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慢性静脉瓣功能不全的超声诊断
多普勒超声结合计算机断层扫描静脉造影对下肢穿支静脉功能不全的诊断

穿支静脉功能不全(incompetent perforatingvein ,IPV )是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可导致皮肤微循环改变,皮肤营养障碍,出现静脉性溃疡。
因此术前准确定位和定性穿支静脉(perforating vein ,PV )的数量和位置等信息,术中妥善处理PV 是治疗和降低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率的关键。
目前对PV 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下肢顺行静脉造影、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 ⁃mography angiography ,CTA )、多普勒超声(duplex ultrasound ,DUS )、计算机断层扫描静脉造影(com ⁃puted tomographic venography ,CTV )和磁共振成像静脉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V )等。
其中,DUS 作为常用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可以对静脉疾病的功能和解剖做出关键评估,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影响[1]。
CTV 能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解剖图像,也能准确定位PV 的数量、位置,供施术者观察,帮助其建立全面整体的解剖学概念,为制定治疗方案和选择手术方式提供客观依据[2]。
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DUS 、CTV 及两者结合在IPV 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9年5月威海市立医院诊断为下肢静脉曲张且行DUS 及CTV 检查的48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血管外科学》[3]及《慢性下肢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4]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33例,女15例;年龄30~79岁,平均(59.53±6.41)岁。
入选患者静脉病变患肢52条,左侧下肢病变29条,右侧下肢病变23条,静脉病变部位均为大隐静脉。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均签属知情同意书。
1.2检查方法1.2.1DUS采用Philips EPIQ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探头频率5~12MHz 。
2019年CDFI上岗证真题+参考答案

2019年CDFI上岗证真题+参考答案1.下列对超声诊断仪的维护保养,错误的是:A.防尘B.防潮C.自行拆卸仪器D.防高温E.减少震动2.关于探头保养的叙述,错误的是:A.防浸泡B.防敲击C.防扭弯D.防磨损E.防遮盖3.心肌收缩功能的主要测量指标是:A.左室压力最大下降速率B.舒张期压力减半时间C.左室短轴缩短率,室壁收缩期增厚,室壁应力D.等容舒张期时间E.左室心肌松弛时间常数4.关于多胎妊娠的描述,正确的A.多胎妊娠以双胎多见B.多胎妊娠诊断最准确C.多胎妊娠胎盘只有一个D.多胎妊娠常需CT检查E.多胎妊娠占妊娠总数30%5.血流速度增快,流量大,彩色多普勒显像的血流信号: A亮度提高B.亮度降低C.亮度不变D.亮度先高后低E.亮度先低后高6.正常成人妇女乳腺腺体的组成不包括:A.胸大肌B.腺泡C.腺叶D.XXXE.导管7.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畸形是:A.法洛四联症B.右室双出口C.大动脉转位D.艾森曼格综合征E.永存动脉干8.横穿过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的是:A.右肾动脉B.肝固有动脉C.左肾动脉D.左肾静脉E.右肾静脉9.一台高档的彩超配备的探头特性不正确的是:A.灵敏度高B.宽频带C.多振元D声场特性好E频带窄10.房间隔与室间隔的区别主要是A.室间隔比房间隔薄B.室间隔主要由心肌组成,房间隔要由结缔组织构成C房间隔与室间隔厚度一样D房间隔上部紧邻主动脉E室间隔有卵圆窝11.有关转移性骨肿瘤的超声表现,不正确的是:A.局限性骨质破坏B边境不整洁C.内部均匀性低反响或不划定规矩强反响D.晚期肿瘤穿破皮质后在软组织内出现包块E.肿瘤内彩色血流旌旗灯号均不显示12.甲状腺超声检查时,不正确的是:A.无需特殊准备B.一般采取仰卧位C.头后仰,露出颈部D.去除颈部装饰物E.搜检时受检者必须做出吞咽动作13.输尿管结石时典型的直接征象为:A.输尿管扩张B.输尿管迂回扭曲C.肾盂积水D.输尿管内出现高强反响,前方伴声影E.CDF示输尿管膀胱启齿处彩色放射征象消逝14.超声穿刺引导器的一般进针角度不包括:A.5°B.10°C.25D.45XXX°15.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的自相关技术的作用是:A.灰阶变换B.分析旌旗灯号相位差,得出血流速度均值和偏向C.放大回波旌旗灯号的幅度D.XXX滤波E.将回波旌旗灯号增长16.急性附睾炎的超声施展阐发不包括:A.弥漫性肿大,回声不均匀B.内血流旌旗灯号明明增多C.附睾内见类圆形无回声,壁薄,声好D.附睾内脓肿构成时,可见无反响,内含细点状反响E.可伴有患侧阴囊壁的增厚17.关于精索静脉曲张的叙述,错误的是:A.多半是因为精索内静脉瓣封闭不全,血液反流而引发B.右侧较左侧更为常见C.超声上可见精索静脉丛不同程度扩张,内径常大于2mmD.CDF显示静脉丛内出现反向血流,乏氏动作时加重E.病程长,反流严重者,体积可缩小18.急性重症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最常见原因是:A.风湿性心瓣膜病B.心肌梗死C.感染性心内膜炎D.外伤E.腱索断裂19.超声检查半月板最理想的探头频率是:A.3.0MHzB.3.5 MHzC.4.0 MHzD.5.0 MHzE.7.5 MHz20.主动脉瓣狭窄的病理改动不包括:A.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B.主动脉瓣单瓣化畸形C.主动脉瓣瓣上隔膜D.主动脉瓣粘连钙化E.主动脉瓣瓣环发育不良21.超声弹性成像的基本参数不包括:A.弹性B.应力C.XXX系数D.泊松比E.速度22.心肌造影不能应用于:A.检查心肌缺血的部位及范围B.搜检心肌梗死区的部位及范围C.鉴别心肌存活的情况D.评判参与治疗的疗效E.检查冠脉狭窄率23.关于超声入射角矫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只需二维图象清晰,不必进行角度改正B.外周血管搜检,超声人射角不能大于90度C.外周血管检查,超声人射角不能大于20度D.心血管系检查,超声入射角不能大于60度E.心血管系检查超声入射角不能大于20度24.下列频谱XXX不能测量的是:A.阻为指数RB.搏动指数(P)C.缩短/舒张期速度比(S/D)D.压力差(PG)E.血管内径25.用频谱多普勒超声检查血流时,下列仪器调节错误的A.超声入射角都校正到大于60°B速度标尺大于被检的血流速度C.滤波前提据血流速度大小选择XXX或者低通D.取样容积小于被检血管内径E.根据备件血流速度高低选择连续波或脉冲波多普勒26关于肾积水的超声表现,错误的是:A.轻度肾积水时,肾盂肾盏均有轻度扩大,但肾的大小,形态没有改动B.中度肾积水时,肾盏扩张明显,呈花瓣状或烟斗状无回声区,肾实质回声正常C.重度肾积水时,肾盂肾盏明显扩张,呈调色板样无回声区,肾实质明显变薄D.生理性肾窦分离时,肾盂宽度一般在1.cm以上,且排尿后或利尿期过后,肾窦回声分离现象不能消失E.可伴有同侧输尿管扩大27.葡萄胎常并发:A巧克力囊肿B.卵泡囊肿C.黄素囊肿D.黄体囊肿E.卵巢冠囊肿28.有关血液通过一段血管的流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管两真个压差越大流量就越大B.血管内径越大流量越小C.血液的粘滞系数越大流量越大D.血管越长流量越大E.血管内径越小流量越大29.目前海内三维超声应用单A.乳腺B心脏C.产科D.肝脏E.甲状腺30.关于四肢血管超声搜检办法,不正确的是:A.䐃动脉,腘静脉扫查取俯卧位B.选择凸阵探头C.尽可能使声束与血流偏向的夹角减小D.上肢从腋窝开始E.下肢从腹股沟开始31.多见于幼儿的腹膜后肿瘤是:A.神经节瘤B.脂肪肉瘤C.神经母细胞瘤D.神经鞘瘤E.腹膜后恶性淋巴瘤32.输卵管妊娠发生率最高的部位是:A.壶腹部B.峡部C.伞部D.间质部E.角部33.目前最常用的心肌分段办法是XXX举荐的左室16段分段法。
《中国慢性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19)要点

