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原理(1)
第一篇 船舶原理

第一章船舶基本知识⏹第一节船舶浮性⏹第二节船舶的重量与容积性能⏹第三节船舶静水力资料及应用⏹第四节船舶吃水及水密度修正⏹第五节船舶干舷及载重线标志⏹第六节货物的亏舱率和积载因数⏹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了解与货物运输有关的船舶和货物基础知识及基本概念,学会使用船舶静水力资料和载重线海图。
⏹重点:船舶的重量性能、容量性能和载重线标志概念,船舶静水力参数图表及其使用,船舶吃水计算,载重线海图使用,亏舱率、积载因数和自然损耗率概念。
⏹难点:⏹平均吃水概念。
第一节船舶浮性船舶浮性船舶在一定装载情况下的漂浮能力叫做船舶性(buoyancy)船舶是浮体,决定船舶沉浮的力主要是重力和浮力。
其漂浮条是:重力和浮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两力应作用在同一铅垂线上。
船舶重力即船舶的总重量。
船舶浮力是指水对船体的上托力,根据阿基米德定理,船舶浮力大小等于船体所排开同体积水的重量。
⏹船舶重力,通常用W表示,它经过船舶重量的中心,也叫重心(G),其方向垂直向下,船舶重心G的位置是随货物移动而改变;船舶浮力,通常用B表示,它经过船舶水下体积的几何中心,也叫浮心(C),其方向垂直向上,船舶浮心C的位置是随水线下船体体积的变化而变化,如图所示。
⏹船舶重力(W)和浮力(B)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重力与浮力又是作用在同一铅垂线上,这时船舶就平衡漂浮在水面上。
如果增加载货,重力增大船舶就会下沉,使吃水增加,浮力也就增大,直到浮力和重力又相等,船舶就达到新的平衡位置;同样,若重力减少,船舶上浮,也会到达另一新的平衡点。
⏹船舶的平衡漂浮状态,简称船舶浮态。
船舶浮态可分为四种。
1.正浮状态是指船舶首、尾、中的左右吃水都相等的情况。
⏹。
2.纵倾状态是指左右吃水相等而首尾吃水不等的情况。
船首吃水大于船尾水叫首倾;船尾吃水大于船首吃水叫尾倾。
为保持螺旋桨一定的水深,提高螺旋桨效率,一航未满载的船舶都应有一定的尾倾。
A 首倾B 尾倾C3、横倾状态是指船首尾吃水相等而左右吃水不等的情况,航行中不允许出现横倾状态。
船舶原理(1)

第一节 船舶主尺度、主尺度比和船型系数
4、吃水(Draft) 吃水(Draft)
吃水——船底至有关水线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吃水——船底至有关水线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船底至有关水线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1)型吃水dm——从龙骨板上缘量到有关水线面之间 型吃水d ——从龙骨板上缘量到有关水线面之间 的垂直距离。 的垂直距离。 实际吃水d——从龙骨板下缘量到有关水线面之 ( 2 ) 实际吃水 d—— 从龙骨板下缘量到有关水线面之 间的垂直距离。 间的垂直距离。 设计吃水(夏季满载吃水) ——船舶装载设计 (3)设计吃水(夏季满载吃水)ds——船舶装载设计 要求的载荷重量时,在正浮的情况下, 要求的载荷重量时,在正浮的情况下,中横剖面处从 船底基线量到设计(夏季满载)水线面的垂直距离。 船底基线量到设计(夏季满载)水线面的垂直距离。
第一节 船舶主尺度、主尺度比和船型系数
1、船长
(4)设计水线面长度LWL——设计水线面前后 设计水线面长度L ——设计水线面前后 两端之间的距离。 两端之间的距离。 登记长度L ——量自龙骨板上缘的最小 (5)登记长度LR——量自龙骨板上缘的最小 型深的85%处的水线长度的96%, %,或沿该水线 型深的85%处的水线长度的96%,或沿该水线 面从首柱前缘量到上舵杆中心线的长度, 面从首柱前缘量到上舵杆中心线的长度,两者 取较大者。 取较大者。
第二节
三、基线和坐标系
纵向基线和X坐标 纵向基线和 坐标
船体型线图
纵向基线——基平面和中线面的交线 基平面和中线面的交线 纵向基线 X坐标轴 坐标轴——沿纵向基线设置,正方向指向船首,原点在中 沿纵向基线设置, 坐标轴 沿纵向基线设置 正方向指向船首, 站面上
横向基线和Y坐标 横向基线和 坐标
船舶原理介绍 - 本科生

船舶原理介绍
船舶原理是研究船舶航行性能的一门科学,其中包括:
(1)浮性——船舶在一定装载情况下浮于一定水平位置的能力。
(2)稳性——在外力作用下船舶发生倾斜而不致倾覆,当外力的作用消失后仍能回复到原来平衡位置的能力。
(3)抗沉性——当船体破损,海水进入舱室时,船舶仍能保持一定的浮性和稳性而不致沉没或倾覆的能力,即船舶在在破损以后的浮性和稳性。
(4)快速行——船舶在主机额定功率下,以一定速度航行的能力。
通常包括船舶阻力和船舶推进两大部分,前者研究船舶航行时所遭受的阻力,后者研究克服阻力的推进器及其与船体和主机之间的相互协调一致。
(5)耐波形(或称适航性)——船舶在风浪海况下航行时的运动性能。
主要研究船舶的横摇、纵摇及升沉(垂荡)等,习惯上统称为摇摆运动。
(6)操纵性——船舶在航行中按照驾驶者的意图保持既定航向的能力(即航向稳定性)或改变航行方向的能力(即回转性)。
因此,船舶操纵性包括航向稳定性和回转性两部分内容。
船舶原理课件课件

初稳性的影响因素
船型、装载状况、风浪等都会影响船舶的初稳性。
3
初稳性与横摇周期
初稳性越高,横摇周期越长,船舶的舒适度越高。
03
船舶阻力与推进
船舶阻力
船舶阻力定义
船舶在水中行驶时,受到的阻碍其前进的力。
阻力产生原因
由于船舶与水之间的摩擦、冲击和粘性作用, 以及船体形状造成的水流分离现象。
船舶的经济航速与经济航程
经济航速定义
经济航程定义
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特定航程,耗油量最少 的航速。
在一定油量或一定时间内,能够完成的航 程最远的航速。
影响经济航速与经济航程的因素
经济航速与经济航程的确定方法
船舶类型、船体设计、推进系统、货物类 型等。
通过试验和数据分析,结合实际运营条件 进行选择。
04
B
C
D
通风机工作原理
通风机是用于向船内提供新鲜空气或排除 污浊空气的机械设备,确保船员生活和工 作环境的舒适和卫生。
压缩机工作原理
压缩机是一种使气体压缩并提高其压力的 机械装置,将低压气体转化为高压气体。
船舶管路系统
船舶管路系统概述 船舶管路分类
阀门的作用与分类 附件的作用与分类
船舶管路系统是船舶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船舶管路、阀门、 附件等。
02
船舶浮性与稳性
浮性原理
浮性原理
船舶在水中能保持漂浮状态,是由于船舶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浮力 与船舶所受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使船舶保持平衡。
阿基米德原理
船舶浸入水中的体积与排开水的重量相等,即船舶受到的浮力大小 等于船舶所排开水的重量。
排水量
船舶原理复习

