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目录及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网络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目录及简介
一目录
A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主讲人主讲人单位主讲人职称学分课时316100315 明史十讲樊树志复旦大学教授、博导 1 14 316100301 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王晓秋北京大学教授、博导 1 17
316100302 中华民族精神杜志章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
2 30 李太平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导
黄长义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欧阳康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导
栗志刚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
316100303 国学智慧曹胜高东北师范大学教授 2 30
B自然、科学与科技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主讲人主讲人单位主讲人职称学分课时316100304 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赵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 2 31 316100305 现代自然地理学王建南京师范大学
教授、博导、
副校长
2 27
316000306
从“愚昧”到“科学”-
科学技术简史雷毅
清华大学
副教授
2
3 杨舰
教授、副所

9
冯立升教授、博导 2
戴吾三教授 5
蒋劲松副教授 2
鲍鸥副教授8
刘兵教授 6 316100307 化学与人类刘旦初复旦大学教授 1 25 316000308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钟江复旦大学教授 1 20
C社会与文化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主讲人主讲人单位主讲人职称学分课时316100309 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高旭东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导 1 22
D自我与人生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主讲人主讲人单位主讲人职称学分课时316100310 西方哲学智慧张志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 2 28
学术基本要素-专业论文
316100311
李砚祖清华大学教授 1 14
写作
2 30 316100312口才艺术与社交礼仪艾跃进
南开大学教授
2 27 31610031
3 创新创业领导力陆向谦
清华大学教授
E.经济与管理思维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主讲人主讲人单位主讲人职称学分课时316100314 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石磊复旦大学教授 2 36
二课程介绍
一、明史十讲
开课单位复旦大学历史系课程编号A103
中文名称明史十讲课程学分 1
授课对象全体在校生
所属领域A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
教师姓名樊树志职称教授
视频课时14课时学时
课程简介:
《明史十讲》主要涉及了明朝的历史分期及其成就以及扭曲和贬抑明史的几种观点,是樊树志教授从自己的读史心得中提炼出来,力图对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问题,进行具有深度和新意的解读,不再纠缠于历史的线索和细枝末节。

虽然该课程没有做到面面俱到,但是它选择重点,深入透彻的讲解,讲深讲透,讲出个所以然。

给不同专业的学生一个历史深邃感的启示,激发他们重新思考中华文明史的兴趣。

任课教师简历:
樊树志,现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历史学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专家组成员,中国明史学会顾问。

专攻明清史、中国土地关系史、江南地区史。

主要学术著作有:《中国封建土地关系发展史》等。

二、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
开课单位北京大学课程编号A201
中文名称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课程学分 1
授课对象全体在校生
所属领域A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
教师姓名王晓秋职称教授
视频课时17课时学时
课程简介:
近代中日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两国以后的关系影响深远。

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重要内容包括: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近代中国人日本观的变迁、幕末日本人怎样看中国、鸦片战争对日本的影响、近代中日文化交流的特点、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成败原因的比较。

本课程王晓秋教授从以上几个方面深入分析了近代中日关系,让学生深入了解这一段对中日两国影响深远的历史。

任课教师简历: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外关系史研究所所长。

在中国近代史和中日关系史研究方面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成就,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影响。

主要著作有《近代中日启示录》、《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东亚风云》、《民族英雄林则徐》、《中日文化交流史话》、《近现代中国的革命》、《戊戌维新与清末新政一晚清改革史研究》等书,其著作《近代中日启示录》曾获第二届全国政治理论读物评选一等奖。

三、中华民族精神
开课单位华中科技大学课程编号A202
中文名称中华民族精神课程学分 2
授课对象全体在校生
所属领域A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
教师姓名李太平、杜志章等职称教授
视频课时30课时学时
课程简介: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灿烂文明的国家,我们伟大的民族是一个不屈不挠、历经磨难而自强不息的民族。

中华民族精神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所折射出的底蕴和更深一层的内涵则是纯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这一课程从反思与建构、比较与融通、寻根与探源、传承与发展等多个方面阐释中华民族精神,并介绍了全球化背景下民族精神的现代转化问题。