《中国慢性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19)要点概述一、发病情况慢性静脉疾病(CVD)是常见的血管疾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平均发病年龄为53.4岁,女性发病率(67.5%)高于男性。
CVD是指静脉的结构或功能异常使静脉血回流不畅、静脉压力过高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为特征的综合征,以下肢沉重、疲劳和胀痛、水肿、静脉曲张、皮肤营养改变和静脉溃疡为主要临床表现。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病因根据病因可将CVD分为三大类:原发性、继发性及先天性。
以原发性居多,约为66%;继发性25%,先天性不足1%,其他原因占8%。
导致CVD发生的因素有:(1)静脉反流:(2)静脉回流障碍:(3)先天发育异常:(4)遗传因素:(5)其他因素:(二)发病机制1. 下肢静脉高压:2. 慢性炎症反应:3. 静脉微循环受损:4. 遗传易感性:诊断及CEAP分级慢性静脉疾病的诊断方法有很多,以下肢静脉曲张为例,根据临床表现,诊断并不困难,但是需要必要的检查,以明确下肢深浅静脉和穿通静脉的情况,才能做出确切的诊断。
一、主要诊断方法1. 病史询问和体检:2. 传统的检查方法:3.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明确诊断静脉有无阻塞和反流,能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安全、无创、方便、重复性强、准确率高,是静脉疾病首选的辅助检查手段。
4. 静脉造影(包括顺行和逆行静脉造影):5. CT静脉造影(CTV)和磁共振静脉造影(MRV):6. 动态静脉压测定:7. D-二聚体检测:二、CEAP分级1. CEAP分级:1994年,美国静脉论坛确定了慢性静脉疾病的诊断和分级体系即CEAP,现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分类、病例报告及疗效评价(表1)。
2. CEAP分级的改进:【推荐意见】采用CEAP分级和VCSS评分系统评价慢性静脉疾病的严重程度及其疗效。
治疗一、药物治疗有CVD症状和体征的患者都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可改善静脉功能,缓解下肢沉重、酸胀不适、疼痛和水肿等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
下肢血管超声规范检查与诊断

八、下肢静脉超声检查注意问题
怀疑静脉瓣功能不全:应用乏氏试验及挤压试验。
乏氏法(Valsalva试验)是增加腹内压使静脉血向远侧肢体倒流。 方法:深吸气后屏气。正常时,静脉管腔血流突然中断,其内无
病例3,腔内溶栓后第10天: RSFA、PA、DPA血栓消失; RSFV、PV血栓大部分消失。
病例4:男,50岁。股浅动脉远端粥样硬化性血栓闭塞。
病例4:股浅动脉-膝下腘动脉
搭桥术后(自体大隐静脉)
病例5:男,18岁, 左腘动脉瘤并血栓 形成、足背动脉血栓栓塞。
病例5: 腘动脉瘤切除+自体 大隐静脉置换术后2周
病例2,左髂外动脉病灶切除血栓取出+髂外动脉端端吻合术后1周: 血栓消失,吻合口通畅,远端血流充盈良好,血流速度恢复正常。
病例3 男,60岁,下肢动 脉粥样硬化性血栓闭塞
RSFA、PA、DPA、 RSFV、PV血栓闭塞
病例3,腔内溶栓后第3天:
RSFA血栓消失;RPA 、DPA 、 RPV血栓仍存在。
下肢血管疾病超声规范 检查与诊断
赣州市人民医院 南昌大学附属赣州医院
黄志平
DSA显示下肢动脉效果图
3 D-CE-MRA显示下肢动脉效果图
MSCTA显示下肢动脉效果图
一、正常下肢动脉壁
动脉是由心室发出的血管。动脉就象大树根,在下行中不断分支, 愈分愈细,最后移行为毛细血管。动脉管壁较厚,平滑肌较发达,弹力纤 维较多,可随心脏的收缩与舒张而明显的搏动。
异常:Valsalva试验静脉瓣反流>1.0秒
七、下肢静脉超声检查与频谱
股浅静脉 在大腿上1/3处,此静脉在股浅动脉后方显示,同时可以 探及股深静脉。
静脉曲张超声诊断标准

