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的翻译学_误区还是必然_兼评_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_鲁伟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特色的翻译学:误区还是必然?*

———兼评《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

鲁 伟 李德凤

(山东大学;江西师范大学 L u k e l w@163.c o m)(山东大学;伦敦大学 d l21@s o a s.a c.u k)

摘 要 “有中国特色的翻译学”的提法有着广义认识论作为哲学基础,因此,提倡有中国特色的翻译学,并不是让我们走进误区,而是中国翻译研究者必然的努力方向。只有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学派,我们才可能与西方同行平等对话。刘宓庆的《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可为探寻中国翻译学建设的动力之源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导。

关键词 中国特色的翻译学广义认识论方法论

A b s t r a c t F r o m t h ev i e w p o i n t o f g e n e r a l e p i s t e m o l o g y,w h i c hs h o u l db et h ep h i l o s o p h i c a l b a s eo f T r a n s l a t i o n S t u d i e s,d i f f e r e n t r e s e a r c h e r s,o r s u b j e c t s,s o t o s p e a k,i n e v i t a b l y b e a r o n t h a t d i s c i p l i n e.T h e r e f o r e,a d v o c a t i n g “t r a n s l a t i o n t h e o r i e s w i t h C h i n e s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d o e s n o t l e a du s a s t r a y,b u t p o i n t s o u t a d i r e c t i o nt h a t w e C h i-n e s e t r a n s l a t i o nr e s e a r c h e r s h a v e t o f o l l o w.O n l yb yf o r m i n g a no u t s t a n d i n g s c h o o l c a nw e c o m m u n i c a t e w i t ho u r w e s t e r nc o u n t e r p a r t s o n a n e q u a l f o o t i n g.Wh e n i t c o m e s t o t h i s p o i n t,P r o f.L i u M i q i n g h a s p r e s e n t e d s o m e m e t h-o d o l o g y i nh i s T r a n s l a t i o nT h o u g h t s i nC h i n a a n d t h e We s t:AC o m p a r a t i v e S t u d y.

K e yWo r d s t r a n s l a t i o nt h e o r i e s w i t hC h i n e s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g e n e r a l e p i s t e m o l o g y m e t h o d o l o g y

1 “老调重弹”的缘起

读刘宓庆教授的一部力作《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后,不禁提起这个话题:翻译学是否具备国别特色?

这个话题早已没什么新意了。根据中国翻译界前辈的探讨,在中国翻译学科建设上,大致可以分为两派:以董秋斯(1951)、张柏然(1997)、许渊冲(2001,2003)、刘宓庆(2005)等为代表的特色理论派,主张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翻译学;以王东风(1999)、张南峰(2000)、朱纯深(2000)、谢天振(2001)等为代表的普遍理论派,认为不存在什么中国特色或者西方特色的翻译学,片面强调翻译理论或翻译研究的“中国特色”只会将我们引入误区。尤其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这两派的争论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但争论大都局限于对表面问题的分析,从未上升到认识论的高度。因此,笔者在此“老调重弹”,并非重复无谓的争论,而是试图从哲学深度来探讨这一问题。这样做的意义在于,一旦我们有了认识论的依据,翻译界的这类争论便可避免;在这种情况下,刘教授的研究则可为探寻中国翻译学建设的动力之源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导。

2 师墨:中国翻译学建设的方法论

在《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中,刘宓庆特别表达了翻译学应该师墨的思想和浓厚的爱国热情。为什么要师法墨子?他列举了很多理由,但其中最重要的恐怕还是由于墨子提出了“兼爱”的思想。在诸子百家中,墨家虽然源自儒家,但墨学中有些主张却与儒家针锋相对,其中“兼相爱”就是反对儒家的“爱有差”。自从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一统天下。在儒家的话语权威下,别的学术派别不可避免地遭受了摧折。这种力图让一家一派之言统治学术界的现象在中国时有发生。以翻译界为例,近代著名的鲁迅与梁实秋之间的翻译论战,就是其中一方妄想以绝对优势压倒另一方,以致最后到

