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增长的扩散回流与市场区效应
城市的集聚与扩散效应
文章编号:1001-148X (2006)05-0142-03城市的集聚与扩散效应施冬健,张 黎(同济大学经管学院,上海 200092)摘要:聚集效应是因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而形成的聚集经济与聚集不经济综合作用的结果,本质上是两种力量的作用:一方面聚集经济作为空间聚集的吸引力推动着城市区域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方面聚集不经济则作为排斥力限制着城市的进一步聚集和规模扩大。
城市是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组合的空间景观,是经济社会活动空间集聚与扩散的过程与结果,总是处于集聚力与扩散力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中。
关键词:城市;集聚;扩散中图分类号:F290;C912181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05-01-13作者简介:施冬健(1970-),男,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经济数学、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城市以其特有的集聚效应,使人口与生产力要素向其集中。
城市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细化和生产关系变革的结果,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
城市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中心,是先进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先进文化相对集中的地方,具有较强的集聚能力和扩散带动作用,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实际上是聚集经济的产生与演变过程。
一、城市的集聚效应按照波特的定义,集聚是指在地理上一些相互关联的公司、专业化的供应商、服务提供商、相关的机构,如学校、协会、研究所、贸易公司、标准机构等在某一地域、某一产业的集中,他们之间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的一种状况。
而对于区域经济中心的城市来说,其突出特征在于它能够以其优势环境和条件,吸引众多企业和机构及社会经济各部门在相对狭小的空间内集聚,从而更加突出城市作为经济中心的集聚效应。
从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看,城市已经成为各种要素的集聚中心—资源、人才、资金、信息、交通和不良资产。
(三)银行与保险业的经营协调银行与保险业在继续坚持分业经营的原则下,二者进行适度和合理的合作以促进二者的加速发展。
推动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三大因素分析
推动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三大因素分析2009-06-04《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条例》、《东北振兴规划》、《京津冀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一份份区域规划相关文件的出台,影射着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这样一个过程,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地理上相互临近、原本孤立发展的地区间经济交流逐渐频繁,经济分工合作日趋深入,经济联合发展与区划分割矛盾日益突出。
为解决这一矛盾,进一步实现区域经济联合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地区内行政单位协同行动,逐渐消除市场流通壁垒,降低区域经济发展成本,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效率,进而协调各成员的社会经济政策,最终实现经济发展的一体化。
在我国,要素流通的“壁垒”表现为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下的行政分化所导致的市场分化和市场封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地区差异性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条件日趋成熟,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正越来越明显地出现在经济生活之中,并呈现出以城市圈为先导,部分行业或领域先行的特点。
1、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及其表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国经济发展中必然经历的过程,是经济发展和经济空间作用的必然结果。
李嘉图等经济学家认为比较优势及要素禀赋差异决定区域分工内在机制和必然性。
弗里德曼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将从独立的地方中心发展到功能相互依存的城市体系,形成有组织的综合体所经历的四个阶段(见图1)。
我国正处于第三阶段向第四阶段过渡阶段,将由简单的中心—边缘关系转变为多极结构,并逐步形成功能相互依存的城市体系。
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图1 区域空间组织阶段次序资料来源:赛迪顾问对《区域经济理论》(陈秀山张可云)资料修改获得(1) 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持续进行从国外的发展经验来看,区域基础设施的一体化主要是指通畅的区域交通体系和完整的城市信息系统。
交通一体化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和基础,信息一体化则是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支撑。
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增长的扩散回流与市场区效应_柯善咨
2009 年第 8 期
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增长的扩散回流与市场区效应*
87
柯善咨: 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增长的扩散回流与市场区效应
Y* = f 1 ( A 1 , E * , K * , YLag * )
而长期以来是合乎逻辑却又不易验证的理论。许多研究者在增长极和非均衡增长的理论和研究方 法的正规化上作了很大的努力, 包括中心与边缘的定义、扩散与回流过程和决定要素的确定等等 ( 如 Friedmann, 1972; Casetti et al. , 1971) 。Richardson( 1976) 提出了颇具影响的时空动态模型, 该模型 推导出增长中心的回流作用和扩散作用分别在增长极的初期和成熟期主导着外围区域, 只有当增 长极在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规模跨过某一门槛后, 中心城市才不再依靠吸引其他地区的稀缺资源 而发展, 从而带动外围地区经济。可是, 由于技术手段和数据的局限, 研究者们对扩散与回流作用 的测度比较粗糙, 所能处理的城市或地区样本数很少。尽管对个别地区的案例研究有些结果, 总体 上对区间相互作用仍难取得深入的了解。Gail ( 1980) 在详细分析了二十多项当时最新研究后总结 道, 增长极的扩散作用非常微小, 且小于回流作用。与增长极理论相比, 中心地学说侧重静态分析, 其精细的定量分析局限于各级城市的均衡分布, 未明确表述下级城市( 镇) 经济增长对上级城市增 长的动态过程。上述尴尬局面只是在空间计量经济方法出现后才逐渐得到改观。
中国区域经济管理概论真题及答案
中国区域经济管理概论真题及答案《中国区域经济管理概论》一、单项选择题:1.区域经济是(C):A.宏观经济B.微观经济C.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中间层次经济D.产业经济2.区域经济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为(A):A.自然禀赋的差异性B.自然禀赋的无差异性C.地理环境的等同性D.地理条件的特殊性3.对国民经济发展最具有协助和补充作用的是(B):A.宏观经济管理B.区域经济管理C.工业管理D.农业管理4.区域经济管理的理论基础是(A):A.分工与协作理论B.经济体制改革理论C.生产力理论D.核心与边缘区理论5.区域经济管理的二重性为(D):A.管理的均衡性和系统性B.管理的独立性和综合性C.管理的交叉性和相对性D.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6.决定区域经济管理目的的是(B):A.区域经济管理的手段B.区域经济管理的性质C.区域经济管理的机制D.区域经济管理的职能7.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C):A.区域经济管理职能部门的要求 B.区域经济管理市场机制的要求 C.区域经济管理的目的 D.区域经济管理的理念.正确解决地方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协调问题,必须处理好(D):A.区域经济系统与微观经济单元之间的关系 B.区际之间的关系 C.区域经济系统内部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 D.区域经济系统与宏观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9.区域生产力的特点之一是(A):A.差异性B.均衡性C.无差异性D.快速增长性10.区域生产力发展的基点之一是(B):A.保持宏观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 B.促使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 C.促使企业运行机制合理D.确保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超过其他地区11.区域生产力布局应遵循的原则是(C):A.保持地区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B.