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土壤处理及修复技术
我国设施农业土壤生态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ology 2023, Vol.13 No.10我国设施农业土壤生态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刘 甜,蔡喜运*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辽宁大连 116024摘要 由于设施农业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力水平,近年来我国的设施农业得到大规模发展。
设施农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长期密集重茬种植和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等现象,加上设施农业需要高温高湿、缺乏雨水淋溶的环境条件,共同导致设施农业的土壤出现退化。
综述了目前设施农业土壤存在的土壤养分失调、土壤酸化、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壤生物环境恶化和土壤污染6个方面的退化问题和成因,并简述了不同的设施土壤修复技术,为控制设施农业土壤生态环境退化提供思路。
关键词 设施农业;土壤质量退化;设施土壤修复中图分类号:S1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10–0302-03设施农业是指在受控的室内环境中种植农作物的一种农业系统。
与传统的露地农业相比,设施农业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力和水的使用效率等,设施农业的单位面积生产力比传统农场高10~20倍。
近年来,我国设施农业规模发展迅速,总面积超过世界设施农业的80%。
在北京市的统计中,设施农业收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在2019年已达到46%[1]。
然而,为了尽可能实现较大的经济效益,设施农业中常常出现土地密集使用、过度使用肥料和农药,使用质量不明的灌溉水等情况。
目前,设施农业中农户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管理,没有针对土壤的具体情况进行管理,导致设施农业土壤的退化和污染问题,如土壤养分失调、土壤酸化、土壤次生盐渍化和土壤农药污染等,严重影响了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制约了设施农业的发展。
1 设施农业土壤质量退化存在的问题1.1 土壤养分失调设施农业土壤退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有机物的逐渐损失,也是设施农业土壤生产力下降的主要因素。
测量国内有一定运行年限的设施农业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发现其值为2.5%~4.0%,低于发达国家(8%~10%)。
土壤修复流程及技术手段分析--研报
土壤修复流程及技术手段分析一、土壤修复是系统性工程土壤修复一般包括污染调查、技术选择、修复设计、修复施工、验收监理以及修复后评估六个步骤。
其中,污染调查中包括采样、分析、风险评估和环评等工作,是土壤修复的第一步,非常关键.调查过程类似于中医把脉,如果在调查过程中,不能够准确的分析到土壤的污染物种类及含量,将直接影响后面的风险评估以及修复工作。
在调查研究过后,工程师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修复技术的选择和设计。
目前土壤修复技术很多,按“污染源—暴露途径-受体”对修复技术分类.对污染源进行处理的技术有生物修复、植物修复、生物通风、自然降解、生物堆、化学氧化、土壤淋洗、电动分离、气提技术、热处理、挖掘等;对暴露途径进行阻断的方法有稳定/固化、帽封、垂直/水平阻控系统等;降低受体风险的制度控制措施有增加室内通风强度、减少人体与粉尘的接触、减少污染食品的摄入、工作人员及其他受体转移等。
图表1:土壤修复流程图二、修复技术种类多,要“因地制宜”目前我国运用最多的处理技术有稳定/固化、化学淋洗、生物修复、气提技术、高级氧化等。
几种处理方式的含义及优缺点如下:稳定/固化指通过固态形式在物理上隔离污染物或者将污染物转化成化学性质不活泼的形态,降低污染物的危害,可分为原位和异位两种。
稳定/固化法适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一般不适用于有机污染物污染。
典型的固化稳定化凝胶材料主要有水泥、石灰、沥青以及一些特制的螯合剂。
化学氧化也应该称之为一种稳定化技术,该方法是通过在污染区设臵不同深度的砖井,然后通过砖井中的泵将化学氧化剂注入土壤中,使氧化剂与污染物产生氧化反应,达到使污染物降解或转化为低毒、低迁移性产物的一项土壤原位修复技术。
常用的氧化剂有H2O2、K2MnO4和气态O3,该类修复技术一般由注射井、抽提井和氧化剂等三部分组成.该技术主要用于修复在土壤中污染期长和难生物降解的污染物,如油类、有机溶剂、多环芳烃、PCP、农药以及非水溶态氯化物(如三氯乙烯、TCE)等污染的土壤。
土壤修复,稳定固化技术
土壤修复,稳定固化技术土壤修复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对受到污染或破坏的土壤进行治理和恢复,以达到净化环境和保护生态系统的目的。
