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氟产品物理化学性质(DOC)
氟化物的理化特

熔点、沸点和密度
总结词
氟化物的熔点、沸点和密度等物理性 质与化合物的种类有关,通常表现为 较高的熔点和沸点,以及相对较大的 密度。
详细描述
氟化物的熔点和沸点通常较高,例如 无水氟化氢的熔点为-83°C,沸点为 19.5°C。同时,氟化物的密度也相对 较大,例如氟化钠的密度为2.9克/立 方厘米。
溶解性和扩散性
一些氟化物具有抗菌、抗肿瘤等生物活性, 可用于药物设计和治疗,同时含氟化合物也 可用于医学影像技术。
氟化物在环境治理领域的 应用
某些氟化物具有较好的吸附和催化性能,可 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等环境治理领域,提
高环境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氟化物的前沿研究与未来展望
新材料开发中的氟化物
氟化物在新型陶瓷材料中的应用
氟化物陶瓷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高耐腐蚀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航 空航天等领域。
氟化物在新型玻璃材料中的应用
含氟玻璃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和电绝缘性能,在光学仪器、电子设备、 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总结词
氟化物的溶解性和扩散性取决于其在水、有机溶剂和其他介质中的溶解度。
详细描述
一些氟化物如氟化氢和氟化钠易溶于水,而其他一些如氟化钾和氟化钙则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在有机溶剂中, 氟化物的溶解度通常较低。扩散性方面,氟化物在固态和液态时具有较高的扩散系数,而在气态时则较低。
热稳定性和相变特性
总结词
其他领域
氟化物还广泛应用于电子、航空航天、 核工业等领域,如含氟润滑油具有极 佳的润滑和抗氧化性能,适用于高低 温、高真空和强辐射等极端环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VS
含氟涂料具有优良的防腐蚀、防辐射 和绝缘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天器、 核反应堆和高速列车等高端装备制造 领域。
有机氟在生物医药上应用简介

有机氟在生物医药上应用简介有机氟化合物特别是全氟化合物具有一些不一般甚至是非常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它们被用于从药物化学到材料科学等多个科学领域中。
物理性质方面,有机氟化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两个因素所控制的:一是氟的高电负性和较小的原子半径,氟原子的2s和2p轨道与碳的相应轨道尤其匹配;二是由此产生的氟原子的特别低的可极化性。
碳-氟键是有机化学中已知的最强的化学键,它不仅较短,而且是高度极化的,其偶极矩在1.4D左右。
不过全氟碳烷分子中由于所有局部偶极矩相互抵消,却是属于十分非极性的溶剂,很多情况下比相应的碳烷的介电常数还低;对比之下,部分氟化的碳烷分子的偶极矩则较高。
氟原子仅比氢原子稍大(范德华半径比氢原子大23%),而且具有很低的可极化性,因此全氟碳烷的分子结构和分子动力学也受到影响。
直链碳烷是线性锯齿形构型,全氟碳烷则为了避免1-和3-位上氟原子间的电子和立体排斥,而采取螺旋形结构。
全氟烷烃的沸点要比相同分子量的烷烃低很多,而且由于全氟烷烃的低可极化性,造成它与其他烃类溶剂的混溶性很差,从而产生所谓液相的第三相,即相对于水相和有机相的氟相。
应用有机氟化物在医药工业中有非常重要的应用。
目前上市的新药中,每年大约有15-20%都是有机氟化合物。
在含氟的药物分子中,通常氟的含量都比较低,每个引入的氟原子或含氟基团都有其特定的目的。
总体上看,氟原子对药物分子的影响主要有: 1.氟的引入不使分子发生明显的立体构型变化,但使分子的电子性质产生很大的改变。
这是由于氟原子虽然与氢原子大小相似,但却具有很大的电负性。
2.在芳环氟代、π体系的邻位氟代和全氟烷基链等情况下,氟的引入对于分子的亲脂性是有利的。
3.高电负性的氟原子可作为氢键受体或氢键供体的活化者,或者借由立体电子效应,稳定分子的一些构象。
芳环上的氟代增强了芳环其他氢原子的酸性,使其更容易成为氢桥的供体;同时,富电子的芳环π体系也可以作为氢桥的受体。
4.通过向底物引入氟原子,可以选择性地阻断一些不希望发生的代谢途径,让药物前体只转化为希望的生物活性物质,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稳定代谢和调整反应中心。
含氟的化学式

含氟的化学式氟元素是地壳中最活泼的元素之一,其化学性质非常独特。
许多含氟的化合物在工业和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含氟化学式及其应用。
1. 氟化钙(CaF2)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广泛用于制造玻璃、陶瓷和光学镜片。
氟化钙具有很高的抗热性和光学透明度,可以增强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
2. 氟化氢(HF)是一种强酸,常用于制备有机化合物。
它在合成聚合物、制造农药和药物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同时,氟化氢也是一种强腐蚀剂,需要小心使用。
3. 氟乙酸(C2H3FO2)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常用于制造农药、杀菌剂和防腐剂。
氟乙酸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能够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4. 氟丙酮(C3H3FO)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广泛用于工业催化剂的制备。
氟丙酮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反应活性,可用于合成各种有机化合物。
5. 氟硼酸(HBF4)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常用于电镀和电子工业中。
氟硼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腐蚀性,可用于制备高纯度的金属薄膜和电子元件。
6. 氟聚合物(例如聚四氟乙烯)是一种特殊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
氟聚合物广泛应用于制造管道、阀门和密封件等耐腐蚀材料。
7. 氟化铝(AlF3)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常用于铝冶炼和制造陶瓷材料。
氟化铝可与铝矿石反应,从而提取纯度较高的金属铝。
8. 氟烷(例如三氟甲烷)是一类含氟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制冷剂和灭火剂。
氟烷具有较低的沸点和较高的化学稳定性,能够有效地冷却和灭火。
9. 氟醚(例如二氟二甲醚)是一类含氟有机化合物,常用作麻醉剂和溶剂。
氟醚具有较强的麻醉作用和良好的溶解性,可用于医疗和化学实验中。
总结起来,含氟的化学式在工业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这些化合物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和功能,能够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在使用含氟化学品时,我们应该注意安全使用,并遵循相关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以防止潜在的危险。
含氟产品物理化学性质

