》描写的是什么内容?(2)《渔家傲》所写的塞下风景“异”在哪里?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在《武陵春》中词人是如何表现愁苦之情的?“闻说”“也拟”“只恐”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过程?(4)《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的典故分别表达什么意思?(5)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加以解释。
【答案】(1)这首小词表现了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她清晨梳洗后登楼远跳,盼望自己的心上人早些归来,但是“千帆过尽”却仍旧不见归人,她被相思折磨得柔肠寸断。
(2)《渔家傲》描述了与中原地区完全不同的塞外景色。
“衡阳雁去”,秋天边塞的大雁向衡阳飞去,表明塞下天气极寒冷.,与作者的家乡吴地(今江苏吴县)大不相同。
“四面边声连角起”,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塞下特异的声音,这种“边声”当然也是中原所没有的。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坐落在祟山峻岭间的孤城,当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了城门,这里当然和内地城市华灯初上时的景象迥然不同。
这也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3)《武陵春》中,作者利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浓重哀愁。
这哀愁浓重到使她无心梳妆打扮的程度,甚至不能提起,不可触摸。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诗人也曾产生了去那里泛舟的念头。
她想去双溪泛舟并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要寻求一个消除愁苦的办法。
不过,转而却又否定了自己的计划。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怕的是双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
哀愁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是词人却把它比做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
部编中考 语文期末专题复习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含答案
![部编中考 语文期末专题复习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edc8b43169a4517623a357.png)
部编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修辞手法及运用训练含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给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瞥见深恶痛疾(2)解释词语。
①扬抑顿挫:________②深恶痛疾:________(3)这段文字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反语C.对比D.夸张【答案】(1)piē;wù(2)指声音高低曲折,十分和谐。
多用以形容悦耳的声音。
;厌恶、痛恨到了极点。
(3)B【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本题需要注意的读音是:恶wù。
(2)本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因此,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
要求考生自己审读文句,独立体会出作者所运用的修辞。
不仅如此,还要求考生对修辞手法运用的合理性做出判断,要注意平时对修辞方法的判断练习。
B项正确,从“正人君子”看出运用的是反语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1)piē;wù。
(2)指声音高低曲折,十分和谐。
多用以形容悦耳的声音。
厌恶、痛恨到了极点。
(3)B。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拼读字音的能力。
字音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对于课本上出现的常用字的字音一定要读准,要注意形近字的读音和多音字的读音。
读准字音,标准调号。
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2)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
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新部编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题含解析
![新部编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c9be1a8f111f18583d05ac7.png)
新部编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题含解析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中华经典诗词是个广袤、深邃、绚丽多彩的世界。
这里有“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闲淡宁静,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恢弘壮阔。
她如甘霖滋润着干涸的心田,如花朵点zhuì了寂莫的生活。
走进这个世界,能提高我们的情操,诗化我们的生活。
(1)给文中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文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zhuì________________点________干涸深邃(2)文中有一个含有错别字的词是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
(3)文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
(4)画线句有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答案】(1)缀;hé;suì(2)寂莫;寂寞(3)引用,比喻(4)走进这个世界,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诗化我们的生活。
【解析】【分析】(1)和(2)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邃”还可根据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
字形题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寞”是上下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是引用;“她如甘霖滋润着干涸的心田”是比喻。
