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中国的传统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中华伟大复兴
——汉服运动
当意识到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越来越少时,我们对这些被叫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东西开始重视起来并且有意识地保护,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蔚然成风,民间传统文化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而汉服运动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悄然闯入人们的视野。

它是在汉族人大国思想觉醒的背下,以青少年族群为主体,以重现满清统治前中国人服饰为出发点,借此复兴华夏传统文化为目标的一场文化运动(百度百科)。

汉服运动是民间的草根运动,“王乐天事件”再次引起大陆各界人士和整个华人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汉民族服饰的关注,影响深远!接着新加坡《联合早报》的报道,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并在全国掀起了汉服复兴的浪潮。

浪潮的掀起,反对的心声顿时成了浪水涌入人们的视野。

“复古运动”、“破坏民族团结”、“扰乱正常生活”等讨伐声、谩骂声风涌水起。

当然,也有赞成的心声。

而就我个人而言,我很高兴看到“以青少年族群为主体”这样的字眼,因为我们知道,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许多青少年都“崇洋媚外”,非常排斥中国的统统文化。

但如今“汉服运动”的主力军却是青少年。

我们常说:“青少年是我们的未来,青少年是国家的根基。

”正如中国足协所说:“中国足球复兴,要从娃娃抓起。

”而我认为,要让中国的传统文化保持其旺盛的生命
力,我们必须从青少年抓起。

今天的中国的硬实力已经上去,综合国力大幅度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普遍改善。

但我想说,这句话是在特定的背景下才成立的。

如我们的人均GDP还远远被其他国家甩在后,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文化软实力还是非常落后。

我个人认为,武器永远打不垮我们中国,但精神的腐蚀是非常可怕的,它像蚕吞桑叶,一点一点的吞噬我们的精神,到时候我们不打自垮,这才是最可怕的。

现在的“日本动漫”,“美国的科幻片”,“西餐的文化”,“西方的节日”正在吞噬我们的精神。

而中国的春节等传统节日,已经渐渐的失去“味道”。

而现在我看到“汉服运动”的主力军竟然是中心力量是年轻白领和在校大学生、初中、高中学生。

我先不理他是否在炒作,他的根基有多深?首先我是看到了希望,我们总不能一蹴而就,况且欲速则不达,很多东西的蜕变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当我们回首传统文化的流失和歧变触目惊心时,政府做出拯救战略,但收效不是很大,即使做出在传统节日放假这种方式也是于事无补。

因为根基不扎实,政府没有从小就灌输一种传承传统文化的思想,而现在的“汉服运动”不同,他从一发起的根基就非常扎实。

而“汉服运动”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非常赞同他能够继续发扬下去,这样才有利于我们去传承其他传统文化。

曾记否,韩国曾经试图将端午节申报成其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我国某地政府却因为防止人们端午划龙舟产生安全隐患而明令将民间龙舟束之高阁。

曾记否,韩国将端午节和针灸申报成为本国非物
质文化遗产的举动引起我国民众心痛,爱国热情空前高涨。

我国是一个有5000年文明史的国家,不计其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失传而渐渐离我们而去,着实让人痛心。

要是哪一天,日本人把“汉服”也申请为他们服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要忘了,唐朝时,日本人就派留学生到中国学习,而那时候正式汉服发展的高峰阶段。

到时候,我看做什么严重交涉讲话也是无济于事。

传统文化遗产使得群体之间形成了固有的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更重要的是激起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

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在让我们看看反对“汉服运动”社论和网友的心声。

“索尼”、“本田”、“三星”、“现代”的效应,是不可遏制的“韩流”和“日流”。

当资本不处于强势地位的时候,文化就要随时面临着冲击和替代。

这就是全球化时代的文化逻辑,这就是后发现代国家摆脱不掉的文化焦虑。

所以说,“汉服运动”只能成为一种文化实践,它无力改变文化流失的总体趋势,也不可能唤醒人们的文化意识和传统的文化认同,甚至于在一个商品化的消费时代,它的炒作基础都很薄弱。

(《汉服运动:文化焦虑与认同危机》来自新浪网)
我不认同上述作者的说法,“索尼”、“本田”、“三星”、“现代”的效应,先是一种资本和商业行为,然后成为一种具体的、渗透性的文化行为。

虽说他们是一种资本和商业行为,那我们就无法摆脱文化的焦虑吗?非也!我们在经济的快速增长下,我们的国产货也不差,不然,美国和欧洲就不会对华反倾销。

在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在具备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全民的民族认同感的条件下,我们可以把“汉服”打造成资本商品,参透入文化,这样汉服的生命力就会生生不息,唤醒人们对文化意识和传统的文化认同。

“复兴汉服就是要禁止少数民族服装,复兴汉服破坏民族团结,汉服会扰乱正常生活”(天涯社区)。

我觉得非常可笑,第一,汉族穿汉族的民族服侍,少数民族穿少数民族的民族服侍,这是互不相干的,我们没有限制中国人就一定要穿汉服,何况,现在我们还有流行穿少数民族服装,特别是重要会议,我们还穿西装。

第二,穿汉服就破坏民族团结,我说面荧屏的长袍马褂,那不是要复清吗?那这样,电影事业就不用发展了。

第三,穿汉服就扰乱生活,我们说在休闲穿,又不是叫你天天穿,你工作时,改穿工作服,就穿工作服。

人家日本和服穿了那么多年,又不见人家生活次序被扰乱。

所以,就我个人而言。

“汉服”在这个时期兴起,就有他的生命力和历史使命,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就应该传承下来。

因为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我们民族的根,我们不该忘
本,在经济快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快速流失的今天,我们更有必要把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起来,提高文化产链,才能使国家的经济发展有更广泛的空间。

中国的伟大复兴,单靠经济、国防实力的增强,是无法完成,如果文化软实力提不上来,一切都成了空头支票。

正如百度所说:“汉族服装又是汉族的文化的载体,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推行汉服,有利与汉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利与提高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在现代恢复汉服十分有必要。

”(百度百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