全氟己酸钠CAS No.2923-26-4 CF3CF2CF2CF2CF2COONa C6F11NaO2MW:336.04CAS No:2923-26-4EINECS:220-881-7全氟丁基磺酸钾CAS No.29420-49-3 CF3CF2CF2CF2SO3KC4F9KO3SMW:338.20CAS No:29420-49-3MP:300℃全氟己基磺酸钾CAS No.3871-99-6CF3CF2CF2CF2CF2CF2SO3K C6F13KO3SMW:438.2CAS No:3871-99-6 EINECS:223-393-2MP:285℃三氟甲基磺酸钠CAS No.2926-30-9CF3SO3NaCF3NaO3SMW:172.05CAS No:2926-30-9BP:255℃Irritant全氟己磺酸CAS No.355-46-4CF3CF2CF2CF2CF2CF2SO3H C6HF13O3SMW:400.11CAS No:355-46-4EINECS:206-587-1Purity:97.0%mind20:1.841三氟甲磺酸CAS No.1493-13-6 CF3SO3HCHF3O3SMW:150CAS No:1493-13-6EINECS:216-087-5Purity:99.0%minBP:162℃MP:-40℃d20:1.7全氟丁酰氟;七氟丁酰氟CAS No.335-42-0 CF3CF2CF2CF=O C4F8OMW: 216.03CAS No. 335-42-0EINECS: 206-390-0Purity: 99.0% minBP: 7-9°CCorrosive全氟己酸甲脂CAS No.424-18-0 CF3CF2CF2CF2CF2COOCH3 C7H3F11O2MW: 328.08CAS No.424-18-0Purity: 99.0 % minBP: 122°Cd20: 1.62全氟己酸CAS No.307-24-4 CF3CF2CF2CF2CF2COOHC6HF11O2MW:314.05CAS No. 307-24-4EINECS: 206-196-6Purity(Titration):97.0%BP:156-160°Cd20: 1.759-1.765n20: 1.301Corrossive乙基四氢糠醚CAS No.62435-71-6C7H14O2MW: 130.19CAS No. 62435-71-6Purity: 98.0% minBP: 156°Cd20: 0.94n20: 1.424Flammable全氟-2-甲基-3-氧杂己酰氟CAS No.2062-98-8CF3CF2CF2OCF(CF3)CF=OC6F12O2MW: 332.04CAS No.2062-98-8Purity: 99.0 % minBP: 54-56°Cd20: 1.61n20: 1.300Corrosive全氟-2,5-二甲基-3,6-二氧杂壬酰氟CAS No.2641-34-1CF3CF2CF2OCF(CF3)CF2OCF(CF3)CF=O C9F18O3MW: 498.07CAS No. 2641-34-1Purity: 99.0 % minBP: 113-115°Cd20:1.8Corrosive2,2-双(4-甲基苯基)六氟丙烷CAS No.1095-77-8C17H14F6MW: 332.28CAS No.1095-77-8Purity: 99.0 % minMP: 82-85°CBP: 117°C/2mmHg4,4'-(六氟异丙烯)二酞酸酐; 六氟二酐CAS No.1107-00-2C19H6F6O6MW: 444.24CAS No.1107-00-2EINECS: 214-170-0Purity: 99.0 % minMP: 244 -247°C4,4'-(2,2,2-三氟-1-三氟甲基)亚乙基双(1,2-苯二甲酸)CAS No.3016-76-0C19H10F6O8MW: 480.27CAS No.3016-76-0EINECS: 221-154-7Purity: 99.0 % minMP: 244°C2,2-双(3,4-二甲基苯基)六氟丙烷CAS No.65294-20-4C19H18F6MW: 360CAS No. 65294-20-4EINECS: 265-687-3Purity: 99.0 % minMP: 75-78°C双酚AFCAS No.1478-61-1 HOC6H4C(CF3)2C6H4OH C15H10F6O2MW: 336CAS No. 1478-61-1ENCS:4-1335EINECS:216-036-7Purity: 99.5 % minMP: 159-163°CBP: 350-400°C全氟-2,5-二甲基-3,6-二氧杂壬酸乙酯CF3CF2CF2OCF(CF3)CF2OCF(CF3)COOCH2CH3 C11H5F17O4MW: 524.1Purity (Titration): 99.0 % min五氟丙酸乙酯CAS No.426-65-3 CF3CF2COOCH2CH3 C5H5F5O2MW: 192.07CAS No. 426-65-3EINECS:207-043-6Purity: 99.0 % minBP: 75-76°Cd20: 1.299n20: 1.301Flammable, irritant三氟丙酮酸乙酯CAS No.13081-18-0 CF3COCOOCH2CH3 C5H5F3O3MW: 170CAS No. 13081-18-0Purity: 99.0% minBP: 102-103°C全氟乙基乙烯基醚CAS No.10493-43-3 CF3CF2OCF=CF2C4F8OMW: 216CAS No. 10493-43-3Purity: 98.5 % minBP: 7.4°Cd25: 1.44 (liquid)全氟-2-(2-硫酰氟乙氧基)丙基乙烯基醚CAS No.16090-14-5 CF2=CFOCF2CF(CF3)OCF2CF2SO2F C7F14O4SMW: 446CAS No. 16090-14-5Purity: 99.0 % minBP: 135°Cd38: 1.70全氟正丙基乙烯基醚CAS No.1623-05-8 CF3CF2CF2OCF=CF2 C5F10OMW: 266.03CAS No. 1623-05-8Purity: 99.0 % minBP: 35°Cd25: 1.53全氟甲基乙烯基醚CAS No.1187-93-5 CF3OCF=CF2C3F6OMW: 166.02CAS No. 1187-93-5Purity: 98.5 % minBP: -23°Cd20: 1.43 (liquid)氯甲基-1,1,1,3,3,3-六氟异丙基醚CAS No.26103-07-1 (CF3)2CHOCH2CLC4H3CLF6OMW: 216.56CAS No.26103-07-1Purity: 99.5 % minBP: 76-77°Cintermediate for Sevoflurane2,2,2-三氟乙基二氟甲醚CAS No.1885-48-9CF3CH2OCHF2C3H3F5OMW: 150.04CAS No. 1885-48-9Purity: 99.0 % minBP: 29°C*intermediate for Isoflurane & Desfluorane2-氯-1,1,2-三氟乙基甲醚CAS No.425-87-6 CH3OCF2CHFCL C3H4CLF3OMW: 148.51CAS No. 425-87-6Purity: 99.0 % minBP: 70.6°Cd20: 1.363n20: 1.343*intermediate for Enflurane六氟异丙基甲醚CAS No.13171-18-1六氟异丙醇CAS No.920-66-1 (CF3)2CHOH C3H2F6OMW: 168.04ENCS: 2-291EINECS: 213-059-4BP: 59 °CMP: -3.3°Cd20: 1.604n20: 1.277Corrosive六氟环氧丙烷CAS No.428-59-1 CF3CF(O)CF2C3F6OMW: 166EINECS: 207-050-4BP: -27 °CMP: -129 °Cd20: 1.300 (Liquid)六氟丙酮三水化合物CAS No.34202-69-2 (CF3)2C=O·3H2O C3F6O·3H2O MW: 220.05 ENCS: 2-581EINECS: 211-676-3BP: 105 °CMP: -11°Cd25: 1.6Toxic六氟异丁烯CAS No.382-10-5 (CF3)2C=CH2 C4H2F6MW: 164BP: 14.5 °CMP: -111°Cd20: 1.337 (Liquid)三氟乙酸CAS No.76-05-1CF3COOHC2HF3O2MW: 114.01ENCS: 2-1185EINECS: 200-929-3BP: 74 °CMP: -15.4°Cd20: 1.489n20: 1.284Corrosive, irritant, toxic LD50 150 mg/kg mouse (o)全氟-2,5-二甲基-3,6-二氧杂壬酸CAS No.13252-14-7 CF3CF2CF2OCF(CF3)CF2OCF(CF3)COOH C9HF17O4MW: 496.07CAS No.13252-14-7EINECS:236-237-3Purity (Titration):99.0% minBP: 135°C /28mmHgd20: 1.7362,2,2-三氟乙基二氟甲醚CAS No.1885-48-9 CF3CH2OCHF2C3H3F5OMW: 150.04CAS No. 1885-48-9Purity: 99.0 % minBP: 29°C*intermediate for Isoflurane & Desfluorane2-氯-1,1,2-三氟乙基甲醚CAS No.425-87-6CH3OCF2CHFCLC3H4CLF3OMW: 148.51CAS No. 425-87-6Purity: 99.0 % minBP: 70.6°Cd20: 1.363n20: 1.343。
含氟油基础油