静脉曲张超声诊断标准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静脉内径增宽、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静脉血液回流受阻。
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无创、可重复、实时动态的诊断方法,在静脉曲张的诊断、治疗和随访中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将对静脉曲张的超声诊断标准进行详细阐述。
一、静脉曲张概述静脉曲张是由于静脉内压力持续升高,导致静脉壁薄弱、扩张、弯曲等一系列病理变化。
其主要病因包括遗传因素、肥胖、妊娠、长时间站立或久坐等。
静脉曲张不仅影响患者的美观,还可导致下肢沉重、酸胀、疼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发生皮肤溃疡、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二、静脉曲张的超声诊断方法1.横向扫查:通过横向扫查观察静脉内径、静脉瓣膜功能、血流速度等指标。
2.纵向扫查:纵向扫查可显示静脉全程,观察静脉走行、直径、瓣膜功能等。
3.多普勒超声:检测血流信号,评估血流速度、反流时间等。
4.超声造影:通过超声造影剂显影,清晰显示静脉内血液流动情况。
三、静脉曲张的超声诊断标准1.静脉内径增宽:静脉直径超过正常范围,通常是2.0mm。
2.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瓣膜在收缩期不能完全关闭,或呈反向开放。
3.反流现象:在深吸气时,静脉内血液反流时间延长。
4.血流速度增快:静脉内血流速度超过正常范围。
5.血管壁厚度增加:静脉壁呈不均匀增厚。
6.血管周围组织改变:如脂肪沉积、纤维化等。
四、超声诊断在静脉曲张治疗中的应用超声诊断有助于评估静脉曲张的严重程度、病变范围,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目前,超声引导下微创治疗静脉曲张已成为主流治疗方法,如激光治疗、射频治疗等。
五、总结与展望超声检查在静脉曲张的诊断、治疗和随访中具有重要价值。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静脉曲张的超声诊断标准将不断完善,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
静脉曲张超声报告范文(3篇)

第1篇患者信息:姓名:张三性别:男年龄:45岁就诊日期:2023年4月10日检查日期:2023年4月10日检查设备:GE Logiq E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部位:双侧下肢静脉检查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的双侧下肢静脉进行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
检查结果:一、左侧下肢静脉:1. 大隐静脉:- 静脉管径:约8mm,管腔内径:约6mm。
- 管壁:壁光滑,回声均匀。
- 血流: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方向自足背静脉汇入大隐静脉,呈向心性流动。
- 曲张情况:大隐静脉全程可见明显迂曲扩张,最宽处约12mm,长度约30cm,呈蚯蚓状。
2. 小隐静脉:- 管壁:壁光滑,回声均匀。
- 血流: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方向自足背静脉汇入小隐静脉,呈向心性流动。
- 曲张情况:小隐静脉全程可见明显迂曲扩张,最宽处约8mm,长度约20cm,呈蚯蚓状。
二、右侧下肢静脉:1. 大隐静脉:- 静脉管径:约7mm,管腔内径:约5mm。
- 管壁:壁光滑,回声均匀。
- 血流: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方向自足背静脉汇入大隐静脉,呈向心性流动。
- 曲张情况:大隐静脉全程可见明显迂曲扩张,最宽处约10mm,长度约25cm,呈蚯蚓状。
2. 小隐静脉:- 静脉管径:约4mm,管腔内径:约3mm。
- 管壁:壁光滑,回声均匀。
- 血流: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方向自足背静脉汇入小隐静脉,呈向心性流动。
- 曲张情况:小隐静脉全程可见明显迂曲扩张,最宽处约6mm,长度约18cm,呈蚯蚓状。
三、深静脉:1. 股静脉:- 静脉管径:约10mm,管腔内径:约8mm。
- 管壁:壁光滑,回声均匀。
- 血流: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方向自腘静脉汇入股静脉,呈向心性流动。
2. 腘静脉:- 管壁:壁光滑,回声均匀。
- 血流: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方向自小腿静脉汇入腘静脉,呈向心性流动。
3. 小腿静脉:- 静脉管径:约8mm,管腔内径:约6mm。
- 管壁:壁光滑,回声均匀。
- 血流: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方向自足背静脉汇入小腿静脉,呈向心性流动。
下肢静脉静脉瓣功能不良超声诊断标准

下肢静脉静脉瓣功能不良超声诊断标准1. 引言在临床上,下肢静脉静脉瓣功能不良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经常表现为下肢静脉曲张、水肿和溃疡。
超声检查是诊断下肢静脉瓣功能不良的重要手段之一,其诊断标准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对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出发,探讨下肢静脉静脉瓣功能不良超声诊断的相关内容。
2. 超声检查原理超声检查是通过探头对下肢血管进行扫描,利用超声波在组织中的传播速度和反射特性,获取血管结构和功能的信息。
在评估下肢静脉瓣功能时,超声检查可以清晰显示静脉内部的血液流动情况,包括血流速度和方向,进而判断瓣膜的功能是否完好。
3. 超声诊断标准(1)瓣膜的闭合时间:正常情况下,下肢静脉中的瓣膜在肌肉收缩时闭合,阻止血液逆流。
超声检查时,闭合时间应在0.5秒以内。
(2)逆流时间:在下肢肌肉松弛时,正常情况下血液应该顺着瓣膜的方向流动,不应该出现逆流。
超声检查时,逆流时间应该在0.5秒以内,超过此时间则判断为逆流。
(3)瓣膜的数量和分布:通过超声检查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下肢静脉中瓣膜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异常的瓣膜数量和不正常的分布可能会导致静脉血流受阻。
4. 文章总结本文从超声检查原理和诊断标准两个方面对下肢静脉静脉瓣功能不良的超声诊断进行了简要介绍。
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安全、准确的检查手段,对于评估下肢静脉瓣功能不良具有重要意义。
在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需要熟练掌握超声检查的技术和诊断标准,才能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
5. 个人观点作为一名从事超声诊断工作多年的医生,我深切感受到超声检查在下肢静脉静脉瓣功能不良诊断中的重要性。
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超声检查已成为临床上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我坚信,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下肢静脉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也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实际撰写时,需要更详细地介绍超声检查的原理和诊断标准,结合临床案例展示其应用,并对下肢静脉静脉瓣功能不良的概念和临床意义进行更深入的解析。
慢性静脉疾病生活质量量表的比较分析