船舶原理第一章 船体形状1. 舷弧:船舶的甲板边线自船中向首尾逐渐升高,甲板的这种升高叫做“舷弧”。
2. 梁拱:甲板中线比其左右两舷的甲板边线高,其高度差叫做“梁拱”。
3. 型线图:表示船体几何形状的图。
4. 型表面:不包括船壳板和甲板厚度在内的船体表面。
5. 型尺度:从型表面上量得的尺度。
6. 中线面:将船体分为左右舷两个对称部分的纵向垂直平面。
7. 中站面:在船长中点处垂直于中线面和基平面的横向平面。
8. 基平面:过龙骨线和中站面的交点O ,并平行于设计水线面的平面。
9. 船舶主尺度:指船长L ,型宽B ,型深D 和型吃水d,它们是船体大小的直线量度。
10. 平均吃水:首尾吃水的平均值。
11. 吃水差:首尾吃水的差值。
12. 船体系数定义:w C :水线面系数,表示水线面形状的肥瘦程度。
m C :中横剖面系数,表示中横剖面的肥瘦程度。
b C :方形系数,表示水下船体的肥瘦程度。
p C :棱形系数,表示水下船体沿纵向分布情况。
vp C :垂向棱形系数,表示水下船体沿垂向分布情况。
第二章 船体计算的近似积分法1. 船体计算的习惯坐标系:一般原点O 取在船中处,个别取在尾垂线处,沿船体首尾向取为纵向坐标x ,沿左右取为横向坐标y ,沿垂向取为垂向坐标z 。
第三章 浮性1. 浮性:船舶在给定载重条件下,能保持一定浮态的性能。
2. 浮心:浮力的作用中心,也就是排水体积的几何中心,用B 表示。
3. 四种浮态:正浮状态d F = d A ,0=θ,单纯横倾状态d F = d A ,0≠θ,单纯纵倾状态d F ≠d A ,0=θ,任意倾斜状态d F ≠d A ,0≠θ。
4. 船舶重量分类:∑+=P W W 0(W 船舶重量,0W 空船质量,∑P 载重量)。
5. 载重系数:总载重量DW 与满载重量WF 之比成为载重系数F η。
6. 平行沉浮条件:所装卸重物P 的重心必须位于初始水线面积中心(即漂心F )的垂线上。
船舶的工作原理

船舶的工作原理船舶作为水上运输工具,在现代交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们通过特定的工作原理实现航行和货物运输。
本文将介绍船舶的工作原理,涵盖推进力、浮力、航行稳定以及船舶控制等方面。
一、推进力推进力是船舶前进的关键因素。
在水中航行时,船舶需要克服水的阻力,并产生足够的推力来向前行驶。
常见的推进力机制有以下几种形式:1. 螺旋桨推进力螺旋桨是船舶最常见的推进器件。
它通过螺旋型叶片的旋转,将水推向相反方向,从而产生反作用力推动船体前进。
螺旋桨的旋转速度和叶片的角度可以调整,以适应船舶的不同速度和方向需求。
2. 水喷推进力水喷推进是一种通过向后喷射水流来产生推进力的机制。
常见的应用是在高速船或喷气式飞机上。
通过喷射水流,船舶可以产生强大的推力,从而实现高速航行。
3. 水动力推进力水动力推进是利用水的动力学原理来产生推进力的机制。
例如,帆船利用风的动力对帆进行调整,从而产生推进力。
这种推进力的发挥需要充分利用风的方向和力量。
二、浮力浮力是船舶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基本原理。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当一个物体浸入液体中时,它所受到的浮力等于所排除的液体的重量。
船舶的设计和体积使其能够排除足够的水,从而产生与其重量相等的浮力,使得船舶能够浮在水面上。
三、航行稳定航行稳定性对于船舶的安全和运营至关重要。
船舶需要保持平衡,以避免侧翻或失去控制。
以下几种因素影响着船舶的航行稳定:1. 重心船舶的重心位置对于航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重心过高会使船舶不稳定,容易倾斜,而重心过低则会导致船身不够稳定。
通过合理设计和货物分布,船舶的重心位置可以得到控制,以保持航行稳定。
2. 填水与排水填水和排水是调整船舶重心和浮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填充或排空船舱中的水,可以对船舶的浮力和重心进行调节,以保持航行稳定。
3. 船体形状船体的形状对于航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船舶的船首设计成尖形,可以减少水的阻力,提高航行的稳定性。
此外,船舶的船宽、船高和船身曲线等因素也会影响其航行稳定性。
船舶原理第1章课件

解:L=3.5,n=10
AL n
i0
yi
y0
yn 2
即:半A=3.5(0+3.3+5.3+5.9×4+5.85+5.22+3.66+
1.03)-(0+1.03)/2 ==166.0575
A==166.0575×2=332.12
谢谢
§1-3船体计算的近似积分法
船体计算的坐标系
船中坐标系(一般) 船尾坐标系(个别)
§1-3船体计算的近似积分法
一、近似计算的任务
航海性能要大量计算船舶的重量、重心、面积、 体积、面心、体心、面矩、体矩以及惯性矩等。
涉及到:积分和累加等运算。 船体外形是一个具有双重曲率的复杂表面,难于
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一般要用近似积分法。 所有船体近似计算,均可归结为求某种连续曲线
注:L/B 、B/d和D/d是三个独立的主尺度比。
§1-2 船舶型线图
仅有主尺度、主尺度比和船型系数仍不能准确而
完整地表达船体的几何形状,由于船体表面形状
复杂,目前均采用作图法(型线图)来表达。
作图法:以中纵剖面,中横剖面和设计水线面作 为基准,分别作出与上述三个剖面平行的一系列
彼此等距离的纵向平面、横向平面和水线面,这 些平面与船体型表面相交的曲线相应称为纵剖线、
中横剖面——是中站面与船体相截所得的船体剖面。其形状反映 出中横剖面系数、舭部升高和舭部半径的大小。
设计水线面——是设计夏季载重吃水处的水平面与船体相截所得
的船体剖面。
三种主要型线:纵剖线、横剖线、水线
型线图的组成(三个视图和一张表): (1)横剖线图:图中的横剖线是曲线,表示的是各分站处
船体横剖面的真实形状;而纵剖线和水线则是直线。
重要系数。其大小对排水量、舱室容积、快速性、耐波 性等均有影响。
船舶原理与积载(一)

