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的传承与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融表演、演唱、歌舞为一体,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元素的综合性舞台艺术,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在世界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当今的时代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使戏曲这颗璀璨的艺术明珠再次熠熠生辉?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遗存最丰富、最具民族品格的艺术形式之一,戏曲集中华文化之大成,在世界艺术之林独树一帜。据20世纪80年代编纂出版的《中国戏曲志》统计,在我国历史上共产生过394个戏曲剧种,“文化大革命”以前有360个剧种活跃在各地各民族戏剧舞台上。我国是戏曲大国,一代又一代人从戏曲艺术中汲取营养,戏曲有过的辉煌让人难忘。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戏曲的不断繁荣和发展,丰富了民族文化的艺术宝库。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外来文化艺术的冲击,我国的戏曲艺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许多剧种正在逐步消失。一些地方剧种,尤其是小剧种、稀有剧种濒临消亡或已经消亡的现象,则更是引起广泛关注。

据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提供的一项最新调查资料表明,到目前还在舞台上演出的只有100多种,能为大家稍稍熟知的剧种则不到50种。以戏曲资源丰富的山西省为例,新中国成立之初,这个省尚有54个地方剧种,但目前只有碗碗腔、眉户、道情、武乡秧歌、上党梆子、大同耍孩、河曲二人台等10多个剧种有专业剧团,其余只存在于民间班社,逢年过节当地百姓操持吹打,自娱自乐。有些连民间班社也已绝迹,像青阳腔、目连戏、赛戏、平阳花鼓戏、弦子腔等地方剧种已退出了舞台。再过几年、几十年,许多剧种或许只是作为一种历史、一种博物馆里的纸上艺术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原生态的艺术形式则难觅其踪。

2001年,昆曲被列为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掀起了一股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潮。许多戏曲剧种被国家文化部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相关部门开始大力推进文化遗产的认定和保护。我国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逐步进入了抢救与保护结合、继承与发展并举,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有效率的新纪元。这种传承不仅包括剧本、道具、服饰等物质的传承,尤为重要的是唱腔、表演、音乐舞美等非物质的传承,这种传承主要靠艺人的口传心授。许多名艺人,既是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又是杰出的教育家。他们掌握并承载着戏曲文化遗产的丰富知识和精湛的表演技艺,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源泉,又是其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传承人在传统戏剧保护中的重要性,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国务院公布的两批777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传统戏剧的代表性传承人就有304名。其中既有昆曲、京剧、秦腔、豫剧、评剧、越剧这样影响广泛的大剧种的传承人,也有花鼓、花灯、秧歌、道情这样一些地域性的民间小戏的传承人,还有藏剧、白剧、傣剧、侗剧等少数民族戏曲剧种的传承人。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戏曲也一样。每一个剧种的形成都是在借鉴和吸取其他艺术样式精华的基础上,再结合自身的特点和时代的要求所创造出来的新的东西,仅仅依靠纯粹的传承和保护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在于创新和发展。

创新包括人物、音乐、念白、唱腔、舞台布景等方面。比如这次我们导演专业的毕业大戏《倩女离魂》,虽然这部戏是元代郑光祖的名剧,但是我们并没有按照剧本原来所写的内容来排。在音乐上我们进行了全新的创作,较之前单纯的京胡、锣鼓相比融入了更多的民乐,使之听上去更柔和,更受现代人的欢迎。在舞台布景方面,我们打破了舞台上没有布景、道具极其简单的传统,把大门、炉子、九曲桥等生活中的物品搬到了舞台上,使之更具体化,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心理冲击和身临其境之感。在唱腔方面,按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和环境的需要,设计唱段、念白、动作,形成了整体的写实风格。某些场面,在原有戏曲的基础上发挥传统戏曲的虚拟特长,达到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艺术效果。