六、应用行业
食品机械、医疗器械、化妆品盒、塑料包装等 名牌汽车的维护保养产品 电子产品、电器设备、电动器械等产品 塑料制品、O型环、橡胶件的润滑 纺织印染机械、印刷机械、喷漆设备等 大型工农业和建筑机械、电机润滑脂 各类工业轴承、齿轮、活塞、链条、阀体等 锁具及精密仪器的润滑 渔具、冲锋枪、健身器材、望远镜、钢琴等 生物、制药、核工业等高清洁、无灰尘环境的设备润滑 剂
五、适用的润滑部件
工业应用 轴承类(滑动轴承、滚动轴承、防摩擦轴承)、 齿轮类(直齿、斜齿、锥齿、螺旋齿轮、工业封 闭齿轮)、传动设备(传输带、链条、齿轮减速 发动机、泵类)、机械工具 2、集中式润滑系统、活塞往复压气机润滑油添加 剂、汽缸润滑油、终身型、初装润滑油 3、高温工业 窑炉的支撑轴承、耐火材料工厂、烤漆线链条、 干燥机、水泥厂、热处理生产线的轴承及链条 4、电子行业、塑料类产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化学惰性 含氟油具有优异的化学惰性。在100℃以下它们在与浓硝 酸、浓硫酸、浓盐酸、王水、铬酸洗液、氢氧化钠的水溶 液、氟化氢、氯化氢等接触时不发生化学反应。 (4)氧化稳定性 这三类含氟油在空气中加热不燃烧,与气体氟、过氧化氢 水溶液、高锰酸钾水溶液等在100℃以下不反应;氟氯碳 油与三氟化氯的气态(100℃以下)或液态均不发生反应, 全氟醚油在300℃时与发烟硝酸或四氧化二氮接触不发生 爆炸。 (5)热稳定性 这三类含氟油的热稳定温度随精制深度不同而不同,聚全 氟异丙醚油为200-300℃,氟氯碳油为220-280℃,全氟 烃油为220-260℃。聚全氟异丙醚油在250℃下加热100小 时,其粘度无明显变化,特别是经过氟化精制的油,颜色 无变化,其酸值稍有增加。
含氟液体橡胶

含氟液体橡胶王崇州一、日本信越公司的液体氟弹性体(SHIN-ETSV-SIFEL系列)1、SHIN-ETSV-SIFEL系列含氟液体橡胶结构:它是一种主链含有全氟醚结构,SIFEL的基本聚台物是所谓的硅烷交联氟油,可在150℃加工,并具有优良耐油、耐溶剂、耐低温性能的氟橡胶。
2、SHIN-ETSV-SIFEL系列含氟液体橡胶性质SIFEL具有是氟系聚合物的特性如不可燃性,耐油、耐化学品性,耐热性,低透湿性。
此外,SIFEL还有如下的特性:液状或糊状施工作业性良好,在低温、短时间内固化,优良的低温性。
优良的耐溶剂性,优良的耐胺性,优良的耐水蒸汽性,优良的电绝缘性。
能显现这些优良特性的不仅源于聚合物链中导入了硅,而且还因为与一般的氟橡胶聚合骨架是碳一碳键结合的直链状不同。
SIFEL基本聚合物主骨架是古更柔软的氧原子的聚醚。
3、SHIN-ETSV-SIFEL系列含氟液体橡胶制品的应用(1)成形材料汽车、飞机、半导体用成型体(2)粘合剂:汽车用电子器件用粘合密封剂(3)灌封凝胶:电子设备用保护剂(4)涂布剂:表面改性剂二、道康宁公司F-LSR新型液体氟硅橡胶1、F-LSR新型液体氟硅橡胶基本结构2、F-LSR新型液体氟硅橡胶的性质( 1)物理机械性能( 拉伸强度、撕裂强度) 高;( 2) 低温弹性和高温稳定性良好;( 3) 耐非极性烃类燃油、机油和溶剂性优良;( 4) 耐流体介质能力强;( 5) 即使未经二段硫化也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低的压缩永久变形;( 6) 加工性能与二甲基液体硅橡胶相似, 不需特殊的设备;( 7)粘度低, 可采用更多模腔的模具进行加工;( 8) 生产效率高, 周期短;( 9) 与标准LSR 相比, F-LSR的储存期更长;( 10) 复合模压性能好, 能够很容易地与塑料制品进行整体结构的一次性复合模压。
2、F-LSR新型液体氟硅橡胶的应用F-LSR 以其优良的物性和加工性能, 同时采用标准的液体注射模压工艺, 可高效率地生产尺寸精度高、无飞边、使用可靠性更优的汽车用氟硅橡胶制品。
含氟苯基结构的有机化合物

