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开发动态分析及开发调整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不断加深对油层认识。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6
二、油田开发调整的原则 1、对于平面上具有均质结构的单层层系、低原 油粘度油田,或低原油粘度、区域性非均质结构的单 层层系油田,合理的调整原则是加速其高产区的开采。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7
2、多层系大油田一般采用边内注水,开发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解:(1)根据给出的累积产油量Np 和累积产水量Wp,在半 对数坐标纸绘制出水驱规律曲线如图15-16所示。
与累积采油量对应的含水率,并求含水率达98%时的
最终采油量和采收率。
表15-4 某油田L层生产数据及计算结果表
生产数据 序号 时间 年份 计算数据
累积产油104t 388.7 434.4 465.7 490.2 508.9 526.9 544.1 ]562.4 581.1 599.9 621.2 644.1 666.3 ]687.6 709.4 730.1 751.9 762.6
qi 1 exp Di t Di
p
(5)累积产量与瞬时产量之间的关系: N
1 qi q t Di
(2) 推导过程
定义式:
经验式:
n 由于: 0
D
dq qdt
(1)
(2)
D kq n
所以(2)式可以写为: D k (3) 即:
Dt Di k
dq k qdt
(2)确定描述直线段的常数a和b,给出直线方程。由图中 看到,直线在1968年出现拐点,因此需要分段进行计算。
1968年以前:
1 lg1000 lg100 1 a1 720 480 240 a1 240
查图得b1=1.023,lgb1=0.01,因此第一直线段方程为:
N p 240lgWp 0.01
q dt
0 t
t
(7)
将(6)式代入(7)式,得:
N p qi exp Di t dt
t 0
qi 1 exp Di t 积分整理得: N p Di
(8)
由(6)式得:
t
q 1 ln i q Di t
(9)
将(9)式代入(8)式得:
整的最好原则是在其含油边界和注入水前缘均匀推
进的情况下,在剖面上以均匀速度开采所有小层。
3、对于具有很高储油高度的块状油藏,当主
要靠底水驱油或者采用注水提高油水边界时,合理
的调整原则是在整个油藏面积上相对均匀地提高油
水界面。
返回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28
4、气顶油田在天然边水活跃或边缘注水条
Wp b 10 p 1.023 10388.7 / 240 42.7 104 m 3 2.3Wp 2.3 42.7 fw 0.29 a 2.3Wp 240 2.3 42.7
第二直线段取1975年:
Wp 10
lgb2 N p
a2
100.913 751.9 / 390 693104 m 3 fw 2.3 693 0.80 390 2.3 693
qi 1 exp Di t Di
最大累积产量:
N pmax N pi
qi Di
(5)
例1 某油田开发区的产量变化数据见表15-1。从表中可以看出该油 田产量自1962年起开始递减,试求: 1)该开发区的递减率; 2)预测1970年的产量; 3)年产量为0.2×106时的开发时间; 4)预测油藏的最终采油量。
Np a(lgWp lg b)
2、水驱规律曲线的用途
• 预测产水量
• 预测含水率 • 预测最终采收率
Wp b 10
fw
N p / a
2.3Wp a 2.3Wp
N pmax alg 21.3a lg b
N pmax N a N lg 21.3a lg b
表15-1
时间,年份 年产油量,10 6 t 年产液量,10 6 t 累积产油量,10 6 t 1962 0.796 1.050 1.901 1963 0.685 10185 2.586
某油田产量变化数据
1964 0.611 1.461 3.197 1965 0.546 1.783 3.743 1966 0.423 1.850 4.166 1967 0.353 1.643 4.519 1968 0.283 1.740 4.802
1 n
n 1 1 nDi t n 1
(5)累积产量与瞬时产量之间的关系:
qin Np qi1n q1n t 1 nDi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5、调和型递减规律