船舶原理与积载(一)一,名词解释1,杂货船:装运以件为运输单元货物的船舶。
2,散货船:不加包装,直接散运的货船。
3,集装箱船:转运集装箱的专用船。
4,载驳运输:浮装式集装箱船,水——水联运。
5,甲板:封盖船体空间,并将其分割成大型板架结构。
6,上层建筑:上甲板以上叫上层建筑。
船舶主甲板以上的部分,用于布置各种舱室。
7,双层底,内底+外底+其空间结构。
二,选择1,具有2-3层全通甲板的船舶是杂货船和滚装船。
2,设纵横舱壁的船舶是滚装船。
3,设置纵舱壁的船舶邮轮。
4,舱口最大的船舶是集装箱船。
5,货舱最方整的船舶是集装箱船。
6,目前杂货船舱口长度最大可达34M以上。
7,万吨级船舶通常是指总载重量在1-2万之间的船舶。
8,万吨级船舶的吃水通常在9 米左右。
9,杂货船货舱内的防护结构是指舱壁护条和木质舱底板。
10, 一般散货船货舱的形状呈多边形。
11,矿砂散货船的双层底比较高,两边压载舱比较大是使船舶能获得满意的稳性。
12,船型最大,干舷最小的船舶是邮轮。
13,目前采用尾机型的船舶是散货船,邮轮,集装箱船。
14,目前集装箱船是用岸壁式装卸桥来装卸集装箱的。
15,货舱为前四后一的布置形式,称为中后机型。
16,集装箱货舱内有箱格结构,其主要作用是固定集装箱,便于装卸,增加货舱强度。
17,,适合于水-水联运的运输方式是载驳运输。
18, 适合于水-陆联运的运输方式是集装箱和滚装式。
19,普通载驳船的货舱结构与集装箱船相似。
20,海峰式载驳船的货舱结构与滚装箱船相似。
21,海峰式载驳船是用升降平台进行驳船装卸的。
22,目前最新型的集装箱船是属于第6 代船。
23,双层底的作用主要是提高抗沉性。
24,双杆比单杆的起重量小。
25,双杆操作时两根吊货索夹角不能大于120 度。
26,双杆操作时,吊杆与水平面夹角不能小于30 度。
27,甲板层次最多的船舶是客船。
28,甲板强度最高的船舶是集装箱船。
29,集装箱运输已经或逐步实现大型化,标准化,高速化。
船舶原理-第一章-船体几何要素及近似计算课件

第一节 主尺度、船型系数和尺度比
备注
选择各个要素的基本出发点 (1)船长L:浮力、总布置(舱容及布置地位)、快速性; (2)船宽B:浮力、总布置(舱容及布置地位)、初稳性; (3)吃水T:浮力以及螺旋桨有适宜直径; (4)方型系数CB:浮力和快速性 (5)型深D:对于载重型船舶:规范规定的最小干舷和舱容 要求决定;对于布置地位船:上甲板以下各层甲板间高度以 及舱室高度。从增加舱容的角度,以增加型深最有利,因为 对船体重量的影响最小且不影响快速性。
船体水线以下排水体积的肥瘦程度 4. (纵向)棱形系数 (Prismatic coefficient)
排水体积沿船长方向的分布
第一节 主尺度、船型系数和尺度比
二、船型系数
5.垂向棱形系数 (Vertical prismatic coefficient)
排水体积沿吃水方向的分布
船型系数举例
a:CWP=1;Cm=0.5; CB=0.5;CP=1;CVP=0.5
船舶原理
绪
论
一、船舶原理的重要性
u 船舶原理是船舶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 基础课程,是研究船舶航行性能的一门学科。 u 基础课程: 《高等数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 u 后续课程: 《船舶设计》《造船生产设计》等
绪
论
二、船舶原理研究的内容(六大航行性能)
船舶静力学 船舶动力学
1.浮性 2.稳性 3.抗沉性 4.快速性----推进和阻力 5.耐波性性(适航性) 6.操纵性
求曲线下相邻两个纵坐标之间所包围的面积。
第二节 船体近似计算法
四、数值积分法在船体计算中的应用 1.水线面计算
第二节 船体近似计算法
船体近似计算法练习
(1)用新浦生第一法求曲线OB下面积 (2)用新浦生第二法和[5,8,-1]法求曲线CB下面积
船舶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船舶原理课后习题答案船舶原理是一门研究船舶结构、性能和操作原理的学科,它对于船舶设计、建造和运营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船舶原理课后习题及其答案,供参考:习题一:船舶浮力的计算问题:假设一艘船的排水量为1000吨,求该船的浮力。
答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船舶所排开的水的重量。
排水量为1000吨,即1000000千克。
水的密度约为1000千克/立方米。
因此,浮力 F = m * g,其中 m 是排水量,g 是重力加速度,取9.81 m/s²。
计算得 F = 1000000 * 9.81 = 9810000牛顿。
习题二:船舶稳定性分析问题:如果一艘船的重心位于船体中心线上方2米处,船的重心高度为4米,求该船的初始稳定性。
答案:初始稳定性可以通过计算船的重心高度与船体中心线上方高度的差值来评估。
在本例中,稳定性高度 h = 4 - 2 = 2米。
这个值越大,船的稳定性越好。
习题三:船舶阻力的计算问题:一艘船以10节的速度航行,其湿表面积为500平方米,水的阻力系数为0.005。
求该船的总阻力。
答案:总阻力 R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R = C * A * (v^2) / 2,其中 C 是阻力系数,A 是湿表面积,v 是速度。
首先将速度转换为米/秒,10节 = 5.14米/秒。
代入公式得 R = 0.005 * 500 * (5.14^2) / 2 = 34.5牛顿。
习题四:船舶动力分析问题:一艘船的发动机功率为1000千瓦,船的总阻力为34.5牛顿。
求该船的最大航速。
答案:最大航速可以通过功率和阻力的关系计算得出。
公式为 v = P / R,其中 P 是功率,R 是阻力。
将功率转换为牛顿米/秒,1000千瓦= 1000000瓦特。
代入公式得 v = 1000000 / 34.5 = 28924.32米/秒。
然而,这个速度显然不现实,因为它没有考虑到水的阻力随速度增加而增加的非线性关系。
轮船工作原理