含氟苯基结构的有机化合物
含氟苯基结构的有机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在化学、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氟原子在苯环上的引入可以显著改变化合物的性质,包括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活性等。
这种化合物的性质主要受到氟的取代位置和数量影响。
首先,含氟苯基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质。
由于氟原子的引入,这些化合物的熔点、沸点、溶解度等物理性质会发生显著变化。
例如,一些含氟苯基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具有较低的熔点和较高的蒸汽压,这使得它们在药物设计和材料科学中有特殊的应用。
其次,含氟苯基结构的有机化合物通常具有特殊的化学性质。
由于氟原子的强电负性,这些化合物往往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耐腐蚀性。
此外,含氟苯基结构的有机化合物也具有较低的反应活性和较小的反应性,这使得它们在有机合成和材料科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此外,含氟苯基结构的有机化合物还具有特殊的生物活性。
由于这些化合物与生物分子(如蛋白质和核酸)的相互作用较强,它们可以作为药物设计和开发的候选化合物。
一些含氟苯基结构的有机化合物被用作抗癌药物、抗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等。
总之,含氟苯基结构的有机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
由于其在化学、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的重要应用,对这类化合物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机氟化物

4: 脂肪族化合物亲核氟化 -X ,-OH 的氟取代
RX + F-
RF + X-
5: 芳香族化合物的亲核氟化
席曼反应
C-H + X2 C-X + HX + H
X F Cl Br I H -105 -25 -9 +6 kcal/ mol
F2 太剧烈,以 N2稀释 , F2 : N2 =5 : 95
②
C=C 的亲电加成
C=C + X2
C-C + H
XX
X F Cl Br I
H -111 -36 -23 -16 kcal/mol
Cl + O2
一个 Cl 与105个 O3 链反应.
1958年 : J Farman (英) 提出南极臭氧空洞 1987年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43国) 1996年 :西方停止生产 Freon ,发展中国家分阶段停用.
中国 : 9万吨 5万吨
三: 分子内氟效应,化学性质
δδ
O
HN
HO
O O
N
Me 爱滋病药, 以 F 代替叠氮 N3, 生理活性大大提高.
药
受容体
药与
匹配
N3
②诱导率低 : 表现出很多物理性质, 粘着力大----. C-F 键能大 :稳定,不易取代,氧化.
电负性大 : 形成 OF2, 与惰性气体形 成 XeFn (n:2,4,6)
3 : 氟化学史
1768年 : 马格拉夫 : H2SO4 + CaF2
------------------------------------------
-CH2OCH3 除虫菊酯 (效果不佳)
全氟庚酸标准

全氟庚酸标准
全氟庚酸的标准可能因测试目的、原理和条件不同而有所不同。
测试目的:全氟庚酸及其盐类是一种常见的含氟化合物,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耐候性等优点。
该测试标准旨在检测全氟庚酸及其盐类物质中的含量,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测试原理:全氟庚酸及其盐类物质中的含量可以通过离子色谱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
其中,离子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全氟庚酸及其盐类物质中的含量。
此外,全氟庚酸的一些物理化学性质如下:
1.熔点:30°C (lit.)
2.沸点:175°C/742 mmHg (lit.)
3.密度:1.792 g/mL at 25°C (lit.)
4.折射率:n20/D 1.306(lit.)
5.闪点:>230°F
6.储存条件:Sealed in dry, Room Temperature
7.溶解度:PBS (pH 7.2): 2 mg/ml
8.酸度系数(pKa):0.47±0.10(Predicted)
9.形态:Liquid After Melting
10.颜色:Clear colorless to pale yellow
11.比重:1.792
12.水溶解性:Insoluble in water.
13.凝固点:30.0 to 34.0℃BRN 1808210。
含氟锂盐的结构和特点

含氟锂盐的结构和特点
含氟锂盐是一类化合物,它们具有氟原子和锂原子作为主要的组成元素。
由于这种独特的组成,含氟锂盐具有一些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含氟锂盐的结构主要取决于其具体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一般来说,含氟锂盐是由氟原子和锂原子以一定方式连接而成,这些化合物中锂离子和氟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使其呈现出不同的化学和物理性质。
含氟锂盐的特点主要包括:
1. 稳定性:含氟锂盐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可以在高温和强酸/强碱条件下稳定存在。
2. 电导性:部分含氟锂盐具有良好的离子电导性,这使得它们在固体电解质、燃料电池、锂电池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3. 含氟特性:由于含有氟原子,含氟锂盐通常具有较低的极化率和较高的介电常数,这有助于提高材料的电性能。
4. 合成多样性:通过改变配体、锂盐的种类以及反应条件,可以合成具有不同结构的含氟锂盐。
5. 潜在的应用价值:含氟锂盐在许多领域都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如锂电池、燃料电池、电容器等。
总的来说,含氟锂盐的独特结构和性质使得它们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含氟锂盐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人士。
含氟化合物及应用

