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一模语文测试试卷及答案
2024年广东省百校联盟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4年广东省百校联盟中考一模语文试题一、积累运用(29分)1. 默写古诗文。
(1)蒹葭苍苍, 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2)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3)_________________,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__________,高处不胜寒。
(苏轼《水调歌头》)(5)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6)我国的亭台楼阁等古建筑及河流山川,因古人的诗文而富有文化底蕴。
杜牧《泊秦淮》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忧国伤时,使秦淮河有了更深厚的历史沉淀;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忧民忧君,使岳阳楼有了更激昂的家国意蕴;谭嗣同《潼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奔放自由,使黄河和潼关有了更壮阔的山河意境。
【答案】①. 白露为霜②. 征蓬出汉塞③. 大漠孤烟直④. 北风卷地白草折⑤. 又恐琼楼玉宇⑥. 拄杖无时夜叩门⑦. 商女不知亡国恨⑧. 隔江犹唱后庭花⑨.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⑩.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河流大野犹嫌束. 山入潼关不解平【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
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
注意易错字词:征蓬、塞、漠、琼、拄、隔、庙、潼。
2. 默写古诗时,“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和“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中的“州”和“洲”常常被混淆。
请你根据诗歌内容和下面的知识卡片分析如何辨别这两句中的“州”和“洲”。
湖南省株洲市202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解析)

湖南省株洲市202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面语段中,加粗字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春风终于没有辜负翘(qiáo)首以代的众人,她悄(qiǎo)然把一岸垂柳梳理得分外妖娆(ráo)。
大地黝(yōu)黑的胸脯(pú)上花草萌发,小草嬉闹着返青,花蕾(lěi)遥曳着送出芬芳。
春天到来,大地姹紫嫣红,多姿多采,所有生命欢快跃动,生机盎(ànɡ)然。
那广袤(máo)的原野,喧滕的河水,连绵的群山,都让人心旷神怡。
A.翘(qiáo)首以代悄(qiǎo)然辜负遥曳B.姹紫嫣红妖娆(ráo)胸脯(pú)跃动C.多姿多采黝(yōu)黑花蕾(lěi)嬉闹D.生机盎(ànɡ)然广袤(máo)萌发喧滕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____。
每一个人都可以读诗。
读诗要读透包含情感的意象,要品精练优美、新颖别致的语言,更要悟情感、析哲思。
__________。
每一个人也都可以写诗。
写诗要注意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情感美和理性美。
一首诗的优劣取决于它们的搭配是否相得益彰。
__________。
①读诗不能断章取义,更不是附庸风雅。
②写诗不仅濡养生命,更是生命的升华。
③诗歌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艺术。
A.①③②B.②③①C.③①②D.②①③3.下面这段话中加粗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湖湘文化可以上溯至屈原、贾谊的先秦、大汉时代,但真正成型是在宋代,而湖南书院在湖湘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功不可没。
北宋时期,名列天下四大书院的岳麓、石鼓书院异想天开,文风渐兴,在促进湖湘士人树立文化自信方面卓有成效,为湖湘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传承发扬湖湘文化,身为湖湘儿女的我们任重道远。
2024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绍兴市202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调测语文注意事项:1.全卷共6页,16小题。
满分120分(含书写3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卷上、草稿纸上均无效。
梳理探究活动一:根据要求,完成“中国色彩”专题探究任务。
阅读宣传语,走近中国色,完成下面小题。
①中国色,蕴藏着古老东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智慧。
“松花”“柘黄”“薄柿”“落栗”“鸦青”,“竹月”“夕岚”“海天霞”,“酡颜”“梅染”“百草霜”,“桃夭”“盈盈”“凝夜紫”,“东方既白”“雨过天青”“天水碧”,……中国色,是文人笔下“月出于东山之上”的娟秀,是画家纸上“远山如黛,近水含烟”的清yǎ①______,是农人眼中“小麦覆陇黄”的热烈……中国色,是màn②______妙的,是精致的,是丰ráo③______的。
②数百种中国色和24节气、72物hòu④______,诠释了中国人与天地自然的亲密关系。
1. 根据拼音与语境填写合适的汉字。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2. 以宣传语中的色彩名为例,探究中国传统色彩的命名方式。
【答案】1. ①. 雅②. 曼③. 饶④. 候2. 以动植物的颜色来命名,如松花、鸦青、柘黄、薄柿、落栗等。
以自然环境的色彩命名,如竹月、夕岚等。
以古诗文中的词句命名,如桃夭、雨过天青、东方既白、天水碧、盈盈等。
以日常生活的记录命名,如酡颜、百草霜等。
【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清雅(yǎ):清新秀雅,端庄或高雅。
多形容人。
曼妙(màn):柔美,形容音乐、舞姿等柔美。