基本公式 (1)递减指数: n 1 (2)递减率: Dt Di
qt qi
全部计算结果见表15-4。 (4)根据后一直线段计算最大累积产油量和最终采收率
N pmax 390lg21.3 390 0.913 1172.5 104 t Rpmax N pmax N 1172.5 49% 2409
第二节 物质平衡法 一、油藏的类型及驱动类型
Pi≤ Pb
Pi>Pb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3
二、物质平衡方法原理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4
三、物质平衡方程的应用
1、地质储量
2、压力变化
3、天然水侵量
4、油气藏采收率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5
第三节
油田开发调整
一、油田开发调整的必要性
(1)适应油田开发阶段及开采条件的变化。
二、油田含水规律及其预测
1、水驱规律曲线的概念
一个天然水驱或人工水驱 的油藏,当它已经全面开 发并进入稳定生产阶段后 ,含水率达到一定高度并 逐渐上升时,在半对数坐 标纸上,以对数坐标表示 油 藏 的 累 积 产 水 量 Wp, 以普通坐标表示油藏的累 积产油量Np,做出两者的 关系曲线,常出现一条近 似的直线段,称为水驱规 律曲线。
累积产水104m3 42.7 66.0 89.0 112 135 159 186 224 269 282 316 363 417 468 525 600 693 725
含水率% 29 38.8 46 49 56 60 65 68 72 62.5 65 68 71 73 76.6 78 80 81
采出程度 % 16.09 18.03 19.33 20.43 21.12 21.87 22.59 23.34 24.12 24.90 25.79 26.74 27.66 28.54 29.44 30.30 31.21 31.65
由(1)式和(3)式,得:
(4)
上式分离变量,积分得:
qi ln q t kt
(5)
又由于: 所以:
Di k
q ln i Di t qt
qt qi exp Di t
(6)
产量递减后,在时间 0~t 内的累积产量为:
Np
1
(3)产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qt qi 1 Di t (4)累积产量随时间的变化:
Np
qi ln1 Di t Di
(5)累积产量与瞬时产量之间的关系:N p qi ln qi
Di
qt
6、三种递减规律的比较
指数型:
Dt Di k
n
双曲线型: Dt Di qt
第四章 油田开发动态分析及开发调整
第一节 经验方法
1、产量递减规律 2、油田含水规律及预测 第二节 物质平衡方法 第三节 油田开发调整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
第一节 经验方法
一、油田产量递减规律 1、产量递减率定义
单位时间内单位产量的变化,通常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dq 定义式: D qdt
解:(1)判断递减类型 将年产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绘制于半对数坐标系下,如下图。
确定属于指数型递减,递减起始时间为1965年。 递减期初始产量为:
qi 0.546106 t
(2)计算递减率 将直线同时向两端方向延长,其上端与纵轴交于1.0106t 处,下端与过纵轴0.1106t的水平直线相交,两交点在横轴上 的坐标差t=11年,所以有: 2.3 2.3 D 0.20911 / a
1 Np qi q t Di
(10)
4、双曲线型递减规律
基本公式
(1)递减指数: 0 n 1
qt (2)递减率: Dt Di qi
n
(3)产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qt qi 1 nDi t (4)累积产量随时间的变化: N p
qi n 1Di
qi
产量递减速度主要决定于递减指 数n和初始递减率Di。
调和型:
qt Dt Di qi
qt qt 1 qi qi
n
因为:
在初始递减率和递减期初始产量相 同时,以指数递减产量下降最快, 双曲线型递减居中,调和型递减最 慢。在递减类型一定时,初始递减 率越大,产量下降越快。
1968年以后:
1 lg1000 lg100 1 a2 840 450 390 a 2 390
查图得b2=8.185, lgb2=0.913,因此第二直线段方程为:
N p 390lgWp 0.913
(3)计算累积产水量Wp和含水率fw。 第一直线段取1959年:
N
240
Rmax
3、实例
在半对数坐标下,以累积产油量为普通坐标,以累积 产水量为对数坐标,绘制出水驱规律曲线为一直线, 如图所示,其斜率为:
1 lgWp2 lgWp1 a N p2 N p1
将直线段延长与纵轴相交, 得截距b。求出常数a和b就 可进行动态预测。
例15-3: 已知某油田L油层注水开发,其生产数据见表15-4。 油田地质储量为2409×104t。试根据水驱规律计算
经验式:
D kq
n
2、产量递减规律的类型 1、指数型递减规律 (n=0) 2、双曲线型递减规律 (0<n<1) 3、调和型递减规律 (n=1) 3、指数型递减规律 (1)基本公式 (1)递减指数: n 0
(2)递减率: Dt Di k
(3)产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qt qi exp Dit (4)累积产量随时间的变化:N p
件下,可采用下列原则: 保持气油界面位置不
动,并尽可能均匀提高油水界面和含油边界的推
进,保持油气界面不动,可以通过调整气区采气 量、油区采液量来维持油气区压力平衡,或在界 面处注入流体形成屏障的方法实现。
累积产水104m3 32.9 58.2 82.0 105.7 125.6 151.0[ 180.9 214.5 249.2 281.4 316.6 360.7 407.7 460.4 527.6 600.3 696.9 729.1
含水率% 20.8 35.1 43.3 49.0 51.3 58.6 63.4 64.9 64.9 63.0 62.3 65.8 68.0 71.3 75.5 77.8 81.6 83.5
7、产量递减规律的应用-以指数递减规律为例
产量变化规律: qt qi exp Dit 累积产量变化: N p
qi 1 exp Di t Di
(1) (2)
对(1)式两端取对数,得
lg qt lg qi Di t lg e
(3) (4)
累积产量:
N pt N pi
t 11
(3)预测1970年的产量
q t 0.546106 exp 0.2091 5 0.192106 t
(4)预测年产量为0.2 106t时的时间 查图得年产量为0.2 106t的时间为1969年10月。
(5)预测油藏的最终采油量
11 6 N pmax 3.743 0.546 10 2.3 6.354 106 t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6
二、油田开发调整的原则 1、对于平面上具有均质结构的单层层系、低原 油粘度油田,或低原油粘度、区域性非均质结构的单 层层系油田,合理的调整原则是加速其高产区的开采。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7
2、多层系大油田一般采用边内注水,开发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解:(1)根据给出的累积产油量Np 和累积产水量Wp,在半 对数坐标纸绘制出水驱规律曲线如图15-16所示。
与累积采油量对应的含水率,并求含水率达98%时的
最终采油量和采收率。
表15-4 某油田L层生产数据及计算结果表
生产数据 序号 时间 年份 计算数据
累积产油104t 388.7 434.4 465.7 490.2 508.9 526.9 544.1 ]562.4 581.1 599.9 621.2 644.1 666.3 ]687.6 709.4 730.1 751.9 762.6
qi 1 exp Di t Di
p
(5)累积产量与瞬时产量之间的关系: N
1 qi q t Di
(2) 推导过程
定义式:
经验式:
n 由于: 0
D
dq qdt
(1)
(2)
D kq n
所以(2)式可以写为: D k (3) 即:
Dt Di k
dq k qdt
(2)确定描述直线段的常数a和b,给出直线方程。由图中 看到,直线在1968年出现拐点,因此需要分段进行计算。
1968年以前:
1 lg1000 lg100 1 a1 720 480 240 a1 240
查图得b1=1.023,lgb1=0.01,因此第一直线段方程为:
N p 240lgWp 0.01
q dt
0 t
t
(7)
将(6)式代入(7)式,得:
N p qi exp Di t dt
t 0
qi 1 exp Di t 积分整理得: N p Di
(8)
由(6)式得:
t
q 1 ln i q Di t
(9)
将(9)式代入(8)式得:
整的最好原则是在其含油边界和注入水前缘均匀推
进的情况下,在剖面上以均匀速度开采所有小层。
3、对于具有很高储油高度的块状油藏,当主
