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的十位主要弟子

释迦牟尼佛的十位主要弟子

十大弟子是指释迦牟尼佛的十位主要弟子,又名释迦十圣,或十弟子,是佛陀弟子中,特别卓越的十人。

第一次结集时,经藏之结集即由其所诵。

关于此十大弟子,在《维摩经》卷上《弟子品》、《灌顶经》卷八、《出三藏记集》卷十二均有记载。他们分别是:

1、舍利弗:智慧猛利,能解诸疑,有智慧第一之称。

2、目犍连:神足轻举即能飞至十方,有神通第一之称。

3、摩诃迦叶:修十二头陀行,有头陀第一之称。

4、须菩提:恒好空定,能分别空义,有解空第一之称。常出现在讲说空理的大乘经典中。

5、富楼那:善于弘法、分别义理,有说法第一之称。

6、迦旃延:能分别深入,敷演教法,有论议第一这称。

7、阿那律:因得天眼,能见十方世界,有天眼第一之称。

8、优婆离:奉持戒律无所触犯,有持戒第一之称。佛人灭后,第一次结集时,负责编篡戒律。

9、罗喉罗:释尊之子。不毁禁戒,诵读不懈,有密行第一之称。于释尊返乡时出家,为僧团沙弥之鼻祖。

10、阿难陀:知时明物,多闻不忘,有多闻第一之称。为释尊堂弟,出家后直到释尊入灭,二十五年间皆为佛的侍者

释迦牟尼佛的教诲

佛陀的精选格言 一、宁静 一、宁静来自内心,勿向外寻求! 二、放下过去的烦恼,不耽忧未来,不执著现在,你的内心就会平静。 三、不嫉妒、不贪婪、没有私欲,在所有情况下,内心都持有那份宁静,这就是高尚! 四、不要把所得的估计过高,也不要嫉妒别人、羡慕别人,就得不到宁静的心灵。 五、当一个人品尝到孤独与恬静的美味时,便不会产生恐惧的心理和犯罪的行为。 二、私欲 六、痛苦的根源是私欲,无论企求快乐、报复、或只企求长寿的欲望,都会导致痛苦。 七、欲望会导致痛苦,其主要原因乃是欲望永远无法完全满足。 八、从爱欲产生忧愁,从爱欲产生恐惧,拔除爱欲的人,既没有忧愁,也没有什么恐惧可言。 三、束缚 九、固执某一件事物(或某种见解),而轻视其他事物是卑鄙的,智者称它为‘束缚’。 一○、没有贪爱和憎恨的人,就没有束缚。 一一、贪心是最猛烈的火,憎恨是最坏的执著,迷惑和错误的见

解是最难脱逃的网,爱欲是最难渡过的河流。 一二、一个人应该舍弃愤怒,拔除傲慢,超越所有的束缚。不执著心灵和物质的人,内心可以得到真正的安宁,而不受外在的影响。 一三、聪明的人说:铁、木头和麻绳所做成的枷锁,并不是坚固的束缚,迷恋珠宝、耳环、妻子才是最坚固的束缚。 一四、所有的欲望,只有小小的甜味,而却隐藏著相当多的苦恼。一五、沉溺在爱欲的人,宛如兔子困在牢笼里那般惊恐,为束缚和执著所缠绑,长期受苦痛的折磨。 一六、被不正确的思想所困住,爱欲强烈贪图感官享乐的人,欲望便加倍也增长,束缚也因而更坚牢。 四、洞察 一七、不可只依据逻辑、推论、或事物的外表来决断事理。 一八、只有当自己知道某件事物的确不完善和错误时,你才能革除它。也只有当你自己确实知道某件事物是完善和正确时,你才能接受它,而且去身体力行。 一九、以不真实的事物为真实,以真实的事物为不真实,停留在不真实的思想中,永远无法达到真实的境界。 二○、明智的人不易为别人的想法所影响。 二一、不要被任何报导、传统、或流言所左右。 二二、不要轻信别人的道听涂说,不要相信谣言,不要绝对信赖一般书籍。

佛学常见辞汇(十五画)

佛学常见辞汇(十五画) 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作者:陈义孝居士发布时间:2010-6-27 20:35:05繁體版 【增劫】人寿由十岁起,每百年增一岁,增至八万四千岁之间,叫做增劫。 【增悲】在菩萨的种性中,有悲增和智增的二种,速断烦恼而证佛果,叫做智增,不断烦恼而永利众生,叫做悲增。悲增智增又名增悲增智。 【增上】增强其向上之势。 【增上缘】见四缘条。 【增上慢】见七慢条。 【增上心】1.强盛的心。2.定心的别名,因定心的势力很强盛。 【增上心学】即定学,三学之一。 【增上戒学】即戒学,三学之一。 【增上慧学】即慧学,三学之一。 【增长】增进长大。 【增长天】四王天中南方天之名。见四天王条。 【增长广目】增长天与广目天。 【广目天】四天王天之一。 【广果天】色界四禅八天中之第三天名。 【广长舌】佛三十二相之一,佛舌广长,而且柔软红薄,能覆面至发际。 【广长轮相】大日如来要说真言时,必先现其周遍法界之广长舌,以证明其言诚实非虚,叫做如来广长轮相。 【广博身如来】大日如来的别名。

【广狭自在无碍门】十玄门之一。 【影向众】见影响众条。 【影响众】又作影向众,为四众之一,诸佛与法身菩萨,为了赞助释迦如来的教化,于是应现如影如响之身,以拥护释迦如来的道场。 【德号】表现佛功德的名号。 【慧】睿智的意思,也就是确知诸法真相的智慧。 【慧力】智慧有消除烦恼的力量,为五力之一。 【慧日】(喻)佛的智慧如日能照明一切黑暗。 【慧可】北魏洛阳人,初名神光,后在嵩山少林寺拜达摩为师,改名为慧可,承接达摩的衣钵,为禅宗之第二祖。 【慧目】智慧的眼目。 【慧足】见二足条。 【慧门】通入智慧的法门。 【慧命】把智慧当生命。修行人全靠智慧,所以修行人把智慧当做生命。 【慧能】唐朝高僧,系中国禅宗之第六祖。见惠能条。 【慧根】智慧的根性,为五根之一。 【慧学】三学之一。 【慧剑】(喻)智慧锋利如刀剑,能斩断一切的烦恼。 【慧远】中国东晋时人,居庐山,与刘遗民等同修净土,为净土宗之始祖。 【慧印】又名智印,即是决定不变的意思,如来的智慧,因契合诸法的实相,而决定不变,所以叫做慧印。 【慧印三昧】产生慧印的禅定。