(4)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改为“能陶冶我们的情操”。
故答案为:(1)缀;hé;suì(2)寂莫;寂寞(3)引用,比喻(4)走进这个世界,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诗化我们的生活。
【点评】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等。
它们的作用分别是: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之修辞手法(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之修辞手法(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1bf9fa1a5e9856a57126002.png)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之修辞手法修辞方法即修辞格,它是修辞上具有特定表达功能的结构方式,是经过人们长期使用,逐渐定型化的语言格式。
它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句子的调整上。
它有助于提高语言的表现力,但必须用得恰当、贴切,否则将有损句子乃至文章的表情达意。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在于对于基础类型的修辞方法理解并学会正确使用,主要类型有:比喻、比拟、夸张、反问、设问、借代、对比等。
判断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A.回望兰亭,难忘残园雨锁,难忘清波泛舟,难忘竹林漫步……(排比)B.“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引用)C.林子里很多地方还积着厚厚的雪,高山杜鹃花却等不及,径自开了起来。
(拟人)D.每到冬季,流动的飞瀑凝固成一根根冰柱,仿佛一把巨大的竖琴,奏出美妙的乐章。
(比喻)E.“总理啊,我们的好总理!你在这里啊,就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反复)F.“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设问)G.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反问)H.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1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拟人、反复、排比)I.他种的瓜很甜,几十里外就闻到瓜香了。
(夸张,强调了瓜的特征,突出了瓜的香甜)J.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对偶、夸张,说明行军之神速)(一)比喻1.概念: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方想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
2.结构:比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1甲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不能单看有没有比喻词。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4.种类:明喻、暗喻和借喻。
(二)比拟比拟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
比拟的辞格是将人比作物、将物比做人,或将甲物化为乙物。
部编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5a099d03d8ce2f01662377.png)
部编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练习题及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浑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kē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的字注音。
k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巢酿酿应和(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是________,这个字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解释词语“宛转”的意思。
(4)文中划线句运用了修辞手法?【答案】(1)窠;niàng;hè(2)浑;混(3)形容声音抑扬动听(4)拟人【解析】【分析】第(1)(2)小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注意“窠”的部首;“酿”不能拼成“liàng”。
(3)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文来思考。
“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4)此题考查修辞方法。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由“卖弄”一词可知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故答案为:(1)窠;niàng;hè(2)浑;混(3)形容声音抑扬动听(4)拟人【点评】在做字音字形题目时,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各题。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涨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qióng 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划线的字注音。
新部编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题
![新部编中考 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题](https://img.taocdn.com/s3/m/a82b3b88866fb84ae45c8dfb.png)
新部编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题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汉字》专题,阅读了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请你参与以下活动。
(1)【汉字方阵】中国的美食文化风靡世界,一个“吃”字,也呈现出丰富的语义内涵。
比如:花积蓄叫“吃老本”,理解透彻叫“吃透”。
请根据括号里的提示,在横线上分别填上一个恰当的字,使之产生有趣的效果。
①吃________(产生嫉妒情绪)②吃________(特别爱吃、能吃的人)(2)根据语境,从“残月、孤雁、烽火”三个备选词语中选择一个,仿照划线句写出恰当内容。
汉字是维系华夏文明的载体。