而土壤稳定固化技术则是其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对土壤中有害物质进行固化处理,从而减少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本文将重点介绍土壤修复中的稳定固化技术,分析其应用领域、原理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土壤修复中的稳定固化技术概述1.1 技术概念土壤稳定固化技术是利用化学、物理、生物学等手段对受污染的土壤进行加固处理,使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得到稳定化固化,减少或阻止其向土壤表层、地下水和大气等环境介质中迁移的技术。
1.2 技术原理土壤稳定固化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固化和化学固化两种方式。
物理固化主要是通过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如颗粒度、孔隙度等,来减少有害物质的迁移;化学固化则是通过添加固化剂与受污染土壤反应,使有害物质形成不溶于水或者难溶于水的物质,达到稳定化的目的。
1.3 技术应用领域土壤稳定固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废弃物、矿产开采废弃物、农药农药废弃物、军事设施后遗留废物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土壤污染治理和土地整治已成为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土壤稳定固化技术的技术路线及发展现状2.1 技术路线目前,土壤稳定固化技术主要包括固化剂的筛选和配比、固化设备的设计和应用、固化效果的评价等关键技术环节。
固化剂的筛选和配比是土壤稳定固化技术的关键环节,需要根据不同污染类型和土壤性质进行合理选择和配比。
2.2 发展现状目前,国内外对土壤稳定固化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应用,并形成了一系列成熟的技术路线和操作规范。
在生物固化技术方面,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等技术已经逐渐成为土壤修复的热点。
固化剂的绿色化、无害化和循环利用也成为了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三、未来发展趋势分析3.1 多技术融合应用未来,土壤修复领域将更多地借鉴其他领域的技术,如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实现多技术的融合应用。
土壤常规原位修复技术简介
土壤常规原位修复技术简介1、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物理-化学修复是利用污染物或污染介质的物理化学特性,以破坏(如改变化学性质)、分离或固化污染物为主要方式,具有实施周期短、可用于处理各种污染物等优点。
主要包括:原位加热抽提技术处理技术、原位土壤固化-稳定化技术、原位淋洗技术、原位氧化还原技术、原位电动力学修复技术和土壤性能改良技术等。
①原位加热抽提技术该技术通过抽气井产生真空,使形成一个压力或浓度梯度,并使气相中的挥发性有机物由抽气井抽出,从而使土壤中的挥发性或半挥发性污染物质得到去除。
工程实施时,往往需要在地表面覆盖地形膜,以防止发生短路,并可增加抽气井的作用范围。
该技术主要用于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通常为亨利系数,大于0.01或者蒸汽压大于66.66Pa的有机物)的处理,但要求土壤的质地均一、渗透性好、孔隙率大、湿度小且地下水位较低。
有时,该技术也用于去除土壤中的油类、有机金属、多环芳烃(PAHs)或二噁英等污染物。
另外,由于原位蒸汽抽提技术在实施时向土壤中连续引入空气流,促进了土壤中一些低挥发性有机物的生物好氧降解过程。
根据要求的修复程度、修复土壤的体积、污染物浓度及分布、现场条件(如土壤渗透性、各向异质性等)、工艺设施的工作能力等情况的不同,该技术所需的实施时间为,6~12个月,所需费用约为26~78美元/m3 。
A=空气C=污染E=抽取(引风机)图1原位加热抽提技术示意图②土壤淋洗技术土壤淋洗技术指借助能促进土壤环境中污染物溶解或迁移作用的溶剂,通过水力压头推动清洗液,将其注入被污染土层中,然后再将包含污染物的液体从土层中抽提出,在地面处理后再排放或回灌的一种方法。
由于淋洗液的注入,可改变地下水/土壤与污染物的吸/脱附特性、氧化还原状态、界面张力、酸碱状态及分配、溶解、沉淀状态等,达到增加污染物溶解度,造成污染物与溶液形成乳液(emulsion)或产生化学反应,促使原本吸附在土壤中或以液体型式存在的污染物容易随地下水移动,从而去除污染物。
土壤修复工程程序及修复技术概述
土壤修复工程程序及修复技术概述一、引言土壤污染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严峻环境问题之一。
为了保护土壤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土壤修复工程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详细介绍土壤修复工程的程序和修复技术,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二、土壤修复工程程序1. 前期调查与评估在进行土壤修复工程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前期调查与评估。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确定土壤污染的类型、程度和范围,并评估修复的可行性。