释迦牟尼佛最经典的三句话

释迦牟尼佛最经典的三句话 1.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在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 这意味,没有人是因为偶然进入我们的生命。每个在我们周围,和我们有互动的人,都代表一些事。也许要教会我们什么,也许要协助我们改善眼前的一个情况。 2.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事。 我们所经历的事,不可能以其它的方式发生,即便是最不重要的细节也不会。无论发生什么事,那都是唯一会发生的,而且一定要那样发生,才能让我们学到经验以便继续前进。生命中,我们经验的每一种情境都是绝对完美的,即便它不符我们的理解与自尊。 3.不管事情开始于哪个时刻,都是对的时刻。 每一件事都正好是在对的时刻开始的,不早也不晚。当我们准备好,准备经历生命中的新奇时刻,它就在哪里,随时准备开始。 你坐在这里,读着这些文字,我相信绝非巧合。 如果这些文字触动你的心弦,那是因为你的因缘成熟。 你明白,没有任何一片雪花会因为意外落在错的地方。人生晚吃苦不如早吃苦。 人生是很累的,你现在不累,以后就会更累。人生是很苦的,你现在不苦,以后就会更苦。万物相生相克,无下则无上,无低则无高,无苦则无甜。 唯累过,方得闲;唯苦过,方知甜。趁着年轻,大胆地走出去,去迎

接风霜雨雪的洗礼,练就一颗忍耐、豁达、睿智的心,幸福才会来。很多你觉得天大的事情,当你急切地向别人倾诉时,在别人眼中也是个小事,他最多不痛不痒呵呵地应和着。因为他不是你,他无法感知你那种激烈的情绪。直到有一天你觉得无需再向别人提起,甚至觉得向别人提起这事就怪可笑的。你就已经挽救了你自己。 这世界上除了你自己,没谁可以真正帮到你。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能让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

释迦牟尼佛的教育意义

释迦牟尼佛的教育意义 当我们去寺院里奉拜的时候,都会看到释迦牟尼佛的佛像,那么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城(今尼泊尔南部)净饭王的太子,母亲是摩耶夫人。他曾经从城的四门出去游玩,见到老、病、死、沙门等现象,深感人生之苦痛与无常,所以萌发了出家修道寻求解决人生问题的愿望。二十九岁出家修道,开始了六年的苦行生活,日食一麻一麦,形体枯瘦,心身衰竭,还是没有成道。明白苦行不是成道的方法。于是放弃了苦行,接受牧羊女供养的乳糜。恢复体力后,到菩提伽耶村,用吉祥草铺成座位,盘腿打坐,端身正念,静心默照,思惟解脱之道。四十九天后,在十二月八日破晓时分,豁然大悟,当时才三十几岁。从此以后,开始了他一生义务的社会教育工作,足迹踏遍恒河两岸、印度各地,乃至今天世界各地,无论男女贵贱,有教无类。 佛陀教育是释迦牟尼佛创办的。后人对他尊称“本师”,是佛陀教育的根本老师。正如同中国人尊崇孔老夫子为先师----“至圣先师”。南无就是礼敬的意思,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尊敬的根本老师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的教主,他的名号也是他在这个世界教化众生的宗旨与方针。娑婆世界的众生普遍的缺乏仁慈,没有爱心,而佛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没有条件、没有企求的遍施仁爱,是对我们这个世界崇尚冷酷、喜欢暴力的众生的教育。告诉我们用暴力不可能禁止种种的怪、力、乱、神,反而会滋生和助长层出不穷的牛鬼蛇神。只有以广大的爱心,去回报世间可爱之人,去包容世间可怜、可恨之人。古人说“仁者无敌”,真正具有广大爱心的人,没有与他敌对的人。这不正是我们眼下所祈求的和平、安定与繁荣的世界吗? 佛菩萨没有名号,名是假名。名号的建立不是自己建立的,是因众生的需要而建立的。因此,这一尊菩萨在这个世界上叫这个名字,可能到别的世界,名字就换了。名字就是这个时代、这个地区教学的宗旨。以这个为名号,所有一切名号统统是教学的作用。释迦牟尼佛的名号也是如此,名号都是显德的。 “释迦”,翻成能仁。“能仁”是与人相处之道,用真实的爱心,去真诚地关怀、热心地帮助、没有条件地爱护一切众生,“牟尼”翻成寂默的意思,“寂默”则是高度的自我修养。寂是灭除一切烦恼,默是烦恼灭除之后清净无为的心态。落实到我们的当下,把我们自私自利、贪嗔痴慢的心淡薄一些,对于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热情冷静一些,时时回光返照,检点自己的修养与智慧有没有增长,烦恼有没有平息,痛苦有没有减少。逐渐做到多一点为别人想,少一点为自己想;多一点爱别人,少一点爱自己;多一点心量,少一点自私,这就是在实践仁慈博爱、恬淡寂默的释迦牟尼的教诲。牟尼是自利,释迦是利他。自利利他就是诸佛如来。这也是法身菩萨应化在这个世间唯一的一个大事业。 “佛”,梵语的意思是智者、觉者。他是觉悟的人,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他不是神,也不是仙人,他是人间一位具足圆满智慧,真正彻底觉悟的这么样的一个人。我们中国人称“完人”、“至人”。 菩萨也是梵语,古人翻作觉有情,我们大家都是有情众生,有情就是烦恼没有断,习气也没有断。没有断不要紧,烦恼习气断了,你就叫佛。没有断还带着,虽带,但是你也有相当高度的觉悟,也有相当的智慧,这是佛的学生,佛的弟子,统统称为菩萨。菩萨也不是神,也不是仙。我们今天也是佛的学生,也是佛的弟子。从前那些菩萨是佛以往的弟子,我们是现在的弟子。所以,我们跟菩萨是同学的关系,学长的关系,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学生。 佛是过来人,佛对我们的帮助,就是把他的经验提供给我们作参考。就好像学校的老师将自己所学习的经验传授给我们一样。我们能够受持,受是接受,持是保持,这就是佛对我

