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奶加工制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豆奶加工制作
所属课程名称:农产品加工学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
了解豆奶的生产原料、加工工艺及制作过程
二、实验原理
豆奶生产是利用大豆蛋白的功能特性和磷脂的强乳化特性,经过变性后的大豆蛋白质分子疏水性基团大量暴露于分子表面,分子表面的亲水性基团相对减少,水溶性降低。
这种变性的大豆蛋白质、磷脂及三元缔合物,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在水中形成均匀的乳状分散体系,即为豆奶。
三、材料与设备
1.实验材料与试剂
大豆、白砂糖、稳定剂、消泡剂、奶粉等
2.设备
磨浆机、均质机、封口机、高压灭菌锅等
四、实验步骤
1.工艺流程
大豆→清洗→浸泡→脱皮→磨浆→分离→加热调配→真空脱臭→均质→杀菌→成品
2.操作要点
(1)清洗、浸泡
(2)脱皮:浸泡大豆后手工脱皮
(3)磨碎与酶的钝化
为了改善豆奶的风味,在研磨过程中必须与灭酶结合,抑制异物质的产生,因此,采用热磨。
(4)分离
磨浆后用四层纱布进行过滤,把豆浆和豆渣分开
(5)调配
为了获得更好的色、香、味、形,在分离后的豆浆中加入稳定剂、白砂糖、奶粉等进行调制。
(6)均质
(7)包装
采用玻璃瓶进行包装。
(8)杀菌
在121℃下,保持20min,进行杀菌。
(9)冷却,成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对实验成品豆奶以及储藏一周后的豆奶进行品质测定与评价,包括感官评定与理化指标检测。
项目成品豆奶储藏一周后豆奶
色泽米黄色,有光泽乳黄色
豆味变淡,奶味变淡,无异味风味口感细腻温和,无豆腥味,
豆味重,奶味香
组织形态无分层现象,浓稠有些许分层,豆奶变稀
稳定性稳定,无颗粒沉淀不稳定,有颗粒沉淀
固形物含量12 10
pH 6.5 6
六、讨论
1.分析影响豆奶产品质量的因素
2.为了保证豆奶的质量,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为什么?
(1)浸泡时间
大豆浸泡时间不能过长,否则会使大豆发生轻度酸败的现象;时间不能过短,不利于后期的剥皮。
浸泡时,要注意水温和时间,不宜用沸水浸泡,以免
蛋白质变性浸泡时间过短会影响蛋白质的提取率;时间过长会影响成品的风味
和稳定性。
1
(2)均质
均质能使产品的口感细腻,组织均一,提高豆奶的口感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本次的豆奶产品由于条件限制,没有经过均质的过程,储藏一周后,豆奶出现
清水分层现象,大豆蛋白沉淀在底部,使产品在外观和口感上都有不足。
(3)豆奶的pH值
大豆蛋白的等电点为pH4.3,豆奶的pH在接近等电点时,大豆蛋白溶解性下降,
容易形成沉淀。
因此,应该控制豆奶的pH值在6-7的范围内,远离大豆蛋白的
等电点,维持豆奶产品在保质期内的稳定性。
(4)豆腥味
豆奶豆腥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脂肪酸的氧化分解造成。
主要包括醛类、醇类、
酮类、酯类、呋喃类、烃类、酸盐类和呋喃类等2。
目前改善和消除豆奶及豆制
品豆腥味的方法和技术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一是通过原材料的改良,发掘和培
育脂肪氧化酶缺失的大豆新品种; 二是在加工过程中降低豆腥味,通过钝化大豆
中脂肪氧化酶活性或使其失活; 三是在加工后期,通过添加剂消除或掩盖已形成
的豆腥味3。
本次实验采用改善豆腥味的方法是在研磨大豆前对大豆进行去皮,以及在研磨
过程中加热,钝化脂肪氧化酶的活性,即进行热磨的工艺过程,从而达到改善豆
腥味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豆奶的豆腥味明显改善,与豆浆的豆腥味相比,淡
了许多。
(5)加热杀菌
杀菌是决定豆奶产品保质期的关键因素,杀菌包括豆奶的杀菌以及容器的杀菌。
豆奶杀菌过程时间过长、温度过高,会导致营养成分损失、色泽加深、香
气损失、褐变、油脂析出等4现象。
杀菌不彻底会造成豆奶品质低、质量差、不
耐保藏。
容器杀菌不彻底同样会导致在储藏过程中发生变质现象。
参考文献
1彭元怀,陈贵红,吴正银.豆奶制作工艺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2,33(03):87-90.
2赵毅.脂肪氧合酶缺失型大豆加工特性及其豆奶加工工艺研究[D].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
3马磊,孙君明,韩粉霞.大豆豆奶风味品质研究进展[J].大豆科学,2012,31(03):478-482.
4孙涓.豆奶质量控制的HACCP方式[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2(02):69-71.。