控制物价总水平的提高C.因地制宜地确定区域经济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的模式 D.注重发展轻工业和第三产业12.区域经济实体具有的两重性质是(C):A.技术性质和自然性质B.技术性质和资源性质C.技术性质和经济性质D.社会性质和自然性质13.区域经济活动的载体是(D):A.经济体制 B.经济机制C.物质资料生产D.区域经济实体14.全国性的经济区划是(B):A.进行企业改革的重要依据 B.国家对区域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 C.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的重要依据 D.进行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依据15.划分经济区要考虑的因素之一是(A):A.自然因素B.一部分人是否富了起来C.有无矿产资源D.有无山川、河流16.经济区的两种类型是(C):A.部门经济区和协作区B.部门经济区和特区 C.部门经济区和综合经济区 D.综合经济区和特区17.划分部门经济区的主要目的是(D):A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依据 B.为增加财政收入服务 C.为优化产品结构奠定基础D.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合理布局提供依据1.经济区划的原则之一为(A):A.地区经济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 B.实现农业的规模经济 C.实现劳动力充分流动和保证就业D.积极推进地区的城市化19.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之一是(A):A.从属性B.整体性C.全面性D.宏观性20.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遵循的原则之一是(B):A.坚持区域经济超高速增长 B.坚持区域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相结合 C.优化区域轻纺工业结构D.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大量流出21.我国今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应坚持(D):A.均衡发展战略B.向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战略C.城市向农村推移战略D.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22.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了(A):A.西部战略 B.沿边开发战略C.中部隆起带战略D.沿长江、黄河开发战略23.西部的战略思路之一为(C):A.瞄准东部的消费市场B.发展烟草、酒类为主导产业C.选准产业发展的重点D.发展盈利高的绿色产品24.区域经济联合与协作的客观必然性之一是(A):A.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 B.地方政府之间管理的要求 C.地区群众生活的要求D.企业生产的要求25.区域经济联合与协作要遵循(B):A.誉原则B.自主原则C.谦让原则D.依附原则26.我国区域经济联合与协作有(D):A.停止发展趋势B.维持现状趋势C.减速发展趋势D.加快发展趋势27.发展区域经济联合与协作意义在于(C):A.推动矿产资源早日开发 B.可以加快发展钢铁与机械工业 C.能够推动各地区科技进步D.减少国有资产流失2.加强区域联合与协作过程中的管理是(B):A.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B.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C.区域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D.网络产品走向世界市场的要求29.区域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是(C):A.改善区域融资能力B.改革经济体制 C.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初始推动力量 D.保持进出口平衡30.区域投资的原则之一为(A):A.既要注重经济效益又要注重生态效益 B.多注重经济效益少注重生态效益 C.多注重资金的平衡少注重物资平衡D.向第二产业倾斜31.我国区域投资资金出现(B):A.单一趋势B.多元化趋势C.主要靠国外投资D.主要靠融资32.合理确定区域投资规模(B):A.只考虑在建项目规模大.要正确处理在建项目总规模与年度投资规模的关系 C.只考虑年度投资规模大小不必考虑在建项目规模 D.按照需要来确定基建规模33.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重要意义在于(D):A.提高区域服务业的比重 B.改善同毗邻地区的协作关系 C.保护人文景观D.提高区域经济效益34.制约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因素之一为(A):A.生产力发展水平B.农业的产业化C.贸易网络化水平D.地理区位35.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基点是(C):A.企业需要 B.投资规模需要C.市场需要D.政府采购需要36.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关键是(B):A.增加企业的数量B.正确选定主导产业C.加强地区农业基础地位D.扩大乡镇企业在地区的覆盖面37.选定主导产业必须(A):A.尽可能使区域的限制因素得到最有效利用 B.扬弃考虑区域的限制因素 C.充分满足地区利益 D.在地区利益与全局利益发生矛盾时可选择有利于实现地区发展目标的部门3.实现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管理的重要对策为(D):A.确定发展的理念B.以人为本C.构建企业文化D.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39.判断一个区域劳动力人口与总人口数量是否适度的根本尺度是(C):A.城市化水平B.男女两性的比例C.人口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是否相适应D.粮食的消费量40.判断一个区域劳动力数量是否适度的最直接标准是(A):A.能否充分就业和合理的生活水平 B.总人口数量 C.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之间的比例D.失业率41.决定区域劳动力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为(B):A劳动者的地区间转移状况B.劳动者的劳动态度C.城镇发展规模D.老龄化程度42.知识、科技型人才区域经济高级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群体特征是(D):A.老龄化趋势 B.中年化趋势 C.年龄段均衡化趋势D.年轻化趋势43.新世纪我国人口转移主要靠(B):A.政府的行政措施组织B.经济杠杆、经济利益来吸引C.自发性的转移D.中介组织的力量44.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针是(D):A.向城市转移B.向西部地区转移C.向沿海发达地区转移D.多种转移方式并存、就地转移为主45.城市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在于(A):A.具有吸引和辐射的功能B.人口优势C.第三产业发达D.自然条件优越46.城市地址的选择要考虑(A):A.区域腹地大.是否有山、川C.华侨人数D.重工业占的比重47.增长点是(C):A.文化中心B.商业中心C.主导部门、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在空间上的集聚D.外贸进出口港岸4.我国区域城镇体系的建设与布局要(D):A.更多地发展大城市B.发展数量可观的特大城市C.发展中等城市为主D.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49.我国经济特区是(B):A.“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B.社会主义的特别行政区C.不依托于内地的特别行政区D.资本主义性质的特别行政区50.我国经济特区是(A):A.综合型的B.专业化型的C.来料加工型的 D.外贸型的51.经济特区在体制上(B):A.无示范功能B.有示范功能C.与内地改革基本同步D.首先从金融体制进行改革52.经济特区的功能之一是(C):A.积累资金 B.集中物力C.集聚辐射D.结构超前53.区域经济效益是指(A):A.区域经济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之间的对比关系B.区域经济中的工业与农业的比例关系 C.区域经济活动中的投资收益率 D.区域经济活动中的货币投放与回流的关系54.区域经济效益具有的两重属性为(D):A.技术属性和自然属性B.自然属性和人文属性C.人文属性和技术属性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55.区域经济效益的特点之一为(C):A.依附性B.部门性C.独立性D.专业性56.讲求区域经济效益应当遵循(C):A.价格波动原则B.只争产出、不计投入原则C.符合价值规律的要求D.注意本地区效益而不必顾及社会效益57.正确处理区域经济效益与宏观、微观效益之间的关系应当(B):A.要特别注重微观经济效益B.统筹兼顾C.区域经济效益优先,微观经济效益其次 D.区域经济效益始终摆在首位5.在区域经济管理中提高区域经济效益的途径之一是(C):A.扩大建设规模B.增加就业人口数量C.合理布局区域生产力D.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商业中心59.对区域经济进行宏观管理是指(D):A.国家利用计划机制对区域的货币投放进行调控 B.国家利用市场价格对区域的产品价格波动进行调控 C.国家利用金融工具对区域的投融资进行调控 D.国家利用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的总体活动进行调控60.区域经济宏观管理要解决的区域经济运行中的矛盾之一是(B):A.集体所有制之间的矛盾B.生产社会化、一体化同经济主体多元化的矛盾 C.区域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优化资源配置同第二产业要加快发展的矛盾 D.实现区域的共同利益、社会公平同按劳分配的矛盾61.