国家图书馆敦煌研究人员简介

国家图书馆敦煌研究人员简介 阅览情况历史沿革研究人员 李际宁,国家图书馆善本部善本组副研究馆员。长期从事敦煌遗书和佛教文献学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参与整理编纂《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第1至5册)》。主编《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精品选》。主要论文有《文轨的生平及其它》、《春秋后语拾遗》、《"味青斋敦煌遗书秘籍佚卷存目"点勘及其史料价值》、《敦煌疑伪经典〈佛母经〉考察》、《关于敦煌遗书中的梵夹装》、《敦煌文献校录五人谈》(合作)、《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整理侧记》。点校整理《天请问经疏》、《佛母经》、《法华经文外义》(合作)。并为《敦煌学大辞典》撰写《敦煌石室写经详目》、《敦煌石室写经详目续编》,为任继愈主编《宗教大辞典》撰写《敦煌佛教》等。 黄霞,国家图书馆善本部善本组馆员,主要从事敦煌学和版本文献学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参与编纂《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第一至第五册)》、《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精品选》。主要论文有《北图藏敦煌"女人社"规约一件》、《浅谈晚唐五代敦煌"女人社"的形态及特点》。点校整理《佛说相好经》(载《藏外佛教文献》第三辑,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年3月出版)。 林世田,国家图书馆善本部敦煌吐鲁番资料研究中心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敦煌学和佛教文献学。1992年前从事二、三十年代瑞典人斯文·赫定西北科学考察团资料整理研究工作,发表《西北科学考察团组建述略》、《斯文·赫定与中亚探险》、《斯文·赫定与绥新公路勘察队》等文章,并与人合著《探险家斯文·赫定》。1992年后致力于佛教文献整理研究,发表系列文章,著有《佛陀十大弟子传》、《释迦牟尼佛传》等。 李德范:国家图书馆善本部敦煌吐鲁番资料研究中心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敦煌、吐鲁番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整理翻译出版《敦煌吐鲁番学论著目录初编》(日文部分);整理出版《敦煌道藏》等。 申国美:国家图书馆善本部敦煌吐鲁番资料研究中心馆员,主要从事敦煌学目录及文献整理,发表《1996-1997年敦煌吐鲁番学论著目录》、《试析北京图书馆对敦煌遗书的收藏与利用》等文章,整理《敦煌禅宗文献集成》等敦煌佛教文献资料。 史睿:国家图书馆善本部敦煌吐鲁番资料研究中心副研究馆员(在职博士),主要从事敦煌学及隋唐史的研究,发表《俄藏敦煌写本〈唐令〉残卷考释》等论文,并参加国家重点项目《敦煌文献》的校录工作。 杜伟生,国家图书馆善本部图书修整组副研究馆员。1991年以来,主持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的修复工作。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及本馆实际,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敦煌遗书修复方案,得到有关专家的肯定。主要论文有《谈敦煌遗书的修复》、《从敦煌遗书的装帧谈旋风装》等。 陈红彦,国家图书馆善本部副研究馆员。从事敦煌遗书流散情况的研究。主要成果有《北京图书馆藏敦煌遗书中近现代印鉴印主考》、《北京图书馆藏新881号〈尚书〉残卷校勘后记》等。

释迦牟尼佛生前的真实画像

释迦牟尼佛生前的真实画像 这是唯一一张释迦牟尼佛生前的真实画像是佛祖十大弟子之一的富楼那尊者在世尊41岁时候画的如今珍藏在英国博物馆,被视为英国国宝释迦牟尼佛曾有愿:凡见此像者8世不堕恶道! X 有正就有邪,有佛就有魔。不论是佛还是魔都面对众生应机开示。佛针对众生的困惑、烦恼,运用种种法门,使之排除妄念,得到智慧,从烦恼中解脱出来。魔利用众生的烦恼,用虚幻的妄念,使其迷惑,达到奴役之目的。 用花言巧语似是而非的理论,改头换装扮成“佛”来欺骗众生这是魔波旬的弟子惯用的手法。田青先生文中揭露的现象,充分说明了这一情况。这并非乱扣帽子,我们见过大量不符合标准的佛像,只要制作者出于恭敬心,即使形像不够准确也可以得到谅解。但刻意编出一段历史,又伪造一个“现实的权威博物馆”来作证明,这种魔弟子的行为必须加以指责、揭露。 如果正信的佛教场所对这类荒谬的作法不能分辨、不能批判、不能弘扬正法,那便会成为迷信的温床,给魔波旬的弟子提供迷惑信众的条件。 正信的佛弟子应象田青先生一样挺身护法,找到依据,

揭露伪作,昭示天下! (田言) 是佛?还是魔? 田青 今年春天,我到北京市区的一所著名寺庙办事。在一位我所熟悉的法师屋里,忽然发现他的供桌上新增加了一幅画像(如图)。这幅大约十六开纸大小的画像上清清楚楚地印着六个电脑制作的繁体美术汉字:“释迦牟尼佛像”。透过缭绕的香烟,一个长发、阔面、细眼、唇有短髭、颊蓄络腮胡的中年男人在画上阴郁地望着世界。虽然从画上可以看到这个男人带着耳环,穿着一件与当今僧装相似的右衽交领古式服装,但明眼人依然能够立刻感觉出这是一个现代人的形象,而且,稍加注意,便可以看出这幅画像是用这个男人的照片在电脑上“加工”而成的,其头部是照片,衣领是后画上去的。看着这幅与我们习惯看到的佛像没有丝毫相似之处的“佛像”被堂而皇之地供奉在寺庙里,我哭笑不得! 这幅画像的可疑之处太明显了,它既不如法,也不符合历史。从佛法讲,佛经中所称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它一概没有;从世间法讲,稍有一点佛教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释迦牟尼在世时不主张为自己造像,早期佛教的《十诵律》明确规定:“佛身像不应许”。因此,从公元前五世纪到