字与字的组合,词与词的搭配,构筑我们的想象之桥,丰盈我们的情感之海:看到“羌笛”,耳畔仿佛传来一曲哀怨的笛声,心中涌起一种戍边难归的惆怅;________(3)【名著阅读】有同学根据《西游记》的内容,出了一副上联:斩妖降魔,金猴奋起千钧棒。
请你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有关人物、情节,选择最恰当的下联。
下联:披荆斩棘, ___________________。
A.理想光芒永闪烁B.保尔精神传万代C.保尔唱响生命歌D.革命热情永不灭(4)下列有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前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成功之处就在于创作了保尔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B.保尔是个敢于冲锋陷阵的士兵,也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宣传员。
他特别喜欢读《牛虻》《斯巴达克斯》等作品,经常给战友们朗读或讲故事。
C.冬妮娅和保尔以前是一对好朋友和恋人,多年后两人在筑路工地相见,冬妮娅对衣衫褴褛,只是一个筑路工的保尔感到失望,保尔对冬妮娅的“酸臭味”更是不屑一顾。
D.到后来,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
但他从没有灰心丧气,更没有自杀的念头,坚强的革命信念激励他用文学创作跟病魔与困难作斗争。
【答案】(1)醋;货(2)想起“烽火”,眼前好像浮现出战马嘶鸣的场景,思绪泛起几许动荡不安的忧伤(3)C(4)D【解析】【分析】(1)对词语含义的把握,对词语字眼的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部编中考语文修辞手法及运用含答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修辞手法及运用1.通读课文,探究下面的问题。
(1)作者把人生比作攀高塔,你认为这个比喻是否恰切?为什么?(2)挖掘坑道、征服广阔领域和在工场劳作的三种人各是什么样的人?从实际生活中为这三种人补充几个例子。
【答案】(1)这个比喻较为恰切。
把人生比作攀登,是一般性的做法,大家广为认可;把人生进一步具体地比作攀登高塔,非常奇特,是一个成功的设喻。
(2)挖掘坑道的人:从事研究工作,进行较为抽象的脑力劳动,也就是像阿基米德那样的科学家。
征服广阔领域的人:军事家、政治家,像恺撤大帝、秦始皇等。
在工场劳作的人:技术工人、工艺师、设计师、发明家,像爱迪生、张衡、毕昇等。
【解析】【分析】(1)本题是对比喻修辞手法的考查。
这里把人生比作攀高塔,符合人的生活体验,越到高处见得风景就越多。
(2)本题是对比喻修辞手法运用的考查。
比喻的关键点是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
比如这里把那些脑力劳动者比喻成挖掘坑道的人。
是因为二者都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得很深入。
本题中的三种人分别是脑力劳动者,军事、政治家,一线的技术工人等。
【点评】常见的修辞种类较多,这里是对比喻修辞方法的考查。
比喻修辞判定标准一个是要有本体、喻体、比喻词。
同时要搞清比喻又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
不能单纯地看有没有本体和比喻词。
再有就是要分清比喻和拟人修辞方法的区别。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走在qí岖不平的路上,年轻的眼móu里,装着梦,更装着思想。
不论是孤独地走着,还是结伴同行,让每一个脚印都坚实而有重量。
我们学着承受痛苦,把眼泪像珍珠一样收藏;我们学着对待误解,把苦水当成饮料一样品尝;我们学着对待流言,从容冷静地面对世事仓桑。
我们学着只争朝夕,走向并珍爱每一处风光。
我们不停地走着,不停走着的我们也成了一处风光。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qí(________)岖眼móu(________)承(________)受(2)“我们学着对待流言,从容冷静地面对世事仓桑”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文段中的“风光”中“风”的意思是(__________)A.气压差异产生的空气流动现象B.风俗,风气C.景象,景色D.外在的姿态(4)短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答案】(1)崎;眸;chéng(2)世事仓桑;世事沧桑(3)C(4)比喻;排比【解析】【分析】(1)字形的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崎”与“眸”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
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如“承受”:支承或经受。
读“chéng shòu”,注意据义定音。
(2)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如“世事沧桑”:既可指世事无常,物是人非,变化无穷,也可是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追忆。
沧桑: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物是人非。
注意据义定形。
(3)本题为结合词句理解字义。
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同时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
文段中的“风光”中“风”,根据对“我们不停地走着,不停走着的我们”的分析,是景象、景色之意。
所以选C。
(4)“把眼泪像珍珠一样收藏”为比喻;“我们学着承受痛苦……我们学着对待误解……我们学着对待流言……”显然是排比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⑴崎;眸;chéng;⑵世事仓桑;世事沧桑;⑶C;⑷比喻;排比。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和书写能力,答题时应注意,正确的书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义形,弄清字义,要适当拓宽阅读范围,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注意字的偏旁部首,要正确书写;⑵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⑶本题考查近义词的使用。
难点是先要理解句子的内容,再对进行近义词的辨析,结合语境进行解答。
答题时注意根据句意理解词语;⑷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及作用的辨析能力。
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有:比喻是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更加生动感人。
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描写;拟人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物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莲花是我国人民心目中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荷花生淤泥,净色比天女。