所以戏曲再创辉煌的关键,就是与时俱进。戏曲的本体首先必须改革和创新,使古老的传统艺术能够跟上今天的时代脉搏。

戏曲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发布:2012-10-08来源:各界导报-各界新闻网浏览:8次【大中小】核心提示:戏曲艺术自宋代形成以来,受传统文化千年滋养,历经元明清几度辉煌,以其独特的地域特征和鲜活的艺术表现力,承载一代代中国人共同的生活情感和审美体验,成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王化武

戏曲艺术自宋代形成以来,受传统文化千年滋养,历经元明清几度辉煌,以其独特的地域特征和鲜活的艺术表现力,承载一代代中国人共同的生活情感和审美体验,成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然而,令人忧心的是,随着社会转型与发展,外部生存条件的变化,戏曲艺术巅峰不再,诸多剧种普遍面临生存与发展的巨大挑战。据统计,全国现有剧种357个,国营或集体性质的剧团有2800多个,但能够正常演出的剧种不足100个。

戏曲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占地位非同小可,戏曲艺术的振兴又紧密牵连着中华文化的复兴。近年来,伴随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在强大的政府投入与支撑的文化氛围下,在有力地输血与培植之下,戏曲艺术的振兴曙光重现,但冷静客观审视,她依然未能走出整体亚健康状态。

有鉴于此,振兴戏曲艺术,就必须理性思考戏曲艺术与时代同步发展这个大课题。换言之,就是要想清楚在文化多元格局下,中国戏曲在保留传统的艺术韵味中“传承”,在适应现代审美需求中“打破”,在创新与发展中如何体现出“继承”与“打破”二者的平衡。

本文简略梳理中国戏曲改革轨迹,特别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对现代戏曲所做的有益探索,就戏曲艺术传承与发展面对的几个话题,谈一点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一、中国戏曲改革的几个阶段

中国戏曲有着近千年的历史,由南宋戏文、金元杂剧、明清传奇、近代北方小戏直到现代新戏曲,不断繁衍,创造了在世界戏剧中自成体系的舞台艺术,对世界戏剧宝库作出了宝

贵的贡献。

戏曲艺术步入近百年,晚清戏曲改良,戏曲从内容到形式都贴近时代脉搏,迈出了传统戏曲走向现代化的第一步,开启了我国戏曲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教育委员会批准在京成立了中华戏曲改革委员会,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为新中国戏曲事业发展指明方向,戏曲艺术由此进入崭新历史发展时期。

“文革”结束,戏曲艺术迎来了短暂的繁盛期。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戏曲界推出了许多有一定影响力的新剧目,如川剧《潘金莲》、京剧《曹操与杨修》等剧目。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剧作家注重在创新中传承,通过挖掘历史题材、审视文化冲突、汲取传统养分等,在创作中更加自觉追寻文化意蕴,为观众奉献出许多赏心悦目的好戏。如滇剧《瘦马御史》、秦腔《千古一帝》、川剧《变脸》、昆曲《牡丹亭》、《桃花扇》、《西厢记》等。

进入新世纪,在文化多元化与艺术多样化背景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广大戏曲工作者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三贴近”,依托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创作出一大批具有民族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富有中国气派的戏曲精品。其中,由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创作的表现普通农民工道德精神的秦腔《西京故事》,自2011年3月亮相舞台至今,深受群众喜爱,短短一年时间已公演150多场,为现代戏创作提供了良好启示。

二、戏曲发展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在全球化大趋势下,文化的多样性呼唤民族文艺的坚守和创新。历经近千年流传的戏曲艺术,以其鲜明的民族特性和地域特点,理应在传承与创新中与时代同发展,进而为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贡献力量。

戏曲艺术振兴路径在哪里?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李默然先生的一段话,或许能给予我们以思考与启迪。他说戏剧兴衰离不开两个因素:一是从我们戏剧工作者这方面来看,应该给观众看的到底是什么?用什么去引导、提高观众?二是从观众方面看,他们到底需要什么?什么才能使观众产生共鸣?由此看来,戏曲艺术要融入时代,满足人民群众的审美新需求,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