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研究的前沿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研究的前沿问题
刘德军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省级教学名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也是我们的老师和本学科点研究生必须认真对待与搞明白的问题。今天,我借学校论坛的机会,着重讲一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研究前沿的几个问题,以供老师与同学们参考。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发展概况
(一)学科发展现状
中共中央决定: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200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升为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其中的五个二级学科之一。
据了解,全国目前已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博士点25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1个,总计46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硕士点95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73个,总计168个。
如此庞大的研究队伍,如此众多的招生数量,再加上在各地的宣传部、党校、社科院、军队院校中,还有一支颇为壮大的研究队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成为研究人员最多,招生规模最大的学科之一。
人数最多,规模最大,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搞得好会有助于提高马克思主义研究水平,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搞得不好,则只能适得其反。
目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术含量亟待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科建设亟待规范。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生命力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生命力所在。
(二)学科建设总体思路
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郭建宁教授,就如何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郭教授认为,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术品位,规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建设,已是当务之急。他提出的总体思路主要有以下五点:
1、以历史为线索。即在20世纪中国历史变迁、社会变革、文化转型的发展进程中,来考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从中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线索、发展格局、经验教训和当代走势。
2、以实践为基础。即紧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国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来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与当代特征。
3、以问题为中心。即认真研究与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重大问题,比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教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实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解读与文化反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方法论等。
4、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着力点。党的十六大以来,面对新世纪的新任务和新挑战,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两大重大战略思想。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代中国的主题和主旋律,得到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广泛认同。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既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应当加强研究。
5、以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为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研究,仅靠单一学科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党史与国史、科学社会主义、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行政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相互配合与协同,进行多学科、多视角、多层次、多维度的总体性和综合性研究,力争取得一批高水平、有影响的创新成果。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研究简介
(一)学术专著
初步查阅,从1990年以来,国内已出版此学科学术专著有100多种。其中,冠名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学术专著,不下50余种。
(二)学术论文
初步查阅,从1990年以来,国内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在1200篇以上。其中,被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的相关杂志转载的,至少在100篇以上。
(三)学术会议
经典文
下载可复制粘贴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召开多次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题的理论研讨会。主要有: ①“井冈山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会议(全国性,60多名专家学者)。
②“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发展:“中国与西方”学术会议(全国性,近百名专家学者)。
③“毛泽东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讨会(全国性,60多名专家学者)。
④“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研讨会(全国性,40多位专家学者)
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坛”(北京清华大学,2006年7月)
(四)涉及范围
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问题研究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囊括了本学科的大部分领域。主要包括:
1、基本原理研究
代表作:
①李吉著:《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理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版,14.3万字。
②汪青松主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历史进程研究
代表作: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研究组编:《寻乌调查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步》,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5月版,33万字。
②曾德祥主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26万字。 ③杨菲蓉等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概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版,26.5万字。
3、理论成果研究
代表作:
①周金华等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概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②詹小美等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概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③王仕民等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④宋士昌主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战略思想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版,38万字。
4、理论机制研究
代表作:
罗本琦等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机制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
5、理论创新“道”的研究
代表作:
张森华著:《中国马克思理论创新之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2月版,39.6万字。
6、教材与教育研究
①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版,35万字。
②丁俊萍等主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31.1万字。
③张荣华主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石油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35万字
④李辉等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概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版,26.2万字。
7、专门问题研究
代表作:
①吴东华著:《马克思主义党的纲领中国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22万字。
②安启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③雍涛:《毛泽东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