释迦牟尼与早期佛教的基本理论

释迦牟尼与早期佛教的基本理论 录入:管理员上传时间:2006-4-12 一、释迦牟尼的生平 在早期佛教的典籍中,没有关于佛教创始人生平的完整记录。释迦牟尼主要事迹散见于佛教各个部派后来编成的经律中,而且往往与神话交织在一起,有许多荒诞的成分。剔除这些神话虚构,大体可以找出一些较为可信的史实。 佛教创始人名悉达多,姓乔达摩,出生于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城(约在今印度、尼泊尔边境地区),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66—486年。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思是“释迦族的贤人”。 乔达摩出身于刹帝利种姓,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太子,其母摩耶夫人早死,由姨母摩诃婆阇波提抚养长大。少年时代接受婆罗门教的传统教育,学习吠陀经典和五明。后与觉善王女耶输陀罗结婚,生子曰罗喉罗。29岁离家,到处寻师访友,探索人生解脱之道。 关于乔达摩出家的动机,佛教的传说不完全相同,有说是因为他看到了人体的丑恶:有说是因为他看到了生老病死的痛苦。从当时社会考察,可能与他经历了亡国灭族的惨祸有关。传说佛陀布教,曾得到拘萨罗国王波斯匿(即胜军王)的赞赏。但该国大臣利用波斯匿不在国内的机会,发动政变,拥立他的儿子毗琉离(即毗卢择迦)为王,不久发兵消灭了释迦的国家。当毗琉离王兴兵方行之日,佛陀曾于路上劝阻,但未成功。被杀“释种”,“积尸如莽,流血成池”。佛陀曾听到释氏五百妇女被戮含苦称佛的声音,他无可奈何,唯有遣比丘为他们说法:“羁缠五欲,流转三涂,恩爱别离,生死长远”。阶级关系的剧烈变化和战争,加剧了的社会不幸,当是促使乔达摩产生消极厌世思想的主要原因。 离家之后,先到王舍城郊外漫游,跟随数论派先驱阿逻逻迦罗摩和郁陀迦罗摩子学习禅定。数月之后,觉得不满足。 他不否认禅定的作用,但认为禅定不是目的。接着他尝试通过严格的苦行发现真理,寻求解脱。据说,他认为:摩擦湿木不能生火,摩擦于木才能取火;人身亦需经过苦行,清除体液,才能悟出真理。于是他逐渐减少饮食,直到每天只吃一粒米,后七天进一餐。他穿鹿皮、树皮,睡在鹿粪牛粪上,有时卧于荆兢上。六年后,身体消瘦,形同枯木,却依然没有发现什么真理。 乔达摩认识到苦行并不能获得解脱,开始净身进食。他渡过尼连禅河,来到伽耶(今菩提伽耶),坐在毕钵罗材(后称菩提村)下,沉思默想。据说,经过七天七夜,终于悟出了“四谛”的真理。这标志他真正觉悟成道了,因而被称为“佛陀”,或简劝“佛”,意思是“觉悟者”。这一年他35岁。此后他就一心转向传教活动,历时45年,直到死去。他的活动地区主要在摩揭陀、拘萨罗和跋耆三国,东面最远到过瞻波,西到摩偷罗。当时这一带经济文化发达,沙门运动高涨,新的宗教团体和哲学派别,大都在这里活动。 传说佛陀在成道后,首先赶往婆罗奈城郊的鹿野苑,寻找曾随他一道出家的阿若■陈如等五个侍从,并向他们讲说“四谛”之理。由于从不同角度讲了三遍,佛史称作“三转法轮”。佛陀还主张要坚持“中道”原则,即既要避免极端苦行,又反对任情纵欲,只有“中道”才是解脱的“正道”。这是佛陀首次宣讲佛法,所以也称为“初转法轮”。■陈如等五人信仰了佛陀教义,成为他的首批僧侣,号“五比丘”。 佛陀一天的活动似乎很有规律,他黎明起床,坐禅静思,近中午时,外出乞食。有时在午饭前访问某些沙门。中午饭后,到聚落外的静寂处坐禅沉思。黄昏为弟子宣法,或到聚落里向俗人传教。一直到晚上。他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是漫游、布道,雨季停止旅行3个月,称为“伐沙”(坐夏)。 佛陀的这种生活方式,当是早期僧侣的生活缩影,后来就形成了佛教的某些生活规则、戒律的雏型。 佛陀传教所走的道路,基本上是商道。《长阿含·游行经》比较系统地记载了佛陀成道前由北向南所走的路,以及入灭前由南向北走的路,这两条路很少偏离当时的商道,佛陀常年来往于摩揭陀国的王舍城和拘萨罗国的舍卫城,这里沙门运动特别活跃,传说频毗沙罗王

关于佛陀弟子阿那律的故事

关于佛陀弟子阿那律的故事 阿那律出生在古印度的王室之中,他从小就喜欢和别人做游戏,玩输了就要被罚一块 饼干,阿那律做游戏很少会赢,他每一次玩游戏都会把一天的饼干输给别人,有一次,他 做游戏又输了,于是他跑到他的母亲那里再次要饼干,他的母亲看空着的包装盒后,无奈 的摇了摇头告诉他今天的饼干已经被他玩游戏输完了,但是他却不相信他的母亲,一定坚 持说有,他母亲强调了很多次都说没有了,可是他却不听母亲的话,非要吵着母亲要饼干,他的母亲无奈的把装饼干的包装递到他的面前给他看,可是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里面竟然是满满的,阿那律从那件事后成了他母亲眼中的一个很传奇的人。 阿那律长大以后,看到皇室里的孩子都出家了,因此他觉得他们家里也得要有个人出家,于是他便去征求了父母的意见,他的父母就同意了他的想法。起初,在阿那律成为弟 子的时候,竟然在佛陀讲佛法的时候睡着了,佛陀训斥了他几句,他在佛像面前发誓以后 再也不在修行的时候睡觉,于是从此之后他就不再睡觉,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他明亮的 眼睛渐渐的失去了光明,佛陀被他的虔诚感动了,于是教他学会了开通天眼。 阿那律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人,他被列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阿那律尊者出生在古印 度的王室之中,他从小就表现的天资聪颖和不平凡,之所以这样说和阿那律小时候发生的 一个故事有关。阿那律小时候经常喜欢和别人玩游戏,玩输了就要发一块饼干给别人,他 经常都会把一天的饼干输完,但是有一次他让人们看出了他的不平凡,那也是他玩游戏连 续输了几次之后,他把饼干几乎都输完了,然后在他最后一次输了之后,他跑到他的母亲 面前要饼干,他的母亲告诉他今天的饼干已经输完了,没有了,但是小小的他不懂得没有 是什么意思,于是他的母亲就把装饼干的包装打开给他看,却没想到奇迹出现了,里面竟 然是满满的饼干,从那以后他的母亲就知道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后来,在阿那律长大之后,有很多的王室孩子出家了,因此他也认为他们家里至少也 要有个人出家,于是他就出家成了佛陀的弟子,但是这并没有结束,他成为弟子后,有一 次竟然在佛陀讲佛法的时候睡着了,佛陀训斥了他之后,他在佛像面前发了誓,以后再也 不在修行的时候睡觉,于是他从此之后就再也不睡觉了,时间长了,他的眼睛渐渐的瞎了,佛陀怜悯于他,教他开通天眼,从此他再也不用忍受瞎眼之苦了。 根据资料记载,阿那律开通天眼之后,心里非常感激佛陀,因此决心为佛陀弘扬佛法,于是他利用他的天眼将那些做尽坏事丑恶的人感化,让更多的人皈依佛门,因此才有了阿 那律天眼第一,那么阿那律天眼有着怎样的来历呢? 其实阿那律的天眼是经过了磨难才得来的,具体经过是:阿那律出家之后,成为佛陀 的弟子,起初,他并没有完全用心的修行佛法,有一次竟然在佛陀讲佛法的时候睡着了, 佛陀训斥了他之后,他在佛像面前发了誓,以后再也不在修行的时候睡觉,于是他从此之 后就再也不睡觉了,时间长了,他的眼睛出现了毛病。佛陀得知这一情况的时候极力地劝 他休息,但是他总说他在佛像面前发过誓,因此他要坚守他的诺言。

释迦摩尼佛十大弟子

释迦摩尼佛十大弟子 舍利弗据《佛本行集经?舍利目连因缘品》、《增一 阿含经》卷三、《大智度论》卷十一等记载,古印度摩 揭陀国王舍城人,属婆罗门种姓。谓其持戒多闻,敏 捷智慧,善讲佛法,称为“智慧第一”。 目犍连或作大目犍连,略称目连。据《佛本行集经·舍利 目连因缘品》、《增一阿含经》卷三等记载,古印度摩揭陀国 王舍城郊人,属婆罗门种姓。初与舍利弗同师“六师外道”, 精通教法。皈依释迦牟尼后,侍佛左边。传说其神通广大, 称为“神通第一”。 迦叶或称大迦叶。据《佛本行集经·大迦叶因 缘品》、《增一阿含经》卷三等记载,古印度摩揭陀 国王舍城人,属婆罗门种姓。谓其苦行有德,少欲 知足,常修“头陀行”(佛教12种苦修的总称), 称为“头陀行第一”。传为佛教第一次结集的召集人。阿尼律陀意译“如意”、“无贪”,或译阿那律。据《佛 本行集经》卷十一、十九和《大智度论》卷三等记载, 迦毗罗卫国人,甘露饭王之子,释迦牟尼之堂弟。传说 出家之初,因懈怠贪睡受责,后乃立誓不眠,勤勉精进, 得天眼通,能见天上地下六道众生。称为“天眼第一”。