你将更深刻理解具有巨大凝聚力的中华民族精神。

任课教师简历:
李太平: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高等学校德育。

著作有《全球问题与德育》,《科技教育和道德教育》等。

黄长义:现任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校特聘教授,并兼任中国实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主要研究领域:现当代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文化的现代转
型。

著作有《晚清经世实学》、《统一战线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概论》等。

欧阳康: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党委副书记,兼哲学研究所所长。

主要从事哲学尤其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教学,在国内首倡社会认识论并将其建设为硕士和博士培养
方向,著有《社会认识论导论》、《哲学研究方法论》等。

杜志章: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近代史专题、医学社会史。

四、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
开课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课程编号B101
中文名称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课程学分 2
授课对象全体在校生
所属领域B、自然、科学与技术
教师姓名赵峥职称教授
视频课时31课时学时
课程简介:
该课程结合历史时间顺序以及现实理论基础展开叙述,主要包括爱因斯坦的生平,量子论以及相对论的诞生,宇宙的发展历程探索,放射性与原子弹的研究,广义相对论的研究,关于白矮星、中子星与黑洞的介绍,霍金生平及其黑洞研究,膨胀的宇宙、虫洞与时间机器,时间的性质文明的诞生,文明的演进等。

该课程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出宇宙的奥妙以及天文物理研究的现状和渊源,为学子们普及物理知识,增加学术修养打下良好基础。

任课教师简历:
赵峥,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和统计物理的教学,活跃于黑洞物理、弯曲时空量子场论和时空理论等研究领域。

五、现代自然地理学
开课单位南京师范大学课程编号B102
中文名称.现代自然地理学课程学分 2
授课对象全体在校生
所属领域B、自然、科学与技术
教师姓名王建职称教授
视频课时27课时学时
课程简介:
《现代自然地理学》以全新的体系和结构阐述地球表层系统,环绕地球的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各自的组成、结构、运动、特征,以及各圈层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人与
环境的关系等,在讲解理论的同时,本课程还涉及到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知识,可谓理论与实践结合。

主要内容包括:现在自然地理学概述,二十一世纪的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自然地理学与人类环境,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目的与意义,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及其相互之间的作用,地球与地球表层环境,地球表层环境与地球表层系统等。

任课教师简历:
王建,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

专业领域:自然地理学,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

代表性成果:《现代自然地理学》、《现代自然地理学实习教程》等。

六、化学与人类
开课单位复旦大学课程编号B202
中文名称化学与人类课程学分 1
授课对象全体在校生
所属领域B、自然、科学与技术
教师姓名刘旦初职称教授
视频课时25课时学时
课程简介:
化学是一门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基础学科。

《化学与人类》这门课程分别介绍了化学在人类的生存、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作出的贡献,同时也阐述了化学对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所作出的贡献,此外也为听众提供了一些易燃易爆及有毒物质的知识,只有掌握了它们的规律才能防患于未然。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对身边发生的化学现象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并对化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任课教师简历:
刘旦初:复旦大学化学系著名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物理化学——多相催化,已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70余篇,译著三本,另有专著四本。

七、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
开课单位北京语言大学课程编号C204
中文名称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课程学分 1
授课对象全体在校生
所属领域 C.社会与文化
教师姓名高旭东职称教授
视频课时22课时学时
课程简介:
本课程以一种广阔的、宏观的视野,对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作了深刻而全面的分析。

高老师以一种平和开明的心态,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中西文化,以客观的态度评价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课程将中西文化视为两种不同体系的文化,中国是伦理型、审美型的文化体系,强调的是道德与和谐;西方是宗教型、科学型的文化体系,强调的是分析与严密。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应该如何对话,如何沟通呢?让高老师为我们解开疑难。

课程目的在于增进大学生对于中西文化差异的客观了解,有利于学生在学术研究中有大致正确的方向,在应对西方文化冲击的时候有明智平和的态度,形成自己的中西文化观,促进同学们对现当代中外交流的反思。