调查与评估的方法包括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采用现场调查和监测等手段。
2. 制定修复方案基于前期调查与评估的结果,制定土壤修复方案。
修复方案应包括具体的修复目标、修复方法和修复进度等内容。
根据土壤污染的不同情况,修复方法可以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等。
3. 实施修复工程一旦修复方案确定,就可以开始实施修复工程。
具体步骤包括清除污染源、修复土壤、监测修复效果等。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确保修复工程的安全与有效性。
4. 修复效果评估与监测修复工程完成后,需要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估与监测。
通过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评估修复效果的达成情况。
同时,还需要进行长期监测,确保修复效果的持续稳定。
三、土壤修复技术概述1. 物理方法物理方法主要通过物理手段去除土壤中的污染物。
常见的物理方法包括筛分、气体抽吸、热解等。
筛分是通过筛网将土壤颗粒分离,去除大颗粒中的污染物。
气体抽吸则是通过抽吸装置将挥发性污染物抽出土壤。
热解则是通过高温处理,使污染物分解或挥发。
2. 化学方法化学方法主要通过添加化学物质来改变土壤环境,使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降低其毒性或迁移性。
常见的化学方法包括化学稳定化、还原修复和氧化修复等。
化学稳定化是通过添加化学稳定剂,使污染物形成不溶于水的稳定物质。
还原修复是通过添加还原剂,将有机污染物还原为无毒或低毒的物质。
氧化修复则是通过添加氧化剂,将污染物氧化为无毒或低毒的物质。
3. 生物方法生物方法主要利用微生物、植物或其它生物体来修复土壤污染。
设施农业生产中土壤连作障碍修复技术
文章编号:1673-887X(2023)06-0176-03设施农业生产中土壤连作障碍修复技术任建全(交城县农业委员会,山西交城030500)摘要近年来,在农业生产供给侧改革政策的推动下,交城县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迅速。
文章介绍了交城县大棚蔬菜土壤连作障碍的发生原因,如土壤养分失衡、土壤盐碱化、自毒物质产生等,提出了合理运筹水肥、选择抗性好的品种、合理轮作换茬、土壤消毒等防治措施,以期为解决交城县大棚蔬菜土壤连作障碍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壤连作障碍;设施农业;改良技术中图分类号S626.5;S344.4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673-887X.2023.06.064Remediation Technology of Soil Continuous Cropping in Facility AgricultureRen Jianquan(Jiaocheng Gricultural Committee,Jiaocheng 030500,Shanxi,China)Abstract :In recent years,driven by the supply-side reform polic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Jiaocheng County facility vegetable in ‐dus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causes of continuous cropping obstacles of greenhouse vegetable soil in Jiao ‐cheng County,such as soil nutrient imbalance,soil salinization,self-toxic substances,etc.,and put forward some control measures,such as reasonable water and fertilizer management,selection of resistant varieties,reasonable crop rotation,soil disinfection,etc.,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olving the obstacles of continuous cropping of greenhouse vegetable soil in Jiaocheng County.Key words :soil continuous cropping obstacles,facility agriculture,improved technology交城县位于位于吕梁山东麓,山西省中部,是吕梁的东大门,省城太原的近郊县,辖7镇1乡,国土面积1822.11km 2,境内地貌复杂,山多川少,属于暖温带大陆半干旱性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2743h,年平均气温7℃,年平均降水量440~7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62%,无霜期为100~161d,耕地面积1.64×104hm 2。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如果你妥善管理和维护土地,那么土壤就能为我们提供可持续的农业和生态环境。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包括工业活动、农业化学品使用以及不当的废物处理,土壤污染问题已经变得日益严重。