丰饶(ráo):丰裕富饶;丰足充实。
物候(hòu):指生物的周期性现象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
根据“松花”“柘黄”“薄柿”“落栗”“鸦青”等可知,这些名字与动植物的颜色有关;根据“竹月”“夕岚”“海天霞”等可知,这些名字与自然界中的景物有关;根据“桃夭”“盈盈”“凝夜紫”,“东方既白”“雨过天青”“天水碧”等可知,这些名字出自古诗文中的诗句;根据“酡颜”“梅染”“百草霜”等可知,这些名字来源于日常生活中。
2023-2024学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闵行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2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可怜身上衣正单, 。
(《卖炭翁》)2.浮光跃金,(《岳阳楼记》)3. 似曾相识燕归来。
(《浣溪沙》)4.小闵同学看到水池里原本呆呆停在那里的鱼儿,突然游向远处,不觉想起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两句“,。
(二)阅读下面诗文,完成第5-9题(22分)[甲]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醉翁亭记(节选)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丙]伯父君谟,号“美髯须”。
仁宗一日属清闲之燕,偶顾问曰:“卿髯甚美,长夜覆之于衾下乎,将置之于外乎?”君谟无以对。
归舍,暮就寝,思圣语,以髯置之内外,悉不安。
递一夕不能寝。
盖无心与有意,相去适有间,凡事如此。
【注]①燕: 同“宴”。
5.【乙]文作者是(朝代)文学家学(人名)。
(2分)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1)临溪而渔(2)偶顾问曰7.对【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君谟)把胡子放在被子的里面或外面,感觉都不安全,于是一夜不能睡着。
B.(君谟)把胡子放在被子的里面或外面,感觉都不安心,于是一夜不能睡觉。
C.(君谟)把胡子放在被子的里面或外面,都感觉不安全,于是一夜不能睡觉。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24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2024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评分一、积累与运用(5小题,16分)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眼眶./诓.骗鲜.妍/鲜.为人知B.黄晕./晕.眩萦绕./不折不挠.C.诘.责/拮.据憎恶./深恶.痛疾D.露宿./星宿佝..偻/一丝不苟.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凋零杞人忧天盘恒春寒料峭B.炽热海市蜃楼沙砾花团锦簇C.嶙峋心旷神怡惊骇诚皇诚恐D.旗帜销声匿迹侍弄娇揉造作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贯通黄埔南北的开放大道,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是名副其实....的财富大道。
B.美术课上,小张老师信手拈来....,仅寥寥几笔,就画出了一株美丽的兰花。
C.百日誓师后,为了考上理想的高中,我们班的同学挑灯夜战,无所不为....。
D.这兄弟俩出身于音乐世家,爱好大相径庭....,都偏好风格高雅的古典音乐。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4》明确指出,睡眠质量与手机成瘾程度高成正相关。
B.超一千名以上徒步爱好者共聚广州·长岭赛场,在青山绿水间感受运动魅力。
C.广州鼓励企业为了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
D.中国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将促进各国彼此深入了解,推动人类文明共同进步。
乐乐准备到广州游玩,向欢欢咨询游玩攻略。
请结合以下旅游资讯完成对话。
【旅游资讯】广州地铁推出了“搭地铁游广州”活动护照,并配套“打卡集章”活动。
打卡活动站点包括:万胜围、海心沙、广州塔、越秀公园、动物园、纪念堂、北京路、陈家祠、植物园、天河公园、黄埔新港、长洲等。
游客可至活动站点客服中心购买“护照”并免费盖章集印,集齐印章可领取纪念徽章。
【对话内容】乐乐:欢欢,最近我想去广州一日游,坐地铁游玩方便吗?欢欢:很方便。
2024年中考语文统一模拟考试含解析

2024年初三统一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箴.言zhēn 赐予jǐ云霓ní瓦楞léngB.莽莽mǎng 褴褛lǚ纯粹suì连翘qiáoC.娉婷pīng 宽宥yòu鄙夷bì栈桥zhànD.妄想wàng 拮据jù恣睢zì玄虚xuán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秘诀法琅禅师与日具增B.豢养脏物惊骇自渐行秽C.潮汛摇曳天娇纷繁芜杂D.旁骛萧索游弋矫揉造作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广场上音乐响起,老人们翩翩起舞,沉醉在天伦之乐的喜悦中。
B.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明,中国书法承载着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与担当,任重道远。
C.任何新生事物的诞生都将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我们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也应有备无患,最大限度地削减其可能带来的平安隐患。
D.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通过中国的简帛、埃及的莎草纸、欧洲的羊皮卷到今日的电子墨水屏,使人类的阅读载体不断演进,但人们对阅读的酷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却从未变更。
B.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观影热潮,让该片屡屡赢得纪录电影的市场记录。
C.“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但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是各国共同受益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