区域经济宏观管理的重点是(A):A.协调区域总供求的矛盾B.扩大第三产业经营规模C.增加对外贸易量D.落实国家计划生育政策62.财政政策是区域宏观管理的(C):A.行政手段 B.综合手段C.经济手段D.法律手段63.区域宏观管理的行政手段具有(B):A.机动性B.强制性C.协商性D.中介性64.区域经济运行(A):A.需要法制来构筑维系B.不需要法制作保证C.只要遵循等价交换就可以维系D.靠社会道德来维系65.在区域经济管理中,最主要提高的法律意识是(A):A.提高法律权至上意识B.提高守法意识C.提高民法意识D.提高立法意识66.我国在加快经济立法过程中要抓紧制定和完善(C):A.价格法B.财产法C.保障市场秩序的法律D.婚姻法67.在立法中要正确处理(D):A.企业法规之间的关系B.行业法规之间的关系 C.地方性法规之间的关系 D.国家立法和地方性法规的关系6.严格执行宪法和法律,维护区域经济秩序需要(A):A.健全司法制度B.完善环境法C.健全市场机制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多项选择题:1.区域经济的主要特点有(ABCD):A.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一个中间层次经济B.具有综合性C.具有阶段性D.具有人地互动性2.区域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为(BCD):A.山川、河流的复杂性B.自然禀赋的差异性C.经济活动中人的主导性D.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3.区域经济管理的主要特征有(ABD):A.管理方式的独立性B.管理手段的综合性C.管理方法的单一性D.管理过程的系统性4.区域经济管理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作用有(ABD):A.创新和突破作用B.稳定和协调作用C.集中和扩散作用D.协助和补充作用5.区域经济管理起源于人们从事的生产劳动出现了(AB):A.劳动分工B.区域协作C.生产力的系统性D.生产力的综合性6.区域经济管理的二重性为(CD):A.管理的系统性B.管理的均衡性C.管理的自然属性D.管理的社会属性7.区域经济管理目的的要求有(ABC):A.要反映提高管理效率的要求B.要符合管理效益的要求 C.要服从生产关系性质的要求 D.要反映管理自主性的要求.区域经济管理要正确处理的关系有(ABD):A.正确处理区域经济系统与宏观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 B.正确处理区域经济系统与微观经济单元之间的关系C.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D.正确处理区际之间的关系9.区域生产力的特点有(ABD):A.中间性B.相对性C.统一性D..差异性10.发展区域生产力必须遵循的基点有(ABCD):A.促使全国经济尽快增长及效益提高B.促使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C.区域经济联系要密切D.区域经济法差距要适度11.区域经济生产力布局的主要原则有(ABD):A.允许一部分区域先富起来B.因地制宜地确定区域经济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的模式 C.加快发展轻纺与食品工业D.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12.区域经济实体具有的两重性质为(BC):A.自然性质B.技术性质C.经济性质D.资源性质13.区域经济实体的形式有(ABCD):A.城市经济实体B.企业经济实体C.农村经济实体D.特区和开发区经济实体14.在区域经济管理中,划分经济区域主要考虑的因素有(BC):A.城市数量B.自然因素C.资产因素D.外贸出口值15.经济区的类型有(AB):A.部门经济区B.综合经济区C.生产资料经济区D.消费资料经济区16.部门经济区的形成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有(BCD):A.处在沿海、沿边地带B.产品的生产成本低 C.生产达到一定规模 D.产品的运销范围合理17.综合经济区应具备的基本内容有(ACD):A.是一个社会化大生产的综合体B.有密集的公路、铁路、航空网 C.有一定数量的专门化职能的生产部门和产品D.以专门化部门为中心而综合发展经济1.划分经济区域应遵循的原则有(ABCD):A.国民经济总体发展与地区条件相结合B.经济中心与吸引范围相结合 C.国内区域分工与国际分工相结合D.经济原则与民族原则、国防原则相结合19.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有(ACD):A.从属性B.整体性C.局限性D.相对的灵活性20.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必须遵循的原则有(ABC):A.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B.坚持国民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统一C.坚持科学技术进步D.优化区域第二产业系统2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包括(ABCD):A.战略方针B.战略目标C.战略重点D.战略对策22.我国今后实行的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为(ACD):A.一种区域之间协调与互补的战略B.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倾斜的战略C.一种开放型的经济发展战略D.一种符合社会综合效益原则的经济发展战略23.西部的战略思路为(ABCD):A要实行东、西部联动B.要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C.要选准产业发展的重点 D.要坚定不移地调整经济结构24.区域经济联合与协作的客观必然性表现在(BCD):A.企业规模愈来愈大的要求B.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 C.提高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D.实现区域管理体制合理化的客观要求25.区域经济联合与协作的原则有(ABCD):A.自主原则B.扬长避短、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原则C.整体性原则D.层次性原则26.区域经济联合与协作的特点有(ABD):A.具有加快发展的趋势B.内容广泛C.农业联合占主要地位D.离不开政府的协调和指导27.区域经济联合与协作加强管理的必然性为(ABD):A.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B.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C.政府宏观调控的要求D.加强管理才能促进经济体制改革2.区域经济联合与协作对管理带来的新变化(ABCD):A.是对过去纵向管理的一个变更 B.必须依靠经济组织、运用经济手段 C.管理的多层次、多形式D.物质利益结构发生变化29.区域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表现为(ABCD):A.区域经济增长的初始推动力量B.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保证C.提高区域经济技术水平、实现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重要手段 D.为改善和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创造物质条件30.区域投资需遵循的原则有(ABCD):A.服从国家政策要求B.与行业投资相协调C.变革条块分割的模式D.注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外资非农化趋势33.合理确定区域投资规模,要处理好以下关系(ABCD):A.处理好需要和可能的关系B.处理好生产和建设、建设和生活的关系C.处理好年度投资规模与在建项目总规模的关系D.处理好国家投资和其他资金投资的关系34.在区域经济管理中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重要性在于(BCD):A.是扩大投资规模、发展竞争性行业的一个关键环节 B.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条件C.是全面完成“三步走”的经济战略目标的一个根本措施D是我国重新跻入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重要选择35.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制约因素有(ABD):A.自然资源条件B.生产力发展水平C.第二产业的量D.区域社会需求的变化36.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基点是市场需要,它包括(CD):A.基建投资的需要B.在建规模的需要C.当前市场需要D.未来市场需要37.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是(ABC):A.看其能否发挥区域优势B.看其结构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C.看其结构的先进性 D.看其加工产业的比重大小3.选定区域主导产业依据的原则为(ABC):A.能对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作出最大的贡献 B.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C.尽可能使区域的限制因素得到最有效利用D.要使企业的产权清晰39.地区间消费者需求差别的形成因素主要有(ABC):A.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B.产业结构C.就业率D.市场数量40.判断区域劳动力数量是否适度的最直接标准有(AC):A.能否保证充分就业B.能否保持人口增长 C.能否保证合理的生活水平 D.能否保证劳动力合理迁移41.决定区域劳动力质量的因素有(ABC):A.劳动者的身体素质B.劳动者的文化、科学、技术素养C.劳动者的劳动态度D.劳动者的年龄42.知识、科技型人才在区域经济高级化过程中的群体特征有(ABCD):A.年轻化趋势B.高学历化趋势C.市场开发型人才比重增长趋势D.群体精神与群体效应成为成功的主导因素43.新世纪我国区域人口流动应是(ABCD):A.靠经济杠杆、经济利益来吸引B.特殊情况下的有组织移民 C.使移民工作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针对性D.