”春秋时期开启以荷言志,兴思,比物之文风。
楚国大夫屈原在《离骚》中就写到:“制芰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表现了超凡脫俗的气质和高风亮节的品徳。
莲作为艺术题材,最早见于古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宋代周敦颐《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是颂莲之正气之歌。
诗人杨万里对莲花的赞美更胜一chóu,“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袁枚对荷花的灵感则是多奉献,“花里荷花寿最长,端午开得到重阳,秋霜吹落烟波冷,犹有莲蓬子满房。
”写出了一片美好的盛世丰收的景象。
古往今来,描写荷莲的诗句甚多,可谓中国荷莲文化的瑰宝。
(1)给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________chóu________兴思更胜一________瑰宝(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文中“以荷言志”的“言”的意思是________;“高风亮节”中“亮”的意思是________。
(4)此文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答案】(1)xìng;筹;guī(2)清莲;清涟(3)说,表达;坚贞(4)引用;比喻【解析】【分析】(1)根据对汉字字形和字音的积累答题,注意“兴”是多音字,这里应读作“xìng”;“筹”不要写成“畴”或“踌”等字,“瑰”应读作“guī”。
(2)“清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洁身自好,清正廉明。
“清涟”,清水。
根据语境,这里应为“清涟”。
(3)“以荷言志”意思是借荷花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故“言”意思是说,表达。
“高风亮节”,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
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故这里“亮”的意思是坚贞。
(4)这段话引用屈原的《离骚》和周敦颐的《爱莲说》等名句,属于引用的修辞手法,最后一句把描写荷莲的诗句比作是中国荷莲文化的瑰宝,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⑴xìng ;筹;guī⑵清莲;清涟⑶说,表达;坚贞⑷引用;比喻【点评】⑴本题考查字音、字形和汉字书写,也是对词语积累的考查。
做这样的题必须要做到:①能正确的拼读拼写,牢固掌握字音字形,不写错字别字,尤其要注意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等;②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选择正确的汉字;③不但要求书写正确,还要在正确的基础上达到工整、规范的要求。
⑵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字形的能力。
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写好每个汉字,注意形声字、形近字、音近字等,还要注意根据语言环境选择合适的字。
⑶本题考查理解词义的能力。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多积累、运用词语,提高自己理解词语的能力。
做题时,一定要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
⑷本题考查辨析常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掌握常用修辞手法的种类及各种修辞手法的概念,然后再根据语境分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4.为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学校拟组织一次以“激扬青春”为主题的远足活动。
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1)学校拟邀请校外辅导员王老师参加本次活动,下面是××同学预约王老师的电话内容,其中有两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王老师,您好!我是×学校学生××,为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学校准备组织一次以“激扬青春”为主题的远足活动,邀请您务必参加。
学校安排我和您联系,我将到寒舍,拜访,请您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指导,您看什么时间方便。
(2)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句宣传口号。
要求:使用对偶修辞,不超过20字。
【答案】(1)①“邀请您务必参加”应改为:诚邀您的参加。
②“我将到寒舍,拜访”应改为:我将亲自去贵府拜访。
(2)①激扬青春,放飞梦想!②亲近自然,拥抱青春!【解析】【分析】⑴题干指出文中的错误是“用误不得体”,据此来分析,可以看出其中的“邀请您务必参加”一句中“务必”使用不当,邀请老师参加活动,不可以命令的语气,可将其删去;“我将到寒舍拜访”一句中的“寒舍”使用也不当,“寒舍”是谦辞,是对别人称自己的家,应改为“贵府”或是“您家”。
⑵宣传标语的拟写要紧扣主题且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
此题紧扣主题,表述出活动的方式或意义即可,如拟写为:激扬青春,挑战自我。
激扬青春,放飞梦想!亲近自然,拥抱青春!故答案为:⑴①“邀请您务必参加”应改为:诚邀您的参加。
②“我将到寒舍,拜访”应改为:我将亲自去贵府拜访。
⑵ ①激扬青春,放飞梦想!②亲近自然,拥抱青春!【点评】⑴本题考查语言表达正误的辨析。
答题时应注意,仔细分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结合句意、语气、语序、表达是否明白等方面辨析正误。
⑵本题考查宣传标语的拟写。
答题时应注意,写宣传标语应注意:①内容具体,指问明确。
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希望别人做什么,不做什么,表述必须具体明确。
②语言简洁,朗朗上口。
5.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各题。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涨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qióng 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qiòng沉淀仙露________浆(2)选文含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答案】(1)diàn;琼(2)涨满;张满(3)比喻【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对汉字字形和字音的积累答题在,注意“淀”不要读成“dìng”,“琼”不要写成“掠”等形近字。
(2)涨满:指物体或器官被液体充大,到没有空余的状态了。
张满:张开、饱满。
根据语境,“涨满”应为“张满”。
(3)把鼓鼓的船舱,比作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