须菩提又作须浮提、苏补底,意译“空生”、“善 吉”、“善现”、“妙生”等。据《撰集百缘经·须菩 提恶性缘》、《增一阿含经》卷三等的记载,古印度 拘萨罗国舍卫城人,属婆罗门种姓。以能深入理解 佛法性空,故称为“解空第一”。 富楼那富楼那弥多罗尼子的略称,意译“满慈子”。 据《佛本行集经·富楼那出家品》、《增一阿含经》卷三 等的记载,迦毗罗婆苏(即迦毗罗卫)人。国师婆罗 门之子。传说一出家即证阿罗汉果。因善于讲解佛教 义理,以辩才出众,称为“说法第一”。 迦旃延旧译迦旃子、迦旃延子、迦多衍那等;常称 摩诃迦旃延、大迦旃延。据《佛本行集经·那罗陀出家 品》、《中阿含经》卷二十八等记载,古印度阿盘提国 婆罗门之子。原出家学“外道”,后从释迦出家。谓能分别诸经,善说法相,称为“论议第一”。 优婆离又作优婆利、优波离、邬波离、优波利等, 意译“近取”、“近执”。据《佛本行经集·优婆离因缘 品》、《五分律》卷3等记载,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人, 属首陀罗种姓。出家后奉持戒律,无所触犯,称为“持 律第一”。相传佛教第一次结集时,由他负责阐述戒 律。

释迦牟尼悟道的故事

释迦牟尼悟道的故事 释迦牟尼诞生的时候天地光芒四射,据说遥远的东方都感应到了这一不同寻常的现象,这表明有圣人降临到这个世间。这个娃娃刚出生就能说话,这句话是: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他说的时候手指天,教踏地,并且哈哈大笑。长大后释迦牟尼看到人间的种种总会思考和 发出疑问。为什么人会死?人死了又去往哪里?为什么自己要打猎? 他看到生病的人感叹、看到年迈的人感叹、看到贫穷的人也感叹。他想找出这些真正 的原因是什么,于是有一天夜里,他抛下妻子儿子独自踏上了寻找真谛的道路。他走了很 多的地方,拜访了所有的高僧大德,但是始终没有找到他想要的答案。 他在苦行林中苦修了多年,每天只有一粒麦子充饥,饿得只剩下鸡皮骨头,甚至连走 路的力气都没有,晕倒在地。这个时候,一个美丽的女子看到他晕倒在地,把他救了起来。释迦牟尼似乎有所悟,他决定坐在菩提树下苦思,并暗自发誓如果不能得道的话,就永远 坐在那里不离开。 在他禅坐的时间里,有很多的妖魔鬼怪试图打断他的冥思,身边有无数的神保护着他。最后,他终于大彻大悟修成正果,所有苦难众生也因他的得道而找到解脱的办法。 佛教的创始人和领袖叫释迦牟尼佛,那么释迦牟尼佛都有什么样的际遇呢?下面我们 来看看释迦牟尼佛的一生。 释迦牟尼出家之前的名字叫乔达摩?悉达多,他是古代印度迦毗罗卫国人,也是这个 国家的太子,他的父亲是净饭王。相传她的母亲摩耶夫人梦见一头长者6个牙齿的大白象 飞进了她的肚子里面,后来就生下了悉达多。但他母亲生下他没几天就去世了,悉达多是 由他母亲的妹妹波阁波提抚养长大的。 悉达多年少非常聪明,据说他12岁就掌握了印度最高的学问。16岁娶了自己的表妹 为妻,悉达多看到了人世间太多的痛苦和命运的枷锁,为了解救人世间的这些痛苦,于是 在29岁的时候,他丢下家庭和亲人,出家修行娶了。悉达多在民间尝遍了民生疾苦,遍 访各地,35岁的那年,悉达多在一颗菩提树下打坐,连续七天七夜他总结了过去的经验,终于彻底的觉悟,立身成佛,号称释迦牟尼,意思是彻底觉悟的贤者。 接下来释迦牟尼佛这要的任务就成了宣传佛教教义了,他先后收的了十个弟子,比如 摩诃迦叶、阿难陀、舍利弗、须菩提等等,在宣传教义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十 个人也因此非常有名。随着释迦牟尼带领弟子宣传教义的过程中,他们的规模也逐渐扩大,45年后,释迦牟尼佛来到了拘尸那城,在城外的树林里涅槃成佛,终年八十岁,释迦牟尼佛的一生也就这样走完了。但佛教没有随着释迦牟的去世而覆灭,而是不断壮大,中国的 佛教也正是从印度传入的。 在我国佛教的最高领袖叫做如来佛祖,然而在佛教发源地印度,佛教领袖和创始人则 被称为释迦牟尼佛,他本来是恒河边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名字叫做悉达多?乔达摩。他有