土壤污染对人类健康、农作物生长和生态系统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开发出了许多土壤污染修复技术。
一、物理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是利用物理力学原理来清除或隔离污染物。
其中一种常见的物理修复技术是土壤流失控制。
通过采取措施,如建造梯田、建立防护林带和蓄水池,可以防止土壤流失和侵蚀,从而减少土壤污染程度。
二、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生物组织来分解或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
例如,植物吸附技术可以通过植物的吸收作用来清除土壤中的有毒物质。
许多植物,如农作物和植物突变体,具有吸收和积累有害物质的能力。
通过种植这些植物,可以减少土壤中的有毒物质含量。
三、化学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是利用化学物质来转化或去除土壤中的污染物。
例如,化学氧化还原技术可以利用氧化剂或还原剂来分解污染物。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土壤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
四、热修复技术热修复技术是利用高温来分解或去除土壤中的污染物。
其中一种常见的热修复技术是热解吸附。
通过加热土壤样品,可以将吸附在土壤颗粒上的有毒物质释放出来。
然后,利用其他技术来处理释放出来的污染物。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是解决土壤污染问题的关键。
然而,每种修复技术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修复技术。
此外,修复过程还需要考虑经济效益、可持续性和对环境的影响。
总结起来,土壤污染修复技术是解决土壤污染问题的关键。
通过物理、生物、化学和热等多种修复技术的综合应用,我们可以有效地净化污染土壤,恢复其生态功能。
然而,修复过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并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
只有加强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
环境工程中的土壤修复技术
环境工程中的土壤修复技术近年来,环境污染对地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土壤污染是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了重大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环境工程领域提出了许多土壤修复技术。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土壤修复技术,并探讨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一、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是通过利用植物、微生物和生物酶等生物体来修复土壤污染的方法。
这种技术通常包括植物种植、菌根菌接种、生物吸附和生物降解等方法。
1. 植物种植植物种植是一种常见的土壤修复方法。
适当选择能够耐受污染的植物,通过其根系吸收、转运和降解有害物质,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
例如,耐盐植物可以用于修复盐碱地,而重金属超富集植物则可以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
2. 菌根菌接种菌根菌接种是利用与植物根系共生的真菌来修复土壤。
这些真菌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能够增加植物根系的吸收面积,促进污染物的转化和降解。
3. 生物吸附生物吸附是利用生物体吸附有害物质,将其从土壤中去除的方法。
一些植物和微生物具有吸附重金属离子或有机物的能力,通过植物根系或微生物的吸附作用,将污染物从土壤中拦截下来,起到修复作用。
4. 生物降解生物降解是利用微生物降解能力来修复土壤。
一些细菌和真菌具有分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通过其代谢活动降解有害物质,使其转变成无毒或低毒物质。
二、物理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是利用物理方法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去除或隔离污染物的方法。
常见的物理修复技术包括土地改良、土壤挖掘和土壤覆盖等方法。
1. 土地改良土地改良是通过调整土壤结构和改善土壤性质来修复污染土壤的方法。