D.外卖小哥雷海为夺得第三届《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缘于他痴迷于古典诗词,13年坚持不懈日积月累的结果。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法国作家雨果是享誉世界的文豪,代表作品有《凄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
B.《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是刘禹锡,唐代(朝代)诗人,在扬州的一次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他屡遭贬谪、明珠暗投的命运赐予怜悯,故其作此诗答谢。
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松北区2024年初中升学调研测试(一)语文试卷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个人信息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卡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非选择题用黑色字迹书写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5.保持答题卡表面清洁,不要折叠、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25分)九年一班要在4月22日举行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班会,小松是本次班会活动的组织者,你是责任编辑,你俩一起负责本次活动。
【明君子之意】班会开始,小松开始阐述“君子自强不息”的含义,下面是他呈现在幻灯片上的内容:《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
无论是愚公移山,还是精卫填海,都持之以恒;无论是神农尝百草,还是大禹治水,都不屈不饶。
后人们在不断汲取神话传说里自强不息的精神。
走过广茂神州,走过二十四朝,中华民族从不做精神的懦夫;走过山河浩荡,走过彩旗飘扬,鲜艳的彩带挥舞出龙的脊梁,中华民族绝不停滞向前的脚步。
1.(3分)小松作为组织者,要朗读这部分内容,但他对加点字的读音没有把握,你帮他把错误的选出来(),A.精髓(suǐ)B.懦夫(ruò)C.脊梁(jǐ)D.停滞(zhì)2.(3分)语段中使用了多个成语,但有一个成语出现了错别字,它是()A.自强不息B.精卫填海C.持之以恒D.不屈不饶3.(3分)划线句是一个病句,下面修改正确的是()A.后人们在不断汲取神话传说里的自强不息。
B.后人们在不断汲取神话传说里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
C.后人们在不断汲取神话传说里自强不息的感人故事。
D.后人们在不断汲取神话传说里自强不息的人物形象。
【赏君子之品】4.(3分)小松在名著里寻找自强不息的人物介绍给同学,你认为最不符合自强不息精神的是()A.范进(吴敬梓《儒林外史》)B.前半生的祥子(《老舍《骆驼祥子》)C.简·爱(夏洛蒂·勃朗特《简·爱》)D.保尔(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练成的》)5.(3分)小松在诗文中发现很多植物亦有君子之称,下面四个选项里不符合君子品格的选项是()A.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B.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传君子之德】6.(3分)小松同学准备邀请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胡爷爷到班级,为同学们讲述将士们自强不息的故事,下面哪一个选项是最准确得体的表达()A.您好,胡爷爷!我是小松,我班将要在下周一举行以“君子自强不息”的主题班会,您可一定要来呀,我们同学们可愿意听您讲故事了。
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
全卷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3.请用直径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和运用(共7 小题,计24分)陕西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为了更好地领略家乡风貌,感受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开展了“畅游陕西,觅古揽胜”系列活动,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参与。
【古镇美如画】陕西省境内古镇众多,且各具特色:青木川古镇明清古民居错落有致;蜀河古镇在汉江边依山而建,环境清幽;骆家坝古镇宁静祥和,漫步于此仿佛置身江南水乡……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让古镇散发出迷人的光彩。
同学们在校报上,读到了小武同学的作品《沉醉在这沧桑古镇》。
请你帮助大家解决其中的文字问题。
阳春三月,当你驶出古城西安,极目远眺,正欣赏着莽原起伏,一马平川,畦垄秀株,岸柳含烟,田野村庄,错落有致的秦川美景时,便会不知不觉地卩临漆水之滨.了。
一进河谷,则顷有huò然开朗之感,现出一片天开地辟之境,古老城镇飞来眼底,小桥流水就在脚下,桃红柳绿,经纬良田,使你仿佛置身于“桃花源”之佳境。
这里长川曲幽,绿水映带,不仅风景优美,且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圣哲辈出。
1.请根据语境,写出句中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2分)(1)极目远眺,正欣赏着莽原起伏,一马平川,畦( )垄秀株,岸柳含烟。
(2)这里长川曲( )幽,绿水映带,自古就是有邰圣地。
2.请根据语境,写出下列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2分)(1) lì 临 (2) huò 然开朗【青云寺吟诗】青云寺观位于青云乡青云山上,依山傍水,绿树环绕,楼台殿阁,此起彼伏,朱柱彩棚,泥塑砖雕,堪称“榆溪胜境”。
2024年天津市部分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天津市部分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模拟练习语文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第Ⅱ卷两部分。