轮船工作原理轮船是一种通过水的浮力来推动船体前进的交通工具。
它基于一系列物理原理和工程技术,使得巨大的船体能够在水上自由航行。
1. 浮力原理轮船工作的基础是浮力原理。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当一个物体浸入水中时,它会受到一个与所排除水的重量相等的向上的浮力。
而轮船的设计使得其整体比水重轻,从而产生浮力,使船体能够漂浮在水面上。
2. 推进原理为了推动船体前进,轮船需要利用推进装置。
其中最常见的推进方式是使用螺旋桨。
螺旋桨通过功率源(如柴油机或蒸汽机)产生的动力,将水推向船体的后方。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船体反过来受到与所排出的水相等的反作用力,从而产生向前的推力。
3. 舵机控制为了改变船体的方向,轮船配备了舵机系统。
舵机通过控制舵轮的转动来改变螺旋桨的方向。
当舵轮转动时,水流经过舵叶的不对称形状,产生一个向一侧的力,从而使船体朝着所期望的方向转向。
4. 航行稳定性轮船的航行稳定性是保证船体安全的重要因素。
轮船设计中通常包括天平和安定性控制装置。
天平是通过将货物和设备置于船内的适当位置,以便在船体受到外部力作用时能够保持平衡。
安定性控制装置则通过调整船舶结构和重心位置,使其在不同工况下保持稳定。
5. 辅助系统轮船还配备了各种辅助系统,以确保船只运行顺利。
这些系统包括电力供应、通信设备、导航系统、救生设备等。
这些辅助系统提供能源、安全、定位和与外界的通讯等功能,为船只的正常运行提供必要的支持。
通过浮力原理、推进原理、舵机控制、航行稳定性以及辅助系统的综合作用,轮船得以顺利运行。
现代轮船的设计和工程技术不断创新,目的是提高船舶的效率和性能,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总结:轮船工作原理涉及了浮力原理、推进原理、舵机控制、航行稳定性以及各种辅助系统。
这些原理和系统的合理运用使得轮船能够在水上自由航行。
随着科技的进步,轮船的设计与工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为航海安全和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船舶原理第一、五~十章整理

一.船舶类型1.船舶类型:按用途分:军用舰艇和民用船舶商船:1)集装箱船:以运载集装箱为主的专门运输船舶,可分为全集装箱船和半集装箱船。
2)散货船:专门用于载运粉末状、颗粒状、块状等废包装类大宗货物的运输船舶。
主要有普通散货船、专用散货船、兼用散货船及特种散货船等。
(轻便型:20000~35000载重t;灵便型:40000~47000载重t;巴拿马型:5~8万t;好望角型:10~18万t)3)油船:专门用于载运散装石油及成品油的液货船。
(分为原油船和成品油船)4)滚装船:把装有集装箱及其他拣货的半挂车或装有货物的带轮子的托盘作为货运单元,由牵引车或叉车直接进出货舱进行装卸的船舶。
5)载驳船:用来运送装载驳船的运输船舶,又名子母船。
6)冷藏船:使易腐货物处于冻结状态或某种低温条件下进行载运的专用船舶。
2.运输船舶的发展趋势:大型化(限制:航程长,航道、港口限制,货源充沛,码头作业效率)、高速化、自动化、专用化。
3.军用船舶与民用船舶的界定:1)吨位概念不同,商船所说的吨位是载货量非本身自重,而军舰所指的是排水量就是本身的自重。
2)技术含量不同。
3)速度不同。
五.船舶抗沉性1.抗沉性:船舶在一舱或数舱破损进水后,仍能漂浮于水面,并保持一定浮态和稳性的能力。
2.抗沉性的保证方法:使船舶具有足够的储备浮力和稳性、船舶分舱。
3.安全界限线:在船侧由舱壁甲板上表面向下量76mm处画一条与舱壁甲板边线平行的线。
4.渗透率:船舱内实际进水体积与空舱的型体积之比。
5.可浸长度:公约和规范规定的两水密横舱壁间的极限长度,意味着对应干舷最小。
(即船舱破损后,海损水线恰好与安全限界线相切的进水舱的舱长)6.许可舱长:可浸长度与分舱因数的乘积。
7.分舱因数F:由船长和船舶的业务衡准数决定的,用以确定许可舱长的因数。
8.1.00>=F>0.5为一舱制船舶,任一舱破损都不致沉没;0.5>=F.0.33为两舱制船舶,任何相邻两舱破损不沉没;0.33>=F>0.25为三舱制船舶。
船舶原理 1船体形状

第二节
船舶尺度
船舶总长LOA 设计夏季载重水线LWL
渤海大学航运学院
第二节
船舶尺度
二、登记尺度 是根据《1969年国际船舶吨位丈量公约》 的规定所定义的,是主管机关在登记船舶 和计算船舶总吨位、净吨位时所使用的尺 度,它载明于吨位证书(Tonnage Certificate)上。包括长度、宽度和型深。
尺度比能够反映船舶的肥瘦程度和某些航海性 能的好坏。 L/B-与船舶快速性和操纵性有关。 B/d-与稳性、摇荡性有关。 D/d-与船舶大角度横倾时的稳性和抗沉性有关。 B/D-与船体强度有关。 L/D-与船体强度有关。 L/d-该值增大,船舶的操纵回转性能变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渤海大学航运学院
第四节
船型系数
渤海大学航运学院
第一节
型线图
渤海大学航运学院
第一节
型线图
舷弧 sheer 梁拱 camber 平行中体 parallel middle body
渤海大学航运学院
第二节
船舶尺度
是反映船体大小的几何参数,这些参数对 于船舶设计、建造、操纵、避碰、船舶管 理都十分重要。 按其度量方式不同,可分为主尺度、登记 尺度、最大尺度三类。
渤海大学航运学院
第二节
船舶尺度
型深moulded depth:在船长中点处,沿船 舷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上层连续甲板横梁上 缘的垂直距离。 型吃水moulded draft:在船长中点处,由平 板龙骨上缘量至夏季载重水线的垂直距离。
dF dA dM 2
F D d
渤海大学航运学院
船舶原理上