加强领导,健全移民机构44.城市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在于(BC):A.是现代市场经济的载体B.具有吸引功能C.具有辐射功能D.是区域的政治中心45.城市位置选择的条件有(AB):A.优越的地理位置B.区域腹地大小C.河泊的多少D.人口多少46.规划好区域内城市发展战略应做到(ABC):A.规划城市化的进程B.规划好城市布局C.以城市为中心形成经济区域D.以城市为中心形成纺织、服装城47.在区域经济管理中选择增长点应遵循的原则有(ABC):A.有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和关联产业 B.能提供文教卫生等基础设施 C.能提供一个与其他区域甚至同世界接触的窗口D.有中心城市4.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特点有(BCD):A.第三产业发达B.经济的相对独立性C.产业结构的区位化D.经济发展的多层次性49.我国的经济特区在管理上的特点有(ABC):A.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特区B.具有多种功能的综合型的经济特区 C.既依托于内地又服务于内地D.是“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50.经济特区特殊管理措施有(BCD):A.建设资金以内资为主B.建设资金以利用外资为主 C.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D.特区政府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51.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的总体布局中需要发挥的功能有(ABCD):A.集聚辐射功能B.结构转换功能C.增长“引擎’功能D.体制示范功能52.特区经济与内地经济的融合表现为(BCD):A.特区为内地经济专业化发展提供知识专利 B.内地是特区经济成长发展的重要依托 C.特区为内地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和桥梁 D.特区经济与内地经济的融合向深层次、多元化方向发展53.区域经济效益性质有(AB):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人文属性D.技术属性54.区域经济效益的特点有(ABD):A.综合性B.是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相统一的效益C.是近期效益D.具有一定的独立性55.讲求区域经济效益的意义有(BCD):A.可以更大地扩大生产规模,为发展重工业和轻工业提供条件 B.是加速区域经济发展进而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C.是节约资源、增加财富发展社会生产力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措施D.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56.讲求区域经济效益应当遵循的原则有(ABCD):A.符合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 B.符合价值规律的要求 C.注意本地区经济效益又要顾及社会效益D.正确处理近期经济效益与长远经济效益的关系57.区域经济效益(ABC):A.是区域经济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之间的对比关系B.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C.属于综合性的D.是近期性的5.提高区域经济效益的途径主要有(ABC):A.建立和完善区域市场经济体制B.要十分重视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 C.集中力量创建大型企业集团D.尽量扩大区域建设规模59.区域经济宏观管理的必要性在于解决区域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其矛盾有(BCD):A.多种所有制之间的矛盾B.生产社会化、一体化同经济主体多元化的矛盾C.区域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和优化资源配置同经济主体决策和经济活动盲目性的矛盾D.实现区域的共同利益和社会公平同经济主体利益狭隘性的矛盾60.区域经济宏观管理的基本特征为(ABC):A.从管理的内容看,重点是协调区域总供求矛盾 B.从管理手段看,主要运用经济手段 C.从管理的结构看,实行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D.从管理结果看,最终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61.区域经济宏观管理的任务有(ABCD):A.生产结构和需求结构相适应,防止区域生产结构比例失调 B.区域生产能力与消费能力相适应,防止过度消费和生产相对过剩 C.兼顾区域经济稳定增长和均衡发展,防止经济发展中的大幅度波动D.协调区域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防止社会两极分化和分配不公62.区域经济宏观管理的经济手段包括(BCD):A.运行机制B.产业政策C.财政政策D.货币政策63.区域经济宏观管理的行政手段明显地带有(BCD):A.协商性B.强制性C.短促性D.速效性64.法制建设是区域经济有效管理的内在要求,其原因在于(ABCD):A.区域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需要法制来规范 B.区域经济运行需要法制来构筑维系C.区域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法制来保障 D.区域广大劳动者积极性的调动需要法制来保证65.区域经济管理需要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包括(ABC):A.法律知识B.法制观念C.法律观点D.上层建筑中的各种意识形态。
集聚视角下的中国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分析
集聚视角下的中国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分析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全球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国家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中国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也日益凸显。
在当今世界的经济背景下,中国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增长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集聚视角下分析中国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影响。
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城市化进程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城市人口比重从不到20%迅速增长到现在的超过50%。
这是一个数量众多的城市化步伐,它的加速发展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城市化进程的三四倍之多。
中国城市化过程中,一二线城市快速发展的现象尤为明显。
由于政府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持政策,第三四线城市和乡镇地区也开始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全面化。
在城市化的推动下,城市人口密集拥挤,出现了区域性城市群和城市群的产生。
城市规模的扩大不仅使城市变得更加繁荣,也带来了城市之间和城乡之间的不平衡。
为了调节城市化带来的区域不平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和经济增长,同时控制一二线城市的人口规模。
这些政策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二、中国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城市化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城市化进程中的经济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越来越密切。
1. 城市化助推区域经济增长随着城市化加速推进,城市经济体量不断扩大,城市人口规模不断增加,城市对于周边地区的辐射效应不断加强,城市化促进了城市及周边地区的工业生产和投资活动。
城市化还催生了各种服务业的发展,为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区域经济增长是城市化的重要动力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区域内的经济实力增强,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涌入,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在城市化的推动下,区域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中国区域经济差距在市场化进程中的变化趋向及轨迹
工作研究与理论探讨(内蒙古煤炭经济》2008年第4期巾国区厦经济差距在市场I匕进程由硇变I随向及辄迹范莉莉(焦作大学,河南焦作454003)摘要: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和完善,区域经济差距还会进一步拉大。
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变化轨迹是:出现差距一差距拉大一差距缩小一区域经济均衡发展,这个轨迹在空间上呈倒“U”字形。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距;市场化进程;变化趋向;轨迹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8—0155(2008)04—0008—03世界各国经验表明,区域经济成长从不均衡到均衡,从无序到有序是一个动态的和渐进的发展过程。
