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电信号传递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PSP
IPSP
1.突 触 前
兴奋性
抑制性中间
神经元
神经元
神经元
2.递质的性质 兴奋性递质 抑制性递质
3.突 触 后 膜 离 子 Na+、 K+,尤 Cl-通 透 性 ↑
通 透 性 的 变 化 其 是 Na+通 透
性↑
———————————————————————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非突触性传递
非突触性传递系指非突触性化学传递,首先是在 交感神经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上,用荧光组织化学等 方法观察到的。该神经元的轴突末梢有许多分支并 存在大量的念珠状曲张体,曲张体内含大量的囊泡 而成为递质释放的部位,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可 有多达30000个曲张体。由于曲张体不与效应细胞 形成经典的突触联系,当神经冲动到达曲张体时, 递质从曲张体释放出来,通过弥散到达效应细胞引 起反应。
传入侧支性抑制是指感觉传入纤维进入脊髓后,在 直接兴奋某一神经元的同时发出侧支兴奋抑制性中间 神经元,进而抑制另一神经元。例如,伸肌肌梭传入 纤维进入脊髓后,在直接兴奋伸肌的α运动神经元的 同时发出侧支兴奋一个抑制性神经元,转而抑制屈肌 的α运动神经元,导致伸肌收缩而屈肌舒张,也被称 为交互抑制。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电突触传递不仅在低等动物存在,另 外在蛙脊髓内运动神经元之间、斑马鱼视 网膜的水平细胞之间、大鼠中脑核团的感 觉神经元之间、大鼠海马的锥体细胞之间 等,均存在电突触传递。
电突触传递较化学突触传递而言,具有信 号传递可靠,不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传 递速度快,易于形成同步化活动等优点。
三、突触后电位 (一)突触后电位的分类
1、兴奋性突触传递:引起突触后膜去极化的反应。 2、抑制性突出传递:引起突触后膜超极化的反应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兴奋通过突触传递的机制为:轴突末梢兴奋→突 触前膜释放化学递质(兴奋性神经递质)→递质经 过突触间隙扩散并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突触后膜 对正离子Na+和K+(主要是Na+)的通透性升高, 产生局部兴奋(EPSP)→始段产生峰电位而爆发 扩布性兴奋→兴奋传至整个神经元。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二节 化学突触传递
一、化学突触传递的概念
化学突触传递就是通常所说的经典突触传递,即突 触前神经元产生的兴奋性电信号(动作电位)诱发突 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跨过突触间隙而作用于突触后 膜,进而改变突触后神经元的电活动。由此可见,在 化学突触传递过程中,突触前神经元通过释放神经递 质,将神经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然后携带信息的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并将化学信号再转换为电 信号,所以又称为电—化学—电传递。
电传递的意义是使一些功能相似的细胞 (如心肌、内脏平滑肌等)能迅速进行同步 性活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般来说,电突触的传递几乎没有突触延搁, 而化学突触传递则有明显的突触延搁。电突触的 信号传递绝大部分是双向的,而化学突触传递只 能从突触前向突触后单向传递,不过在螯虾的腹 神经索中介导逃避反射的外侧巨纤维与运动巨纤 维形成的巨突触,被鉴定为单向传递的电突触, 其机制在于突触前的膜电位较突触后的膜电位更 负所致。
EPSP
IPSP
4.突 触 后 膜 电 位 去 极 化
超极化
变化
5.突 触 后 神 经 元 增 加
降低
兴奋性
6.在 信 息 传 递 中 突 触 后 神 经 突 触 后 神 经
作用
元产生动作 元不容易产
电位或易化 生动作电位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三节 电突触传递和非突触传递
一、电突触传递 电突触传递与化学突触传递的区别在于直接通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一节 概 述
一、神经电信号传递的方式 (一)按照神经细胞间的结构和对应关系,一 般分为突触传递和非突触传递两类。 (二)依据突触结构和传递机制的不同又分为 化学突触传递和电突触传递两种。 (三)依据神经电信号对接收信号神经元的作 用,也可将神经信号的传递分为两种,即兴奋 性传递和抑制性传递。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间隙过程:神经递质通过间隙并扩散到后膜。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三)突触后过程:
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上特异性受体或化学门控 离子通道→后膜对某些离子通透性改变→带电离子 发生跨膜流动→后膜发生去极化或超极化→产生突 触后电位。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返回性抑制是指某一中枢神经元兴奋 时,其传出冲动沿轴突外传的同时又经轴 突侧支去兴奋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并反过 来作用于同一中枢的神经元,如脊髓前角 运动神经元与闰绍细胞之间的联系就是这 种抑制,闰绍细胞就是抑制性神经元,其 释放的递质是甘氨酸。
小 结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EPSP与 IPSP
过电偶合进行电信号的传递,这由电突触的结构 和特点所决定,突触一侧神经元的电位变化可直 接通过缝隙连接通道传入另一侧神经元,进而完 成电信号的传递。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除化学传递外,也 存在着以局部电流直接进行传递的电传递。 这种电传递存在于心肌、内脏平滑肌和神经 细胞之间。细胞间存在的缝隙连接处,相邻 细胞仅隔2nm,其间有着由6个蛋白亚单位 颗粒组成的亲水孔道,构成了细胞间的低电 阻通道,是完成细胞间电信号直接传递的结 构基础。细胞间信息的电传递,不仅其速度 大于化学性传递,而且可以双向地进行传递。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三)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IPSP)
突触前神经元(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末梢释放 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膜对 Cl- 、 K+尤其是对Cl-通透性增加,从而使后膜发生 超极化。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根据抑制性神经元的功能和联系方式的不同,突 触后抑制可分为传入侧支性抑制和返回性抑制。
资料学突触传递的基本过程
(一)突触前过程: 神经冲动到达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突触前
膜去极化→电压门控Ca2+通道开放→膜外Ca2+内 流入前膜→轴浆内[Ca2+]升高→促进囊泡向前膜 移动、接触、融合、破裂→以出胞作用形式将神 经递质释放入间隙。(囊泡膜可再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