慢性静脉疾病生活质量量表的比较分析胡紫宜;苟菊香;周倩【期刊名称】《现代临床护理》【年(卷),期】2019(018)004【总页数】7页(P70-76)【关键词】慢性静脉疾病;生活质量;量表【作者】胡紫宜;苟菊香;周倩【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临床医学院,四川成都,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临床医学院,四川成都,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临床医学院,四川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慢性静脉疾病(chronic venous disease,CVD)是指由于静脉结构和功能异常而导致的静脉回流不畅、静脉压力过高,从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1]。
因下肢静脉系统较上肢长,血液需克服重力回流,故CVD 常发生于下肢。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沉重、酸胀、水肿、静脉曲张、皮肤色素沉着、营养不良及静脉性溃疡等。
CVD 较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所涵盖的范围更加广泛,包括一些表现较轻的毛细血管扩张、蜘蛛静脉、网状静脉等,但两者在临床上经常互相混淆使用。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4],欧美等国家下肢静脉疾病的发病率为19%~70%。
而国内对一般人群的CVD 流行病学调查开展较少[5],仅1988年对华东地区开展的调查显示一般人群中周围血管病的患病率为8.89%[6]。
随着近年来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医学技术的进步,CVD 发病率逐年增加,CVD 患者的症状、活动改变及其生活质量的改变愈发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然而回顾文献发现目前针对CVD 生活质量的量表尚不统一,由于各个量表涵盖内容、适用范围的不同,未对各量表的特征进行梳理比较,可能导致由于量表选择不恰当使得研究结果变得局限。
因此,为研究者在进行CVD 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前更有效地选择量表,使研究结果更加科学可靠,本研究对常用的CVD 生活质量量表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现总结如下。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题2019年(4)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模拟题2019年(4)(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一、以下每一道考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患者,女,55岁。
绝经5年后阴道流血7天,诊断性刮宫,病理为子宫内膜高分化腺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超声检查肝脏、肾脏• B.经阴道超声检查判断肌层浸润深度• C.已有病理诊断,不需要再做经阴道超子宫超声检查• D.超声检查观察是否累及宫颈**检查判断子宫肌层浸润深度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2答案:B子宫体癌因多起源于子宫内膜腺体,故又称为子宫内膜腺癌。
是妇女常见的生殖道恶性肿瘤之一,多见于绝经后妇女。
肿瘤组织起源于内膜腺体者称为子宫内膜样腺癌,约占子宫体癌的80%。
子宫内膜癌一般生长缓慢,可局限于宫腔内多年,转移发生较晚。
扩散途径以直接蔓延和淋巴道转移多见,血道转移比较少见。
血道转移晚期可经血道转移至肺、肝及骨骼。
经阴道超声检查判断肌层浸润深度,超声检查观察是否累及宫颈。
已有病理诊断,不需要再做经阴道子宫超声检查。
MRI检查判断子宫肌层浸润深度。
2.患者,女性,34岁,剖宫产术后2年,痛经明显加重,且经期延长。
超声检查子宫大小:71mm×53mm×62mm,前壁肌层厚度为18mm,后壁肌层厚度为29mm,肌层光点粗糙,回声减低,欠均匀,以后壁为著。
双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
可能的诊断是• A.子宫肥大症• B.子宫复旧不好• C.子宫腺肌病• D.子宫肌瘤• E.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SSS_SIMPLE_SINA B C D E分值: 2答案:C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多发生在30~50岁经产妇。
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或局限性的病变,称为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
超声表现,子宫呈前后壁不均匀增大,增厚的后壁回声减弱而不均匀,有时可见斑点状无回声区,彩色多普勒检查,血流较正常丰富,无环状或半环状血流,可与子宫肌瘤伴发。
2019年超声医学历年真题精选(副高)

2019年超声医学历年真题精选(副高)[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是胰岛素瘤的声像图特点A.肿瘤常较小,平均直径1~2cmB.胰管不扩张或轻度扩张C.胰腺体尾部多见D.边界不清,回声不均匀的低回声结节E.较大肿块内可见继发性改变,如液化坏死或钙化等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胰岛素瘤一般为边界清晰,回声均匀的低回声结节,故D为正确答案。
[单项选择题]2、约50%宫内生长迟缓的胎盘表现为 ( )A.小胎盘B.大胎盘C.胎盘水肿D.无异常E.环形胎盘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考点定位】本题出自《妇产科超声学》第一部分产科超声19胎盘和脐带超声的评估。
【题眼解析】胎盘变薄与胎儿生长受限相关,表现为小胎盘。
故此题答案选A。
B胎盘变厚的大胎盘与糖尿病有关。
C胎盘水肿与胎儿水肿等免疫性疾病有关。
E环形胎盘是胎盘发育的形态有点异常,一般不影响到胎儿的血供,【知识拓展】胎盘异常包括胎盘形态、位置或厚度异常。
一般厚度异常即大胎盘和小胎盘与胎儿生长发育、染色体和母亲贫血相关。
[单项选择题]3、有关肺动脉的描述,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 )A.肺动脉起自左心室B.左肺动脉经主动脉弓下方经过C.肺动脉位于主动脉的左前方D.动脉导管常位于右肺动脉根部E.肺动脉瓣呈“晶字形”排列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4、下列解剖学方位术语正确的是A.前臂桡侧代表内侧B.前臂尺侧代表外侧C.小腿腓侧代表内侧D.小腿胫侧代表外侧E.距身体腹侧面近者为前侧参考答案:E[单项选择题]5、下列哪项不是乳头状导管癌的超声特征A.病变累及导管范围较广,呈多中心性散在分布B.于扩张的导管内见中等低回声区C.有蟹足样浸润D.后方回声衰减E.病变仅局限于导管腔内,不向导管外浸润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乳腺的乳头状导管癌病变常向导管外浸润。
[单项选择题]6、临床资料:男,45岁,自述右上腹胀痛;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超声综合描述:右肝斜径14.7cm,肝回声密集,血管走行显示不清,后方声衰减。
小腿部位穿支静脉功能不全与下肢慢性静脉病变色素沉着相关性的临床观察分析