第4章 大倾角稳性
4.1 概述
4.2 船舶静稳性曲线的变排水量计算法
4.3 船舶静稳性曲线的等排水量计算法
4.4 上层建筑及自由液面对静稳性曲线的影响
4.5 静稳性曲线的特征
4.6 动稳性
4.7 船舶在各种坟载情况下的稳性校核计算
4.8 极限(许用)重心高度曲线
4.9 船体几何要素等对稳性的影响
2.1 边界层和摩擦阻力
2.2 平板摩擦阻力系数计算公式
2.3 船体表面弯曲度对摩擦阻力的影响
2.4 船体表面粗糙度对摩擦阻力的影响
2.5 减小摩擦阻力的方法
2.6 船体摩擦阻力的计算步骤
2.7 粘压阻力的成因及特性
2.8 确定粘性阻力的尾流测量法
2.9 船舶粘性阻力理论计算概述
6.1 纵向下水布置概述
6.2 下水阶段的划分
6.3 下水曲线计算
6.4 滑道压力的计算
6.5 下水计算实例
6.6 下水动力学概述
本篇参考文献
第二篇 船舶阻力
第1章 总论
1.1 船舶快速性及其在船舶设计中的地位
1.2 船舶阻力的成因及分类
1.3 阻力相似定律
第2章 粘性阻力
4.10 移动式钻井平台稳性概述
第5章 抗沉性
5.1 进水舱的分类及渗透率
5.2 舱室进水后船舶浮态及稳性的计算
5.3 可浸长度的计算
5.4 分舱因数及许用舱长
5.5 客船分舱和破舱稳性计算
5.6 货船分舱和破舱稳性计算
5.7 船舶分舱和破舱稳性的有关公约和规则
第6章 船舶下水计算
3.3 初稳性公式和稳性高
(完整版)船舶原理题库1

