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八《附中的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八《附中的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案例分析
1. 邹老师提出应使学生也参与到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中,你怎么看待这个想法?
所谓研究性学习就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由此可知,邹老师提出让学生也参与到研究性的评价中来的想法和做法完全合乎研究性学习和特征的,它强调了学生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并获得感悟和体验的特点。
学生参与到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中来的好处很多。因为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就是通过研究性学习在整个学校课程体系中作用的判断,系统地收集、分析有关信息,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方案、课程计划、实施过程和研究结果做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通过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能鼓励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究心,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积极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合作和分享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社会责任心和自信心,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也能帮助学校和教师掌握和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促进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发的完善。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才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很多时候学生是脱离老师的视野和指导的,他们需要独立自主地思考和调研,他们才最清楚整个学习过程,最清楚自己的收获与进步。邹老师让学生参与到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中恰好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也体现了老师的主导作用。表优秀的老师善于引导学生去捕捉、发现其他同学身上的闪光点、创新点、发展点,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评价的主人,使学生学会相互悦纳、彼此欣赏,学会在互相取长补短和彼此鼓励提携中共同进步。
2.师大附中的初步评价方案中采用了哪些评价工具?
答:师大附中的初步评价方案中,采用了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量表:教师评价表、学校对学生评价表、课题评估表。
3.方案中的评价表格多以量化形式出现,有的老师提出要加入定性的描述性评价,你怎么看待这个想法?在写评语时应该考虑哪些问题?答:方案中评价表格多以量化形式出现,有的老师提出要加入定性的描述性评价。在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中也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的评价与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方式来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具有更具体的建议,对他们有很好的指引性作用。对于评价结果来说,能更加准确地评价学生,能使结果更直观。而且这些评价方式各
有优缺点,定性评价要覆盖各评价点,如果使用了定性的描述性评价就能使评价更加全面和完善,也很客观与公正。如果在实践中采用“等级分+评语”的方法,学生就能更清楚的知道自己哪些方面还做得不足,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对于今后的学习更加有帮助效果。在写评语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多肯定学生的积极性,体现鼓励性评价。二是要注重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表现和态度。三是要客观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研究方法、技能掌握情况。四是要对参与者在事件过程中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出中肯的评价。五是要对评价参与者的学习结果。
总之,评语应考虑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以及在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况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评语要具体,客观,要特别注意语言措辞,要详尽地指出学生的优缺点,要有指引性作用。
4.师大附中的初步评价方案中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哪些方面进行了评价?你觉得是否全面?还需要补充哪些?
答:师大附中的初步评价方案中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来源、选题原则、研究方案、科学精神、研究态度、学习习惯、价值观、研究方法、论文结构、论文内容、论文拓展等方面进行了评价。我觉得比较全面,但缺乏评价主体多元性,评价应让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等多方共同参与,可以加入教师定性的描述性评价和学生评价,补
充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增加学生的自评、互评、小组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就更好了。5.对于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需要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每个阶段,你认为在学生探究的不同阶段各应该对哪些内容进行评价?有哪些收
集信息的来源?
答:答:我认为评价的内容分阶段应该体现在这些方面:
(一)开题报告阶段:选题内容,研究方案的可实施性。
(二)课题研究阶段:在研究过程中遇到问题、困难和处理情况以及知识的获取,技能的掌握等。
(三)结题阶段: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体验,研究成果展示,结题报告等。
上述信息有静态的文字,也有动态的实践;有外在的形象描述,也有内在的体验感受;还包括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鼓励等。
收集信息的来源的渠道有:
(一)学生的开题报告。
(二)与学生谈话,了解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体验、实践能力等。
(三)平时的观察,判断学生的研究精神与态度。
(四)建立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记录表。(五)中期评价结论。
(六)评审学生的结题报告及论文的答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