小腿部位穿支静脉功能不全与下肢慢性静脉病变色素沉着相关性的临床观察分析作者:何晓兰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9年第14期摘要目的:观察小腿部位穿支静脉功能不全与下肢慢性静脉病变色素沉着相关性分析。
方法:收治CEAP分级C4患者70例(70条患肢),均采用CDUS检测患肢穿支静脉功能情况,分析穿支静脉功能不全与色素沉着临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CDUS检测出226条小腿部位穿支静脉功能不全,皮肤色素沉着病变严重程度与小腿部位穿支静脉功能不全的数量、内径以及血液反流时间呈正相关关系(P<0.05)。
结论: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者下肢小腿部位色素沉着的病变程度与小腿部位穿支静脉功能不全数量、内径以及血液反流时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下肢小腿部位穿支静脉功能不全的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下肢静脉病变色素沉着患者的临床症状。
关键词小腿部位穿支静脉功能不全;下肢慢性静脉病变色素沉着;临床效果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是临床中常见的外周血管疾病之一,相关研究显示,下肢小腿部功能不全的穿支静脉很有可能是导致患者下肢小腿部位溃疡以及术后复发的重要原因[1]。
收治CEAP分级C4患者70例,分析了小腿部位穿支静脉功能不全与下肢慢性静脉病变色素沉着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7年4月-2018年6月收治CEAP分级C4患者70例,男38例,女32例;年龄43 - 68岁,平均(53.35±8.61)岁。
均符合《下肢静脉曲张及慢性静脉疾病临床实践指南》中对于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诊断标准且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進行对比。
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让患者采取半卧位,由小腿踝关节部位向上至膝部位进行连续扫描。
着重对患者下肢小腿色素沉着部位进行横切面的超声检查,确定患者小腿部位穿支静脉功能不全的部位后,进行纵切面的超声检查,主要观察位置、内径以及血流的方向。
下肢静脉曲张的超声诊断标准

下肢静脉曲张的超声诊断标准一、静脉扩张在超声诊断中,下肢静脉曲张的明显特征是静脉扩张。
扩张的静脉可在皮肤下清晰可见,表现为蜿蜒曲折的蚯蚓状或串珠状结构。
在超声图像中,扩张的静脉壁通常较薄,回声较低,管腔内可见无回声的血液流动。
根据静脉扩张的程度和范围,可以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累及的范围。
二、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静脉曲张常伴瓣膜功能不全。
超声检查可发现瓣膜关闭不全,血液在收缩期和舒张期均可出现倒流。
同时,可观察到静脉血液流速减慢,血液淤积在静脉内,导致静脉内压力升高。
这些征象提示瓣膜功能不全,是下肢静脉曲张的重要诊断依据。
三、血流动力学改变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会有所改变。
超声检查可发现,患肢的血流速度减慢,血液淤积在静脉内,导致静脉内压力升高。
此外,还可观察到部分患者的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导致血液逆流。
这些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助于诊断下肢静脉曲张,并评估其严重程度。
四、血管壁改变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血管壁也会发生改变。
长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会导致血管壁结构发生变化,表现为血管壁变薄、弹性降低等。
超声检查可观察到这些血管壁的改变,为下肢静脉曲张的诊断提供依据。
五、并发症下肢静脉曲张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性静脉炎、出血等。
超声检查可发现这些并发症的征象,如血栓形成时的低回声团块、炎症时的炎症浸润和出血时的血肿等。
这些征象有助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综上所述,超声诊断下肢静脉曲张主要依据静脉扩张、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血流动力学改变、血管壁改变以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征象。
通过对这些征象的综合分析,可以准确诊断下肢静脉曲张并评估其严重程度。
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超声诊断标准

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超声诊断标准以下是关于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超声诊断标准的文章: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是指肢体深静脉中的瓣膜无法完全关闭,导致血液逆流和静脉曲张等症状。
超声诊断是一种常用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可以准确评估肢深静脉瓣功能。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超声诊断标准。
1. 瓣膜关闭时间(VCT):瓣膜关闭时间是指深静脉中瓣膜关闭的时间间隔。
正常情况下,瓣膜应该在肌肉收缩期内关闭,通常为0.5秒左右。
如果瓣膜关闭时间延长,超过1秒,表示瓣膜功能不全。
2. 瓣膜完全关闭时间(VCTT):瓣膜完全关闭时间是指瓣膜完全关闭所需的时间。
正常情况下,瓣膜应该在肌肉收缩期内完全关闭,通常为0.35秒左右。
如果瓣膜完全关闭时间延长,表示瓣膜功能不全。
3. 瓣膜不全程度(VRI):瓣膜不全程度是指瓣膜未能完全关闭的程度。
通常使用测量逆流时间来评估瓣膜不全程度,逆流时间越长,表示瓣膜不全程度越严重。
4. 逆流速度(VRV):逆流速度是指逆流血液通过瓣膜的速度。
逆流速度越大,表示逆流血液通过瓣膜的压力越大,瓣膜功能不全越严重。
5. 瓣膜形态:超声诊断还可以评估瓣膜的形态。
正常情况下,瓣膜应该呈弧形,完整无缺。
如果瓣膜出现增厚、增硬、变形等异常情况,表示瓣膜功能不全。
超声诊断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过程中,医生通常会使用多普勒技术来评估血流速度和血流方向。
通过测量逆流时间、逆流速度和瓣膜形态等参数,可以准确评估瓣膜功能不全的程度和严重程度。
总结起来,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超声诊断标准主要包括瓣膜关闭时间、瓣膜完全关闭时间、瓣膜不全程度、逆流速度和瓣膜形态等参数。
通过超声诊断可以准确评估瓣膜功能不全的程度和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下肢静脉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

下肢静脉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四肢血管超声诊断虽然血管造影已被公认为诊断四肢血管疾病的“金标准”,但它是有创的,昂贵的,不宜于重复检查和长期跟踪观察。
另外,血管造影提供的仅是解剖方面的信息,不能提供血流动力学方面的信息。
80年代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兴起,对周围血管疾病的诊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不仅可以直接显示血管病变的解剖结构上的改变,如解剖变异、管壁厚度、斑块大小、残留管腔内径以及管腔内血流信号的充盈等情况,同时还能提供丰富的血流动力学信息,且方便、廉价,可重复检查,因此它已成为四肢血管疾病不可缺少的无创检查方法和介入性治疗前及血管造影前的良好筛选工具,事实上,它在某些周围血管疾病如动脉瘤、动静脉瘘等的诊断上基本可以取代有创的血管造影检查。
一. 四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适应症:1、动脉系统疾病:(1) 动脉硬化性闭塞,显示斑块大小,管腔狭窄程度。
(2) 急性动脉栓塞和动脉血栓形成,可显示栓塞部位及程度,为外科手术提供有用信息。
(3) 动脉瘤(真性、假性、夹层)及动-静脉瘘。
(4) 动脉炎,包括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性大动脉炎等。
(5) 动脉手术后随访观察,包括人造血管移植及栓塞治疗等,可观察人造血管通畅情况,有无血栓形成。
2、静脉系统:(1) 深静脉栓塞,鉴别肢体肿胀的原因是否由于深静脉栓塞所致。
可观察栓塞的程度(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及栓塞范围,还可进行治疗后的随访观察。
(2) 对浅静脉曲张者,检查其深静脉瓣膜功能,通过观察有无返流及返流时间和速度来判断有无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二.正常四肢血管的超声表现1、二维超声表现(图10-1-1,图10-1-2):正常四肢血管左右对称,管径清晰,自近心端至远心端逐渐变细。
动脉管壁较厚,有弹性,静脉管壁较薄,有压缩性。
管腔内均为无回声。
使用高分辨率的探头,可见动脉管壁呈三层结构,可见静脉管壁上的瓣膜及管腔内的“雾状”回声随血流流动。
图10-1-1 正常股动脉图10-1-2 正常股浅静脉瓣2、彩色多普勒表现(图10-1-3,图10-1-4):管腔内彩色血流充盈良好,边缘整齐。
《中国慢性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19)要点