第I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8页。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第Ⅱ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11题,共29分。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
1~4小题,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一)积累与运用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吝啬(lìn)殉职(xùn)拈轻怕重(zhān)B.愧怍(zuò)蓦然(mù)吹毛求疵(cī)C.晦暗(huì)狼藉(jí)杳无消息(yǎo)D.阔绰(zhuó)潮汛(xùn)销声匿迹(nì)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在轨飞行276天后成功______预定着陆场。
此次试验的圆满成功,______着我国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后续可为和平利用太空______更加便捷、廉价的往返方式。
A.返回标志提供B.返回标志供应C.返程标记供应D.返程标记提供3.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①中外合作考古是“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乌兹别克斯坦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③该国家的费尔干纳盆地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
④坐落于此的古城遗址,更是被称为“丝绸之路活化石”的称号。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随着科技进步,数字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今,我们阅读的内容更加多元丰富,阅读载体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考一模考试卷语文含答案

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质朴(zhì pǔ)美轮美奂(měi lún měi huàn)B. 纤尘不染(xiān chén bù rǎn)惟妙惟肖(wéi miào wéi xiào)C. 潜移默化(qián yí mò huà)欣欣向荣(xīn xīn xiàng róng)D. 遥不可及(yáo bù kě jí)情不自禁(qíng bù zì jī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种家用电器也日益普及。
B. 他的书法作品,不仅结构严谨,而且笔力遒劲,深受人们的喜爱。
C.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这一代人肩负着历史使命。
D. 在这次比赛中,他的表现让我感到非常惊讶,他的成绩提高得如此之快。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喜欢什么?羽毛球、乒乓球还是篮球?”他问道。
B. “不,我不想去。
”小明回答道。
C. “这篇文章很有意思。
”老师笑着说,“大家读读看。
”D. “这个苹果真甜!”小明高兴地说,“你也尝尝吧。
”4. 下列诗句中,描写秋天景色的诗句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D.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原名曹沾。
B.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师傅是唐僧。
C. 《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被称为“桃园三结义”。
D. 《水浒传》中,宋江是梁山泊的首领。
二、现代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2024年山西省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2024年山西省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古典之美(27分)1.(10分)古典诗文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之美,漫步于古诗文王国,含英咀华,接受美的洗礼。
下面是以“寻美”为主题的古诗文名句积累卡,请你把其中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补写在横线上。
寻美诗文名句自然之美①“乱花渐欲迷人眼,”描绘出钱塘湖早春的清新之美。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②“蒹葭苍苍,”描绘出芦苇荡晚秋的凄清之美。
(《诗经•蒹葭》)③“,千树万树梨花开”描绘出塞外风雪的壮观之美。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风俗之美④“,设酒杀鸡作食”是村民热情好客的民风之美。
(陶渊明《桃花源记》)⑤“,”是农人欢庆春社日的风俗之美。
(陆游《游山西村》)情怀之美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体现了杜甫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⑦《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表现了苏轼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
⑧《过零丁洋》中“?”表达了文天祥舍生取义为国捐躯的坚定信念。
2.(2分)《木兰诗》塑造了一个巾帼英雄的形象,请你参考批注示例,从下面节选的文字中任选一句,为木兰的形象作批注。
《木兰诗》节选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出门看的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批注示例:我从“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中读出了木兰身经百战,凯旋而归之“勇”。