第23卷2期2010年5月

中国科技翻译

C H I N E S ES C I E N C E&T E C H N O L O G YT R A N S L A T O R SJ O U R N A L

V o l.23.N o.2

M a y.2010

*虽然王宏志(2007)认为,鲁迅与梁实秋之间的翻译论争有其政治因素,体现了翻译是一种政治性行为,但笔者认为,这次论争更有中国学术界的这种历史传统渊源。

收稿日期:2009-12-11/11

了互相人身攻击的地步*。时至今日,这类现象在中国翻译界仍不少见:一旦哪种翻译流派占了相对优势,就有许多人趋之若鹜地追捧。现在西方翻译理论似乎占了上风,中国的许多翻译学者便热议西方翻译理论,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言必称奈达”,以及现在大谈特谈什么文化转向、解构主义等等,对中国的翻译理论传统,却往往置若罔闻。更有甚者,有的人不加分析地大肆贬低中国的理论。如许钧就说过中国翻译理论落后西方至少20年,从而遭到许渊冲(2003:59)等人的痛批;刘宓庆也在这本书中对某些人嘲笑中国的理论是“刀耕火种”,是品位低、学问浅、思想差的“术”这一论点严加痛斥(p.7)。中国翻译界的这一现象,主要还是渊源于这种“独尊儒术”的历史传统。刘宓庆提出翻译学建设要师法墨家,就是因为墨家的“兼爱”有利于译学研究者树立多元互补的价值观念,从而“有利于我们重构与时俱进的中国译学传统”(p.x i)。

其实,翻译学建设要多元互补,有些西方学者早就有所意识。20世纪80年代,S n e l l-H o r n b y就在她的《翻译研究:综合法》中提出翻译学建设应该采取综合的研究方法。她在批驳统治欧洲翻译研究的互相排斥的两条主要路线———语言学路线(以莱比锡学派为代表)和文艺学路线(以操纵学派为代表)后,指出“翻译要吸收许多学科的养分,但并不等于翻译就是许多学科交叉的总和,也不是说翻译要依附于其中任何一门学科”(1995:35)。西方学者的这种多元互补价值观,主要表现在如何将翻译学(翻译研究)建设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思想上。与之不同的是,刘宓庆书中所期待的多元互补则是旨在“将中国译论与西方译论思想中可取的一面兼容并蓄,使二者互补相容”(p.39),从而最终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翻译学。这必然触及到一个问题:究竟有没有中国特色的翻译学?我们不妨先看看反对派的论点。

3 几个反对派的论点

早在1951年,董秋斯就提出了中国翻译理论建设方略,这便是中国最早的有关翻译学科建设的论文,可以算是特色理论派的开山鼻祖了。他富有见地地指出:

正如一切科学理论,翻译理论有它的普遍性,也有它的特殊性。它的建设一方面要符合普遍的科学法则,另一方面却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刘宓庆,2005:4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人眼界的打开,西方译论涌入中国,固然促进了译界的学术繁荣,然而,正如刘宓庆说的“哀莫大于失去文化自我”,中国的某些译学研究者一味盲目追随西方,理论话语上完全依附西方,不能不说对中国的译学建设不利。于是乎,在有人重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翻译学”的时候,立马遭到了许多反对。

大致说来,反对“中国特色的翻译学”提法的论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3.1 中国的翻译理论根本没有形成体系,有的只是一些“意见”,一些偏论、散论,而非主论、专论,即是说,并非现代意义的理论。3.2 中国学者提出的自以为有特色的东西有不少在西方是早已有之。王东风(1999(2): 21-22)曾列举了很多这样的例子:

我们一直以为中国独有的“信达雅”,其实在西方翻译典籍中是早已有之,早在1559年,L a w r e n c eH u m p h r e y就曾在一部长达600页的翻译论著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中提及e l e g a n t i a e s e d f i d e l i s(S t e i n e r,1975:263),即“雅”与“信”;1656年,C o w l e y也提到翻译之难难在“信”(f a i t h f u l)与“雅”(e l e g a n t)(o/c: 254);而第一个较全面地探讨f a i t h f u l n e s s (信),p e r s p i c u i t y(达),g r a c e f u l n e s s(雅)的则是D r y d e n,他在1680年的一篇翻译奥维德(O v i d)作品的“译例言”之中就已谈及这三个问题(D r y d e n,1680),他在1697年翻译维吉尔(V i r g i l)作品的“译例言”中再次提到,要用自己的语言去保留原文的“雅”(e l e-g a n c e)(S t e i n e r,1975:256)。其他如傅雷的“神似”说,在西方的译论典籍中的对应说法是s o u l或s p i r i t,S c h o p e n h a u e r(叔本华)称之为t r a n s f e r e n c e o f s o u l,W i l a m o w i t z在1891年的一篇文章中称之为s p i r i t(S t e i n e r,1975:267)。即便是傅雷把翻译与绘画所做的对比,也早在1680年就见于D r y d e n的那篇“译例言”中(D r y d e n,1680),此外,F l o r i o,H u m p h r e y和H u e t等也都用过这样的类比(S t e i n e r,1975: 266-7)。钱钟书的“化境”说,在西方翻译理论中则早已远离模糊状态,代之以一套完整而系统的语境论。还有翻译的竞争说,S a i n t J e-

12中国科技翻译 23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