《中国慢性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19)要点概述一、发病情况慢性静脉疾病(CVD)是常见的血管疾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平均发病年龄为53.4岁,女性发病率(67.5%)高于男性。
CVD是指静脉的结构或功能异常使静脉血回流不畅、静脉压力过高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为特征的综合征,以下肢沉重、疲劳和胀痛、水肿、静脉曲张、皮肤营养改变和静脉溃疡为主要临床表现。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病因根据病因可将CVD分为三大类:原发性、继发性及先天性。
以原发性居多,约为66%;继发性25%,先天性不足1%,其他原因占8%。
导致CVD发生的因素有:(1)静脉反流:(2)静脉回流障碍:(3)先天发育异常:(4)遗传因素:(5)其他因素:(二)发病机制1. 下肢静脉高压:2. 慢性炎症反应:3. 静脉微循环受损:4. 遗传易感性:诊断及CEAP分级慢性静脉疾病的诊断方法有很多,以下肢静脉曲张为例,根据临床表现,诊断并不困难,但是需要必要的检查,以明确下肢深浅静脉和穿通静脉的情况,才能做出确切的诊断。
一、主要诊断方法1.病史询问和体检:2.传统的检查方法:3.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明确诊断静脉有无阻塞和反流,能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安全、无创、方便、重复性强、准确率高,是静脉疾病首选的辅助检查手段。
4.静脉造影(包括顺行和逆行静脉造影):5. CT静脉造影(CTV)和磁共振静脉造影(MRV):6.动态静脉压测定:7. D-二聚体检测:二、CEAP分级1. CEAP分级: 1994年,美国静脉论坛确定了慢性静脉疾病的诊断和分级体系即CEAP,现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分类、病例报告及疗效评价(表1)。
2. CEAP分级的改进:【推荐意见】采用CEAP分级和VCSS评分系统评价慢性静脉疾病的严重程度及其疗效。
治疗一、药物治疗有CVD症状和体征的患者都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可改善静脉功能,缓解下肢沉重、酸胀不适、疼痛和水肿等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
慢性下肢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慢性下肢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国际血管学杂志发表的《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下肢慢性静脉疾病治疗指南》指出慢性静脉疾病(Chronic Venous Diseases,CVD)是因静脉的结构或功能异常而使静脉血回流不畅、静脉压力过高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为特征的综合征,以下肢沉重、疲劳和胀痛,水肿、静脉曲张、皮肤营养改变和静脉溃疡为主要临床表现。
国内对慢性静脉疾病常用CVI的概念,CVI(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即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指静脉系统的功能异常(表现为反流)的进展性疾病。
CVD与CVI的区别在于,CVD纳入了更多处于疾病早期的患者,这些患者可能无症状或/和体征,或者症状较轻。
CVD概念的引入对患者早期治疗,延缓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对CVD的诊疗还有待规范,针对不同CEAP分级的患者缺乏统一的治疗方案建议。
在CVD早期阶段,医患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对疾病早期治疗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诊断率和治疗率低,当患者处于CVI 阶段后,又出现诊断标准不统一、手术不规范、治疗过度、药物治疗疗程不足、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本专家共识文件是在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血管外科学组领导下,组织国内血管外科专家,历时一年半,认真分析国内外循证医学的证据,由吴庆华教授写成初稿,再召开深圳、北京、无锡、广州四次专家专题研讨会并征求部分地区专家的意见,经过充分讨论反复修改,达成共识完稿。
CVD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可分为三类:原发性、继发性及先天性,其中以原发性居多。
导致CVD发生的因素存在以下几种:(1)静脉反流,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引起的血液逆流导致下肢静脉高压,其中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又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及混合型。
(2)静脉回流障碍:因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导致近端静脉阻塞造成的回流障碍引起静脉高压,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布-加综合征、下腔静脉综合征等。
超声诊断-瓣膜病