我的批注:3.(15分)班级举办“探为学之道•成栋梁之才”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问题。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患,仁在其中矣。
”(选自《论语》)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初三语文一诊试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一诊试题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1)jùn()工(2)yì()立答案:(1)竣(2)屹2. 根据题目所给的选项,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4分)(1)A. 妨碍 B. 妨害(2)A. 变换 B. 变幻答案:(1)B (2)B3. 根据题目所给的成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4分)(1)A. 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2)B. 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弄巧成拙。
答案:(1)A (2)B4. 根据题目所给的病句,选择正确的修改方法。
(4分)(1)A. 删去“使”(2)B. 将“提高”改为“增强”答案:(1)A (2)B5. 根据题目所给的古诗文,填写相应的句子。
(6分)(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答案:(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二、阅读理解(共4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共14分)《岳阳楼记》(节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瑶池,抚绥四方,观行天下之民,信可乐也。
6.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1)属予作文以记之()(2)浩浩汤汤()答案:(1)嘱托(2)水势浩大的样子7. 翻译下列句子。
(4分)(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答案:(1)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描述已经很详尽了。
8.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3分)文章中“前人之述备矣”的“前人”指的是谁?答案:指唐代诗人杜甫。
2024年辽宁省初三中考语文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辽宁省初三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7 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捷.报(jié)秘决.(jué)辐.射(fǔ)一丝不苟.(gǒu)B. 喷薄.(bó)遮.蔽(zhē)教诲.(huì)雕梁.画栋(liáng)C. 取缔.(dì)绸.密(chóu)告诫.(jiè)茅塞.顿开(sài)D. 妥帖.(tiē)纯粹.(chuì)遒劲.(jìng)大相径廷.(tíng)2.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_______,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_______了力量,有一些_______跃出了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
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怕池中长的是水浮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
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_______:池塘中生长的真正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
A. 覆盖积蓄竟然一扫而光B. 掩盖积累竟然销声匿迹C. 覆盖积蓄果然销声匿迹D. 掩盖积累果然一扫而光3.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学校。
②大多数人逛博物馆的目的不仅是“打卡”看热闹,更是要获得知识。
③博物馆的文物给人以直观、真实的感受,这是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同的地方。
④而要真正发挥文物藏品的价值引领,不只需要考察其历史,还需要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精神内涵。
A. “一个博物馆”“获得知识”“学校教育”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是各不相同的。
B. 句②中的前后两个分句用“不仅……更……”连接,表示二者之间是转折关系。
C. 句③中“这是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同的地方”的“这”指代的内容是“博物馆”。
D. 句④是病句,修改方法是在“发挥文物藏品的价值引领”后加上“作用”一词。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 分)某中学举办以“致敬经典·点亮青春”为主题的读书活动,活动安排如下:博观约取,古今荟萃4. 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2024年上海市青浦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终学业质量调研语文试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2024.01一、文言文(35分)(一)(12分)1.默写与运用(1)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2)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3)日光下澈,_______________。
(柳宗元《小石潭记》)(4)小语登高远眺,原野上艳阳高照,江中小洲草木茂盛,他不禁联想起崔颢《黄鹤楼》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千里共婵娟②.零落成泥碾作尘③.影布石上④.晴川历历汉阳树⑤.芳草萋萋鹦鹉洲【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的“婵娟、碾、布、萋萋、鹦鹉、洲”等字词容易写错。