船舶原理试题库第一部分船舶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采用中机型船的是A. 普通货船C.集装箱船 D.油船2.油船设置纵向水密舱壁的目的是A.提高纵向强度 B.分隔舱室C.提高局部强度3. 油船结构中,应在______和______之间设隔离舱A.货油舱、机舱 B.货油舱、炉舱C. 货油舱、居住舱室4.集装箱船的机舱一般设在A. 中部 B.中尾部 C.尾部5.需设置上下边舱的船是.客船 C.油船 D.液化气体船6.装卸效率高、货运周期短、货损小、装卸作业简单的船是.杂货船 C.散货船 D.矿砂船7.何种船舶的货舱内需设加温管系A. 散货船 B.集装箱船 C.液化气体船8.在下列船舶中,哪一种船舶的货舱的双层底要求高度大A.杂货船 B.集装箱船 C.客货船9.矿砂船设置大容量压载边舱,其主要作用是A.提高总纵强度 B.提高局部强度C.减轻摇摆程度10.油船的货油舱和居住舱室之间应设置.淡水舱 C.深舱 D.杂物舱11.新型油船设置双层底的主要目的有A.提高抗沉性 B.提高强度C.作压载舱用12.抗沉性最差的船是A.客船 B.杂货船 C散货船13.横舱壁最少和纵舱壁最多的船分别是.矿砂船,集装箱船C.油船,散货船 D.客船,液化气体船14.单甲板船有A. 集装箱船,客货船,滚装船 B.干散货船,油船,客货船C.油船,普通货船,滚装船15.根据《SOLASl974》的规定,凡载客超过_____人的船舶,定义为客船A.20 B..1016.对稳性、抗沉性和快速性要求最高的船为A. 普通货船.集装箱船 D.散货船17.关于球鼻首作用的正确论述是A. 增加船首强度C.便于靠离码头 D.建造方便18.集装箱船通常用______表示其载重能力A.总载重量 B.满载排水量C.总吨位19. 油船的______前后端应设有隔离舱A. 杂物舱.压载舱 D.淡水舱20.对稳性、抗沉性要求最高的船是A. 集装箱船 B,油船 C滚装船21.常用的两种集装箱型号和标准箱分别是B.40ft集装箱、30ft集装箱C.40ft集装箱、10ft集装箱D.30ft集装箱、20ft集装箱22.集装箱船设置双层船壳的主要原因是A.提高抗沉性C.作为压载舱 D. 作为货舱23.结构简单,成本低,装卸轻杂货物作业效率高,调运过程中货物摇晃小的起货设备是.双联回转式C.单个回转式 D.双吊杆式24. 具有操作与维修保养方便、劳动强度小、作业的准备和收尾工作少,并且可以遥控操作的起货设备是.双联回转式C.单吊杆式 D.双吊杆式25.加强船舶首尾端的结构,是为了提高船舶的A.总纵强 B.扭转强度C.横向强度26. 肋板属于A. 纵向骨材C.连接件 D.A十B27. 在船体结构的构件中,属于主要构件的是:Ⅰ.强横梁;Ⅱ.肋骨;Ⅲ.主肋板;Ⅳ.甲板纵桁;Ⅴ.纵骨;Ⅵ.舷侧纵桁A.Ⅰ,Ⅱ,Ⅲ,Ⅳ B.I,Ⅱ,Ⅲ,Ⅴ.I,Ⅲ,Ⅳ, Ⅴ28.船体受到最大总纵弯矩的部位是A.主甲板 B.船底板.离首或尾为1/4的船长处29. ______则其扭转强度越差A.船越长 B.船越宽C.船越大30.机舱内的双层底较其他货舱内双层底高的目的是A.便于检修机器 B.增加燃料舱.B+C31.船舶附体包括A.舵和螺旋桨 B.舭龙骨和减摇鳍C.尾轴架32.目前船上应用最普遍的起货设备是.双吊杆装置和双联起货机 C.双吊杆装置和单个回转式起货机 D.双吊杆装置和移动式起货机 33.首尾尖舱的舱壁是A. 防火舱壁 B.普通舱壁.槽型舱壁34.大型杂货舱的上甲板多采用纵骨架式结构的目的是A. 提高局部强度 B.提高扭转强度.提高横向强度35.如果甲板受到拉应力,而船底受到压应力时,船体发生______变形 A. 总扭转 B.中垂.A和B和C36.油船货油舱与居住舱之间应设置.淡水舱 C.深舱 D.杂物舱37.横骨架式舷侧结构中,每隔三四个助位设置一强肋骨,是为了A. 提高纵向强度 B.提高扭曲强度C.提高横向强度38.杂货船的骨架结构,一般采用A. 上下甲板都用纵骨架式结构B.上下甲板都用横骨架式结构D.上甲板用横骨架式结构,下甲板用纵骨架式结构39.油船的货油舱设置纵向舱壁的主要目的是A.分隔舱室 B.提高纵向强度C.提高局部强度40.万吨级杂货船的下甲板都采用A. 纵骨架式结构B. 双层甲板结构C.混合式结构41.在下列结构中,承受纵向强度最大的构件是A.肋板,肋骨 B.舭龙骨C.横梁和船底板42.船舶发生中垂时A.甲板受拉力,船底受压力 B.甲板和船底同时受拉力.甲板和船底同时受压力43.中尾机型船适用于A.高速定期普通货船 B.高速集装箱船.A和B都不是44.按照机舱在船长方向的位置划分船型,中机型船主要适用于B. 油船C. 集装箱船D. 散装货船45. 液舱一般都对称于船舶纵向中心线设置的原因是A. 强度需要B. 船员工作建造时方便46.舱室四周需设置隔离空舱的是A.重油舱 B.轻油舱水舱47.在单桨船上,尾轴轴隧的中心线一般是A.与船舶中心线相重合C.偏向左舷 D.B或C48.下列哪项不属于总布置图所包含的内容.表示全船侧面概貌C.螺旋桨及舵的设置情况 D.舱室划分情况49.增大船舶的舭部升高和舭部圆弧半径,则船舶的A.阻力降低 B.航速增加C.舱容减少50.属于球鼻型船艏优点的是.减小形状阻力C.B+C D.制造工艺简单51.一般商船的龙骨线是A.向尾倾斜直线 B.曲线型C.折线型52.总纵弯曲力矩沿船长方向的分布规律为A.弯曲力矩值沿首尾两端逐渐增加C.弯曲力矩值向首尾两端保持不变D.弯曲力矩值向首尾两端变化无规律53.船体强度是指船体结构抵抗______作用的能力A. 阻力 B.内力 C.外力54.不带滤网的直通污水管路,设在A. 机舱的前部C.机舱的中部 D. 机舱的左右两侧55.根据舱壁的作用分,舱壁的种类有:Ⅰ.水密舱壁Ⅱ.油密舱壁Ⅲ.防火舱壁Ⅳ.制荡舱壁Ⅴ.轻型舱壁Ⅵ.平面舱壁.Ⅰ十Ⅱ十Ⅲ十Ⅳ十ⅥC.Ⅰ十Ⅱ十Ⅲ十Ⅴ十Ⅵ D. 以上全不对56. 船体外板中的每块钢板的大小、厚度是标识在何种图纸上的A. 总布置图 B.横剖面图C.基本结构图57.