任何一个国家区域经济的发展都会受到这一规律的制约,而且,国家越大,内部自然、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差异也就越明显,区域经济从不平衡到相对平衡和平衡的发展过程经历的时间也就越长。
一、差距是区域经济成长中的普遍现象非均衡增长理论认为,区域经济成长在其空间结构的演进上始终存在着两种效应,即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在经济成长初期,出于追求效率最高、利润最大的目标。
有限的生产要素必然向先天条件较好的中心城市或地区聚集。
因为这些城市和地区与其周围地区相比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如具有高规模效益、低交易成本、社会化分工程度高、市场信息流畅、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具有良好的竞争环境、有利于生产要素流动、有利于增加消费者的选择、有利于提高厂商的声誉。
因而,极易产生极化效应,形成经济增长点。
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积聚的过程一方面使中心城市或地区因生产要素的流入而迅速提高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周围地区因缺乏人才、资金和技术力量而降低经济发展的速度。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经济增长点的这种极化效应显著,对周边地区的负面影响较大。
在经济成长后期,经济增长点的高速发展会受到来自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的影响和约束,经济效益下滑。
发展速度减慢,原来积聚起来的资金、技术、信息、设备开始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于是出现了经济增长点向周边地区的扩散效应。
中国城市聚集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中国城市聚集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之一,城市化进程正在持续加速。
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城市聚集效应和区域经济增长。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探讨中国的城市聚集效应和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趋势。
城市聚集效应的概念及其表现城市聚集效应是指城市中相似产业和经济活动之间的互动所带来的经济效应。
这种效应始于城市中的产业和经济体系,它们的相互作用促进了更多的产业和企业的聚集,从而形成了更大、更强的产业集群。
并且这种趋势是具有累积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效应会不断增强,城市的规模和经济活动的强度也会随之增加。
中国的城市聚集效应主要表现在选择就业岗位、生产基地、文化娱乐和教育等方面。
例如,在工业部门,城市聚集效应会使得同行业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在同一个城市中加强合作,共同发挥集群效应,进一步促进该产业发展。
在服务业领域,像教育、医疗和娱乐这样的活动,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它们的质量和种类。
城市聚集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城市聚集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这种效应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刺激企业和创新,促进经济增长,二是增加人力资源的流动,提高经济活力和创新产业的竞争力。
首先,城市聚集效应会刺激企业创新。
同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和相互合作,共同创新,将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其次,城市聚集效应将促进整个经济体系的增长,特别是在与相关产业有关的领域。
这将会带来就业和物质财富增加的效应。
其次,城市聚集效应可以增加人力资源和创新产业的竞争力。
由于城市中的企业和人才资源越来越多,所以不同领域的企业有机会相互合作,促进整个经济体系的发展。
尤其是一些新创企业,这些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信息,城市的创业生态环境和创新科技资源可以为这些企业带来更多的支持。
城市聚集效应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城市聚集效应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可以庞大的。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市聚集效应主要在四个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1. 促进企业发展:中国不同地区之间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导致了不同样的产业分布,城市聚集效应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协商、共创,以便更好地发展产业。
[整理版]外部性、区域关联效应与区域协调机制——兼论区域发展权
外部性、区域关联效应与区域协调机制——兼论区域发展权及其转让问题李雪松(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 430072)摘要: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本文首先从外部性出发,在理论上解释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因。
外部性是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的现象。
外部性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体现为区域关联效应。
区域关联效应导致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平衡之间的矛盾,引发区域福利的非帕累托最优、发展无效率和公平缺失等问题,从而要求区域协调机制的建立。
其次,本文以外部性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区域关联效应模型,并论证了区域关联效应在量上具有乘数关系以及区域关联效应的最优化条件。
再次,本文在外部性和区域关联效应最优化的分析框架内探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合作和区域补偿政策这两种区域协调机制的运行机理和实际运用,并提出了区域发展权的概念和从区域发展权转让的视角建立区域协调机制的构想。
最后,本文在总结外部性、区域关联效应与区域协调机制的关系的基础上对区域协调的机制失灵、区域代际协调机制的建立和区域发展权转让的实现等问题做了进一步思考和说明。
关键词:外部性区域关联效应区域协调机制区域发展权可持续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相继实施了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和措施。
那么为什么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怎样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是否是要消除区域差别?区域协调机制如何运行?本文试图在理论上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给出政策的经济学解释。
1理论回顾——从外部性到区域可持续发展1890年,Marshall在其《Principles of Economics》中首次提出了外部经济的概念。
Marshall认为,外部经济是有赖于某产业的一般发达所造成的经济,它往往能因许多性质相似的小企业集中的特定的地方而获得①。
这实际上只是对经济规模扩大的原因做了理论上的抽象和概括,以致后人形容马歇尔的外部经济是一只“空盒子”②。
现代市政学(第五版)第6章-市政与城市经济理论
市政与城市经济理论
6.1城市发展动力的理论
城市经营
城市竞争 力
区域经济协同
运用市场机制 和市场规律 来 解决城市发展 要求与发展条 件之间的矛盾 的一项经营管
理活动
“国际竞争力理论” “产业竞争力理论” “城市价值链理论”
促进区域内部 资源要素的自 由流动,实现区 域 要素共享, 增强区域整体 竞争力,从而带 动区域经济的
6.2.1城市经济增长 6.2.2聚集与扩散效应 6.2.3经济增长极 6.2.4循环积累因果理论 6.2.5“中心-外围”理论 6.3城市发展要素的理论 分析 6.3.1城市区位与发展 6.3.2城市地租与地价 6.3.3城市财政与分权
市政与城市经济理论
6.2 城市经济增长的理论
集聚效应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城市空间内集中产生的 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城市靠近的向心力,是导致城 市形成和不断扩张的基本因素。
市政与城市经济理论
6.3 城市发展要素的理论分析
杜能的农 业区位论
韦伯的工 业区位论
克里斯塔 勒的中心
地理论
廖什的市 场区位论
第6章
市政与城市经济理论
6.3 城市发展要素的理论分析
6.1城市发展动力的理论
6.1.1城市经营 6.1.2城市竞争力 6.1.3区域经济协同
2 、城市地租与地价
6.2城市经济增长的理论
6.2.1城市经济增长
集而形成的经济中心,它具有较强的创新增长能
6.2.2聚集与扩散效应 6.2.3经济增长极 6.2.4循环积累因果理论
力,并能通过扩散效应以自身的研究 发展带动其 他产业和周围腹地的发展。
6.2.5“中心-外围”理论
6.3城市发展要素的理论 分析
试论我国东西部差距的成因
将取代计划配置资源的单一方式 ;意味着计划经济比重较大的西部地区与计划经济 比重较小的东部
地 区 同时 进人市 场 ,共 同面 临市 场考验 ,遵 循 同一 市场 规则 。在 渐进 式 的市场化 改 革进 程 中 ,对东