含氟化合物及应用
含氟化合物是指化学物质中含有氟元素的化合物。
氟元素具有较小的原子半径、高电负性和强氧化性,使得含氟化合物具有许多特殊的化学性质和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含氟化合物及其应用:1. 氟化钾(KF):常用作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用于酯化、醚化和烯烃的氟化反应。
2. 氟化铝(AlF3):用于铝冶炼过程中的电解质和熔剂,也可用于制备高纯度金刚石和合成氟化烃。
3. 氟化氢(HF):用作蚀刻剂,可蚀刻玻璃、金属和陶瓷等材料,也用于制备氟化物和有机氟化合物。
4. 全氟辛基硫醚(PFOS):用于制造防水、防油和防尘等功能性涂层,也用作抗静电剂、消泡剂和润滑剂。
5. 氟化碳(CF4):用作等离子体刻蚀中的反应气体,可用于蚀刻金属、氮化硅和氧化硅等材料。
6. 氟化氯(CFCs):曾广泛用于制冷剂和喷雾剂,但因对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而被大部分国家禁止使用。
7. 氟化铵(NH4F):用于制备氟化物、氟硅酸盐和磷酸盐等化合物,也用作金属表面处理剂和电解液。
8. 氟烷(氟化烃):用于制造冷冻剂、灭火剂、发泡剂和溶剂等,也用于制备药物、染料和农药等有机化合物。
需要注意的是,含氟化合物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其毒性和环境影响,合理使用和处理含氟化合物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氟的化学性质

氟的化学性质氟,具有强烈的吸湿性。
氟的制法:以萤石矿物和含氟盐为原料,在炼焦炉或电炉中熔融或与氧气反应制得。
主要用途:作用是提高金属耐腐蚀性,减少酸雨和腐蚀性物质对钢铁和有色金属的污染;用作涂料和制冷剂;用于医药、制造牙科钻合剂、冰箱除霜剂及喷雾器、焊条、干燥剂等。
用量:在保护臭氧层的大气监测中已广泛采用,是空气中氧的重要消耗源。
氟的来源:①从萤石矿中提取:用热解法(即一种加压的低温反应)由矿石中提取,其中萤石还原时可产生氟化钙。
②从含氟原料的分离提取:一般认为萤石经高温焙烧后,氟以气体形式逸出,但近年发现,氟的固态也能被分离提取。
③从某些含氟药物和食物中提取:用溶剂萃取分离提取,这一方法虽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操作费时、费力,效率不高。
④人工合成:近年研究发现,在甲烷存在下由含氯氟烃与无机氟化物的加成反应可制得高纯度的三氟化氯(F(CF3)2)气体。
用途:可用于电子工业,制造电子管、集成电路。
氟与血液:过量氟化物会对肝脏及肾脏造成危害,严重者可引起痉挛、昏迷甚至死亡。
氟与眼睛:由于氟化物与泪水中的蛋白质结合,因此降低了泪水的质量。
氟与牙齿:由于氟的浸入,可能造成牙齿损坏及牙龈发炎,同时破坏珐琅质而造成牙齿表面上的坑洞,另外,氟化物会影响儿童对钙质的吸收。
氟与骨骼:氟化物与钙质结合,会使钙质游离出来,如此会造成氟骨症及氟骨症候群。
氟与皮肤:氟化物能穿透皮肤进入血液系统,而且当它进入体内之后,容易积聚在关节中,损害动物的骨骼。
氟与耳朵:人类所接触到的氟化物浓度,会造成敏感度的下降及耳鸣。
氟与肺:氟化物会降低肺部的抗癌功能。
氟与胃:氟化物能阻碍胃对铁质的吸收。
氟与肠:氟化物会阻碍肠内有益细菌酵素活动,同时也妨碍人体对铁质的吸收。
氟与肝:大量的氟化物会抑制肝脏制造卟啉,从而影响肝脏功能。
氟与膀胱:氟化物会破坏膀胱壁,造成膀胱炎。
氟与肾脏:氟化物会伤害肾脏功能,造成氟中毒。
氟与鼻:过量的氟化物会使鼻的呼吸道粘膜破裂,而造成呼吸困难。
氟的化学变化

氟的化学变化
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学元素,它在许多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涉
及到许多方面,包括其化学性质、反应特性、以及与其他元素的结合形式等。
本文将综合介绍氟的化学变化,并探讨其在生活和工业中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氟的基本性质。
氟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九位的元素,原子序数为9,原子量为19。
它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具有高度活泼的化学性质。
氟在常温下呈淡黄色气体状态,具有剧毒性,无色、无味。
在化学反应中,氟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和氧化性,常常以F-的离子形式存在。
氟在化学反应中常常表现出与其他元素的反应特性。
例如,氟与氢气
反应会生成氢氟酸,是一种非常强酸性物质。
氟还可以与金属元素形成氟化物,如氟化钙、氟化锂等。
此外,氟还可以与有机物发生反应,产生氟代化合物,具有特殊的化学性质。
氟的化学变化对于生活和工业具有重要意义。
在生活中,氟化合物被
广泛应用于牙膏、水杯、冰箱等产品中,用于预防龋齿和防止细菌滋生。
在医学领域,氟化物被用作X射线摄影荧光屏、造影剂等。
在工业中,氟被用作蚀刻剂、催化剂、材料表面处理剂等,为许多工业领域提供了帮助。
梳理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氟的化学变化涉及到许多方面,包括其化学性质、反应特性、以及与其他元素的结合形式等。
氟在生活和工业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希望通
过本文的介绍,读者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氟的化学变化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含氟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合成、研究进展

含氟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合成、研究进展含氟表面活性剂是特种表面活性剂中最重要的品种,有很多碳氢表面活性剂不可替代的用途。
含氟表面活性剂主要以全氟烷基或全氟烯基或部份氟化了的烷基等作为疏水基部分,然后再按需要引入适当的连接基及亲水基团,根据亲水基团性质的不同分别制得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及两性型等不同系列的含氟表面活性剂产品。
一、含氟表面活性剂的概况1含氟表面活性剂的结构普通表面活性剂碳氢链中的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后称为碳氟链,具有碳氟链憎水基的表面活性剂称为含氟表面活性剂(或氟表面活性剂)。
碳氢链中氢原子可被氟全部取代,称为全氟化;也可以部分被氟取代,称为部分氟化。
目前应用的含氟表面活性剂大多为碳氢链全氟化。
碳氟链可用Rf表示,一般碳氟链的碳原子数小于10,否则会因水溶性太小而无法应用。
与普通碳氢表面活性剂相同,凡不能电离的称为非离子氟表面活性剂;能电离的称离子型氟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氟表面活性剂:按亲水基因的不同可分为羧酸盐型如C10F21COONa、()C8F17CONH CH25COONa,可由含氟烃基与羧基直接相连组成,也可以通过烃基(一CH2一)n。
酚基(一C6 H4O一)、酰胺基、磺胺基(一SO2NH一)、硫基(一s一)间接相连;磺酸酯盐型如CnF2n+1C6H4SO3H(n=6,8,10),含氟烃基憎水基既可以与磺酸基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烃基、苯基、酰胺基、磺胺基、聚氧化乙烯段等间接相连;硫酸酯盐型,通常是直链结构的含氟醇与硫酸发生酯化反应制得,如:CF3(CF2CF2)nCH2(OCH2CH2)mOSO3NH4(n=4—6,m=2—10),含氟烃基憎水基结构也有许多变化,如有以一CF3为ω一端基的,也有以氢为∞一端基的,还有含聚氧乙烯链段的等;磷酸酯盐多是由含氟醇与三氯氧磷(POC3)反应生成,酯化反应生成单酯盐、双酯盐和三酯盐等类型。
如:(CF3)2CF(CF2)6FCH2CH2OP(O)(OH)2。
铜的含氟化合物