论述经律论三藏的形成过程及其原因

论述经、律、论三藏的形成过程及其原因 佛慧“三藏”,这个名词在佛教的诸多名相当中极为常见,稍有佛教常识的人都会知道所谓三藏包含了经、律、论三种佛法文献的分类。“藏由能摄故谓攝一切所应知义”,意思就是说,“藏”这个字的意思是:“将一切所应该知道的知识摄受在内。”这可见佛教三藏的体量之大了。那三藏是否一开始就具足呢,还是后来逐渐发展而成的呢?佛教为什么要设立三藏,这三藏的分别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教导呢?下面我们将经、律、论三藏的发展和形成史进行简单介绍,再简述一下佛教设立三藏的九种原因,以此来明晰我们日常学习佛法中所应有的尊重和对三藏来之不易的珍惜的心态。 一、经、律、论形成的历史 早期印度,是没有文字的,就更谈不上记载佛陀亲口宣说的佛法了,所以佛陀说法四十五年,都是以亲自证得的经验,来为大众开示。因为没有经本可读,所以大众听了佛陀的教示之后,只有牢记在心,通过反覆背诵,进而互相授受。直到佛陀涅槃以后,佛教界经由历代帝王的支持,经过四次经典结集,才大致完成和确定了现在我们所常说的三藏。当然到了佛法东流中国以后,经过历代东土祖师的努力,三藏的内容由补充了很多,对此我们暂且不论。我们先来看一下佛教经典在印度经过的四次结集时,经、律、论完备的大概经过。 在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记载,由于阿难尊者是佛陀的诸位弟子当中,跟随佛陀四处弘法的世间最长,记忆力也最强,所以由他在第一次王舍城结集经典时,将佛在世时期所讲的佛法诵出,再由大众印可而成。而律典则是由佛陀十大弟子中被称为持戒第一的优波离尊者诵出的,其真实性与确定性当是无疑。在《西域记》的记载中论典的诵出是由大迦叶尊者完成的。 但是这里不得不提出,对于论典的诵出,还是很有些争议的,根据南传的《善见律》及法藏部的《四分律》,虽说提到了阿毗昙藏(阿毗昙藏是音译,是论藏的意思),但并未说到底由何人诵出。《十诵律》和《大智度论》中都说是阿难诵出阿毗昙藏;《根本有部律》,说大迦叶诵出摩口旦里迦;《阿育王传》卷四也说迦叶诵出摩得勒伽藏;西藏所传Dulva之二Life of Buddhap,也说迦叶自己结集摩窒里迦(Matrika),当然这只是出于有部譬喻师的传说。而现在学者也普遍认为第一次结集未曾出现论典。 但是这里且不论第一次结集是否出有论典,我们先将眼光转至第二次的毗舍离城结集当中,当时佛教已经开始产生不同部派,保守的上座部长老与较为开放的大众部僧团以佛陀的“小小戒可舍”为中心,产生了争论,所以这一次的经典结集,其主要目的是讨论当时争论较大的“十事非法”是否符合佛法的精神,结果以上座部诸位长老的承认告终。也正由此结集,大乘佛教虽然还未正式出现,但发展的环境已经开始形成。同时我们发现,因为此次结集以戒律中的不分问题为主,所以关于论藏的结集与否并未留下相关记载。 第三次的华氏城结集发生在佛陀入灭两百多年间,因阿育王奉佛敬僧,引起多达六万的外道来附佛,并混迹在僧团,破法乱教(即所谓“贼住比丘”),使得僧团七年间无法举行布萨。阿育王为了挽救这一乱象,所以请目犍连子帝须共商对策。于是他们决定摈出邪见、破戒的外道沙门,并遴选精通三藏的千名比丘,以目犍连子帝须为上首,于华氏城举行第三次结集。目犍连子帝须汇整各部派对

佛陀十大弟子名各有第一

佛陀十大弟子名各有第一 舍智连通说富那.须空旃论迦头陀.那律天眼波离戒.阿难多闻密行 罗 舍利弗-智慧第一 真正的老师 年轻的舍利弗,全国人民都知道他的大名,他有颀长的身材,清秀的面容,双目有神,双手过膝,受著名学者的父亲遗传,很有学者的风度。当时的学术界,没有一人不知道这么一位后生可畏的青年。 舍利弗二十岁的时候,就告别故乡和父母,出外访师问道,追求真理,他起初礼拜有名的婆罗门删阇耶为师,但在删阇耶那里学习不久,就感到删阇耶的学问不能满足自己的求知欲,他打算要离删阇耶而去。这时候,同学中的目犍连,是舍利弗唯一的知友,舍利弗把自己的意思告诉目犍连,目犍连也有同样的感觉,他们两人就决定离开删阇耶,另外创立一个学团,招收弟子。他们傲然的以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俩更有智慧的人,再也没有人够资格做他俩的老师。 舍利弗和目犍连不但年龄相彷,学问、思想也都差不多。他们有共同追求真理的志愿,两个人也相处得非常融洽,除了自修和教学之外,全印没有一个学者让他们看在眼里。 有一天,舍利弗在王舍城的街上巧遇佛陀的弟子阿说示比丘,阿说示是最初皈依佛陀的五比丘之一,他经过多年的苦行,直到听闻佛陀四圣谛法,才证得圣果。他有庄严的态度,威仪的行止,舍利弗一见,心中非常惊奇,他禁不住上前问道: ‘对不起,请问这位修道者,你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 ‘我的名字叫阿说示,我住在城外不远的竹林精舍!’阿说示比丘点头后回答。

‘你的老师是什么人?他平时教你们什么道理?’舍利弗说话时,像是一位长者的口气。 ‘我的老师是释迦族出生的大圣释迦牟尼佛。’阿说示慢慢的回答:‘老师所讲的宇宙人生真理,浅学的我还不能完全领会,不过,就我记忆所及,老师常讲的道理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又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我们对于老师所说的言教,实在有说不出的感激。’ 舍利弗从阿说示的口中,听到佛陀及其教法,像天崩地裂一般,像朗朗日光的照耀,眼前顿时光明起来,心中对宇宙人生积聚的疑云,也一扫而空,他和阿说示边走边谈,像百年的知交,最后约定,一定要去拜访佛陀。 舍利弗回到自己的住处,目犍连见他欢喜得忘形的样子,就探问道: ‘舍利弗!什么事情使你如此高兴?看你这么欢喜!’ ‘目犍连!我真欢喜,这是我今生最高兴的事了,我告诉你,我找到了我们的老师。’ ‘不要这么说,谁做得起我们的老师呢?’目犍连很不以为然。 ‘佛陀!是的的确确的佛陀!’舍利弗回答。 舍利弗又把阿说示口中的佛陀和教法转述给目犍连,讲话的舍利弗,听话的目犍连,都不禁感动得涔然泪下! 因缘法,普通的人听了或许不会有什么反应,可是听在追求、探讨真理的舍利弗耳中,好像自己多年修行的功夫都是白费。这是因为,认识因缘的人,才能认识佛法。 第二天,舍利弗和目犍连带领二百弟子,一同到竹林精舍皈投在佛陀座下,佛陀也很欢喜,觉得自己所证悟的真理,到今天才真正有能接受的人,舍利弗和目犍连也觉得他们遇到了真正的老师。 监督祇园的工程