西部地区差距扩大产生直接影响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 )经 济发展 中的 回流效应 ~ 对 于经 济发展 中区域经 济发 展不 平衡 的原 因及 不 良后果 ,瑞 典 的发展 经 济 学家 冈 纳 ‘ 尔达 尔 缪 在 《 经济理论与不发达地区》一书中作 了精辟的分析 。他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 中,区域差异是不 断 扩 大 的 。 个 地 区 的 经 济 扩 张 对 周 围 地 区 产 生 两 种 效 应 : 扩 散 效 应 ”  ̄rae et 和 “ 流 效 一 “ ( edf e) 回
一
、
市场 作 用—— 市场 化 进程 的影响
中国经济体制从 2 世纪 7 0 0年代束开 始由传统的计划经济 向市场 经济转变。在这种转变过程 中 整个 国民经济 运行 机制 、资源配 置方式 以及 经济 发展 战略都 发 生 了重 大变 化 。它 意味 着市 场 经
济所 要求 的横 向经济 关系将 取代 传 统体制 下 的行 政 隶属关 系 ;意 味着 以市 场 为主 的配 置 资源 的方式
开放 以来 国家 政 策 向东部地 区倾 斜 的结 果 。笔 者认 为 ,中 国的地 区经济 差距 的扩 大 ,既 与世 界各 国 区域 发 展过 程具 有 相似之 处 ,也 具有本 国改革 与发展 中独特 的制度 和政 策 背景 。归 纳起 来不外 乎 四 个 因素 :市 场作 用 、政府 政 策作 用 、分 工格 局和 产业结 构差 异 的影 响 。
外 流 、资本 向外 转 移 ,引起本 地 区经济 的衰退 ,产生 负面 影 响。从世 界 经济 发展 的实 践来 看 ,回流 效 应 总是 大于扩 散 效应 ,在 经济 发展初 期 尤其 明显 。我 国东西 部地 区经济 发 展 的差距 不 断扩 大表 明 回流效 应 确实对 我 国地 区经 济 的发展 产生 着不 利影 响 。 回流 效应对 西 部地 区的不利 影响 主要 表现 在三个 方面 :一是东 部地 区加 工工 业技 术先 进 ,生 产 效 率 高 ,产 品质量 普遍 较好 ,加 工工业 产 品大 量进入 并销 售 到西 部地 区 ,使 西部 地 区加工 工 业 的发 展处 境 十分 困难 。二 是 东部地 区工 资 收入较高 ,吸 引西 部地 区 大批 中高级 专业 技术 人才 和经 营 管理 人才 流 向东 部 ,形 成 了 “ 孔雀 东南 飞 ”的现 象 三是受 资 金利 润率 的支配 ,西 部地 区有 相 当一 部分
我国区域经济政策重心转移及效应分析
我国区域经济政策重心转移及效应分析论文报告:我国区域经济政策重心转移及效应分析一、前言和绪论1.1 话题引入我国区域经济政策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整和升级区域经济结构、促进区域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等多方面手段,加快区域协调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竞争加剧的当下,我国的区域发展模式和经济政策也在不断演化,其中重心的转移和效应的分析是重要课题。
1.2 研究意义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区域经济政策重心转移的原因和机制,深入探讨政策调整及其效应带来的影响和挑战,探索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和政策建议。
1.3 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结合实际政策和数据,对区域经济政策转移的过程、影响及未来发展进行分析和预测。
二、我国区域经济政策重心转移的原因和机制2.1 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客观现实由于历史、地缘、资源、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差异,我国东北、西北、中西部等地区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普遍落后于沿海和部分发达地区。
缺乏核心技术和高端人才,严重影响了地区产业结构、就业和生活水平等各方面的发展。
2.2 一系列区域经济政策出台政府出台一系列区域经济政策,如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新型城镇化等,加大对落后地区的金融、税收、土地等方面的扶持力度,鼓励各类人才、资金和技术向中西部等地区倾斜,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2.3 市场化和产业链转移的加速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和产业链的转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也逐渐遭遇制造业的转移和崩溃,尤其是产业结构调整受到挑战,相关政策和措施也面临着调整和优化。
三、我国区域经济政策转移的影响及未来发展3.1 有利影响(a) 加速中西部地区发展,提升地区经济竞争力。
(b) 促进了到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加速市场化和转型升级。
(c) 优化了区域经济结构,促进了全国范围内的大局稳定和发展。
3.2 不利影响(a) 产业转移和优化调整会导致企业倒闭和就业压力增大,需要积极解决劳动力市场的问题。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市场化制度安排
区域经 济协 调发 展 的本 质 , 充分 发 挥 区域 是 优 势 , 区域 形成 相互 依赖 、 理分 工 、 调发 展 使 合 协
的经 济统 一体 。协 调 的手 段 , 一是 市 场 机 制 , 二 是 政府 机制 。 区域 经 济 发 展 的理 论 和 实 践 都 证
应 ” 就 是资 金 、 术 、 , 技 人才 等 要 素 向初 始 条件 比 较 好 的地 区集 聚 , 而不断 强化 这些 地 区 的竞争 从 优势 , 区域 经济 的不平 衡不 断扩 大 ; 另一 种是 “ 扩 散 效应 ” 就 是 当经济 发展 到一定 程 度 的时候 , , 这
式 , 区域 经 济 发 展 采取 放 任 自流 的态 度 , 府 对 政 在“ 市场 失灵 ” 的领 域无所 作 为 , 发 达地 区 的基 欠 础设 施 和引 资环境 只 会进 一 步劣 化 , 区域 间经 济 差距 将 不断扩 大 。
、
我 国区域经济发展 失衡是“ 市场 失灵 ”
我 国区域 经济 协 调发 展 的 市场 化 制 度 安 排
杨 筠
65 1) 50 1 ( 靖 师 范 学 院 经济 政 法 学 院 , 南 曲靖 曲 云
摘
要 : 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是“ 我 市场 失灵” 政府 失灵” 和“ 双重影响的结果 , 政府在“ 市场失灵” 的
领域是 既“ 缺位 ” 错位 ” 导致我 国区域间经济协调 发展的各项政 策和措施 难于落 到实处。国 内外研 又“ ,
究 的成 果 与 实 践 证 明 , 协调 区 域 经 济 发 展 必 须 依 赖 各 级 政 府 。 进 行 以市 场 化 为 导 向 的制 度 创 新 , 推 动 是
我 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的必然选择。
扩散还是回流:中国高铁的经济空间分布重塑效应
扩散还是回流:中国高铁的经济空间分布重塑效应徐志伟;宋佳【摘要】通过构建包含地理距离、发送能力和开通时间三要素的高铁空间权重矩阵,文章对高铁开通是否会重塑中国283个样本城市的经济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在整体上高铁的开通并不会显著增强城市之间的空间溢出,但却会对中国城市间经济分布格局产生深远的结构化影响.首先,高铁开通使经济资源进一步回流到枢纽城市,由此强化了经济空间分布的极化水平;其次,高铁开通后非枢纽城市经济更多地向枢纽城市\"看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同级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最后,对于未开通高铁的城市会造成\"孤岛效应\",进一步割裂他们与最为重要的枢纽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在政策层面,应该深挖资源向高铁枢纽城市回流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增强枢纽城市向其他城市\"涓滴\"的能力.同时,更加注重和加快高铁向中小城市的延伸,避免一些非中心城市被\"交通边缘化\".【期刊名称】《华东经济管理》【年(卷),期】2019(033)002【总页数】8页(P71-78)【关键词】高铁开通;经济空间分布;重塑效应;扩散效应;回流效应【作者】徐志伟;宋佳【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天津 300222;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天津3002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7一、问题提出中国高速铁路(以下简称“高铁”)建设始于200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经过十多年对既有铁路高速化改造和高铁客运专线建设,中国目前已经建成世界上运营规模最大、运行速度最高的高铁路网。
截至2017年底,营运里程已达到2.5万公里,约占全球高铁运营里程的66%,稳居世界首位。
根据2017年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和铁路总公司联合印发的《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十三五”期末中国高铁运营总里程预计将达到3万公里,基本实现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大中城市路网的互联互通,基本完成相邻大中城市1~4小时交通圈和城市群内0.5~2小时交通圈建设;2030年末中国将形成“八纵八横”高铁路网格局,基本构成区际多路畅通、省会高铁连通、地市快速达通、县域基本覆盖的完整交通体系。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经济效应与变化趋势
[ 作者简介] 叶琪,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 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 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福州, 3 5 0 1 0 8
1 : 三 Q ! : 国_
店函 垤 裔菅程 骑帮 垮院 学 据
、
J O URN A L OF G UAN GXI EC O N O M I C M A NA G E J ! , t EⅣ 丁
店 谨裔嗜程嚣钟毒 院学报