铜的含氟化合物铜的含氟化合物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物质,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铜的含氟化合物的基本概念、性质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铜的含氟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含氟化合物是指铜与氟元素形成的化学化合物。
铜与氟的结合形式很多,包括氟化铜、氟化亚铜、氟化二铜以及含有同位素的铜含氟化物等。
二、铜的含氟化合物的性质1.化学性质铜的含氟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氟化活性,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可以与其他元素形成不同的氟化物。
氟化铜在高温下可以分解,生成铜和氟气。
氟化亚铜在加热过程中,也会发生类似的反应,产生亚氟化镁和铜。
2.物理性质铜的含氟化合物通常呈现为无色晶体状物质,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
它们有较强的电导率及热导率,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此外,铜的含氟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不易溶于水的特性。
三、铜的含氟化合物的应用1.冶金行业氟化铜是一种重要的冶金原料,主要用于电解铜生产、铜和铜合金的火法冶金以及铜青铜及其他合金制造等。
此外,氟化铜在稀土冶金、金属加工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化工行业氟化铜是化工行业中常用的催化剂,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材料科学等领域。
氟化亚铜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在催化反应、有机化学合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3.医药行业铜含氟化合物在医药行业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铜含氟化合物是一种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可以应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癌症、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
4.其它领域铜含氟化合物在金属表面电镀、电化学材料等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此外,在制作光学玻璃、涂料、塑料等方面,铜含氟化合物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总之,铜的含氟化合物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物质,在工业生产、医药、化工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该类化合物的应用范围还将不断扩大,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氟磷酸钙氢氧化钠

氟磷酸钙氢氧化钠一、物理化学性质FPCN是一种无色或白色的结晶性粉末,可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
其分子式为Ca5F(PO4)3OH,分子量为502.31 g/mol。
FPCN的熔点约为1575°C,沸点约为2900°C。
在常温下,FPCN相对稳定,不易受到空气和水的影响而发生化学反应。
此外,FPCN还具有一定的光学性质,对于紫外线有一定的吸收能力。
二、应用领域1. 医疗领域:FPCN被广泛应用于骨科医疗领域,作为一种骨修复材料。
其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使得FPCN可以用于骨折愈合、骨移植和人工骨植入等方面。
此外,FPCN 还可用于制备牙科充填材料、口腔护理产品等。
2. 食品加工:FPCN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提高食品的钙含量,增强食品的营养价值。
常见的食品包括面包、奶制品、果汁等。
3. 工业生产:FPCN可作为生产磷酸盐肥料、磷酸盐玻璃、陶瓷等的原料。
此外,FPCN还可以用于制备阻燃材料、防腐蚀涂料、防水材料等产品。
4. 环境保护:FPCN可用于处理污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以去除其中的重金属离子、氟离子、磷酸盐等污染物。
三、生产方法FPCN的生产通常采用粉末冶金法或溶液法。
粉末冶金法是将含氟磷酸盐和氢氧化钙按一定的摩尔比混合研磨成粉体,然后进行烧结制得FPCN。
溶液法是将含氟磷酸盐和氢氧化钙溶解在水中,然后通过化学反应、结晶和干燥等步骤得到FPCN。
四、安全使用1. 接触:在接触FPCN时,应戴着防护手套和口罩,以避免皮肤接触和呼吸道吸入。
2. 储存:FPCN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远离火源和酸类物质。
3. 事故处理:如果不慎接触FPCN,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影响的部位,并就医进行治疗。
4. 废弃物处理:废弃的FPCN应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理,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总之,FPCN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在医疗、食品加工、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使用时需谨慎操作,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以确保人身安全和环境保护。
氟化学

有机氟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随着科学及人类生活的进步和改善,涂料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高温、腐蚀性强、污染度高等劣环境中,因而人们对涂料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氟系涂覆材料由于其优异的耐侯性、耐腐蚀性、耐热性、耐化学品性、防污性、斥水斥油性及低摩擦性等优良特性,而成为化工设各、海上平台、大型船舶防护等极端恶劣环境中使用的最高技术涂料。
特别是近年未,出现了可保持光泽10 年以上的交联型氟树脂涂料,使氟涂料正在建筑、重防腐、汽车涂装等领域取得惊人的发展,并由此引发了涂料市场的巨大变革,开始实现超长耐候性(可达30 年) 及大型被涂物的免维修等目标。
1 氟材料的结构特点氟涂料的优异性能,从分子结构而言,一般聚烯烃分子的碳链呈锯齿形,如将氢原子换成氟原子,由于氟原子电负性大,原子半径小,C —F 键短,键能高达500KJ / mol ,而且由于相邻氟原子的相互排斥,使氟原子不在同一平面内,主链中 C —C —C 键角由112°变为107°,沿碳链作螺旋分布,故碳链四周被一系列性质稳定的氟原子所包围。
由于是对称分布,整个分子呈非极性;又因氟原子极化率低,碳氟化合物的介电常数和损耗因子均很小,所以其聚合物是高度绝缘的,在化学上突出的表现是高热稳定性和化学惰性。
另外,通常太阳能中对有机物起破坏作用的是可见光2紫外光部分,即波长为700~200nm 之间的光子,而全氟有机化合物的共价键能达544KJ / mol ,接近220nm 光子所具有的能量。
由于太阳光中能量大于220nm 的光子所占比重极微,所以氟系涂料耐候性极好。
全氟碳链中,两个氟原子的范德华半径之和为0. 27nm ,基本上将C —C —C 键包围填充。
这种几乎无空隙的空间屏障使任何原子或基团都不能进入而破坏C —C 键。
因此,其耐化学性极好。
2 含氟树脂涂料的发展过程及主要品种氟树脂的历史始于1938 年,美国的Plunket 博士发现四氟乙烯室温下聚合生成白色粉末。
含氟医药中间体原料