任课教师简历:
高旭东:现为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百所科研基地山东大学文艺美学中心兼职教授,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客座
研究员,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鲁迅研究学会理事,中国现代
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海峡两岸梁实秋研究学会会长。

八、西方哲学智慧
开课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课程编号D104
中文名称西方哲学智慧课程学分 2
授课对象全体在校生
所属领域D.自我与人生
教师姓名张志伟职称教授
视频课时28课时学时
课程简介:
课程从西方哲学史论结合的方面,讲述了西方哲学2600年的艰难历程,尽量发掘哲学史上有教育意义有代表性又意义深刻的故事,有意识地以哲学问题为引线,使哲学问题成为中心和线索,将历史拉到现实来,,突出西方哲学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说明“智慧的痛苦”的深刻含义,使学生们了解哲学家们是怎样对于那些永恒的哲学问题提出自己的解答方式。

张志伟教授将古今中外人们普遍关心的哲学问题,变成学生们自己的问题,由此将他们引上哲学思考的道路,理解西方哲学的智慧。

张志伟教授从智慧的痛苦、哲学的诞生、苏格拉底的问题、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信仰的时代、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主体性的觉醒等方面将《西方哲学智慧》这门课程讲授的非常精彩,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任课教师简历:
张志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系宗教学系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研究方向为近代西方哲学、德国哲学主要著作有《康德的道德世界观》《生与死》,主编《西方哲学智慧》《西方哲学问题研究》《西方哲学史》等。

九、学术基本要素—专业论文写作
开课单位清华大学课程编号D202
中文名称学术基本要素—专业论文写作课程学分 1
授课对象全体在校生
所属领域D.自我与人生
教师姓名李砚祖职称教授
视频课时14课时学时
课程简介:
《学术基本要素》分四讲:论文与写作、论文写作的规范与要求、研究与研究方法、学位论文的工作报告以及如何做学术交流。

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的发表数量是衡量现代大学的研究水平和一个国家的知识产量的重要标准,没有严谨的学术规范,一个大学是培养不出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学术论文对于现代学术研究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对于学术论文应当有严格的规范,本课程就是对学术规范的详细说明,对学生进行学术规范训练,有助于学生培养严谨规范的学术风格。

任课教师简历:
李砚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艺术与科学》丛刊主编。

十、国学智慧
开课单位东北师范大学课程编号A304
中文名称国学智慧课程学分 2
授课对象全体在校生
所属领域A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
教师姓名曹胜高职称教授
视频课时30课时学时
课程简介:
国学是研究中华民族传统的学术精神及其载体的学问,是对中华民族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进程中形成的,具有永恒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思想体系、文化观念和学术方法的总结。

国学是中国的学脉、文脉,也是中华文化的气脉、命脉。

本课程主要包括四书、五经、诸子等专题。

了解国学,研究国学,传播国学,不是要因循守旧,而是要推陈出新,去芜存菁,吸收前人的智慧,用于拓展心胸,提升修为,养成温文尔雅、气场宽厚的君子之风,实现中国传统理念与现代管理模式之间妙合无垠,成就自己的事业和人生。

任课教师简历:
曹胜高:现任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亚洲文明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汉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已出版专著《国学通论》、《从汉风到唐音:中古文学演进论稿》、《汉赋与汉代制度:以都城、校猎、礼仪为例》等多部。

十一、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开课单位复旦大学课程编号B304
中文名称微生物与人类健康课程学分 1
授课对象全体在校生
所属领域B自然、科学与科技
教师姓名钟江职称教授
视频课时20课时学时
课程简介:
微生物是一个庞大的微观世界生物群体的总称。

它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与人类的关系异常的密切,切实关系到人类健康,既有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也有引起人类发生病害的微生物即病原微生物。

本课程通过探析微生物对人类的影响,旨在使学生全面地了解和认识它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病原微生物对人体的侵害。

任课教师简历:
钟江:复旦大学教授。

兼任上海市微生物学会秘书长。

主要研究方向:杆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基因功能、复制机制、病毒与不同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杆状病毒作为害虫防治作用物和蛋白质生产、基因治疗及疫苗载体的优化。