例如,可以添加改良剂,如石灰、有机物质等,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提高土壤肥力和生物学活性。
2. 土壤挖掘土壤挖掘是一种将受污染的土壤进行挖掘并运往其他地方处理或填埋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污染程度较高,且无法通过其他方法修复的土壤。
3. 土壤覆盖土壤覆盖是一种利用覆盖材料将污染土壤进行隔离的方法。
常见的覆盖材料包括聚乙烯薄膜和土壤覆盖层等,通过覆盖材料的阻隔作用,阻止有害物质对环境的进一步污染。
土壤工程修复技术方案书(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农业、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土壤污染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还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力度,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修复。
本方案旨在针对某污染场地,提出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土壤工程修复技术方案。
二、项目目标1. 达到国家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确保土壤环境质量达到安全利用要求。
2. 提高土壤质量,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
3. 降低土壤污染对周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4. 为类似污染场地修复提供参考。
三、项目内容1. 污染场地调查与评价(1)现场踏勘:对污染场地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场地周边环境、污染源、土壤污染程度等。
(2)采样与分析:采集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等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确定污染物种类、浓度及分布情况。
(3)风险评估:根据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分布等因素,评估土壤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风险。
2. 修复方案设计(1)修复目标:针对污染场地,制定修复目标,包括污染物去除率、土壤质量提升等。
(2)修复技术选择: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场地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修复技术,如化学修复、生物修复、物理修复等。
(3)修复工艺流程:制定详细的修复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修复、稳定化、监测等环节。
3. 修复实施(1)预处理:针对污染场地,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清理地表污染物、设置围堰等。
(2)修复:根据修复方案,采用化学修复、生物修复、物理修复等方法进行土壤修复。
(3)稳定化:对修复后的土壤进行稳定化处理,确保污染物不反弹。
(4)监测:对修复过程和修复效果进行监测,确保修复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4. 修复效果评估(1)土壤质量评估:对修复后的土壤进行采样分析,评估土壤质量是否达到安全利用要求。
(2)环境风险评估:对修复后的土壤进行环境风险评估,确保修复效果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影响。
设施菜田常用的几种土壤保育和修复技术
(上接第56页)
4
蔬菜与玉米(水稻)轮作
合作社在做好常年蔬菜茬口的轮作外,对土壤次生盐渍化较严重的地块实行蔬菜、玉米(水稻)轮作。
玉米根系深,可吸收土壤中大量养分和盐分,能降低耕作层盐分浓度,此外玉米秸秆粉碎后还田有疏松土壤
90~100
产量/
产值/
成本/
净收入/
(kg·667 m-2) (元·667 m-2) (元·667 m-2) (元·667 m-2)
90~100
871
886
2 787
2 835
2 559
2 474
228
361
小结与讨论
栽培措施及环境影响全生物降解地膜的降解速度,降解速度表现为露地快于大棚、套养鸡群快于未套
雨水淋洗菜田,实现洗盐的目的。设施菜田洗盐技术洗盐效果较好、成本较低、操作简便,便于推广应用。
2
高温闷棚技术
近年来,在上海市和宝山区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合作社对次生盐渍化及病虫害发生较重的地块集成应
用了深翻灌水、撒施有机肥、使用土壤消毒剂、双层薄膜覆盖等多项技术措施,土壤减盐、土传病虫害防治效
2
果明显。7~9 月高温季节,前茬作物出地后清洁田园,深翻 35 cm 以上,均匀撒施氰氨化钙 40 kg/667 m(也可
上海聚源蔬果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是农业农村部蔬菜标准园和上海市级蔬菜标准园,现有大