船体发生总纵弯曲的原因是A. 由于波浪的冲击力作用C.由于惯性力作用 D. 由于推力和阻力作用58.下列哪个钢板的厚度最大,以满足总纵弯曲强度的要求A. 舭部外板C.船尾外板 D.舷侧外板59.船体结构中的实肋板是布置在A.舷侧 B.甲板下.货舱壁上60.下列哪种构件上不准开孔A.实肋板 B.舭肘板.旁底桁61.在船体结构图中的细点划线是表示.板材、骨材剖面简化线C. 不可见轮廓线D. 型线62.下列哪种构件属于船体纵向构件A. 壁肘板.肋骨 D. 肋板63.由船舶的中拱和中垂而引起的挠度一般不得大于船长的A.1/100 B.1/.1/200064. 机舱内双层底高于货舱内双层底的主要原因是A. 提高机舱的局部强度 B.提高抗沉性C.提高重心高度65.主机用的滑油循环舱,通常位于A. 机舱前壁处 B.机舱两舷侧处.货舱区域双层底内66.下列哪两种舱室之间不需要设立隔离空舱A. 不同种类的润滑油舱 B.燃油舱和滑油舱C. 油舱和淡水舱67.何种船的货舱内需设斜梯A. 集装箱舱 B.客货船C.普通货船68.首垂线是指A.过船体最前端所作的垂线C.过首柱后缘与夏季载重线的交点所作的垂线D.过上甲板与首柱前缘的交点所作的垂线69.中横剖面是指B.中线面与船体相截所得的截面C.水线面与船体相截所得的截面D.船体最大的横截面70.在船体型线图的横剖线图上,表示船体真实形状的是A. 纵剖线C.水线 D.甲板边线71.梁拱的主要作用是A.减小甲板上浪 B.提高稳性C.减小横摇72.龙骨线是指A.A.中站面与船体型表面底部的交线C.基平面与中站面的交线 D.基平面与中线面的交线73.舷弧是表示.上甲板中线的纵向曲度C.上甲板边线的横向曲度 D.上甲板中线的横向曲度74.船舶的主尺度是根据哪种规范定义的A.载重线规范 B.吨位丈量规范C.分级与破舱稳性规范75.油船的船底结构一般采用A.横骨架式结构C.混合骨架式结构 D.A、B、C均可76.船舶的首尾尖舱可作为A.主动力装置的舱室 B.载运货物的舱室C.旅客起居的舱室77.船舶最上一层连续甲板通常称为A. 驾驶甲板 B.救生甲板C.起居甲板78.组成船体纵向强度的主要构件是A.肋骨 B.肋板 C.舭肘板79.纵骨和实肋板相交时可以A. 在纵骨上开切口,让实肋板穿过C. 在实肋板、纵骨上开切口,烧焊穿过D. 在实肋板、纵骨上分段烧焊穿过80.按规范规定,要求油舱和油、水柜的溢流管截面积不小于注入管的A.1.2倍 B.1.5倍.1.6倍81.在轴隧通往机舱的舱壁上均须安装水密门,其操纵部位为A.机能侧可操纵即可 B.轴隧侧可操纵即可C. 用电动液压机构远操即可82.为满足船体结构的防火要求,在舱壁甲板以上,从每一主竖区或类似的处所,都设有_____,其中一个有连续的防火遮蔽,并能直达救生艇甲板A.一个脱险通道 B.两个脱险通道.A、B、C均可83.船舶主柴油机基座主要是由______组成A.两道纵桁 B.横隔板C.肘板及垫板84.在横骨架式双层底结构中,机舱和锅炉的底座下应在每个肋位上设置A.短底纵桁 B.内底板.强横梁85.在舷侧竖向布置的角钢构件称为A.甲板纵骨 B.甲板横梁舱壁扶强材86.外板承担船体的A.总纵弯曲强度 B.横强度C.局部强度87.下列构件中,次要构件是.甲板纵桁C.舷侧纵桁 D.强横梁和强肋骨88.机舱前后的舱壁采用_______,首尾尖舱的舱壁采用________A.水密舱壁;水密舱壁 B.防火舱壁;纵舱壁C.油密舱壁;普通舱壁89.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不适用于A.机舱.货舱 D.货油泵舱90. 承担主机重力作用的主要构件是主机基座中的A.三道纵桁.横隔 D.肘板91.液舱中的测深管不宜设置在A.液舱底最深处C.液舱后壁处 D.液舱前壁处92.应急消防泵应设置在A.机舱内 B.露天甲板上C.舵机房内93.船舱破损大量进水,可用于应急排水的泵有A. 舱底水泵和污水泵C.淡水冷却泵和副海水泵 D.副海水泵和扫舱泵94.甲板上货舱口角隅处产生裂缝,其原因可能是A.纵向强度不足 B.横向强度不足C. 扭转强度不足95.在露天甲板上,舱口围板的高度至少在A.0.4m以上C. 0.8m以上 D.1.0m以上96.舷墙和栏杆的高度应不小于A.0.5m B.0.97.船首尾端所受的总纵弯曲力矩____,所受的局部作用力____A. 较小,也较小 B.较大,也较大____.较大,较小98.左右两舷侧纵桁之间设有强胸横梁的有A. 机舱B. 首尖舱C. 尾尖舱99. 设置制荡舱壁的船舱有A.机舱 B货舱.B和Cl00. 钢质船舶均采用横骨架式结构的船体部分是A.机舱区域结构 B.船底结构C.甲板结构101.从机舱通往轴隧的水密门,一般是______水密门A.三级..一级 D.B和C102.加强机舱舷侧结构的措施是增设_______A.肋骨.肋板 D.横梁103.机舱振动较大,它的舷侧结构需要加强,为此该区域与其它舱室舷侧结构的主要区别在于A.仅采用波形舱壁 B.增加肋板C. 仅采用纵骨架式结构104.总布置图是由哪几组图组成的B.侧面图,甲板平面图,横剖面图,船体西装图C.横剖面图,基本结构图,肋骨型线图,机舱布置图D.纵刻面图,横剖面图,甲板平面图,舱底平面图105.比较集中地体现船舶的用途、任务和经济性能的图纸是A. 基本结构图 B.外板展开图C.线型图106.船体结构图包括A. 布置图 B.线型图C.烟囱结构图107.在外板展开图中,外板的横向尺寸和纵向尺寸B. 分别为投影长度和实际长度C.都是实际长度 D.都是投影长度108.表示板材、骨材,如:甲板、外板、纵桁等剖面的简化线是A.细实线.粗虚线 D,细虚线109.在船体结构图中,轨道线是表示A. 不可见主要构件的简化线 B.可见主要构件的简化线.可见水密板材的简化线110.中机型船比尾机型船容易调节A.载货量 B.稳性.排水量111.在主尺度相同的情况下,中机型船比尾机型船装货.多 C.一样 D.不定l12.在单桨船上,轴隧的中心线一般偏向____,轴隧强度较好的形式为_____。
第一篇 船舶原理