含氟医药中间体原料1. 引言医药中间体是指在制药过程中,通过化学合成或提取等方法获得的中间产物,用于合成最终的药物成品。
含氟医药中间体原料是指其中一类中间体,其分子结构中含有氟原子。
氟原子的引入可以改变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使药物更具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含氟医药中间体原料在药物研发和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含氟医药中间体原料进行介绍:氟原子的特性、含氟医药中间体的应用领域、合成方法和市场前景。
2. 氟原子的特性氟原子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9号元素,原子序数为9,符号为F。
它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具有以下特性:•电负性高:氟原子的电负性为3.98,是元素周期表中最高的电负性元素之一。
这使得氟原子对电子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能够与其他元素形成强烈的化学键。
•小原子半径:氟原子的原子半径较小,使得其与其他原子之间的键长较短。
这种紧密的化学键可以增加分子的稳定性。
•强偶极矩:由于氟原子电负性高,形成的化学键中存在较大的电荷差异,使得氟原子具有强偶极矩。
这种偶极矩有助于药物分子与靶点结合,提高药物的活性和选择性。
3. 含氟医药中间体的应用领域含氟医药中间体原料在药物研发和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抗癌药物氟原子的引入可以增强药物分子的稳定性和活性,提高药物对癌细胞的选择性。
因此,含氟医药中间体原料在抗癌药物的合成中被广泛应用。
例如,含氟化合物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是一种常用的抗癌药物,通过抑制细胞核酸的合成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3.2 抗炎药物氟原子的引入可以增加药物分子的脂溶性,使其更容易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
这使得含氟医药中间体原料在抗炎药物的合成中具有优势。
例如,含氟化合物氟替卡松(Fluticasone)是一种常用的抗炎药物,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来缓解炎症反应。
3.3 抗菌药物氟原子的引入可以增强药物分子与靶菌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抗菌药物的活性。
含氟离子液体与功能材料