棚蔬菜生产面积 15.13 hm2,主要种植广东菜心、芥蓝等绿叶蔬菜,全年茬口安排紧凑,土壤障碍严重,影响了
蔬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为改良土壤,促进蔬菜增产增收,近年来合作社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结合生
产实际开展了多项土壤保育和修复技术实践应用,应用效果较好,现将其介绍如下。
土壤修复技术介绍-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
土壤修复技术介绍——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1、技术原理:水泥窑协同处置法,是将污染土壤与水泥生料协同处置,经过回转窑高温煅烧,可以将污染物分解或固定,达到无害化处置的一种技术方法。
该技术利用水泥回转窑内的高温、气体长时间停留、热容量大、热稳定性好、碱性环境、无废渣排放等特点,在生产水泥熟料的同时,焚烧固化处理污染土壤。
有机物污染土壤从窑尾烟气室进入水泥回转窑,窑内气相温度最高可达1800℃,物料温度约为1450℃,在水泥窑的高温条件下,污染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机化合物,高温气流与高细度、高浓度、高吸附性、高均匀性分布的碱性物料(CaO、CaCO3等)充分接触,有效地抑制酸性物质的排放,使得硫和氯等转化成无机盐类固定下来;六价铬等重金属污染土壤从生料配料系统进入水泥窑,使六价铬等重金属固定在水泥熟料中。
受水泥生产的工艺限制,普通水泥窑生产设施必须经过改造方可协同处置污染土壤,使尾气排放指标达到环保标准。
同时由于水泥生产对进料中氯、硫等元素的含量有限值要求,在使用该技术时需对土壤性质进行分析,合理配料,不能对水泥生产和产品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2、技术特点: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受污染土壤性质及污染物性质影响较少,而且我国是水泥生产和消费大国,水泥厂数量多,分布广,因此,目前在国内水泥窑协同处置越来越多应用于污染土壤的处理,特别是重度污染土壤的处理。
与专业危险废物焚烧炉相比,水泥回转窑处理土壤类废物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焚烧温度高。
水泥回转窑内物料温度高达1450℃,气体温度则高达1750℃左右,而专业危险废物焚烧炉的焚烧温度在850-1200℃之间。
在水泥窑内的高温下,废物中的毒性有机物将产生彻底的分解,焚毁去除率可达99.99%以上,实现废物中有毒有害成分的彻底“摧毁”和“解毒”。
②停留时间长。
水泥回转窑是一个旋转的筒体,一般直径3.0-5.0米,长度45-100米,以每小时100-40转的速度旋转,焚烧空间很大,废物在回转窑高温状态下停留时间长。
土壤修复一体化设备技术参数
土壤修复一体化设备技术参数土壤修复一体化设备是指将土壤修复所需的各种工艺、设备以及相关材料整合到一个系统中,以提高土壤修复效率和降低成本。
下面就土壤修复一体化设备的技术参数进行详细介绍。
一、设备类型1. 土壤修复一体化设备可以分为移动式和固定式两种类型。
移动式设备适用于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污染程度的土壤进行修复作业,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固定式设备适用于单一区域或工程项目中长期进行土壤修复作业。
二、设备组成1. 土壤修复一体化设备一般由土壤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系统、废气处理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和监测系统组成。
2. 土壤处理系统包括土壤筛分机、破碎机、混合搅拌机、生物修复装置、化学修复装置等,用于对不同种类和程度的土壤污染进行处理。
3. 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废水收集装置、废水处理设备、沉淀池、过滤器等,用于处理土壤中提取出的含污染物的废水,保证排放水质符合环保标准。
4. 废气处理系统包括废气收集装置、废气处理装置、除尘器、吸附剂等,用于处理土壤修复作业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等有害气体。
5. 电气控制系统用于对整个设备进行集中控制和监测,确保设备的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
6. 监测系统用于实时监测土壤修复作业中的各项指标,包括土壤污染物浓度、处理效果、设备运行状态等。
三、技术参数1. 设备处理能力:根据不同设备类型和工作原理,设备的处理能力有所不同,一般以单位时间内处理的土壤量或处理的废水、废气量来衡量。
2. 处理效率:即设备对土壤污染物的去除率,可以通过实验室模拟试验或现场考察得出。
3. 能源消耗:包括设备的电力、燃料和其他能源消耗,需要根据设备的技术参数和运行情况综合评估。
4. 处理成本:包括设备投资、运行维护成本和土壤修复成本等,需根据具体的项目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5. 设备运行稳定性:设备在长时间持续运行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包括设备故障率、维修周期等。
