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 第九章内分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调节钙磷代谢的激素 一、甲状旁腺激素
(PTH,升钙激素) 84个氨基酸的多肽。 分子量9500,半 衰期20min,由肝、 肾灭活,为生命 所必需。
(一)主要作用
1.使骨钙溶解入血 ①快速效应:几分 钟达发生,骨液中 钙释放。 ②延缓效应:12-14h出现, 几天(周)后达高峰, 加强破骨细胞活动。
2. 促远曲小管对钙吸收,抑制近曲小管对磷重 吸收; 3. 增强肾1-羟化酶活性,促进1,25-(OH)2D3的合成。
(二)分泌调节
主要是血钙浓度,血钙升高,PTH分泌减少。 血磷升高可降低血钙刺激PTH分泌; 降钙素促分泌; 生长抑素抑制分泌。
二、降钙素(CT)
由甲状腺腺泡旁 细胞(“C”细 胞)合成的32个 氨基酸的多肽。 分子量3000。
3.胃肠激素、胰高血糖素促分泌;
生长素、皮质醇、甲状腺激素升 高血糖间接促分泌,生长抑素抑 制分泌。 4.迷走神经释放Ach作用B细胞M 受体促释放,也可刺激胃肠激素 分泌间接促进。交感神经释放NE, 作用α受体抑制分泌。
胰高血糖素(glucagon分解激素)
29个氨基酸的多肽。半衰期5~ 10min。肝肾灭活。
第六节
胰岛
A细胞占20%, 胰高血糖素; B细胞占70%, 胰岛素; D细胞占5%, 生长抑素, F细胞占5%, 胰多肽。
胰岛素(insulin,合成激素) 51个氨基酸,分子量6000, 由21、30个氨基酸的A链和B 链借2条二硫键联结而成。 半衰期4min。 主要肝灭活,肌肉和肾也能 灭活。
机体遭到伤害性刺激(如寒冷、饥饿、 疼痛、感染、中毒、失血、缺氧、 过热、疲劳、紧张等)时,ACTH和 糖皮质激素浓度增高的反应,称为 应激(stress)。 同时生长激素和催乳素也增高,这 是应激反应中腺垂体分泌的三大激 素。
盐皮质激素生理作用
醛固酮主要作用: ①对水盐代谢:排钾保钠保水; ②增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 的敏感性,此作用比糖皮质激 素更强。
主要作用
①促小肠钙、磷吸收; ②对骨钙动员和骨盐沉积均有作用, 提高破骨细胞的活性,动 员骨钙入血。 ③促近曲小管对 钙、磷重吸收。 儿童缺乏佝偻病
分泌调节
PTH增强肾脏1-羟化酶的活 性,促进1,25-(OH)2-D3 合成; 降钙素抑制1-羟化酶活性, 抑制1,25-(OH)2-D3合成。
胰岛素生物学作用:
1.降低血糖:加速组织摄取利用葡萄
糖,促糖原合成,抑制糖异生和糖 原分解,促使葡萄糖转化为脂肪酸。 2.促肝脂肪合成,减少脂肪分解,抑 制肝糖原异生。胰岛素缺乏时引起 酮症酸中毒。 3.促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分解。
胰岛素分泌的调节
1.血糖是最重要因素:
①5min内分泌增加10倍,由B细胞贮存 激素释放; ②15min后分泌再次增多,2~3h达高 峰,持续时间长,由激活B细胞合成 和释放酶的结果。 2.氨基酸和脂肪:氨基酸有促分泌作 用,赖氨酸、精氨酸作用最强。血脂 肪酸和酮体也促进分泌。
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
1.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功 能轴 (1)ACTH促糖皮质激素基础分 泌和应激分泌,刺激束状带和 网状带生长。白天分泌较低, 午夜最低,早晨最高; (2) ACTH受CRH控制;
(3)ACTH通过短反馈抑制 CRH释放。糖皮质激素通过 长反馈抑制下丘脑和腺垂体。 2. 醛固酮分泌受肾素-血管紧 张素系统及血K+和血Na+调 节
总结
PTH保钙排磷 1,25-(OH)2-D3保钙保磷 CT排钙排磷 血钙升高时促CT分泌,抑制 PTH分泌。
第五节 肾上腺
位于两肾上方,由皮质和髓质组成。
1. 球状带 醛固酮
2. 束状带 皮质醇
3. 网状带 性激素
半衰期
皮质醇70 min, 醛固酮20min。 主要肝解肾排。
松果体激素
主要有褪黑素和肽类激素。 光照下分泌减少或停止,黑暗中 分泌增加。视交叉上核是褪黑素 分泌昼夜节律中枢。 对下丘脑-腺垂体-性腺轴和下丘 脑-腺垂体-甲状腺轴有抑制作用。
1.不能引起甲状旁腺激素增高的情况是 A、佝偻病 B、肾脏病 C、糖尿病 D、 授乳 E.妊娠 2.食物中缺碘不会产生 A、甲状腺摄碘能力加强 B、甲状腺肿 大 C、基础代谢率降低 D、幼儿智力 发育障碍 E、血浆TSH浓度降低 3.有靶腺体的激素是 A、黑色细胞刺激素 B、催乳素 C、生 长素 D、促性腺激素 E、血管加压素
作用:
升高血糖。促肝糖原分解和葡萄 糖异生,促脂肪分解,使酮体 增多和氨基酸转化为葡萄糖。
影响因素:
1)血糖浓度; 2)氨基酸浓度; 3)交感神经通过α受体促分泌, 副交感神经通过M受体抑制分泌。
前列腺素(PG)
是一类20碳不饱和脂肪酸,分为A、 B、C、D、E、F、G、H、I、J 等10型。半衰期1 - 2min。 生物学作用广泛复杂,对局部功 能进行调节。
主要作用:CT抑制破骨细胞活
动,增强成骨过程,使骨钙释 放减少及钙盐沉积加强,降低 血钙、血磷。CT抑制肾小管对 钙、磷重吸收。
调节CT因素 :血 钙 降低抑制
CT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胃液 素、缩胆囊素促CT分泌。
三、维生素D3(更新激素)
主要由皮肤合成, 在紫外线照射下皮 肤7-脱氢胆固醇转 化为VD3,在肝中 羟化为25-OH-D3, 肾中羟化为 1,25-(OH)2-D3。
肾上腺髓质
由嗜铬细胞 组成,受交感 胆碱能节前纤 维支配。分泌 E和NE,为 4∶1。
应急学说:
当机体内外环境急剧变化时, 如恐惧、低血压、运动、创伤、 寒冷、疼痛等紧急情况,出现 交感神经系统与肾上腺髓质活 动增强的现象,有利于调整功 能,应付环境急变。
肾上腺髓质激素的分泌调节
乙酰胆碱通过N受体促进肾上腺 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释放。 负反馈调节:血中儿茶酚胺浓 度增加到一定数量时,可反馈 抑制某些合成酶的活性,使儿 茶酚胺合成减少,浓度下降。
糖皮质激素作用(生糖激素)
1. 升高血糖:促糖异生,抑制蛋白质的合
成, 抑制组织对糖的利用。脂肪呈向心 性分布; 2. 水盐代谢:保钠排钾作用较弱;排水增 加; 3. 红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增加,淋 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4. “允许作用” ;
5. 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
6. 增强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 7. 促胎儿肺产生表面活性物质, 防止肺泡萎陷; 8. 抑制成骨细胞,造成骨质疏松; 9. 参与应激反应,抗炎、抗过敏、 抗毒和抗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