(二)(23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乙】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丙】庆历末,富文忠公①镇青州,会河决商胡②,北方大水,流民坌③入京东。
公劝所抚八州之民出粟以助赈给,因坊村择寺庙及公私空舍,又因山崖为窟室,以处流离。
择寓居官无职事者,各给以俸,即民所赘聚④,籍而受券,以时给之。
明年夏,大稔⑤。
计其道里,资遣还业。
八州之间所活者,无虑⑥五十余万人。
仁宗嘉之,拜公礼部侍郎,公曰:“恤灾赈乏,臣之职也。
”卒辞不受。
【注释】①富文忠公:北宋名相富弼。
②商胡:地名。
③坌:并;一齐。
④即民所赘聚:让他们到流民聚集的地方去。
⑤大稔:大丰收。
⑥无虑:大约。
2.【甲】诗的作者是________。
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属.予作文以记之()(2)卒.辞不受()4.对【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计算方圆百里的道路,出资修路让他们回去从事本业。
语文中考一模试题及答案

语文中考一模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恣意(zì)缱绻(quǎn)蹊跷(qī qiāo)B. 踟蹰(chí chú)筵席(yán xí)瞠目结舌(chēng mùjié shé)C. 剽悍(piāo hàn)蹒跚(pán shān)饕餮(tāo tiè)D. 潸然(shān rán)徜徉(cháng yáng)缱绻(qiǎn quǎn)答案:C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不骄不躁,从不在人前炫耀。
B. 面对老师的批评,他竟然不以为然,反而振振有词地辩解。
C. 这部电影情节跌宕起伏,让观众看得目不暇接,赞不绝口。
D. 他虽然才华横溢,但总是孤芳自赏,不愿意与人合作。
答案:A3-10. (略)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请填写下列诗句的空缺部分。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
2-5. (略)三、阅读理解(共30分)1.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略)(1)文章中作者描述了哪些自然景象?请简要概括。
(5分)答案:作者描述了春天的山川、河流、花草等自然景象,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
(2)文章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5分)答案: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活力的向往和对和谐生活的渴望。
2-5. (略)四、作文(共40分)请以“我眼中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 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2. 文章结构清晰,语言流畅。
3.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略,作文部分需学生自行完成)。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第一次模拟学情监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答案请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在相应的位置。
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基础积累:共8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
晨起,我(穿梭/穿行)于小巷里,端祥这些异域情调的房子,去摸它花岗石的墙,去数它窗楣上的瓦。
这些房子的美,首先在于它的造型。
它很少有如四方盒子或火车厢式的整齐划一的(规格/规模),轮廓少直线,多折线或弧线:屋顶一色的红瓦,无一平顶,或成哥特式的尖突,或成四棱四面的盔形。
有时我走得远一些,喜欢坐在海边的礁石上来回望全城。
但见群楼鳞次栉比,衬着如云的绿树,像一簇簇跳动的火苗,①。
其实,如果单说这里的洋房就是比北京四合院美,比水乡竹楼美,或也未必。
只是骤然于我稔熟的土地上飞来异国房舍,便如②有一种移花接木的新奇之效。
又难得我们这个胸怀大度能兼容并蓄的民族,将这种建筑风格的异国种籽(保留/保存)下来,在华夏土地上终于蔚成一城。
青岛便得了一种他山之美,也就美得有了个性。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端祥轮廓(kuò) B.造型鳞次栉(zì)比C.一簇簇(cù)移花接木D.房舍(shě)兼容并蓄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穿梭规模保留B.穿行规格保留C.穿梭规格保存D.穿行规模保存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①在蓝天碧海间又似一抹烧红的晚霞②几个对偶句偶然出现在一篇散体白话文中B.①又似一抹烧红的晚霞在蓝天碧海间②一篇散体白话文中偶然出现几个对偶句C.①又似一抹烧红的晚霞在蓝天碧海间②几个对偶句偶然出现在一篇散体白话文中D.①在蓝天碧海间又似一抹烧红的晚霞②一篇散体白话文中偶然出现几个对偶句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随着空间站转入长期在轨运营阶段,未来几年,长七火箭将保持每年两次左右的发射频率,为空间站天地物资运输提供保障。
成都市2024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成都市2024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隧道(suì) 笔砚(yàn) 蹑手蹑脚(niè)B.熏陶(xūn) 狡黠(xié) 吹毛求疵(cī)C.盘桓(huán) 契合(qì) 两肋插刀(lèi)D.掂量(diān) 渲染(xuàn) 铢两悉称(zhū)2.下列语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它们在大海上飞蹿,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B.那鹰斜移着,忽然一栽身,射到壁上,倾刻又飞起来,翅膀一鼓一鼓地扇动。
