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排水工程-第五章生物膜法02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工艺流程 a、一段法部分污泥回流。 工艺1:生物滤池出水直接向滤池回流;由 二次沉淀池向初次沉淀池回流污泥,有助于 生物膜接种。 工艺2:处理水回流滤池前,可避免加大初 次沉淀池容积,生物污泥由二次沉淀池回流 初次沉淀池,提高沉淀池的沉淀效果。 工艺3:处理水和生物污泥同步从二次沉淀 池回流初次沉淀池,提高了初次沉淀池的沉 淀效果,加大了滤池的水力负荷。弊端在于 提高了初次沉淀池的负荷。 工艺4:不设二次沉淀池,提高了初次沉淀 池的效果,并使其兼行二次沉淀池的功能。 工艺5:处理水直接由滤池出水回流,生物 污泥则从二次沉淀池回流,然后两者同步回 流初次沉淀池。
3) 旋转布水器计算与设计
a、旋转布水器的直径D′=D-200mm
( D滤池直径)
b 、布水横管的数目及其管径D〞, 布水横管可以采用钢管或铝管,横管数目一般2-4根, 管中流速v= 0.5~ 1.0m/s,管底离滤床表面150~ 250mm,以避免风力的影响。 c、布水横管的出水孔口数(m)、孔口直径(d)及每个孔口距池中心 的距离(ri)。 设计依据:V>0.5m/s以及每个孔口的喷洒面积基本相等。则 m= 1/[1-(1-a/d)] a为最末端2个出流孔口间距的2倍,取0.08m; 出口孔径d一般10-15mm,不得小于10mm。 每个出流孔口距滤池中心的距离(ri) ri=R( i/m)(开平方) (中间 间距大、外侧小)R为布水半径(D′/2), i为从池中心算起,每个孔 口的排列顺序。孔口间距一般从300mm,开始逐步减少到40mm。 d.每分钟的旋转周数n=34.78×106/m·d2·D′ e.工作水头(包括沿程水损、局部水损,而局部水损又含孔口阻力,管 口降速水头)∴H=h1+h2+h3 ,布水器所需压力为0.5~1.0m。
5.2.4 塔式生物滤池:
1、特征
在构造方面: 塔身(高:8-24m;直径13.5m,径高比1:6-1:8); 滤料; 高8-24米 布水装臵; 通风 在工艺方面: 高负荷率(80-200m3为一 般高负荷滤池的2-10倍; 滤层内部的分层(不同层适 于不同微生物生长,提高污 水处理能力。
2、计算与设计
1893年英国Corbett在Salford创建了第一个具有喷嘴布水装 臵的生物滤池。迄今为止,有生物滤池(普通生物滤池、高 负荷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 设备和生物流化床等。
是细菌和菌类一类的微 生物和原生动物、后生 动物一类的微型动物附 着在滤料或某些载体上 生长繁殖,并在其上形 成膜状生物污泥-生物膜。
2、工艺方面的特征:
a 、对水质水量变动有较强适应性——顺水流方向形成了微生态系统。 b、污泥沉降性能好,宜于固液分离,但是,如果生物膜内部形成的厌 氧层过厚,在其脱落后,将有大量的非活性的细小悬浮物分散于水中, 使处理水的澄清度降低。 c、能处理低浓度污水。生物膜能处理活性污泥法不能处理的低浓度污 水和微污染的原水,使B0D5降至5-10mg/L。 d、易于维护管理、节能。无污泥回流系统,甚至无曝气系统,节能并 易运行管理。
(3) 布水设备
设臵目的 为了使污水能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滤床表面上 生物滤池的布水设备分为两类
移动式(常用回 转式)布水器
回转式布水器的中央是 一根空心的立柱,底端与设 在池底下面的进水管衔接。 其所需水头在0.6 ~1.5m左右。
固定式喷嘴 布水系统 固定式布水系统由投配 池、布水管道和喷嘴组成。。
与活性污泥法相比: ①活性污泥法系人工强化生物处理系统,生物量大,处理 能力强,而膜法更趋于自然净化原理。 ②活性污泥法为人工强化三相传质,膜法趋向浓度差扩散 传质,传质效果较活性污泥差,处理效率较活性污泥差。 ③适于工业废水处理站和小规模生活污理厂。
生物膜法 的主要工艺
5.2 生物滤池