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曾问他的弟子

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曾问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弟子们面面相觑,回答不上来。释迦牟尼说:“把它放到大海里去。”是的,一滴水的寿命是短暂的,但当它汇入海洋,与浩瀚的大海融为一体的时候,它就获得了新的生命。大海永不干涸,这滴水就会永远存于大海之中。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就似这水滴。 感悟:①个人只有置身于集体中时,才能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使自己青春永驻,流芳千古。②无论是仁人志士,还是英雄伟人,其力量和贡献比之人民群众,只能是有限的,我们必须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主义观点,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③任何有成就的人都来自群众,应把自己看作群众中的普通一员,不然就会如离开大海的“一滴水”,失去光泽和活力。 什么是团队精神? 敬业、忠诚、团结、积极的态度、多做一点点的精神、信任、目标一致、互相鼓励、不抱怨、不猜疑、钢铁般的意志力。 团队精神第一层,服从命令 最需要团队精神的是哪里?是军队,每个新兵的第一堂课,第一条训导,都是服从命令,这是一个军人的天职。一群不听候命令的士兵会打胜仗吗? 而在企业当中,我们会教育员工有团队精神,这句话在梦工场也已经被列为十大行为准则的第一条——听话照做。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是一个重要部件,只有每个人都各尽其职,团队才能正常运作,所以,团队精神的关键点就要做到以团队的目标为最终目标,一切从大局出发,服从公司的指令并全力以赴的完成。 “责任到此,请勿推辞!” 美国总统杜鲁门的这句话,是每一个优秀的员工都应牢牢记住这句话。工作中大家难免会有分歧,肯定会有很多无法预知的困难,但是,无论怎样,我们也要服从上司命令,听话照做是团队精神的具体体现。 个人离不开集体。个人只有投入到集体之中,才会有无穷的力量。反之,个人一旦离开了集体,即使有再大的力量,也要枯竭。 球星,大家对他们并不陌生。他们在一个球队的作用多大啊!当他们离开球队,他们什么都不是。美国的"篮球飞人"乔丹率公牛队四夺NBA总冠军,有人说是乔丹造就了公牛队,而乔丹却说是公牛队造就了他。纵观古今中外,任何人的成功都离不开集体的力量,智勇双全的张良,若不是投靠了刘邦起义军,只凭单枪匹马的行刺,能实现鸿图大意吗?离开了笛卡儿的启示和前人的研究成果,牛顿能提牛顿第一定律"吗?一朵再鲜艳的花打扮不出春天的美丽。个人只有融入集体之中才能实现其价值。 我们同学之间又何尝不需要团结呢?一个横简单的例子,跑步比赛。跑前,同学之间一声击掌,一声鼓舞,会成为你成功的动力,枪响了,当你努力奔向终点是,耳边传来同学们的呐喊,助威声,它将会是你成果能够的另一个源泉,当你最终夺冠,接下来的是同学们的欢呼和拥抱,那一刻,你会好想好想珍惜它。是啊!如果没有同学们的鼓励、加油,你会夺冠吗?不会,如果同学们对你只是一片嘘声,你会成功吗?不会。 今天,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一个组、一个班、一个年级,一个学校都是集体,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集体,让我们都来关心这个集体,把每个人充分地融入这个集体。展望未来,我们是跨世纪的人才,是建设祖国的栋梁,让我们每个人都化作一滴水,投入建设祖国的大海中去实现个人的价值吧! 青春因运动而勃发多姿,校园因我们而丰富多彩。我们用热血、用青春、用汗水、用辛勤谱写着一曲又一曲的壮歌。曾记得在我们相聚的那个月明之夜,一只只燃烧着的微弱的灯光下。我们把初次远离家门的思念转化成一股股沸腾的集体心。从那一刻起,我们的命运就铸成了不朽的传奇。我们的班集体因为有了我们而无比荣耀,我们也因为生活在这样一个集体中而倍感自豪,从此,我们就生不离兮,兮不离你。

释迦牟尼语录经典语录

释迦牟尼语录经典语录 导读: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佛陀),是古代中印度迦毗罗卫国的释迦族人,他存在于西元前第一个千年的中期。那么关于释迦牟尼语录经典语录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释迦牟尼语录经典语录,希望能帮到大家! 释迦牟尼语录经典语录1、真正止灭欲望后,生死束缚解开,随之而来的才是真正的平和。 2、在外面与朋友嬉游的时候,不要忘记家中孤独的老人。 3、中规中矩,赢得尊重。赢得尊重,也赢得了信赖。 4、世界上有两种人可以得到快乐和幸福:一是修善不造罪的人,一是造罪知道忏悔的人。 5、忍一时,争千秋。忍也是一种学习和磨练。 6、守护自己的人,也守护别人眼中的自己。 7、走路时,每跨一步,就如同把脚带到地面,我们要把快乐、祥和、宁静带到地面。 8、安静的心是最高的品质,它是没有分界的,是完整的、纯洁无染的。它就是全神贯注、觉察力、爱和最高的智慧。 9、放下爱恨,一切顺其自然。 10、请一定要有自信。你就是一道风景,没必要在别人风景里面仰视。 11、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从现在起如何自新,才真正要紧。

12、为他人尽力,即为自己尽力;不帮助他人的人,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13、人在最悲痛,最恐慌的时候,并没有眼泪,眼泪永远都是流在故事的结尾,流在一切结束的时候! 14、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15、含蓄是一种美,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 16、我们为了控制执著,必须观照好感觉的大门。 17、所有的成功,都弥补不了家庭的失败。 18、无聊的时候,最好到户外走一走,最糟糕的是一直看电视。 19、向不同行业的人吸收新知。记住,要用请教的态度。 20、勿满足于眼前的小小成就。你要问自己,我这辈子只有这样吗? 21、人的智慧并非来自研究伟大的学说,而是来自对平凡事物的观察。 22、我们不小心跌倒时,不要急著爬起来,既然已经摔倒了,就在原地享受一下摔倒的滋味。 23、由于助人而受亲爱,由于柔和而有魅力,由于温和而为人所偏爱,由于有一切德而受尊重。 24、恨,能挑起争端,爱,能遮掩一切过错。 25、智慧的代价是矛盾。这是人生对人生观开的玩笑。

佛教与如来

释迦牟尼,此云能仁寂默——寂默故不住生死;能仁故不住涅槃。佛教由距今三千多年,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所创(参考佛诞);智度论二曰:“父母名字悉达多,秦言成利;得道时知一切诸法,是名为佛”;佛姓新称乔答摩,旧称瞿昙。 如来 简介 释迦牟尼佛,原名乔达摩·悉达多(巴利文:Gotama Siddhattha;梵文: (Siddhārtha Gautama),古印度释迦族人(生于今尼泊尔南部),佛教创始人。成佛后的释迦牟尼,被尊称为佛陀,意思是大彻大悟的人;民间信仰佛教的人也常称呼佛祖、如来佛祖、我佛如来。在佛教中记载着农历的四月初八是佛教鼻祖释迦牟尼佛诞辰日。 (汉语读音释迦牟尼shì jiā móu ní,牟为多音字,在这里读móu。) 释义 释迦牟尼佛是后人对他的尊称。“释迦”是他所属的部族释迦族的名称,有“能”、“勇”的意思; “牟尼”意为“寂静”、“寂默”,所以汉文翻译又作“能仁寂默”、“释迦文坐莲如来(4张)佛”等。在《梨俱吠陀》的诵诗中,曾经记载一种出家修行者,称为“牟尼”,他蓄长发、着褐色的脏衣、可以飞行空中(神足飞行),喝饮毒汁而无事,所以“释迦牟尼”,可意译为“来自释迦族的修行成就者”、“释迦族的圣人”。 悉达多(梵文:Siddhartha,巴利文:Siddhattha),意思是“清愚”、“吉财”、“吉祥”、“一切功德成就”,又作“萨婆曷剌他悉陀”(梵文:Sarvarthasiddha),意为“意义成就”或“一切义成”。 传统上认为“憍昙弥”、乔达摩或“瞿昙”(Gautama)是释迦牟尼的氏族名称,即释迦族祖先的姓氏。但这个姓氏,可能与舍利弗、富楼那类似,是从母姓而来;也可能是依照古印度贵族的习惯,由《梨俱吠陀》赞歌的作者仙人家族乔答摩,所取的另一个名字。又因为释迦牟尼是出家的修道者,故称“瞿昙沙门”。真觉上师绘制——佛祖本生传。此外,大乘佛教对他又有不同的尊称,如《华严经》中又又称他为毗卢遮那佛,是光明遍照的意思,所谓:“光明遍照,横遍十方”,俗谓大日如来。