6. 环保指标:设备处理过程中的废水、废气排放标准,需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探析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及土壤生态保护措施
ECOLOGY区域治理探析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及土壤生态保护措施张家口市生态环境局宣化区分局 赵树伟摘要: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绿色生态环境,振兴乡村文明建设已是现阶段我国主要的战略发展目标。
土壤污染整治工作刻不容缓。
近年来,为了贯彻党和国家的工作部署,以立足修复污染土地为目标,坚持科学的治理技术,以积极转型为主线,以自然环境为主题,以创新技术为动力,对土壤污染修复工作进行积极落实。
本文主要针对土壤污染修复的重要性、现存的问题以及修复的技术手段作出分析,为保护土壤生态环境作出贡献。
关键词:土地资源;污染修复;生态保护;改善策略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51-0076-0001由于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产生活垃圾的不断增多,土地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近年来在土地污染修复工作中,已经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但是土壤的生态环境还在持续恶化,制定规范化、标准化的土壤污染修复管理模式,创新相关技术手段,是解决土壤污染问题的有效手段,是恢复土壤绿色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方法。
一、土壤污染修复的现状及意义近年来,我国对土壤环境保护的风险管理以及风险控制尤其关注。
土壤的污染与防治需遵循循环再生的基本污染治理原则,依托先进的技术以及综合应用物理方法、生物方法以及化学方法依法修复土壤环境,这种修复是借助微生物或是动植物优化污染环境,构建一个系统化的土壤修复体系,从而实现整体优化土壤环境的目的。
土壤污染具有地域性、长期性、滞后性、隐蔽性等特征,遭受污染的土壤当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我们需从思想意识上认识运用修复技术对修复污染土壤的重要性。
土壤是维系人类生存繁衍的基础,修复土壤中的污染物才能生产出安全、优质的农产品,保证人民的健康。
二、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分析(一)污染土壤填埋技术在合适的天然场地或者人工改造的场地上,通过构建更加完善的防渗设施系统、地表径流收集设施系统,将污染土壤用土层密封起来,同时对填埋后的土地制定必要的监测修复技术。
土壤修复工程程序及修复技术概述培训课件
土壤修复工程程序及修复技术概述培训课件一、引言土壤修复是指通过一系列工程程序和修复技术手段,恢复受到污染或破坏的土壤环境,使其重新具备良好的生态功能和农业生产能力。
本课件将介绍土壤修复工程程序和常用的修复技术,以帮助参与土壤修复工作的人员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土壤修复工程程序1. 调查与评估土壤修复工程的第一步是进行调查与评估,了解受污染土壤的类型、程度和范围,确定修复目标和措施。
这一步骤包括采样、实地调查、实验室分析等。
2. 制定修复方案在调查与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土壤修复方案。
方案应包括修复目标、修复工艺流程、修复技术选择、工程预算等内容。
制定方案时需综合考虑经济、技术和环境等因素。
3. 工程实施根据修复方案,进行土壤修复工程实施。
包括清除污染源、土壤处理、修复材料投放等。
工程实施过程中需注意安全防护和环境保护。
4. 监测与评估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进行修复效果的监测与评估。
通过采样、分析等手段,评估修复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进行后续的调整和改进。
5. 完工验收完成土壤修复工程后,进行验收工作。
验收内容包括修复效果、工程质量、环境安全等方面。
验收合格后,方可结束土壤修复工程。
三、土壤修复技术概述1. 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利用微生物和植物等生物体的代谢活动,降解、转化或吸附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
常见的生物修复技术包括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和生物固化等。
2. 物理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主要通过物理手段去除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如土壤热解、土壤气化、土壤洗涤等。
这些技术通常适用于有机污染物较高、土壤层次分明的场地。
3. 化学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主要通过化学反应改变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性质,使其转化为无害物质或减少毒性。
常见的化学修复技术包括化学氧化、还原、络合等。