第五章船舶强度⏹第一节船舶强度基本概念⏹第二节船舶纵向强度校核及保证措施⏹第三节船舶局部强度校核及保证措施⏹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弄清船舶强度有关概念, 熟知船舶在营运中不同条件下改善和保证强度的具体做法。
⏹重点:船舶强度的基本概念,保证船舶纵向强度和局部强度条件的措施。
⏹难点:特定装载状态下船舶各剖面静水切力和静水弯矩的计算与校核。
⏹教学内容与学时⏹保证满足船舶的纵向强度条件1 ⏹保证满足船舶的局部强度条件1船舶主要由船体、动力设备和航行设备组成,船体由板材和骨架构成。
在船舶营运过程中,船体承受着船舶重力、浮力、波浪及其他外力的作用,船体各层甲板也承受着货物重力和各种惯性力的作用。
为了保证船舶安全运输,保证船体在各种力的作用下不致产生较大的变形和损坏,船舶结构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
第一节船舶强度基本概念船舶结构抵抗船体发生极限变形和损坏的能力称为船舶强度(Strength of Ships),船舶强度分为总强度(包括纵向强度,横向强度,扭转强度)和局部强度。
从船舶配载角度来说,主要考虑纵向强度和局部强度问题。
船舶强度是否满足要求,取决于船体结构尺度的正确选择和船上载荷分布的合理性。
对于己投人营运的船舶,只能通过合理的载荷分布来改善船舶的受力情况。
因此,正确地使用船舶,合理地分布载荷,保证船舶配载满足船舶的强度要求,对保证船舶安全运输和延长船舶的使用寿命都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纵向强度(Longitudinal Strength)⏹船体纵向强度是指船体结构所具有的抵御因重力和浮力沿纵向分布不一致而造成的极度变形或损坏的能力。
⏹当船舶正浮时,船舶的重力与浮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垂直线上,即重力与浮力是平衡的。
但实际上船体纵向各段上的重力与浮力是不一定相平衡的,这是由于船舶的重力沿船长分布的情况与浮力沿船长分布的情况不一致所造成。
⏹船体上每一段的重量与浮力的差值就是实际作用在船体上的负荷,船体正是由于负荷的作用而产生了剪力(Shearing Force)和弯矩(Bending Momen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近似计算的主要方法
2、辛浦生第一法
y1
y y0 h o
y2
设: Y=a0+a1x+a2x2
h x
y0 a0
y1 a0 a1 h a2 h3
2h 0
y2 a0 2 a1 h 8 a2 h3
S (a0 a1 x a2 x 2 )dx
第一节 船舶主尺度、主尺度比和船型系数
四、船型系数
1、设计水线面系数(Waterplane coefficent)
Cw——船舶设计水线面面积Aw与该水线面的长度与宽 度的乘积之比。
Aw Cw Lbp B
杂货船:Cw=0.8~0.9 客船、集装箱船:Cw=0.7
第一节 船舶主尺度、主尺度比和船型系数
1)水线面面积Aw:
半宽值(m)
站号
AW
Lbp 20
2 y ( x) dx
0
型吃水(m)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0.00
20
2)水线下的横剖面面积Am:
Am 2 y( z ) dz
第一节 船舶主尺度、主尺度比和船型系数
三、主尺度比
1、长宽比 L/B——船舶垂线间长与型宽的比值(与快 速性、航向稳定性、回转性有关)。 2、长深比 L/D——船舶垂线间长与型深的比值(与纵 向强度有关)。 3、型深吃水比 D/d——船舶型深与设计吃水或夏季满 载吃水的比值(与大倾角稳性、抗沉性、纵向强度和 船舶容积性能有关)。 4 、型宽吃水比 B/d—— 船舶型宽与设计吃水或夏季满 载吃水的比值(与初稳性、快速性和航向稳定性有 关)。 5、船长吃水比L/d——船舶船舶垂线间长与设计吃水 或夏季满载吃水的比值(与快速性和航向稳定性有 关)。
四、船型系数
2、中横剖面系数(Midsectionplane coefficent)
Cm——船舶设计水线面以下的中横剖面面积Am与型宽与 设计吃水的乘积之比。
Am Cw B ds
第一节 船舶主尺度、主尺度比和船型系数
四、船型系数
3、方型系数(Block Coefficient)
二、三个基本平面
第二节
船体型线图
三、基线和坐标系
纵向基线和X坐标
纵向基线——基平面和中线面的交线 X坐标轴——沿纵向基线设置,正方向指向船首,原点在中 站面上 横向基线——中站面和基平面的交线 Y坐标轴——沿横向基线设置,正方向指向右舷,原点在中 线面上 Z坐标——沿中线面和中站面的交线设置,正方向指向上方, 原点在基平面上 Z
第一节 船舶主尺度、主尺度比和船型系数
3、船深(Depth)
(1)最大高度(Air Draft) Dmax——从空载水线面量 到船舶最高固定点的垂直距离。 ( 2 )型深( Moulded Depth ) D—— 从中横剖面处的 船舶基线量到上甲板边缘下缘的垂直距离。 (3)登记深度(Register Depth)DR——在中纵剖面 的登记长度的中点处,从上甲板龙骨上缘量到内龙骨 顶板上缘的垂直距离。若是双层底船,则从上甲板横 梁上缘量到内底板上缘的垂直距离。内底板铺有木板 时,量到木板上缘的垂直距离。
1、型尺度——型船体的尺度,用以船体设计和性能计 算。
型船体——船体外板内表面和甲板下表面所围成的体积。
2、最大尺度——包括船体附件在内的从一端量到另一 端的最大距离,作为船舶建造营运中考虑外界条件限 制的依据。 3、登记尺度——根据《国际船舶吨位丈量公约》的各 项规定丈量确定的船体尺度,用以 确定船舶的登记吨 位。
h 3 ( y0 4 y1 2 y2 4 y3 2 y4 4 y5 y6 )
Sh 3 ( y1 4 y2 2 y3 4 y4 2 y5 4 yn 1 yn ) (n为偶数)
CB——船体在设计水线或夏季满载水线下的型排水体积Vm, 与垂线间长Lbp,型宽B、设计吃水或夏季满载吃水d三者的乘 积的比值。
Vm CB Lbp B d
杂货船:CB=0.68~0.80 客船、集装箱船:CB=0.5~0.7
第一节 船舶主尺度、主尺度比和船型系数
四、船型系数
Sh 3 ( y0 4 y1 y2 )
第三节 船体近似计算
二、近似计算的主要方法
2、辛浦生第一法
y y0 o h y1 h y2 h y3 h y4 h y5 h
y6
x
h h Sh 3 ( y0 4 y1 y2 ) 3 ( y2 4 y3 y4 ) 3 ( y4 4 y5 y6 )
第二节
船体型线图
七、船体型线图
船体半宽水线图、纵剖线图、横剖线图的组合, 构成了船体型线图,用以完整、准确地表示船 体的几何形状。
第二节
船体型线图
八、型值表
第三节 船体近似计算
一、船体静水力计算的基本内容
1、面积计算
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00 -2.0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4、(纵向)棱形系数(Prismatic coefficient)
Cp——设计水线或夏季满载水线以下的型排水体积Vm与 船体中横剖面在相同水线下的面积Am、垂线间长Lbp两者 的乘积的比值。
Vm Cp Am Lbp
第一节 船舶主尺度、主尺度比和船型系数
四、船型系数
5、(垂向)棱形系数 (Vertical Prismatic coefficient)
第一节 船舶主尺度、主尺度比和船型系数
二、船舶的主尺度(Principal dimensions).
1、船长
(1)垂线间长(两柱间长)Lbp(Length between perpendiculars)。
首垂线——通过首柱前缘和设计水线面的交点,并垂直于设计水 线面的铅垂线。 尾垂线——通过艉柱后缘和设计水线面的交点,并垂直于设计水 线面的铅垂线。若无尾柱,以上舵杆中心线为尾垂线。
1)水线面面积静矩(对船中)
半宽值(m)
站号
L2 bp 20 ( X f ) AW x y ( x) dx 200 0
L 2
2)水线以下横剖面面积静矩(对基线)
型吃水(m)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0.00
2 3 1 ( a0 x 1 2 a1 x 3 a2 x ) 3 2a0 h 2a1h 2 8 3 a2 h 2h 0
2 Sh ( 6 a 6 a h 8 a h ) 0 1 2 3 2 2 h {( a ) 4 ( a a h a h ) [( a a ( 2 h ) a ( 2 h ) ]} 0 0 1 2 0 1 2 3
S Si 1 2 h[( y0 y1 ) ( y1 y2 ) ( y2 y3 ) ( y3 y4 ) ( y4 y5 ) ( y5 y6 )]
S Si h[ yi 1 2 ( y0 yn )]
i 1 i 0
n
n
第三节 船体近似计算
Cpv——设计水线或夏季满载水线以下的型排水体积Vm与相应的水 线面面积Aw、型吃水d两者的乘积的比值。
Vm C pv Aw d
第一章 船体几何形状
第二节
船体型线图
一、型船体
钢质船舶的主甲板下表面与 船壳板内表面所围成的体积。 1、基平面(Base plan)——过船舶龙骨线与型线图中站面的交点,并 与设计水线面平行的平面。 2、中线面(Central longitudinal plan)——沿船舶首尾方向设置, 并与基平面垂直的平面。 3、中站面(Mid station plan)——位于船舶垂线间长或设计水线面 长的中点,并垂直与基平面和中线面的平面。
第一节 船舶主尺度、主尺度比和船型系数
4、吃水(Draft)
吃水——船底至有关水线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1)型吃水dm——从龙骨板上缘量到有关水线面之间 的垂直距离。 ( 2 )实际吃水 d—— 从龙骨板下缘量到有关水线面之 间的垂直距离。 (3)设计吃水(夏季满载吃水)ds——船舶装载设计 要求的载荷重量时,在正浮的情况下,中横剖面处从 船底基线量到设计(夏季满载)水线面的垂直距离。
1、船长
(4)设计水线面长度LWL——设计水线面前后 两端之间的距离。 (5)登记长度LR——量自龙骨板上缘的最小 型深的85%处的水线长度的96%,或沿该水线 面从首柱前缘量到上舵杆中心线的长度,两者 取较大者。
第一节 船舶主尺度、主尺度比和船型系数
2、船宽
(1)最大船宽Bmax——包括外板和永久性突出 物在内的船舶最大宽度。 (2)型宽(Moulded breadth)B——设计水线 面的最大宽度,不包括外板及其他突出物。 (3)登记宽度BR——船舶的最大宽度处的宽 度,包括两舷外板,但不包括固定突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