流出道。根据返流束在左室流出道内的最大宽度
和左室流出道宽度的比值,可将关闭不全分为Ⅲ
度,轻度关闭不全者两者间的比值小于25%,中度
2019/为8/10 25%-65%,重度大于65%。
34
⑵脉冲多普勒检查:将取样容积置于主动脉瓣环下, 测及起源于主动脉瓣的高速成异常血流,并向左室 流出道延伸。返流速度出现混叠效应。
2019/8/10
4
【临床表现】
最早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伴咳嗽,病情加 重时,出现休息时呼吸困难,甚至肺水肿。肺 水肿时则咳出大量浆液性粉红色泡沫样血痰。
重度二尖瓣狭窄时呈现“二尖瓣面容”。 典型者在心尖区可闻及舒张中晚期、低调、隆 隆样杂音及二尖瓣开放拍击音。
2019/8/10
5
【超声检查】
⒈切面超声心动图:
2019/8/10
16
二尖瓣关闭不全血液动力学改变
•前负荷 LV
2019/8/10
17
【临床表现】
主要体征是心尖区出现全收缩期 吹风样杂音,强度在三级以上。二尖 瓣脱垂可闻及喀喇音后的收缩晚期杂 音。
2019/8/10
18
【超声检查】
⒈切面超声心动图
⑴.左室长轴观及四腔观:
二尖瓣前后叶增 厚、粘连,与舒张期 成所谓“圆顶状运 动”,常见于隔膜型 狭窄。病变严重时, 瓣体也可增厚、纤维 化,腱索增粗。左房 因血液淤滞,可增大, 晚期可见右室、右房 扩大。
2019/8/10
6
2019/8/10
7
2019/8/10
8
⑵二尖瓣水平短轴观
二尖瓣前后 交界明显粘连, 瓣膜增厚,二尖 瓣开放幅度变小, 开口变小。
22
【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静脉瓣功能不全的超声诊断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彩色多普勒检查解放军总医院超声科袁宇*译徐建红校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是由瓣膜闭锁不全引起的一种病理状态,伴或不伴静脉流出道梗阻,它既可以影响浅静脉又可以影响深静脉,引起静脉高压和淤滞。
CVI最常见的表现是由于隐静脉系统瓣膜闭锁不全引起的原发静脉曲张。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CVI的主要影像诊断方法。
本文主要探讨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解剖、技术和彩超医生所需掌握的必要知识。
静脉解剖知识是超声检查的基础。
下肢静脉网络分为三部分:浅静脉、深静脉、穿静脉。
深静脉与相应的动脉伴行走在肌筋膜下,浅静脉走行于皮下脂肪。
主要的浅静脉是大、小隐静脉及其分支。
连接于隐静脉之间的是交通静脉。
深浅静脉之间由穿静脉连接,正常情况下由浅静脉流向深静脉。
主要穿静脉有大腿中段的Hunter穿静脉,大腿下段的Dodd穿静脉,小腿上部的Boyd穿静脉和小腿中下段的Cockett穿静脉。
超声检查时必须采取站立位和仰卧位。
检查深静脉血栓时要系统地进行探头加压,彩色和频谱多普勒等方法。
通过做Valsalva动作或挤压小腿,用彩色和频谱多普勒来评价股腘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所致的静脉返流。
检查大隐,股静脉和小隐,腘静脉汇合处,明确汇合处形态,功能,副隐静脉和闭锁不全的血管网络。
寻找穿静脉要在大腿的内侧和下肢的内、外和后侧去找。
以向外的返流超过0.5秒作为穿静脉机能不全的标志。
现在可以通过一些外科和介入的方法来治疗CVI,包括静脉结扎和剥脱,穿刺抽出,隐静脉干的腔内闭合,筋膜下内镜外科和瓣膜成形术。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是一种下肢常见,致残,进展性疾病。
定义是由静脉瓣机能不全引起的静脉系统功能失常,伴或不伴静脉流出道梗阻,深、浅静脉均可受累及也可同时受累。
静脉机能障碍原因有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其结果都会引起静脉高压和血流淤滞。
CVI最常见的症状是浅静脉闭锁不全导致的原发性静脉曲张。
有时还会发现孤立的穿静脉闭锁不全。
绝大多数深静脉CVI是获得性的(血栓后),少部分由先天性的静脉瓣膜闭锁不全或发育不全引起。
发病率CVI在美国是非常普遍的疾病。
所有美国人中估计有2,5,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CVI。
大约二千四百万美国人患有静脉曲张。
大约六百万美国人有CVI引起的皮肤改变。
约有五十万人患有静脉淤积性溃疡。
流行病学高发于40,49岁女性和70,79岁男性【1】。
症状除了引起外观改变外,CVI还会导致慢性功能减退的一些症状。
本病典型症状是下肢疼痛和沉重,尤其是长期站立后。
晚期阶段,CVI引起典型的皮肤改变,通常在腿内侧形成脂性硬皮病和淤积性溃疡。
CVI检查医生的作用是什么,过去,影像医生对CVI的检查依赖静脉造影,那时大多数仪器检查(静脉造影,连续波多普勒)是由血管外科医生完成的。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DS)是CVI的主要诊断方法,在一些国家所有因CVI而准备手术的患者只进行过超声检查【2】,静脉造影已经很少做了。
CDS之所以广泛应用是因为只有超声才能提供临床治疗所需的解剖和血流动力学资料。
影像医生有操作CDI的技术和临床能力,就像在诊断深静脉血栓工作那样。
然而为了提高CVI超声检查的质量,还需要熟练掌握解剖,病理生理学和外科准备治疗CVI所须的所有数据。
本文目的是给超声医生提供检查CVI必需的解剖和病生理知识。
解剖经常受到CVI累及的下肢静脉网分为三部分:浅、深和穿静脉系统。
1.深静脉深静脉与相应动脉伴行并被周围肌肉包绕。
深静脉包括腓静脉,胫前、胫后静脉,腘静脉,股浅、股深、股总静脉和髂静脉。
2.浅静脉浅静脉走行于深筋膜外层的皮下脂肪(图1)。
浅静脉包括大、小隐静脉和它们各级分支及相互之间的吻合支。
从图上可见副隐静脉较直并逐渐靠近隐静脉干。
相反,附属分支常距离隐静脉干较远并可包绕大腿。
在大腿靠近隐股汇合处的大隐静脉主要属支有旋髂浅静脉、腹壁浅静脉、阴部浅静脉、股外侧浅静脉和股内侧浅静脉的分支静脉,在小腿有后弓和前方的分支。
后方的分支和Cockett穿静脉关系密切。
这个最著名的静脉是引流Cockett穿静脉血液的唯一的分支。
然而这明显不符合一般规律。