详细释迦牟尼佛出家的心路历程--学佛网

详细释迦牟尼佛出家的心路历程--学佛网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1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逐创立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年80在拘尸那迦城涅槃。 佛母摩耶夫人在释迦牟尼出生后的第七天去世。幼年时代的释迦牟尼是由他的姨母波阇波提养育的。他从小学习当时教养王族应具备的一切学问和技艺(即五明)。16岁(另有17岁、18岁之说)时,娶表妹耶输陀罗为妃,六年后生下儿子罗睺罗。 佛陀的贵族生活是优裕舒适的。《中阿含经》卷二十九记载他的回忆说,他拥有适合不同季节居住的三座宫殿(三时殿),有冬天御寒的,夏天避暑的,雨季防潮的;衣着华贵,饮食丰盛;歌舞于庭,极尽享受之乐。他的父亲净饭王也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继承王位,成为统一天下的“转轮王”。但是,释迦牟尼却在29岁(一说19岁)时出家修行。究其原因,有社会的,也有个人的。佛陀所处的时代正是古印度各国之间互相讨伐、并吞,阶级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之际,他所属的释迦族,受到邻国强权的威胁,朝不保夕。他已预感到难免覆灭的结局,因而认为世间“无常”。另外,他又目睹人自有生以后,接踵而来的老、病、死的情景,联想到自

己也摆脱不了同样的命运,从而产生了人生难脱苦难的烦恼,而当时婆罗门教的思想和行事,又不能使他在精神上获得解脱之道,终于舍弃王位,出家修行。 悉达纳妃 《因果经》上说:太子年至十七。净饭王召集群臣共议道:“太子今已长大,宜应婚娶。众卿等以为如何?”群臣中有人奏说:“臣知摩诃那摩长者,有一小女名耶输陀罗,容貌端正无双,聪明智慧过人,知书达礼,淑质英才。有如是贤德之女,合当聘与太子为妃。”国王说:“诚如爱卿所言,理当娶之。” 国王回宫,命老成宫女往摩诃那摩长者家,观察其女容仪礼节如何。宫女受命,即往长者家,停留十日,细心观察此女;回宫报说:“据我观察,此女容貌端正。威仪进止实在没有人能比得上。”于是国王遂派人前往对摩诃那摩长者说:“太子已到纳妃年龄,闻知令爱美貌贤德,宜堪联姻。”摩诃那摩当即应承。 国王即令大臣择定吉日,遣车万乘而往迎娶。隆重地为太子举行婚姻大礼;并为太子另纳二妃,一名瞿夷,一名鹿野。同时建造三时殿,更增诸多歌女,昼夜陪伴太子娱乐。 太子虽时时与其妃相处,然从来不曾起世欲之念,于静夜中但修禅观,未尝与妃有夫妇之道。 五欲娱乐

释迦牟尼最后的遗教

释迦牟尼最后的遗教 弟子们,你们各应以自己为灯明,以自己为归依处,不要依赖他人。应以法为灯明,为归依处,不可归依他教。 观看自己的污秽不净而不贪著,应知苦、乐皆是苦的原因而不沉醉,观察自心无我而不迷惑。如此,能不贪、不醉、不惑,则能断除一切苦。我离世后,能修行此法的人,就是我真正的弟子。 弟子们,我过去曾经给你们所说的法,应常闻、常思、常修而不可舍弃,若能如法修行,你们一定能得到幸福快乐。 我所说的法,最重要的就是修心。所以应努力克制自己的欲望。应正身、正心、正语,远离贪、嗔、痴,而常贪无常。 当我们的心被邪恶引诱,被欲望俘虏时,我们应当予以抑止。不要随心,应做心的主人。 心能使人成佛,亦能使人变成畜生。迷则成鬼,悟则成佛,皆此心所为。所以,你们要正心,致力于修正道,而不可离开正法。 弟子们,你们要在此教法之下,相和、相敬、不可争执。应如水乳之和合,不可像水火之不相容。共同坚守我的教法,共同学习、共同修行,互相勉励,共享法乐。不要为无谓的事烦心,浪费时间,应努力摘取悟道的花果。 弟子们,我亲自证语此教法,而为你们说此法。你们应坚守我说的法,一切如法修行。 若不依法修行,虽和我相会而等于没见面,和我在一起而远离我。而依法修行者,纵使远离我,亦与我同在。 弟子们,我的一生将尽,别离的时刻亦不远了。但是,不可徒悲伤,世间是无常的,没有一个人永生不死,有生必有死。现在我的肉身像旧车一样会毁坏,就是以身显示无常的道理。 你们不要悲伤,而应了解此无常的道理,觉悟人世的真实相。欲使变易的东西不变易是无理的要求。 烦恼之贼应予追逐,烦恼之蛇应予逐出。你们要谨慎守护自心。弟子们,我最后的时刻已经到了。但你们不要忘记这个死是肉体的死。肉体乃生自父母,且由摄取食物以保生命,所以有病痛、有伤害、有死亡是不得已的。 佛的本质不是肉体,乃是菩提。肉体虽灭,但菩提却永生于法与道中,故见我肉体的人并非见到我,而知我教法的人才是见到我。 我死后,我所说的法就是你们的导师,继续保持此法有如侍奉我。 弟子们,我在后半生45年间,所说的法都已说完,所应做的事也都办完。我已无秘密。 弟子们,现在就是我的最后一刻了。我将入涅槃,这就是我最后的教诫。 佛陀三十岁成道,在人间弘化四十九年,到了八十岁那一年,有一天,佛陀带着阿难行化到遮婆罗塔,许多比丘也都聚会在这里,佛陀于是向大家宣布即将进入涅槃的消息,并作最后的殷殷叮咛。阿难和大家听了都泪流不止,后来大家觉得光是啼哭是没有用的,要赶快提出正法未来如何久住的问题,请佛陀明确指示。经过商量以后,大众公推阿难请问佛陀:“佛陀!我们弟子大家禁不住伤感之情,有四个问题最后请示佛陀: 第一、佛陀住世的时候,我们依佛陀为师,佛陀涅槃以后,我们依谁为师呢? 第二、佛陀住世的时候,我们依佛陀安住,佛陀涅槃以后,我们依什么安住呢? 第三、佛陀住世的时候,凶恶的人有佛陀调伏,佛陀涅槃以后,凶恶的人如何调伏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