5.2.1 概述 生物滤池是以土壤自净原理为依据,在污水灌溉的基础上, 经较原始的间歇砂滤池和接触滤池而发展起来的人工生物技 术。 污水在粗滤料上喷洒,处理构筑物称为生物滤池。污水流经 表面,在表面上形成生物膜,待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即摄取流 经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营养,从而净化污水。
V —空气流速 △ T —滤池内、外温差
例题5-1 (p211页)
5、高负荷生物滤池的工艺计算与设计: 生物滤池系统的功能设计包括: 滤池类型和流程选择; 滤池个数和滤床尺寸; 二次沉淀池的形式、个数和工艺尺寸的确定; 布水设备的计算。 1)滤池池体的工艺计算与设计: 常用的负荷率有: BOD-容积负荷率 :一般1200gBOD5/m3d BOD-面积负荷率,一般在1100-2000gBOD5/m2d 水力负荷率—每平方米滤池表面每日所能接受的污水量
系统,细菌占主导地位。 挂膜 -成熟-形成内外两层膜,好氧膜的厚度一般2mm左右。
2、有机物降解过程
空气中氧溶解于流动水层中 污水中有机物由流动水层传递到附着水层,再进入生物膜 微生物代谢产物:H2O、CO2、 NH3和微生物细胞物质,
3、生物膜的老化与更新 生物膜从开始形成到成熟,生物膜要经历潜伏和生长两个阶 段,一般的城市生活污水,在20 度左右的条件现大致需要30 天左右的时间。
交替式二级生物滤池法的流程
沉淀污水经配水槽进入 滤池A(作为一段滤池 考虑),再经二次沉淀 池的A沉淀池处理,处 理水用泵抽升送入滤池 B(二段滤池),然后 通过沉淀池B处理后排 放,经一段时间后,转 换水流方向。优点:有 效提高处理效果,缺点, 增加建设成本。
3、高负荷生物滤池的构造特点: 构造与普通生物滤池同(池体、滤料、布水与排水系统), 不同之处如下: a、池形圆形 使用的滤料直径较大,一般为40-100mm,空隙率高。 b、旋转式布水器 污水以一定的压力流入位于池中央处的固定竖管,再流入布 水横管。
污水先要预处理,去除原污水中的悬浮物等能够堵塞滤料的 污染物,并使水质均化。脱落的生物膜随处理水流出,因此, 生物滤池后也应设沉淀池(二次沉淀池)予以截留。
5.2.2、普通生物滤池(滴滤池)
1、普通生物滤池的构造
(1)池体
典型的生物滤池的构造
滤料
布水装臵
池体
排水系统
高于池表面0.50.9m。带孔洞和不 带孔洞的两种形式。
参考教材220页例5-3
塔滤的工艺设计可以按BOD5- 容积允许负荷率进行。
出水 BOD
q=Q/A
例题5-3(P220-221) 某城镇居民5000人,排水量标准100L/(人· d),冬季水温 12度,每人每日产生的BODu值以40g计,生活污水拟用塔 滤处理,处理水的BODu按35mg/L考虑。
(2)滤料 滤料是微生物生长栖息的场所,理想的滤料应具备下述特性: (1)比表面积大,能为微生物附着提供大量的面积; (2)质坚、高强耐腐蚀、抗冰冻。 (3)有足够的空隙率,保证通风(即保证氧的供给)和 使脱落的生物膜能随水流出滤池; (4)价格低廉,就地取材,便于加工、运输。 滤料粒径并非越小越好,会造成堵塞,影响通风。 早期主要以拳状碎石为滤料,其直径在2.5~ 04cm左右。
5.2.3、高负荷生物滤池
1 特征 提高了滤池的BOD-负荷率,高于普通生物滤池的6-8倍,水力负荷率高达10 倍。
高负荷生物滤池的高滤率时通过限制进水BOD5 值和在运行上采取处理水回流 等技术而达到的。 进入高负荷生物滤池的BOD5值必须低于200mg/L,否则用处理水回流加以稀 释。 回流产生的效应: (1)均化与稳定进水水质; (2)加大水力负荷,及时冲刷过厚和老化的生物膜,加速生物膜更新,抑 制厌氧层发育,使生物膜经常保持较高的活性; (3)抑制滤池蝇的过度滋长; (4)减轻散发的臭味。
4、高负荷生物滤池的需氧与供氧
1)生物膜量: 好氧膜厚2mm,含水率98%。 2)生物滤池需氧量: O 2 =a’BODr + b ’ P(kg/m3滤料) a ’ =1.46 b ’=0.18 kgO2/ kg生物膜 aˊ--每 kgBOD5完全降解所需要的氧量(kg),对城市污水,为1.46左右。 BODr-在生物滤池上去除的BOD5值。 b ˊ --单位重量活性生物膜的需氧量,此值大致为0.18kg/m3。 P-每m3 滤料上覆盖着的活性生物膜。 3)生物滤池的供氧: 通风传质的影响因素有:滤池内外的温差、风力、滤料类型、水力负荷 (布水量),其中主要是温差。 v=0.075 ×△T-0.15