C.两个礼拜画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略影,不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能创造意境。
D.孔乙己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口气,显出惋惜的样子。
3.下列语段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有些人一进书房便如坐针毡....的大话。
而真正做学问的人,....,一上讲台便高谈阔论....,说些哗众取宠会安于书斋寻章摘句....,潜心做出有价值的学术成果。
A.如坐针毡B.高谈阔论C.哗众取宠D.寻章摘句4.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①2024年,成都高新区将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服务能力、增强服务意识。
②一是提高营商环境,持续提升区域招商引资的吸引力;③二是新建人才公寓,为“筑梦高新”的各类人才营建“温暖的家”。
④各部门各司其职,携手前行,为奋力谱写高新发展新篇章中作出更大贡献。
A.①B.②C.③D.④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样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考一模语文测试试卷及答案200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全卷120分,时间150分钟)一、积累运用(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汲取(jí)憎恶(è)匿名(nì)媲(pì)美B.污秽(huì)戍守(shù)祈祷(dǎo)窥(kuī)伺C.提(dī)防瞥(biē)见棱(léng)角瞰(kàn)望D.大厦(xià)肋(lèi)骨别墅(shù)忏(qiān)悔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A.中流抵柱惟妙惟肖迎刃而解自出新裁B.销声匿迹张皇失措藏污纳垢轰堂大笑C.刻骨铭心斩钉截铁断章取义鳞次栉比D.无精打采漠不关心名副其实如法泡制3.古诗文默写(任选六题,如多做,以所做前六题为准)(6分)①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②________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③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④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观刈麦》)⑤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⑥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⑦读书的方法很多,可精读、细读,也可如陶渊明那样“”,观其大略。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⑧_____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论语》)4.根据提示,修改下面一段文字。
(3分)①昙花只有瞬间的辉煌,但它的惊鸿一瞥美得惊心动魄;玫瑰尖尖的利刺令人望而却步;但它的娇艳欲滴美得倾国倾城;水仙离开了水的怀抱就会枯萎,但它的清新淡雅美得高洁脱俗。
②这世间再美妙的事物也总有自己的缺憾,但因为正是由于这些缺憾,所以美的意义才会得到升华,美的真谛才会受到珍惜。
③不完美,也是一种美,而且是一种更深层次,更有(意蕴、内涵、深度)的美。
(1)第①句中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分)(2)第②句有一处语病,请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分)(3)请从第③句所给的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分)5.名著阅读。
(2分)初中语文课本“名著导读”目录中常用一句话来概括点评名著的内容或特色,例如“《水浒》: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格列佛游记》:奇异的想像,辛辣的讽刺”。
请你从读过的名著中选择其中一部,也用简短而有创意的话来点评其内容或特色,字数20以内。
名著:《__________________》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二、综合性学习(9分)6.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问题。
(9分)当神舟七号升空的烈焰撕破戈壁滩的夜幕,当翟志刚在飞船舱外的茫茫太空中留下中国人第一个足印,当翟志刚和同伴刘伯明、景海鹏在遍地金辉的内蒙古大草原上向全国人民致以太空归来后的第一个军礼……68个多小时的中国第3次载人航天飞行中,这一幕幕,凝结成了中国人永恒的记忆。
⑴请为我们的航天英雄拟写一条短信表示祝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⑵翟志刚的座右铭:想遨游太空,就要练就超人本领;刘伯明的座右铭:努力为之,不留遗憾;景海鹏的座右铭: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看完他们的座右铭,会得出一个共同点,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3分)⑶回眸2019,插上双翼的中华民族飞跃一个又一个困境,创造了无以伦比的辉煌,涌现了一批又一批英雄儿女。
抗震救灾,精彩奥运,神七问天,一次次惊心动魄的壮举,一次次改写历史的突破,一次次科技难关的攻克,都显示着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孕育着我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请从以上三个事件中任选一个并发表你的看法。
(60字左右)(4分)三、阅读(46分)(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7--10题。
(13分)极端天气频繁出现是大自然敲响警钟孙广勇最近,素来高温炎热的沙特阿拉伯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寒冬,在首都利雅得早晚气温降至零摄氏度左右,北部的拉夫哈、泰布克等地区最低气温达到零下7摄氏度,并出现了当地罕见的霜冻、降雪和树挂等现象。
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也下了百年来的第一场雪。