含氟离子液体与功能材料王学军;唐军柯;王丽;张恒【摘要】氟元素的引入促进了离子液体的快速发展.含氟离子液体具有较低的熔点和黏度、更好的耐水性和环境友好性,成为目前离子液体的主流品种,并实现了从耐水体系向功能体系的发展,凭借良好的可设计性和绿色环保的特点在绿色化工进程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简要总结了含氟离子液体的分类和物理化学性质,并重点介绍了含全氟烷基链的离子液体、含氟功能离子液体、含氟聚离子液体以及含氟离子液体改性膜材料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情况.【期刊名称】《有机氟工业》【年(卷),期】2013(000)003【总页数】8页(P30-37)【关键词】离子液体;含氟材料;有机合成;膜改性;绿色化学【作者】王学军;唐军柯;王丽;张恒【作者单位】山东东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山东桓台256401;东岳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山东桓台256401;山东东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山东桓台256401;东岳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山东桓台256401;山东东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山东桓台256401;东岳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山东桓台256401;山东东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山东桓台256401;东岳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山东桓台256401【正文语种】中文0 前言有机氟化学之所以一直表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是源于氟原子的引入常常导致有机化合物产生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理活性,因而在许多尖端产业项目及医药、农药和催化工业中都对含氟化合物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应用,含氟离子液体成为研究热点也不例外。
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ILs)的概念由Seddon教授[1]首先提出,又称为室温离子液体(RTILs)、室温熔融盐或有机离子液体等,由不对称的大体积阳离子和小体积阴离子组成,是一种在室温及接近室温下呈液态、完全由离子构成的熔融盐,几乎没有蒸汽压。
第一个离子液体可以追溯到爆发一次大战时的1914年,当时为研究炸药而发现了硝基乙胺(熔点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氟己酸钠CAS No.2923-26-4 CF3CF2CF2CF2CF2COONa C6F11NaO2MW:336.04CAS No:2923-26-4EINECS:220-881-7全氟丁基磺酸钾CAS No.29420-49-3 CF3CF2CF2CF2SO3KC4F9KO3SMW:338.20CAS No:29420-49-3MP:300℃全氟己基磺酸钾CAS No.3871-99-6CF3CF2CF2CF2CF2CF2SO3KC6F13KO3SMW:438.2CAS No:3871-99-6EINECS:223-393-2MP:285℃三氟甲基磺酸钠CAS No.2926-30-9CF3SO3NaCF3NaO3SMW:172.05CAS No:2926-30-9BP:255℃Irritant全氟己磺酸CAS No.355-46-4CF3CF2CF2CF2CF2CF2SO3HC6HF13O3SMW:400.11CAS No:355-46-4 EINECS:206-587-1 Purity:97.0%mind20:1.841三氟甲磺酸CAS No.1493-13-6 CF3SO3H CHF3O3SMW:150CAS No:1493-13-6 EINECS:216-087-5 Purity:99.0%minBP:162℃MP:-40℃d20:1.7全氟丁酰氟;七氟丁酰氟CAS No.335-42-0 CF3CF2CF2CF=OC4F8OMW: 216.03CAS No. 335-42-0EINECS: 206-390-0Purity: 99.0% minBP: 7-9°CCorrosive全氟己酸甲脂CAS No.424-18-0 CF3CF2CF2CF2CF2COOCH3 C7H3F11O2MW: 328.08CAS No.424-18-0Purity: 99.0 % minBP: 122°Cd20: 1.62全氟己酸CAS No.307-24-4 CF3CF2CF2CF2CF2COOH C6HF11O2MW:314.05CAS No. 307-24-4EINECS: 206-196-6Purity(Titration):97.0%BP:156-160°Cd20: 1.759-1.765n20: 1.301Corrossive乙基四氢糠醚CAS No.62435-71-6C7H14O2MW: 130.19CAS No. 62435-71-6Purity: 98.0% minBP: 156°Cd20: 0.94n20: 1.424Flammable全氟-2-甲基-3-氧杂己酰氟CAS No.2062-98-8CF3CF2CF2OCF(CF3)CF=OC6F12O2MW: 332.04CAS No.2062-98-8Purity: 99.0 % minBP: 54-56°Cd20: 1.61n20: 1.300Corrosive全氟-2,5-二甲基-3,6-二氧杂壬酰氟CAS No.2641-34-1CF3CF2CF2OCF(CF3)CF2OCF(CF3)CF=O C9F18O3MW: 498.07CAS No. 2641-34-1Purity: 99.0 % minBP: 113-115°Cd20:1.8Corrosive2,2-双(4-甲基苯基)六氟丙烷CAS No.1095-77-8C17H14F6MW: 332.28CAS No.1095-77-8Purity: 99.0 % minMP: 82-85°CBP: 117°C/2mmHg4,4'-(六氟异丙烯)二酞酸酐; 六氟二酐CAS No.1107-00-2C19H6F6O6MW: 444.24CAS No.1107-00-2EINECS: 214-170-0Purity: 99.0 % minMP: 244 -247°C4,4'-(2,2,2-三氟-1-三氟甲基)亚乙基双(1,2-苯二甲酸)CAS No.3016-76-0C19H10F6O8MW: 480.27CAS No.3016-76-0EINECS: 221-154-7Purity: 99.0 % minMP: 244°C2,2-双(3,4-二甲基苯基)六氟丙烷CAS No.65294-20-4C19H18F6MW: 360CAS No. 65294-20-4EINECS: 265-687-3Purity: 99.0 % minMP: 75-78°C双酚AFCAS No.1478-61-1 HOC6H4C(CF3)2C6H4OH C15H10F6O2MW: 336CAS No. 1478-61-1ENCS:4-1335EINECS:216-036-7Purity: 99.5 % minMP: 159-163°CBP: 350-400°C全氟-2,5-二甲基-3,6-二氧杂壬酸乙酯CF3CF2CF2OCF(CF3)CF2OCF(CF3)COOCH2CH3C11H5F17O4MW: 524.1Purity (Titration): 99.0 % min五氟丙酸乙酯CAS No.426-65-3 CF3CF2COOCH2CH3C5H5F5O2MW: 192.07CAS No. 426-65-3EINECS:207-043-6Purity: 99.0 % minBP: 75-76°Cd20: 1.299n20: 1.301Flammable, irritant三氟丙酮酸乙酯CAS No.13081-18-0 CF3COCOOCH2CH3C5H5F3O3MW: 170CAS No. 13081-18-0Purity: 99.0% minBP: 102-103°C全氟乙基乙烯基醚CAS No.10493-43-3 CF3CF2OCF=CF2C4F8OMW: 216CAS No. 10493-43-3Purity: 98.5 % minBP: 7.4°Cd25: 1.44 (liquid)全氟-2-(2-硫酰氟乙氧基)丙基乙烯基醚CAS No.16090-14-5 CF2=CFOCF2CF(CF3)OCF2CF2SO2FC7F14O4SMW: 446CAS No. 16090-14-5Purity: 99.0 % minBP: 135°Cd38: 1.70全氟正丙基乙烯基醚CAS No.1623-05-8 CF3CF2CF2OCF=CF2 C5F10OMW: 266.03CAS No. 1623-05-8Purity: 99.0 % minBP: 35°Cd25: 1.53全氟甲基乙烯基醚CAS No.1187-93-5 CF3OCF=CF2C3F6OMW: 166.02CAS No. 1187-93-5Purity: 98.5 % minBP: -23°Cd20: 1.43 (liquid)氯甲基-1,1,1,3,3,3-六氟异丙基醚CAS No.26103-07-1 (CF3)2CHOCH2CL C4H3CLF6OMW: 216.56CAS No.26103-07-1Purity: 99.5 % minBP: 76-77°Cintermediate for Sevoflurane2,2,2-三氟乙基二氟甲醚CAS No.1885-48-9CF3CH2OCHF2C3H3F5OMW: 150.04CAS No. 1885-48-9Purity: 99.0 % minBP: 29°C*intermediate for Isoflurane & Desfluorane2-氯-1,1,2-三氟乙基甲醚CAS No.425-87-6 CH3OCF2CHFCL C3H4CLF3OMW: 148.51CAS No. 425-87-6Purity: 99.0 % minBP: 70.6°Cd20: 1.363n20: 1.343*intermediate for Enflurane六氟异丙基甲醚CAS No.13171-18-1六氟异丙醇CAS No.920-66-1 (CF3)2CHOHMW: 168.04ENCS: 2-291EINECS: 213-059-4BP: 59 °CMP: -3.3°Cd20: 1.604n20: 1.277Corrosive六氟环氧丙烷CAS No.428-59-1 CF3CF(O)CF2C3F6OMW: 166EINECS: 207-050-4BP: -27 °CMP: -129 °Cd20: 1.300 (Liquid)六氟丙酮三水化合物CAS No.34202-69-2 (CF3)2C=O·3H2O C3F6O·3H2O MW: 220.05ENCS: 2-581EINECS: 211-676-3MP: -11°Cd25: 1.6Toxic六氟异丁烯CAS No.382-10-5 (CF3)2C=CH2 C4H2F6MW: 164BP: 14.5 °CMP: -111°Cd20: 1.337 (Liquid)三氟乙酸CAS No.76-05-1CF3COOHC2HF3O2MW: 114.01ENCS: 2-1185EINECS: 200-929-3BP: 74 °CMP: -15.4°Cn20: 1.284Corrosive, irritant, toxicLD50 150 mg/kg mouse (o)全氟-2,5-二甲基-3,6-二氧杂壬酸CAS No.13252-14-7 CF3CF2CF2OCF(CF3)CF2OCF(CF3)COOH C9HF17O4MW: 496.07CAS No.13252-14-7EINECS:236-237-3Purity (Titration):99.0% minBP: 135°C /28mmHgd20: 1.7362,2,2-三氟乙基二氟甲醚CAS No.1885-48-9 CF3CH2OCHF2C3H3F5OMW: 150.04CAS No. 1885-48-9Purity: 99.0 % min*intermediate for Isoflurane & Desfluorane2-氯-1,1,2-三氟乙基甲醚CAS No.425-87-6CH3OCF2CHFCLC3H4CLF3OMW: 148.51CAS No. 425-87-6Purity: 99.0 % minBP: 70.6°Cd20: 1.363n20: 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