J O URNA L O F G UAN GX I E CON OM I C M ANAG EM EN T G ADRE COLL E GE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经济效应与变化趋势
●叶 琪
[ 摘要] 区域产业转移是 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的经济活动 , 并 日渐成 为强化 区域合作与联动发展 的一种常态现 象。我 国 自近代 工业产生以来几次较 大规模 的区域产业转移 , 呈现 了特有的规律特征 。作为区 域资源配置的重要载体 , 我 国区域产业转移对区域 经济发展既有正面的积极效应, 也有 负面的消极影响。新一 轮 大规模 的区域产业转移正在 酝酿之 中, 未来的区域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 大, 层 次越来越 高, 呈现 出新的发展 管 趋势。 [ 关键词]区域产业转移 ; 特征 ; 经济效应 ; 趋势 [ 中图分类号] F 0 6 2 . 9 ; F 1 2 1 . 3
R o d r i g u e z C l a r e ( 1 9 9 6 ) 等 论证 了跨 国 产 业 转 移 与 不相 同 , 但 是 都会 从 不 同程 度 上对 区域经 济 发 展和 产
输入 国经济 增长的关系 。二是在 国内产业政策 的支 业布局产生影响, 可 以从中总结出哪些共性特征?以 持下 , 不 同区 域 间产 业 转 移 的效 应 。如 德 尔 蒙特 和 陆 此作 为 出发 点 , 侧 重 效 果分 析 的 区域 产业 转 移 效应 如
大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
大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在现代社会中,大城市通常被视为经济的中心和增长的引擎。
它们拥有先进的基础设施、繁荣的商业活动和多样化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和资源。
然而,大城市的发展也不是孤立的,它们对周边地区的带动效应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大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在于就业机会的增加。
大城市集聚了大量的企业和产业,这为周边地区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
无论是工厂工人,还是白领职业者,都可以在大城市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这不仅降低了周边地区的失业率,还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进而拉动了整个区域的消费能力和经济增长。
其次,大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还体现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上。
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人口和经济需求,大城市通常会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
例如,修建高速公路、铁路和新的交通枢纽,提升供水、供电和通信等公共设施的水平。
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满足了大城市的需求,也将直接或间接地惠及周边地区。
它们使得周边地区更便捷地与大城市联系和交流,促进了资源的流动和商业的发展。
此外,大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还体现在人才的吸引和培养上。
大城市往往聚集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高水平的学术机构。
这为周边地区的人才提供了更好的教育和培训机会,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同时,大城市还吸引了国内外优秀的人才前来工作和生活。
这些人才的流入不仅会增加大城市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也会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形成区域经济的良性循环。
然而,大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资源的不均衡分配。
大城市通常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资源,而周边地区往往因此而受到资源的匮乏。
这可能导致资源的不均衡和地区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其次是人口过度集中问题。
大城市的吸引力会导致大量的人口涌入,导致人口过度集中,加剧了城市的拥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这也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压力。
因此,大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是一个双刃剑,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溢出效应研究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溢出效应研究近年来,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一些发达地区经济实力强劲,而一些欠发达地区则发展缓慢。
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不仅影响着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对我国整体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研究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溢出效应的概念及特点溢出效应是指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变化对周边地区产生的影响。
通常来说,溢出效应可以分为正向溢出和负向溢出两种。
正向溢出是指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动发展会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促进区域间的经济协调发展。
负向溢出则是指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动发展会对周边地区的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区域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溢出效应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区域性:溢出效应主要表现在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关系上,是地区经济发展相互影响的结果。
2. 外部性:溢出效应是一个外部性问题,即一个地区的经济变化对周边地区的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是外部性效应。
3. 运动性:溢出效应具有运动性,它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呈现出一种动态的效应。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溢出效应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城市群间的溢出效应研究:我国不同城市群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一些学者针对不同城市群之间的溢出效应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探讨了城市群之间的经济活动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2. 政策调控下的溢出效应研究:政府的政策调控对地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些学者研究了政府政策对地区经济发展溢出效应的影响,探讨了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3. 区域产业溢出效应研究:不同地区的产业发展也会对周边地区的产业产生溢出效应,一些学者研究了区域产业发展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溢出效应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群和产业方面,对于乡村地区和农业产业的溢出效应研究相对薄弱。
江苏南北经济发展差距的成因及对策
江苏南北经济发展差距的成因及对策【摘要】江苏省是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但又是典型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
形成苏南、苏北经济发展巨大差距的原因很复杂,有地理区位因素,也有人文历史因素,有经济结构的不同选择,也有政策制度的设计偏差。
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并认为大视野确定发展战略,小角度选择发展路径,逐步缩小南北经济差距,对江苏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苏南苏北经济差距成因对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江苏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不太明显。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苏南地区快速吸引了相当数量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社会资源,取得了竞争优势,形成良性循环;而苏北地区伴随着资源的流失,逐渐丧失了地域竞争力。