在全年平均气温25摄氏度左右的科威特,最低气温竟降到零下3摄氏度。
近年来,诸如暴风雪、寒流、暴雨、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在全球发生的频率增加,强度也加大,气候问题愈来愈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全球性问题。
1月21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指出,人类深受气候变化影响,尽管气候变化是逐步的、渐进的,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却可以是突然的、急剧的。
气候变化是全球公共健康面临的一个主要威胁,人类社会必须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所谓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指与历史同期相比出现较少的小概率天气气候事件。
造成极端天气频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球变暖。
尽管海湾地区遭受了罕见的寒流袭击,与全球变暖之说似乎相悖,但实际上全球变暖和局部严寒并不矛盾。
全球变暖只是指全球气温呈总体上升趋势,并不排除局部地方发生严寒。
“暖冬”曾于2019年入冬后在世界上流行。
在北美洲地区,隆冬气温堪比夏季:美国纽约到当年年底前片雪未下,最高气温达22摄氏度;加拿大历来被称为“冰与枫的国度”,但其北部特有的冬季风情日渐消失,以全球最长滑冰场而闻名的丽都河迟迟不结冰……在北半球本应最冷的季节,一些国家的路人却身着短袖,熊不冬眠,候鸟忘记迁徙,植物在冬天发芽,高山滑雪场无雪可滑。
气候变化带来的不仅仅是反常的严寒和暖冬,还导致了夏季高温热浪,海平面上升、岛国消失,南北极地冰川消融。
洪涝、大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加,对人类的生存形成直接威胁。
据统计,在过去20年里,全球发生的自然灾害数量增加了3倍多。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全球平均每年发生120起自然灾害,而现在已增至每年500起左右。
受灾人数在过去20年内增加了68%,1985-1994年间,全球平均每年受灾人口为1.74亿;而2019-2019年间,平均每年受灾人口增至2.54亿。
全球气候变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着地球上几乎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
2019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评估报告指出,人类若不重视环保,到本世纪末,估计平均气温最多将上升6.3摄氏度。
科学研究表明,如果平均气温上升3摄氏度,仅在亚洲,每年就有700多万人面临洪水袭击,全球将有1亿多人陷入粮食不足的窘境;如果气温上升4摄氏度,全球就会有30多亿人面临缺水问题,北美地区受热浪侵袭的次数将增加3到8倍,北极海冰将减少35%。
极端天气频繁出现,是大自然向人类敲响的警钟!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个人,都应该参加到保卫自然的战斗中,尽自己的努力,从身边小事做起,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
(《人民日报》2019-02-01)7.请为“极端天气”下一个定义。
(2分)8.请分析文中加点词的意义及作用。
(4分)(1)……科威特,最低气温竟降到零下3摄氏度。
(2)海湾地区遭受了罕见的寒流袭击,与全球变暖之说似乎相悖。
9.根据文意,说说如果气温上升,会有哪些危害。
(3分)10.文章为了说明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及危害,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1--15题。
(18分)心里的天鹅林清玄与孩子读童话故事“丑小鸭”,才知道天鹅是会飞的,而且是候鸟,可以飞越半个地球。
“那,现在的天鹅怎么不会飞呢?”孩子问我。
我跑到图书馆借了一本书《饲养天鹅的方法》,才知道事实的真相。
欧洲中古世纪的贵族,因为喜欢天鹅的姿态,认为天鹅是鸟类中的贵族,于是就想把天鹅养在自己的庄园,来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品味。
于是,他们捉到天鹅以后,用三个方法来使天鹅不能飞翔。
一是把天鹅双翼的羽毛剪掉一边,使天鹅失去平衡,不能飞翔。
二是绑住天鹅的翅膀,使它无法张开翅膀而不能起飞。
三是由于天鹅起飞需要很大的湖泊起跑,如果缩短池塘的距离,天鹅失去起跑线,就飞不起来了。
前面的两种方法过于残忍,又会伤害天鹅优美的姿态,所以就普遍的使用第三种方法,久而久之,天鹅就失去起飞的能力,甚至忘记自己也会飞翔了。
那些能飞越大山大海的天鹅就成为贵族的宠物了。
有一次,我到瑞士旅行,在卢桑的湖里,看到一大群的天鹅,游到木桥边向游客乞讨食物,使我的心中充满感慨,这些在湖边乞食的天鹅,可知道自己的祖先曾经自由的飞翔吗?古书里说:“燕雀安知鸿鸽之志?”意思是说:“像燕子麻雀这种小鸟,怎么能了解天鹅飞行的壮志呢?”这句话成为一种讽刺,因为燕子和麻雀依然在天空飞翔,天鹅却由于人类的私心,变成不能飞翔的鸟了。
我一直深信人的心里也有一只天鹅,可以任思想和创造力无边的飞翔,许多人受到欲望的捆绑,或在生活中被剪去飞行的壮志,或由于起飞的湖泊太小,久而久之,失去思想和创造的能力,也就失去自由和天空的心了。
自由的飞翔于天空,乃是一只鸟的天赋,不管是天鹅、孔雀或燕子、麻雀。
拥有思想的自由和无边的创造力,乃是一个人灵性的天赋,不管圣人或者凡夫俗子,可惜许多人被情欲所催迫,失去了灵台的清明了。
我想到日本的禅宗之祖道元禅师曾写过一道悟道诗:空阔透天,鸟飞如鸟。
水清澈地,鱼行似鱼。
天空多么开阔透明呀!鸟飞得像鸟一样。
水是多么清澈见底呀!鱼游得像鱼一样。
这看来简单的世界,其实隐藏着多么幸福的禅心呀!鸟飞得像鸟,有鸟的尊严;鱼游得像鱼,有鱼的尊严;人活得像人,有人的尊严,这是文明世界最基本的格局了。
我喜欢天鹅那优美的线条和仪态,但我不希望天鹅是被养在池塘,我希望天鹅能张开翅膀,从我们的头上飞过,使我们可以望向广大的天空。
古代的中国人认为看到天鹅远方飞来(有鸿鸽飞至),生命里必然有好事发生,现代的人已经没有这种好事了!11.“事实的真相”指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3分)12.文中说,看到天鹅向游人乞食,“我的心中充满感慨”。
试分析一下作者“感慨”的内容是什么。
(3分)13.“燕雀安知鸿鸽之志?”这是哪本书里谁在什么情形下所说的话?表现了说话者的什么思想?(4分)14.谈谈你对人心里的“天鹅”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