曾获欧共体居里夫人奖学金,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等奖励。

十二、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
开课单位复旦大学课程编号E301
中文名称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课程学分 2
授课对象全体在校生
所属领域E经济与管理思维
教师姓名石磊职称教授
视频课时36课时学时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从以下要点用经济学的知识智慧解读中国,即经世致用之学与中国道路、当代中国的四次转型、中国农业组织、演化问题与改进、中国的社会运行成本问题、中国为何
选择经济市场化之路、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得与失,课程中老师多
处举例,便于学生掌握并记忆。

石磊老师语言精当,在复旦开设的公共课非常受欢迎,曾经
有过在课程结束全体学生起立鼓掌的场面。

任课教师简历:
石磊: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经济学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产业结构与政策、公共经济与政策、当代中国经济。

近年来获得过上海市社科成果奖、邓小平理论研究
和宣传优秀成果奖、网络理论宣传优秀成果奖、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成果论文奖、
上海市教学名师奖、上海市精品课程奖等。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十三、口才艺术与社交礼仪
开课单位南开大学课程编号D402
中文名称口才艺术与社交礼仪课程学分 2
授课对象全体在校生
所属领域 D 自我认知与人生发展
教师姓名艾跃进职称教授
视频课时30课时学时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以实际应用性和参与体验性为主要特色,通过基本理论和实际技巧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交礼仪基本常识,提高学生的实际社交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在不同的交际环境和生活场景中都能够成功交际并展现自己,提升自身修养、人格魅力和文化内涵。

内容以人际交往礼仪技巧和交际语言表达艺术等为重点,是一门以学生实际能力提高为基本出发点的实用性课程。

任课教师简历:
艾跃进:南开大学教授,全国著名演讲家,口才艺术、社交礼仪专家;领袖学、成功学、军事学专家;国际问题和形势政策专家;中华规范婚礼创始人;著名策划人、主持人,天津市国学研究会副会长,多次接受包括新华社、央视《新闻联播》、《新闻频道》等媒体的采访,担任天津电视台四个栏目的嘉宾,被媒体评为“魅力教授”、“最受欢迎教授”。

十四、创业创新领导力
开课单位清华大学课程编号D408
中文名称创业创新领导力课程学分 2
授课对象全体在校生
所属领域 D 自我认知与人生发展
教师姓名陆向谦职称教授
视频课时27课时学时
课程简介:
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看陆教授与你最佩服的创业领袖,进行面对面的深入交流,听成功企业家分享他们的创业经历,他们渡过难关时的心理考验。

本系列主要是请全国有名的企业家(包括慈铭体检创始人胡波、木瓜移动CEO沈思、京东商城创始人刘强东、福耀集团创始人曹德旺、墨迹天气创始人金犁等)走进课堂,课程形式以交流互动为主,打破僵化的说教模式,力图在交流探讨中为每一位敢于突破常规的创业者提供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

任课教师简历:
陆向谦:美国加州Berkeley大学Hass管理博士,美国西北大学Kellogg工商管理硕士,清华大学工学硕士。

陆向谦博士的经历包括:策划摩托罗拉进入中国的战略、任教于香港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投资基金负责人、创业家。

清华大学创业创新领导力课程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领导力课程教授。

十五、从“愚昧”到“科学”-科学技术简史
开课单位清华大学课程编号D408
中文名称从“愚昧”到“科学”-科
学技术简史
课程学分 2
授课对象全体在校生
所属领域 D 自我认知与人生发展
教师姓名冯立升,蒋劲松,鲍鸥,杨舰,
戴吾三,刘兵,雷毅
职称
视频课时学时35
课程简介:
本课程的范围上起古希腊与罗马时期的科学与技术,下迄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不仅介绍了西方科学技术的历史,还涉及到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乃至于中西方科学技术的相互交流与影响,同时也对科学技术史这门学科本身的发展进行了描述。

旨在使学生从历史与学科史的双重角度把握中西方科学技术的历史,比较全面地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并培养基本的科学素养与思维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