大多数情况时,是交通静脉连接大小隐静脉网络。
在大腿的交通静脉主要是Giacomini静脉或者由前方到达腘窝后外侧的分支。
大小隐静脉的血管网在膝关节非常靠近,有时在此水平由腱膜上、下静脉连通。
从功能方面看,这样的解剖结构使Giacomini静脉能够将隐股汇合处的反流传送到小隐静脉干。
这种超负荷会引起小隐静脉干随后的闭锁不全。
反过来,小隐静脉网络的反流可能会导致大隐静脉网络的超负荷。
3.穿静脉穿静脉(图1)(也就是过去所说的交通静脉)是穿过筋膜连通深、浅静脉系统的血管。
主要的穿静脉有大腿中部的Hunter穿静脉,大腿下部的Dodd穿静脉,小腿上部的Boyd穿静脉,还有Cockett穿静脉包括小腿中部的Cockett II, III和下部的Cockett I。
图1:主要浅静脉和穿静脉:大隐静脉(1),小隐静脉(2),隐股汇合处的分支:旋髂浅静脉(3),腹壁浅静脉(4) ,阴部浅静脉(5),前外侧(6)和后内侧(7)的分支静脉。
在小腿的大隐静脉属支:后弓(或称后支或Leonardo 静脉)(8),前支(9) 。
大小隐静脉之间的连接:Giacomini静脉(10), Hunter穿静脉 (H), Dodd穿静脉(D), Boyd穿静脉(B),Cockett穿静脉 (C1-C3), 踝部穿静脉(M),腓肠肌穿静脉(G).穿静脉最固定的组有:? 近端穿静脉连接股静脉和大隐静脉或其副静脉的近端(大腿上1/3)。
? 阴部穿静脉:连接于下腹部的子宫后或卵巢静脉与大隐静脉干和其后方分支,或者通过Giacomini 静脉与小隐静脉相连。
? Hunter穿静脉:在大腿中1/3连接于股静脉与大隐静脉系统。
? Dodd穿静脉或收肌管穿静脉:在大腿下1/3连接于股静脉与大隐静脉系统。
? Boyd穿静脉:在髁下区域沟通隐静脉系统和腘静脉或胫腓干静脉。
? 内侧腓肠肌穿静脉:连接于腓肠肌内侧头肌内静脉与隐静脉系统(主干,小腿血管丛,后侧分支)。
(这些穿静脉有时表现为与小隐静脉的间接沟通,例如经由腓肠肌内侧头走行的下极静脉)。
? Cockett穿静脉:连接于胫后静脉与后方的隐静脉分支之间,尤其是Leonardo da Vinci静脉。
? 踝部穿静脉:连接于跖肌与隐静脉的边缘支。
超声检查技术首先,病人仰卧检查深静脉。
检查深静脉血栓通过探头加压和彩色及频谱多普勒(静脉可压扁,有自发血流信号或远端挤压可显示血流信号说明静脉通畅)。
静脉中自发和阶段性的血流信号可以间接表明临近静脉的通畅(图2)。
临近有血栓时这种间接征象变为速度减慢的连续性信号,做瓦氏试验无明显变化(图3)。
挤压小腿时血流信号迅速增强间接表明探头和挤压部位之间的静脉通畅(图4),少量增强或无增强间接说明存在梗阻。
图2 瓦氏动作正常反应。
憋气时血流减少或停止,这是深静脉系统功能正常的标志图3 临近血栓处血流频谱变平。
髂静脉血栓患者在股浅静脉PW取样显示低速、单相血流,并且瓦氏动作几乎无反应图4 挤压远端的正常表现。
挤压小腿时,股浅静脉内多普勒频谱显示流速迅速增加。
这是一种显示挤压部位和PW取样部位之间管腔开放的间接征象图5 深静脉关闭不全。
血栓后综合征患者瓦氏动作时股浅静脉取样,PW频谱显示血流逆转时间延长第二步,患者站立进行检查(如果病情允许的情况下)。
通过彩色和频谱多普勒观察股腘静脉在瓦氏动作或挤压小腿时瓣膜闭锁不全引起的返流(图2)。
返流通常指持续超过0.5秒的反向血流【3】(图5);然而最近研究显示股腘静脉返流截断时间应该大于1秒【4】。
大隐,股静脉和小隐,腘静脉汇合处一定要仔细检查,要明确汇合类型,接受性(图6、8),副隐静脉,机能不全的血管网。
小隐,腘静脉汇合处的解剖位置和结构变异非常多(图7、9)。
探查穿静脉在大腿的内侧面(图10)和小腿的内侧(图11,12),外侧和后侧(图13),可能的话,沿着主要闭锁不全或曲张的大隐、小隐侧支进行检查。
检查溃疡下的静脉时尽量使用无菌的耦合剂。
在穿静脉穿过深筋膜处的二维横切面上测量其直径。
在穿静脉纵切图像上通过彩色和频谱多普勒信号观察其血流。
在股腘静脉可见的正常的自发性、期相性血流则很少见于穿静脉系统(和小腿深静脉),要引出血流信号需要一些更有效的方法,如瓦氏动作或用手挤压检查的穿静脉上方或下方(图10,13)。
穿静脉向外的血流超过0.35秒即为异常【4】。
从病理生理学角度来看,皮肤病变更容易发生在病变穿静脉的远侧端。
大腿的穿静脉(图10)和Boyd穿静脉(图11)的静脉曲张经常会在治疗后复发。
内侧腓肠肌穿静脉容易形成血栓(图13、14),最后Cockett穿静脉(图12)与皮肤的营养改变有关。
图6 隐股静脉汇合处关闭功能的判定。
在轻度扩张的大隐静脉内瓦氏动作时多普勒显示没有反流图7 典型的隐腘汇合处表现。
小隐静脉在膝关节或稍上方汇入腘静脉图8 隐腘汇合处关闭不全。
挤压小腿和/或瓦氏动作时PW频谱显示双向血流表明静脉瓣膜关闭不全图9 隐腘汇合处常见的变异。
小隐静脉没有汇入腘静脉而是在大腿后方连于Giacomini静脉图10 大腿穿静脉关闭不全。
患者SFJ结扎术后3年大腿静脉曲张复发。
SFJ无异常而在大腿中部发现一条扩张的关闭不全的穿静脉(A)。
在一般情况下血流方向由浅静脉向深静脉,CDFI血流呈蓝色(B)。
而做功能性动作时可以在CDFI(C)和PW(D)中观察到由深向浅静脉的反流外科手术治疗CVI有效的外科手术【5】有如下几种:1.静脉结扎:用缝线或金属线将静脉结扎。
2.穿刺抽出术:把大隐静脉摘除的过程(图15)。
图11 关闭不全的Boyd穿静脉。
扩张的Boyd穿静脉 (A). 挤压小腿并放松后CDFI(B)和PW(C)显示深静脉向浅静脉的反流图12 关闭不全的Cockett穿静脉。
挤压小腿CDFI (A,B)和PW(C)显示血流方向逆转图13 扩张的关闭不全的腓肠肌内穿静脉。
彩色多普勒显示反向(红色)血流由深静脉向浅静脉图14 由腓肠肌内穿支血栓引起的小隐静脉完全血栓栓塞。
彩色多普勒无血流信号并且管腔不被压瘪图15 穿刺抽出术。
图片显示在小腿抽出曲张的大隐静脉副支3.须卧床的静脉功能不全的血流动力学治疗(CHIVA):欧洲一些国家对门诊患者通过结扎功能不全的静脉进行血流动力学治疗【6】。
一般直接由外科医生来完成解剖和血流动力学体表定位。
4.隐静脉干的腔内闭塞:用射频或激光通过导管经皮腔内闭塞隐静脉干【7、8】。
术中超声通常是由外科医生完成的,超声医生负责对病人进行选择。
在术中穿刺静脉时需要超声引导,以便调整导管位置【9】。
外科医生需要了解的信息包括如下几点:? 大隐,股静脉汇合处是否有机能不全的副静脉:如果存在这种情况时,单纯腔内治疗不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