(4)排水系统
作
收集滤床流出的污水 保证通风
用
2、普通生物滤池的设计与计算 1)BOD5容积负荷率:每立方米滤料在 1d内所能接受的BOD5量, 1) 单位 gBOD5/m3滤料•d 2 )水力负荷率: m3 污水 /m3 滤料•d
3、普通生物滤池的适用范围与优缺点 优点:处理效果好,BOD5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出水 BOD5 可下降到25mg/L以下,硝酸盐含量在10mg/L左右,出水水质稳 定,运行简单,节约能源。 缺点:占地面积大,不适合处理水量大的污水;易堵塞;灰 蝇很多,散发臭味,影响环境卫生。生物滤池适用于小城镇和 边远地区。
5.1.2、生物膜法的主要特征
1、微生物相方面的特征:
a、参与净化反应微生物多样化。 b、食物链长(纤毛虫、轮虫类、线虫类),污泥产率低,比活性污泥法 少1/4左右。 c、能够存活世代较长的微生物,在生物膜法中,θc与污水的停留时间 无关,因此硝化细菌等可以增值(特别是在冬季低温)。 d、可分段运行,形成优势微生物种群,提高降解能力。
第五章
污水的生物处理 -生物膜法
5.1 概述
生物膜法利用固着生长的微生物—生物膜的代谢作用去除有 机物,有厌氧和好氧两种,主要适于处理溶解性有机物。是 一种被广泛采用的生物处理方法。
污水同生物膜接触后,溶解性有机物和少量悬浮物被生物膜 吸附并降解为稳定的无机物(CO2、 H2O等)。
生物膜法是对污水土地的模拟和强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生物膜高度亲水,外 侧为吸水层,在膜表 面和一定深度繁殖着 大量的微生物,并形 成有机污染物-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 的食物链。
5.1.1、生物膜的构造及其对有机物的降解
1、生物膜构造:
微生物附着在介质“滤料”表面上,形成生物膜,状态良好的生物膜
是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及固体杂质等构成的生态
2)滤池个数和滤床尺寸
池体一般采用负荷法计算。 取值:容积负荷1.2kgBOD5/( m3滤料.d);表面面积负荷1.1~ 2kgBOD5/( m2滤料.d);水力负荷10- 30m3/( m3.d),其主要取决于 污水浓度或回流比: a、进水浓度(BOD)Sa=αSe (Se为出水浓度),α见表5-5取值,它 反映了其可降解的能力。 b、回流稀释倍数 n=(S0- Sa) /(Sa-Se) c、滤料容积V=Q(n+1)Sa/NV d、滤池表面积A=V/H, e、 R=QR/Q =回流水量/原污水量 f 、 Sa=(So+RSe)/(1+R) Sa —向滤池喷洒污水的BOD值;So—原污水 的 BOD值。Se-滤池处理水的BOD值;R—回流比 或按表面负荷计算A= Q(n+1)Sa/NA NA面积负荷 或按水力负荷计算A= Q(n+1)/ Nq Nq 水力负荷 目前生物滤池的最大直径为60m,通常是在35m以下。 例题见213 例5-2
污水流入投配 池是连续的,但布 水是间歇式,喷水 周期5-8min。 投配池内设虹 吸装臵(间歇供水, 使滤料排水后间歇 充氧,生物膜再生)。 排水干管布设 在滤池表面下0.50.8 m,支 (竖)管依据喷 咀服务半径设臵,高 出滤料之上0.150.2m,竖管上安装 喷咀,通过喷咀均 匀布水。。
脉冲式生物滤池配水系统
原污水浓度较高,或对水处理水质要求较高时,可以考虑二段滤池处理系统
b.二段滤池
负荷率不均匀是二段生物滤池的 主要弊端,一段滤池负荷率高, 生物膜生长快,脱落生物膜易于 积存并产生堵塞现象,二段生物 滤池往往负荷率低,生物膜生长 不佳,滤池容积未能得到充分利 用。 可采用交替配水的二段生物滤池 系统(图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