江苏省的经济发展具有比较典型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征,这种不平衡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势必影响江苏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社会的稳定性,缩小江苏南北经济发展的差距,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及江苏经济发展非均衡现状非均衡发展战略是针对均衡发展战略提出的,其代表人物是赫希曼、辛格、罗斯托等。
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不具备全面增长的资本和资源,平衡增长是不现实的,投资只能有选择地在若干地区进行,其他地区通过利用这些地区投资带来的外部经济逐步得到发展。
不发达国家取得经济增长的最有效途径是采取精心设计的不平衡增长战略,首先选择投资若干重点区域和战略部门,当这些地区和部门发展创造出新的投资机会时,就可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美国经济学家J·G·威廉姆森的区域成长理论指出,区域成长是从非均衡到均衡的发展过程。
他对20世纪50年代24个国家有关区域差异的国际性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理论假说: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区域间成长的差异将会扩大,即倾向不均衡成长。
随着经济成长,区域间不平衡程度将会趋于稳定;当达到发展成熟阶段,区域成长差异则渐趋缩小,即倾向均衡成长。
区域经济成长从不平衡到相对均衡的演变过程是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相互作用的结果。
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及政策研究
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及政策研究【摘要】: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幅员辽阔,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是保持我国经济长期稳定良策。
而县域经济作为夹杂部分行政性经济的区域经济的一个层次。
必然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针对我国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应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其发展,而财政政策则作为其中重要政策。
【关键词】:县域;经济;财政政策一、发展区域经济的经济学分析(一) 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区域经济与县域经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域经济更具有自然融合的经济的含义,界限比较模糊,往往是跨行政区的自然经济区,经济功能的发挥主要是通过经济发展的内在客观联系;而县域经济具有行政区域的含义,界限比较清楚,经济功能的发挥往往通过行政手段和政策功能作用,并且是在历史传承的基础上有序地展开。
鉴于上述原因,我们也可以说县域经济是一种特殊的区域经济形态。
就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共性而言,国外很多区域经济理论对于我们研究、认识和发展县域经济仍具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区位理论:区位理论(Location Theory)是研究经济行为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经济活动的组合理论。
简单地说,就是研究经济活动最优的空间理论,即研究经济行为与空间关系问题的理论。
该理论大致可以划分为成本决定论、利润决定论和区域行为理论三个流派。
(二) 发展经济学及相关理论1. 平衡发展理论平衡发展理论,是以哈罗德-多马模型(Harrod-Domar model)为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
主要成果有:1) 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
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努力使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长期的持续增长。
为使一国经济取得长期持续增长,就必须在一定时期受到大于临界最小规模的增长刺激。
2) 纳尔森的低水平陷阱理论:以马尔萨斯理论为基础,说明发展中国家存在低水平人均收入反复轮回的现象。
如果以增大国民收入来提高储蓄和投资,通常导致人口增长,从而又将人均收入推回到低水平均衡状态中,这是不发达经济难以逾越的一个陷阱。
区域经济学本地市场放大效应
1.使经济不发达的低梯度地区的初级产品、初级产业得到发展。
随着高梯度地区的发展将会扩大对经济不发达低梯度地区的原材料与初级产品的购买量,如果区域间产业结构形成了投入产出相互衔接的互补型关系,高梯度地区的产业为自己建立原材料与初级产品基地,常常会进行相应的投资与技术转移。
这种投资与转移随着高梯度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资本积累的充裕而增加。
因此,高梯度地区产业的发展会促使经济不发达的低梯度地区的相应发展。
2.产业变迁与转移在动态发展中丧失比较效益或因过度集聚而不经济的产业会逐步向经济不发达的低梯度地区转移,如:简单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扩散。
随着高梯度地区的产业部门由创新阶段演进为成熟和衰退阶段,便由技术密集型转为劳动密集型,并向低梯度地区转移,产生所谓“外流”现象。
3.经济不发达的低梯度地区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得到发展。
4.高梯度地区税收增加,国家通过税收支持落后地区发展。
5.一些污染严重的产业“外流”或分散到经济不发达的低梯度地区。
扩散效应首先在一些相对条件较好的交通线上或点上起作用,形成一批中小城镇。
它们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在规模经济、集聚经济及乘数效应的作用下也会不断扩大,甚至有形成新城市的可能(形成点一轴系统)。
相互关系:
极化效应、扩展效应和回程效应,它们共同制约着地区生产分布的集中与分散状况。
极化效应的作用结果会使生产进一步向条件好的地区集中;扩展效应会促使生产向其周围的条件不好地区扩散;回程效应的作用则是削弱条件不好地区,促使发达地区进一步发展。
扩展效应的对偶效应是极化效应,它会促使生产向其周围的低梯度地区扩散,产
生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பைடு நூலகம்
计量模型分析
计量模型分析
结论分析
结果表明,虽然中国各级市县GDP、就业和资本增长 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各市县的要素投入和产出规模以及人 力资本和地方要素,但是不同等级的城市间存在着显著 的扩散回流和市场区增长效应。省会和地级中心城市对 下级市县有显著的回流效应,而下级市县经济增长对位 于市场中心的上级城市有明显的市场区增长作用,同级 市县的经济增长有互相促进作用。
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增长 的扩散回流与市场区效应
柯善咨
提出问题
中国各级市县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决定因素是什么? 大城市的经济发展促进还是抑制了邻近的中心城市和县 镇的发展? 下级市县的经济增长是否作用于中心城市?
在多大范围内大小城市间经济发展存在着扩散回流或市 场区效应?
内容摘要
本文综合增长极理论和中心地学说构建了扩散回 流和市场区效应空间计量模型,对各市县非农业产 出、就业和资本增长所受到的溢出效应进行计量 分析。通过联立方程得出以下结论,省会和地级 中心城市的经济增长对下级市县有显著的回流效 应,而下级市县的经济增长对位于市场中心的上级 城市有明显的市场区增长作用,同级市县经济增长 有互相促进作用。本文在最后简要总结了研究结 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政策意义。
产出增长:
就业增长、资本增长:
为了分辨等级城市之间的影响,现将中国市县分成三个等级, L;地级以及以上的中心城市,M:县级市,S:其他县级单位 本文的计量模型用ΔLM、ΔLS和ΔMS表示中心城市和县级市经 济增长产生的自上而下的扩散回流效应,以ΔML、ΔSL和ΔSM 表示自下而上的市场区增长效应,再用ΔLL、ΔMM和ΔSS表示 同等级城市增长的相互作用,由此可以在方程估计中考察每类市 县可能受到的邻区三类市县的作用,同时避免因模型设置不完整 而产生的估计偏差
文献综述
佩鲁的增长极效应(动态模型)
扩散效应:如果中心城市的增长导致外围地区原材料和农产 品生产的增长,则增长极会对外围地区的增长产生“扩散效 应” 回流效应:若中心城市吸引了外围地区的资本和高素质人才 等稀缺资源,从而抑制外围的经济增长,则增长极对外围地区 产生“回流效应”。
增长极理论把各城市和地区视为处于不同地位的经济单元, 其中,增长极处于绝对主导地位,而其他城市和地区则处于接 受扩散或回流作用的被主导地位。
文献综述
贝利的中心地学说(一般均衡状态)
与增长极从生产方面强调中心城市的主导作用相反,中心 地学说从消费和服务出发,自下而上分析不同部门的市场 区规模,进而确定与各级市场范围门槛相应的各级城市 (镇)的数量和分布。中心地和相应的市场区相辅相成,而 下级城镇的经济增长是上级城市增长的基础。
计量模型分析
政策含义
中心城市的回流效应意味着在制定地区发展战略时,应认 识到中心城市或增长极在近期未必有利于邻区发展。 下级市县对中心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表明中心城市 的发展需要依靠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各级市县间的相互作用随距离而变,各地规划建设的一 小时城市群在规模上总体上是合理的,但是也有许多中 心城市的辐射距离超过100公里,应通过市县间协作扩散 成熟产品和生产环节,促进更广大腹地的经济发展。
(一般生产函数)Y:地方非农业总产出、均衡劳动(就业) 函数E:就业、资本存量函数K
A1(全要素生产率):受人力资本、城市间交通条件、其 他基础设施和聚集经济等影响。
A2:受影响劳动需求和劳动供给的影响
A3:受固定资产投资和积累的影响,比如,互补要素的人 力资本和交通和基础设施
计量模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