要靠底水驱油或者采用注水提高油水边界时,合理
的调整原则是在整个油藏面积上相对均匀地提高油
水界面。
返回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28
4、气顶油田在天然边水活跃或边缘注水条
Wp b 10 p 1.023 10388.7 / 240 42.7 104 m 3 2.3Wp 2.3 42.7 fw 0.29 a 2.3Wp 240 2.3 42.7
第二直线段取1975年:
Wp 10
lgb2 N p
a2
100.913 751.9 / 390 693104 m 3 fw 2.3 693 0.80 390 2.3 693
qi 1 exp Di t Di
最大累积产量:
N pmax N pi
qi Di
(5)
例1 某油田开发区的产量变化数据见表15-1。从表中可以看出该油 田产量自1962年起开始递减,试求: 1)该开发区的递减率; 2)预测1970年的产量; 3)年产量为0.2×106时的开发时间; 4)预测油藏的最终采油量。
Np a(lgWp lg b)
2、水驱规律曲线的用途
• 预测产水量
• 预测含水率 • 预测最终采收率
Wp b 10
fw
N p / a
2.3Wp a 2.3Wp
N pmax alg 21.3a lg b
N pmax N a N lg 21.3a lg b
表15-1
时间,年份 年产油量,10 6 t 年产液量,10 6 t 累积产油量,10 6 t 1962 0.796 1.050 1.901 1963 0.685 10185 2.586
某油田产量变化数据
1964 0.611 1.461 3.197 1965 0.546 1.783 3.743 1966 0.423 1.850 4.166 1967 0.353 1.643 4.519 1968 0.283 1.740 4.802
1 n
n 1 1 nDi t n 1
(5)累积产量与瞬时产量之间的关系:
qin Np qi1n q1n t 1 nDi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5、调和型递减规律
基本公式 (1)递减指数: n 1 (2)递减率: Dt Di
qt qi
全部计算结果见表15-4。 (4)根据后一直线段计算最大累积产油量和最终采收率
N pmax 390lg21.3 390 0.913 1172.5 104 t Rpmax N pmax N 1172.5 49% 2409
第二节 物质平衡法 一、油藏的类型及驱动类型
Pi≤ Pb
Pi>Pb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3
二、物质平衡方法原理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4
三、物质平衡方程的应用
1、地质储量
2、压力变化
3、天然水侵量
4、油气藏采收率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5
第三节
油田开发调整
一、油田开发调整的必要性
(1)适应油田开发阶段及开采条件的变化。
二、油田含水规律及其预测
1、水驱规律曲线的概念
一个天然水驱或人工水驱 的油藏,当它已经全面开 发并进入稳定生产阶段后 ,含水率达到一定高度并 逐渐上升时,在半对数坐 标纸上,以对数坐标表示 油 藏 的 累 积 产 水 量 Wp, 以普通坐标表示油藏的累 积产油量Np,做出两者的 关系曲线,常出现一条近 似的直线段,称为水驱规 律曲线。
累积产水104m3 42.7 66.0 89.0 112 135 159 186 224 269 282 316 363 417 468 525 600 693 725
含水率% 29 38.8 46 49 56 60 65 68 72 62.5 65 68 71 73 76.6 78 80 81
采出程度 % 16.09 18.03 19.33 20.43 21.12 21.87 22.59 23.34 24.12 24.90 25.79 26.74 27.66 28.54 29.44 30.30 31.21 31.65
由(1)式和(3)式,得:
(4)
上式分离变量,积分得:
qi ln q t kt
(5)
又由于: 所以:
Di k
q ln i Di t qt
qt qi exp Di t
(6)
产量递减后,在时间 0~t 内的累积产量为:
Np
1
(3)产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qt qi 1 Di t (4)累积产量随时间的变化:
Np
qi ln1 Di t Di