4. 物化修复技术物化修复技术是物理修复技术和化学修复技术的结合,通过物理和化学的相互作用,改变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性质,降低其毒性或迁移性。
常用土壤修复技术及其特点
常用土壤修复技术及其特点土壤修复是指采用一系列技术手段对受到污染或破坏的土壤进行修复和恢复,以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
常用的土壤修复技术主要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等。
下面将对这几种常用的土壤修复技术及其特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物理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主要是通过物理手段将受污染的土壤与有害物质进行分离,以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
常用的物理修复技术包括挖掘和替换、温度处理和电热脱附等。
1.挖掘和替换:通过挖掘受污染的土壤,并用无污染的土壤进行替换,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
这种方法适用于受污染面积较小且浅表污染的情况,但对于大面积和深度污染的土壤来说,成本较高且效果有限。
2.温度处理:通过加热土壤,使有机污染物挥发或分解,以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
常用的温度处理方法包括热气、蒸汽和电阻加热等。
这种方法适用于有机污染物的修复,但需要控制温度和处理时间,以避免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
3.电热脱附:通过电子束或电磁波加热土壤,使有机污染物挥发或分解,以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
这种方法对于有机污染物修复效果较好,且过程中无需添加其他物质,对土壤的再污染风险低。
物理修复技术的特点是操作简单、效果明显,但通常只适用于浅表污染的土壤,且成本较高。
二、化学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主要通过添加化学物质改变土壤环境,使有害物质发生转化或释放为无害形态,以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
常用的化学修复技术包括土壤酸化、还原和氧化等。
1.土壤酸化:通过向土壤中添加酸性物质,降低土壤的PH值,以促进有机污染物的分解和转化为无害物质。
酸化法适用于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离子的修复,但对于碱性土壤而言效果有限。
2.还原法:通过向土壤中添加还原剂,使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离子被还原成无毒或低毒的形态。
还原法适用于处理有机氯农药等有机污染物和易于还原的重金属离子。
3.氧化法:通过向土壤中添加氧化剂,如过氧化氢或高锰酸钾等,使有毒物质发生氧化反应,转化为无毒或低毒的物质。
氧化法适用于处理可氧化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离子。
土壤治理及修复技术
土壤治理及修复技术
土壤治理及修复技术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技术:
1. 热解吸修复技术:以加热方式将受有机物污染的土壤加热至有机物沸点以上使吸附土壤中的有机物挥发成气态后再分离处理。
2. 焚烧法:将污染土壤在焚烧炉中焚烧,使高分子量的有害物质挥发性和半挥发性,分解成低分子的烟气经过除尘、冷却和净化处理使烟气达到排放标准。
3. 土地填埋法:将废物作为一种泥浆将污泥施入土壤通过施肥、灌溉、添加石灰等方式调节土壤的营养、湿度和pH值保持污染物在土壤上层的好氧降解。
4. 化学淋洗:借助能促进土壤环境中污染物溶解或迁移的化学/生物化学溶剂在重力作用下或通过水头压力推动淋洗液注入到被污染的土层中,然后再把含有污染物的溶液从土壤中抽提出来,进行分离和污水处理的技术。
5. 植物修复:运用农业技术改善土壤对植物生长不利的化学和物理方面的限制条件,使之适于种植,并通过种植优选的植物及其根际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吸收、挥发、分离、降解污染物,恢复重建自然生态环境和植被景观。
此外,还有客土法、换土法、深耕翻土法等物理修复技术,这些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表层土壤中污染物含量。
同时,还有一些化学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等其他方法,这些技术也能够有效修复土壤污染。
在选择具体的土壤治理及修复技术时,需要考虑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土壤的性质和环境条件等因素,同时还要考虑技术的可行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等因素。
因此,在进行土壤治理及修复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选择最合适的技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