(5)累积产量与瞬时产量之间的关系:N p qi ln qi
Di
qt
6、三种递减规律的比较
指数型:
Dt Di k
n
双曲线型: Dt Di qt
第四章 油田开发动态分析及开发调整
第一节 经验方法
1、产量递减规律 2、油田含水规律及预测 第二节 物质平衡方法 第三节 油田开发调整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
第一节 经验方法
一、油田产量递减规律 1、产量递减率定义
单位时间内单位产量的变化,通常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dq 定义式: D qdt
解:(1)判断递减类型 将年产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绘制于半对数坐标系下,如下图。
确定属于指数型递减,递减起始时间为1965年。 递减期初始产量为:
qi 0.546106 t
(2)计算递减率 将直线同时向两端方向延长,其上端与纵轴交于1.0106t 处,下端与过纵轴0.1106t的水平直线相交,两交点在横轴上 的坐标差t=11年,所以有: 2.3 2.3 D 0.20911 / a
1 Np qi q t Di
(10)
4、双曲线型递减规律
基本公式
(1)递减指数: 0 n 1
qt (2)递减率: Dt Di qi
n
(3)产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qt qi 1 nDi t (4)累积产量随时间的变化: N p
qi n 1Di
qi
产量递减速度主要决定于递减指 数n和初始递减率Di。
调和型:
qt Dt Di qi
qt qt 1 qi qi
n
因为:
在初始递减率和递减期初始产量相 同时,以指数递减产量下降最快, 双曲线型递减居中,调和型递减最 慢。在递减类型一定时,初始递减 率越大,产量下降越快。
1968年以后:
1 lg1000 lg100 1 a2 840 450 390 a 2 390
查图得b2=8.185, lgb2=0.913,因此第二直线段方程为:
N p 390lgWp 0.913
(3)计算累积产水量Wp和含水率fw。 第一直线段取1959年:
N
240
Rmax
3、实例
在半对数坐标下,以累积产油量为普通坐标,以累积 产水量为对数坐标,绘制出水驱规律曲线为一直线, 如图所示,其斜率为:
1 lgWp2 lgWp1 a N p2 N p1
将直线段延长与纵轴相交, 得截距b。求出常数a和b就 可进行动态预测。
例15-3: 已知某油田L油层注水开发,其生产数据见表15-4。 油田地质储量为2409×104t。试根据水驱规律计算
经验式:
D kq
n
2、产量递减规律的类型 1、指数型递减规律 (n=0) 2、双曲线型递减规律 (0<n<1) 3、调和型递减规律 (n=1) 3、指数型递减规律 (1)基本公式 (1)递减指数: n 0
(2)递减率: Dt Di k
(3)产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qt qi exp Dit (4)累积产量随时间的变化:N p
件下,可采用下列原则: 保持气油界面位置不
动,并尽可能均匀提高油水界面和含油边界的推
进,保持油气界面不动,可以通过调整气区采气 量、油区采液量来维持油气区压力平衡,或在界 面处注入流体形成屏障的方法实现。
累积产水104m3 32.9 58.2 82.0 105.7 125.6 151.0[ 180.9 214.5 249.2 281.4 316.6 360.7 407.7 460.4 527.6 600.3 696.9 729.1
含水率% 20.8 35.1 43.3 49.0 51.3 58.6 63.4 64.9 64.9 63.0 62.3 65.8 68.0 71.3 75.5 77.8 81.6 83.5
7、产量递减规律的应用-以指数递减规律为例
产量变化规律: qt qi exp Dit 累积产量变化: N p
qi 1 exp Di t Di
(1) (2)
对(1)式两端取对数,得
lg qt lg qi Di t lg e
(3) (4)
累积产量:
N pt N pi
t 11
(3)预测1970年的产量
q t 0.546106 exp 0.2091 5 0.192106 t
(4)预测年产量为0.2 106t时的时间 查图得年产量为0.2 106t的时间为1969年10月。
(5)预测油藏的最终采油量
11 6 N pmax 3.743 0.546 10 2.3 6.354 106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